心脏冠脉心肌桥会痛吗CEA是什么意思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郝纯毅大夫本人发表
胰腺肿瘤良恶性的确诊和治疗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郝大夫您好!现将病人检查情况摘录如下,麻烦您给判断一下病情!
入院诊断:1.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 2.高血压三极高危
肿瘤检验系列其中三项不正常,其中:肿瘤生长因子TSGF 69.0 癌胚抗原CEA4.7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5.80。
胸部增强+普后处理(VR,MPR)(64排),肝胆胰脾增强+普后处理(VR,MPR)(64排)CT横断扫描所见:胸廓对称,纵膈居中。肺纹理增多,双肺内可见胸膜下可见多发结节影,边缘欠规整,大者直径约1.8cm,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呈相对低密度。气管支气管通畅,管壁无增厚,无局限性狭窄和扩张。纵膈内可见小淋巴结影。心脏较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璧可见钙化灶。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内未见明显液体和积气影。
胰腺钩突部形态饱满,内见一不规则行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内部密度不均,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胰管扩张。胰腺体尾部大小形态正常,密度均匀,胰周结构清晰。相邻结构无特殊改变。
PET--CT检查所见:CT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气管支气管通畅,双肺肺叶内可见多个斑片状高密度影,都位于胸膜下,FDG均可见轻度浓集,以右肺上叶为著,SUVmax为2.8.双侧胸膜增厚,FDG分布未见异常。纵膈淋巴结和双侧肺门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胸腔内未见明显液体影。心影增大。PET显像清晰,双侧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等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
胰腺内胰管扩张,胰头勾突区可见多个低密度灶,形态尚规则,延迟扫描后,FDG未见异常浓集。
病人是否胰腺癌早期?抓紧手术能根治吗?
病人昨天刚到北京,想周三下午去挂您的号!直接去就可以了吗?烦请尽快回复,谢谢!
所就诊医院科室:
烟台毓璜顶医院 肝胆外科
很抱歉,您提供的资料太笼统,请恕无法给出确切答复。可能的话,最好带片子和资料给我看一下。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你好!我母亲身患胰腺肿瘤,今年64岁,腹部疼痛时间约半年之久,期间在本地检查说是胃炎、胆囊炎之类的,一直吃药没有效果。后来,我们在乌鲁木...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良恶性的确诊和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将病人检查情况摘录如下,麻烦医生给判断一下病情!
入院诊断:1.肥厚性非梗阻性...
病情描述:11月中旬,病人突然心绞痛,因之前有心脏病史,故被当做心脏病送入医院。后经CT, PETCT等各项检查排除此次不适的心脏病病因,意外发现肺部和胰腺有肿瘤。肺部已确诊为良性肿瘤,并消炎治疗。胰腺...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良恶性的确诊和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郝大夫您好!现将病人检查情况摘录如下,麻烦您给判断一下病情!
入院诊断:1.肥厚...
病情描述:11月中旬,病人突然心绞痛,因之前有心脏病史,故被当做心脏病送入医院。后经CT, PETCT等各项检查排除此次不适的心脏病病因,意外发现肺部和胰腺有肿瘤。肺部已确诊为良性肿瘤,并消炎治疗。胰腺...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没有胰腺癌的腹,背疼等症状,饮食正常,B超提示胰腺实性占位病变,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体尾部病灶,倾向Ca,扫查全肝,胆,肾,等未见其他病...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良恶性的确诊和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打算12月中旬去上海请专家确诊、治疗。希望届时能挂号虞医师。请问您何时坐诊?如何提...
病情描述:11月中旬,病人突然心绞痛,因之前有心脏病史,故被当做心脏病送入医院。后经CT, PETCT等各项检查排除此次不适的心脏病病因,意外发现肺部和胰腺有肿瘤。肺部已确诊为良性肿瘤,并消炎治疗。胰腺...
疾病名称:疑似自身免疫胰腺炎或者胰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们在北京,能否推荐此处附近的传自李可大夫的 真人给指点一下,谢谢!
病情描述:年前体重减轻,变瘦,住院发现胰腺有肿物
查过 穿刺,PET,核磁,内镜 还不能确认是否良性,只是说复诊!
久闻李可大夫大名,我们在北京,能否有你的师兄给中药消肿,也一直怀疑糖尿病不是...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恶性早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刚做完囊肿切除手术,目前确诊胰腺肿瘤恶性早期,我想咨询一下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病情描述:刚做完囊肿切除手术,目前确诊胰腺肿瘤恶性早期,我想咨询一下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胰腺肿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胰腺多处肿块,是否恶性,会不会癌变
病情描述:女,34岁。左上腹疼痛1月有余,偶尔背部疼痛,不腹泻,不发烧,偶有便秘,排气正常,夜间也会间歇性疼痛,饭前饭后都疼,住院观察24小时,在不吃饭,每8小时挂止疼吊针和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情况下疼...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郝纯毅大夫的信息
原发及转移性肝脏肿瘤、胆道及胰腺肿瘤、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郝纯毅,男,1965年出生,肿瘤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大外科常务副主任,软组织与腹...
肝胆外科可通话专家
北大人民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中心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作者:单位:nodate[1]&&
文章号:W<font color=#7073&&
19:11:09&&
文字大小:
编者按:本共识是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发布的。
流行病学、筛查和诊断   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老年、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中,本共识推荐:   (1)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区听诊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如有明确的阳性发现,需进一步行无创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颈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部位越多,颈动脉检查越迫切。
编者按:本共识是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发布的。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流行病学、筛查和诊断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老年、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中,本共识推荐: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区听诊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如有明确的阳性发现,需进一步行无创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颈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部位越多,颈动脉检查越迫切。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已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问诊有无冠心病病史,并行心电图检查;可疑患者如无禁忌证建议行运动负荷心电图和(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如有明确的阳性发现,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部位越多,行冠状动脉检查越迫切。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治疗策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建议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病情平稳,药物治疗下无症状发作或偶有轻度症状发作,如狭窄病变程度不重,可以临床随访观察并强化药物治疗,3~6 个月复查1 次;如狭窄病变程度较重,应择期行血管重建治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病情不平稳,药物治疗下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该尽快行血管重建治疗。如以冠心病的症状为主,应先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如以颈动脉狭窄的症状为主,应先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如二者均不稳定,可考虑同期血管重建。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的次序和术式选择建议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征,颈动脉狭窄有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指征,也符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指征,本共识建议:此类患者一般情况下建议先行PCI,病情稳定后择期行CAS,时间间隔3 天以上为宜,如PCI 后有并发症,要待到并发症稳定或治愈后方可考虑CAS;如果病情允许或者病情需要,如病变简单,技术可靠,同期介入并非禁忌。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有PCI 指征,颈动脉狭窄只符合CEA 指征,本共识建议: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先行PCI,再择期行CEA。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符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指征,颈动脉狭窄有CAS 指征,也符合CEA 指征,本共识建议: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提前或同期CAS+CABG,也可选择同期CEA+CABG,提前CEA+CABG 只适合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的患者。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抗凝抗血小板策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PCI+CAS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PCI 的抗栓治疗强于CAS, 本共识推荐PCI+CAS 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参照单纯PCI 的抗栓治疗,即PCI 术前阿司匹林≥ 300 mg,氯吡格雷≥ 300 mg,PCI 术后阿司匹林(100 mg,1 次/d)+氯吡格雷(75 mg,1 次/d)≥ 6 个月,阿司匹林(100mg,1 次/d)终身服用,CAS 期间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剂量维持不变。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PCI+CEA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CEA 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时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指南推荐CEA 术前应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本共识建议对PCI 后择期CEA 的患者维持双抗是合理的,CEA 术后根据情况可适当加用鱼精蛋白。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CAS+CABG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本共识推荐CAS 术前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d)≥ 2 天,CABG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00 U/kg,q12h)3天,尽早恢复阿司匹林(100 mg,1 次/d)+ 氯吡格雷(75 mg,1 次/d)≥ 3 个月,阿司匹林终身服用。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分期CAS+CABG 时,为了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需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常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但为了避免CABG 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术前尽量停用氯吡格雷,保留阿司匹林。本共识推荐,对于分期CAS+CABG,抗栓策略为CAS 术前阿司匹林(100 mg,1 次/d)+ 氯吡格雷(75mg,1 次/d)≥ 2 天, CABG 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择期CABG,术前≥ 5 天停用;紧急CABG,术前&1天停用),CABG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00 U/kg,q12h)3 天,尽早恢复阿司匹林(100 mg,1 次/d)+ 氯吡格雷(75 mg,1 次/d)≥ 3 个月,其后阿司匹林(100 mg,1 次/d)终身服用。停用氯吡格雷期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一些新型半衰期短、作用可逆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替格瑞洛、盐酸沙格雷酯在CAS 和CABG 间隔期显示了良好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停用后血小板功能可快速恢复。这些药物可能在缩短CAS 和CABG 过渡期无血小板保护方面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CEA+CABG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本共识推荐对于CEA+CABG 的患者围手术期均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停药。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围术期管理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血压管理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术前降压目标140/90 mmHg(1 mmHg=0.133kPa) ,以不加重或诱发心、脑缺血症状为前提。如收缩压高于180 mmHg,不宜行血管重建治疗。CAS 或CEA 术后血压维持应低于术前,最佳维持血压100~130/60~80 mmHg。CAS 或CEA 术前一天开始适当调整降压药物,优先选用短效药物,避免长效降压药对术中血压调节的影响。术中如血压较基线值明显下降(25%~30%)或低于90/60 mmHg,可快速静脉补液,并静脉推注多巴胺2~3 mg,可重复给药,或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维持血压&90/60mmHg。如果颈动脉介入后收缩压&150 mmHg,可静脉泵入硝普钠控制高血压,以降低过度灌注综合征或脑出血的风险,并视血压水平逐步恢复术前降压药。CAS 或CEA 术后连续监测血压24~48 h,开始2~4 h 内每15 min 测量血压1 次,如血压趋于平稳,30~60 min 测量血压1 次。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心率管理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心率维持非常重要,血管重建术前建议心率维持不低于50 次/min,不超过80 次/min。如介入治疗涉及颈动脉窦部,而基础心率&70 次/min,则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前先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mg,提高心率至70~100 次/min;个别对阿托品没有应答的病例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提高心率至60~70次/min;如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后心率&50 次/min,可再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 mg,1~2 次。CAS 或CEA 术后心率维持60 次/min 左右为宜。CAS 或CEA 术前一天开始控制心率,根据心绞痛性质和心率情况适当调整药物,β 受体阻滞剂是标准治疗,优先选用短效药物。术后24~48 h 内连续心电监测心率,并根据心率情况逐步调整控制 心率药物。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严密监测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特征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有助于及时发现血流动力学异常,避免单凭仪器提供的数据而忽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新出现的心脑症状和体征,一定要及时明确原因,查看是否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术后随访和药物治疗建议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降压治疗和心率控制治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降压治疗和心率控制治疗是术后药物治疗的重点,血压、心率目标可参考上述围术期血压、心率管理的目标。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调脂治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对于无禁忌证或者特殊原因的患者应该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围手术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手术患者的并发症。2015 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降脂目标LDL-C 目标值< 1.8 mmol/L、非HDL-C 目标值< 2.6 mmol/L,患者LDL-C 达标后他汀长期维持,对缺血高危和斑块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强化降脂治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降糖治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超过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应避免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尤其要防止发生低血糖。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术后随访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每次随访均应该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面控制。颈动脉血管重建最常用随访评估方法是双功能超声成像,应在术后1、3、6 个月以及此后每年进行监测,以评估再狭窄。必要时可复查CTA 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当定期进行全面的临床和预后评估,包括定期进行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运动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检测,6~12 个月时建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以上内容(非全文)摘自: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中国循环杂志.):.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简介: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杨新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处理策略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处理策略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皆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样性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多发性血管性疾病,多侵犯体内大中型动脉,颈动脉与冠状动脉都是体循环系统的中型肌弹力动脉,当合并累及冠状动脉时,应当在何时、用怎样的方式处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现有的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对该合并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发病率及当前面临的困扰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比例的增加,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据统计,两处血管同时出现病变的发病率大约为1.7%-12%[1],同时,Huh J. et al. 指出,在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的患者中,约8%的病人合并有颈动脉狭窄&70% [2]。另一方面,在颈动脉狭窄的人群中,高达66%-77%的病人同时患有冠状动脉疾病[3, 4]。虽然各文献报道的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和病变性质呈正相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5],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病变的发展相一致。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对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疾病的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应该如何干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如果直接处理颈动脉狭窄,那么患者在术后出现心肌梗塞的风险显著增加;然而,颈动脉狭窄的程度与CABG术后出现中风的风险亦呈正相关。由于颈动脉狭窄的存在(<50%),CABG术后患者发生中风的机率大概为2%;当单侧颈动脉狭窄≥50%时,中风风险增加两倍;若为双侧颈动脉狭窄,风险则上升至三倍;而如果是一侧颈动脉阻塞,中风的发生率甚至会上升到12% [6]。因此,明确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治疗策略,以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二、治疗方案及影响因素
围手术期并发症主要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以及死亡。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措施,首要目的就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尽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大部分人认为,同时处理颈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疾病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治疗任何单一疾病明显增高。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同期或分期处理颈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又分为同期或分期CEA-CABG、CABG-CEA以及同期或分期CAS-CABG,此外,非体外循环CABG也被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但是,目前关于CABG、CEA以及CAS的指南并没有给出最理想的治疗策略[7-10]。
2.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
CEA和CABG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成两步执行,先行CEA然后行CABG,或者反之。与单独行CABG相比,同时施行CEA-CABG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高[11],但是,现行的外科指南仍推荐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80%、且同时需行CABG的人群,可给予分期或同期CEA以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Ⅱa/C)[7]。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血管重建的策略必须要因人而异[8]。
在一项最近的Meta分析中,作者统计了53篇文献(年)共41901例接受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干预治疗的患者,同期和分期行CEA-CABG是被采用最多的治疗策略,共有40681例,其中同期CEA-CABG为34555例,分期CEA-CABG为6126例。在这项分析中,同期或分期CEA-CABG的死亡率分别为5.1%、6%,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前者的中风率明显高于后者(3.8% vs 0.2%)[12]。另有研究表明,当CEA和CABG同时进行,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可达4.6%;而如果分期完成CEA和CABG,虽然中风及死亡的发生率最低(6.1%),却可引发心肌梗塞的高发病率(6.5%)[13]。与此不同的是,Giulio Illuminati et al [14]认为,对于单侧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者,在CABG前或与CABG同时行CEA,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中风的发生。他们将185名基础特征相似、单侧颈动脉狭窄>70%而无脑缺血症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94例患者接受同期或分期CEA-CABG,B组接受反分期手术治疗。A组有一例术后出现心脏衰竭而死亡,术后90天内无中风发生。无论是分期还是同期手术,术后30天中风、心肌梗塞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大约在10.2-11.5%[13]。所以,同期或分期CEA-CABG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之所以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认为是由选择病人的标准不同造成的。
还有一种策略是“反分期”方式,即首先给予冠状动脉搭桥术,然后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塞的发生(0.9%),却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围手术期中风的发生率(5.8%)[13]。虽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案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学者并不支持这种方案,因为延迟的CEA与患者术后中风的发生率呈正相关[14]。在Giulio Illuminati et al的随机对照研究中,91例患者接受反分期CEA-CABG,两手术的间期1-3月不等,尽管术后出现一例死亡,然而CABG术后90天共有7例发生同侧脑缺血中风,其中3例为CABG术后即发生,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反分期CEA-CABG并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策略。
2.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
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因其安全有效且创伤较小,亦被广泛用于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手术高风险的患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周围血管疾病、吸烟、高龄等,甚至比分期或同期CEA-CABG更有优越性[15]。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案是先行CAS,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双抗血小板治疗”后,再对冠状动脉进行干预。但是,CAS与CABG的间隔时间从一个星期到两月不尽相同,在 et at.关于分期CAS-CABG与联合CEA-CABG的对比研究中,CAS与CABG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9天(±22天)[16],而在Van der Heyden, J. et al.对分期CAS-CABG的分析中,平均间隔时间为22天 [17];同时,对于“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也持有争议,在上述两项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CAS前均口服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另一方面,Ziada, K.M.认为“双抗”治疗需在CAS后持续2-3周,只在CABG前停用氯吡格雷;Van der Heyden, J.则是在CABG前停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在该治疗方案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不只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同样也会导致严重的心肌梗塞(3%)[12]。虽然目前对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尚有争议,对某些病人来说,CAS-CABG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甚至是最佳的治疗手段。I. Velissaris [15] 回顾分析了年共70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60%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适合且接受了同步CAS-CABG,结果显示只有一例出现了对侧的小梗塞灶,术后30天亦没有发生死亡及心肌梗塞病例,有力地证明了CAS-CABG亦可用于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狭窄。
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更是一项亟需解决的复杂难题。首先对一侧颈动脉施行CAS,然后择期行对侧CEA与CABG的治疗。据Shichinohe H et al.报道[18],两例接受CEA和CAS分别处理两侧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中,无一例病人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因此,CEA、CAS与CABG的有机结合,对于复杂的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可选方案。
为了降低CAS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两点重要的因素值得我们注意:第一,CAS并不适用于所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对于合并有不稳定性心绞痛而急需行CABG的患者,CAS确实要优于CEA [19];然而,如果病人的血管走行结构复杂、肾功能衰竭或者动脉通路难以建立,那么就不应考虑施行CAS。第二,脑保护装置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因栓子脱落造成的脑血管梗塞的发生。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CAS手术对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因为在颈动脉支架释放后及后扩张时,会对颈动脉窦产生刺激,这就可能导致持续的低血压而使冠状动脉血供不足,诱发冠状动脉支架内的血栓形成,所以,临床医生要充分考虑CAS支架的选择、后扩张的程度以及术后低血压的处理。
2.3& 颈动脉与冠脉支架置入术的联合应用
是否可同期或分期进行经皮颈动脉与冠脉介入治疗(CAS-PCI),目前仅有少数文献报道,并且对病人的选择也非常谨慎、严格。Shawl FA et al. [20] 在1996年首次报道了5例接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联合介入治疗的病人,认为在对于病情危急且不宜手术的病人,可考虑此方案,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其它的回顾性分析亦表明,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情况下,CAS-PCI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1-23]。因此,对于CAS-PCI,只有在病人禁忌手术或手术风险极大的情况下才可考虑施行,其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尚需大量深入的研究。
2.4& 其它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注意到,除颈动脉狭窄的存在会增加围手术期中风的发病率外,主动脉弓的动脉粥样硬化栓塞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单独影响因素,并且CEA、CAS或CABG本身就可能引起缺血性中风及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实际上,任何一种手术策略都不是完美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外科大夫的经验不足或技术能力不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由手术操作导致的心房颤动等也应该是临床大夫所应该避免的。此外,体外循环的建立可以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血液的凝固及心血管系统自我调节的紊乱,其持续时间越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越高[12, 14, 24],因此,如条件允许,施行非体外循环CABG是最佳选择。在同期、非体外循环CEA-CABG的情况下,病人出现中风及死亡的机率分别只有0.4%、2.3%[12]。同时,Ricotta, J.J. et al. 指出:病人本身内在的因素亦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所在[25]。比如: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心脏的射血分数,是否有心肌梗塞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及中风史,是否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甚至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吸烟与否都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在排除了危险因素差别的情况下,分别对744例接受单一CABG与744例CEA-CABG的人群进行了比较,指出CEA并不额外增加患者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中风、心肌梗塞和死亡的比例分别是5.0% vs 5.1%,1.1% vs 0.54%,3.9% vs 4.4%。
综上所述,对于颈动脉合并冠状动脉狭窄,任何一种治疗策略都不是完美的。CAS-CABG似乎能更好的降低并发症率、改善病人的预后,可以作为CEA-CABG之外的另一选择。但是,CAS-CABG目前还未广泛开展起来,也没有提出明确的适应征,故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CAS优于CEA。更何况,各研究中心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病人的入选标准也不尽相同,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更无法规定确切的指导方针,所以处理这种复杂病情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病人个体化治疗,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对病人最有利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兴技术的出现,只有进行多中心的、样本量更大的随机对照研究,才有可能对现行的治疗策略做出具有说服力的指导建议,彻底解决困扰我们的围手术期高并发症发生率的问题。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9:12
杨新宇大夫的信息
杨新宇大夫电话咨询
杨新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杨新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杨新宇大夫提问
杨新宇的咨询范围:
颈动脉狭窄,脑出血,脑栓塞,脑动脉狭窄,颈动脉硬化,脑动脉瘤, 颅底肿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颅底肿瘤
杨新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ct冠脉造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