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检测检测细菌是1932结果是啥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益生菌应用雏鸡IBD疫苗免疫后外周血流免疫功能和IL-2及其受体mRNA表达变化免疫,及其,功能,2和IL,益生菌,功能及其,免疫后免疫,免疫与,免疫后,IL2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益生菌应用雏鸡IBD疫苗免疫后外周血流免疫功能和IL-2及其受体mRNA表达变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拒绝访问 | www.gkstk.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kstk.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e5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孕妇免费“肠道菌群”检测项目 - 美篇
/&&&&孕妇免费“肠道菌群”检测项目
扫码分享到微信
孕妇免费“肠道菌群”检测项目
在迎接小宝贝到来的幸福日子里,你是不是也一样满怀期待,又有点小忐忑,饱受着自身的各种不适,忧心每一次的产检能否过关,担心腹中的小宝贝是否健健康康!放心,加入我们,您就不是孤身面对,这里会有医务人员和众多如你一样的孕妈陪你一起度过这段焦虑的日子,让你轻松迎接宝贝的到来!
现医院隆重推出一款围产保健福利造福各位孕妈,凡拟在本院分娩的孕妈可在孕早、中、晚三期分别获得一次免费检测肠道菌群的机会!您想了解您的肠道菌群在孕期的变化吗?你想知道菌群对您的健康有何作用吗?你想知道您肠道菌群的变化对宝宝健康的影响吗?赶快加入我们吧!只需要留取少许大便和尿液排泄物,一切尽在掌握!
无论医生是否帮您开检验申请单,只要您是孕妇,且计划在本院建档分娩,来到妇儿中心三楼检验科体液窗,您都可以领取此福利!
首先,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饮食调查问卷。后面结合您的大小便菌群检测分析您的肠道菌群状况,为您母婴健康和产后保健提供指导!
您领到的采集容器如下图所示。密封采集袋内含:采集说明纸条1张;大便杯2个;吸水纸2张,手套1只(用于装水自制冰袋)。
其中,3小时尿液在交回?标本时领取大尿杯和尿管。请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在排便或最后一次排尿后开始计时,来医院领取容器后3h时留取。想在家中留取的记得一并领取留3h尿所用大尿杯和尿管,附冰袋送检!
下图为大便杯,每次取2份。取?时可能会有点臭,尤其孕期的准妈妈,可能对气味更为敏感,辛苦妈妈们!聪明的你们可以自己把握技巧,比如自己控制,把前中部分大便排到马桶中,后段再排到铺在地上的吸水纸上。缩短蹲着的时间!请坚持一会,想想短暂的不舒服,就可以了解到您肠道菌群的状况以及对母婴健康的指导,那是十分值得的呢!加油,妈妈们都是伟大的!
大便采集方法:1.排尽尿液和大便的前中段部分,在地上铺两层医用吸水纸,将后段大便排于其上;2.挑取"成形大便"(形如?,稀烂则不合格)最后段的中心部分(蚕豆大小),分别装入2个大便杯;3.将2个大便杯连同自制冰袋(手套装水提前冻制)装入采集袋,尽快(不超过2h)送检验科体液窗。图示如下:
下图为大尿杯(留3h尿用),带刻度,有盖。接3h内的全部尿液。1支约500ml。
下图为尿管,约10ml。收集齐3h内尿液,记录刻度后取10ml尿液到此尿管中。尽快交检验科体液窗工作人员手中,以便及时检测和处理。
3h尿:顾名思义,3小时内产生的全部尿液。具体做法:从最后一次排出尿液的时间点开始计时,到3h的时间点排出的尿液。期间可排多次,但一定要全部收集;若在院内收集,如3h内多次排尿,每次请将大尿杯送往体液窗,工作人员会为你放-4度冰箱保存,直到收集齐你3h内所有尿液,记录尿量,然后混匀后取一管检测。
3h尿采集流程图
最后,一定记得:留到标本尽快送检。不用冰袋,时间控制在30min内。使用保冷效果好的冰袋,可在2h内送达!
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方便报告查询和结果通知,以及标本采集告知和提醒等,也兼具相关咨询和就医指导的功能。同时提供孕妈们孕期和产后相互交流的平台!
联系电话: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其他体液检验
第六章 其他体液检验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概述 ?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存在于各 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 ? 无色透明液体的细胞外液 ? 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作用形成。 ? 正常成人脑脊液的产生和重吸收保持动态平衡, 总量维持在120~180ml左右,约占体液总量的 1.5%。 ?脑脊液循环左右侧脑室室间孔 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 中央孔 两侧孔珠网膜下腔静脉系统静脉窦蛛网膜绒毛 (上矢状窦) 脑脊液生理功能 ①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②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③供给脑、脊髓营养物质, 运走代谢产物。 ④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 ⑤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脑脊液与临床疾病 ? 脑脊液中含有一定的细胞和化学成分,脑脊液的 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任 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如感染、肿瘤、外伤、 水肿和阻塞等均可引起脑脊液的性状和化学成分 发生改变。 ? 检测脑脊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 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1一、标本采集与处理2二、一般性状检查3三、显微镜检查4四、化学检查5添加目录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一)标本采集与运送 ?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师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 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采集。 ? 穿刺时应尽量避免混入血液。穿刺后将脑脊液标本分别收集于3个 无菌容器中,每管1~3ml,第1管用于细菌学检查,第2管用于化学 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用于一般性状和显微镜检查。?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由专人或专用的物流系统运送到实验室。 为保证标本输送途中的安全性,应采用封闭的容器转运,避免过度 震荡。如发生标本溢洒,应立即采用0.2%过氧乙酸或含2000mg/L有 效氯的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消毒污染区域。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二)标本接收与拒收 ?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送达实验室的标本进行核对和查验,对标本容 器标识清晰、无明显外溢情况、标本量符合检验项目要求的脑脊液 标本予以接收。 ? 标本接收后应尽快检验,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不能及时检验,则 将标本保存于2~8℃环境中,并保证在4小时内完成检验。标本久 置可造成细胞变形或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从而影 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如标本存在信息不全、唯一性标识不清、标本外溢明显或量不足、 或者存在其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时应予以拒收,记录并及 时将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反馈给送检科室。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三)检验后标本处理 脑脊液内可能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必须视为有潜在感染性的物质。 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检验及检验后处理等过程要符合实验室生 物安全原则,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检验后的标本及容 器、检测过程中接触标本的材料皆应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一般性状检查(一)颜色 通过肉眼观察脑脊液的颜色。 1. 参考区间 无色或淡黄色。 2. 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出血、肿瘤时,脑脊液的颜 色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1)红色:脑脊液中混有血液时,因红细胞量的多少和出血时间的 不同,可使标本呈红色、红褐色、淡红色等。如标本为血性,需区别 穿刺性损伤(新鲜出血)或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陈旧性出血) 。 二、一般性状检查表6-1 脑脊液新鲜出血和陈旧性出血的鉴别检查内容 外观 凝固性 离心后上清液颜色新鲜出血 前后三管红色逐渐变淡 易凝固 无色透明陈旧性出血 前后三管红色均匀一致 不易凝固 呈红色、淡红色或黄色红细胞形态上清液隐血试验 白细胞计数无变化多为阴性 不增高有皱缩阳性 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 二、一般性状检查(2)黄色:脑脊液呈淡黄色称为脑脊液黄变症,常见于脑及蛛网膜下腔 的陈旧性出血。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脑脊液滞留时,或疾病引起脑脊液 内蛋白质含量>1.5g/L时也可呈黄色,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当血清胆红素>171?mol/L或脑脊液中胆红素>8.6?mol/L时,脑脊液可 呈黄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检测,由于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解常呈 淡黄色;进食大量的黄色素、类胡萝卜素或脑脊液中含有黑色素时脑脊 液也可呈黄色。 二、一般性状检查(3)乳白色:由于白(脓)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 的化脓性脑膜炎。 (4)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或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等。 (5)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二、一般性状检查(二)透明度 1.参考区间 清澈透明。 2.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白细胞超过200×106/L或红细胞超过400×106/L 时可致轻微混浊。细菌、真菌或蛋白质含量增加也可引起浑浊。化脓性 脑膜炎脑脊液可呈脓性灰白色浑浊或米汤样浑浊;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 可呈毛玻璃样微浑;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可呈透明外 观。健康人脑脊液可因穿刺损伤带入红细胞而呈轻度浑浊。 二、一般性状检查(三)凝固性 1.结果报告 脑脊液的凝固性可按“无凝块”、“有凝块”、“有薄 膜”、“胶胨状”等描述。 2.参考区间 无凝块、无沉淀,放置12~24小时后不形成薄膜。 3.临床意义 当脑脊液内的蛋白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超过 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一般在 1~2小时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放置12~24 小时后形成薄膜或纤细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由于蛋白质含量 明显增高,可呈黄色胶胨状。脑脊液同时出现胶样凝固、黄变症和蛋白 质-细胞分离现象(蛋白质明显增高,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称为 Froin-Nonne综合征,此为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的特征。神经梅毒及脊 髓灰质炎脑脊液中可出现絮状小凝块。 三、显微镜检查(一)细胞总数计数 1.简要操作 (1)直接计数法:脑脊液混匀→充池→低倍镜计数→计算。因脑脊液中 细胞数量少,因此,需计数2个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格 内的细胞数。 (2)稀释计数法:浑浊或血性的脑脊液,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 稀释后再充池计数,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后再换算成每升脑脊液中的细 胞总数。 三、显微镜检查2.质量保证 (1)为避免脑脊液标本凝固,应尽快送检、尽快检验。遇高球蛋白标本 时,可用EDTA盐抗凝。 (2)脑脊液细胞计数应在标本采集后1小时内完成,以免放置过久,细 胞变形、破坏或脑脊液凝固,导致计数不准确。 (3)穿刺损伤导致的血性脑脊液,计数细胞总数无意义。 (4)计数时注意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红细胞区别。新型隐球菌不溶于 乙酸,加优质墨汁后可见不着色的荚膜。红细胞加酸后溶解;白细胞加 酸后细胞核和细胞质更加明显。 (5)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皱缩或肿胀的红细胞,应在报告中予以描 述,以帮助临床鉴别陈旧性或新鲜性出血。 三、显微镜检查3.方法学评价 直接计数法操作简便、省时,适用于细胞总数不多的脑 脊液标本。稀释计数法适用于浑浊的脑脊液标本,但操作相对烦琐,存 在稀释误差。 4.参考区间 正常人脑脊液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5.临床意义 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显微镜检查(二)白细胞计数 1.简要操作 (1)直接计数法:适用于非血性的脑脊液标本。用微量吸管吸取冰乙酸 后再全部吹出,使微量吸管内壁黏附少量冰乙酸,再吸入混匀的脑脊液 标本,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血细胞计数板内计数。 (2)稀释计数法:适用于浑浊或血性的脑脊液标本。用白细胞稀释液稀 释脑脊液,充池计数白细胞。 三、显微镜检查2.质量保证 (1)直接计数时吸管内的冰乙酸要尽量除去,否则结果偏低。 (2)为了排除因出血而带来的白细胞数影响,可用下式进行校正: WBC(校正)=WBC(未校正)-RBC (脑脊液)? WBC (血液) RBC (血液) 三、显微镜检查3.方法学评价 直接计数法操作简便、省时,但未考虑吸管内壁黏附的 冰乙酸体积。如黏附的冰乙酸量较大,可使结果偏低。如黏附的冰乙酸 量太少,可能有一部分红细胞不能破坏也影响结果准确性。直接计数法 适用于细胞总数不多的脑脊液标本。稀释计数法红细胞破坏完全,结果 相对准确,但操作相对繁杂。 4.参考区间 ①成人:(0~8)×106/L。②儿童:(0~15)×106/L; 新生儿:(0~30)×106/L。 5.临床意义 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显微镜检查(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1.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直接计数后,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形态分别计 数多个核细胞(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间皮细 胞),共计数100个有核细胞,并以百分数表示多个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 所占的比例。 2.染色分类法 取离心后的脑脊液沉淀物涂片,瑞氏或瑞-吉复合染色, 分类方法与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相同。如有内皮细胞,需要另作描 述并报告。 三、显微镜检查3.质量保证 (1)标本:若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时,白细胞直接分类法误差较大,应 改用涂片染色。 (2)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细胞皱缩难以分类; 细胞涂片要均匀集中,以利于观察。 (3)染色分类法标本离心时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细胞 的破坏和变形。 (4)染色分类时,如见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应计入分类百分比中;若 见肿瘤细胞,则另行描述报告。 (5)若白细胞总数少于100个,则直接写出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各 自的具体数字。 三、显微镜检查4.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法简便、快速,但较难观察清楚细胞内部结构, 准确性较差。尤其是陈旧性标本,细胞形态改变大,仅凭高倍镜分类困 难,误差较大。染色分类法细胞识别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发现异 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为首选方法;但操作较复杂、费时。近年来出 现使用高档血液分析仪或体液细胞分析仪对脑脊液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 和分类计数。虽然该类仪器精密度高,快速、可自动化,但影响因素较 多,对异常细胞无法识别,如仪器出现报警信息,必须用显微镜计数法 进行复核。 三、显微镜检查5.参考区间 (1)直接分类法: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7∶3),偶见内皮细胞。 (2)染色分类法:①成人:淋巴细胞40%~80%,单核细胞15%~45%,中 性粒细胞0~6%。②新生儿:淋巴细胞5%~35%,单核细胞50%~90%,中 性粒细胞0~8%。 三、显微镜检查6.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 及细胞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表6-2)。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 性或真菌性脑膜炎时,细胞轻到中度增加,常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感 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寄生 虫病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 可见大量红细胞。 三、显微镜检查表6-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细胞数量 ↑↑↑ ↑↑ 中性粒细胞为主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期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并存,后期以淋巴细胞 为主 淋巴细胞为主 淋巴细胞为主 红细胞、肿瘤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红细胞为主 细胞种类病毒性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肿瘤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 ↑ ↑或↑↑ ↑或↑↑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 ?化脓性脑膜炎增殖期结核性脑膜炎增殖期 三、显微镜检查(三)病原生物学检查 脑脊液病原生物学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细菌检查、真菌检查和寄生虫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见表6-3。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细菌检查 显微镜检查法评价 将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可初步判 断细菌染色情况和形态特点。该法简单、快速,可以及时获得初步 诊断,但阳性率较低 排除污染因素,若培养出细菌可确诊细菌感染,并能确定细菌的种 类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缺点是耗时长,不能及时诊断 可以检查细菌的抗原和抗体,如检测脑脊液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将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进行墨汁染色,如发现新型隐球菌, 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排除污染因素,若培养出真菌可确诊,并能确定真菌的种类以及进 行药敏试验。缺点是耗时长,不能及时诊断 将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发现寄生虫虫卵即可诊断脑寄生虫 病。脑脊液中可发现血吸虫卵、肺吸虫卵、弓形虫、阿米巴滋养体 等。该法简单、快速、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ELISA法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 收试验对神经梅毒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细菌培养法 ELISA法 真菌检查 显微镜检查法 真菌培养法 寄生虫检 显微镜检查法 查 免疫学法 四、化学检查(一)蛋白质 健康人的脑脊液只含少量蛋白质,约为血浆蛋白含量的1%,主要为清蛋 白。脑脊液蛋白质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具有重要意义。脑脊液蛋白质检查有定性试验和定量测定两大类方法。 四、化学检查1.潘氏试验(Pandy test) (1)试剂:饱和苯酚溶液,由苯酚和水组成。 (2)原理:脑脊液中的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白 色混浊或沉淀。 (3)简要操作:取试剂2ml于试管中→垂直滴加脑脊液1~2滴→立即在 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若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即为阳性。 四、化学检查2.硫酸铵试验:包括罗-琼试验(Ross-Jones test)和诺-爱试验 (Nonne-Apelt test)。主要是利用半饱和硫酸铵沉淀球蛋白,出现白 色混浊或沉淀。 3.脑脊液蛋白质定量测定 主要有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邻苯三 酚红钼络合显色法和双缩脲法等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邻苯三酚 红钼络合显色法。邻苯三酚红能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结合成红色的邻苯 三酚红-钼酸盐-蛋白复合物,在600nm波长下比色,吸光度大小与标本中 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四、化学检查4.质量保证 (1)标本:标本浑浊或含有大量细胞时,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 检测,否则可引起潘氏试验假阳性以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测定结果偏高。 (2)器材:潘氏试验所用器材均应十分洁净没有污染,以免潘氏试验出 现假阳性。 (3)试剂:饱和苯酚试剂如饱和度降低会出现假阴性,应定期检查、更 换试剂,特别是室温较低时。 (4)潘氏试验观察结果时应注意在黑色背景下进行,否则易引起假阴性。 (5)脑脊液蛋白定量测定时如蛋白浓度过高,应先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 重新测定。 四、化学检查5.方法学评价 脑脊液蛋白质检测试验的方法学评价见表6-4。 表6-4 脑脊液蛋白质检测试验的方法学评价优点 缺点方法 定性 潘氏试验操作简便、快速,易于观察, 假阳性率较高 灵敏度较高,临床上广泛应用 检测球蛋白,特异性较高 检测球蛋白和清蛋白 灵敏度低罗-琼试验 诺-爱试验 定量操 作烦琐 ,特异 性 低 邻 苯 三 酚 红 钼 络 标本用量少,操作快速,灵敏 实 验条件 要求高 , 合显色法 度高、重复性好 线性范围窄 磺基水杨酸 - 硫酸 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 标 本用量 大 ,重 复 钠比浊法 仪器 性 差,影 响因素 较 多 双缩脲法 操作便捷,受蛋白种类影响小 灵 敏度较 低 ,特 异 性差 四、化学检查6.参考区间 ①定性试验:阴性或极弱阳性。②定量测定:腰椎穿刺液: 0.20~0.40g/L;脑池液:0.10~0.25g/L;脑室液:0.05~0.15g/L。 7.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是血-脑脊液屏障功能障碍的标志,其临床意义见表6-5。 表6-5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的临床意义病变 脑组织炎性病变 临床意义 脑组织感染时脑膜和脉络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先有清蛋白 增高,随后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也增高。蛋白增高程度:化脓性 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真菌性脑炎 梗阻性脑积水、Guilain-Barre综合征常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脑与蛛网膜下腔互不相通,血浆蛋白质由脊髓静脉渗出,脑脊 液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有时达30~/L),如脊髓肿瘤、转移 癌、粘连性蛛网膜炎等 早产儿脑脊液蛋白含量可达/L,新生儿为0.8~1.0g/L,出生2 个月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神经根病变 椎管内梗阻其他 四、化学检查(二) 葡萄糖测定 1.测定方法 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的高低与血浆葡萄糖浓度、血-脑脊 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酵解程度以及葡萄糖膜转运系统的功能有关。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的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葡萄糖 氧化酶法易受一些还原性物质干扰,特异性较低;己糖激酶法不受轻度 溶血、脂血、黄疸、维生素C及药物的干扰,特异性、准确性都高于葡萄 糖氧化酶法。 2.参考区间 成人:2.5~4.5mmol/L;儿童:2.8~4.5mmol/L。 四、化学检查3.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降低: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 脑膜炎: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②脑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血 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虫病等。③脑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④神经 性梅毒。⑤低血糖等。 (2)脑脊液葡萄糖升高:见于①早产儿或新生儿:主要由于血-脑脊液 屏障的通透性较高所致。②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液葡萄糖含量 增高。③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或中毒。④脑出血。⑤糖尿病等。 四、化学检查(三)氯化物测定 1.测定方法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受血氯浓度、血pH、血-脑脊液屏障 通透性及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 氯化物含量比血液中高20%左右。这是由于脑脊液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为 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之间平衡,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高于血浆, 即Donnan平衡。脑脊液氯化物测定方法与血清氯化物测定方法相同,目 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硝酸汞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电量分析法、干化学分析法等。其中离子选择电极法变异系数小,准确 度和精密度良好,易于自动化,为使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2.参考区间 成人:120~130mmol/L;儿童:111~123mmol/L。 四、化学检查3.临床意义 氯化物降低主要见于:①脑部细菌或真菌感染:如化脓性 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 化物降低尤为明显,比葡萄糖降低出现得还要早,故对结核性脑膜炎与 化脓性脑膜炎鉴别有一定价值。②低血氯症:各种原因如体内氯化物的 异常丢失、摄入氯化物过少等引起血氯降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可随之 降低。③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肾脏病变。④病毒性脑膜炎、 脊髓灰质炎,脑脓肿、神经梅毒氯化物稍减低或正常。 氯化物升高主要见于尿毒症、脱水、心力衰竭和浆液性脑膜炎等。 四、化学检查(四)其他 1.化学检查 (1)酶及乳酸测定:脑脊液常见的其他化学检查主要有酶及乳酸测定,其浓度增高的临床意义见 表6-6。 表6-6 脑脊液中主要酶及乳酸浓度增高的临床意义项目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脑梗死、脑萎缩、中毒性脑病、急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转移癌 同AST 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坏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 死、脑肿瘤、脱髓鞘病急性期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继发性癫痫、 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脑瘤、脑供血不足、慢性 硬膜下血肿等 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脑出血、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 细菌性脑膜炎、脑供血不足、低碳酸血症、脑积水、癫痫发作 或持续状态、脑脓肿、急性脑梗死、脑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增高的程度明显高于细菌性脑膜炎,且与病情变 化相一致 天门冬氨酸转 <20U/L 氨酶(AST) 丙氨酸转氨酶 <15U/L (ALT) 乳酸脱氢酶 <40U/L (LD) 0.5~2U/L 肌酸激酶(CK) 腺苷脱氨酶 0~8U/L (ADA) 神经元特异烯 1.14±0.39U/L 醇化酶(NSE) 乳酸 1.0~2.9mmol/L 溶菌酶 无或含量甚微 四、化学检查(2)蛋白电泳:脑脊液蛋白电泳分析可较灵敏发现蛋白质各组分的变化。 脑脊液蛋白电泳常用乙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电泳条 件与血清蛋白电泳相同。若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可提高电泳图谱的分辨率。 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少,在电泳前可将脑脊液标本在高分子聚乙二醇或 右旋糖酐透析液中进行浓缩。脑脊液蛋白质电泳检查的临床意义见表6-7。 四、化学检查表6-7 脑脊液蛋白质电泳检查的临床意义项目 前清蛋白 参考区间 3%~6%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脑积水、舞蹈症、帕金森病等 降低:见于神经系统炎症 增高:见于脑血管病如脑瘤、脑梗死、脑出血 降低:见于脑外伤急性期 增高:见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 增高:见于脑肿瘤、转移癌、胶质瘤等 增高:见于退行性变疾病,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 等 增高:见于脑胶质瘤、重症脑外伤、癫痫、多发性硬 化症、视神经脊髓炎、以及急性脑膜炎慢性期清蛋白50%~70%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4%~6% 4%~9% 7%~13% 7%~8% 四、化学检查2.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测定:健康人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极少,病理情况 下由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血中免疫球蛋白进入脑脊液中或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时激活免疫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引起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免疫 比浊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快速且能自动分析等特点。 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见表6-8。 四、化学检查表6-8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项目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IgG10~40mg/L增高:见于神经梅毒,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舞蹈症,多发性硬化症和神经系统肿瘤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 炎和脑肿瘤等IgA0~6mg/LIgM0~0.22mg/L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肿瘤和多发 性硬化症增高:见于脑寄生虫病等IgE极少量 四、化学检查(2)其他项目测定:脑脊液其他免疫学检查项目测定的临床意义见表6-9。 表6-9 脑脊液其他免疫学检查项目测定的临床意义项目 髓鞘碱性蛋白 临床意义 多发性硬化症的急性期显著增加,主要作为观察多发性硬化 症患者疾病活动的指标。神经性梅毒、脑外伤、脑血管意外 时也增高 在细菌和非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有价值,前者升高程度 明显大于后者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特异和灵敏的化学指标 检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如癌胚抗原(CEA)、β2-微 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铁蛋白等可用于神经 系统肿瘤的辅助诊断C-反应蛋白S-100蛋白 肿瘤标志物 五、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多,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蛋白质明显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细菌涂片可见致病菌,细 菌培养阳性可确诊。 2.病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轻到中度增多,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轻度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用 于早期诊断。 3.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轻到中度增多,疾病早期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变化为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明显降低、蛋 白质轻度到中度增高,细菌涂片见抗酸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可 确诊。 4.真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两者难与 区别。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新型隐球菌感染,细菌涂片墨汁染色阳性或隐 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可确诊。 五、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二)协助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脑 转移癌和脑膜癌阳性率可达80%左右,但原发肿瘤(髓母细胞瘤除外)阳 性率较低。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总结如表6-10。 五、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表6-10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疾病 外观 蛋白质 葡萄 糖 ↓↓ 氯化物 细胞数 ↓ ↑↑ 细胞分类 N为主 病原体 可见致病菌化 脓 性 脑 膜 浑 浊 、 脓 ↑↑ 炎 性、有凝 块 结核性脑膜 雾 状 微 浑 , ↑ 炎 薄膜形成 病毒性脑炎 乙型脑炎 清晰或微 ↑ 浑 清晰或微 ↑ 浑↓↓↓↑早期:N为主 后期:L为主 L为主 早期:N为主 后期:L为主 L为主 RBC为主 L为主 L为主抗酸染色阳性 或结核分枝杆 菌培养阳性 无 无正常 正常正常 正常↑ ↑新型隐球菌 清 晰 或 微 ↑ 脑膜炎 浑 脑 室 及 蛛 网 红色浑浊 ↑ 膜下腔出血 脑肿瘤 脑脊髓梅毒 清晰 清晰 ↑ ↑↓ ↑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 ↑ ↑新型隐球菌 无 无 无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人体浆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 ?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主要起 润滑作用。病理情况下,大量的液体在浆膜腔内 潴留,从而形成了浆膜腔积液(serous effusion )。 ? 根据积液产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胸腔积液(胸 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腔积液;根据积 液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 液。 ? 漏出液多为双侧性非炎性积液,常见于各种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 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 渗出液多为单侧性炎性积液,病因比较复杂,常 见于结核性和细菌性感染、转移性肺癌、乳腺癌、 淋巴瘤、卵巢癌、消化液刺激及外伤等。 ? 确定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对病因的诊断有着重要 的意义。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1.标本采集 由临床医师行浆膜腔穿刺术采集,采集的标本分4管 留取,每管 1~2ml。第一管供细菌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留 10ml),必须置于无菌试管中;第二管供化学及免疫学检查(化学 检查宜用肝素抗凝);第三管供细胞学检查(宜用 EDTA-K2 抗凝),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低速离心或用细胞收集器浓集细胞,及时完成细 胞检查。如不能及时检查,可加入标本 1/10量的无水乙醇并置冰箱 冷藏保存以固定细胞;第四管不加任何抗凝剂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2.标本转运 (1)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在 30 分钟内送检,以防止细胞 变形、出现凝块或细菌溶解破坏,否则应将标本置于4℃ 冰箱内保 存。 (2)生物安全:浆膜腔积液内可能含有各种病原生物,应按潜在生 物危害物质处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检查及处理等过程要符合实 验室生物安全原则,注意个人生物安全防护。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3.保存和接收 ①妥善保存:标本收到后应及时检查,浆膜腔积 液常规及化学检查必须在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否则应将标本冷藏保 存。如果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可将标本保存24小时。②注意标识: 采集标本容器的标识与检验申请单一致。 4.标本处理 应按照《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WS/T/2492005)的方法处理实验后的残余标本和所用器械,以免污染环境和 造成室内感染。可将残余标本与 1∶50 的 84 消毒液混合消毒 12 分钟后倒掉。 二、一般性状检查(一)量 1.参考区间 正常胸腔、腹腔、心包腔内均有少量液体。 2.临床意义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增多,其量与病变的部位 及严重程度相关,可达数百至上千毫升。 二、一般性状检查(二)颜色 1.参考区间 淡黄色。 2.临床意义 漏出液颜色较浅,渗出液因病因不同而颜色各异,见表6-11。 表6-11 浆膜腔积液常见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 色 红色 临 床 意 义 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黄色乳白色 绿色 棕色 黑色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丝虫病、淋巴结肿瘤、化脓性感染、肝硬化、腹膜癌等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阿米巴脓肿破溃 曲霉菌感染草黄色尿毒症性心包积液 二、一般性状检查(三)透明度 1.参考区间 清晰透明。 2.临床意义 积液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和蛋白质数量等有 关。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细菌及蛋白质量少而呈清晰透明或微浑 液体,渗出液因含大量细胞、细菌及蛋白质而呈现不同程度浑浊。 二、一般性状检查(四)凝固性 1.参考区间 不易凝固。 2.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由于含有较 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的凝血活酶,可有凝块形 成,但若其中含有纤溶酶时,可不出现凝固。 二、一般性状检查(五)比重 1.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8。 3.临床意义 积液比重的高低取决于所含溶质的数量及种类。漏出 液中由于含细胞、蛋白质成分少,所以比重<1.015;渗出液中由于 含有较多的细胞和蛋白质,故比重常>1.018。 三、显微镜检验(一)细胞计数 1.计数方法 与脑脊液计数方法相同,应计数全部有核细胞(包括 间皮细胞)。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3.临床意义 积液中出现少量红细胞,常常因穿刺损伤出血所致, 因此积液中出现少量的红细胞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意义不大; 若积液中出现大量的红细胞,则提示为出血性渗出液,常见于恶性 肿瘤、结核病等。浆膜腔积液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见有核细胞分类 计数。 三、显微镜检验4.质量保证 (1)标本送检应及时,以免积液凝固或细胞破坏而引起的结果不准 确。 (2)进行细胞计数时,应将积液标本充分混匀,否则影响计数结果。 (3)若因穿刺损伤引起血性积液,在做白细胞计数时应进行校正, 校正公式为: 积液红细胞 / L ? 血液白细胞 / L 白细胞/L(校正)=积液白细胞/L- 血液红细胞 / L 5.方法学评价 与脑脊液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三、显微镜检验(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1.计数方法 (1)直接分类法:细胞计数的同时,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 将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间皮细胞)数与多个核 细胞数记录下来,最后用百分比表示。若白细胞<150×106/L,可 不进行分类计数。 (2)染色分类法:若直接分类区分细胞较难时,可将积液离心,取 沉淀进行涂片染色,油镜下分类。此时若有异常细胞,应另行描述 报告。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3.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根据 病因、病情不同而变化,积液中有核细胞分类及临床意义见表6-12。 三、显微镜检验?表6-12 积液中有核细胞分类及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有核细胞分类 以多核白细胞为主提示化脓性炎症(细胞总数常>/L)或早期结核性 积液 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见于结核性渗出液、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 膜炎等 以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 提示浆膜上皮脱落旺盛,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 增多为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病所致的积液;也见于多次反复穿 刺、人工气胸、术后积液、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霍奇金 病、间皮瘤等 腹水有核细胞数量超过 提示为细菌性腹膜炎 500×106 /L,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50%) 癌细胞 恶性肿瘤 三、显微镜检验4.质量保证 (1)积液进行离心时,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影响细胞形态。 (2)用玻片离心沉淀或细胞室沉淀法收集细胞效果更好。 (3)涂片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固定温度不宜过高。 5.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法操作简单,但结果准确性较低;染色分 类法虽操作复杂,但结果准确性好,且较容易发现肿瘤细胞。 三、显微镜检验(三)其他 1.寄生虫 乳糜样积液离心后沉淀物中可检查有无微丝蚴;阿米巴 积液可检查有无阿米巴滋养体;包虫病患者积液中可检查有无棘球 蚴头节和小钩。 2.胆固醇结晶 积液中出现胆固醇结晶可见于陈旧性胸腔积液脂肪 变性及胆固醇性胸膜炎积液。 四、黏蛋白定性试验(一)检查方法 1.原理 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分泌黏蛋白增加,黏蛋白是一 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为pH3.0~5.0,在稀乙酸溶液中可以产生白 色云雾状沉淀,即Rivalta反应。 2.简要操作 100ml蒸馏水+0.1ml冰乙酸→逐滴加积液至稀乙酸溶 液中→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 四、黏蛋白定性试验(二)质量保证 1.球蛋白不溶于水且可呈云雾状混浊,若积液中球蛋白含量增高, 可引起假阳性。 2.试验时,冰乙酸与蒸馏水应充分混匀,且应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 果。 3.积液中细胞数目较多时,应将积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试验。 四、黏蛋白定性试验(三)方法学评价 黏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 test)是一种简单的黏蛋白过筛试验,简 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和设备,临床实验室常用,能粗略的区分 漏出液和渗出液。要判断积液的性质还需做蛋白质定量、蛋白质电 泳分析等其他实验室检查。 四、黏蛋白定性试验(四)参考区间 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五)临床意义 渗出液中因含较多的黏蛋白,所以Rivalta试验呈阳性;漏出液呈阴 性,但腔内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质浓缩后,亦可呈阳性反应。 五、其他检查?(一)化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主要包括蛋白、糖、脂及酶的测定等,具体见表6-13。 表6-13 浆膜腔积液常用化学、免疫学检查及临床意义指标 蛋白质定量 蛋白电泳 检测方法 双缩脲法 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参考区间 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漏出液:α、γ球蛋白低于血浆,清蛋白相 对较高 渗出液:与血浆蛋白接近 漏出液:与血糖接近或略低 渗出液:明显低于血糖,若积液葡萄糖/血糖 < 0.5 ,见于风湿性积液、积脓、恶性 积液、结核性积液等 腹膜腔积液胆固醇>1.6mmol/L,为恶性积液; <1.6mmol/L,为肝硬化积液。 积液三酸甘油酯> 1.26mmol/L ,提示乳糜性 积液;<0.57mmol/L,排除乳糜性积液 临床意义葡萄糖GOD-POD 法 、 己 糖 激 3.6~5.5mmol/L 酶法胆固醇 三酸甘油酯胆固醇氧化酶法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 五、其他检查续 表6-13指标 乳酸脱氢酶 (LDH)浆膜腔积液常用化学、免疫学检查及临床意义检测方法 速率法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腺苷脱氨酶 (ADA) 淀粉酶 (AMY)溶菌酶 (LZM) 碱性磷酸酶 (ALP)漏出液:LDH<200U/L, 渗出液 LDH 活性:化脓性感染积液>恶 LDH积液/LDH血清<0.6; 性积液>结核性积液 渗出液:LDH>200U/L, LDH积液/LDH血清>0.6 比色法、紫外分光光 0~45U/L ADA 活性:结核性>恶性>非炎症性积 度法 液,>40U/L应考虑结核性 EPS法 0~300U/L 腹膜腔积液 AMY 活性明显增高:见于胰 腺炎、胰腺肿瘤等; 胸膜腔积液 AMY 活性明显增高:见于食 管穿孔、胰腺外伤合并胸腔积液 ELISA法 0~5 mg/L, 感染性和结核性积液:LZM增高 LZM积液/LZM血清<1.0 结核性积液:LZM积液/LZM血>1.0 恶性积液:LZM积液/LZM血<1.0 酶速率法 40~150U/L 浆膜表面癌细胞可释放 ALP,故ALP 积液/ ALP血>1.0 五、其他检查(二)肿瘤标志物和其他免疫学指标检查 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及其他一些指标的检查有助于积液性质的判断,具体见表6-14。 表6-14 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和其他指标的临床意义指标癌胚抗原(CEA)临床意义正常:0~5μg/L(CLIA) 增高: CEA > 20μg/L, CEA 积 液 /CEA 血 清 > 1.0 时,有助于恶性积液的诊断 (对腺癌所致积液诊断价值最高) 正常:0~8.1μg/L(CLIA) 增高:腹膜腔积液AFP>300μg/L时,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肝癌 增高:提示可能卵巢癌转移 诊断恶性积液的特异性较高。肿瘤治疗后,若 TPA 再增高,提示肿瘤可能 复发 对鳞状上皮细胞癌有价值,积液中SCC增高与宫颈癌侵犯或转移程度有关 结核性积液γ-INF明显增高;类风湿积液γ-TNF降低 TNF 明显增高:见于结核性积液,也见于风湿病、子宫内膜异位所致腹膜 腔积液,但增高程度低 <10mg/L为漏出液;>10mg/L为渗出液 积液RF效价>1U320,且高于血清,可做为诊断类风湿积液的依据 ①癌性积液铁蛋白> 600μg/L,积液铁蛋白 / 血清铁蛋白> 1.0 ,且 LZM 水 平不高。②结核性积液铁蛋白增高,同时LZM明显增高 恶性腹膜腔积液明显高于非恶性腹膜腔积液甲胎蛋白(AFP) 糖链抗原125(CA125) 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γ-干扰素(γ-INF) 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铁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FN) 五、其他检查(三)病原生物学检查 1.细菌检查 根据浆膜腔积液理学和化学检查结果,如果积液性质 为漏出液,则不需做细菌检查;如是渗出液或疑是渗出液则需涂片 做革兰和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正常情况下,积液中 是没有细菌的,若在浆膜腔积液中发现细菌,则可以为临床诊断提 供病因学依据,有确诊价值。 2.寄生虫检查 浆膜腔积液离心后取沉淀物镜检,观察有无寄生虫 及虫卵,若发现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病因学依据, 有确诊价值。如乳糜样积液中可查见微丝蚴,棘球蚴病所致积液中 可见棘球蚴的头节和小沟,阿米巴病的积液中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浆膜腔积液检查的目的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和明确积液的原因。常 规检查项目仅限于理学、化学和细胞学检查,鉴别积液性质的符合 率较低;随着特异性化学和免疫学检测指标的增加,提高了浆膜腔 积液性质诊断的符合率。 1.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分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浆膜腔积液检查 发展到细胞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项指标优 化组合检查。除了提供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的依据外,还提供鉴别 良性和恶性、结核性和化脓性积液的依据。目前,根据诊断需要, 将积液检查项目分为3级,见表6-15。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表6-15 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分级分级检查项目颜色、透明度、比重、 Rivalta 试验、酸碱度、总蛋白、细胞计数及 分类、微生物学检查等一级检查二级检查CRP、FDP、LDH、ADA、AMY、糖蛋白等三级检查CEA、AFP、肿瘤特异性抗原、hCG、同工酶、蛋白质组分分析等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2.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原因不明的浆膜腔积液,经检查大致可 分为渗出液或漏出液。但是,有些浆膜腔积液既有渗出液的特点, 又有漏出液的性质,这些积液称为“中间型积液”。因此,判断积 液的性质除了依据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外,还应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诊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见表616。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表6-16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鉴别点病因 外观 透明度 比重 凝固 pH Rivalta试验 总蛋白定量 积液/血清总蛋白比 值 葡萄糖 LDH 积液/血清LDH比值 有核细胞计数 有核细胞分类 细菌 清蛋白梯度漏出液非炎症 淡黄色、浆液性 透明、偶见微浑 <1.015 不凝 >7.4 阴性 <25g/L <0.5 与血糖相近 <200U/L <0.6 <300×106(腹水) 以淋巴及间皮细胞为主 无细菌 胸水>12g/L,腹水>11g/L渗出液炎症、肿瘤或理化刺激 不定,可为黄色、血性、脓样 多为浑浊 >1.018 常自凝 <6.8 阳性 >30g/L ≥0.5 可变化,常低于血糖(<3.3mmol/L) >200U/L >0.6 >500×106(腹水)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期、结 核或风湿以淋巴细胞为主 可找到病原菌 胸水<12g/L,腹水<11g/L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3.良性与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 浆膜腔积液检查对良性或恶性 浆膜腔积液鉴别有一定价值,尤其是积液中的脱落细胞检查和染色 体检查对鉴别良性与恶性浆膜腔积液非常重要,主要鉴别指标见表 6-17。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表6-17 良性与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项 目 外 观 总蛋白(g/L) 铁蛋白(μg/L) 积液LD/血清LD 积液CEA/血清CEA ADA(U/L) 积液ADA/血清ADA 多>40 <500 <0.6 <1.0 >40 >1.0 良性积液 血性少见 20~40 >500 >0.6 >1.0 <40 <1.0 恶性积液 血性常见溶菌酶(mg/L)AFP(μg/L)>27<100<15>100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检查仅为炎性细胞多数为二倍体细胞多可找到肿瘤细胞多为非整倍体并有畸变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4.寻找积液病因 浆膜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体征,其病因比较复 杂。胸膜腔积液主要病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且有向恶性 肿瘤为主发展的趋势;腹膜腔积液主要病因有肝硬化、肿瘤和结核 性腹膜炎等,约占90%以上;心包膜腔积液主要病因为结核性、非特 异性和肿瘤性,结核性仍占首位,但呈逐年降低趋势,而肿瘤性则 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三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1标本采集与处理2一般性状检查3显微镜检查4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1、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通过 无菌操作关节腔穿刺 术获得。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采集后分别置入3个无菌试管中: 第1管――微生物学检查第2管――细胞学及化学检查(需肝素抗凝)第3管――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有无凝固。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2、标本转运与处理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如需要保存标本,必 须离心去除细胞后再保存,因为细胞内酶的释放会改变其中的成分。 二、一般性状检查(一)量(二)颜色(三)透明度一般性状检查(四)黏稠度(五)凝固 二、一般性状检查(一)量1.参考区间2.临床意义约0.1~2.0ml关节发生炎症、创伤和化脓性感染时,关节腔积液量会增多,且增多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二、一般性状检查(二)颜色1.参考区间2.临床意义无色或淡黄色。病理情况下,关节腔积液可出现不同的颜色 变化,见表6-18。 二、一般性状检查 二、一般性状检查(三)透明度 1.参考区间 2.临床意义 关节腔积液的浑浊度与细胞成分、细菌、蛋 清亮、透明。白质增多有关。炎性病变越重,浑浊越明显。 二、一般性状检查(四)黏稠度 1.参考区间 2.临床意义 炎症导致关节腔积液中的透明质酸被中性粒 高度黏稠细胞释放的酶降解,且关节腔积液稀释,使关节腔积液黏稠度降低,降低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正相关。 二、一般性状检查(五)凝块 1.参考区间 2.临床意义 健康人关节腔积液不含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 血因子,不凝固。炎症时血浆凝血因子渗出可形成 凝块。 无凝块 三、显微镜检查(一)白细胞计数(二)细胞分类计数(三)特殊细胞显微镜检查(四)结晶(五)病原微生物 三、显微镜检查(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区间:WBC<(200~700)×106/L;临床意义:化脓性关节腔积液:细胞总数>50 000×106/L;急性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细胞总数可达20 000×106/L。 三、显微镜检查(二)细胞分类计数 1、方法:(1)直接涂片染色 (2)离心后取沉淀涂片染色 2、参考区间:单核-吞噬细胞约占65% 淋巴细胞约占10% 中性粒细胞约占20% 三、显微镜检查(二)细胞分类计数 3、临床意义 炎症性关节腔积液:中性粒细胞>80%; 化脓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 95%; 风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中性粒细胞>50%。 淋巴细胞↑↑: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慢性感 染、结缔组织病等;嗜酸性粒细胞↑↑:见于滑膜转移癌、急性风湿热、寄生虫感染等。 三、显微镜检查(三)特殊细胞 采用瑞氏或瑞-吉复合染色后镜检,以检查有 无肿瘤细胞等特殊细胞。常见的特殊细胞有: 类风湿细胞 狼疮细胞 Reiter细胞 三、显微镜检查Reiter细胞 Reiter细胞狼疮细胞 三、显微镜检查(四)结晶 常见的结晶有尿酸盐结晶、焦磷酸钙结晶、磷灰石结晶、草酸钙结晶等。主要用于鉴别痛风(尿酸盐结晶)和假性痛风(焦磷酸钙结晶) 三、显微镜检查痛风患者关节腔细胞外针状和杆状尿 酸盐―钠结积液中细胞内和晶(×400)痛风患者尿酸钠结晶(偏振光) 三、显微镜检查(五)病原微生物可作涂片革兰染色检查或细菌培养。如怀疑结核性关节腔积液时可作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检查。 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一)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 1.参考区间 2.临床意义 健康人关节腔积液的黏蛋白凝块形成良好, 凝块形成不良可见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 阳性 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二)关节腔积液其他检查关节腔积液化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见表6-19。 第四节 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一、胃液检查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一、胃液检查胃液(gastric juice)是由胃黏膜分泌细胞分泌的液体。胃液检验对于了解胃的分泌功能,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一、胃液检查(一)标本采集1.试验前 1 天停用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 2.试验前晚 8 小时后禁食、禁饮、禁烟,有胃排空迟缓则在试验前 1~2 天流质饮食;3.受试者空腹、坐姿,插管抽取胃液4.肌内注射五肽胃泌素,每 15 分钟留 1 份标本, 共留取 4 次分别计量送检。 一、胃液检查1.量(1)参考区间 (2)临床意义 ①>100 ml为胃液增多,见于(二)一般性状检查BAO约10~100 ml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胃排 空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②<于10 ml为胃液减少,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萎缩性胃炎等。 一、胃液检查2.颜色(二)一般性状检查(1)正常空腹胃液为无色透明,无食物残渣 (2)临床意义 ①鲜红血丝――抽胃液伤及胃黏膜; ②棕褐色――胃炎、溃疡、胃癌等; ③咖啡残渣样――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 血,见于胃癌、幽门闭锁不全等; ④胃液混有新鲜胆汁――黄色,放置后则呈绿色。 一、胃液检查3.黏液(二)一般性状检查4.食物残渣(1)正常胃液中含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 (2)黏液增多提示胃部可 能有炎症。 注意: 黏液呈弱碱性,大量存在 时可影响胃液酸度的准确(1)12 小时未进食的空腹胃液应无残渣及微粒 (2)胃蠕动功能不足会导致 胃液残渣及微粒的增多,见 于胃下垂、 幽门梗阻、 胃扩张等。脂肪滴测定。 一、胃液检查5.酸碱度 (1)正常胃液pH 为0.9~1.8 (2)临床意义(二)一般性状检查①pH 3.5~7.0为低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 继发性缺铁性贫血、胃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②pH>7为无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一、胃液检查2.颜色(二)一般性状检查(1)参考区间 空腹胃液为无色透明,无食物残渣(2)临床意义①鲜红血丝――抽胃液伤及胃黏膜; ②棕褐色――胃炎、溃疡、胃癌等; ③咖啡残渣样――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血,见于 胃癌、幽门闭锁不全等; ④胃液混有新鲜胆汁――黄色,放置后则呈绿色。 一、胃液检查(二)一般性状检查黏液胃液久置后食物残渣正常胃液不分层胃液静置后分层咖啡色胃液黄色胃液绿色胃液 一、胃液检查(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学检查 (1)红细胞:正常胃液中 无红细胞,插胃管时损伤少量RBC胃黏膜可出现红细胞。如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胃 部可能有糜烂、溃疡、恶 性肿瘤等。大量RBC 一、胃液检查(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学检查 (2)白细胞:正常胃液可少量WBC见少量白细胞,100~1000 个/μl,以N为主。胃黏膜炎症时WBC常>1000个/μl,且中性粒细胞>50%。大量WBC 一、胃液检查(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学检查 (3)上皮细胞:胃黏膜炎 症时可见柱状上皮。 (4)癌细胞:镜检时若见柱状上皮细胞有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 核大、染色质粗糙、多核 的成堆细胞,应高度怀疑 癌细胞,需做进一步检查。印戒样癌细胞 一、胃液检查2.细菌学检查八叠球菌(三)显微镜检查博-奥杆菌:对胃癌诊断有价值抗酸杆菌幽门螺杆菌化脓球菌 一、胃液检查胃酸测定(四)化学检查包括基础胃酸排量(BAO)、最大胃酸排量(MAO)、高峰胃酸排量(PAO)等。1.BAO 采集无食物和药物刺激1小时内分泌的全部胃液量。连续1小时内4次测定之和为MAO。 3.PAO 在测定MAO中取2次最高值之和乘以2即得。2.MAO 注射五肽胃泌素刺激剂,每隔15分钟采集1次胃液, 一、胃液检查(四)化学检查 一、胃液检查(五)临床应用1.胃分泌功能检查2.贫血的鉴别诊断 3.肺结核的辅助诊断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一)标本采集十二指肠引流液在空腹状态下用十二指肠管采取,根据采集先后顺序分4段采集留取,分 别置于标记为D、A、B、C的4支试管中,包括D 液(十二指肠液)、A液(胆总管液)、B液 (胆囊液)、C液(胆管液)。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1.参考区间(二)一般性状检查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2.临床意义(二)一般性状检查胆汁排出障碍――结石、肿瘤致胆管梗阻; B胆汁量增多且暗黑色改变――胆道扩张伴有感染; 引流出现颗粒状沉淀物(或胆砂)――有胆石症;C胆汁出现胆砂――肝内结石;血性胆汁――特发性胆道出血、胆道系统癌症或等。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1.细胞正常情况下――无RBC,可有少(三)显微镜检查白细胞量WBC和上皮细胞。慢性或病毒性肝胆患者,――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胆道炎、急性肝炎――A、B、C胆汁中均可见白细胞增多;血性标本应涂片染色检查,对 胆囊癌、肝外胆管癌及胰头癌诊断有 帮助。上皮细胞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2.结晶 胆固醇结晶――胆石 症,以B胆汁多见; 胆固醇结晶与胆红素 结晶同时出现――混 合性胆结石。(三)显微镜检查胆红素结晶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三)显微镜检查3.寄生虫 B胆汁中可检出寄生 虫或虫卵,如蓝氏贾 第鞭毛虫滋养体、蛔 虫卵、钩虫卵、华支 睾吸虫卵等。蛔虫卵钩虫卵钩虫卵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4.黏液(三)显微镜检查胆汁中的少量黏液为溶解状,镜检不易看到。胆道炎症――可见黏液丝;十二指肠卡他炎症――伴少量白细胞增多黏液呈平行状排列; 胆总管炎症――黏液呈螺旋状排列。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四)化学检查通过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胰液流出量70~230ml/h,最高碳酸氢盐浓度70~125mmol/L。 此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胰腺囊性纤维性变。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五)临床应用协助诊断某些寄生诊断胆石临床应用虫病诊断伤寒带菌者诊断胰腺疾病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