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比例最看中什么

“有钱”排最后!90后大学生找对象,最看重的竟是…
如今90后生活状态如何?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公布,有些数据还是挺出乎意料的。一起来看看部分调查结果!
哪类人群幸福感最高?
大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和刚刚步入社会的95后,感到幸福的人比例最高;从学历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幸福感相对最高。
大调查还发现,在不同职业中,企业管理人员、行政事业人员、创业者的幸福感相对最高。
中国有句古话,“多子多福。”是不是孩子越多的家庭越幸福呢?
大调查发现,还真不是这样!整体来看,幸福感较高的是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是47.3%;排名第二的是2个孩子的家庭(43.3%);选择不幸福的人群中,3个孩子的家庭占比最高。但是在很幸福的人群中,3个孩子的家庭幸福感最高。
那么在中国,幸福感最高的是谁呢?大调查发现:95后,具有本科学历的男性创业者幸福感简直爆棚!幸福感高达74.29%。
收入信心大pk,这一次90后胜了!
大调查显示,被认为是中流砥柱的70后、80后在收入信心上远不如90后的年轻人。从年龄段来看,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们收入预期相对最高。
大调查发现,90后们的收入预期信心,和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有关。
最有信心的90后年轻人,身处的几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渔业畜牧业、建筑和房地产业、通信业,紧随其后的是媒体、服务业和零售业。
大调查发现,收入高的人群信心还不是最强的。个人年收入在8-12万、12-20万和20-30万这三个中等收入群体,收入预期相对普遍较高,分别占比59.10%、56.30%、57.50%。而年收入1万以下的低收入人群预期也不低(51.50%)。
真相了!90后大学生原来是这样!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针对18-25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他们大多数都是90后,有些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90后大学生最看重另一半:温柔、体贴、有家庭观念
在择偶的考虑要素中,他们眼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温柔、体贴、有家庭观念,超越了颜值、才华,甚至家庭和经济条件。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看重的原来是这些,你想到了吗?
90后大学生挺顾家
大调查发现,只有13.9%的大学生感觉不幸福。
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他们眼里,“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感的三大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家庭关系”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人群,且多过收入。
90后大学生不断努力爱“充电”
对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对生活品质要求明确的大学生想要达到自己期望的生活状态,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充电”。大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每日休闲时间在3-4个小时的人最多,拥有3-5个小时休闲时间的大学生明显多于其他人群。
在休闲活动选择上,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业余培训”和“阅读”上,他们对这两方面选择的比例高于平均值。
90后大学生涉猎广泛
如今的大学生不是一味沉溺课堂和书本,而是能够良好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劳逸结合,平衡学习与兴趣生活。
兴趣爱好涉猎广泛的他们,在休闲时间大多会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专项调查显示,现在在校大学生每人平均有4-5个固定兴趣爱好。电影、音乐和游戏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兴趣爱好。其中,大学生们在电影和阅读上投入的精力最多。
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是很高的,他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愿意为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生活的丰富性投入一定的费用和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为兴趣爱好花费,超过60%的受访者愿意为兴趣爱好付出一次性的大额消费。
其中,对于那些每个月为兴趣爱好会有固定花费的大学生受访者,超过半数的花费在300元/月以下,仅有5%的人花费在1000元/月以上。
那么,关于阅读和晒朋友圈信息,年轻人的爱好又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非常注重,同时关注办公技能提升和文化素养的积累。大学生也在不断接受新事物,对思维训练也必不可少。
热爱生活喜爱社交的他们,喜欢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哲学、油画收藏、滑雪等休闲活动的相关文章,深度学习类和财富管理也是他们喜欢和朋友分享的内容。曾引起一波热点的“宠物猫”也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这一代大学生更是将精力注入到了这一类“小伙伴”身上。
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综合“央视财经” ID:cctvyscj、央视网、《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
编辑:汪双申(实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90后大学生找对象,最看重的不是颜值和有钱!
如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如何?
他们对自己生活满意吗?
幸福感高不高?
更看重的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在他们心中,
最想改变的又是什么?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针对18-25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他们大多数都是90后,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调查发现,如今的大学生对整体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满意度都很高,他们对生活抱有很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国家和未来充满期待,并不像往常以为的年轻大学生一定“愤世嫉俗”、“消沉生活”。
这些90后的年轻人幸福感还是很高的,
只有13.9%的大学生感觉不幸福。
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他们眼里,“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感的三大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家庭关系”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人群,且多过收入。
在他们眼里,“教育程度”、“社会交往”和“兴趣爱好”对幸福感的影响明显高于平均值。可见,大学生群体精神方面的需求更明显,更重视家庭。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联盟联合一点资讯的调查也发现,家庭在90后年轻人的心中分量很重,在这几选项中,排名第一。
有趣的是,在择偶的考虑要素中,他们眼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温柔、体贴、有家庭观念,超越了颜值、才华,甚至家庭和经济条件。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看重的原来是这些,你想到了吗?
90后对生活品质要求高
大调查发现,2018年大学生群体最期待改善的三个领域分别是:食品安全、空气质量、住房保障,医疗养老排在期待改善的第四位。对于空气质量、交通状况和教育质量,大学生期待改善的程度要高于其他人。
如果选择一个美好生活居住地,大学生除了看重“生态环境”,“国际化程度”、“创新活力”、“文化底蕴”和“美食娱乐”的看重程度,也明显高于平均值。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大学生,还是憧憬着更加开放、有活力的生活。
90后不断努力爱“充电”
对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对生活品质要求明确的大学生想要达到自己期望的生活状态,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充电”。大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每日休闲时间在3-4个小时的人最多,拥有3-5个小时休闲时间的大学生明显多于其他人群。
在休闲活动选择上,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业余培训”和“阅读”上,他们对着两方面选择的比例高于平均值。年轻,不断学习充电、自我提升还是非常必要的~
90后涉猎广泛,愿为兴趣买单
如今的大学生不是一味沉溺课堂和书本,而是能够良好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劳逸结合,平衡学习与兴趣生活。
兴趣爱好涉猎广泛的他们,在休闲时间大多会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联盟联合一点资讯的专项调查显示,现在在校大学生每人平均有4-5个固定兴趣爱好。电影、音乐和游戏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兴趣爱好。其中,大学生们在电影和阅读上投入的精力最多。
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是很高的,他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愿意为自身的综合提升和生活的丰富性投入一定的费用和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为了兴趣爱好花费,超过60%的受访者愿意为兴趣爱好付出一次性的大额消费。
其中,对于那些每个月为兴趣爱好会有固定花费的大学生受访者,超过半数的花费在300元/月以下,仅有5%的人花费在1000元/月以上。
那么阅读和晒朋友圈信息,年轻人的爱好又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非常注重,同时,会关注办公技能提升和文化素养的积累。大学生也在不断接受新事物,对于思维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热爱生活喜爱社交的他们,喜欢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哲学、油画收藏、滑雪深度学习类和财富管理也是他们喜欢和朋友分享的内容。而曾引起一波热会热点的“宠物猫”也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这一代大学生更是将精力注入到了这一类“小伙伴”身上。
90后尊崇榜样力量 有使命感
大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不但对自已的学习生活很重视,对社会发展、国家发展也很关注。
关于社会治理,他们对“榜样的力量”、“精神追求”、“道德规范”和“廉政反腐”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平均值。无论从学业观还是择业观来看,也能明显感受到90后大学生对精神追求的重视程度很高。
虽然他们还没有步入社会,大部分也没有工作经历,但是大调查在数据中却发现了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
大调查发现,大学生努力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和“自我实现”。而排在第三位的是,“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在为什么努力工作的选项中,“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两项,大学生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年轻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不可小觑,谁说90后就没有奉献精神?
而从他们平时关注的事件和热词中能看出来,90后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是有激情的一代,这样的90后年轻人,与你的想象一样吗?
来源: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大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