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寺院的晨钟暮鼓唱诵里款钟写上捐赠者的名字好不好?

寺庙捐钱写什么?-百科大全-就爱阅读网
寺庙捐钱写什么?
如果有心的话还是到寺庙或者道观吧网上是不可靠
说实话,其实只要你有这个发心就已经很赞叹你了。我们捐的话有几个方法:一是到庙里直接将结缘款放入功德箱一是先打电话到寺庙的客堂,问好银行账号或其他支付方式后汇款过去三是委托其他师兄带过去,当然你应首先熟悉、了解和信任这位师兄罗总之不管什么方法,都不用太计较你的款项捐向何方了,那一刹那你的发心已经种下了很好的善因,其他就让他随缘吧。南无阿弥陀佛
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恒山悬空寺,全寺紧紧贴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上,仅用一柱支撑,十分惊险,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令人望而生畏。   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这时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许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抬头望庙顶,令人眼花缭乱。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夏季夜空数不清的星斗,它们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寺裹山】   镇江的风景区首推“三山”:位于城市西部的金山,远远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庙宇依山而筑,把雄伟的山体裹了个严严实实,形成了名不虚传的“寺裹山”。   当我们步入“钟林”陈列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了钟的王国,钟的世界,钟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古刹梵钟、摩诃晓钟、普济钟、晨昏钟、保明钟,还有许多富于历史传说的钟,如魏忠贤钟、华严钟、潭柘寺钟、百八钟……真是名目繁多、种类各异,使人目不暇接   广济寺寺院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过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   观音庙 清真寺 护国寺 大理寺 白马寺 碧云寺   寺庙 寺院35作文寺观 古寺 庙宇 庙堂 古老 庄严 神秘   山神庙 土地庙 龙王庙 张飞庙 岳王庙 关公庙 城隍庙   古柏参天 树木葱郁 山神大庙 曲径幽深 深山古刹 寺院荒废   寺院佛门 钟声悠扬 残垣断壁 风雨剥蚀 慈眉善目 青面獠牙   肌肉丰满 各持兵器 形象鲜明 千姿百态 四大金刚 手捻佛珠   姿态自然 雕梁画栋 简练古朴 别具一格 造型优美 工艺精美
不在钱多钱少,在于心要真诚,功德利益才最大。
这个当然是公益,因为寺院是专门为所有与佛有缘的人提供学习佛法的场所,也是寺院弘法利生的所在,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益的,也是对人的心灵起着调节的作用。所有合法的宗教都有着“抑恶扬善”的功能,所以捐赠给寺院道观教堂都属于公益行为。而且,在佛教中,捐建寺院功德无量,有很多种利益,这里我就不一一述说了。——以上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而言,当然,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公益行为固然很有多,但若牵涉到可以将捐赠的款项抵税的话,那么就只有国家规定的公益机构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最好给纸币吧,听说给硬币除了店铺找零,还有就是给乞丐的。
我放生也坚持快四年了,也同样曾经出现了非常殊胜的人生变化,我确信我的命运早已经改变了。去年腊八,是佛诞日,我被汽车从后面撞了,轰隆一声,我就坐在那里,汽车擦身飞驰而去。那是确定无疑的重罪轻报。我叫做刘旭,我的一个通易的师父让我改名,因为刘旭谐音是流血,加上八字有五个木,非常偏,做人也非常偏激,所以此生必有血光之灾。我没有改,而我的人生确实跌宕起伏,在多个城市曾经谋生奔波。并且我开车非常快,如出现血光之灾,非常正常。就在腊八,我想起那一撞就高兴,那天放生了,晚上又被撞了,我起来以后眼花,看不到撞我的车牌,又想,不去看了,这应该是佛菩萨安排的。众生造业,都由多生累劫的习气推动,在哪方面的串习时间长、次数多,以其深重的串习,哪方面造业感果的力量自然就会变得强大。如四川人喜欢辣,上海人喜欢甜,就是因为从小就开始熏染,如是日积月累地串习,就养成了坚固难移的习气,吃辣、吃甜的业力就很粗猛,以致非吃辣、吃甜不可。这个例子可以推广到众生的一切善恶业方面,道理是同样的。所以想要善业力大、感果迅速,就必须每日策励精勤,常行善法,由少而多,自卑而高,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大。象农夫渴望秋天的丰收,而早出晚归,勤作不息,精心护理庄稼,同样,我们行善也应如是坚持不懈地积功累德。道家说:累积一千三百善,可成就天仙的果位;累积三百善,可成就地仙的果位。《太上感应篇》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佛家讲以因地芬敷万行来庄严果地万德。这都是讲要得到果地的受用,必须要有善行的积累。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善如好色一般,口诵心惟,持之以恒,串习不已,向上的善业力自然会越来越强,这样就有力量突破顽固的宿业障锢,从而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昔有莆田林氏老母,乐善好施,常作粉团布施给人,凡有索求当即给予,毫无厌倦之色。有一仙人化为道人,每晨都来索食六七团,老妇日日与之,这样三年如一日地行施。仙人知其布施心虔诚,就告诉她: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应当报答你的恩德。你府后有一块地,若将阴宅安葬于此,后代子孙中封官授爵者,会有一升麻子的数目那么多。老妇死后,其子按照所指示的地方而安葬,初世子弟就有九人登第。之后累代显贵,福建民间遂有无林不开榜的美谈。昨天去放生了蛇,很有感触。有一半的蛇是毒蛇,当时已经称过了,老板说:这些蛇是有毒的。我马上说:不放了。老板把毒蛇拿了回去。我一看老板拿了回去,迅速想到,他们要死了,他们多想被再拿回来呀,我安慰自己,放到深山吧,就不会威胁人了,况且毒蛇比较懒,不主动袭击人,加上这些毒蛇的毒性也不大,算了算了,就放这一次毒蛇吧,反正还没放过毒蛇呢。我让老板把那些毒蛇又拿回来了。开着摩托车放到了深山。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上品的心想事成,就是想的同时,就已经缘现。没有菩提心,但是不断积累福德的人,一定程度后也一定心想事成,但是时间上会不很自在。发菩提心的人会身放万道金光,现如来相。虽然我不了解密宗,当时我对于密宗放生和重视发菩提心都很倾心向往。,知道还有情义,才开始不再伤害更多的人。才知道越在钱上看问题,就越糊涂。要战胜他,必须大胆的舍弃他。从我发心放生开始,钱就是想来就来,放之即去。佛说钱是越舍越多的。多次放生后,我忽然有一天在放生的时候念佛不再打妄想了。毕生放生------这四个字真是让人羡慕。他意味着你的今生和来世无限光明。...余下全文>>
在佛教中,这种行为称为“供养三宝”,或者叫“供养塔寺”,或者称为“布施”。具体根据捐钱时的项目,寺院往往会根据捐款用途开收据,分别有“建寺功德款”、“印经功德款”、“供僧功德款”、“放生功德款”……等等
要看你的发心是什么?如果是发心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就叫供养三宝,如果是供养某位僧人的,就叫供养僧人,如果是随喜寺庙修建的,就叫随喜,如果是添油供灯的,就是供灯,如果是供养寺院的僧人的,叫供僧。
寺庙templehouse of godeg:去有寺庙的地方旅行,感受信仰的力量与大自然的宁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It is a head trip to tour a place with tem梗les, and to feel the power of religion and the tranquility of nature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寺庙捐钱写什么?》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2016年3月更新上海寺庙大全(十年前我把上海寺院发在网络上,但是近十年时间中上海寺院发生很大变化,所以近日后学经过与陈师兄的共同整理,但不包括几位僧侣建的无宗教活动许可证寺院,或神庙中又供当地神又放几尊佛像的神庙,供养大上海佛子方便查阅,妙峥合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目前上海的会龙寺、居士林、碧云净寺每年有打佛七,& & & & & & & & & & & & & & & & & 印光法师与上海居士法缘深厚,当年曾在上海居士林主持护国息灾法会,又为林中建造好的香光殿匾额题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有佛事中唯念佛功德最大搭建寺庙,塑造佛像,功德无量!顶礼三宝!祈愿正法久住,国泰民安!本文没有版权,欢迎大量转发!& & 上海的松江区---知也禅寺,坐落在广富林内【将来是集儒释道文化的园区】,广富林还有最大看点是一群建筑建造在水中,附近还有松江著名的泰晤士小镇,及世界上唯一建造在天坑中的五星级宾馆【在建】。不远处的松江天马山上有上海最古老的佛塔,世界上最斜护珠佛塔,比较意大利比萨塔还要斜。。上海既有建在东海海堤边的东海观音寺,在岛屿上的寺院【崇明岛】,有在山峰上的寺院【松江小昆山、天马山】。金山朱泾镇东林寺也是世界最高的室内千手千眼观音像。可惜上海只少阿弥陀佛露天佛像。区名称页地址电话021-参考信息黄浦14沉香阁路29号尼;供奉沉香观音24方浜中路榛岑街15号尼10人,以念佛为常课3法藏讲寺5吉安路271号僧人;天台宗道场虹口45昆明路73号&尼28人;门票5元;临济宗56江湾镇万安路359号(近新市北路)尼3人,周日念佛共修杨浦66政本路338号尼14人,有念佛堂。7太平报恩寺7兰州路373号(近丹阳路)2009年重建为下院【待建】闸北8宝华寺7高平路1000号(近汶水路)僧16人长宁9福缘禅寺8镇宁路465弄31号尼7人,,禅宗静安&10静安寺9南京东路1686号&僧人;11圆明讲堂9延安西路434号僧人12居士林10常德路418号觉园内居士;普陀13玉佛禅寺10安远路170号(东口)&僧人;门票20元14真如寺11真如镇北首兰溪路399号。僧40人;门票10元徐汇15龙华寺12龙华路2853号。弥勒道场。总机僧50人;门票10元(香期除外)16宁国禅寺12徐汇区华泾镇华泾路858号。闵行&17七宝教寺13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僧人,,念佛参禅。18大圆通寺14华漕镇纪翟路2779号。(纪王寺)19龙音寺15闵东路1号。longyinsi.fjsy.net尼10人;观音阁20万寿庵15马桥镇东街23弄1号尼21省殿禅寺16景洪路2688号,近双柏路口。www.shengdiantemple.com22长寿禅寺16浦江镇杜行老街。松江&23福田净寺17泗泾镇开江中路300弄30号。僧;净土宗道场。24西林禅寺18中山中路666号(华亭老街)僧17人;票价:&10元25东禅古寺18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657号尼26园智教寺19畲山西南面天马山公园27九峰禅寺19松江区小昆山镇山西路4号。园北坡顶峰山上僧8人28延寿寺20西南石湖荡镇李塔街88号。李塔院内。僧7人29大方禅院20新浜镇西南赵王村(大方村)。僧12人;有念佛堂。30资庆寺21九亭镇姚北公路北场。31知也禅寺22松江区广富林路2900弄。32普善庵22叶榭镇张泽社区井凌桥村。33灌顶禅院23玉树路125号(中山西路口)(水次仓关帝庙)宝山&34永福庵24南陈路351弄2号现20余名,主持演峰法师35金皇讲寺24市北郊大场镇葑村村锦秋路丰宝路。文殊菩萨道场。36太平禅寺25顾村镇盛宅村一村。盛宝村。僧人37宝山净寺25罗店镇金星村罗溪路。僧30人,&,祁练河北岸38淞南寺26淞南路459弄27号。39甘露寺26月浦镇钱潘村。40宝隆古寺27杨行镇桂介木村杨宗路558号。41萧泾寺27罗泾镇肖泾村沪太路8872弄50号。&42察司庙27杨行镇星火村转河。嘉定43吴兴禅寺28外冈镇沪宜公路5428号。僧11人44葛隆药师殿28外冈镇葛隆村北桥。僧人45万福寺29南翔镇解放街263号。人民路100号。僧46云翔禅寺29曹王镇(沪太路7258号)僧11人47万佛寺30安亭镇永安街42号僧人;免门票48护国寺31嘉定区清河路215号。49曹王禅寺31曹王镇(沪太路7258号)僧11人50菩提禅寺32安亭镇永安街442号僧人51华藏禅寺33华亭镇华高路526号。奉供狄仁杰。 青浦52观音寺33华新镇三星街175号。53青龙古寺34白鹤镇青龙村僧29人54法会庵34重固镇北市通波塘东岸东街258号。庙泾桥北堍。尼3人55蟠龙庵35徐泾镇蟠龙村尼3人56宝庆寺35南门街100号。关帝庙 57报国寺36朱家角镇西淀峰村452号(淀山湖畔)僧20人;58圆津禅寺36朱家角镇泰安桥西堍漕河街193号。僧12人59天光寺37练塘泖口村。练塘镇东1公里处新朱枫公路口。僧人;60明因寺37练塘镇四农村。61莲花寺38练塘镇小蒸蒸西村264号。62庄严寺38练塘镇蒸淀东厍村366号僧人63颐浩禅寺39金泽镇寺前街12号僧6人金山64性觉寺39枫泾镇白牛路北端僧3人,65东林寺40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僧人;66五龙禅寺41朱泾镇五龙村金张公路6006号(金张公路东侧)僧7人67胥浦庙41吕巷镇马村3051号。西面紧依胥浦河。68松隐禅寺42亭林镇松隐华严塔路58号僧11人;69欢娱寺42金山工业区欢兴村。70万寿寺43金山卫镇金卫村1148号僧10人;奉贤71旃檀禅院43金汇镇老西街1158号尼4人72二严寺44南桥沪杭公路1749号僧20人;73小普陀观音禅院45;奉柘公路5500号。柘林古镇边。74东海观音寺45奉贤海湾旅游区金汇塘路999号。拓林镇海湾旅游区西侧。75保境禅寺46钱桥镇南张桥奉柘公路3398号。三宝禅净道场。僧10人76报恩寺46青春镇沿线公路4366号。77万佛阁47奉城镇北街189号。禅宗古寺。尼28人78洪福禅寺47奉城镇洪庙社区唐城街303号;僧30人,药师佛79文殊阁48金汇镇齐贤社区白沙村3队。(天福庵)浦东新区80宝莲庵49高行镇井亭东沟镇解放村36号。观音庵。尼8人81潮音庵50顾路镇顾路乡李家盘14号。尼8人82法华学问寺50华夏西路399号。僧3人83碧云净院51张江镇华夏中路靠近孙弘路。84长仁禅寺52川沙镇老城区北门外王桥街2号。僧3人85灵山庵52川沙镇川南奉公路。尼姑庵。86小普陀寺53川沙新镇川六公路2099号。87庆云寺54合庆镇庆丰村龙东大道6907号。僧10人浦东南汇88清凉庵55惠南镇东大门街立新路77弄29号;工农南路63号尼8人89百拙庵55宣桥镇三灶南六公路。净土念佛堂。往生堂。90巽龙庵56周浦镇南八灶159号尼7人91永定寺56周浦镇年家滨东路6号&。92福泉寺57惠南镇文体路11号。镇中心区域狭小街道中间。僧7人93会龙讲寺58六灶镇会龙村新兴村101号。会龙养老院。功德堂。僧人94定慧庵59大团镇永春西二路112号尼5人95唐家庵59大团镇扶栏村544号。尼;&96广福庵60大团镇园艺村二墩1008号97南山古寺61新场镇新环南路269号。12组奉新公路大叶公路口。僧人;98净心庵62泥城镇横港村13组。尼5人;净土宗。崇明99无为寺63庙镇米洪村6队僧7人100慎修庵63港西镇新引村尼11人&&101净律庵64城桥镇施翘河鱼民村尼6人(天后宫)102寒山寺64城桥镇东门路187号僧4人103寿安寺65城东镇鳖山村涛声路1188号僧16人104镇海寺65竖新镇仙桥中路(仙桥村)923号。105观音庵66堡镇南路支路83号尼3人;106弥陀院66堡镇仿荡濉&107云林寺67堡镇五虻清僧6人108觉莲净院68向化镇米新村762号。109广福寺68中兴镇东首中兴村七效河畔。专宏净土。僧30人110安乐院68陈家镇乡协隆村四队尼6人;111清净庵69陈家镇德云村二队尼5人112广良寺70陈家镇裕安村僧3人113三佛讲堂70陈家镇鸿田村&。114缘觉寺71长兴镇凤西路802号。115静修观音寺71横沙岛横沙乡民生村十组。尼3人116报恩寺青村镇朱店村&浦东117甘露庵浦三路新浦路桥下尼2人4118万胜庵施新公路、普新公路119孟姜庙川沙南,唐镇暮一村一队(川沙路、滨洲路)120国庆寺唐镇南曹路1106号121伽蓝寺地铁2号线远东大道地铁站南侧的祝桥新营村僧4人松江122礼贤寺九亭镇涞亭南路123兴圣教寺松江县城厢镇内注:&松江新浜大方禅院易地又正在建造隆庆寺1.&造佛像有十一种功德:(一)生生世世眼目清澈明亮。&(二)生处无恶――生到什么地方都没有恶人,无论左右邻居、亲戚朋友都是善人,不会遇到恶人、恶兽,或诸危险厄难。(三)长生贵家――生长在富责的家庭,又有钱,又有地位。(四)身体紫磨金色――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不是紫磨金色?因为在过去没有造佛像的缘故。(五)珍宝丰溢――处处都是珍宝具足,非常富饶。(六)生贤善家――生到贤人和善人家。(七)生得为皇――造佛像的功德,来生得生为帝王。&(八)得转轮王报&(九)不但人间为王,而且还可以生天,生到梵天,寿命很长。(十)不堕恶道――造过佛像的人就不会堕到三恶道去。(十一)生生世世敬重三宝,皈依三宝,不会堕落。2.&《莲花经》云,任何善信发心赞助建寺与佛坛,可获十大功德: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作吉利。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上海寺庙大全&黄浦区:1.&沉香阁,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供奉沉香观音,比丘尼寺院。2&沉香阁占地2378亩,旧名慈云禅寺,是上海唯一一座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是老城厢中重点古迹。盛于清代,排行于龙华、静安、玉佛三大名刹之后,是佛教活动场所。2&沉香阁原由豫园主人潘允端所建。潘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督办漕运疏浚淮河打捞沉船时觅得一尊精美观音佛像,甚为喜欢,又于当夜梦见其母嘱托,即派人护送佛像回上海建阁供奉。因佛像由名贵海琼水沉香木雕制,芳香十分浓郁,故名“沉香阁”(据考,该佛像系隋代大业年间南洋赤土国回赠隋炀帝之礼,在淮河中遇风浪沉没,已卧伏河底近千年)。明代之后,沉香阁迁址重建,曾改名为“慈云禅寺”,拥有丛林寺院规模,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伽蓝殿和应慈法师纪念堂等,与龙华、静安、玉佛三大名刹齐名。今沉香观音虽非原像,但仍形神兼具、仪态万方,为佛中珍品,香火终日兴盛。阁内现还开设尼众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之一。2&1981年国务院颁文,将沉香阁列为全国142个重点开放寺庙之一。1989年为上海佛教协会收回,修复沉香阁和大殿。1992年沉香阁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地址:上海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32路(福佑路丽水路口)终点站,569路(河南南路明星街口)终点站,在人民路上(新北门)801、920、926、930、锦江观会金山卫镇金卫村1148号龙寺光巴士。在河南南路上(福佑路站)设站的有66、929、方川线。&门票:5元/人,开放时间:5:00~17:00。&2.&慈修庵,黄浦区方浜中路榛岑街15号。教传天台,以念佛为常课。2&慈修庵为尼众道埸,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为黄姓家庵,俗称新庵,为黄姓女众念佛之所。后迎尼僧胜愿入庵为住持,改名慈修庵。胜愿之后,由其徒福根继任住持,其后由谛参、修润先后任住持。1917年,慈修庵遭火灾,焚毁殆尽,谛参募捐重建。2&该庵教传天台,行归净土,以念佛为常课。上海地区住锡高们与慈、应慈、灵源、守培等法师曾莅此讲经弘法。1949年后,该庵有常住尼家16人,女信徒8人。“文革”期间关闭。&“文革”之后,慈修庵香火复兴,于1982年进行修整,再建殿宇,重塑金身。现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及僧舍等。该庵现为上海佛学院尼众班学修埸所,成为上海地区佛学院重要基地之一。2&慈修庵现任住持观性法师,87岁,广东潮阳人,师众静香法师,兼任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南市区人民代表。现任监院慧法师,36岁,浙江人,1983年出家,毕业于上海佛学院。&&3.&法藏讲寺。上海黄浦区吉安路271号。天台宗道场。2&法藏讲寺是沪上四大丛林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天台宗道场。由我国佛教耆宿、天台宗高僧兴慈大师于1923年创建,占地约5亩,自1924年动工,历时5年完成,殿宇庄严,布局严谨,由大雄宝殿如来佛,迦叶、阿难分侍两侧,殿内左右矗立着假山,十八罗汉、五十三参及二十四诸天神像立于云峰山巅之间,形神兼备,各具神采。讲经堂宽敞宏丽,可容600人听讲。藏经楼曾藏有明刻《西藏》、清刻《龙藏》、日本《续藏》等珍贵经典。重要佛教文物有唐玄奘法师舍利塔、明代文珠菩萨铜像、古观音菩萨铜像,造形别致、线条流畅。据范古农《法藏讲寺净土道场功德说》一文称'欲同弥陀之庄严妙果,就学法藏之培植胜因,于是建立伽蓝,名曰法藏。2&该寺位僧最复时达400余人,后又增设二处下院:一为南市陆家浜海会寺,由慧开法师任方丈;一为江湾的三官堂,为老年僧人安养之地。四十年代,法藏寺是掩护革命进步活动的场所之一。1947年民主促进会被迫转入地下,赵朴初以佛教界代表人物的身份,经常去法藏寺开会或联系工作。2&法藏寺是上海几大名刹之一,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面目全非。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对法藏寺进行了修复,初期已将大殿修复落成。日,上海市政府批准重新恢复法藏寺,1993年7月,上海市佛教协会成立法藏寺修复委员会,市佛协真禅会长担任主任。修复中的法藏寺,计划规模为佛教活动场所(天台宗道场),兴慈法师纪念堂,上海佛学院和佛教协会的一部分机构。法藏讲寺现正在积极修复之中。 &虹口区:4.&下海庙,虹口区昆明路73号。门票5元。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2&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据记载,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嘉庆中间()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咸丰四年(1854)又购地八亩一分七厘多,逐步扩建,相传心意师太至98岁高龄时,交法成师太继任主持,陆续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间房屋殿舍。光绪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师太继任,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后殿等十余间房屋,至宣统三年,法成年87岁时尚在世。此后,先后由福根、觉莲继任。抗日战争初期,下海庙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由觉莲募资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后,基本保持原有规模。&5.&三观堂,虹口区江湾镇万安路359号(近新市北路)。&&2&三观堂原名“三官堂”,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本是一处道教活动场所。以后住院道士逐渐离庙,香火不旺。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改为佛教庙宇,上世纪60年代初尚有常住僧尼五人,已故法藏寺兴慈法师曾卓锡过此庙。1999年6月后,经批准登记为比丘尼寺院。2&【地址交通】:位于虹口区江湾镇万安路359号(近新市北路)。地铁3号线江湾镇站5号口出,朝南走至万安路,再向西走,过了铁路即是。周边公交:51路、52路、100路、116路、118路、502路、713路、749路、751路、812路、850路、952路、51(区间)路、552路、116B、537路等公交车至江湾镇站下车后,向南走50米再向西走,过铁路即是。&2&补充信息:【上海周六学佛放生群念佛共修公告】:2016年*月*日(周日)三观堂寺院。集合时间:上午8:30到达寺院,9点准时念佛共修(东林佛号),下午15:30分结束。费用:20元(饭费+水电费)收费时间:当日寺院内收取。报名联系:弘昌居士;弘春居士(可加此电话微信报名)杨浦区:6.&法善庵。。杨浦区政本路338号。念佛堂。&2&法善庵,始建于清代,原本庵中摆放释迦牟尼、观音、“刘老爷”神像。一直以来在杨浦五角场地区负有盛名,香火颇盛。十年浩劫中,法善庵被毁,直到1994年区政府按原建筑物特色,原址重建。2&法善庵庙门朝北,庙额由佛教协会原会长真禅法师题字。整个寺庙有大雄宝殿、伽兰殿、念佛堂、藏经阁、功德堂、素斋部、尼众察房,沿马路有山门齐堂等。庙宇飞角重檐,属中国传统庙宇建筑。&&&7.&太平报恩寺。在杨浦区兰州路373号(近丹阳路)。2&太平报恩寺原名太平教寺,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当时僧及操舟云游,夜泊范家浜,听到芦苇丛中有钟鼓声,疑近有佛寺,前往察访,未见寺宇,掘地得一铁佛,于是建寺。寺院初建,地域广阔,在今兰州路、齐齐哈尔路、丹阳路、龙江路之间。古寺历代多有兴废,现仅存大殿空架一座。2&日上午,隆重举行了千年古刹上海太平报恩寺重建奠建仪式。静安寺下院。2&2006年9月修复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修复委员会,由静安寺方丈慧明法师担任修复委员会主任。太平报恩寺重建主体建筑以释迦牟尼佛成地道菩提伽耶大佛塔为蓝本,并与汉地佛塔建筑艺术相结合,形成顶层为金刚宝座塔,底层为大殿宝殿具有现代特征的佛塔,并辅有山门、钟鼓楼、观音殿、药师殿、罗汉堂、弘法堂、禅堂、念佛堂等建筑。太平报恩寺建成之后,将依托杨浦知识创新区的优势,利用众多高校集中的社会资源,发扬佛教文化传统,培养佛教人才,成立藏经研究院,加强佛教藏经研究,使太平报恩寺成为佛教法宝大藏经的研究基地和一座庄严巍峨独具特色的佛教丛林道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闸北区8.&宝华寺。。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近汶水路)&&2&宝华寺,原座落于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创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到了本世纪初,宝华寺的殿宇早已坍毁,仅存西偏禅房数椽及寺基。一九二一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为此还置田近百亩。数年后,大殿、山门等得以重建,寺内佛像重塑一新。重建后的宝华寺门外多了一座宽大平坦的石板桥―惠济桥,桥跨走马塘,使进寺礼佛的香客得到了方便。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由此,宝华寺不仅得以重建,而且在其格局和功能中,融入了都市佛教的入世、济世气息。当时,寺内有出家僧人二三百人,加之齐全的设施和完备的功能,使宝华寺成为沪上一座颇具影响的大丛林。但是,道场却在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中,被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火毁坏,在这场兵罹中,宝华寺仅存大殿。2&抗战胜利后,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老和陆梅僧等居士,在宝华寺的废墟上创办上海“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儿童为任务,以培养、造就民族有用之才为宗旨。少年村的主要负责人是赵朴老。同时,得到了宋庆龄女士以及由她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大量援助和支持。少年村的许多儿童,在朴老等呕心沥血的抚育培养下,毕业后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一九五一年四月,少年村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接管,并入上海儿童福利会。2&自2000年元月开始寺院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6月大雄宝殿奠基后,寺院的各项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各项配套设施已完成建筑方面的施工。新的宝华寺已正式对外开放,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寺内香火旺盛。宝华寺已成为闸北地区一座有水准、有品味的佛教道场。&2&21世纪开端,新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两偏殿都已盖好,但许多菩萨的雕像尚未油漆或贴金修饰,如雕刻水平很高的仿四川大足石刻四大金刚的楠木雕像,安置后好几年都保持了本色原状,每每令我赞叹雕刻家的不凡功力。现今南面大广场上那棵金色菩提树处,旧的宝华寺殿宇还没有完全拆除,原先供奉的几尊佛像都移在新建的西偏殿中。印象中,上海许多佛寺都是那几年开始复兴的。新的殿宇由于采用了钢筋水泥结构,博采古今之建筑构思,全造得高大宽敞,宏伟美观。宝华寺大殿据说是“宋式”,不过比较下来,有点接近“唐式”,再后来添造的钟鼓楼,则大胆采用了北京天坛式的圆顶,更像是“明清式”了。&长宁区:9.&福缘禅院。长宁区镇宁路465弄31号。禅宗。&2&又称福缘庵。清光绪六年(1880年)始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狮子巷10号,属禅宗。福缘禅院创始人是常州东门狮子巷福缘禅院住持宝仁师太的徒弟比丘尼源根师太。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常州福缘禅院被日寇所毁,源根法师流落至上海,挂单于上海玉佛寺。民国二十七年(1938),源根法师募化租下了镇宁路465弄65号的一幢石库门房子,作为修持之处所,仍以“福缘庵”为名,开展佛事活动,香火再兴。1988年,因该地区旧房改造,福缘禅院迁入临时房过渡。1993年,新院竣工,同年10月30日,新院举行佛像开光典礼。“文化大革命”期间,福缘庵遭受破坏,宗教活动停止,住持尼源根法师去世,尼众离散,原房屋被改用为工房,庵门关闭。&2&1978年后落实宗教政策,经短期筹备及修葺,福缘庵于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经长宁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恢复宗教活动。福缘禅院先借用了原地新建工房的底楼两套居民房作为临时用房,后在区政府、宗教办和所在江苏路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宁路465弄内的绿化地带及边余空地上,专门新建起一所90平方米的殿房,连同殿后的两套住宅房组成现在的庵院。日(农历九月十六日),福缘禅院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华寺方丈明D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为大殿落成剪彩并为佛像开光。明D法师为福缘庵山门题额“福缘禅院”,并题写楹联“福慧成就光辉法界,古庵重新普渡众生。”&2&福缘禅院的大殿是钢筋水泥的仿古建筑,重檐建筑,木结构门窗,大殿前殿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后殿供药师佛、地藏和观音菩萨,还有一副藏头联“福从为善来此即因果;缘自动念生斯是无明”。1985年起,比丘尼广慧法师任福缘禅院监院。进入新世纪,为了满足长宁区广大信众对佛教活动的需求,福缘禅院决定移地至长宁区淞虹路东侧、新泾港北侧地块重建。日(农历十二月十四日),在新址隆重举行了福缘禅院迁建奠基法会,福缘禅院新院规划占地约3300平方米(5亩)、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将建成地上5层、地下1层的明清传统风格建筑群落,体现“如理如法、精巧庄严、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寺院各项功能实施较为完备,包括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千手观音殿、地藏殿、抄经室等。寺院周边还规划了绿地公园、商业辅助设施也将在近年陆续开工建设。相信福缘禅院很快将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延续其百年佛寺的福缘。&静安区10.&静安寺。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2&在上海市南京西路的繁华闹市里,隐藏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刹,它就是上海著名的佛教寺院静安寺。1983年,静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静安寺原叫“沪渎重元寺”,创建于三国时代东吴赤乌士年(24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唐代时改名为“永泰禅寺”,到宋真宗大中禅符元年(1008年)才开始称静安寺。2&静安寺的原址在吴淞江北岩,因临泊江边,受江水的冲击,房屋有倾倒的危险。南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年),寺址迁到法华镇的芦浦沸井浜边,也就是现在的静安寺所在地。元明两代,静安寺有一定的规模。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重修大雄宝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人孙思望又倡仪捐资重修,寺僧用寺内银杏树雕成十八罗汉像和其他佛像。清末毁于战火。光绪年间住持鹤峰捐资重修,并在1881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举行浴佛典礼,“沪居之人,四远云聚,基其乡曲老稚,士女车马之众,海外之音尘,皆往观佛以游于寺”。这就是静安寺庙会的由来。2&这座千年古寺历经沧桑,到1984年,大雄宝殿已不存在,其他殿堂也破烂不堪。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市佛教界决心将这座上海最古老的寺庙修复一新。1984年2月成立了“静安寺修复委员会”,由静安寺方丈真禅、居士贾劲松负责,在政府宗教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取了边接待海内外香客游人边修复的方针,自筹资金,逐步将寺庙修复一新。2&如今这里已成为上海一座殿堂巍峨、法像庄严的佛教寺院。静安寺方丈为真禅法师,都监为德悟法师,临院为静华法师。1984年以来,静安地委员会,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寺庙管理制度和丛林制度。日,静安寺举行了大雄宝殿暨释迦牟尼玉佛座像开光典礼,标志着静安寺按历史原貌全部修复,基本恢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规模。从赤乌山站进入寺内,主要建筑依次是天王殿、大难宝殿和三圣殿三座大殿,另外还有功德堂、方丈室、佛教文物展览馆、香积斋、僧寮、厢房等建筑。&11.&圆明讲堂。。静安区延安西路434号。&圆明讲堂系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由当代爱国高僧圆瑛法师于1935年秋创建。其名一取佛教的最高理论“圆遍十方,明照法界”之意;二取佛门排行,取圆瑛和弟子明的前字组成。现圆瑛大师纪念堂所处的老楼由弟子顾莲成夫妇捐赠。后建新楼为美丽园酒店兴建时同时建造。一九五八年,讲堂被撤销,房屋改为工厂,僧众星散。“文革”期间,纪念堂被关闭。一九八三年,圆明讲堂得到恢复。现主要建筑有五层高的圆明讲堂综合大楼和圆瑛法师纪念堂等。圆瑛法师纪念堂内珍藏了大师生前著作、墨宝、照片、遗物等重要历史文物二百余件,每年有数万国内外人士和信徒前来瞻拜。&12.&居士林。179900。上海市常德路418号觉园内。&2&上海佛教居士林,原南国大佛寺,中国传统庙宇建筑,红色木门窗,雕饰精美,楼下为佛堂,楼上为讲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上海佛教居士林是上海最重要的佛教居士团体,始建于1918年,由居士王与楫(仙舟)、沈辉(心师)等发起组织,推举王与楫为第一任林长。2&西楼建筑为砖木结构由洋松木柱支撑,洋松木搁栅。木柱放在石鼓墩上。底层原始为佛堂,故为大空间,无隔墙。该建筑西立面为主入口,有前廊,主要有东西两个入口,东入口处有一个中国式的门头,入口门立面为落地长窗,周围均为玻璃木窗,木窗窗花为菱形,在窗上木梁处有环绕建筑一周的木花雕刻。底层窗下为水泥面层的分隔墙体。入口地坪为水泥面层。二层外围护为玻璃木窗和杉木木裙板。中部气楼也是木窗。东楼的三幢建筑从远处眺望立面为标准的中国古典式建筑。在西楼的西南侧为二层辅楼,有洋松木楼梯通过过街楼通往西楼二层,辅楼楼梯间一层为磨石子地坪,二层过街通道为木楼面。西楼底层为彩色地砖地坪,二层全部为洋松木地板。西楼二层室内墙面为黄砂水泥粉刷,平顶为泥满板条平顶,平顶有欧式石膏线脚修饰。底层平顶无吊顶,从窗外能看见木搁栅。&普陀区13.&玉佛禅寺。。普陀区安远路170号(东口)。门票:10元/人2&玉佛寺坐落在上海繁华闹市里,为上海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玉佛寺建于1882年,占地约8000平方米,房屋299间。清光绪年间,普陀山慧根和尚至印度礼佛朝拜,在返国途中取道缅甸,请得大小玉佛5尊,途经上海时,留下白玉佛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各1尊,在江湾建寺供奉,玉佛寺由此得名。2&上海玉佛寺虽处国际都市之内,然则自有脱俗之法、清丽之香,于尘俗之中方得佛家静地,不仅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也是上海地区最为优秀的佛家禅地。2&寺院殿宇仿宋代体制,中轴在线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进殿院,东西配建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禅堂等,结构精巧、雄伟壮丽。天王殿内供奉着家喻户晓的弥勒菩萨;二进主殿为“大雄宝殿”。殿内供三尊金身大佛,正中是释迦牟尼佛主;东侧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王;西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宝殿后还设有“海岛观音”壁塑,观音手持法瓶、脚履鳌鱼、慧眼向人间。第三进即为方丈室。2&方丈室楼上即是玉佛楼,供奉着“镇寺之宝”的释迦牟尼坐像。坐像高1.95米,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佛像结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作“禅定印”,表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虑入定,最后觉悟成佛;右手自然下垂,手指触地,称“触地印”,表示佛在生前为众生做了种种奉献,修了种种菩萨行,这一切唯有大地作证。佛像脸部丰满,表情安详,双目微开,温文而笑。整座佛像纯朴无暇,雕琢精细,散发着透亮的光泽,更加衬托出佛像的飘然与高乎于人的渡人大乘。寺庙西侧卧佛堂内还有卧佛一尊。佛像长96厘米,身披袈裟,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线条十分流畅,可见雕琢技艺之精湛。2&饮食:玉佛寺内素面、素点等素斋。购物:玉佛寺内的法物流通处是专为海内外佛教信众和游客提供佛教用品与旅游纪念品、传播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窗口,售有佛经、论着、僧衣法器、水晶手珠、瓷塑菩萨像等手工艺品。住宿:寺院内的上客堂为待客休憩场所,位于卧佛殿楼上,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共设一个会客厅和十六个房间。2&开放时间:08:30到17:00。到达方式:上海市内乘坐19、36、113、206、506等路公交车,安远路站下车;乘坐24、54、68、76、112、138、738路公交车海防路站下车;乘坐13、63、105、550、563、768、830、837、866路公交车江宁路站下车。&14.&真如寺。。普陀区真如镇北首兰溪路399号。2&真如寺占地近15亩,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普陀区境内,历史上曾有不少寺庙,但绝大多数都已废毁,留存下来的寺庙,以真如寺为建寺最早、影响最深。2&南宋嘉定年间(年),和尚永安建真如院于官场(今大场附近)。元延佑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光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  2&真如寺迁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正殿(大雄宝殿)四周扩建了许多偏殿佛阁,清末时,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进时,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毁。2&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宽、进深皆三间,内部构造极复杂,历代屡经修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间(年)僧人法雷曾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杨耀文、甘士霖等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人念岸、念伦联合发起募捐修寺活动,对原大殿进行大修。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寺内佛像均被毁损。197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该寺大修,发现殿内额底部写有“时大元岁次庚。2&崇祯末年(1643),僧慧云重建殿堂。至清末始衰,光绪二十一年(1895)僧念头岸再建。1949年后,上海市政府曾几次拨款修理大殿。真如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大雄宝殿为元延佑七年所建,历经六百余年沧桑,至今仍保持着元朝寺院建筑风貌,极具历史价值,被列为国家级文物。&2&观音殿的观音塑像和浮雕均雕造精美,仪容壮严。寺内藏有《大正藏》等各种版本大藏经四部及其它佛教经典。真如寺现任方丈妙灵法师,兼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佛学院名誉院长,河南省佛学院佛教导师。&徐汇区15.&龙华寺。566085。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弥勒道场。门票10元(香期除外)2&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于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为孝敬其母而建造,并按佛经中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名。几经修复,如今已恢复旧观。龙华塔位于龙华寺前,相传初建于赤乌十年(公元247),为7层的砖木宝塔,通体金黄,基础部分为宋朝流传下来的原物。龙华塔是上海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古塔之一。2&现在的龙华寺建于清光绪年间,在宋代的基础上维修而成,基本保持了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原貌,是一组较完整的寺庙建筑群。寺内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龙华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凝重。这里的佛像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的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称“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宝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两侧,或是宣传佛法的“十八罗汉”,或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而龙华寺大殿内,罗汉和诸天济济一堂。2&现存龙华塔为楼阁式七层八面砖木宝塔,高40.4米,塔体橙黄,刹杆高耸,其砖身和基础部分,系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造时的原物。宝塔各层均飞檐曲栏,姿态雄伟美观,为上海地区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2&龙华寺的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龙华晚钟”为明清时期“沪上八景”之一。藏经楼上收藏着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佛教经籍及各种珍贵文物。从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龙华寺举行的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一活动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16.&宁国禅寺&。徐汇区华泾路858号。&2&宁国禅寺是上海地区远近闻名、古老寺院之一,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据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宁国禅寺始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由当地乌泾巨富张百五捐款建造,僧昌目主持。南宋干道二年(1166年)请得寺额。&&“寺在乌泾之阳华上,两邑(华亭县、上海县)之界,与龙华寺南北相望。殿前有罗汉松四株,枝干森矗,古色苍然,盖三四百年之物也。”寺院揉合了中国佛教建筑精华,殿堂厅廊于一体,庄严神圣,雄伟壮观。远近善男信女前往烧香拜佛,终日烟雾缭绕。香火极盛。元至正十六年(1350年),遭杨完者苗兵焚掠。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宁国禅寺连同其他一寺二庵一院归并给慈报寺,一度改额为观音禅寺,实行统一管理。嘉靖年间(1553年),又遭倭寇焚毁。(天后六年(1&62&6年),当地一代名宦(官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张所望,捐款重修宁国禅寺,移原黄道婆祠于寺西,并作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里人张百川出资修缮扩建宁国禅寺,寺院为七间三进。道光年间(年间),又遭火灾。2&清同治《上海县志》云:“今仅存观音堂”民国九年(1920年),宁国禅寺由僧人常德主持,民国13年(1924年),募款修缮,寺内除七间二进的观音殿外,东西厢房各有三间,院内有两缸荷花。寺外种植桃树二百四、五十株,桃园取名“西来园”。路口右首树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汉世流传西来园,二十三年常德植”。在桃林中,残留着十余块大基石,即为宋朝时宁国禅寺所在地。寺门牌号为曹行乡西溪村53号。民国25年(1936年)8月,上海通史馆徐蔚南、胡怀琛,胡道静、郭孝先、李纯康等7人,专程华泾访古,走访宁国古寺。主持常德作了介绍:“宁国禅寺原来是很大的寺,寺院十分宏伟,鼎盛时期寺有房屋二千零四十八间。而今几经遭灾,逐步衰落,然而香客不减,香火不断。”胡怀琛先生作《宁国寺》一诗:“大殿久已废,空有遗址存;老僧种桃花,真如武陵人”。1949年解放前夕,宁国禅寺被国民党军队以建筑工事为由,强行拆毁。1969年平整土地,改为农田,后为龙华乡北杨村蔬菜种子场。2&风水宝地乌泥泾,宁国禅寺的所在地。乌泥泾在老上海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繁荣而又重要的地方。乌泥泾是一条水道的名字,又是一个镇的名字。乌泥泾北通老春申塘,南通华泾港,由西向东流入黄浦,是一条很大的水道,设有两个水闸一个渡。泾上有乌泥泾镇。乌泥泾地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留下许多历史足迹,呈现独特的自然胜迹和人文胜迹的风貌。&闵行区:17.&七宝教寺。861987。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念佛参禅。&2&七宝教寺原名陆宝院,又名福寿庵,始建于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五代时,吴越王钱H游谒陆宝院、赐王妃手书“金字莲花经”,逐改名七宝院。后因江水噬岸、七宝寺就由陆宝山向乐三移其址。宋代初,七宝教寺迁到蒲汇塘北横沥港西,即今七宝镇所在地。七宝镇因七宝教寺而得名,七宝教寺名声显赫,七宝镇也随之繁荣。2&七宝教寺的伽蓝菩萨就是七宝当年舍宅为寺的张泽居士。宋真宗皇帝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赐“七宝教寺”匾额、遂为正宗禅林。元朝七宝教寺高僧敬公,文人雅士曾被皇帝召赴京城,袁凯、屠隆、陈眉公等均有七宝诗文传世。赵孟俯的《七宝寺》一诗,是现存最早的诗,诗曰:“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院设机云代,经描吴越金。霜钟清惊鹤,池竹绿浮琴。投绶堪元论,桃源莫浪寻。”诗中反映了七宝教寺七八百年前的辉煌盛貌:梵音缭绕、钟声清悦,导人净化心灵的气氛十分感人!七宝教寺极盛时占地四十余亩,另有寺河六亩,各种建筑一千余间。寺内有荷花池、竹林、梅园、五代桧、罗汉松等名贵树木。1862年,被誉为“郡东第一刹”的七宝教寺,不幸毁于兵燹,千年古寺夷为平地。现在,幸逢人民政府英明领导,国运昌隆,七宝教寺得以重建。2&今天的七宝教寺,为香港著名设计师俞宗翘先生设计,其特点是柔合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为基础,充分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继往开来,建成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佛寺,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整个塔寺处于精美秀丽的百花园中。在这庄严清净的佛国中,宏扬佛法,净化心灵,祝福社会,国富民安。信步园中,心旷神怡,静坐石墩,杂念俱消。七宝教寺因此得以成为讲经说法,念佛参禅的最胜道场之一。 &18.&大圆通寺。闵行区华漕镇纪翟路2779号。2&据《纪信将军传奇》作者陈泽继介绍:纪信,汉朝的将军,生于四川西充县紫岩乡,殁于河南郑州古荥镇。网友月光戒指撰文:纪信为春秋时代纪国后裔,生于战国末年,江苏省铜山纪家湾人。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有纪信广场,占地2平方千米。广场上有纪信将军的一个雕像;在郑州荥阳故城西南城外,有纪公墓、纪公庙和纪公庙村;天水城隍庙,同时也就是纪信祠,初建于元朝,为成纪县衙,明初改建为城隍庙。后经历代重修,形成三门四进二十一座殿的规模。新中国成立之后,纪信祠作为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曾是天水主要的公共文化场所,现被修复。全国各地有多处纪王庙宇祭祀纪信将军。2&在上海闵行区华漕镇有纪王村、纪信路和纪王寺。该区域曾建立纪王乡,纪王镇为乡政府所在地,北滨吴淞江,盐仓浦流经镇北。《汉书?地理志》记载吴王阖闾所筑的南武城,故址在今闵行区纪王镇西南的乌城巷村附近。唐宋间,纪姓向沿海迁移。宋元间,吴淞江潮汛肆虐,江畔居住着7户纪姓渔民,名七家村(纪王村的前身,为镇此灾祸,立纪王庙,祀汉将纪信以镇之。从此,到纪王庙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称纪王庙市。明万历年间称临江,又名淞南,方广一里,清康熙年间多市肆,户口日盛。1795年(乾隆六十年)称纪王庙镇,属嘉定县。1958年归属上海县建纪王公社,1984年置乡,1993年建镇。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2000年,撤销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设立新的华漕镇。在纪翟路的盐仓浦畔(纪翟路2779号),新纪王寺正在征用土地、恢复重建。2&据《2006年华漕镇党史大事记》记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动迁工作也涉及了动迁范围内寺庙的拆迁工作。经调查,华漕镇现有3座寺庙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动迁范围内,具体分布是:寅春庙,位于光华村寅春庙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2亩,庙内有僧人4人;圆通寺,原名送子庵,座落于建设村徐车亭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4亩,有僧人8人;古方林寺,原名张方庙,位于建设村牛家塘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2.5亩,有僧人8人。为了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满足信教群众的需求,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对原零散的宗教产权土地进行了归并,对上述寺庙拆除后将重新建庙安置,规划设立华漕镇规模较大的寺庙,新建寺庙安置地初步选址为现纪王影剧院(纪翟路2779号)。现已完成对3座寺庙的评估,3座寺庙建筑物、原香客资助建设款、佛物转移等费用的补偿清算及寺庙有关人员的安置问题正在进一步得到落实。为满足人数众多的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新建寺庙面积将大于原有三座寺庙之和,初步规划用地为10亩。2&新纪王大圆通寺内,最夺人眼球的是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具有400年的树龄,估计是原纪王寺建造时所栽,1987年上海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古树名木保护牌石碑;&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编号:0098,一级保护。新纪王寺,边筹建边开展佛事活动,未成规模,该拆的未拆、该建的未建、该动迁的未动迁,许多建筑垃圾未及时清除,香客行走困难。&&19.&龙音寺。闵行区闵东路1号。观音阁。龙音寺原座落在闵行老街横泾东岸,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有观音大士像从黄浦江中漂来,由当地人奉归,建阁供养,当时叫“观音阁”,相传有一比丘尼在观音阁的柴间里看到一条碗口粗细,长丈余的大白蛇从柴间游出,缓缓地游入门外的横泾河里,认为是白龙的化身,后遂请人雕了一只木龙头,供奉在阁内.远近的人们听说观音阁内有白龙现身,信徒纷至沓来。1937年二月,观音阁的主持惠明师太将观音阁拆除重建,并改称龙音寺,同年八月,刚造好龙音寺,即遭到日本侵略军的轰炸,龙音寺的前后都受到了炸弹的袭击,惠明师太受此打击,没几天就圆寂。由于历史的变迁,解放后的龙音寺一度改为闵行镇草织厂,街道工厂。直到1996年二月,上海市佛教协会派上海佛学院第一届毕业的信弘法师担任对龙音寺的开放修复工作,于四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很快进行维修,破旧不堪的房屋焕然一新,为广大信众提供了修学的活动场所,于是每逢香期或佛诞日,龙音寺香烟袅袅,梵呗声声,钟鼓阵阵.每逢星期六还有法师为大家讲经说法,来寺修学佛法的信众与日俱增。&20.&万寿庵。。闵行区马桥镇东街23弄1号。&&2&万寿庵,原名“万道庵”,清嘉庆年间改称为“万寿禅院”。万寿庵始建于元代,因在马桥镇东街俗称“东庵”,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据庵中近九十岁的老师太常隆讲,她曾听说此庵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但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万寿庵地处马桥镇东街,有一石桥联结镇的东西两街,而在临河石桥去东的百米处,向南的一排民宅中间隐有万寿庵庵院。&2&万寿庵有“二宝”,一宝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万通庵住持僧明性所立的石碑《募田碑记》,该碑曾被断为两截,现拼合一起,碑上字迹尚可辨认。碑文记载:此庵原名为“万通庵”,始建于元代,曾是河道交错,商旅过往之地。在立碑前数年,寺院已颓败不堪,当地人邀请明性到庵主持,明性发心重修,发愿作三年法事,诵八十一卷《华严经》,募得十亩庵田以养寺僧。石碑碑首为“募田碑记”四字,碑文上现在仍清晰可见&“大浦处其南通衢在其北旅行者于斯息”“八十一卷三载以未不论寒暑不论昼夜”等字句,碑中还刻录了大量募田者信众的姓名,其中有“上海县知县陈善”,碑文的落款为“万通庵住持僧明性撰,护关僧性元,坐关僧持函”,碑文左上角时间款识为“龙飞康熙叁十叁年岁次”字样。现古碑立于大雄宝殿右侧墙角,保存尚为完好。&2&另一宝是三百五十年的古银杏,在大雄宝殿后的小庭院中有一棵雌银杏,该银杏树当与古碑同一时代,可能就是康熙年间()明性重修万通庵时所植,现在该银杏仍枝繁叶茂,白果累累,已有十多米高。该古树被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列为古树名木一级保护,名列上海市第120号。&2&万寿庵据载占地五分二厘,比丘尼界超曾任监院。现万寿庵临街民宅为山门殿,殿额上悬“佛历二五五四年”立“万寿庵”三字,内供弥勒佛与韦驮;后一间民居为大雄宝殿,殿额“大雄宝殿”四字为赵朴初所题,大雄殿内供释迦佛,菩萨像均有精雕的红木佛龛供养。在大雄宝殿后为银杏小院,并环绕建有生活房三埭。2010年,万寿庵在当地信众的募资下进行了重新装修,庵墙一新,黄墙红柱黑瓦,加上清代银杏,庵虽小但独有古佛清灯之幽静,实为江南民居寺庵的一种特别形制。这个庵很小,单层,三进,每进三间开面。从小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信箱,“万寿庵信箱”,铁皮的,钉在墙上。庵堂关着门,边上的烛台上插着两三根燃着的蜡烛。&21.&省殿禅寺。021-(客堂)。闵行区景洪路2688号,近双柏路口。2&上海梅陇省殿禅寺原名“省殿子庙”或“省殿之庙”。据《曹行志》记载,该寺在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已具规模,加上当地一些年长的信众回忆,该寺原有土地面积六十三亩,房屋一百多间。按前后顺序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殿堂的两侧为厢房。寺院山门前有长十多米的九龙照壁,天王殿大门两侧安放一对麒麟。寺内丹墀有两棵参天银杏大树,蔚为气派。寺院四周有小河环绕。清光绪十年二月(1884年)重新修葺。至民国十二年钱椒曹正书,康济民等再次募捐重修。其香火鼎盛时可与龙华寺相媲美,有“南有省殿子庙,北有龙华庙“之说。2&因历史种种原因,该寺毁于1951年-195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亦随之增加,由于地处梅陇镇、吴泾镇和颛桥镇在内的广大地区没有一所佛教寺院,许多信众自发的在该寺原址上搭建简陋房屋,恭请佛像敬香礼佛,并形成一定规模,致使该处烧香点成为“非正常宗教活动场所”,由此亦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为了满足广大信众合理的宗教信仰需要,依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及《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于日闵行区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依法批准设立“梅陇镇省殿禅寺烧香点”,保证了广大信众有一个文明、安全、清静的宗教活动场所。2&经过几年全寺僧众的不懈努力,并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梅陇镇省殿禅寺”于2013年5月正式批准为合法的“固定宗教活动场所”,由闵行区佛教协会副会长相玉法师负责管理,固定信众1000余人。如今寺院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日常法务活动如法举行.四众同修,增福开慧.为了给广大信众建造一个庄严、殊胜、清洁、安全的宗教活动处所,寺院整体规划正在进一步落实中。祈望海内外仁人志士、四众弟子慷慨解囊,添砖加瓦,成就功德,功不唐捐。经云:“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22.&长寿禅寺。闵行区浦江镇杜行老街。  2&长寿禅寺,上海县(现闵行区)八大名刹之一。宋干道年间(年)&,如行、飞锡两僧云游乌泥泾,选中鹤坡塘,居河之湄,结草为庵,香火日盛。宋宝佑年间(),&忠翊郎、东南正将潘德刚(今浦江镇陈行人)乐捐家财,建成佛寺,名曰长寿。明成化年工部右侍郎谈伦(今浦江镇谈家港人)扩建重修。庙宇重檐叠阁、千楹万础、规模空前,占地近五十亩。寺内铸大铜钟,高两米,重千斤,撞击时声震浦东。清光绪年乡人醵资再修,但规模已不足原来之十一。&&&&2&千年古刹历经变迁,几度沧桑。据了解,今日择地重修,由住持耀维法师在浦江镇杜行老街东首筹建。首期工程约十亩,按明代寺庙规制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藏宝楼等三进大殿,可初具规模。&松江区23.&福田净寺。松江区泗泾镇开江中路300弄30号。净土宗道场。2&福田净寺原名严家庵,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系佛教净土宗道场。1994年经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更名为福田净寺,并正式对外开放,在社会各方善信的护持下已初具规模。首期工程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念佛堂已经告竣,但是随着香客,游客不断增多,法务活动日益繁忙,给寺内活动空间增加了不小压力,同时寺院整体布局也不够完善,因此给僧众的饮食起居,学习修持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寺庙弘法工作的开展也因此而受到限制,恢复和发展福田净寺还须仰仗十方信众的护持,聚沙成塔,福不唐捐。2&福田净寺前身实为建国初尚存的东田寺,又附以初建于清代中期的“严家庵”(原址在泗泾镇北张泾6号,比丘尼庵院)等寺院的重建增辉。松江史志资料《水乡古镇话泗泾》专文指出:泗泾镇的形成,起于庙会。宋真宗咸平到祥符年间,即公元998至1008年间,于今地处泗泾的上海温度仪表厂东至沪松江公路边广袤百亩间,就兴建了东田禅院并宝塔,成为一方信徒的香火之地。建国后上海最早出版的乡镇志《泗泾镇志》载:“泗泾地区自宋朝真宗年间始建东田寺起,即有佛教传播……本镇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寺庙是东田寺(即小普陀)。”2&1994年,严家庵获准为临时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为尼慧清。2000年6月,由松江区佛教协会提仪,经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比丘道场。是年圆通宝殿落成,因泗泾镇北宋已有东田寺,且至1958年遗址尚存,熟谙松江佛教史的松江佛教教协会会长、西林禅寺方丈性修老和尚,将新寺院正名为福田净寺,以慈念东田寺历代高僧大德弘法之功,并激励后贤弘法之志。并由性公主持圆通宝殿落成庆典,参贺信众达数百人。从此将泗泾镇上原有八座小庙的土地集中,迁址移地到今址(城隍庙旧址)重建其它殿宇。至2006年8月,念佛楼、圆通宝殿、天王殿、钟鼓楼、东厢房、功德堂、斋堂均己竣工。至于法乳堂、西厢房、生活楼也竣工在即。圆通宝殿的东北侧还保存有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另有一株象征古镇泗泾历史的1300多年的古银杏已非命于文革,其曾干霄蔽日的,庇荫近亩。后将巨大躯干送区博物馆保存。东田古塔已重光于泗泾西市桥北堍,易名福田安方塔。2&福田净寺占地12余亩,建筑面积5186平方米;起先主持由松江区佛教协会会长性修兼任,2003年起,由明非法师任监院,负责日常寺务。&24.&西林禅寺。松江区中山中路654弄内。票价:&10元2&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初名云间接待院,院内有崇恩宝塔,气势恢宏,元初年毁于兵焚。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重建,改名为西林禅寺,并修建宝塔,俗称西林塔。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南宋云间接待院创始人高僧圆应禅师,故易称圆应塔。塔共七层,高46、5米,塔势峥嵘P严,三吴诸塔无出其右者,名播远近。正统年间,明英宗亲赐匾额,敕封“大明西林禅寺”,其时僧众达六百余人,暮鼓晨钟,法音梵呗,盛极一时,延至清代。法门有继,代代相传,累世扩建,称为江南名刹。2&民初以来,战事频仍“日趋”式微。“文革”时期不免于难,几近废墟。端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宗教政策逐步落实,佛日增辉,西林重光。前方丈续明大和尚主持修复,历时五年复具规模。一九九二年二月,性修大和尚继任住持,竭力规划,再振宗风,不仅重建毗庐殿,新塑毗庐大佛暨二十诸天,又复建造大雄宝殿和东厢房,成立松江区佛教协会,主持日常工作,带动四众弟子精进修学。九二年,西林宝塔经上海文管会拨款主修,现已峻峙云间。次年,发现塔内藏有鎏金佛像、玉雕罗汉像、琥珀、玛瑙等饰物百余件,并供奉圆应禅师舍利子。今日西林禅寺的牌楼、钟鼓楼在性修大和尚的带领下,亦修建完工。仰仗佛光永照,善信护持,承蒙市区政府之关心,在中山中路改造规划中得以发展,购置西边土地。区府又将我寺的东北角规划给西林禅寺,作为常住庙产。今后我寺将按整体规划,扩建文殊殿、普贤殿、三圣殿、药师殿、东西厢房、念佛堂、禅堂、藏经楼、方丈室、斋堂、图书馆、陈列室和其它配殿等功能。建成之后的西林禅寺,总面积达十余亩,相信届时将是十方四众同参共修,听经闻法,参禅念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今后的扩建工程需耗费巨资,仰赖十方善男信女、社会仁人善翁共襄善举,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大众的施舍来成就十方的事业。2&性修法主老和尚晋寺十一年来,恢复殿宇,带动两序大众和十方善信精进熏修,培养后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十月份,性修长老已将自己退居让贤,荣任法主和尚,高风亮节,是一位德高望重,慈悲可亲的长老。现任住持的悟端法师,继承性修长老的伟业,确立西林禅寺五条修学信念。为了正法久住,为了社会安和,P严国土,利乐有情。西林常住本着“以音声广做佛事,以律仪规范僧团,以教理化导世人,以文教提高品位,以诚信服务社会”为修学信念,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5.&东禅古寺。。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657号。2&据松江镇志记载,该寺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朝廷赐名宝胜禅院,后改名为“宝胜禅寺”。因松江府衙东西各有禅寺,该寺居府衙之东,故又名“东禅寺”。万历年间(),僧壁空重建西方殿。清康熙年间(),寺宇重光。乾隆四十八年(1786)僧玉泉有募捐重修。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明末清初寺院失修,后墙房屋几乎倾毁,直至清末方有僧人主持复修,将三撞房屋改为二幢,重兴东禅道场。&2&同治十年(1871)僧普信重建殿宇三楹,又使东禅寺古刹全碧辉煌,庄严非凡。清末民初,东门战事频繁,游勇散兵入寺捣乱,寺宇倾毁,香火衰微。1993年初佛协会收回了东禅寺庙舍。并在县佛协会长性修方丈主持、传贤(新邦)师太主持下修复寺院、尊供佛像,更名为东禅古寺,于1993年对外开放,重新恢复了东禅古寺佛教道场。&26.&园智教寺。松江区畲山西南面天马山。2&据说古时山上多梵宫寺院,每逢阳春三月,松郡乡民便纷纷登山进香,香火极为旺盛,天马山由此在民间又被称作“烧香山”。在天马山众多的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可算是园智教寺。在这座寺庙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塔,松江天马山名叫“护珠宝光塔”,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许文全建。塔高20余米,共七级八面。放眼望去,虽塔身显小,但屹立山间,仍不失挺拔俊秀。《干山志》称:“登览者极江海之观。”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后人时常可观其宝光显现。据目睹此景者说,每当日出或傍晚时分,阳光透过带水气的云雾,就会在塔的四周出现一个七彩的光环。这同我国几处名山佛光,如黄山佛光、峨眉山佛光的形成原理一样,它使天马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朝拜。2&到了清代,天马山香火仍很旺盛。据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由于燃放爆竹不慎,而造成火灾,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被毁坏,仅剩砖砌塔身。现在塔身上截西南角留残木一段,便是明证。后人在塔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不断拆砖觅宝,使塔底西北角砖身逐渐被拆去,形成2米直径的大窟窿。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据1982年勘查,塔顶中心移位2.27米,护珠宝光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倾斜1度多,可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斜塔。紧挨斜塔20米处,有一古银杏树,相传为宋银甲将军周文达亲手种植,树龄距今已有700多年。古树分枝呈爪状,互为呼应。当地人传说古银杏乃神之手,支撑着护珠塔斜而不倒;又传说在树干上钉上一只铁钉,就会得子,故后人在树身上钉有大量铁钉,致使树干大部分枯萎。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主枝长得生意盎然。在天马山护珠塔南坡,有被誉为“天下第四泉”的濯月泉。拾级而上,站在天马山最高峰―――北高峰处,若遇天晴气爽日,游人往东南眺望,东海汪洋,大小金山,隐约可见;往西眺望,泖河片片,碧波万顷,帆影点点。在北高峰顶部还有一凸起平台,约5平方丈,其平如砥,古称舞剑台。据《干山志》载:此处为“宋银甲将军周文达舞剑台遗址……”27.&九峰禅寺。松江区小昆山镇山西路4号。园北坡顶峰山上&2&小昆山位于畲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小昆山镇境内,在县城西北,地处九峰之西南端,呈东南西北微斜走向,有南北两峰。全山似“8”字状,望之如覆盎,远望如卧牛之首,故又称“牛头山”。2&泗洲塔院又名九峰寺,座落于小昆山北峰,南宋干道元年(1165),僧心古依慈雨塔募建寺院,晚年定居泗洲城,自号“泗洲和尚”,为心古所尊崇,故该寺院名为“泗洲塔院”,塔又名为“泗洲塔”。山门有四大金刚,寺内有18罗汉,暮鼓晨钟,具备了江南名刹的宏大气派。据清康熙二年(1663)《松江府志》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建观音殿,嘉靖二十年(1541)建真武殿,嘉靖二十六年&(1547),重建西方殿、起僧寮,隆庆元年()僧照重建藏经阁。清顺治五年(1648),顺治帝南巡,提出寺院大殿应易向面朝北京。康熙帝四十四年(1705)南巡时,曾书“奎光烛影”扁额。至明末,泗洲塔院陆续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水月殿(观音殿)、华佗殿等主体殿宇。&1941年,“泗洲塔院”被侵华日军占用,后全寺夷为平地。2&1998年5月,经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和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该寺院恢复恢复活动,并因所处小昆山为“松郡九峰”之第九峰,而定名为“九峰禅寺”。&现任主持戒法。&28.&延寿寺。松江区西南石湖荡镇李塔街88号。李塔院内。&2&李塔始建于初唐时期,因唐太宗李世明第十三子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自古称名李塔,塔高30余米,七级方形,砖木结构,内有木梯拾级而上,塔身四周有砖雕佛、菩萨像二百余尊。2&延寿寺始建于南宋年间,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有浙东定海僧人元信到此,募建寺院。当地钱姓富绅遂舍宅为寺并捐土地,在李塔下建庙名“澄庵”又名“圆绶庵”。咸淳年间(年),改名“延寿院”,故李塔又名“延寿院塔”。至元朝中叶毁于战乱,后至明万历初年(约1573年),僧照重建。仍名“延寿院”。清咸丰初年(约1851年),寺院又倾圮,佛像日炙雨淋,金碧黯澹,寺僧皆风餐露宿。当地信徒俞业等人延请僧人普信来寺住持。咸丰二年(1852年)起,修缮山门、大雄宝殿、方丈室和宝塔。增建“真静”“澄漪”“广济”“妙悟”等四座寮房三十余间,并置香火田数亩,又在寺前三里河设慈航渡口,帮助行旅之人和信徒渡河,信徒远近悦来,至此香火鼎盛、旺极一时。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仍遂又毁之,几近废墟。2&今幸佛日增辉、国运昌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并在上海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经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正式开放,更名“延寿古寺”,其间已初步完成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功德堂等土建工程。现任住持灵彻法师为使道场清净庄严,不提劳苦尽心尽力,现已初步完成了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功德堂、僧寮等初期建设!因寺院信众日益增多,现有建筑已不能满足寺院宗教活动的需求,为满足弘法利生的需要,应广大信众的要求,请古建专家设计蓝图,重新修建千手千眼大悲观音殿、药师殿、居士楼、钟鼓楼与地藏殿等建筑。期望各界广大信众、有识之士鼎力相助,使延寿寺早日恢复旧日盛况,佛日增辉。&29.&大方禅院。松江区新浜镇西南赵王村(大方村)。念佛堂。&2&大方禅院(又名大方庵)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有广能和尚舟行西来,驻锡创建,名大方庵,迄今有200余年的历史。原为四合院式寺院,方砖铺地。院前原有银杏两株,院中原有榆树两株,皆为古树名木,清荫如盖,环境宜人。大方庵建国前后住持为三根法师。2&大方禅院历为浦江西南信众礼佛道场,历史上地处僻壤,兵家不到、官吏稀至。甲寅秋,广能去芦隐庵卓锡,徒承法继之。寺院地处松江、青浦、金山三区的交界地段。后被松江区人民政府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恢复宗教活动;1994年1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并逐步修复寺院。其间,县(日松江撤县建区)人大赵事坚副主任代表政府性修方丈代表区佛教协会,数度往返主持修复工作。因交通欠畅(石子、黄沙机耕道路),自然进展艰辛,一砖一瓦运载不易,经三年而初成。原因大火焚毁的后殿较前更殿宇壮严,气势宏敞。原老榆银杏于文革中砍去,故重新栽种银杏两株,其他花木若干。围墙周建,挡风马头墙为门。黄墙乌瓦,俨然菩提道场。现有前殿和大殿两座主要建筑,以及附属房屋等设施。2&1994年暮春初夏,为发展寺院佛教事业,寺院礼请又海法师晋院主持寺院工作。在殿宇佛教文化的充实之中,带动两序大众和十方善信精进熏修,培养后学。举贤荐能,于2006年3月于晋寺12年后退居让贤,俨然慈悲长老。日,在区宗教办高飞主任,新浜镇陈炳权镇长。松江区佛教协会会长、西林寺方丈悟端大和尚的送座中,能慧法师荣任大方禅院监院,继承又海老法师的佛业,确立大方禅院六条修学理念。大方禅院根据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作了界定:即“以文化阐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修学净化人心,以慈善回报社会,以团结促导进步,以经济带动发展”为修学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方信众净土乐境。为了正法久住,佛日增辉,大方禅院正实施整体规划:扩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念佛堂、讲经堂、放生池等佛教道场功能性建筑。以大众的共襄,终成十方善举。30.&资庆寺。松江区九亭镇姚北公路北场。2&资庆寺相传始建于南宋(),原名资庆庵。因庵建于松江府蒲溪北岸,又东有小涞,西傍蟠溪(盘龙塘),水陆交通两便,香客商贾与日俱增,为方便行人歇息,即于庵南蒲溪岸口建一凉亭。此亭正好建于七宝至泗泾约十八里地的中点,即九里处,故名九里亭,资庆庵亦名九里庵,从此资庆庵附近形成了集市,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九亭镇。&2&资庆庵自创建至解放前夕,历尽沧桑,几经兴衰,终毁于战火。2005年10月,为满足松江九亭周边地区广大信众烧香礼佛的需求,经松江区宗教办批准,开始筹建重建资庆庵,并正式更名为资庆寺。由于资庆庵位于九亭镇的中心,原寺址已无,故将资庆寺迁于九亭镇北场居委辖区内的涞亭南路另址建造。2&经过努力,至2010年底,资庆寺已建起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山门为三开间飞檐屋顶错落式建筑,中间高悬净空大法师于丁亥年(2007)春题写的“资庆寺”寺名匾额。过山门为天王殿,匾额题于佛历二五五三年(2009)。天王殿后大雄宝殿,是资庆寺的主体建筑,殿内前供释迦牟尼佛,后供观世音菩萨。大雄宝殿后门上方悬启功大师题写的“慈航普渡”匾额。天王殿与大雄宝殿均为庑殿顶结构,灰瓦黄墙金匾红框,甚为鲜艳肃穆。资庆寺中轴线的最后一进是一层硬山顶的佛殿“伽蓝殿”,伽蓝菩萨作为佛寺的守护神,保佑资庆寺能够在复兴重建的过程中除魔降妖,护佑平安和吉祥永驻。资庆寺是作为中点的九亭镇联结七宝镇七宝教寺与泗泾镇福田净寺两大佛寺的中间纽带,既体现了当时松江地区的集市文化,也说明了地理位置对佛寺形成的重要性。&31.&&知也禅寺。021-。松江区广富林路2900弄。2&“知也禅寺”座落于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内【将来集儒释道文化的园区】,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禅寺的重建旨在弘扬祖师的慈悲大德,以供后人永恒追思、效法古德、励志后学。知也禅寺于日对外开放。&&&&2&“知也禅寺”为仿唐建筑,于2009年由上海松江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松江区佛教协会恢复重建,2013年5月全面竣工。寺内设有山门殿、钟楼、鼓楼、祖师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五观堂、般若丈室、内观阁等殿堂设施。禅寺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又一佛教圣地和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知也禅寺开放后的弘法目标:以知恩基金为平台,以文殊智慧为对象,以禅观修学为实践,以净土方便为究竟的十方丛林。2&广富林还有最大看点是一群建筑建造在水中,附近还有松江著名的泰晤士小镇,及世界上唯一建造在天坑中的五星级宾馆【在建】。不远处的松江天马山上有上海最古老的佛塔,世界上最斜护珠佛塔,从前崇明的无为寺玄洪法师定期组织上海的弟子在天马山上的寺中念佛共修。&32.&普善庵。松江区叶榭镇张泽社区井林桥村。2&普善庵据当地人传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查《上海宗教志》“三国吴至1950年部分湮没寺院一览表”中没有相关记载。原普善庵南北两进,东西厢房,四合院式建筑,规模不大,北面正中三间分别供奉如来、观音、地藏。2&民国三十年(1941),普善庵由当地新娄村(现为井凌桥村)出家的石定师太出面,筵请奉贤奉城万佛阁出家的根楞师太携弟子又德来普善庵共同住持。根楞师太与弟子又德均为奉贤平安公社人,根楞师太1892年出生,属龙,15岁出家师从万佛阁禅慧法师,并收5岁的又德为徒,从小将其提携长大。至此,普善庵由根楞、石定师太带又德共同住持。据又德师太(俗名张林珍,1933年生)回忆:当时,普善庵门前有一池塘,常有螃蟹爬上岸来。庵前有四棵大榆树,每棵都要两人才能合抱,庵内有青石碑一块,丈余高,是为古庵遗物。&2&文化大革命期间,普善庵遭遇了彻底的毁坏,所有庵堂均被夷平,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根楞、石定师太与又德被扫地出门,避居别处。直至重新落实宗教政策,根楞师太等三人才得以凭借当时普善庵一亩六分地的地契证明重新回到井凌桥村,试图重兴普善庵。此后根楞师太于82岁高龄往生;石定师太一直活到102岁,于九十年代过世。&2&又德师太长年受两位师太的养育之恩,回到普善庵后不仅主持起复兴普善庵的事务,同时也奉养两位老师太至终。由于普善庵僻居一偶,是松江唯一一座在黄浦江东岸的佛堂,故在两位老师太过逝后,上海佛教界人士均劝又德师太放弃普善庵,回万佛阁或其他庵堂修身。但又德师太感念两位师太提携养育之恩,深感两位师太之所以吃了这么多苦就是为了能够坚持普善庵的存在,所以为求报恩发愿复建重兴普善庵而决不弃庵他往。1994年前后,又德师太在原庵基自留地上搭起一座五架梁三间平房的庵堂作为避住之所,形成了自发固定处所。在又德师太的争取下,2001年申请普善庵为宗教场所烧香点。考虑到浦南东南片无合法佛教活动场所,日上海市宗教局批准设立普善庵为宗教固定处所。&2&在又德师太七十高龄时,即2003年农历二月初一日,普善庵以其卖掉祖地为代价将仅有的2.9万元人民币投入开始建造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采取重檐楼阁式江南民居式样,内设释迦佛像,并在其上特地建造了富有特色的藻井。二年后,又德师太又重塑十八罗汉佛像立于大殿两侧,使大雄宝殿更显庄严。2005年,普善庵在原五架梁庵堂处翻造天王殿即现山门殿。2008年,在信众居士支持下,重新购买了周边土地,打起庵墙,为普善庵的扩建奠定了基础。现普善庵座北朝南,占地约5亩,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前为天王殿即山门殿,中间为大雄宝殿,后为二层生活用房,东侧是围墙、西侧靠南厢房依次为伽蓝殿、祖堂,其余为灶间、餐厅等生活设施。2010年,普善庵在松江佛教协会会长悟端法师的关心下,得到了松江佛教界的帮助。日,松江区佛教协会委派区佛教协会秘书长、西林禅寺监院圣慧法师来庵,与又德师太一起重兴普善庵。为了使普善庵正法久住,佛日增辉,普善庵正实施整体规划:扩建钟鼓楼、念佛堂、讲经堂、东西厢房、放生池等佛教道场功能性建筑并大兴土木,扩建庵内殿堂,自此普善庵由尼庵改为僧寺,并更名为普善禅庵(院)。&33.&灌顶禅院(水次仓关帝庙)。。松江区玉树路125号(中山西路口)2&灌顶禅院又名“水次仓关帝庙”,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距今已有386年的历史。灌顶禅院地处永丰街道大仓桥畔,仓城历史风貌保护区,是为数不多的明代古迹之一,主殿外廊南北二侧镶锴明代两方古碑,是鉴证古时华亭重要佛教场所。历经风雨沧桑,年久失修而所存无几,为修缮文物、恢复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面貌,区府于【2011―58】下达“关于关帝庙修复相关事宜”文件,实现区政府“一河一路一示范点”的整治目标,新增佛教道场圆满竣工。&2&灌顶禅院主殿供奉的关公是三国蜀汉大将关羽(关云长),刚正不阿、忠肝义胆,是中华文化“忠义”之德的突出代表。隋朝时,关羽受戒皈依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智者大师,正式成为佛门弟子,并且誓愿护持道场,由此关羽作为佛教伽蓝护法尊者,并为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韦驮菩萨为左护法,关帝为右护法。民间更把关帝菩萨作为武财神供奉,关羽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y于宗教范畴,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的象征。&2&恢复开放灌顶禅院(水次仓关帝庙),修庙造像,乃佛门最极殊胜之善业;所聚功德,非一般善业所能比拟。经云:“修缮庙宇,尽诸善业,感福田之果,最为无上”。祈愿佛恩浩荡、菩萨展慈,广接四众,明施甘露,至诚恳切,膜拜乞缘,光耀云间,续佛慧命。上海市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上海市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上海市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上海市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宝山区34.&永福庵。。宝山区南陈路351弄2号。2&永福庵创建于乾隆26年(1761年),创建人不详,《宝山县志》(1989年版)没有永福庵条目。永福庵内建筑宏伟壮观,金壁辉煌,主体三厢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禅房等主要建筑物,中座为大雄宝殿。建庵时,使用的过渡房仍然保留庵内,保持原状,并供奉着明德师太的遗像。永福庵是笔者所见的最大的庵堂。2&宝山永福庵旧址位于上海宝山区南陈路陈太路(现改名为锦秋路)丁字路口西侧。据宝山区文物管理所的资料记载:原永福庵规模较大,东西由小河东延伸至南陈路中央(陈太路、南陈路加宽,永福庵缩小),南北由北边的陈太路延至南面的葑塘村。原占地面积6亩,庵有厢房2间,大雄宝殿等5间。建筑面积350平方米。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被封,日正式对外开放,内有古石碑1块,庵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文革”开始,庵中的红木佛像、法器被付之一炬,永福庵的房屋被生产队改作仓库和工场。1996年2月经政府批准永福庵重新开放,举办佛事活动,原班人马来自保清寺,明德师太担任主持。2&永福庵旧址,规模小于新址,前为大殿,后为僧职人员寝室,中间为一庭院。大殿两侧挂有明D法师的题字:“觉心清净原无染&慧桃恒开功德花”。庭院东北角落竖立着一通石碑,高&144厘米(露出地面);宽82.5厘米;厚度为25厘米。碑石材质较差,风化严重,“奉宪禁约碑”五字为篆体,非常清晰;碑文为隶书,绝大部分碑文模糊不清。永福庵为佛教信众和游客免费提供翻阅甚至可以带走的佛书。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永福庵斋堂门口悬挂一锚状的厚铜片,上刻明文永福庵、主持演峰字样;窗台一角摆放着一把木锤,透过窗户向里张望,有十张左右的长桌,其中二、三张桌子上放着碗筷,每付碗筷上复盖白布一块,碗大布小,深色的饭碗显露一角。2&永福庵现有僧职人员20余名,主持演峰法师毕业于上海佛学院。永福庵占地面积6亩,于日举行迁建奠基仪式,&2004年3月底基建工程全部竣工,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禅房等主要建筑物。建庵时,使用的过渡房仍然保留庵内,保持原状,并供奉着明德师太的遗像。&35.&金皇讲寺。。上海市北郊大场镇葑村村锦秋路丰宝路。文殊菩萨道场。2&金皇讲寺原名金皇庙,相传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周边佛教信众的信仰需求,葑村村委会于2010年初对金皇庙破旧房屋进行了翻建重修。2011年1月底,经宝山区民宗办同意,宝山区佛协委派僧众入住,开始佛教活动场所的筹备工作。日,经宝山区民宗办批准,金皇庙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金皇讲寺”。2&金皇讲寺为文殊菩萨道场,主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金身,弘扬文殊般若法门,并以“智慧成就”的理念开展弘法利生工作。&36.&太平禅寺。。宝山区顾村镇盛宅村。盛宝村。2&太平禅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供奉太平老爷,故名。此后盛衰嬗变,历尽沧桑,仅存200多平方米的建筑。解放前,此地曾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地点。“文革”期间,寺院被小学、仓库所占用。2&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为满足宝山顾村地区信众的需要,1998年批准太平禅寺作为宝山寺的下院,恢复为佛教烧香点。1998年12月,智慧法师至太平禅寺主持寺院修复和宗教活动,逐步续接了往昔香火,恢复了寺院的晨钟暮鼓,使太平禅寺的佛教活动日趋规范。2000年起,太平禅寺开始一期重建并修建大雄宝殿,经过三年努力,2004年7月经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太平禅寺被独立登记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宝山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2005年底,寺庙进行整修、重建。重建后的太平禅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凝重。禅寺共占地11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作为佛教寺院建筑,太平禅寺体现了追求对称的美学法则,它与佛教雕塑、绘画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繁荣。日,太平禅寺举行了盛大的落成暨全殿佛堂开光典礼仪式,由上海市佛协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亲自主持,参加此次法会的信众有万人之多。如今的太平禅寺正以其威严法相诉说着现今的太平盛世,保佑着一方平安。2&太平禅寺与许多江南佛寺一样是临河而建,其山门殿正对河道港湾。在富联路上建有面向东的太平禅寺山门牌楼,用四整根花岗岩石柱雕刻而成,上立“太平禅寺”横匾,由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题写,金底黑字,尽显恢弘气势。距山门牌楼百余米是面河而建的山门殿(也称金刚殿),雕花汉白玉圆拱券门与一对券窗,单檐庑殿顶建筑,殿内一左一右供奉着两尊金刚,相向而立。&&&37.&宝山净寺865143。宝山区罗店镇金星村罗溪路。罗溪花苑以西约50米,祁练河北岸2&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原为唐氏别墅,其后裔改为佛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真武阁。道光初年再修殿堂。咸丰十一年(1879年)毁于战争,仅存真武阁。光绪五年(1879年)至二十五年重建山门,朝房、大殿、祖堂、塔院,改建真武阁为正殿,并改名玉皇宫。“文革”期间被工厂占用。1988年4月落实政策后大修。于日开光,改称梵王宫,日更名为“宝山寺”。日又定名为“宝山净寺”。现占地面积已扩至17.3亩,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38.&淞南寺。。宝山区淞南路459弄27号。据《淞南镇志》记载,淞南寺(原鹅B寺)始建于前清光绪年间,坐落在淞南腹地鹅B浦与肇家浜两大河流的交汇处。2013年8月,被宝山区民宗办批准为宗教固定处所。占地3997平方米,建筑面积767平方米。&&39.&甘露寺。宝山区月浦镇钱潘村。中钱宅东南方向。2&&“甘露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至今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白衣殿”,原有庙基十六亩,其中五间殿堂占地十二亩,寺内建筑气势恢宏。当时东有沙家庙,南有支春庙,西有赵王寺,北有沈家庙,白衣殿作为中心寺院香火极其鼎盛。后遇文革,历史沧桑,寺院建筑毁于一旦。因十方善信的保护,寺内佛像及文物得以保存至今。2&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二0一一年五月因缘具足,宝山区佛教协会接管本寺,佛日增辉,古刹重光。惟明法师主持日常事务,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因在大雄宝殿门口发现古井一口,故改名为“甘露寺”。二0一二年十月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本寺正式被宝山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自二0一一年五月,惟明法师接管以来,甘露寺的整体面貌有了一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寺院钟声mp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