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准备就高等数学符号读法大全的法学,要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

相关阅读推荐:
········
文章最新更新:
北京市海淀区启文培训学校 技术支持 & 电话:010-- & 京ICP备号-5 &&p&&b&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b&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两个专业如今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越来越高,堪比曾经的金融经济等传统热门商科专业。&/p&&p&公共政策与管理这两个专业其实&b&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延展性&/b&,学习的知识横跨各个公共事务领域,包括政治,经济,金融,教育,公共卫生,健康等。&b&学习和培养的能力也是多样的,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写作,公共演讲,思辨能力等&/b& &/p&&p&从学习的内容上面具体看,公共政策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范畴,即:&b&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和政策科学的发展。&/b&其内容,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b&公共政策学是近年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b&。&b&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一门学问。&/b&&/p&&p&而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上世纪70年代才产生的学科,是一门&b&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b&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会知道如何做一名好的公共管理人员,如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区别是:&b&公共事业管理更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不仅仅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b&&/p&&p&学习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能够培养何种能力?&/p&&p&&b&学习公共政策学,可以培养五种能力:&/b&&/p&&p&&b&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b& &b&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b& &b&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b& &b&4、运用现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 &b&5、具备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规划和抉择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b&&/p&&p&&b&通过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b&&/p&&p&&b&1.具备比较宽广的公共(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b& &b&2.深刻了解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机制和方法,掌握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律;&/b& &b&3.了解当代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公共管理特别是国家事务管理的影响,注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与时俱进;&/b& &b&4.重视公共管理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方法;&/b& &b&5.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b& &b&6.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适应涉外管理的需要。&/b&&/p&&p&除开以上这些专业技能以外,&b&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两个专业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科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高超的写作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学生毕业求职阶段加分的能力&/b&。&/p&&p&&b&公共政策与管理专业毕业和能做什么工作?&/b&&/p&&p&&b&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调查咨询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公共部门或社会团体中从事政策研究与分析、项目策划与管理、社会调查、行政管理、组织人事、办公文秘、传播咨询、报道评论等方面的工作。&/b&&/p&&p&&b&具体在美国读完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专业以后,学生有以下几种就业选择:&/b&&/p&&p&&b&1. 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毕业后美国政府及相关机构是不可能进入的,必须至少有绿卡,基本上要求美国国籍。如果学生有意进入回国发展并进入中国政府,这是个很不错的学位。NGO在中国目前发展实力不是很强,而且社会重要性也不强,作用不是太大(尽管有些着名的国际NGO驻华组织收入丰厚),但是如果在美国进入 NGO有两条好处:第一是容易进入对外国学生开放,而且NGO在美国有相当的影响力;第二是在办理美国工作签证的时候NGO不受限制。NGO和在高校就职一样,工作签证最为容易办理。&/b&&/p&&p&&b&2. 国际性的开发银行,比如亚洲银行、世界银行等,在发展中国家扶植经济、能源、环保等等项目的开展,与各国政府合作。&/b&&/p&&p&&b&3. 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里面的政策战略部,一般有一个战略部,负责研究市场、国家政策,为企业未来的规划出谋划策、制定战略。&/b&&/p&&p&&b&4、咨询公司。尤其是提供产业、经济咨询的公司。比如麦肯锡等等。&/b&&/p&&p&至于工作好不好找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因为不仅仅是专业一个因素决定的。正常情况下,找到工作也还是比较容易的。&/p&&p&具体来看,公共政策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从事以下工作&b&(其中包括政策分析师,NGO运营,教授与老师,科研人员,政治家,基金管理员,咨询师,律师等)&/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29d33cd8a01251ffc84e8ab0704f38_b.pn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29d33cd8a01251ffc84e8ab0704f38_r.png&&&/figure&&p&那么美国哪些高校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专业水平高,实力强,值得一读呢? 根据US News 2016年对全美高校的公共政策/管理专业的排名,&b&加州伯克利,哈佛,密歇根安娜堡,杜克,芝加哥,雪城,印第安纳,卡内基梅隆,普林斯顿和威斯康辛麦迪逊十所大学排名前十。&/b&具体前三十三名的排名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d302beadafb_b.pn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9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d302beadafb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339dffba8679dfdb31e41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7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339dffba8679dfdb31e41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57ac09ec76555af98fcfef_b.pn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57ac09ec76555af98fcfef_r.png&&&/figure&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两个专业如今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越来越高,堪比曾经的金融经济等传统热门商科专业。公共政策与管理这两个专业其实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延展性,学习的知识横跨各个公共事务领域,包括…
&p&美国top法学院在读学生针对你的情况回答你这个问题。&/p&&p&因为你想要读美本,并且以后想要考美国法学院并且在美国做国际律师。那么你的经典成长之路应该是申请到尽可能优秀的美国的大学的本科,以后想读法学院建议在本科读liberal arts,political science之类的专业。在本科拿到尽可能高的GPA,做更多的专业相关的有含金量的实习,国际组织志愿者,NGO组织,之类的,如果学校地理位置好,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申请governmental agency,arbitral court甚至是law firm的实习,这样有助于你提前了解美国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工作者的日常生活。本科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申请美国法学院的JD(法学博士)学位了,申请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你本科的GPA和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成绩,GPA自然是越高越好,法学院申请系统会把学生本科的GPA进行评级,分为superior ,above average,average,below average四级,top 13 法学院GPA评级为superior或者above average的高位段几乎是必须的。至于LSAT考试,你以后可以慢慢了解,这是一个号称英语届最难的考试,满分180分,近年美本优秀GPA+LSAT 168就是进入top 13 法学院的标配了。当然除了这些标准化成绩以外,你在本科期间的活动,学术和其他所有能证明你实力的软件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无疑,LSAT和GPA是最最重要的。&/p&&p&美国法学院top 13是最顶级法学院的集合,一共十三所,按排名分别是Yale,Stanford, Harvard, Uchicago, Columbia, NYU, Upenn, Virginia, Michigan Ann Arbor, Duke, Northwestern, UC-Berkeley, Cornell.如果最后能申请进入这是十三家法学院,那么职业生涯会是受益匪浅的,所以这十三所也应该是你努力的目标。T13 中间还有T3, T6,T13之分,进入任何一个档次的学校都不要降档选择学校了,除非你在哪个学校拿到了大额奖学金,但这是极其困难的。
选学校除了排名,还要考虑地域因素,前三名的学校能进去自然毫无疑问要选择,剩下的学校,Columbia和NYU优先,因为地处纽约,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实习工作都十分方便,就业质量也高于其他学校。&/p&&p&申请进入法学院,你就要在这三年取得越高越好的GPA,真的是这样,法学院的GPA真的会决定你未来去到哪家律师事务所,有什么样的视野,所以GPA GPA GPA,特别是一年级(1L)时候所有必修课的GPA,(legal writing,property,contracts,constitution,torts,criminal,civil procedure,上述七门是普遍所有法学院一年级的必修课)是最最重要的。此外,在读法学院期间多参加moot court, law journal之类的活动。一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申请一份很好的暑期实习了,二年级的时候会参加OCI(on campus interview),这是找到好实习和工作的重要途径。三年级就修够学分,然后准备去工作。如果你想做经济法商法的东西,那么你读法学院的时候选修课就多选这些方向的课程吧,例如mergers & Acquisition,Securities regulation, Private equity transaction之类的。法学院三年级的时候你就可以报名参加美国律师考试了,一般都参加纽约州的或者加州的。美国律师考试分为两部分,MPRE和UBE,不具体解释了,以后你就会明白。&/p&&p&当年选好心仪的律师事务所,你的职业生涯只是刚刚开始,作为国际学生的你,要使用OPT,要申请抽签H1B工作签证,要规划自己跌的职业生涯,从trainee做起,一步一步,assistant associate,regular associate,counselor,partner,president,一步步,一年年,来熬你的职业生涯吧。big law firm的起薪一般是年薪18万美金(美国年均收入六万美金),每年增加两万美金的平均速率增长(第一年18万美金,第二年20,第三年22,以此类推),所以律师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出门做个头等舱,让孩子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每周都去个米其林三星还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很多人不会做一辈子律师,转行做finance,marketing,securities的都很多,当然还有很多人去高校做faculty了。&/p&&p&一切似乎看着都如此美好,充满希望,但在美国法学院读书注定是场艰难的旅程,孤独,生活,难以形容的学业压力(一周要读两三百页的阅读,还有各种assignment和research)都已经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就算你完成了所有挑战,你还有胆战心惊担心自己的工作签证能否抽到,没抽到留不在美国怎么办,关注自己的绿卡排期,关注各种可能移民政策变化,工资扣完税交完房租发现虽然还是很富足但好像也没办法支撑自己更大的梦想。想过无数种不一样的人生的规划,但是职业的压力,生活的繁忙,又让你无法构筑梦想的世界。你可能遇到语言问题,文化冲突,种族难容,当你一个人渺小的站在华尔街的大街小巷的时候,你所付出的一切和并不是那么清晰的未来,你的梦想,一个法学人可能怀有的改变世界的愿望,是会变得更加坚实还是棱角被打磨的越来越圆滑,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平淡。我本科在中国学习法律,后来来到美国,一个人在这里读法学院,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同时也承受一切难以言说的心理体验。学法学六年了,经历多少辛苦也从没后悔走了这条路,希望你有一天也能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来回忆自己曾经的梦想,抑或回来再看看这个帖子,你也许会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当初的选择应该还是值得的吧。法律路上,注意积累,注意提升,注意健康,培养一个优雅而自然的心态。祝福你实现梦想,做一名成功的国际律师。加油,有梦想的年轻人。&/p&
美国top法学院在读学生针对你的情况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你想要读美本,并且以后想要考美国法学院并且在美国做国际律师。那么你的经典成长之路应该是申请到尽可能优秀的美国的大学的本科,以后想读法学院建议在本科读liberal arts,political science之类的…
看了一圈好像没几个提到法学的,那我来说一个美国法学界的&圣经&吧( ? ▽ ` )?&br&&br&&b&Guido Calabresi & A. Douglas Melamed, &i&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i&, 85 Harv. L. Rev. ).&/b&&br&&br&这名字翻译成中文就没意思了,不如先来讲讲这篇paper牛逼在哪里吧。我们去年上知识产权课的时候,我们教授Ian Ayres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案子适用的法律是property rule还是liability rule呢?有几个同学举手但是都说的不太对,教授有点生气的说,every intelligent law student should have read Guido's paper on property rules and liability rules。意思就是妈蛋任何一个具有基本常识的法律学生都应该读过这篇paper啊哼!(`_?)ゞ&br&&br&哈哈哈哈虽然这话有点mean吧,不过在美国法学界基本是一直认可的= = 就是说,如果你想做一个看起来有知识有涵养有品位根正苗红的美国法学院学生,分不清楚property rule和liability rule是会被老师鄙视的喵= =# &br&&br&calabresi和melamed的这篇paper,毫不夸张地说,是法与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影响美国法律届主要是私法领域,整整50年的发展。在任何学术搜索引擎上搜这篇paper,引用次数都在四千次以上……不过如果说是整个法学的&圣经&有点夸张,不过近50年以来在美国法律界我觉得唯一称得上&圣经&的著作就是这篇paper了。从一个law student的角度来说,搞清楚了property rule和liability rule的区别,学任何私法——侵权、财产、合同,都会有一种如虎添翼醍醐灌顶的感觉。反正我law school第一年学了这个东西之后只有一个感受,踏马的不枉此生了啊(☆_☆)&br&&br&咦吹了半天牛逼如果不具体说说这篇paper讲啥的是不是很没意思?但是如果你不是读法律的看了之后&什么嘛哪里有那么厉害&可不要打我啊……反正对我(以及很多人)来说真的是life-changing...&br&&br&举个栗子先!现在你和我是邻居,咱俩都挺有钱的,住着大别墅,有个大花园,花园里面都种了果树,我家种了一棵很大的苹果树,你家种了一棵很大的梨树。可是树这个东西它随便长呀,于是忽然有一天你家的梨树就长到我的院子里来了,挡住了我家花园的阳光,我的苹果树长不好了。我去找你理论,你说明明是我家的苹果树长的不好才跟你的梨树打架的,于是我们气呼呼的去找法官想评评理,这时候法官怎么办呢?&br&&br&这时候还要先引入一个概念:entitlement。中文翻译做权利没错吧?这个具体解释起来太复杂啦,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法官判我赢了,我就有entitlement,如果法官判你赢了,你就有entitlement。&br&&br&property rule和liability rule指的就是entitlement的执行问题。&br&&br&property rule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法官的判决就是:你有权利种树,没了。但是你的树还是影响到我的树了啊,我怎么办呢?我可以私底下跟你协商,说能不能我给你2000块,你把你的树砍了。你可能会讨价还价,说不行我的树值3000块。所以说property rule的重点是&b&法院仅仅决定最开始谁有entitlement(权利),而不决定权利值多少钱,权利的价值由双方bargain决定。&/b&&br&&br&&br&这样liability rule就很好理解了。法官直接说:你没有权利种梨树,但是我有权利种苹果树,而且你的梨树值两千块钱。这时候我怎么办呢?我早就看你的梨树不顺眼了啊,我直接扛着斧头过去把你的梨树砍掉,然后赔给你两千块钱就好了,反正法官都说了值两千。所以liability rule的重点是,&b&法院不仅仅决定了谁有权利,而且决定了你的权利值多少钱。&/b&&br&&br&&br&这样来看,我们苹果树和梨树打架的官司,法官可能有四种解决方法。&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dc58f4d948f9e6600f7d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1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dc58f4d948f9e6600f7d_r.jpg&&&/figure&(为了传道授业特地做了个表格也是蛮拼了……guido应该给我颁奖章啊喵!&.&)
&br&&br&看到这里想没想明白property rule和liability rule的核心区别是什么?&b&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b&读经济的人大概很熟悉科斯定理了,科斯定理用到这的时候就是,&b&如果交易成本为零的话,苹果树还是梨树有权利是无所谓的,因为双方可以通过bargain协商而得出一个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政府不用进一步规定我们权利的价值。&/b&&br&&br&&br&换个方式说,什么是效率?放在这个语境里,如果想要达到efficiency,而两个树一定要被砍掉一个,那是不是&b&创造价值比较小的那个树应该被砍掉呢?&/b&所以说我的苹果树每年给我带来三千块的利润而你的梨树只有两千,那很明显我应该给你两千然后你的梨树直接被砍掉。&br&&br&&b&如果没有交易成本的话,不管是上图的rule 1还是rule 3都无所谓&/b&。因为假如现在是rule 3,你的梨树有权利而我的苹果树更值钱,我会找你谈判,因为我的苹果树值三千,我会愿意出任何三千以下的价格来买掉你的梨树,而你的梨树只值两千,所以你愿意接受任何两千以上的价格,这样我们可以在在两千到三千之间欢快的达成一个交易,我的苹果树(创造价值比较多的那货)可以被保存下来继续创造价值,社会效率最大化,是不是很和谐?&br&&br&但是你看,刚刚那个rule 3明明就是错的啊!我的苹果树更值钱,法官怎么能让你的梨树有权利呢?但是我们最后还是欢乐的交易成功了呀。那是因为&b&没有交易成本的话,怎么判无所谓,因为双方(市场)会bargain出最有效率的结果&/b&。&br&&br&可是骚年,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交易成本的美好世界只存在于新闻联播里吧。现在我们把栗子稍微换一下。假如现在我还是在种苹果树,但是这个苹果树长的特别大,把我前后左右十户邻居的花园都挡住了,他们的各种花花草草都不能长了。想象一下这十家人的园子,加在一起肯定比我的苹果树要值钱吧,那最有效率的判决应该是rule 3,邻居们有权利,我的苹果树应该被砍掉。&br&&br&但是假如说现在判了rule 3,最有效率的结果应该是像刚才我跟你协商一样,只不过这时候我的苹果树还是值三千,但大家的花园加在一起应该值一万。所以如果我想继续种树的话,就要跟邻居们交易对不对,因为我只愿意出三千,但是他们的花园值一万,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达不成交易,苹果树被砍掉了。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砍了树,邻居们要给我多少钱呢?由于我要跟一堆人交易,他们吵啊吵啊根本决定不了我的树有多少钱,最后可能一拍脑袋给了我四千块,市场最优又没有达成,因为我的树只值三千啊!&br&&br&假如这时候法院判错了——判了rule 1,我们还能像刚才只有你和我的情况下bargain出一个最有效率的结果吗?不能啦。现在我有权利种苹果树,你们想要看我的树就一起来跟我bargain好了,你们十个人凑一凑钱把我的苹果树买下来不就好了吗?但是这里就涉及到非常典型的一个交易成本:free-rider problem。让这十个人出三千靠谱吗?在卡拉布雷西的理论里,每个人都会想着有其他人出钱就行了,只要苹果树被砍了就行了啊,我干嘛要出钱,或者大家争来争去觉得离我家最近的人应该多出钱,最后根本商量不出来结果,没人来找我买树,我的苹果树继续茂盛的开着……但是社会的效率降低了!因为我的苹果树明明没有邻居们的花花草草值钱。&br&&br&&b&结论:在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which is 现实),property rule会导致双方无法交易bargain出最有效率的结果,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b&&br&&br&&br&这时候就该liability rule粉墨登场啦!在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法官应该直接用rule 4,就是说邻居们可以直接来把我的苹果树砍了然后给我三千不就得啦。社会效率最大化, 烦人又不值钱得苹果树走开了,皆大欢喜。当然法官可能没有那么明察秋毫,不知道苹果树值多少钱,只能用猜的,但是guido的理论就是法官判案应该尽量mimic the market,就是往这个苹果树的市场价值上去靠拢,从而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实现社会效率blabla……&br&&br&写了一堆自己都烦了喵(=?ω?)? 不过逻辑应该还是挺清晰嗒,这篇paper最核心的理论有两个:&br&1、property rule代表injunction和少量政府干预、市场作用最大化,liability rule代表damages和更多的政府干预。&br&2、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谁有权利无所谓,因为市场会自动交易出最有效率的结果。但是在有交易成本(比如上面的free-rider problem)的时候,property rule会导致市场无法交易出最优的结果,所以法官应该用liability rule,直接决定权利的市场价值,达成社会效率,免去了双方交易的麻烦。&br&&br&好啦现在来出个简单的题(^o^)/&br&&br&小红有一艘小船在港口,上面装满了货物,小红雇了小绿白天在船上看着船,但是小绿晚上就回家了。今天夜里据说有暴风雨,但是如果小绿晚上也可以留在船上,就可以在暴风雨来的时候把船固定住而免除小红的损失。假设有暴风雨的机率是50%,暴风雨会造成的损失是一千块,小绿觉得自己一个晚上在家好好睡觉的时间值三百块。如果小红和小绿谈不拢,法官要怎么判?&br&&br&&p&——————————&/p&&br&个人公众号↓ 超级话痨 谨慎关注&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FjiYgATEl1norUDj920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FjiYgA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l1norUDj920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看了一圈好像没几个提到法学的,那我来说一个美国法学界的"圣经"吧( ? ▽ ` )? Guido Calabresi & A. Douglas Melamed,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85 Harv. L. Rev. ). 这名字翻译…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刚好和两个同事在吃午饭,一个是耶鲁法学院的JD(法学博士),一个是哈佛法学院的JD。 为了争论哪个学校更好,两个人差点吵起来哈哈:)&br&左边的J,申请了美国前十的法学院,都被录取了,然后义无反顾地去了YLS。&br&右边的D,和J一样都是Dartmouth毕业,他选择了哈佛。&br&&br&言归正传,交流一下我们的讨论结果:&br&1. 录取难度:耶鲁&&斯坦福&哈佛法学院&br&耶鲁毫无疑问是最难进入的,要被耶鲁录取,首先成绩要非常优秀。Class of 2017届的学生的GPA中位数为3.91/4.4,LSAT为173/180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aw.yale.edu/admissions/profile.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ntering Class Profile&/a& (感谢评论同学补充)。当然成绩好还远不够,成功录取的学生往往某一方面相当突出或已经很有建树。特别是学术能力。(问了公司一个前 YLS Director of Admissions Office, Jean Webb,和很多法学院不同,耶鲁法学院的Admission Office只有少数专职的招生官,其他的都是教授来审申请者资料。3个教授给学生打分(2-4分)。如果加起来12分,你就被录取了;大部分11分也被录取了。如果9-10分会被送到committee讨论。因为是打分的人是教授,所以会青睐学术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学院录取要相对容易些,当然是相对的,可能和耶鲁比起来,你的综合素质不是那么完美或有一些地方稍有欠缺还是有录取希望。&br&2. 学校大小:耶鲁大概一届200以内的学生,斯坦福法学院大小和耶鲁差不多,哈佛法学院大小是前两个的两倍,一届有500多个学生。相应的哈佛法学院的教授也是最多的,大概有100多个教授,课程选择也多很多,所以基本上能满足不同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方向。&br&3. 学习氛围:耶鲁是最学术的,很多学习法学理论的课程。相对的,哈佛的学生对corporate law比较感兴趣,公司/商业的法律。斯坦福大概处于两者之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的学生大多很有创新创业精神,这个和斯坦福毗邻硅谷的地理位置有关。&br&4. 学业压力:和录取难度相反,耶鲁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大多数课的grade之分pass/fail,基本上教授都会给pass。有些学生因为实习或创业,甚至不去上课,教授都不算太在乎。而且耶鲁法学院也鼓励学生在就读期间做一些创新创业的工作。听Jean说,正是这种自由,让很多同时被耶鲁哈佛录取的学生选择了耶鲁,也是耶鲁法学院排名第一的一大原因(多年前哈佛法学院排名高过耶鲁)。另外,只要进了耶鲁,基本上就保证你毕业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学院还是和很多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项目类似,宽进严出。&br&5. 跨学科领域学习:哈佛法学院比较适合有广泛兴趣的学生,不仅是法学院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你所有的兴趣点,而且在哈佛的cross-registration跨学院选课,让学生能选择哈佛其他13个研究生院的课程,以及MIT,布朗大学,Tufts等其他大学的课。所以学生能去哈佛商学院、肯尼迪政治学院、教育学院等地方选课。耶鲁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不过可能学校就想让学生专注学好法律哈。斯坦福就更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选课更灵活。&br&6. 就业方向:和耶鲁法学院的学术相对应,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会有一部分继续走学术道路,成为法学教授faculty,还有一部分从事政府机构法律工作。哈佛法学院的人大多数会去大的法律公司工作,或当大的公司的法律顾问等。斯坦福两个方向的人都有,而且因为在西海岸,会有一部分人从事创业、科技创新等项目相关的法律工作。&br&&br&暂时的讨论结果是这样,先回去工作啦,还有问题可以继续讨论:)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刚好和两个同事在吃午饭,一个是耶鲁法学院的JD(法学博士),一个是哈佛法学院的JD。 为了争论哪个学校更好,两个人差点吵起来哈哈:) 左边的J,申请了美国前十的法学院,都被录取了,然后义无反顾地去了YLS。 右边的D,和J一样都是Dar…
好有意思的问题,脑洞大开来答一下(☆_☆)&br&&br&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学习能力当然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大脑一片空白到不断吸收知识,获取一技之长的过程,从升学考试到与人相处,生活里的一点一滴都是需要学习,学得好学得快,自然就比别人走的更远。&br&&br&但是光说“学习能力”当然是太虚无缥缈了,学习能力到底包括什么呢?&br&&br&作为一个非常纯粹的文科生,15岁考上大学读了英语专业以后就再没学过数学了,所以我完全无法想像理工科是怎么学习的。但是读了法学院以后渐渐总是被人叫学霸,所以感觉在文科的学习上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喵(=?ω?)?....有时想想学习能力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我自己瞎猜的最重要的是两点:大脑的深度和强度。&br&&br&所谓深度,就是一般人口中说的“智商&,够不够聪明什么的,而这一点具体映射到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上,又会体现出不同的要素。比如说我本科是读语言的,那所谓的“智商”,也就是说读语言有没有天赋,最重要的其实是模仿能力,比如说大学同学 &a data-hash=&c47d2c32ba72a6da8bab8c& href=&//www.zhihu.com/people/c47d2c32ba72a6da8bab8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判玩& data-hovercard=&p$b$c47d2c32ba72a6da8bab8c&&@判玩&/a&无师自通大舌音小舌音英音美音切换自如这种天赋,有了模仿能力之后,学语言更是事半功倍,其他的功夫在于一点一滴积累词汇和语法什么的了。但是模仿能力这种天赋放到学法学就没啥用了( ̄^ ̄)ゞ,光靠模仿而不靠理解可是写不出判决书的……&br&&br&其他专业我不懂,就以读法学院为例子吧,法律学得好,这种“智商”究竟体现在啥地方呢?&br&&br&其一是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这一点尤其是在美国读法学院的时候灰常重要。为啥呢?因为法律本质上统治阶级自己编出来的制度,经过了很多年的演化而出来的这么一个庞大的体系,跟国情、社会制度、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一只在美国的天朝土鳖,一开始很多美国人习以为常的概念比如federalism(联邦和州权的制衡)和三权分立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但是你对这些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概念理解的越快,吸收的越好,上手就越轻松。&br&&br&厚脸皮的拿自己举个栗子,我从小到大都是那种会被人夸“学东西特别快”的类型……从小时候学钢琴到长大了学语言学游泳学画画,基本是老师一示范,我都一上手试一下就会了。特别有意思的是大二暑假去学游泳,本来那个教练说好了15天教会我蛙泳,然后我学会了蛙泳以后自己在泳池里观察别人的泳姿自己学会了仰泳和自由泳……教练喜出望外的说我有天赋,也不多收我钱就给我纠正动作,还在最后一天教了我蝶泳(つД`)ノ 妈蛋我可是个平地走路都会摔跤的运动白痴啊!&br&&br&然后在法学院的时候也是,记得第一学期的时候学property物权法,在学到servitude地役权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复杂的概念叫prior purchaser problem,老师上课讲了一遍后目测大部分同学都没听懂,因为后来在office hour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问那个问题,但是其实我上课老师说了一遍就听懂了,后来在office hour的时候还在默默嘲笑那些蠢蠢的美国同学,怎么就理解力这么差呢2333……o(^_-)O&br&&br&其二是记忆力。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知识积累的本质就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你对新事物新知识理解接受的再快,如果不能转化为长期记忆,过了一周就忘了,那也不叫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又体现在两点:速度和深度。有的人记的快,忘的也快,有的人虽然要多花点时间背下来,但是背下来就不容易忘。记忆力对学法律的重要性我觉得很不言自明啦!就说美国法学院那变态的三个小时打7000字英文的考试,不把一门课的核心概念逻辑和框架背的滚瓜烂熟,咋去考试?更别说国内司考本身就是考背书了……&br&&br&我是典型的记得快忘的快。我记忆东西的速度之快导致了高中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我过目不忘……小的时候我跟我爸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每次去一个旅游景点,我爸对着介绍那个景点的中英文牌子就让我背下来,然后我基本就是在牌子前面站上三四分钟,回头对着我爸直接就开背。然后高中读文科的时候也是,记得跟同学打赌,历史书和政治书从随便找上一页看上几分钟开始默写,经常一字不差。大学的时候双专业法学,考试从来都是提前两三天开始背书,背完了直接去考,经常90+……&br&&br&咦是不是觉得我在吹牛?其实我只是记的快,后面还有一个忘的快呢……高中时候默写下来的历史书,第二天再让我写,最多只能写出50%了。所以这就是说为啥我大学司考没有过,因为要!背!的!东!西!太!多!了!我当时时间特别紧又没办法强化记忆,经常是刑诉录音听完做题满分,可是民诉录音听完刑诉就忘光了……掀桌!!(╯°□°)╯︵ ┻━┻(话说掀桌这两个字输入法不会自动联想,我每次都要打掀起桌子四个字然后删掉多余的那两个字……是不是感觉萌萌哒(^O^))&br&&br&而且记忆力这个东西是会退化的,比如说我跟我爸玩的那个游戏,随着我渐渐长大,需要背出来那个景点介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10岁的3分钟慢慢变成了18岁的15分钟…T^T
所以我觉得我肯定不是啥记忆力超群的天才,顶多是比平均值稍微高那么一点儿而已啦Y(^_^)Y 像前面有人说的那种很多年前的小事到现在还记得我是绝对没那个本事的……&br&&br&其三就是抽象思维和框架性思考的能力。还是以在美国读法律为例子,法律尤其是美国这种发展了两百多年的法律,体系浩瀚结构繁杂,一眼看上去真是一团乱麻不知道从何下手。而美国法学院难就难在是从点到面的学习,先扔给你一堆法律这棵大树的几片叶子——案例,然后让你慢慢摸索出枝干和树干,自己把这棵树的结构整理出来。所以那种宏观性的抽象思维能力特!别!的!重!要!哦对了更别说考LSAT本身就是考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了……&br&&br&嗯再拿自己举个栗子(别打我啊!我只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式啊(╥﹏╥))....刚读法学院的时候,尤其是第一个月读下来,身边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what the fuck, where are we going, what the hell are we learning.....蛋素我从上了两三节课开始参照往届的outline和考试题,不停地琢磨这门课的框架是什么,学这么一堆案例到底等于大树上的哪个叶子,所以我感觉我应该是比别人更早的领悟到了这棵大树的框架。然后有了框架在心里,读案例就轻松多了,甚至有时候我都可以预测出老师这节课的重点在哪……&br&&br&说了一堆其实重点就在于,大脑的深度,所谓的学习能力本身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因为不同学科要求的能力不同,比如说学艺术需要创造力,学语言需要模仿能力,学法律需要抽象思维和记忆力什么的。而对于我们这种并不是任何方面的能力都超乎常人的普通人来说,早早意识到自己自己的技能点加乘在哪了,然后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避免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哒(*^o^*)&br&&br&嗯现在我们回到我一开始设想的框架(看到这里你还记得我一开始说啥了吗?是不是我被我绕晕了?你的抽象思维能力呢哈哈哈&3&)...话说上回我们讲到学习能力=大脑的强度+深度。深度其实就是上面啰里八嗦的一堆,直接决定了你有没有那个“本事”,而强度,就是说你能把这种“本事”发展的有多远。&br&&br&任何一种天赋或者说技能点都不是一开始就点满了的,而是说基础比别人好,或者说加乘速度比别人快,如果没有不停打怪升级,没有经过时间的积累和磨练,再好的天赋也慢慢没有啦!这种积累和磨练又取决于两种能力:耐力+自控力。&br&&br&所谓耐力就是长时间进行高强度思考的能力,而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学习特别复杂问题的时候,连续思考上一个小时你可能就累了,但是有的人可以坚持两个小时,这就是耐力的技能点。到了极限之后(你的一个小时人家的两个小时)之后怎么办?你可能偷懒跑去玩了,有的人就可以在到极限的时候再坚持半个小时,并且一样聚精会神,这就叫自控力的技能点。&br&&br&这么说吧,我就是属于那种大脑深度很好(仅限于读法律),但是强度不够的那种(说白了就是有天赋但是不爱努力)。而 &a data-hash=&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 href=&//www.zhihu.com/people/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P300& data-hovercard=&p$b$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HP300&/a& ,也是在美国读法学院,就是典型的强度好,但是深度不够(就是不太聪明但是特别努力的意思2333……)我学习从来都是效率高,学的快,而且很快就能找到方法,但是坚持的时间很短,读书的时候从来都是最多读一个小时就得休息一下,歇着歇着就跑去刷知呼了……但是他就是耐力特别牛逼,我们俩当初一起考LSAT的时候,五个小时的模考中间休息半个小时,我经常刚做1/3的题就累的不行了,他还能聚精会神的做,而且还能控制自己累的时候继续坚持从而突破瓶颈。&br&&br&我觉得大脑的强度,耐力和自控力,也是平常人所说的“勤奋”。我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勤奋”从来就不是“你看人家xxx怎么那么用功你就不能学着点”的那种能够后天改变的学习习惯,而是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我不是不用功,而是注意力集中一个小时就累的难受,你让我咋勤奋?而自控力其实也是跟天赋有关的,小时候练琴,有的孩子就是能在琴凳上一坐一个下午的练,而我只有在我妈在旁边拿着格尺一偷懒就揍我的情况下才能连续弹上三个小时。&br&&br&但是我觉得大脑的强度是可以后天改变的,比如说美国很流行的meditation冥想就是一种方式。我们学校的meditation session就是一堆人一起中午在一个屋子里坐上一个小时,大家闭上眼睛什么话都不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那么坚持一个小时。一开始觉得真特么无聊啊我每次都在睡觉……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锻炼专注力和集中力的办法呀喵! &br&&br&我觉得我胡说八道一通其实思路已经很清晰了,学习能力=大脑的强度+深度。&br&A. 深度=智商=聪明=有本事,不同学科要求不同(以读法律为栗子)包括&br&
1)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br&
2)记忆力: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速度+深度&br&
3)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考的能力&br&B. 强度=勤奋=努力=把&本事&发展的有多厉害&br&
1)耐力:长时间高强度思考的能力&br&
2)自控力: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突破瓶颈的能力&br&&br&(妈蛋感觉我这脑洞都可以去写书了,兜售个成功学骗点钱啥的…………( ? ▽ ` )?)&br&&br&但是说到最后,学习能力是不是人最重要的能力呢?我觉得见仁见智,古往今来最厉害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大学者嘛。而且学习能力50%的决定因素都是天赋技能点,后天很难改变的,说这种能力最重要有种默默的从娘胎里出来就看到头了的悲凉感,人生还有啥努力的希望?难道就不能总结出来一条普遍适用各种行业而且可以通过后天提升的技能点嘛?&br&&br&我其实默默的觉得上面提到的自控力是一种。因为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而最难克服的缺点不是智商硬伤而是拖延症。我在法学院遇到的老师/同学里面,让我觉得最厉害最佩服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控力特别强。其中一个体现就是规律作息规律锻炼,这种事情真是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难了,谁减过肥谁知道……而自控力是属于那种可延伸可放射可受益无穷的那种能力,一旦你能够坚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自己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那真是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都手到擒来啊!嗯再说社会交往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其实自控力不就是控制情绪控制心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内心强大宠辱不惊的能力嘛,这么说自控力也影响情商啦....&br&&br&Anyway感觉脑洞开的太大有点收不住了……不过这个话题多好玩儿啊!欢迎讨论!&br&——&br&个人公众号↓ 超级话痨 谨慎关注&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FjiYgATEl1norUDj920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FjiYgA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l1norUDj920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好有意思的问题,脑洞大开来答一下(☆_☆)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学习能力当然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大脑一片空白到不断吸收知识,获取一技之长的过程,从升学考试到与人相处,生活里的一点一滴都是需要学习,学得好学得快,自然就比别人走的更远…
所谓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感觉更多是历史方面的称谓。比如说美国的法律一开始是起源于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但是发展到现在,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法系之间也的区别也是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br&&br&别的国家不了解,单说美国。你说它是判例法系吧,但是现在statute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美国法院的判决并不是全部按照过往案例来的,有现行的statute(立法机构颁布的成文法)的话,不管是州一级还是联邦一级的法院,都要按照statute来判,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statute规定的话,就看过往判例了,这就是所谓的&common law&,即普通法,也就是大家说的”判例法“。&br&&br&美国基本立法思路是传统民法领域,比如侵权,合同,和物权(property),基本还是普通法(即“判例法“)的领域,但是其他一些领域,比如patent这种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就是国会颁布一个statute,然后只有联邦法院才有权解释和适用这个statute。所以说“英美法系”只是一个历史上称谓,讲的是法律的起源,现在的美国的法律很大程度上跟英国的法律是非常不一样的。&br&&br&至于中国,当年法理学说我们是“社会主义法系”,但是个人感觉就是中国因为法治建设比较短,现行的很多法律都是直接照抄其他国家的规定,比如合同法一大部分是直接抄的美国的统一商法典。因为中国的法律不像英美和欧洲国家的法律那样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自然没有“某某法系”一说了。&br&&br&总而言之,法系这种东西是历史的称谓,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概念。当然现在同一法系国家的法律之间的相似程度肯定是大于不同法系国家法律的相似程度的。为什么人家提到“大陆法系”的时候不提中国呢?因为现行中国法律是没什么历史演变可言的,就好像人家是同一个祖先所以长的像,而你是因为整了容所以跟人家长的像,别人当然不会说你们是同一家人啦。:)
所谓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感觉更多是历史方面的称谓。比如说美国的法律一开始是起源于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但是发展到现在,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法系之间也的区别也是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别的国家不了解,单说美国。你说它是判…
诶?居然有人邀请我答题?感谢佳佳子童鞋啊!&br&内个,我现在是1L,就是美国JD一年级,感觉我的所见所闻对于楼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恰逢今天上学期的考试出成绩,也希望攒个人品嘛喵哈哈~&br&&br&首先,楼主你要明确的是,你为啥想读JD?&br&说的再明确一点,你知不知道JD学生平时上课要学什么,出来以后要做什么?你对这个学位,甚至这个行业有多强烈的commitment? &br&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我们再来谈读JD需要什么条件,或者说,你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这条路上出人头地?&br&&br&先给你讲讲第一点吧,也就是说我在法学院半年以来的见闻。&br&JD是典型的professional degree,这种教育模式训练的并不是你对知识的追求,而是技能的提高。就像上个学期我们物权法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课时候说,如果你来法学院是为了享受学习的乐趣的话,那么你抽三年的大麻都比法学院的学费要便宜。说白了,在法学院呆三年,你能收获的是进入律师行业的“技能”,而并不是学到了多少法学“知识”。美国法学院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不需要教你知识,因为你一切想要学到的基础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得到——便捷的学术搜索引擎、各种hornbook, study aid, 我们想要教你的,是一种掌握这一切知识的能力。打个比方说,美国法学院就好像是有一套代代相传的内功心法, 而这世界上所有的法律知识仅仅是招式。那么你通过上法学院能得到的,就是这套独特的内功心法,呼吸吐纳。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萧峰一样,因为内功足够强劲,就算是招式平平,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br&&br&那这所谓的内功心法包括什么呢?&br&&br&1、analogical reasoning。美国是判例法系,只要你想在美国从事法律行业,一定要懂得analogical reasoning,就是argue出两个案子的相似点,以及为什么某一个先例能够适用与你眼前的这个case,就是所谓的making argument的能力。这一点看似简单, 但是很难做到。首先,你面临的其实不只是一个先例,而是很多先例。你要从这个很多个case中抽象出一个rule。其次,法官的判决通常都写的很长,就算不长,一般也不会像一片论文一样结构分明,有理有据的。一篇判决可能要读好几遍才能想明白法官想要表达什么。最后,你要说明白为什么两个案子相似?相似在哪里?有没有counter argument?&br&&br&2、写作能力:powerful, concise, logical。&br&
作为中国人,首先在语言能力上跟美国人就差出一大截,这种差距是你完全无法想象的。我本科是英语专业,大三的时候托福考了108,专八优秀,各种英语演讲辩论不计其实,出国前沾沾自喜地觉得自己的英语应该基本母语水平了吧。到美国读书以后完全傻眼。在法学院交上去的第一篇作业,老师给我的feedback里面说,那个,我能从你的写作看出来你不是native speaker啊,你的写作有不少低级错误啊blabla,如果你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去找学校的writing center啊……当时我真是有种当头一棒两眼一黑的绝望感,被打击的自信全无。&br&
那么从事法律行业需要的写作能力究竟是什么呢?首先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你的形容词副词用的多么繁复多彩,也不是你的句子结构多么复杂多么绕,而是一针见血的能力。比如说你想在memo(就是法律意见书一类的东西)里表达一句话,判断你写作水平的高低就是你能用多少个英语单词来表达这句话,你的语言越简洁越直中要害,就说明你水平越高。作为非母语的学生,其实这个要求反而是更难达到的,因为我们的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熟练程度,其实很不够我们写出足够简洁有力的句子的。不过别怕,这个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 后面再讲。&br&&br&3、归纳推理,整理信息。这一点上面的同学也提到过。但其实这一点是法学院认为最不重要的素质了。法学院人们的逻辑是,整理归纳应该你能够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而很多优秀的美国同学在来读法学院之前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比如说上课的时候,大家都用电脑做笔记对吧,一堂课下来,美国同学的笔记就是一份完整的outline,大点小点,前后主次,逻辑顺序一清二楚。而且内容翔实丰富,几乎就是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原本复制了下来。而我的笔记,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散乱的、没有结构的,经常是听到哪记到哪,下课后一看,完全无法理解自己在想什么。这方面的能力同样体现在期末做outline上,你能不能把你一学期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一份几十页的提纲?能不能找出这学期学过所有案例的逻辑关系?他们背后共同的理念是什么?你学了哪些rule?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br&&br&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些,下面来讲讲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够在掌握以上种种能力,在美国法律这个行业里出人头地。下面这些其实只是我自己的感悟,因为我也只读了一个学期,很多想法可能不够准确,不过应该可以回答楼主“智力平平”可不可以读JD的问题。&br&&br&具体一点,想来美国读JD,楼主最好拥有或者先培养一下这些素质。&br&1、Time Management。&br&
你是拖延症吗?你是不是所有的作业都一定要拖到deadling才开始?你的自制力够不够强?如果你有重度拖延症,规劝你一点不要来读law school。这是为啥呢?因为如果把法学院第一年比作行军打仗,那么你和所有的同学手上的士兵都是一样多的,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你的策略。所谓的士兵就是你的时间,因为第一年的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关键(诶那我怎么还在这里答题……),不像是你高考的时候,你可以从高一用功到高三,或者在你考托福、gre、lsat的时候,你可以复习个一年八年考他个十次八次。在law school,你只有这一年,每门课只有这一次考试。听好了,&b&你只有这一次机会&/b&。但是大家都一样, 都只有这一年,所以拼的是谁会更高效的利用时间,谁的自制力更强,能够制定完整的计划并每一步实施下去。我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Be a strategic law student!&br&&br&2、心理抗压能力。&br&
你平时容易焦虑吗?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放弃吗?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会自暴自弃,什么都不想做,还是调整一下,继续奋斗?反正我是觉得读JD真是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如果你以前没有在美国学习或生活过,读法学院才是第一次来美国的。(如果是美本应该会好很多)反正我刚来的时候是挺受打击的,美国同学英语说的那么好(废话),上课抢着回答问题,课间讨论一个个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再看看自己,一张嘴人家就能听出来不是native speaker,写作又被老师说有缺陷,简直没活路了……&br&
但是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的啊喵,其实美国人虽然很能说,但也并不是那么厉害,况且也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很能说……总而言之,虽然刚来的时候很受打击,我觉得自己半年下来还是取得不少进步的。比如说口语,虽然现在还是很渣,但比刚来时已经好很多了,这学期刚开学的一次moot court,还被老师点名表扬说我很有做律师的天赋(囧)。比如说写作,虽然一开始被老师打击的体无完肤,后来也慢慢提高了,当初打击我的那个老师,后来也开始表扬我,说我进步越来越大(噗是因为起点太低了么……),然后虽然法律写作很难,我第一学期的写作课拿了个A-,也很满足了,当然这学期要写的东西更难了要好好努力……诶跑题了,反正我觉得一开始压力是挺大的,如果没抗住,那就折了,如果抗住了,坚持下来了,努力学习,保持好的心态,就一定会有好结果的。&br&&br&3、沟通技巧。&br&
你喜欢跟人玩吗?你当众说话会脸红害羞吗?你跟职业人士交流的时候够不够得体、大方?刚刚说的一大堆其实都是针对法学院第一年的“学习生活”,其实这第一年过去以后,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法律这行业对人其他方面能力的要求也显现出来了。律师本质上还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这跟搞科研的不同,想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你要懂得合作、懂得妥协、懂得什么时候该表现,什么时候该谦卑。这一点我其实没什么经验可以介绍,因为半年以来我几乎都在闷头学习……很少跟同学一起出去玩,networking的活动参加的也不多……不过我深信这方面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楼主你是一个先天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比较擅长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人,法律行业并不是你最合适的选择。&br&&br&4、智力。&br&
好了,最后才说到你最担心的问题了。其实我不是很清楚怎么回答你,因为如果说法学院是对智力没有任何要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美国只有3%的人拥有职业学位,比如JD这种,就算是中国,每年考lsat出去读JD的人能有多少?连0.001%都不到吧。我LSAT当年考了168,准备了一年,考了两次,第一次cancel了。当时跟我一起考的一个大神,现在在columbia law school,考了175。168和175的差别我就不多说了,楼主研究一下LSAT就会清楚。同样是人,同样是英语专业,我们全程一起复习,一起模考,为啥人家就比我高那么多?答案很简单,智力。当然我是绝对不想承认我比较笨的,所以我会继续给这个智力下一个定义。就是说,读法律需要的“智力”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聪明或笨,而是很难解释的一种能力。你可以说是逻辑分析,也可以说是time management,总之这种能力就好像是一个门槛,越不过这个槛,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顺利走下去的。&br&
就比如说lsat这个东西,有的人考了三次、四次都上不了160,有的人一次就考了175。这种能力是很抽象,是没法量化的。那你可能想问,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否适合读law school呢?很简单,LSAT。虽然这个考试在美国已经被黑得飞起,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楼主可以准备一段时间,考个LSAT试试看,如果你属于那种考了三次、四次都上不了160的人,就放弃吧,你没有做这一行的天赋。当然我也不是说你一定要一次就考了175才叫有天赋,这个你要自己摸索着来,看看自己对LSAT有没有“感觉”。&br&&br&
好,现在假设你准备攻克LSAT了,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拥有这个能力,一种是没有。如果你跨过了这个槛,恭喜你,努力吧。朝着JD奋斗吧,你可以熬过第一年的。记住要静下心来,找对方法,相信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br&
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要灰心丧气。世界是很美好的,JD也根本代表不了人生的价值。在中国的法律行业里混,自然需要另一套技巧,一定也可以混的风生水起。美国最崇尚个人主义,肯定任何一个行业的价值(虽然我觉得我的美国同学都是那种”我做律师我自豪你们其他人都是土逼”……),找一个自己喜欢而感兴趣的行业,全心全意的坚持下去,人生就会很幸福的喵!&br&&br&---又想了一下,补充一点实际的数据吧---&br&1、关于学费。楼主大可不必担心读不起的问题,只要你能考到165以上,根据这两年的经验,T30全奖还是有可能的。能考到168,T20全奖;175,T10全奖都有可能。所以申请的一切因素在于lsat分数,本科是不是名校无所谓,真的无所谓……&br&2、关于就业。这个我只能提供一些前几届的经验,不得不说,现在美国的经济形势虽然在变好,但就业相对还是比较紧张的。针对我们大陆本科毕业直接过去,在美国无读书工作经验,又不搞IP的人来说,T6的法学院应该前50%可以保证就业,T14的法学院要30%才可以。我的学校就在T14的尾巴上,希望我能找到工作啊喵……&br&3、关于费用。这个其实还是取决于你能拿到多少奖学金。假设你没有任何奖学金,如果你在DC/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一年大概要7万五千刀左右。小城市另当别论,我不是很清楚。&br&4、关于实习。第一年暑期的实习对于毕业能否留美没有决定性影响,第二年开学前的oci (on campus interview)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是能否找到大所工作从而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对于我们外国人,oci大部分雇主要求前30%的成绩。&br&&br&&p&——————————&/p&&br&个人公众号↓ 超级话痨 谨慎关注&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FjiYgATEl1norUDj920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FjiYgA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l1norUDj920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诶?居然有人邀请我答题?感谢佳佳子童鞋啊! 内个,我现在是1L,就是美国JD一年级,感觉我的所见所闻对于楼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恰逢今天上学期的考试出成绩,也希望攒个人品嘛喵哈哈~ 首先,楼主你要明确的是,你为啥想读JD? 说的再明确一点,你知不知道…
楼主本科理工科吗?理工科的话,直接上LSAT没啥压力。3个月准备可能就够了。考试的之前不要乱吃东西,这样考场上至少不会闹肚子(血泪教训)。。。@赵丹喵 小姐说的很到位,我拜读后也是受益良多,非常感谢她的答案!&br&&br&以下我说一下有关选校,供有志于攻读美帝JD的同仁参考。(LLM也可以参考)。未经授权,严禁除知乎以外的任何商业机构或中介转载。对于违反者,作者保留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br&&br&有关法学院排名术语:&br&&br&HYS:哈佛#2耶鲁#1斯坦佛#3,美国学生俗称的Holy Trinity,圣·三校。这两年圣三校里的HY很喜欢发奖学金给理工科Ph.D。。。可能是IP市场火爆而这两所学校相关学科没有其他学校那么牛。。。&br&&br&T14:法学院前14名,第一梯队。根据2013年排名,按排名先后:耶鲁,哈佛,斯坦佛,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宾大,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杜克,西北大学,康奈尔,乔治敦。&br&&br&T1:法学院第一阶层学校,一般指非T14的前50。其中著名的有那些万年老1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范德比尔特大学(昵称Vandy),和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UT Austin)。T2:51-100。&br&&br&TTT:Third Tier Toilet。对于100名以后150名之前法学院的谑称。TTTT或T4,排名150+的法学院。&br&&br&OCI:On-Campus Interview 法学院校园招聘,学校越好,来的律所/机构越多。&br&&br&OGI(非官方约定缩写):On-Campus Government Interview 法学院政府部门校园招聘,比如FBI,CIA,法院等。中国学生基本别想,除了FBI以外,几乎所有机关都要求美国公民,连绿卡也不行。FBI水挺深~不展开了~&br&&br&选校第一原则,T14。第二原则,跟钱走。第三原则,没钱或者钱不多的情况下看地理位置。第四原则,教师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排名。比如IP,1伯克利 2斯坦福 3加州圣塔克拉拉 4乔治华盛顿大学(DC) 5耶诗瓦大学卡多佐法学院(Yeshiva University,Cardozo School of Law) 6纽约大学 7休斯顿大学 8美利坚大学(DC) 9新罕什威尔大学 10波士顿大学 11伊利诺伊理工。&br&&br&第一第二原则是自明的,第四原则也很方便遵循,网上都可以查得到,我就不展开了。重点讲第三原则。万一LSAT不是很理想(比如我),也不用过于在乎排名(哼~)。因为作为理工科人,一旦你考出专利人执照以后,前途就平坦很多了(比如我同学T_T,中科大毕业的,在美帝已经拿了个药学PH.D,去年进法学院之前把专利人给考了。。。)。有学长告诉我,律所IP部门面试,往往更注重本科专业成绩,提的问题大多也与本科专业相关,IP有分开的招聘会,每年七月底在芝加哥Loyola大学法学院举行。&br&&br&申请的时候心态要放平,按照自己的成绩,从高到低,挑大城市的法学院投。&br&&br&第一,法学院成绩和法学院排名,能决定你的第一个工作,至于以后的,全都是自己的不懈努力。我见过纽约市某F法学院的特优毕业生(summa cum Laude),犹太人大胖子。他毕业十多年了,现在在我之前工作的律师事务所老板的手下,当兼职律师,给他80块一小时的法务咨询费他都乐开了花。某N大法学院毕业的律师干了十几年,反反复复,还是在中产阶级徘徊。也有从另一个某N大法学院的毕业的老律师,做个人伤害案件,职业生涯迄今为止,上百万的判决就拿了超过20个,百万以下判决不计其数,判决先例若干。自己的老板,也不是很知名的法学院毕业的,执业十数载,现在税前的年收入也有半个百万了吧。他当年LSAT不高,拿了全奖去的。第一份工作在双子塔,年薪才几万美元。塔楼被炸那天,他堵车迟到(所以我工作时候偶尔迟到他也从来不讲)。。。能在纽约市摸爬滚打到今天,靠的真不是他法学院的名头。所以,安心地去努力争取,自己努力过了就好。&b&LSAT对于中国人来说真不是什么智力测试~完全是考验你的决心,执行力,毅力和努力。&/b&至于结果出来以后,值不值得去读,完全是主观上的审时度势,以及个人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掌握和判断。It's a judgment call.&br&&br&第二点,我来说说为什么要去大城市。&br&&br&首先,从法律教学的角度来讲,法律这个行业十分有地域性是因为美国有五十个州,有五十套法律,有五十个州律师执照。T14的眼界更开阔,教学应该会更加开放。举个例子,非T14的A州的X法学院,该法学院法学教授的讲课的侧重点就很有可能是当地法律。虽然案例书上都会有各个州的案例,但一般来说,法学院老师都会适当做增删,以便让学生知道当地的法律。再说执业角度。作为一个国际学生,跑到上面所提的X法学院读完了学位以后,跑到纽约市来做律师(A州非纽约州)。毫不客气地说,即使你考出了纽约州执照,在执业之初,当地的法律市场对你的认同感还是会很低。因为,首你对这个市场不了解,其次你没有当地人脉的积淀。律师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忘记学过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效率,效率,还是效率。看过的案例?忘掉一半,因为可能被否决了,或者不再流行了,或者面前这个案子指派的法官很厌恶某个先例。法律文书写作的格式?忘掉一大部分,所内事务根据合伙人的要求来;法庭文件根据每个法庭每个法官的具体要求来:字号,行间距,打印用的纸张颜色等,错一个地方,法庭工作人员都把文件给你扔回来(这些家伙平时没什么权利,碰到这些事情可乐呵了。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可能也读过法学院,但是没考过律师资格。他们拿着底薪,看着面前的一个个律师西装革履脸色红润,心态可能好么~)。“&b&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金科玉律在法律行业是不折不扣地被膜拜并执行。&/b&由于很多当地法学院的学生,很有可能在这方面有优势是因为他们实习期间就做过了相关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所以上手会比较快。关于人脉,我打几个比方,北大、人大法律毕业的,北京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去上海广州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华东政法、复旦毕业的,上海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北京广州应该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武大,南大等知名法学院同理。同济、上外、上财法学排名虽然不高,但是毕业生在上海找工作,绝对不会太困难。为什么?因为上海是他们的大本营啊,校友都已经在当地做了合伙人啦。而且也很难想像上海当地人,作为上海法律市场的主要需求者,会去找一个西南东北某省份某高校毕业的律师,即使那个学校法学院排名如何高。美国法学院也一样,当地的资源对于法学院学生来说很重要,即使是中国留学生。法学院JD是三年,期间不仅仅是上课讲案例,考试拿高分,2L、3L中无数的社交活动对法学院学生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可能让你认识一些将来的合作伙伴,而且很可能给你带来第一份工作。如果毕业后远走他市,就是放弃了自己三年内搭起来的人际网络。而且一旦自己的人脉在有了突破口,往远里说,以后哪一天有了案件,自己在当地有关系很好的同学,能呼得应,能帮你处理好事情,你能给客户很满意的交代,钱就赚到了~&br&&br&最后,再发散一下从现实角度来谈法学院选校。就找工作这一点来说,美国大城市的法律市场对于国际学生就业要友好很多。国际学生大多数跑到大城市就业是因为小城市闭塞,对法律服务的要求相当有限,而且人口基数也不大,这样的话法律市场就很容易饱和。当然,@赵丹喵 同学说的很对,学校排名高的,OCI(On Campus Interview)就足够好。这样的话,只要成绩不太糟糕,找一个大所的工作是没什么大问题的。&br&&br&我推荐一个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op-law-school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p Law Schools&/a&,给各位即将申请或正在读法学院的同僚们参考。这个论坛上面都是在美国读法学院的学生。对于法学院的排名,这个网站更新也很勤。按照论坛上美国同僚们的观点,出了T14的法学院,都是regional school。他们的观点是,举个例子来说,“&b&在纽约,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明尼苏达毕业的合伙人&/b&”。我在美帝读了一个本科专业相关的硕士,进法学院之前,我在纽约市某小型律师事务所干过两年,期间也见过了各种律师、合伙人。最后我发觉,当地混得好的,除了HYS以外,基本上都是纽约市附近的法学院的毕业生。其实斯坦福的都很少过来,非HYS的T14,过来纽约的也不算太多。。。可能我见得还不够多吧。明尼苏达州(UMN #19),阿拉巴马州(U Alabama #21)这些地方毕业的律师/合伙人更是凤毛菱角,除非他们混迹唐人街的华人。。。纽约市的现实是,HYS以外的T14,三所在纽约州(哥大,NYU,康奈尔)。其中哥大和NYU都在纽约市。最后能看到在纽约市生存下来的律师,出身非T14的纽约州上州的法学院(雪城、布法罗)的都很少。所以很可能是,毕业于排名比你读的法学院低了40-50名的纽约当地学校的学生,混得比你爽很多。。。虽然可能国际学生在事业之初还体会不到这一步,但是有个心理准备也好。&br&&br&我之前工作的那个小所的管理合伙人律师也是乔治敦大学毕业的。她在那儿有个师兄,清华电子工程,乔治敦毕业后进了Jones Day(大所)。她说,他们现在联系,师兄告诉她,大所的日子看不到头,工作了那么多年,感觉还是没完没了,相当辛苦。虽然无意给各位同僚泼冷水,但是&b&我们来自中国的&/b&&b&未来&/b&&b&美帝&/b&&b&法律人,要探索和要走的路还很长。&/b&与大家共勉!
楼主本科理工科吗?理工科的话,直接上LSAT没啥压力。3个月准备可能就够了。考试的之前不要乱吃东西,这样考场上至少不会闹肚子(血泪教训)。。。@赵丹喵 小姐说的很到位,我拜读后也是受益良多,非常感谢她的答案! 以下我说一下有关选校,供有志于攻读美…
&p&出成绩的那天有点阴,天气预报说晚上要有暴风雨,下班的时候在chambers门口碰见了法官,我赶紧提醒他说法官大人晚上有暴风雨,您早点儿回家啊,法官是一黑人老头,笑眯眯的说thank you。然后我想了想,没有直接回家,还是不知死活的去了Baker&Mckenzie的reception,想着万一第一年考不好,没事去律所混个眼熟说不定也好找工作啊....&br&&/p&&br&&p&然后就来到了reception,碰到了跟我一个班的苏茜同学,她一看见我就说,哎你知道吗咱下学期成绩都出来了!!我当时就...神马!!不是一门一门出的吗!!怎么可以一下子全出来!!你是认真的吗!!好想掀桌!!&/p&&p&(╯°□°)╯︵ ┻━┻&/p&&br&&p&苏茜表情严肃的说千真万确!埃里克(我们班另一同学)已经查到了!&/p&&p&然后我就不淡定了!!
旁边各个法学院的学生已经开始职业又得体的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了,我一个人默默的吃着盘子里的东西,紧张的腿一直在抖,于是默默掏出手机来给某个傻逼大方脸 &a data-hash=&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 href=&//www.zhihu.com/people/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Fabian Delph& data-hovercard=&p$b$9b8fcf845f7bebd269ac5c943cfd000a&&@Fabian Delph&/a& 发了条短信。&/p&&p&“同学说我们下学期成绩全都出来了,我不敢查。”&/p&&p&大方脸很快就回了,一如既往的霸气。“我帮你查!”&/p&&p&我哆哆嗦嗦把自己的账号密码发过去,然后就像等待宣判的犯人一样面无表情的坐那等着,跟整个reception的气氛特别不搭调。紧张的不行,一咬牙一口气喝光了眼前一杯酒。&/p&&p&手机屏幕很快又亮了,大方脸说:“4个A!!!傻逼你可以转去Harvard了”&/p&&p&我当时的反应真的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23d0e7e6c0f4c012d2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23d0e7e6c0f4c012d20_r.jpg&&&/figure&&br&&p&然后又觉得,不对,大方脸一向稳重,这种事不会骗我的,然后我就自己查了下,欸?真的耶。&/p&&p&先把桌子放好┬─┬ ノ( ゜-゜ノ)
&/p&&p&然后。o(^▽^)o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阿啊!!!!四个A!!!!!老子特么要进big law要当大律师要升职加薪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了!!!!然后!!我!!很霸气的直接起身离开了reception!!我特么再也不愁找工作了阿啊阿啊谁跟你们这群傻屌social了老子要回家打游戏!!!!!&/p&&p&.....你够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aaa1fb5a48_b.jpg& data-rawwidth=&92& data-rawheight=&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2&&&/figure&&p&好了啰里八嗦的废话太多了,下面开始射干货(严肃脸|( ̄3 ̄)|&/p&&p&想想这一年来,从刚来美国时候说话磕磕巴巴,连课都听不懂,到一年摸爬滚打下来,居然也混进了大饺子城的top 10%,真有种啊哈哈哈哈老子天下第一所向披靡的感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1f37e4de50d5b99daf557d6_b.jpg& data-rawwidth=&167& data-rawheight=&1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7&&&/figure&&br&&p&咦怎么奇怪的东西又出来了。。。(??Д?)」&/p&&p&好了感觉写到这里人品也败的差不多了。。。不过我坚信攒人品的过程是通过分享传播造福大众嘛,于是准备启动经验狗模式,开个日志主是写一写美国JD第一年是怎么学过来的,重点放干货,希望自己接下来转学加找工作能有好运呀(?ω?)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bdf38bea4da_b.jpg& data-rawwidth=&175& data-rawheight=&1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5&&&/figure&&br&&p&前方长文预警!!!!!!!!!!!!!!!&/p&&p&我们的目标是!!横扫美国人!!让law school的top third变成中国人的天下!!!耶!!&/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6bbfb961bf55ba6175d76f_b.jp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3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br&&p&——————————————蛇精病与正常人类分割线(OvO)———————————&/p&&p&首先让我们来打通任督二脉。&/p&&p&第一年想要学得好,主要靠啥呢?我觉得主要是英语过关,方法找对,最后加上time management。&/p&&br&&p&很多人觉得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在美国法学院当学霸主要英语要好,但如果law school考的是你的英语水平的话,美国人作为native speaker真的秒杀我们一千次一万次。。。虽然我是英语专业出身,但听说读写跟美国人一比还是烂到没边儿了。。。但是其实想当学霸,英语的作用真没那么大。我跟很多教授聊天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阅卷的时候并不会关心你的用词语法从句一类的东西,最重要的是idea。有一句话叫ugly but useful,就是这个意思。法学院考试的时候时间紧张,就算是美国人也没时间仔细雕琢语言,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argument,越straightforward,胜算越大。&/p&&br&&p&什么叫方法找对呢?law school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可能会有教你一年级学习考试的讲座,其中被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find the way that works best for yourself”。当时听来觉得什么啊,说了跟没说一样,但一年下来反复想想,这句话才是精华中的精华。&/p&&br&&p&法学院的学习方式千差万别,有的人从来不读reading,靠着supplement从头撑到尾,开学一个月就开始做outline,期末靠一天刷n套题生活。有的人读reading,做笔记,但是不做outline,用期末刷题来锻炼argue的技巧。很难说哪种方法是可以绝对复制的成功。所以在law school只要记住一点,就是不停的思考,哪种方法最适合我?这种学习方式对我有没有用?如何改进?&/p&&br&&p&举个最简单的例子,study group。大部分law school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小组,每周固定见面一次,讨论不懂的问题,期末的时候大家一起刷题然后争个面红耳赤。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一个study group都没有参加。当时的考虑主要是:首先我听力口语虽然过关,但是在跟同学讨论的时候必须要非常集中注意力,这就意味着我参加study group要比同学耗费更多的精力。其次我想问题习惯自己一个人呆着,让脑子里的俩小人扮演原告和被告,argue back and forth,而将学习小组里面同学的观点消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识总觉得怪怪的。最后觉得我大部分课还是学的挺明白的,就不跟这群傻屌浪费时间了。。。)^o^(&/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17ce93ea5f24ddb43b4dcfae45c1bc6_b.jpg& data-rawwidth=&168& data-rawheight=&1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8&&&/figure&&br&&p&然后是time management。之前想到过一个比方,law school第一年就像是下棋,每个人手头的资源都是同等的,关键是如何利用的问题。这里的资源指的就是时间,大家都只有这一年,law school学费这么贵,没有人会想再读第二次,这一年失败了,就再没有机会再来过了。LSAT一次考不过还可以再考,law school第一年可真的只有这一次。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p&&br&&p&好啦总结一下,本门的内功心法就是:一要英语过关能听能写够直观,二是开学后迅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不断调整,三是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p&&p&下面来讲讲具体的学习方法好啦,是不是很期待呀*\(^o^)/*&/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15a1a1af2f781d33abc01_b.jpg& data-rawwidth=&100&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0&&&/figure&&br&&p&首先说一下,我所在的section是大饺子城的特色班,第一年的课程跟传统的课程有很大不同,比如说我们contract和tort是在同一门课学的,名字叫Bargain, Exchange, and Liability,然后第一年整体风格比较偏理论,会讲很多逼格高高的法学理论。。。Anyway,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每个人,所以还是那句话,时刻记着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然后不断调整。&/p&&br&&p&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通用的,就是不管你怎么学,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四个核心要件一定要有:do the reading, take class notes, do your own outline, do the practice exams.&/p&&p&一个一个来(≧?≦)&/p&&br&&p&&strong&1、Reading&/strong&&/p&&p&印象中大学刚了解JD的时候,就是听说law school的reading特别多,每天几十页上百页的留,根本读不完,读完reading的都成大学霸了。。。一年过后,知道真相的我只觉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0e459084fde93e2e970a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0e459084fde93e2e970ad_r.jpg&&&/figure&&br&&p&真的,到后来就知道,尼玛reading算个毛线啊!!比reading更可怕的事儿在后面啊!!如果law school只用读完了reading就万事大吉了那就不会那么多人崩溃了好么!!&/p&&br&&p&law school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每节课上课前都有阅读任务,几十页到上百页不等,通常是几个案例的判决书,然后老师上课就讲这个几个案子。刚开学的时候觉得读案例就已经好痛苦了。。那么长,看起来毫无逻辑,法官到底想说什么啊喵+_+?但是相信我,慢慢就会好的,我会告诉你到后来读习惯了 几十页的案子不到十分钟就看完了么。。。但是关于如果快点进入状态加快读案例的速度,我倒有几个小tips。&/p&&ul&&li&时刻记着一份opinion的基本结构:facts,issue,holding,reasoning&/li&&li&太复杂的案子不用细读facts,大概看一下发生了啥事,然后直接读reasoning,一般判决书在分析的过程中会重新提到关键的facts。&/li&&li&issue和holding没有你想的那么明显,很多时候不太好找,读的时候留点心,抓住了holding后面的reasoning也就顺理成章了。&/li&&li&做case brief。这一点被很多人诟病,认为做case brief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的想法是,第一年可能要读几百个案子,每个案子都brief一下纯粹是大傻蛋,但是找一个写的好一点的opinion来认认真真的brief一次,是对于以后读opinion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在做brief的过程中,你会主观能动的去分析reasoning,一共有几个大argument,下面分别是怎么论证的,这些细节的部分如果你只是读的话往往会走神,会错过重要的argument。&/li&&li&边读边写,边写边想,是训练思维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个人喜欢一边读reading一边在电脑上敲点东西下来,大部分时候是自己的summary,这样方便以后复习的时候对读过的东西有个印象。&/li&&li&每读一个案子都顺手敲下来点什么,不一定是完整的brief,可以只是一句话,用来迅速提醒你这个案子讲的是什么,比如说: P suing D for the noxious gases that D’s factory is emitting that is harming P’s home and business that is on their property. (&em&Morgan v. High Penn&/em&)&/li&&li&实在懒的写brief可以去google搜,不过质量良莠不齐。也可参考下supplement (EE, Emanuel)里面对于这个case的讲解。&/li&&li&每节课的reading一定要坚持读完,可以读的不认真,但一定不要下课回来再补,因为每节课都有新的reading,不读reading又完全听不懂课,养成课后补reading的习惯会非常耽误下一堂课的进度。&/li&&/ul&&br&&p&然后就是读reading每个人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所以我还是上面那句话,一定要想——哪种方式最适合自己?比如说,我contract的案子从来不认真读,因为老师讲课的关注点往往不在判决书上,而是拿着issue本身来讲自己的看法,那我判决书读的再仔细,回头老师根本不喜欢这种reasoning有啥用?但是对于civil pro的案子,我一年里读的每一个case都自己认真的brief了,因为civil pro老师不太喜欢自由发挥,往往是守着判决书给我们认真讲rule。所以骚年,一定要时刻让自己的大脑保持高速运转,千万别傻傻的在一条路上走到黑,学习的时候多思考,这种方式有没有效率?我需要怎么改变?&/p&&p&(是不是很爱我呀么么哒(^_-)-☆)&/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52eeeb161c395d01d09e5fc11fa09e5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2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figure&&br&&p&(泥垢!!!)好了让我们神清气爽的进化到law school的下一个学习阶段——上课!!&/p&&br&&p&&strong&2、law school课堂以及taking notes。&/strong&&/p&&p&有一条基本逻辑贯穿了我们一年级所有的课,就是如果reading里面留的东西,但上课老师没提到,那这一部分基本不会被考到。这一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法学院,但基本精神就在这里,&strong&期末考的东西一定是教授上课讲过的,但是讲过的不一定都考(因为有些老师特别喜欢瞎扯蛋)。&/strong&&/p&&br&&p&也就是说,期末复习时候你直接参考的内容一定要是老师课堂讲的,千万、千万不要用大量时间回去翻casebook整理brief。法学院第一年学习的过程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flowchart,你从reading里学到的东西,听过课之后,融合了老师的观点进化成class notes,期末的时候再根据一整个学期的class notes做一份完整outline,这份outline就代表了你脑子里对这门课的全部知识。在reading -& class notes -& outline的过程中,你对这门课的感觉是由抽象到具体,由一盘散沙到一栋楼房的认知过程。从一开始一团乱,到明白每个案子的rule是什么,再到最后对这门课有一种成体系的理解,骚年你就已经进化成学霸了。&/p&&br&&p&所以说,骚年,如果你都已经走到该做outline的阶段了,反而跑回去重新读reading进行知识的原始积累,是非常非常没有效率得不偿失的学习策略。偶尔有case看不明白可以翻回去看,但是在做outline阶段千万不能以读casebook为主要任务。说到这里,想明白law school课堂有多重要了没有?大学里平时上不上课无所谓,期末啃书一顿背就行了。law school第一年真是一堂课都不敢落下,偶尔睡过头没去成,下课要赶紧找录音来听,不然就永远追不上进度了。所以一定一定要认真听课记笔记。&/p&&br&&p&然后来说说law school课堂上都干些啥,这个不同法学院、不同老师风格差异可能会很大, 但基本就是这么点儿东西:&/p&&ul&&li&这节课要讲几个案子,一般上来先是cold-call,就是随便点名一个同学来讲这个案子的facts。&/li&&li&讲完后可能会让那个倒霉蛋继续说原告和被告的argument,以及法院的holding。&/li&&li&对这个案子深入挖掘,继续提问那个倒霉蛋,也可能换一个,也可能老师自演自语。深入挖掘大概是这么个流程:找出这个案子的rule是什么 -& 有没有可能有其他theory -& 开始扯一会蛋 -& 继续回来反复强调这个案子的rule -& 开始教你怎么apply这个rule,高能预警,此处可能有hypothetical出现,一定要记下来 -& 开始吐槽这个rule有多么傻逼/牛逼 -& 同学举手开始瞎扯蛋时间 -& 回到案子本身,可能讲讲这个rule的justification有啥 -& 结束,开始讲下一个案子。&/li&&li&以上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老师。&/li&&li&有的老师会定期帮你串一下这几节课讲的东西,一定要认真记下来,炒鸡有用。&/li&&li&cold-call其实根本没啥好怕的,有的老师会很nice的按照顺序叫,这样你会大概有个概念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叫到。就算真的是完全cold-call,一般只要做到reading读完,手头有个brief,就能应付老师的大部分问题了。其实骚年,老师对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把facts和holding/reasoning说出来……更难的问题往往你支吾一阵他就自己回答了……*\(^o^)/*&/li&&/ul&&p&噗好累呀人家尊的很敬业好不好!!你们一年级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么喵!!喵!!!!&/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73ff5a553b5cda2398bd09_b.jpg& data-rawwidth=&251& data-rawheight=&2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1&&&/figure&&br&&p&( ̄Д ̄)?继续&/p&&p&接下来讲课堂笔记。在law school一直能听见“笔记无用论”,大概意思就是有些人觉得上课要认真听讲,记笔记会影响听课效率,所以我能听懂就行了,不需要记笔记。但是这种strategy的前提是在于你每一节课下课后都根据记忆整理这节课的内容,而不是说“你觉得”听懂了就行了下课了就去愉快的玩耍了……否则到期末的时候骚年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做outline,因为手头空空老师讲的神马都不记得了啊!( ̄^ ̄)ゞ&/p&&br&&p&所以taking notes最理想的境界就是,一节课下来你既听懂了又基本把听懂的内容全部都敲下来了。首先这需要起码80-90wpm的打字速度,其次你要脑子跟的上反应足够快。我们班有牛逼的美国同学,一堂课下来笔记等于完整的transcript,就是老师说过的话都一字一句的复制下来了....但是也有更加神奇的几个人,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见他记笔记,当然据说他们最后考的很渣(=?ω?)? 噗哈哈哈&/p&&br&&p&记笔记的方式千差万别,可以用bullet point,当然也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有一条最基本的逻辑:一定要可以decipher。就是说不管你记下来了什么玩意,一定要做到以后再看这些玩意的时候,能回忆起来这节课讲了些什么,并可以整理成readable notes。一开始跟不上可以少记点,但一定要有意识训练自己在听课不分心的情况下多记笔记的能力!&/p&&br&&p&对了,一开始是在记不下来可以管看着面善的美国学霸要笔记。美国人很nice啊,一般这时候都会直接发给你的。但是如果你只追着一个人要可能不太好,所以可以每节课都问不同的人要笔记呀……(☆_☆) 这个时候没什么好害羞的骚年!拿出厚脸皮的精神上吧!&/p&&p&来点直观的,从读reading到上课这一过程,我的strategy是这样哒:&/p&&ul&&li&每节课reading读完后记两到三页的笔记。&/li&&li&有一些老师爱扯蛋的课,reading基本不认真读,只读往届的outline或brief.&/li&&li&上课的时候发动疯狂小打手模式(?ω?)ノ,以记笔记为主,听不懂的就硬打下来,下课回来再仔细想。&/li&&li&两个小时的课能记10页左右的笔记,time news roman 11号字单倍行距。&/li&&li&每周或每隔一段时间将笔记整理成readable notes。&/li&&li&整理的时候删掉废话,再用bullet point表现出这几节课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尽量形成体系。&/li&&li&有时候仅仅是看上周自己记得笔记就有种“卧槽原来这节课讲了这些内容我怎么完全不记得了”的感觉。&/li&&li&所以如果你根本不记笔记的话骚年你确定期末的时候你还记得住这学期讲了什么吗。&/li&&li&咦最后这两个bullet point好像跟整体文风很不搭调诶。&/li&&li&呸楼上你明明也是乱入的。&/li&&/ul&&p&好啦写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严肃呢!!然我们来放(逗)松(逼)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cd8a610c2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
(你滚……)&/p&&p&好了!!ladies and 乡亲们!!接下来!!是整个法学院学习最精华的地方!!which is !!outline!!骚年你准备好了吗!!又香!又甜!又软的精华要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读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