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N2,在南京大学自考报名费用考的,还有谁和我一样在南

南大or华政?? -
法律硕士综合交流 -
中国法律硕士联盟论坛 -
权威法硕考研网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719|回复: 16
金币100 枚主题帖子UID283550
法硕少尉,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0 枚积分285 点帖子
南大法硕怎么样啊,我是南京人,家里人都希望我考回南京,不知道南大的法硕实力怎么样,一开始想选的是华政,现在纠结了。。
金币1515 枚主题帖子UID282645
法硕少将, 积分 43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515 枚积分4335 点帖子
南大法硕一流
金币627 枚主题帖子UID200812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627 枚积分3097 点帖子
华东政法不是211是他唯一短板,其他都不是问题。
南大自然很好,但难度系数比较大,楼主如果英语很好可以冲击下。
金币287 枚主题帖子UID181663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287 枚积分2425 点帖子
南大今年是大年,14应该小年了吧&&S" k2 f&&z' [% s& y2 b$ Y; W* B/ F
其实南大没那么难考的
但是自我感觉性价比不是很高
金币107 枚主题帖子UID286025
法硕上尉,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7 枚积分305 点帖子
考南大你会后悔的,还不如直接复旦了
金币100 枚主题帖子UID283550
法硕少尉,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0 枚积分285 点帖子
千千阙歌 发表于
10:15 ; h4 ~; S( h3 b! O5 c9 [
考南大你会后悔的,还不如直接复旦了
啊??、为啥?哥们南大的?
金币100 枚主题帖子UID283550
法硕少尉,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0 枚积分285 点帖子
重装上阵 发表于
华东政法不是211是他唯一短板,其他都不是问题。
南大自然很好,但难度系数比较大,楼主如果英语很好可以冲 ...
大概多少分能考南大啊?
金币107 枚主题帖子UID286025
法硕上尉,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7 枚积分305 点帖子
辰子衿 发表于
大概多少分能考南大啊?
英语55 总分保证在360以上稍微稳一点。11年 330 12年340 13年350
金币107 枚主题帖子UID286025
法硕上尉,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7 枚积分305 点帖子
辰子衿 发表于
啊??、为啥?哥们南大的?
我对南大比较了解,呵呵
金币2948 枚主题帖子UID212119
法硕大元帅, 积分 147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70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2948 枚积分14730 点帖子
如果二选一的话,果断南京大学。
金币126 枚主题帖子UID208124
法硕上尉, 积分 3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1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26 枚积分359 点帖子
南大性价比太低了
金币228 枚主题帖子UID267993
法硕上尉, 积分 5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228 枚积分586 点帖子
南大比华政好太多,亲爱的,如果底子不错,考南大吧,华政一般
金币321 枚主题帖子UID281359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321 枚积分1767 点帖子
轮法学的实力 华政是比南大强的 但是考虑到名校效应和综合实力的话 南大要好很多。综上所述,楼主关键对自己未来的定向有个明确的把握 东西学得好坏不在多 而在精 从这一点而言 华政的法律是老牌了 加上至少10年以上的沉淀 公检法的很多人才均出自华政 这些只是敝人一些浅显的看法 见仁见智吧 希望楼主早作定夺 一定确定 不轻易更改 加油! 祝你成功!
无悔则笃行
金币100 枚主题帖子UID283550
法硕少尉,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0 枚积分285 点帖子
安久拉 发表于
南大比华政好太多,亲爱的,如果底子不错,考南大吧,华政一般
恩恩,,明白咯
金币100 枚主题帖子UID283550
法硕少尉,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100 枚积分285 点帖子
羊小驼 发表于
13:16 , O" N5 U( Q- M+ ?9 B9 w9 F
轮法学的实力 华政是比南大强的 但是考虑到名校效应和综合实力的话 南大要好很多。综上所述,楼主关键对自己 ...; B5 K) t" p3 M" r
恩恩,谢谢,选学校也是门技术活啊,必须慎重。。
金币228 枚主题帖子UID267993
法硕上尉, 积分 5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228 枚积分586 点帖子
辰子衿 发表于
恩恩,谢谢,选学校也是门技术活啊,必须慎重。。# G2 ]&&B! S# O. D$ p0 B
南大,堪比复旦了,慎重撒
金币321 枚主题帖子UID281359
该用户从未签到金币321 枚积分1767 点帖子
辰子衿 发表于
18:21 4 A7 p1 Y8 M# N" g6 D( {
恩恩,谢谢,选学校也是门技术活啊,必须慎重。。
南京人 加油!
无悔则笃行
当天发帖大王
当天发帖大王
站长推荐 /1
2019年法律硕士VIP会员开始热招!高分神器!
多年来,全国法硕联考前三名均有论坛vip会员。
专业服务、正版课程、绝密预测,高分学长答疑,为您成功考取法律硕士保驾护航。
每年全国多校状元均有论坛会员。
Powered by日语能力考结束,南京大学日语系的同学来谈心得了!
娜娜的日语教室
日语能力考试结束,作为top大学的日语系科班学生的备考心得干货实力分享!!
同时欢迎各位粉丝胖友们报考我们南京大学日语系,好得不要不要的。
好啦,如果你也有关于日语考级的经验分享,欢迎给娜娜投稿:。
原文作者:南京大学2015级日语系
炎夏的暑热正在慢慢退去,习习微风也有了凉意,捷报频传更是快人心意。在七月结束的日语能力测试中,日语系同学再创佳绩,硕果累累。2015级共17人,其中14人参加N2,11人通过;2人参加N1,2人通过。作为学习日语不足一年的15级同学而言,着实难得,真是可喜可贺。
一次考试,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路走来,笑过,哭过,跌倒过,再站起来过。
单词是要背的,语法是要记的,听力是需要练习的。最重要的是,要多些历年真题找找感觉,考试的时候细心些就行了。
这次考试的复习过程让我看到了人在被逼到没有退路的时候可以爆发出的潜力,因为这个考试周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我数了一下一共要考九门考试、交三篇论文,虽然在考试周刚开始时内心崩溃但是事实证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些事情还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最后留给N2的复习时间也就两三天,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拼尽全力冲刺的感觉真的特别爽。把语法点全部归纳成一条条、重新梳理,让我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这次考试也是对我信心的一个操练,在考前复习的祷告上帝实在都听了,虽然我复习准备的不充分(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但我看的为数不多的内容都出现在了考卷上,特别感谢上帝的帮助。最开心的还有一点,这次考试让我们整个系有了并肩作战的感觉,大家互相鼓励一起复习一起考试一起吐槽,特别亲切,赵老师还主动给我们补课,让人特别感动。
& & & &我的n2取得110多分,虽然过了,但是是名副其实的“低分飘过”。实在不敢说有什么经验要分享,教训倒是有很多想谈一谈。
& & & & 最最最重要的是提前准备,自学N2单词、语法。我平常学习太过重视教材,几乎没有拓展学习,几乎到了考前一周前才开始背语法。而老师讲的内容可能连N3都涵盖不了,语法的掌握需要反复背诵温习,临时抱佛脚不仅掌握地很少,心态上也很慌。考试时语法词汇项给我拖了很多分。
& & & & N2的一大难点是听力。我进大学前完全没看过动漫,没什么语感。因为和平时教材水平差异较大,加上紧张,考场上可能连续无数题听不懂。平时就需要坚持从n3到N2的听力练习,注意精听,重在坚持,提高会比较快。
& & & & 最后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平时上课掌握大致内容,就一定能。我考完下来真的以为一定过不了,心情很消沉,结果最后还是过了。但是,要想得高分,就一定要平时花时间,精力准备。我们班上有平时超前很多学习的同学,日语一直领先。
其实要通过二级考试真的不难的,主要就是考前多跟学长学姐交流,多问一下考试方面的经验,然后就是用买好的复习资料,比如红蓝宝书有计划的复习,尤其是蓝宝书,个人感觉语法学起来更困难一些,也更重要。另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多进行专项练习, 比如听力联系等等,还可以利用一些于学习有关的公众号来获得学习资料,比如沪江就很好。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把自己平日的水平拿出来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
报名时的战战兢兢,备考时的焦虑,考试时的焦灼,得知成绩时的兴奋,一切的一切是我宝贵的记忆。我有两点深切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第一是相信自己。听力一头雾水,语法并未吃透,也许会觉得希望渺茫,而畏惧考试。此时需要给自己打气,坚持下去,复习一点是一点,多掌握一点就能增加一丝通过的希望。第二点是跟随老师的步伐。日语系经验丰富的老师始终能找到考试的命脉。重点语法、针对性的题型训练,慢慢帮我们找到考试的感觉。赵老师考前辅导针对性地重温重点语法,加深记忆,在考场上遇见了类似语法可以快速选择或排除。相信自己,相信老师,工在平时,突破自我!
第一次考n2,或者说第一次进行日语的大型考试,其实我的内心是很没有底的。我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心里就更没谱了。前不久虽然考过四级,不过那毕竟是学了十几年的东西,即使准备的不够充分,也不会过不了关。而日语的话,作为初学者的我,实在是心里没把握。虽然心里没把握,但是还是没有充分的复习,以至于到了考场,我真的挺懵的。好在南大鼓楼校区的教室和设备都不错,考试过程中并没有其他设备上的问题。考完之后我觉得一定是过不了了,心里挺沮丧。结果分数一查,低空通过,我几乎是踩着线过的……好歹是通过了。说这么多就是想说,n2真的不用怕,菜鸟如我都过了。不过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真的啥都不准备,这样也是绝对过不了关的。接下来的考试我一定要好好复习,吸取教训,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
当看见自己的日语分级考试的成绩后,有庆幸也有遗憾。庆幸自己能过,遗憾自己没有早一点开始复习,没有复习的更全面一些。一直都抱着侥幸的心态,学长学姐都说n2简单,殊不知,简单二字是建立在考试前有认真复习的基础上的。没有认真分类复习,只是靠考前刷题刷试卷的结果就是单词语法类失分严重,占时长,导致最后阅读严重时间不足,有些能拿的分数都没有拿到。另外的感想是听力部分。在复习n2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听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的,临时抱佛脚并没有办法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力的功夫最好是要花在平时。总的来说,本次能力考试,虽然合格但是分数确实很低,希望自己可以吸取教训,认真准备n1,争取在n1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加了7月的日语N2能力等级考试,感受了能力等级考试的模式,有了不少体会。
首先,虽然测试本身有其一直延续的共同性,可以通过做大量真题来提高通过的几率,但是词汇量永远是最基础的。词汇量的不足将会使测试的每个部分都举步维艰。其次,听力和阅读是需要在考前通过大量练习来寻找感觉,把握节奏的。测试中的许多隐藏“惯性”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对测试的帮助是很大的。另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在词汇语法题上纠结过多,阅读部分的分数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还是有优势的。
即将到来的N1测试,需要我们更好地准备。
第一次参加N2这种国际性的考试,心里是极度紧张的。担心自己考试不能合格,担心450元白白浪费了,哈哈。但是到真正坐在考场里开始考试的时候,却没有那么紧张了。还是长往常考试一样答题,知道自己考试前准备不够遇到不会的题也没有太焦急,只是瞎猜。唯一最难受的考试应该是听力吧,听力稍不留神就错过了,而且做过前面的阅读等题,大脑晕沉,所以做听力到最后竟在盼着早点结束,早点逃离。查考试成绩按理说也应该很紧张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我没有任何紧张,只是在看到成绩的时候,有些失望,不过这成绩也是情理之中,从来没有认真,又怎能祈求好成绩。
这次准备n2考试其实不是十分充分的,所以低空划过也算是有运气的成分。不过由于在课上做过很多模拟练习,考前自己也做了几分往年试卷,惊喜的在这次的考试上发现了似曾相识的面孔,然而也是五分靠猜的状态完成的考试。知道过了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也更决定接下来半年要好好准备n1的考试。果然还是不能打没准备的仗,不管怎样学的越多最后都是留给自己的。
参加N2考试,感觉自己并没有准备完善就去考试,在单词、语法、听力各个方面都还有不小的问题,和考试要求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也直接导致这次考试没有合格。这也是因为一年的学习比较放松,没有把这次考试当做很重要的目标。在考试中有很多词汇不认识,语法不清楚,没能把句子理清搞准确,都是没有做好。
一个故事的结束,是新的故事的起始。日语系的全体师生始终在不断前进的路上。新的目标正在召唤,经过一个暑假休整的我们也重新整装待发。精诚团结,互助共进,沿途必被汗水浇灌,鲜花正含苞待放!みなさん、頑張りましょう!
一键分享到:
今天要讲的是日本花样滑冰王子羽生结弦,商业吸引力实在令人惊叹……
原谅我一生放纵不羁笑点低……
松岛菜菜子不仅是配角,还是一个神秘的反派。
文章上半部分是我的推荐,下半部分靠你们留言了,求推荐你们觉得双十一绝对要囤的好物~!
诸君,这是一条最新的跟踪报道——From&东京六本木分所杰尼斯事务所旗下的男子偶像组合SMAP人气极高,有“
一、筛检对象1、泉州市户籍0~6周岁婴童,无论是否患有疾病均可参加;2、在泉州市儿童医院体检、门诊或住院治
这个疤一直烙在父亲的伤心处。父亲的眼里起了大雾。很苍老的感觉在内中滋生,弥漫了父亲的那个夏季。
沙孟海的书法气势磅礴、雄浑厚重、刚健有力,自成一体,同时他知识广博、阅历宏富、治学严谨,对书法学、古文字学、篆刻学、金石学,考古学都有精深研究。
要说的都在语音里!今天的题目:If ambition is to be well regarded, the
编辑:叨叨妹
娜娜是个热爱日本文化的好青年~这里不教日语,就跟大家说说日本的那些事儿~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谁在南京大学考日语的啊!!可否告知那边的号码!我不知道我的二级证书去哪领取_百度知道
谁在南京大学考日语的啊!!可否告知那边的号码!我不知道我的二级证书去哪领取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京大学 025- 周一至周五8:30-17:00 14:30-11
南京大学怎么放假的
8 9号放吗??
采纳率:26%
我也是在南京大学考的,不是说十月中旬以后可以领的吗
你打过电话了吗?今天我打了很多电话 没有问到
我同学是在东大考的 她都已经拿了
楼上不是说10月10日-14日不领取成绩嘛,现在放国庆,所以等中旬以后拿好了,反正没影响的,肯定能拿到的
只要地点对就行了!!!
恩,我也是那时候才去,所以不必担心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南京大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南京大学考研服务
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资料
南京大学考研会计专硕初复试经验分享
来源:www.njuyz.com
作者:金陵南大考研网
浏览:15909 次
发布时间:
一、我的考研成绩情况
初试综合156,英语79,总分不高235,初试排名第八(第一名245),最终排名前三,具体排名就不说了,总之是幸运地逆袭了。
二、我考研前的本科基础
本科211财经院校会计学院,平时专业课学得也比较认真,所以不算跨专业,也正因此才有胆量跨校报考吧,后来证明会计本专业的同学还是有优势的;数学方面,从小到大真的一直都是拖后腿的,不考学硕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恐惧数学,后来证明专硕的数学对于我来说丝毫不是捷径,而不管怎样的基础只要努力加方法就真的能学好;逻辑,从来没有接触过,玩狼人游戏时候总是逻辑混乱,后来发现只要猛刷题加总结就可以弥补天分的不足;写作,高中就很讨厌作文,高考后就没接触过,日记也不写,但后来证明勤加练习就算零基础也不怕作文拖后腿。
三、院校选择是否与我一样纠结
可能不少同学和我一样,当初都是十分纠结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能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思路吧。
我认为会计专硕考试在院校选择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专硕毕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选择经济发达一点地区的院校较好;第二,专硕初试所有高校都是同样的题目,所以我当初采取的方法是,先不忙定院校,就一个劲朝着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力复习,掌握主动权,到后期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确定院校。我们这一届记得是十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这时可以填报很多所学校,只要都交钱就可以,11月13日现场确认,在你之前网上填报的院校中确认一所。
我对学校的筛选过程是这样的:肯定要考比本校好的学校,财经类:对外经贸、中央财经、财科所、上海财经(复试要考经济学,没信心)、厦门大学(就我了解的信息认为厦大还是偏文科类的、竞争太激烈而且据我考到厦大的同学说有三个从人大保过去的所以实在没胆量)、人大苏州(我老师说要考就应该考本部,考什么某某校区的,都不太好,当然这只是他个人意见);综合类: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太难了没信心)、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都不招全日制)、浙江大学(只招6个好像,觉得竞争太激烈没胆量)、中山大学(打研招办说会计专硕招8个,审计专硕10个,中山会计又向来很好,感觉还是竞争太大没胆量)、南京大学。 由于一直待在财经院校,对综合性大学比较向往,我的老师也一直力荐南京大学的会计,说是很受认可,实力不错;综合型大学里面难度最低的当时看来也就属南京大学了,因为打电话到研招办说全日制的总共招20个,推免比例不超过50%;在商学院网站上找到推免名单,惊喜的发现:1.推免到南大的同学一共8个有来自北京交通、南开、湖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西南财经政法等,感觉也没有很高大上;2.我们专业隔壁班有一个我认识的同学被推免到南大了,发短信一问她放弃了南大选择了浙大,我很惊喜那不是留给我们考的又多了一个吗。结果她告诉我还有四个南大本校保过去的没有公示在名单上——晴天霹雳,原来最多只有9个名额给我们考!看起来风险真的很大。
在择校问题上,也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我爸妈一直希望稳妥为好,劝我考本校,我内心非常纠结,至今还记得晚上和爸爸在电话里争论后回到寝室大哭一场把室友吓了一跳——一方面是对更高平台的向往,一方面是对风险的恐惧,真的很难权衡。最终,我还是很纠结地在网上填报志愿时报了中央财经(招150人)和南京大学(招9人),直到现场确认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复习水平选择了南京大学,可能当时很多同学听到只招9个人我还考,真是找死的节奏。不过我还想说一点,当时之所以特别纠结是因为我考虑了太多不可控因素。比如我想外校会不会也有关系户呢?我怎么竞争得过那些有关系有钱的人呢?是不是我考本校把稳一点?其实不管报那所学校都有“别人找关系”的风险,考本校毕竟由于本校保护可能是要把稳一点——但你真的甘心吗?一定要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获得文凭为了好找工作?那你可以做非常稳妥的选择,考到即将就业的城市;还是为了想到不同学校听听课,开拓思维和眼界,看看新的环境认识更加优秀的同学,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恐怕就应该坚定自己的选择,全身心复习,也意味着要坦然接受风险和最终的结果。然后我还想考到上海的应该就是真心想出人头地的,那是刚性需求,报考南京的应该就是家在这边有些个人因素名校情结的,所以今年南大招生名额从去年的40个缩减到20个,会不会很多由于个人因素来报考的就不会报南大了呢?那是不是竞争就要小一些了呢?中山大学在深圳,南方会计好一点的也就厦大和中山吧,那生源也只有这两所大学可以分流,所以恐怕中山竞争很激烈吧!
其实我认为不管怎么变,只有一个东西是比较稳定的,就是报录比。但即使知道了报录比对我们考生来说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好学校肯定竞争都激烈,所以我认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过去一两年这个学校的初试分数线、真正被录取的同学的实际考分(这个很难获得)、该校复试参考书目和复试考试形式(比如可能对英语特别重视),还有考生的本科来源。就是如此纠结,终于确定了南京大学,心里也完全没有把握,能做的事情就是加紧复习,把风险降到最低。
四、初试复习详细攻略
是的,我初试的复习宗旨就是,尽量降低不确定性,提高成绩波动的下限。下面讲一讲初试怎么复习。具体在什么时间看什么书等等,虽然在各个经验贴中都可以找到,但就我当时的感觉是这种经验再多也不为过,所以我还是决定详细写出来我的复习安排和学习方法
1.要不要报考研班?报哪种考研班?
作为某机构的钻石卡学员,我觉得我太有发言权了——就会计专硕的考试而言,有老师引导是有必要的,因为毕竟逻辑写作需要入门,而数学又和高中的考试侧重点不一样,英语没必要。
2.如何制定整体复习计划?
我的方法是,上网上把能搜到的基本所有经验贴全部下载下来慢慢看,学习别人在每一科上的成功经验以及教训。我制作了一个excel表格,横向填月份,纵向填经验贴的标题和网址链接,然后把每一篇经验贴里面谈到的在各个月份看了哪些书做了哪些练习填进去,这样一目了然在各个月份应该完成的复习任务,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些修改。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把比较好的经验贴下载成TXT格式放在手机上时常翻看,看看别人提到在学习时应该关注哪些点,提醒自己注意。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每隔大概一个月写一下复习心得日记,回顾这段时间学到了哪些方法,目前的知识结构框架怎样(比较适合数学和逻辑的总结),有哪些问题和不足的地方(比如数学总是哪几类型的题目容易出错,设未知数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哪些问题解出未知数后需要回带检验增根,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偷换概念的错误常常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这都是很细小的点,但易出错),应该怎么改进(比如审题应该更加仔细,英语阅读要找关键词中心句)。
这个反思的过程一开始比较痛苦,需要写得比较详细花很多时间,但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总结一遍,也是提醒自己注意改进,由此慢慢完善学习的方法,不断修正、强化正确的方向并据此制定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到后来,定期总结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几次定时套题做完之后就进行一番总结,这样的反思很有必要。
3.哪位老师的课值得一听?
数学,我一直跟着陈剑老师,还有姚科伟老师也上课,但个人认为不如陈剑好;逻辑,赵鑫全老师,他写了《逻辑精点》等书,能看出确实是自己教学经验总结所得,应试非常好,他的面授班我也听了,讲解历年真题,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写作,陈君华老师和赵鑫全老师,两位老师的侧重点不同,陈君华强调规范性、格式,论说文有时比较死板,但他论证有效性分析讲的很清楚,对训练思维很有帮助,赵鑫全强调语言的优美,当然也讲写作套路,他的论说文讲得不错,我建议两位老师都听,再自己多训练摸索;英语,当然就是蒋军虎了,都说他的词汇班应该听,可惜当时不懂就没听,长难句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耽搁时间,多读真题就可以了,真题班和后面的模考班有必要听,会讲一些方法和技巧,还不错,但英语阅读的根本还是阅读能力的考察,读懂文章是运用技巧的前提。
4.各科复习总要领?
(1)数学,多练习多重复多总结
我个人觉得一定要听陈剑的课,因为有很多方法虽然他的书中会讲,但听课的效果事半功倍,以此来学习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多练习,把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下次做类似题目时有意识的运用新学到的方法,放弃自己之前不简便的思路。
都说“三本书做一遍不如一本书做三遍”,这也就是多重复的道理,数学比较经典的那几本书,每一本我都做了不下三遍(当然每一遍只做前一遍标注出来还没掌握的题目),都是在草稿本上做和评改,把心得、好的方法批注在书上答案部分,这样书上题目部分始终干净空白(只有是否掌握是否需要再重复做这一道题的标注),不影响下一次再做这本书(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科目参考书)。 以前我总是听人说要总结规律方法,总觉得是特别空洞的一句话,但考研复习过程中真正静下心来开始写总结,定期梳理所学的知识点结构,我才发现这样的总结是事半功倍。没错,不要怕麻烦,把学到的解题方法和相应题型一条一条写下来,只要提笔开始写,就会发现思如泉涌你能回忆起很多知识点和相应的解题方法、易错点。
&(2)逻辑,多做题多回顾方法多总结
对于形式逻辑,分两类,第一是完全考脑筋急转弯推理那类的(比如今年考试中下棋的那种),照老师的说法是平时不用怎么管,考前十多天每天做几道保持手感就好,我认为这类题关键是读题仔细,记号标注清楚,实在思考不出来就算了,这类题我比较笨硬是攻克不了,幸亏今年不太多,要是遇到13年的题我会死得很惨;第二类是与推理规则(只有…才…,只要…就…)有关的,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方法牢记规则口诀就好了,如果一开始自己在那儿研究很容易晕掉,最好由老师带着入门,以后熟练运用老师所讲规则就可以了,这部分必须稳稳拿分。
对于论证逻辑,解题关键在于抓出作者的论证结构(由什么理由推出什么结论)。需要训练出这样一种题感:首先看问题(以下最能削弱题干论证的选项是),然后看题干(常常是一大段话),接着就可以自己在脑中想象出正确答案长什么样,最后看五个选项,从中找出与自己脑中所想相匹配的选项一般就是正确答案,顺道看看其他几个迷惑选项有没有道理,是否自己思路有漏洞是否其他某个选项更切合题目要求。这样的题感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大规模、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养成,在刷题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有的类型的题目自己怎么也做不好,这时候需要把对应部分的书本讲解、老师讲义拿出来重新看,看老师所讲授的标准思路是什么,应该关注题目、题干中哪些提示性关键词,怎么简化题干信息等等,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思路,然后再找这一类型的题目,有意识地运用老师所讲、自己总结的方法大量练习,直到基本模式化。
做逻辑题会面临的问题是,很容易碰见看似做过的题目,这时不管以前的记忆怎样,都要老老实实重新分析题干、简化题干信息,根据所问做出选择,才能训练和规范自己的思维,如果总是努力回忆上一次遇到这个题选的什么选项,那可能到最后会死得比较惨。总之我认为,199考试的逻辑还没有难到拼天分的程度,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多回顾总结规范思路,就能稳到最后。
(3)写作,多积累素材多动笔多背诵默写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感觉自己肚子里没有东西什么也写不出来,那就老老实实早作准备积累素材吧,具体我会在下面时间安排中谈到。
积累了一定素材之后,也许还不够,但一定不要想着等我再多积累一些再开始动笔吧,一定要早动笔多动笔,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你也会不断积累案例,逐渐充实。我认为作文考试除了考察你内在积累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所给题目要求迅速作出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在考场上迅速调动出记忆中的案例、组织结构和语言的能力,这些都必须在平时的定时训练中获得。所以,只要稍微做了一下准备,就开始拿着题目动笔写文章吧——你需要根据题干所给,检索自己脑海中已有的案例,来确定论证的方向和主题,想想怎样才能在这个主题中扯上自己积累的案例呢?结合素材和主题的过程中,语言应该怎样表述才能做到自然而不显得牵强?应该逐渐训练出这样一种能力:同样一个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它(需要对这个案例的不同细节有所了解),从而不管我遇到什么命题,我都可以扯上这个万能案例。这样的案例在后期赵鑫全老师会做总结,但一定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自己主动总结,熟练运用,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
背诵默写,是因为每篇作文定时完成,也许例子引用不太恰当,语言不够优美或不够有说服力,所以写完后需要修改你的作文。翻翻素材积累本、作文书和所给范文,看看更加切合这个主题的案例是什么,看看这几句话应该怎么锤炼、精简语言,用红笔修改,再用黑笔工整誊抄一遍,注意掌握字数,这样就形成了一篇合格的作文,熟读背诵就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老师说,在考场上,基本都是尽量运用平时写过的素材和语言,往题目上扯,这样才能控制好时间(25分钟小作文,30分钟大作文),所以如果平时不积累不熟练运用,在考试时现场组织语言,你会很紧张很容易超时。
由于本来底子就不好,我从来没奢求作文上能多么出彩,只希望在考场上能迅速组织出来不耽搁我做其他题目,所以采取的是以上比较死板笨拙的方式。就这样大小作文大概我分别写了有40篇吧,唉,比高考还认真,真是后知后觉。
(4)英语,重复单词重复真题多写作文
一开始背单词确实很慢,我养成一个习惯——较难、使用频率高的单词,不满足于单词书上的释义,要自己再查朗文词典,也查查例句同义词反义词等,批注在这个单词旁边;联想做阅读背单词时遇到的与这个单词有联系的单词短语,也批注在旁边。这样下来,一本单词书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把书读厚了,在以后复习的时候也巩固了很多知识,举一反三会发现收获多多。单词我大概重复了十遍,真题中基本不会遇到生词的问题。
英语阅读前期我是用英语一的传统阅读来练习,10月中旬才开始的英语二真题。英语阅读步骤如下:1.定时完成一篇文章,18分钟,先通读略读,再看题目,回文定位,做出选择;2.精读文章,全文逐字逐句弄懂意思,需要查朗文词典(真的不要用电子词典),短语生词长难好句积累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这个本子需要时常翻看,后期你会发现写作文时候会自然而然回忆起很多真题中的句子和短语,为作文增色不少),然后全文逐字逐句翻译,一定要写出来在一个本子上,然后给全文分段,英语总结段意,每段分层,弄清每句话之间的联系(转折词、承接词);3.根据自己刚才重新对全文的梳理和理解,重新看题目,是否要修改答案,写出自己新的思路,在原文中标注某道题某个选项来源于文中哪句话,然后才是对答案订正,写出自己思路和答案思路的差异所在,下次应该注意哪些点;4.第二天早读时背诵全文(一定要能背诵出来,熟读不够,相信我,只要背过你就会发现熟读和背诵之间差距很大)。
天啊这样下来多么浪费时间,有必要吗?确实很花时间,但我认为很有必要。以上的步骤是最最完整的,遗憾的是我只做到其中80%,英语一的传统阅读从1995年到2013年,英语二的4年阅读(比较简单后期时间也不多我就没有全文翻译了),我重复了大概四遍,第一遍大概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一篇,加上第二天背诵大概是2个半小时,但随着你积累渐多阅读能力提高,难点减少,后几遍会很快就能做完。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你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到后期蒋军虎所讲的技巧和方法也都是建立在对全文理解的基础上,如果不能读懂文章,你会非常痛苦;这个过程也是对单词短语的记忆和重复,特别是背诵全文时你会有清楚的感受;它也是对写作的积累,后期写作时会自然运用到积累的好词好句,不会憋在那儿半天下不了笔(阅读要做这么多遍就多买几本真题吧,别省钱了)
在前期,是夯实基础的时候,千万不要讲求什么技巧方法,老老实实去做,提高阅读能力,速度自然就加快了;除了老蒋的精度80篇的后40篇,我没有用过其他的模拟题(后期套题训练只用了老蒋的题,Taiqi的不太行),弄透真题就够了。我以前从没听说过英语阅读题也要总结错因,不就是没读懂太粗心没看清吗?No!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定是你思路有问题,或者阅读能力不够,比如没有看到某些关键词(带感情色彩的、转折承接的)导致对作者意思的曲解。这个需要做题后总结标准思路,听老蒋讲课也很有用(但太花时间,自己权衡一下吧)。如果你做好了前期阅读的工作,那英语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多写多练就可以了,一定要写啊。其他题型个人认为不用专项训练,做套题就可以了。
大二下半学期,开始复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因为专硕复试要考这两门但是我们本科没学过。
寒假,背《考研英语分级词汇记忆宝典,海文出版》,这本书贯穿了我整个英语复习,我觉得比老蒋和词汇书好是因为,它是按照词汇的难度、出现频率来分类,简单地词汇可以迅速带过,复杂重难词汇可以多次重复。
6、7、8月,数学,《数学分册》第二遍完成,听淘宝买的陈剑老师基础班,讲义就是高分指南的基础篇,先听课做笔记,第二天自己重新做一遍,基础班听完后,做了一套自测题,发现错很多,对选项总是模棱两可,这是因为做题不够。开始听强化班包过班等等视频,同步完成了《高分指南》、《数学精点》。埋头做题容易忙乱,期间要伴随着定期总结知识点和方法,反思。逻辑,做完《逻辑精点》第二遍,后面的模拟题总是错8、9个,所以还没有入门,听考研机构的视频课,完成逻辑《高分指南》;写作,看写作《高分指南》,为了积累素材,八月中旬买了《创业,我们的故事》,读马云啊柳传志啊等等人的经历,把他们的优秀品质批注在一旁,自己制作了积累本,抄录和自己写好句好段好案例,积累本是按不同品质来分类的;英语,单词太枯燥就没有背了,只做精读精翻背诵英语一传统阅读,8月中旬终于完成。买了《十天突破雅思写作》开始看,积累背诵,但没有动笔写过。暑假大部分时间给了数学,每天5小时,因为是我薄弱项。
9月到10月7日,数学,9月20号左右完成《高分指南、数学精点》第二遍,然后自己做了总结本,总结对自己来说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题型,总结一遍之后发现就能牢牢掌握了;逻辑,开始人大出版社的《管理类综合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习题归类精编》(也就是人大1500题),每天40个,在答案中标注思路方法,第二天回顾错题。写作,《写作高分指南》,隔天一个论证有效性分析,陈君华的结构图画不出来不必强求,好好写然后订正就好了。英语,真题做完后为了培养题感规范思维,做《考研英语阅读100篇,郭庆民》,有一点用。然后看了《英语二精点》熟悉了一下各个题型。写作,开始看《俞敏洪口述;在绝望的世界中尽力而为》,积累素材用处不大,鸡血倒是打了不少,买了《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大全》,改作文时找案例用。9月20日,参加了两个考研机构的模拟阶段测试,感觉是在意料之中,说明复习进程在自己的掌控中,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0月国庆后,数学,开始《名家详解》。逻辑,人大1500做完加回顾一遍之后,开始《逻辑分册》。写作,大小作文每天相间练习,背诵《写作高分指南、写作分册、写作精点》好句子。英语,开始定时成套做MBA和英语二真题第一遍。之前做英语一都是一天一篇阅读,现在开始一天一套题,接下来几天就只攻克做的这套题,这期间感觉做题情况很不稳定,平均每套阅读大概错3个,而要上80应该控制在2个。
11月,数学,《名家详解》完成,开始《考前冲刺》,为了训练速度做了几天人大出版的《数学精选500题》,实在偏简单就没做了。中旬后,把总结本全部做一遍,《高分、精点、名家》勾画了的题目再做一遍,总结一遍,用了10天时间把《考前冲刺》再过一遍。逻辑,一边做《逻辑分册》,一边把前面做过的几本书都再回顾了一遍。英语,英语二真题第一遍完成,开始老蒋《精度80篇》,同时开始英语二真题第二遍。11月11日为了第二天的现场确认,定时训练了一套英语,居然错了5个阅读,我幡然醒悟,之前一味埋头做题却没有反思总结,从来不讲技巧和方法,蛮干——从此以后回文定位、选项对比这一步骤开始放慢速度,每个错题必写总结。到此为止,数学《考前冲刺》第二遍完成了,于是一边做套题一边抽时间总结之前做过的每一本书的错题、难点,按章节融合四本书;逻辑,听了赵鑫全面授课,他把四年逻辑真题全部讲了一遍,好吧我又有了醍醐灌顶的赶脚,又意识到自己离标准思路差太远,于是又把所有真题全部重做一遍,用书《逻辑历年真题精点》,机械工业出版社。写作,上网找了很多写作素材,于丹《论语心得》(不仅仅考研写作用,对生活、心态也有帮助),蔡元培啊什么的,看看背背写作中运用。
12月1日,开始成套定时训练。市面上能买到的模拟题,综合一天一套,完全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安排。但英语感觉只有老蒋的比较靠谱,所以英语是隔天一套。刚开始,三个小时综合做得想吐,英语也是,但慢慢熬吧,不断总结调整策略,就这样三十天做了25套题左右(因为有几天需要全天用来回顾总结),就很习惯了,无奈考场上仍然非常紧张考完还是想吐。一般是上下午做题晚上批改总结。这一阶段经过前面用赵鑫全的方法把真题研读完后,觉得逻辑基本在掌控之中了,每套错4个吧。数学仍然非常粗心超级低级错误,很焦急无奈,只有慢慢练随时提醒自己。写作,按照老师的方法,每晚都在写主题作文,也就是针对常考的主题(诚信、团结、勇敢、用人等)写一篇规范的论说文,调动以前积累的所有素材,锤炼语言,修改成一篇自认为最高水平的文章,然后打印出来背诵。这个过程好痛苦啊,但是后来觉得提高好多啊。
整整一个月的定时训练,必要性不再赘述。
考前三天,看看定时模拟中的错题,以前总结的本子,会觉得心里很踏实,不慌乱。
6.终于走上考场
考场上,一定在综合考试前把手搓热,因为一上来就要开始写作文;不能慌张,遇到不会的就跳过。唉,考场上的复杂心情,那种紧张感,只有经历了才懂得。我以前也没想过自己一次能考上,一直有二战的心理准备,但考完综合在往食堂走的路上,真的好想吐,那一瞬间觉得二战根本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起码考场上那3个小时的折磨我是不愿意再经历的。
初试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考得怎么样,你心中肯定有感觉,如果还有希望,千万不要因为收到其他同学影响而放弃准备复试。行百里者半九十,况且专硕复试刷人也很厉害不是吗?
五、复试不完全攻略
初试考完后自我感觉比较正常,虽然没把握但也没完全放弃。于是在网上买了南京大学会计专硕复试资料,咨询了卖家(也就是南大一位老师),说是看CPA会计财管两门书就可以了,于是淘宝上买了CPA视频课开始复习。但真正开始静下心来复习是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开始回到学校加紧看书,时间非常紧,这时体会到本专业考研的优势了。
南京大学复试需要做的准备有:笔试:专业课中文笔试,三小时。面试:英语自我介绍,5、6分钟左右。专业英语面试,一个问题。时事政治面试,一个问题。
1.复试专业课用书:
也就是南大制定的学硕初试参考教材,我在淘宝买的影印版。《会计学原理,杨雄胜,南京大学出版社》、《财务会计学,陈丽华等人,南京大学出版社》、《财务管理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成本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没有用指定教材,因为我觉得成本会计主要就是核算方法嘛,差不多,管理会计我用的第五版,指定的是第六版。
《财务管理导论》买了硬是没看,只看了杠杆原理那部分。其他几本书我用大概15天时间看了一遍,只做例题,课后题没答案就不做了。最后十多天用来做淘宝上买的历年专硕学硕真题,这个非常有用,真正考试时发现70%的题目是熟悉的。做历年真题的时候,我就当考试一样把答案写在本子上,一套题做完后再看答案翻书订正,一般一天只能完成一套题,渐渐写完两个本子,以后直接背本子就好了。很慢,但做了5、6套题之后会发现其实考点也就那些。于是就可以重新过一遍教材,挑重点看,背。
2.专业英语的准备:
我本科没有学过,只有网上搜索“会计专业英语”等,背背专业词汇。外加维基百科一些概念的解释,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作业成本法、零库存等等。直接google英文比较好,原汁原味,下载下来每天早读背背。
3.时事政治:
我这方面特别薄弱,只有看看微信上关注的什么“中国会计视野”等,背一下审计署署长是谁、两会、十八大干了什么(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过),没办法。
4.终于面试,好紧张
南大3月25号下午面试。26号上午笔试。
面试一个人一个人进去一个教室,你站在讲台上,下面中央坐了三个面前放了名牌的老师,大概是主考官,两边坐了大概4个观察记录的老师。讲台桌子上放了三个碗,分别装了英语问题(有会计专业问题,也有生活相关问题)、中文专业问题、时事政治问题。我进去后老师也不说话,看着我,我就自己开始了英语自我介绍,可能是太长了,老师打断我说开始抽题吧,于是我的英语问题是“what is accrualac counting? why do we still need the statemen to
fcashflow?(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现金流量表?),幸亏我才学会了accrual这个词,回答出来了,老师可能印象比较好吧。中文专业问题是“决定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常识性问题,无奈的是第二天笔试居然遇到一模一样的问题!我就只有又照着面试时候的回答磕磕巴巴写了一通,大家吸取教训啊。时事政治问题是“什么是营改增?”我真是运气比较好,前几天微信上刚好看到这个问题,就详细的说了一通。其他同学英语问题有抽到“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是?挫折是?成就是?”、“用英语表述会计恒等式”。专业问题有“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时事政治有“马航上多少个中国人?”“十八大的某某精神等”。整个过程都是我自己在讲台上说,老师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很疲惫的样子,不插话不互动不追问。
笔试题目有点忘了,都是和淘宝买的试卷一样很常规的题目。看以前的经验贴说南大向来很重视理论,我还担心今年会不会变侧重点,结果没变,仍然理论为主,所以在准备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例题可以少做,概念一定要背,框架要理清楚。如果需要笔试题目的同学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回忆一下,也希望其他同学能补充一下哦~谢谢~笔试勤勤恳恳多写点,我字很丑但可能老师看出态度比较端正所以给分还不错吧。
总结一下,我个人觉得面试中英语口语非常重要,一开口老师就能知道你英语水平怎么样,能留下基本印象分。参加复试的一共19人,最高分245,最低分229,我问到的同学中,来自的学校有:江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专业有: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投资、还有一个纯理工的。最终录取了16人。
六、总而言之,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考研,特别是考外校考名校,对多数如我一样资质平平的人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和其他许多事一样,你需要充分调动一切能动性,搜集资料和信息,这在择校的时候特别重要;你也需要很强的自制力,看书做题毕竟需要时间的保证,学会抵制诱惑和习惯独处,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后期很难坚持;执行力也必不可少,听了老师的讲解和方法后,一定不可偷懒应按要求完成,“不在于你选择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是的,态度决定了你能否事半功倍;行动力也很重要,拖延症之类的借口就不要找了,要相信一旦开始做你就一定能越做越好;你也需要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一种平稳乐观的状态,每次做题我发现不足的时候,不是慌乱丧气,而是寻找解决方案,然后迫不及待下一次训练以便检验自己的方案是否奏效。
考研也并非枯燥艰难的过程,起码我很享受这样充实忙碌单纯的状态。在这期间我生活作息前所未有的规律,坚持健身操锻炼,保持平和心态,在学习、反思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很踏实;在考研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共同营造学习氛围,非常庆幸这一路有彼此陪伴。
有了以上这些,坚持到底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儿了。
很多人说运气,但我比较相信的是“越努力,越幸运”。做最充足的准备吧,即使没有好运的垂青,你也能提高自己的下限,把风险降低。当你和我一样毫无保留、酣畅淋漓地付出过,你就会发现,比起你所收获的和在前方等待你的,曾经的付出真的非常值得。
以上信息由金陵编辑整理
微信扫一扫
njuyz.com Powered By HONGZHI Inc 鸿知教育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号-1
免费咨询:
资料教材:
考研辅导:
考研辅导:
考研辅导:
售后服务:
周一到周六上午
kaoyan1316(微信号)
kaoyan818(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大学考研报录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