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h1000xm2 充电器-1000xm2玩游戏能语音吗

SONY&WH-1000XM2与WI-1000X蓝牙降噪耳机试用感受
​Sony于近期推出三款蓝牙降噪耳机,相当抢眼。受其力度十足的网络宣传影响,我不慎被种草,第一时间预订了WI-1000X试用,后又买到WH-1000XM2进行对比。下面稍微作出总结,供同样不知如何在这两只耳机之间抉择的朋友参考。
可以轻易搜索到的参数、功能等内容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讲述使用感受。
WH-1000XM2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wx1.sinaimg.cn/large/4253c02fgy1fk0hc8jpqaj20ir0p0aed.jpg" ALT="附送的盒子,设计得相当好"
TITLE="SONY&WH-1000XM2与WI-1000X蓝牙降噪耳机试用感受"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wx2.sinaimg.cn/large/4253c02fgy1fk0hc7zga4j20ir0p0dir.jpg" ALT="近距离"
TITLE="SONY&WH-1000XM2与WI-1000X蓝牙降噪耳机试用感受"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wx3.sinaimg.cn/large/4253c02fgy1fk0hc8dcknj20xc0p0aeg.jpg" ALT="耳罩材质"
TITLE="SONY&WH-1000XM2与WI-1000X蓝牙降噪耳机试用感受"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wx2.sinaimg.cn/large/4253c02fgy1fk0hcwp5l9j20ir0p0dj5.jpg" ALT="只拍了这一张"
TITLE="SONY&WH-1000XM2与WI-1000X蓝牙降噪耳机试用感受" />
我先用了四天WI-1000X。尽管降噪开、闭前后有区别,但相比我原本使用的Sony入耳耳机,其差别并没有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上班坐地铁时,低频噪音还是有点明显——换句话说,不能让我心甘情愿地掏300刀从普通入耳升级到这款耳机。
在同样的场景下,WH-1000XM2的降噪表现要好得多,低频噪音几乎消失,耳罩内更安静,声音也比较清晰。这样的对比让我愿意在WI-1000X的基础上再加50刀,换成WH-1000XM2。不过这款耳机的涨耳感比WI-1000X明显,尤其是进行降噪优化和外界气压发生变化时。但完全不严重,不影响使用。
佩带舒适感方面,我个人更倾向于WH-1000XM2。即使连续使用四、五个小时,也不会觉得夹头或者疲惫。相比之下,WI-1000X作为入耳式耳机,长时间使用后耳道会有痛感。这恐怕因人而异,但我尝试过更换不同大小的海绵或硅胶套,均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两只耳机都不重,不会让你的脑袋觉得不舒服。WI-1000X还有一个优势是,当你不想听的时候,可以直接摘下耳塞挂在脖子上且不显突兀。WH-1000XM2取下挂在脖子上后,还是能明显感觉它的存在的。
操作方面,两只耳机各有千秋,WI-1000X的按键更为直接、实在,但手感稍微有一些硬。你可能需要在颈圈上摸索一两秒钟才能找到目标按钮。而WH-1000XM2采用手势感应操作,可谓十分风骚,也十分方便。我在健身房使用时,可以将手机放到跑步机的台子上,只需在耳罩上轻轻划动,便能调节音量、切换歌曲。有两个小问题:取下耳机时大拇指容易按到较为松动的电源和模式切换按钮;双击暂停时偶尔会意外进入呼叫语音助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WH-1000XM2还有一个额外的功能:快速注意模式。当你戴着耳机时,可以将两根或多根手指放在右边耳罩上,耳机会临时进入收录环境音模式,这样便可以不摘下耳机与别人对话。
在拾取环境音这一点上,WH-1000XM2更像是将环境音录制下来播放给你听,WI-1000X则没有这种感觉,更加自然。两者用作通话都很方便,麦克风的质量也过关,在这一周的对比试用期间,电话那头的人均表示我的声音很清晰。
此外,WH-1000XM2的续航时间为30
小时,我基本上用两三天才充一次电。WI-1000X一般是下班回到家充电。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用户可能不会对降噪耳机的音质有太高期望,索尼的这两只耳机的表现却略为惊艳。尽管达不到同等价位大耳机的水平,两者都提供了不俗的解析力和表现力,在室外或喧闹的地方,已经非常够用。在主动消除外界噪音的情况下,你能听到更为干净的音乐,而不是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声。
有一个共通的问题先提一下,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两只耳机的底噪都清晰可闻,可以说是音质方面最大的问题。
主要用作对比的耳机为:AKG K240M
600Ohm,其价位为70刀。家里还有ATH-AD2000X和ATH-W1000,但实在不适合拿来对比,任何一只的价钱都可以买两只WH-1000XM2了。我只能说,这两款耳机的音质都比其同价位的非降噪耳机要差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蓝牙耳机在蓝牙模式中都使用自带的DAC和放大器进行输出,与有前端推动的大耳机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还是那句话,在外面已经够用,让你从“听个响”提升到“还能听”的程度。
WH-1000XM2的总体感觉与K240M接近,各有优势。该表现的东西都表现了,低音比较结实。开阔感没有K240M好,整体声音有点闷。WI-1000X在解析力和细节上显然比其“哥哥”更好,低音的表现力更强,较为有弹性。但在声场上自然是输给WH-1000XM2的。在人声方面,我不觉得两者有太大的差别。
重视降噪效果或佩带舒适感的买WH-1000XM2,重视音质的买WI-1000X。非要取最平衡的,还是推荐WH-1000XM2,更好的降噪能带来更好的听感,这50刀的差价是绝对值得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索尼WH-1000XM2的降噪效果是大家一致认同的,那索尼WH-1000XM2的音质怎么样呢?小编带来索尼WH-1000XM2音质评测,一起来看看吧!
官方音质说明
索尼WH-1000XM2内置40mm驱动单元,配备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具有从低频到40kHz高频的高带宽音频性能。还支持高解析度音频,内置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TM)”),以更广的带宽降低了噪音和失真, 可以感受音乐细节及氛围。
小编音质体验
WH-1000XM2在蓝牙模式下的声音非常耐听,三频段的走向是趋于均衡的,解析度较高,其中高中频段显得很温润,没有出现刺耳的感觉,都是以一种柔和的姿态呈现出来。
低频方面则相对普通了一点,下潜算是适中,凝聚力表现很不错,而且在某些POP里能够感受到明显的低频泛音,虽然没有动次打次的感觉,但是配合耳机本身良好的瞬态还是能够用来烘托POP味道的。
人声方面,无论男女声都显得比较突出,结像表现比较中正,没有太多刻意的修饰感,达到这个级别的耳机人声方面自然没有任何缺陷。
总而言之索尼
WH-1000XM2的声音很温润,能够呈现良好的密度感来,声音属于很杂食的那一类。
索尼 WH-1000XM2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线缆直接当做有线耳机来使用的。
相比蓝牙而言,索尼
WH-1000XM2的声音通透性和解析度有了进一步提升,这个提升感不是微乎其微的,而是有了明显的改善。
另外在人声会更加润泽一些,低频素质估计是受到了AMP1的限制,我觉得跟蓝牙模式相比没有感到有提升感。
我个人猜测如果把索尼
WH-1000XM2与索尼自家播放器配合使用,比如开启clearaudio模式的话,它的低频应该还能有提升空间。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的话,WH-1000XM2 是我听过的所有降噪耳机中音质最「Hi-Fi」的。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索尼WH-1000XM2音质评测。
参考价 : ¥2399.00带来旅途的宁静,索尼WH-1000XM2降噪耳机评测带来旅途的宁静,索尼WH-1000XM2降噪耳机评测京东数码控百家号最近随着民航局一纸文件下达,中国民航正式开放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简称PED)使用。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让人们也能够在飞机上使用飞行模式的智能手机,而且还能连上机上wifi上网,飞行旅途也变得更加有趣。但不可避免地,机舱也变得更加吵杂,连Jessie J也在自己的社交博客上也宣泄过对机舱乘客用手机外放看视频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降噪耳机的选购需求。是 MDR-1000X 的优秀继任者即便 WH-1000X M2 的产品型号有所变化,但我们从外观上就能轻易看出,它是MDR-1000X的升级产品,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相似了。WH-1000X M2 继承了 MDR-1000X 的外观设计,提供了两种颜色可选。标配了一个人造皮革的收纳盒,WH-1000X M2 以折叠的方式放入,中间分隔处也保留了飞机转换头的收纳位,收纳盒的背面还有一个线材收纳位。这些基本都与 MDR-1000X 相似,但相比起 WI-1000X 来说,这个收纳盒可以说非常感动了。(我特意给WI-1000X买了一个第三方收纳盒,有需要的可以留言)耳梁采用了金属材质,一体化设计,与耳罩连接处做了静音处理,可减少滑动时发出的机械噪音。耳机左侧腔体表面是 NFC,右侧则支持触控操作。虽说 WH-1000X M2 与 MDR-1000X 非常相像,但两者不同的小细节还是有一些的,首先就是耳机腔体上的双噪声传感器,M2的金属滤网嵌入到外壳里头,表面更为平整。另外就是机身按钮了,充电的micro USB接口和3.5mm音频线接口都没有变化,只是 WH-1000X M2 仅有电源键和降噪两个按钮,得益于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的支持,环境音的强弱以及人声的关注度,都是在应用程序当中调节,因此按钮从三个缩减至两个,短按降噪按键是切换模式,长按则是智能检测优化降噪。在佩戴方面, WH-1000X M2 沿用了索尼人体工学耳垫,对戴近视眼镜的我都非常友好,不会压耳,被动降噪的效果也不错。唯一问题就在天气稍热的情况下,耳罩会闷得难受,尤其是南方的户外,会很热。还好恰逢迎来了广州短暂的冬天,带着出门也不成问题,用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就继续说使用体验吧。降噪耳机中教科书级别的存在索尼的Digtal NC 数字降噪技术早就应用在音频产品当中,但仅作为主流产品的旁支产品而存在,型号只是在末尾加上“NC”作为降噪的标记。在当时,索尼的降噪表现相对一般,仍难以与旗舰专业级降噪耳机抗衡。但到了 MDR-1000X 的横空出世,索尼终于有了旗舰级的降噪产品,其表现也有目共睹。除了降噪以外,其他的特色功能升级也是索尼降噪耳机的优势所在。WH-1000X M2 具有三个模式:降噪 / 环境音模式 / 关闭降噪,用户可以通过侧边的NC按钮短按切换。在上文也提到,此次 WH-1000X 更新支持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 的使用,在APP中不但可以查看到耳机的状态(连接方式和电量),还能对包括均衡器、降噪等级、声音质量模式、DSEE HX等功能的调节,也整合了全新针对飞行场景的“气压降噪优化”。在蓝牙连接方面,WH-1000X 支持蓝牙4.1连接,支持SBC、AAC、LDAC、aptX、aptX HD编解码协议,非常全面的同时,若所连接设备支持 apt X HD 甚至是 LDAC 的话,无线音质将会得到更稳定的传输和高码率的还原表现。耳罩的右侧外壳也配备了触控面板的功能,通过指尖的四向滑动可以调节歌曲播放以及音量大小,也能唤出 Siri 等手机智能语音助手。以往带着降噪耳机,在与人作简单短暂交流时,不得不拿下耳机才行,显得十分麻烦。WH-1000X 继承了 MDR-1000X 上广受好评的“快速提醒”功能:只需捂住右耳罩,就可以让你快速清楚地听到周围环境声,同时音乐音量自动降低,非常便捷与实用。在平常在路上买东西询价、地铁听报站等其他与人简单交流的场景下再也不用脱下耳机了。当然,环境音模式也很适合在通勤时打开,在降低环境噪音的同时,亦能关注人声语音,不错过重要信息。我就不想提我经常因为在地铁上使用降噪模式而过站的事情了,之后我都养成了打开环境音模式坐地铁这个习惯。总体来说,WH-1000X M2 在功能性上非常全面,面面俱到的它称之为降噪耳机中“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也不为过。降噪耳机就没音质吗?在硬件上, WH-1000X M2 内置了两个40mm驱动单元,配备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规格向 MDR-1A 系列耳机看齐。通过了“小金标”Hi-Res认证,配备了全新的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 以提升音频解析力表现 ,支持索尼数字声音增强引擎 DSEE HX 来弥补有损音频的失真。WH-1000X M2 的降噪表现与 MDR-1000X 保持在同一水平,在我听来没有特别大的差别,距离绝对的安静还是略逊一筹。虽然对于降噪耳机的绝大多数受众来说,音质并不是最重要考量的一环,但
WH-1000X M2 几乎是在 MDR-1ABT 的基础上打造的,驱动单元和数字放大器等元器件都远超同类产品,如果说降噪逊色于Bose QC35 1分,那音质表现方面则能够大幅反超。在这两者当中,索尼可以说是凭着自身优势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在启动降噪后, WH-1000X M2 的声音会相对较“闷”一些,这是因为DNC数字降噪的作用;如果环境并不是特别吵杂的话,可以考虑关闭降噪功能,此时 WH-1000X M2 则能够变成 1ABT ,声音也放开了许多。唯一不足的是我还是能够听到微弱的底噪。但如果要完整发挥出索尼这个40mm的驱动单元的实力,那就要用上音频线了,有线连接状态的 WH-1000X 与 MDR-1A 相当。说到这里,你大概可以了解到,目前 WH-1000X 在同类降噪耳机当中,音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对手了。那跟MDR-1000X没有任何提升吗?虽然降噪强度表现在同一水平,但在音质上还是有较大提升的,通过Galaxy S8 (aptX 连接)的双音频功能,同时连接 MDR-1000X 和 WH-1000X M2 来试听。对比之后,发现 WH-1000X 的声音表现要更加细腻和清晰,解析力提升明显,音乐的细节处理细腻许多,低频的回弹干练一些。更直观地可以认为,WH-1000X 这次在音质上,为降噪所作出的“牺牲”要更少一些。索尼降噪的完整姿态在降噪产品热潮的推动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降噪产品出现,索尼的降噪产品终于形成了“家族式”趋势,以独立产品的形式存在于索尼音频产品线当中,也把握住了市场需求,推出了三款不同形态的降噪产品,同样可以看作是索尼对该市场的一次试探。若要同门再分高下?简单说一下吧,音质和便携是WI-1000X的强项,音质感觉优于 WH-1000X M2,而降噪表现、连接稳定性、佩戴舒适度和续航都是 WH-1000X M2 更有优势一些。三款产品当中,WH-1000X M2 是最成熟的一款,超脱于MDR-1000X 并得到新功能的加持,体积优势让它得到了最好的降噪表现,还有长效的续航表现,佩戴舒适度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索尼现有的降噪黑科技都在 WH-1000X M2 上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1000X”也会是索尼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的产品线。而 WH-1000X M2 也跻身最好的降噪耳机行列当中了,相信将会是越来越多人的首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京东数码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玩命折腾3C,细细体味科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619被浏览504,407分享邀请回答2081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被浏览55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wh 1000xm2煲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