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整天都不去去中国平安上班靠谱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有一天,上班成为一件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该考虑换份工作了。&
不知从何时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来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轻人感到厌倦。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
&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诸如此类的言论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与生活中,于是&上班&听上去像极了一个很丧的词。 据国内某求职网站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正在持续飙升,其中2016年高达26.5%。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 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作为一个已经上了3年多班的90后,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所以前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边那些已经不上班的朋友们聊了聊,收获颇丰。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话,可以做些什么?&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这个观点我是在看谈话节目《圆桌派》2016年的一期&呆着:不想工作怎么破?&时,被陈丹青点醒的。
&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 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 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在《锵锵三人行》的百度贴吧里,某位网友对&上班&和&工作&的定义,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 【上班】= 带有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单纯为了不被带上耻辱的&无业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态,因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没有这份收入,所以&焦虑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这在狼多肉少与攀比心较重的国家里最为明显。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惯性使然(上着上着就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对他们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
【工作】= 带有一种积极的、并不单纯为了不被别人歧视为无业者的、有奋斗目标并能结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乐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那些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可能只是不想上班,而非不想工作。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陈丹青说,他也不喜欢上班,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那么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义,我们就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 &互联网的发达 让我们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并非生来就讨厌上班。否则为什么职业倦怠症一般都出现在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身上,而不是在应届毕业生身上。相反,刚刚离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反而对上班的积极性最高,因为新鲜好奇、没有经验。在对上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体会之前,我们往往会把&上班&和&工作&混淆一体,想从上班中获取工作才能带来的快感。 但结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发现:上班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谋生。幸运的话,它也许还能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话,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所以才会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 但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牺牲点什么去换取金钱。而牺牲时间,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且成本最低的买卖。所以上班赚钱,成了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后所折射的含义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
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没那么顺心,或正在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气吞声,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来。 上班所带来的倦怠,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母辈那一代,就从来没听说过谁谁谁不想上班,就干脆辞职了呢? 《圆桌派》里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关。
在通讯和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相对贫乏简单,那时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但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大到世界,小到身边,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谁谁谁出国读书了,谁谁谁创业了,谁谁谁一边环游世界一边赚钱了... 再加上各类媒体、广告、互联网产品每天都在变着花样供应各种生活方式:精英就该喝某品牌的咖啡,戴某品牌的表;中产标配就是一房一车,一年两次国外旅游;月薪两万的女孩每天一颗牛油果;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毫无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社会也越来越鼓吹同一种价值观和成功标准。渐渐地,所有人都被挤到了同一个地方,向着同一个方向奋斗。
然而可悲的却是,东方是一个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心又极其重。于是那些无法突破现状的人,只能一边羡慕着别人的生活,想要努力改善自己,一边又缺乏奋斗的斗志与能力,于是挫败不断,最后只能沦为社会的边缘人,一日日重复上着没有希望的班,不认命地活着。
&看似选择很多的年轻人 其实别无选择&
虽说现在年轻人不工作可以做的事情比过去更多了,但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也比过去大多了。 特别对于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来说,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与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都让他们在许多个&不想上班&的时刻犹豫不决。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没有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看似选择更多的年轻人实则根本没有选择。于是只好一边抱怨着&不想上班&,一边继续埋头干活。 所以&不想上班&对当代青年来说,其实是一句十分沮丧而又无能为力的话,它背后隐含的是除了上班别无选择的无奈。 如果以上描述的人群是&不想上班&群体中的大多数,那么真正做出辞职决定,不再上班的年轻人,可以说是这群人中&真的勇士&了。
不上班 可以做什么?
消极选择:混吃等死家里蹲
在不上班的人群中,有这么两类对比鲜明的状态:混吃等死、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和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积极状态。 消极状态的常见表现有:回家啃老、家里蹲、变卖已有资产坐吃山空(这种现象多见于家庭条件富足者)等。 在&啃老族&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的今天,&蹲族&这个新概念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蹲族&,顾名思义,即不上班、整天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无业青年,多存在于北上广深等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
前阵子国内心理学自媒体Knowyourself发了一篇文章专门分析北上广深独有的&蹲族&现象。文章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这群人高学历、无业、既不热血也不奋斗,他们在一线城市里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来,终日无所事事。& &蹲族&这一时代的产物,充分验证了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我有时就想,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过于鼓吹&努力&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般,好像不努力的人生就不值得一过一样。明明有些人就是天性懒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却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逼得不得不上进,拼命去寻找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
《圆桌派》里,窦文涛讲了一个辞去教师工作后回到家乡&蹲着&的年轻人,连饿了吃东西、渴了喝水的欲望都没有,整日在家蹲着不出门,最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他之后,村里人发现他饿死了。 这应该是&蹲族&的极端了。 陈丹青说:有些人天生就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却无法选择地被生了下来。他们看了看这个世界,发现没什么可活的,于是选择了离开。 一想到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这样格格不入地活着,就觉得悲哀。
转过头来看现实社会,无数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种生活的年轻人,和奋斗的大多数一起涌向了北上广,却发现那个竞争激烈的世界好像也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是来路已不能退,于是只好在北上广做一个&蹲族&,但蹲久了也有坐吃山空、蹲不下去的一天,最后还是得出去重新找工作、重蹈覆辙。 而对于那些出身在大城市,或者家庭富裕到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不上班也可以靠已有资产舒舒服服地活着,再不济在北上广卖套房,也可以支撑个好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存在。以前她一直好奇为什么他们整天不上班也有钱花,有一天实在憋不住开口询问原因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没钱花了就卖套房,卖个几百万又可以过个好几年。 &但是长期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总得有个生钱的源头吧。&朋友说。
这种坐吃山空的不上班,其实也算比较消极的状态了。 积极选择:自己给自己打工
积极的不上班的状态就比较复杂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从&为别人打工&,转变成了&为自己打工&。我梳理了一下认识的人中所有不上班人群的选择,基本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1. 创业
这类人中男生居多,他们大多目标性强,不喜欢被条条框框约束,不一定性格外向、有,但大多不受约束、渴望财务自由。 创业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人脉资源和独立想法,并且抗压能力较强、接受充实忙碌状态的人。至少我身边创业的人中,没有过得轻松的。
2. 开店做生意
我身边开店做生意的朋友中女生居多,她们开的店也多在餐饮行业,并且她们都有一个同样做实业的男友或老公,两人一起打理店铺或扩大生意门类。 可能很多人好奇开店的起步资金有多少?在这个互联网盛行、传统行业叫衰的年代,开店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我了解下来,开店对于不上班的人群来说却确实风险较大,起步资金至少20-30万,这是在一家二线城市开一家小型咖啡厅的投入。至于店铺能否赚钱就和诸多因素有关:前期投入、店铺定位、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等等。身边朋友开的店铺中,有开了几个月就开始盈利的,有人气火爆算好了1年内回本的,也有每个季度亏损100万的。基本规律是:前期投入越高,回本越慢。 所以开店对一个人的资金积累要求较高,如果完全拿自己的钱去开店的话,风险还是挺高的。
3. 自由职业
我身边做自由职业的就五花八门了:有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旅游达人、自由贸易者、沙画师、饰品手艺人、摄影师、糕点师等等。 自由职业也是一种职业,它更多依赖于一个人的某项特殊技能,基本上那些能靠自由职业生活的人,在自己的专属领域都有一定人脉资源且极其自律。但混得好不好,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了。
4.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也是新时代的产物。 斜杠青年,即同时做着好几件事的年轻人。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远程办公和线上工作的便利性使一个人拥有了同时做好几件事的可能性。 身边那个白天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同事,也许下班以后会在家继续捣鼓一些别的酷炫事情。快节奏的生活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越来越不安于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我认识的人里,有一边上班一边运营着自己的自媒体的,有自由摄影师同时开着一家手作淘宝店的,也有一边开着咖啡厅一边运营着自己的广告工作室的。我自己也是一边上着班一边运营着公众号、拍着照片。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有限,但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谁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哪天就成了夕阳行业,或受政策影响、面临淘汰。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兴趣广泛且好奇心旺盛,在现有工作无法满足自己兴趣的前提下,总想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弥补工作以外的空白。
心理学自媒体Knowyourself同样写过一篇与&斜杠一代&有关的文章,试图分析斜杠背后的原因,文章里得出的结论是:在斜杠风潮背后,反映的是趋于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选择斜杠,是因为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想要单纯依靠朝九晚五的工作实现突破式地财富增长太困难了,拿现在最热门、薪资最高的程序员来说,勤勤恳恳、不分昼夜,冒着提前秃顶和猝死的风险卖力工作十来年,可能也不过年薪百万,这还是混得比较好的那一拨人。可一百万可以在北上广做什么呢?不够市区一套房的首付。 &这个时代让人心碎之处在于,它让个体为实现自我奋斗,但奋斗却不必然实现自我。&
但我以为,在时代风潮变化之前,多学种姿势自我防御,总归是不会错的。
部分引用:Knowyourself 《蹲族:在北上广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斜杠时代:我们为什么同时发展几种职业?》《圆桌派.看理想》期
《不想上班怎么破》 来源自公众号土土土槽(ID:xtutux6),都市青年生活记录,作者林安 责编:缀可爱的咪咪酱
24小时报不停
神州数字推出区块链商业化应用产品
储能科技公司EcoFlow获3000万元Pre-A轮融资
B站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首日惨遭破发股价下跌2%
光学传媒获启赋领投A轮3000万融资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再推迟至2020年 已花70亿美元
中国电信2017年净利润186.17亿元 同比增长3.3%
互金协会发债务催收公约 超出法律规定部分不得催收
京东利用区块链技术为西湖龙井保真溯源
美国国家期货协会:相关成员需报告加密货币情况
工信部李鸣:区块链应用案例汇编将于今年发布
格林豪泰IPO规模减半 交易首日仍破发7%
美团旅行发布《2018清明小长假人气榜》,踏青赏花成最受欢迎主题
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
抖音火山全网首创猫脸贴纸
美团点评被曝计划在港IPO 已接触三家投行
国美2017财报GMV增长20% 共享零售模式取得成效
复星国际2017年保险金融板块业绩大增59.9%
白马股走弱 贵州茅台大跌3%
北京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运营
投资2000亿美元 软银与沙特拟建全球最大太阳能项目
阿里巴巴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
今日头条有意接盘阿里放弃的A站
IDC:全球认知和AI开支今年将增长54.2%达191亿美元
2018苹果春季发布会:苹果新教育版iPad售价299美元
因数据泄露危机 Facebook或推迟发布家用智能音箱
成都开始对共享单车服务打分 低于600分退出市场
高德推出顺风车服务 但它没打算和滴滴美团正面竞争
哔哩哔哩IPO定价为11.50美元 拟募资4.83亿美元
滴滴高管怼美团:高补贴换来大量外牌车有意义吗?
扎克伯格拒绝向英国议会作证:有事找我下属谈
英国央行测试分布式账本技术
《快递暂行条例》5月施行:出售泄露用户信息最高可吊销许可证
乐视网:正在竭力解决公司目前的经营困难 股票复牌
澳大利亚就加密货币税征求意见去年失业每天假装上班,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现在我又裸辞了
去年10月,公司倒闭,失业,每天假装上班出去游荡。当时在步行街(当时还没有主干道)发了个帖子,意外成了热点,得到很多JR关注,也因此认识了几个深圳JR(见到真人的那种认识)。后来在11月下旬,终于找到一份接近街薪的工作,然后。。。三个月后,我又失业了,这一次是自己辞职,没什么好同情的了。辞职的原因不止一个,如我不看好公司的前景,如感觉做的事情没什么意义等。不过让我义无反顾裸辞的原因只有一个:加班。这公司并没有制度性的996,至少名义上是朝九晚六有双休加班还可以调休的,只是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一个星期里大概有四天晚上需要加班,平均加到九点左右;一个月里大概有三个周六需要加班,十点多到五点多走。老实说这种程度的加班在一线城市不算特别过分,而且在加班的时间里工作强度也不大,很多时候纯粹是在等老板召唤。不过我已经很多年没尝试过经常加班,作为有家庭有两个孩子的人,很难接受没时间陪孩子的状态。说到这里大概很多人想骂我。我刚毕业第一份工作,没人要求我加班,所有同事都是一到五点马上走人,而我每天在公司留到十一二点,边聊天看网页边顺手处理一些“份外”的工作。除了兴趣,也是因为当时我单身,无牵无挂。而现在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我不能按时下班,已经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没法休息。之前晚上都是我带两个孩子出去玩老婆在家做家务,然后和老婆各陪一个孩子睡觉,让我爸妈晚饭后可以去散步回来看看电视什么的。自从我开始加班之后,一家人的生活都被打乱了,让我觉得特别内疚,而且陪孩子的时间也少了很多。所以说男人到了这种阶段,加班真不是自己的事,是一家人陪着你加班。要说辛苦的话,其实我加班的时候没多辛苦,活并不累,带孩子更辛苦,但是人在公司加班时想到家人劳累,心里就很焦急。这种感受,年轻的JR们大概现在是体会不到的。另外一个就是我不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上至CEO下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不知道方向,在强势霸道的老板面前不敢说一句话,两百号人每天看起来干得朝天其实就只是围绕着老板时不时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说出来的一些大而无当的话去所谓的“落实”、“细化”,在我看来既没用也无趣。我见同事多SB,料同事见我亦如是。既然如此,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好。当然日常工作中跟同事相处也还和谐,不过心里明白大家都是过客而已。尽管公司背景不错,背靠上市集团;尽管办公环境超豪华,能俯瞰大半个深圳市区面朝大海,还有整整一层楼的健身房和食堂;尽管离家近可以天天摩拜小蓝二十分钟到达;尽管有免费午餐晚餐;尽管背负着两百多万的房贷;尽管辞职时COO挽留了两次甚至没再安排任何工作让我玩了两个星期去“考虑清楚”。。。我还是走了。算是自作孽好,算是幼稚冲动也好,自己的选择自己承受。我还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得之我幸,不得我认命。至于裸辞,一是在这公司上班实在很难有去面试的时间,二是招我进来的COO对我挺不错,我也实在不愿意做这种骑驴找马的事,感觉是在欺骗他。唉,三十多岁了,还是没学会所谓的成熟。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7楼 @ 发表的:新人,街薪大概多少30万美金
哎。竟然能意识到最后一句话干嘛裸辞呢
有些审美疲劳,兄弟
哎。竟然能意识到最后一句话干嘛裸辞呢
有些审美疲劳,兄弟
接近街薪…!!
引用3楼 @ 发表的:接近街薪…!!80%街薪,算是勉强达到及格线吧
挺能理解的,以家庭为思考单位很多事一下就想通了。下份工作一定要问清楚工作时间啊
引用5楼 @ 发表的:挺能理解的,以家庭为思考单位很多事一下就想通了。下份工作一定要问清楚工作时间啊没用的,因为这不是明面制度上的加班,HR不会告诉你,甚至在这家公司HR都不知道每个部门的加班情况
引用4楼 @ 发表的:80%街薪,算是勉强达到及格线吧新人,街薪大概多少
引用4楼 @ 发表的:80%街薪,算是勉强达到及格线吧你为什么这么值钱?
引用7楼 @ 发表的:新人,街薪大概多少30万美金
引用6楼 @ 发表的:没用的,因为这不是明面制度上的加班,HR不会告诉你,甚至在这家公司HR都不知道每个部门的加班情况我的意思是可以直接问问部门主管
引用10楼 @ 发表的:我的意思是可以直接问问部门主管哈哈,当时我入职的时候,那个部门的头也刚进去没几天。然后也是因为受不了加班(他比我加得更多),比我早几天跑路了
哎 看撸主的经历唤起了我上一份工作 很像 加油吧
引用8楼 @ 发表的:你为什么这么值钱?第一这个不算多值钱,三十几岁的男人在一线城市拿这个钱差不多是平均水平吧,没啥牛逼的。第二按真正水平来说我可能确实不值这个价,有一点运气成份,以及我心理素质好敢开价且不让步
大兄弟是不是去年发帖说,假装出去上班的哪位?现在裸辞了又,能理解,不过二百多万房贷有点吓人,那再继续找吧,干得不舒心确实也没办法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辞职没毛病,但是下家要找好啊大胸弟。人到了这个年纪,真的不是想拼一回就能拼的,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楼 @ 发表的:辞职没毛病,但是下家要找好啊大胸弟。人到了这个年纪,真的不是想拼一回就能拼的,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也快34了,就是传说中今年华为的“被裁线”,到这个地步,对于在大城市里打工实在已经累觉不爱。拿到街薪又如何?也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所以现在自己都不想坚持,再混混,混不下去了就卖房,拿个三百多万回老家或是开个小店吧
引用14楼 @ 发表的:大兄弟是不是去年发帖说,假装出去上班的哪位?现在裸辞了又,能理解,不过二百多万房贷有点吓人,那再继续找吧,干得不舒心确实也没办法正是,不好意思又失业了,没能带来励志故事
马哥?是你么?
记得你当时的帖子,大哥,不要裸辞啊
引用16楼 @ 发表的:我也快34了,就是传说中今年华为的“被裁线”,到这个地步,对于在大城市里打工实在已经累觉不爱。拿到街薪又如何?也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所以现在自己都不想坚持,再混混,混不下去了就卖房,拿个三百多万回老家或是开个小店吧回老家这钱够买房吗。。有的老家房价也贵了。。回老家工作待遇会不会大降?一家人集体离开。。牵扯的事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27人参加团购950.00元&1399.00元
203人参加团购228.00元&349.00元
335人参加团购135.00元&399.00元
364人参加团购539.00元&999.00元
90人参加团购189.00元&699.00元
573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155人参加团购109.00元&529.00元
525人参加团购139.00元&599.00元
1654人参加团购679.00元&1199.00元
17人参加团购89.00元&299.00元
23人参加团购109.00元&299.00元
106人参加团购279.00元&599.00元夜读|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了”夜读|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了”飞文经济百家号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了”1常常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处境艰难,大家都像得了一种叫“不想上班”的病,不喜欢上班,不喜欢工作。你有没有在清晨的被窝里,挖空心思想尽今天不去上班请假的借口?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洗漱后,投进了滚滚的上班人潮。又或者在踏进公司的时候,腾地冒出厌烦之心,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每个周一,我起码都有几十次念头,想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老板办公室,告诉他我现在收拾东西就走,不干了,马上,立刻!”深感自己有周一恐惧症的小筱,经常会和公司几个同龄同事在楼梯间站一会儿,透透气,吐槽上司和瞎指挥的老板。“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些网络语言高频出现在她们的交流里,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工作不想上班。我们都想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可许多年轻人提起目前的工作,能够打出满意分数的还真的不多。不喜欢目前工作的理由各种各样:老板奇葩、公司管理一团乱麻、同事勾心斗角、前途渺茫、毫无意义、加班太多……以至于只能汇成一句口头禅:“不想上班了”,发泄一下对现状的各种不满。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正陷于一种郁闷状态,需要倾诉,需要得到亲朋好友理解支持的隐性诉求。2我们真的是不想上班吗?“不想上班”,不用误会,常常说这句话的人,并非他们不想付出努力。相反,现在常见加班加点的就是这批人,多是年轻的90后员工。但哪些工作会让他们不想上班呢?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毫无个人时间的工作、没有方向感的工作……实际上,每一代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相同的职业难题。然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工作却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为看重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可不是单纯指一份薪水。追求个人价值感的人,会更看重一份工作干得开不开心,老板是否与自己三观相符,和团队的配合是不是默契,个人空间是否被尊重、理解等等。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能不能爱上一份工作的软性指标。它们带着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流水作业的工作机器,而是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因此,安稳无忧、碌碌无为、侵占个人时间的工作,都会被划分为对生命的极大损耗。为了避免继续耽搁自我,离职常常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真的是换个工作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小明一年内换了两三家公司,他无力地发现,上一秒可能绕开了上一家公司的瞎忙活,下一秒又遇到新公司老板乱指挥,原以为能少点同事之间的暗战,却又发现新公司奉行无报酬加班的潜规则。小明发现自己似乎永远在不满的情绪中工作,恰恰就是这个发现让他醒悟过来,也许出问题的不是工作本身,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是得和别人发生协作关系,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3许多人都处于这种情况: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过得不开心,但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要继续,班还不是要上,循环往复,最后难免对工作这件事情产生了倦怠和疏离的感觉。工作的疏离感,是从心理学上个人疏离感衍生而来,指由于和工作的原有设想期望值存在落差,不能主导工作,反而被工作支配和控制,从而让人产生了一系列主观消极的情绪。小筱后来就发现了,和小群体一起吐槽,一时之间情绪是得到发泄了,可也让自己对工作更加不满了,情绪越发消极,犹如饮鸩止渴。长期着眼于负面的信息,让她对公司和工作的感情慢慢变淡,离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直到某天她再也抑制不住冲动,提出离职。原本颇受上司倚重的她,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挽留,这让她感觉更加难过。离职之后冷静下来,拉开距离看原来的工作,并没有身在其中时那般难以忍受,她觉得自己像掉进了一个怪圈。其实,工作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纯粹地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结,渴望有个人能懂自己。“不想上班”的背后是我们没被读懂的心。4当我们遭受工作上的挫折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应激性的受伤情绪,低落并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认为,人面对挫折时会有两种心态: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而一切的困难和挑战都是“对自己的测验”。如果通不过这个测试,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这被称为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提高、加强的,他们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可以带给自己许多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得到成长。这被称为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在工作中,今天对你来说很困难的内容,也许一段时间之后就得心应手了。当年我刚刚当上老师的时候,发现讲好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每天总是在不断地修改课件和教案中度过,那时候特别沮丧,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然而两三年之后,公开课对我来说不过家常便饭。所以,当工作出现挫折的时候,过多停留在自责或者是推卸责任上,于我们的成长无益。把注意力放在分析问题上,才能找出解决善后的办法。当你走得越远,你回头看看,当初干扰你的问题,现在是不是不过尔尔。我们都需要成长,来接受人生进阶的挑战。5不喜欢工作,可能会让我们略感恐慌和迷茫。恐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这种状态是否正常,会不会一直处在这种低迷的状态?迷茫是看不到自己的路,走一步算一步的感觉让人心中难以安定,又或者是能一眼见底的路,让你索然无味又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很多人也是在慢慢的思考和成长中,在不断的试错和跌跌撞撞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喜欢的生活,然后才开始明晰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可以重新打量一份工作,绕开自己确实不能够接受的坑,寻找自己最有兴趣的点,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在相对安逸的单位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成长,不把耗费时间变成日常。“不想上班”不过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我生活的一句呐喊,不妨试试想好自己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再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把它变成你飞翔的翼,而不是背上的十字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飞文经济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综合领域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平安普惠上班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