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70比高通骁龙835和麒麟970强多少

麒麟970和骁龙835哪个更强? 专业跑分数据正面对比给你答案!麒麟970和骁龙835哪个更强? 专业跑分数据正面对比给你答案!安再见安百家号相信昨天发布的荣耀V10和一加5T让不少机友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两台手机同样2999元的售价,一个搭载麒麟970,一个骁龙835哪个性能更强呢?我们先看麒麟970,10nm制程,八核心+微智核i7,主频2.36Ghz,4×A73+4×A53架构,CPU和上代960基本一致;GPU为Mail G72MP12,特别加入了寒武纪的NPU。再看骁龙835处理器,同样10nm的制程,主频为1.9GHz+2.45GHz,并采用八核设计。大小核均为Kryo280架构,大核心频率2.45GHz,小核心频率1.9GHz。GPU为Adreno 540@670MHz。单从参数上我们看不出什么,处理器性能最直观的反应莫过于跑分,直接上图,GeekBench跑分,上面是麒麟970,下面是骁龙835。麒麟970跑分骁龙835跑分单核骁龙835平均跑分比麒麟970多个几十分的样子,多核麒麟970平均比骁龙835多一两百多分。综合看在CPU性能上,两者差距真的很小,半斤八两,不存在什么骁龙835单核性能甩麒麟970几条街,或者麒麟970多核跑分甩骁龙835几条街,因为这几十分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这两货在苹果A11面前都是被吊打,看看A11的GeekBench跑分,几千分的差距,那才叫甩几条街。至于GPU方面,专业的GPU性能测试软件GFXBench中,骁龙835配备的Adreno 540曼哈顿离屏测试成绩为61.8fps,而霸王龙(T-Rex)则是达到了114.9fps。对应的麒麟970配备的Mail G72MP12为65fps和125fps,同样差距很小,都在10帧之内几乎可以忽略。目前搭载这两款处理器的手机娱乐兔兔的跑分也都在17万分,所以单论性能而言麒麟970和骁龙835旗鼓相当;考虑到麒麟970有NPU加持,麒麟970综合能力更强。而至于功耗和能效比,都是10nm的制程,据说骁龙835能效比更好因为GPU主频更低……这个大家看看就好,照这样说骁龙625能效比还比骁龙835更好呢…… 说到底都逃不了一天一冲。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安再见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走过拼过努力过,为了安好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技术小站:
& 参会,互动,拿好礼
& 观看视频回放,学习最新知识
& 学习业内最热门知识,还有好礼送
& 热点行业全新解读,产品样品免费申请
张飞电子工程师速成全集
10天掌握PCB AD画板
教你高速PCB项目整体设计
如何设计STM32单片机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写到用
讲师:华清远见
讲师:林超文
讲师:郑振宇
讲师:李述铜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麒麟970和骁龙835对比_麒麟970和骁龙835跑分_麒麟970和骁龙835谁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日 14:21
[导读]   麒麟970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高端处理器,是当前顶级处理器之一,承载了华为手机高端旗舰机的梦想,同时这款处理器的性能,据说是可以媲美高通骁龙835和三星猎户座8895。虽然只是保守的说成媲美,而没有说超越,是因为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因为历史不长,经历时间不久,是比较年轻的处理器,如今能媲美于高通顶级处理器骁龙835,已经很厉害了。
  麒麟970和骁龙835对比
  首先是CPU,麒麟970跑出了单核心1891 / 多核心6647的成绩,高通骁龙835则是单核心1930 / 多核心6726;后者在两项成绩上均比前者高出一些,但幅度不大,可以说不分伯仲。采用了8核心Kryo 280架构的骁龙835在多核心方面的分值不再尴尬;而由于冰箱冷藏室内手机性能几乎不受温度影响,麒麟970的成绩与同等条件下的麒麟960差距不大&&毕竟在CPU规格参数上,这两款SoC并没有什么差异。
  接下来是GPU的基准性能测试,同样在冰箱冷藏室中完成。采用12核心Mali-G72旗舰级GPU解决方案的麒麟970一举拿到9060的高分,而采用高通Adreno 540 GPU的高通骁龙835仅得到7711分,测试成绩高下立判。因此,凭借强悍的GPU基准性能,本轮测试环节中麒麟970旗开得胜。
  实际场景测试
  虽然麒麟970拿下了基准性能测试的胜利,但大家要注意,基准性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永远体验不到的东西,不仅环境温度和电池状态会对手机的性能体验造成影响,进程数量、资源占用等等变量也是你必须囊括在内的。
  我们前不久放出了一期暴力虐测高通骁龙835、麒麟960和联发科Helio X30的视频,但由于这次时间实在有限,我们不能复现每款手机安装150个APP的极限场景,因此用简单粗暴的超大型游戏《NBA 2K17》全高画质拷机30分钟来代替。眼下已是深秋,我们运行下面测试的环境温度是17℃,请大家周知。
  此外,150个APP虐测旨在测试手机硬件平台在超多进程并行时的多任务处理情况;而超大型游戏全高画质拷机则重在测试长时间高性能运行期间,手机硬件平台全程的性能发挥表现与发热情况。这点同样要在测试前向大家说明清楚。
  不说废话了,我们看采用麒麟970平台的华为Mate 10拷机全程的性能记录。整整30分钟的全高画质拷机测试中,Mate 10帧率中位数43fps,帧率稳定性值(中位数正负20%区间内的帧率分布比例)60.28%&&只有高端的硬件平台才能在《NBA 2K17》这种&手机杀手&的全高画质下跑出这样的成绩,这绝对是无可争议的。
  细看全程帧率曲线,除了10~11分钟前后出现的意外卡顿现象,华为Mate 10在前20分钟时间段都能保证将帧率基本稳在40fps以上;然而,20分钟之后,我们发现Mate 10的帧率分布开始在30~40fps区间出现,且随着时间推移,帧率到达60fps的次数开始减少&&即使台积电10nm制程的实力出众,12核的G72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热点,高温降频情况仍有出现。
  在测试开始10分钟后及30分钟测试完成之后的两个时间点,我们分别为参测设备运行了机身表面温度最高点的测温。华为Mate 10开局10分钟后测得温度为35℃,测试结束后测得温度37℃;结合帧率和温度来看,麒麟970相比16nm制程工艺的前作麒麟960良心不少,但实际性能和基准性能的差距依然不小。
  相比之下,高通骁龙835的表现是逆天级的,是能击碎玻璃心的。如果说麒麟970是旗舰,那么用来形容骁龙835的词只能是&超神&。《NBA 2K17》的最高帧率是60fps,而小米6全程的帧率中位数已经达到了60fps;其99%的帧率稳定性值更是说明了小米6在99%的时间内都能把帧率稳定分布在60fps上下20%以内的位置。或者干脆一点,不要看我们这一串数据分析,看一眼帧率分布图你也能够明白:高通骁龙835的性能稳定到让人不敢相信,简直堪称残暴。
  而对比此前室温25℃条件下对于高通骁龙835平台的《NBA 2K17》同规则拷机测试,大家不难发现,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于骁龙835这种发挥&稳如狗&的SoC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25℃时,测试后期骁龙835出现高温降频的情况)。因此,麒麟970这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SoC其实是捡了个便宜,如果这次的测试发生在室温25℃的夏季,麒麟970的表现必然会更差。
  照例对小米6进行10分钟和30分钟这两个时间点的机身表面温度最高点测试,两次测试分别测得32.7℃和35.9℃。乍一看高通骁龙835的升温幅度比麒麟970还要大,但麒麟970初次测温就得到了接近骁龙835第二次测温的数值,只能说麒麟970在测试前期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发热,后程的发热幅度放缓了而已。
关注电子发烧友微信
有趣有料的资讯及技术干货
下载发烧友APP
打造属于您的人脉电子圈
关注发烧友课堂
锁定最新课程活动及技术直播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而转移。
作者如不同意转载,既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骁龙835相关文章
骁龙835相关下载
麒麟970相关文章
麒麟970相关下载
论坛精华干货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年度大战】麒麟970对决高通骁龙835
常看我们评测的小伙伴们应该都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带来了,目的是证实“10nm制程工艺的强悍”和推翻“手机SoC性能过剩论”。而现在,华为的Mate 10首发了麒麟970平台,我们在初步体验之后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大半年前的高通骁龙835,和最新的麒麟970再对肛一次。华为Mate 10
也许会有人感到惊讶,今年年底的旗舰级SoC和年初就已经商用的旗舰去做对比,难道是有可比性的吗?但如果你细数一下高通骁龙800系列和麒麟900系列历年的表现对比,你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1、 &麒麟900系在下半年可以拿出基准性能和制程工艺不输年初骁龙800系的SoC; 2、 &性能与半年前骁龙800系相近的麒麟900系,往往在性能发挥稳定性上输给前者; 3、 &不仅性能稳定性要输,功耗发热也一并输(这两点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看的)。去年的大战记忆犹新……
如果要拿具体的例子来说,去年年底的麒麟96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16nm制程工艺难以支撑去年旗舰级SoC的性能已成既定事实,骁龙820/821发热降频的现象频发;而麒麟960发布后,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发现它的整体功耗表现只能用“大跌眼镜”来形容。
而不巧的是,麒麟960发布初期,无数的媒体和分析师一致认为它将会逆袭高通骁龙820/821,成为中国制造的“性能之王”;这一测试结果也是一下子打脸了不少“业界权威”。
所以在本次的测试开始之前,我们已经依照先前的规律对这场对决的结果作出了一些猜想,观点如下: 1、 &麒麟970基准性能和高通骁龙835难解难分,两者均有强劲性能; 2、 &同制程下,高通骁龙835拥有更加稳定的性能发挥,以及更佳的发热控制。 3、 &麒麟970依旧无法逆袭。
那么,接下来的测试,就是一个证实猜想或打脸猜想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下列所有测试,均使用麒麟970平台的华为Mate 10和高通骁龙835平台的小米6完成】
基准性能测试
基准性能,顾名思义,就是一款SoC在不受环境干扰情况下,能够发挥出来的极限性能。由于非理想环境下想要完全避免一切干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选择在冰箱冷藏室中进行测试,尽量减少温度这一重要变量对于性能的影响。
量化测出一款SoC的基准性能很简单,现成的跑分软件就可以——比如GeekBench 4,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手机CPU和GPU基准性能测试工具。在平时的手机评测中,我们一向弱化跑分对整体性能评价的权重,主要是由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手机性能可能会与其基准性能差异巨大;但在专门测试基准性能的项目中,跑分软件测出的分值相当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麒麟970平台和骁龙835平台的测试结果。左:麒麟970 右:高通骁龙835
首先是CPU,麒麟970跑出了单核心1891 / 多核心6647的成绩,高通骁龙835则是单核心1930 / 多核心6726;后者在两项成绩上均比前者高出一些,但幅度不大,可以说不分伯仲。采用了8核心Kryo 280架构的骁龙835在多核心方面的分值不再尴尬;而由于冰箱冷藏室内手机性能几乎不受温度影响,麒麟970的成绩与同等条件下的麒麟960差距不大——毕竟在CPU规格参数上,这两款SoC并没有什么差异。左:麒麟970 右:高通骁龙835
接下来是GPU的基准性能测试,同样在冰箱冷藏室中完成。采用12核心Mali-G72旗舰级GPU解决方案的麒麟970一举拿到9060的高分,而采用高通Adreno 540 GPU的高通骁龙835仅得到7711分,测试成绩高下立判。因此,凭借强悍的GPU基准性能,本轮测试环节中麒麟970旗开得胜。
实际场景测试
虽然麒麟970拿下了基准性能测试的胜利,但大家要注意,基准性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永远体验不到的东西,不仅环境温度和电池状态会对手机的性能体验造成影响,进程数量、资源占用等等变量也是你必须囊括在内的。《NBA 2K17》全高画质
我们前不久放出了一期,但由于这次时间实在有限,我们不能复现每款手机安装150个APP的极限场景,因此用简单粗暴的超大型游戏《NBA 2K17》全高画质拷机30分钟来代替。眼下已是深秋,我们运行下面测试的环境温度是17℃,请大家周知。
此外,150个APP虐测旨在测试手机硬件平台在超多进程并行时的多任务处理情况;而超大型游戏全高画质拷机则重在测试长时间高性能运行期间,手机硬件平台全程的性能发挥表现与发热情况。这点同样要在测试前向大家说明清楚。
不说废话了,我们看采用麒麟970平台的华为Mate 10拷机全程的性能记录。整整30分钟的全高画质拷机测试中,Mate 10帧率中位数43fps,帧率稳定性值(中位数正负20%区间内的帧率分布比例)60.28%——只有高端的硬件平台才能在《NBA 2K17》这种“手机杀手”的全高画质下跑出这样的成绩,这绝对是无可争议的。
细看全程帧率曲线,除了10~11分钟前后出现的意外卡顿现象,华为Mate 10在前20分钟时间段都能保证将帧率基本稳在40fps以上;然而,20分钟之后,我们发现Mate 10的帧率分布开始在30~40fps区间出现,且随着时间推移,帧率到达60fps的次数开始减少——即使台积电10nm制程的实力出众,12核的G72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热点,高温降频情况仍有出现。开始测试10分钟后华为Mate 10机身温度最高点开始测试30分钟后华为Mate 10机身温度最高点
在测试开始10分钟后及30分钟测试完成之后的两个时间点,我们分别为参测设备运行了机身表面温度最高点的测温。华为Mate 10开局10分钟后测得温度为35℃,测试结束后测得温度37℃;结合帧率和温度来看,麒麟970相比16nm制程工艺的前作麒麟960良心不少,但实际性能和基准性能的差距依然不小。
相比之下,高通骁龙835的表现是逆天级的,是能击碎玻璃心的。如果说麒麟970是旗舰,那么用来形容骁龙835的词只能是“超神”。《NBA 2K17》的最高帧率是60fps,而小米6全程的帧率中位数已经达到了60fps;其99%的帧率稳定性值更是说明了小米6在99%的时间内都能把帧率稳定分布在60fps上下20%以内的位置。或者干脆一点,不要看我们这一串数据分析,看一眼帧率分布图你也能够明白:高通骁龙835的性能稳定到让人不敢相信,简直堪称残暴。室温25℃条件下高通骁龙835测试结果
而对比此前室温25℃条件下对于高通骁龙835平台的《NBA 2K17》同规则拷机测试,大家不难发现,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于骁龙835这种发挥“稳如狗”的SoC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25℃时,测试后期骁龙835出现高温降频的情况)。因此,麒麟970这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SoC其实是捡了个便宜,如果这次的测试发生在室温25℃的夏季,麒麟970的表现必然会更差。开始测试10分钟后小米6机身温度最高点开始测试30分钟后小米6机身温度最高点
照例对小米6进行10分钟和30分钟这两个时间点的机身表面温度最高点测试,两次测试分别测得32.7℃和35.9℃。乍一看高通骁龙835的升温幅度比麒麟970还要大,但麒麟970初次测温就得到了接近骁龙835第二次测温的数值,只能说麒麟970在测试前期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发热,后程的发热幅度放缓了而已。
两轮测试结束,麒麟970和高通骁龙835的表现基本印证了我们测试前的猜想——在“实验室环境”的基准性能方面,麒麟970甚至可以反杀骁龙835,但还原到实际生活场景下,麒麟970的性能与其极限性能差距很大,骁龙835则可以实现稳定高效的性能发挥。
高通骁龙835能够如此“靠谱”,高通“魔改”定制的Kyro 280架构和高通自研的Adreno 540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高端手机SoC的定制化程度越来越高,连苹果也在A11 Bionic芯片中成功“掌握显示核心科技”;因此,即便发布比高通骁龙835晚了半年多,全部采用公版配置的麒麟 970依然只能在对手面前黯然失色。
今年的手机SoC大战,随着麒麟970“继续不敌高通骁龙835”落下了帷幕。我们无比希望中国自己的高端SoC能够真正掌握住核心科技,而对于高通,我们则更加渴望手机硬件性能极限的再次突破——芯片厂商之间的博弈,最终的获利者永远是用户;有了他们一次次硬碰硬的血战,我们才能不断用到更好的手机。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12被浏览10,710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麒麟970和骁龙83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