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图像不能像美国大学生一样独立的因素有哪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6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由美国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所引发的思考 【精编】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由美国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所引发的思考 【精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39|
上传日期: 04:04:5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由美国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所引发的思考 【精编】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家长交流
推荐培训机构
<em id="authorposton14-6-2 11:36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1:58 编辑
美国大学生毕业也会像中国大学生一样迷茫吗?
为什么很多中国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很迷茫?
美国有这种现象吗?
美国的教育是不是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擅长,而选择专业和职业?
中国学生是不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擅长或者兴趣才感到迷茫呢?
/////////////////////////////
男友从(美国)知名大学的金融系毕业后做过雪山滑雪教练,做过阿拉斯加渔夫,做过仓库管理,做过家用能源咨询,酒吧三明治店打工无数。最终回到校园读研,此前过程全是迷茫的寻路,他不知道自己明确的特长在哪里。
男友的弟弟从波士顿一所名声不错学费高昂的表演艺术学校毕业后,在纽约餐馆洗盘子直到上个月,迷茫得无以复加,如今停下,回老家思考人生。他的特长在艺术表演,但是靠这个找不到工作吃不饱饭。
美国年轻人照样有迷茫的时期,在那里能说出“我好爱我的工作”的人,也是被羡慕的
////////////////////
林达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本书中有这么两段话,给我印象深刻:全美大量的快餐店需要不计其数的雇员,它们的雇员都是临时的,流动的。几乎全是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快餐店是美国年轻人最平常的打工起点。既使在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之后,他们都有一个长短不一的寻找合适工作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涮盘子”也常常是他们暂时解决生存问题的办法之一。更有大量的美国青年,大学毕业后,他们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根本不打算找一个稳定工作,下苦力做一段,然后就痛快玩一段,几十年都在“打零工”。这是他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我在国内的时候,看过介绍,也知道美国年轻人比较独立,但是,真的和这些独立的年轻人生活在一起,还是很吃惊。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自由自在很放松的心态。“涮盘子”就“涮盘子”,“扛大包”就“扛大包”,美国青年不会在打工时,因为觉得自己“屈才”了而痛感命运不公,怨天怨地或自怨自艾。对一个临时工作,他们只在意工资的高低,一点没有什么贵贱之想。也许中午为别人端盘子,收别人的小费,到了晚上,坐在酒巴里,就是别人为他服务,付给别人小费。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里有什么区别。如果现在告诉他们,中国有工资很高的餐馆打工,他们肯定会奔走相告,相约而去,绝对不会觉得是“丢了份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观念中包含了很多成功学的因素,我们要读重点中学,这样才能上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一个高薪的工作,最后才会拥有“完满”人生。在成功学里,摆摊是可以挣钱,但是不体面,所以无法坦然;当砖瓦匠能挣钱,一是受苦太多,二是社会地位低下,能挣钱也摆不上台面;有一份投行的工作你偏要去搞音乐,或许会被人说脑袋秀逗了。所以中国的大学生们,敢坦然,不在乎父母的期望,不在乎社会的有色眼镜,大胆地选择自己所爱的职业和方向,勇敢走下去吗?不敢的那部分人,在不断觉醒中陷入了矛盾和迷茫,一方面想要突破桎梏,另一方面却被世俗的期望牵绊,只能继续生活在“严肃”里,做一个别人期望的自己又不甘愿的“套子里的人”。
公司一个女同事,33岁,很优秀,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一直没有结婚,她的母亲直接评价她是“变态”。而类似于这样的暴力适用于婚恋、求职。或许,在中国,做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上至我们的教育体系,社会法则,到父母教育,老师教诲,都希望你成为“经理”、“老板”、“总监”,而没有谁说,做你自己吧。
说起来很绝望,好像我们无法做自己,无法冲出迷茫都是这个社会的错,是父母师长的错。但是说白了,关于要做谁这个话语权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吗?即使你在投行工作,喜欢画画的依旧可以继续,它仍旧可以成为你投行工作后的慰藉;是机关公务员又如何,你还是可以做一个遨游世界的梦,就从你认真学习英语这一小步开始。至少在战胜那些因为无病呻吟、拖延和执行力差而带来的所谓“迷茫”的时候,你每天都可以做出改变。至少有一天你可以说,我们一路坚持和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2:00 编辑
看过一部叫“毕业生”的电影吗
毕业生 The Graduate (1967))
////////////////
推荐lz去linkedin看吧
有不少人选择把迷茫期的经历写出来
//////////////////
width:100%">
没毕业时巴望着毕业,毕业了却又陷入迷茫
width:100%">
& && &何须等到毕业,高考完了,孩子们就会迷茫。他们失去了固有的外在压力和明晰的线路感。
width:100%">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周一至周六09:00~18:00)&传真:027-&&值班QQ: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中国大学生难以在经济上独立的原因到底是啥?有何对策?-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中国大学生难以在经济上独立的原因到底是啥?有何对策?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在中国,尽管大学生不乏打工的机会,校内勤工助学和社会上的家教、促销等岗位欢迎大学生加盟,但是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靠打工实现经济独立。在美国,大学生仍然难言经济独立,家庭资助仍然对许多美国大学生十分重要。与中国大学生父母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父母一般不会对子女全额资助,而采取对...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中国大学生在经济上难以独立,有多方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方面。俗话说“成家立业”,这才是独立的体现。只要结了婚或者有了工作,在人们眼里才算真正独立了,压岁钱不但得不到,反而要给出去;随...
  中国大学生在经济上难以独立,有多方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方面。俗话说“成家立业”,这才是独立的体现。只要结了婚或者有了工作,在人们眼里才算真正独立了,压岁钱不但得不到,反而要给出去;随礼也要与父母分开而单独一份。大学生是绝大多数没有结婚或没有工作的。  2、独生子女方面。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一个孩子一般有六个亲人疼爱,其中四个爷辈的老人更是爱得不得了,溺爱比比皆是,即使孩子有打工的打算,也被老人们七嘴八舌的抵消了。比如:安心读书,缺钱的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资助。  3、就业(创业)困难方面。我国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即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或超过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造成就业人口过剩,成年人打工都困难,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就更没多少业主愿意要。创业门槛高,没有资金投入渠道。  4、工作岗位方面。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使用长期工,短期也在一个月以上。周时工、小时工几乎没有。另一方面,适合大学生的岗位太少,仅仅在家教、发传单、餐馆临工等岗位较多。  5、劳动保障方面。劳动权益保障上有漏洞,受骗的例子多,维权困难。  6、面子思想方面。由于社会嫌贫爱富,打工往往被视为穷人的无奈之举。这就将打工的动力抵消于萌芽之中。  中国大学生要在经济上独立的对策:  1、全面因势利导。国家媒体要长期正面宣传大学生打工创业,学校将打工列入必修课。树立大学生打工(创业)的典型,大张旗鼓的褒扬,最终形成打工是时尚,打工是资历,打工是骄傲的氛围。  2、完善权益保障。主管部门要完善和建立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不履行劳动权益保障规定的处罚力度,让业主不敢克扣工资等权益。  3、从小更新观念。社会和家庭要从小给孩子灌输大学生打工光荣,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完全依靠家里是羞耻的观念,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完全独立。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我认为中国大学生在经济上难以独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家长方面:多数家长都普遍认为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学生最主要的本分是学习。家庭条件好的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打工挣钱。家长太过溺爱孩子,即使已经是二十好几的大学生了,也会当个宝供着。怕孩...
我认为中国大学生在经济上难以独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家长方面:多数家长都普遍认为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学生最主要的本分是学习。家庭条件好的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打工挣钱。家长太过溺爱孩子,即使已经是二十好几的大学生了,也会当个宝供着。怕孩子在外打工累着受人欺负什么的。经济上的全面支持也让大学生本身就压根没想着经济独立。学生方面:大学生属于爱玩和会享受的,经济独立谈何容易,打工挣钱需要自己时间的花费和能力的存在。很多学生认为打工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和休闲时间,也就不了了之了。再加之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稍微遭遇点委屈和挫折就会放弃。自己手头上宽裕,家里面会供着自己的,大学生自己也就不会想着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学校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还是看的成绩,有些学生经济上的独立会在一定程度上耽误学习,或许还会有学生逃课去打工。这样一来,学校方面是不会鼓励或者允许学生打工的。即使有助学岗,也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做的,微博的收入根本无法让学生在经济上独立。对策上的话,还是看人的想法,什么时候家长舍得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学生自己想去锻炼,学校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了,这一切一切的想法都放开了,有朝一日中国的大学生或许就能在经济上独立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感恩,自律,好动,交流
大学生们目前经济难以独立,有时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受中国人养儿防老的思影响。父母都会给子女足够用的钱,中国的父母对子女都寄予了过多的照顾,孩子们都过得比较富裕。应该是乐不思蜀吧!所以,有一部分孩子不去勤工俭学。认为赚钱是以后的事...
大学生们目前经济难以独立,有时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受中国人养儿防老的思影响。父母都会给子女足够用的钱,中国的父母对子女都寄予了过多的照顾,孩子们都过得比较富裕。应该是乐不思蜀吧!所以,有一部分孩子不去勤工俭学。认为赚钱是以后的事,找到体面的工作赚钱也不迟。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勤工俭学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只能说明自己家里条件不好。甚至有的同学还会歧视那些勤工俭学的同学。我刚才说的这些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我们的家庭给她们造成了不愿意勤工俭学,自食其力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就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好一点的工厂和公司用人条件非常苛刻。我们在校的大学生们。都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其实就是一张白纸。用人单位多数都要。有工作经验有能力的人能为公司创造财富利润的人。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学生们暂时办不到。所以有些单位很少招兼职的大学生。社会上提供的兼职工作机会很少,也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够自食其力的一种原因。即使有些同学们找到了兼职的工作岗位。薪水也是少得可怜。&&工作时间长很累。工资是正常员工的一小部分。工资也就能够维持日常开销。要想在经济上独立,确实很困难。所以目前中国的状况,大学生们还脱离不了家庭的资助。暂时还不能作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人。如果要是想改善这一局面,提高孩子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国家就要有一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和鼓励工厂多招收大学生兼职工。然后在各种政策上,给予这些工厂适当的照顾。让那些有实力的工厂和公司,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让大学生们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早日成为一个经济独立,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提问{{title}}
中国大学生难以在经济上独立的原因到底是啥?有何对策?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提问{{title}}
关注此问题,为你推荐最新回答两个美国: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 【心灵驿站】
我的图书馆
两个美国: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 【心灵驿站】
陈生洛本文利用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在他们头脑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本文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形成原因,大学生对其的态度等进行了考察分析。文章的最后又将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与大学生过去的美国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它的进步与不足。一、从爱美国到恨美国?80年代大学生的这种崇洋亲美情结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始终认为,中国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亲美的。因此,当《中国可以说不》之类的图书流行时,许多人还仅仅是将其看成为一种市场炒作,忽略了爱国反美情绪在大学校园内的涌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北京大学时,西方记者还期待着北大学子,会向美国总统当面表达他们的亲美爱美之情。然而,北大学子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的严历质问,让这些西方记者大跌眼镜。尽管如此,这一场面所反映的还只是少数大学生在特殊场合的言行,似乎还难以彻底改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日,美国战机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生走上街头,走到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前,用石块和墨水瓶表达他们的愤怒之情。中国大学生对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强烈反应,似乎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十多年前存在于中国大学生心中的崇洋亲美情结已经荡然无存,崇洋亲美已经被爱国反美这一新的价值取向所取代。那么,在中国大学生心中,他们到底是怎么看美国呢?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真的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十年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爱美国走向了恨美国?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真的已经从过去的人间天使,变成了可憎的恶魔?为了具体、深入、详细地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求得到更加贴近生活现实的答案,本人在2000年4月到2001年7月在北京、洛阳和福州三地,先后访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八所大学里的一百多名大学生。被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工科学生,也有外语类的学生,师范类学生;既有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大三大四的学生;多数是汉族学生,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所有的访谈,都进行了现场录音,并将录音整理成了文字材料。通过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态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能简单地用爱美国或者恨美国来概括说明。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令人可恨的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让人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大学生的爱国反美情绪,主要指向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大学生对美国的欣赏和向往主要指向美国的国内环境,以及体现这种环境的价值观念。这两种似乎是截然对立的态度,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时存在,而且在一个个具体的大学生个体身上,即在一个人身上,也经常同时存在。下边,我将根据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美国观,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二、霸权主义的美国我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向学生提的第一问题,就是当我提到美国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许多学生用“霸道”或“霸权主义”之类的词语来回答。显而易见,在许多大学生心中,美国给他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霸权主义,他们头脑中的美国形象,首先是一个令人反感的霸权主义者的形象。那么,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首先把美国看成一个霸权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哪些行为,使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之所以认为美国是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这三点理由也是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美国经常以世界警察自居,世界上的事情,不论什么,它都想管,都要插上一手,根本不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第二,美国介入国际冲突,插手各国的内部事务,并不像它自己讲的那样,是为了维持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为了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为了保护人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第三,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让其他国家顺从于自己的意志,经常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被访问的大学生们提到了许多国际问题和事件,用美国在这些国际问题事件上的行为来说明他们为什么会对美国产生这样的看法。他们提到了科索沃问题、中东问题、伊拉克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银河号事件、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轰炸中国使馆、中美撞机事件等。科索沃问题是大学生们在访谈调查中提到的次数较多的问题。大学生们认为,科索沃问题完全是南斯拉夫内政,美国纠集北约国家,不经过联合国授权,轰炸科索沃,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南斯拉夫,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为。许多人还提到了台湾问题,认为美国是台独势力的后台,没有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和纵容,没有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中国的统一会容易得多,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许多人还把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失败,中国迟迟不能加入世贸组织,归结为美国的阻挠和破坏。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学生都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它把中国看成它实现世界霸权的一个主要障碍。他们还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种遏制和阻挠中国强大起来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根本就谈不上友好。一个学生说,(不论)中国想干什么事,美国都从中阻挠。尤其让中国大学生感到气愤的是日美国战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尽管本人进行访谈调查的时候,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大学生们提起这件事时,情绪仍然非常激动。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大学生都认为美国轰炸中国使馆是蓄意所为,完全不能接受美国所说的误炸的说法。他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之下,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误炸,而且是五颗导弹同时击中一个目标,怎么可能是误炸?对于美国为其误炸的说法所做的解释,大学生认为是荒谬之极。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美国这么先进的国家,怎么可能利用旧地图来确定轰炸目标。他们认为美国所说的解释,不仅说明美国在轰炸使馆事件上对中国人民缺乏起码的诚意,也说明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感情缺乏起码的尊重。一个学生说,它提出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也知道别人不会相信,但是,它提出来了,就是特别横,随便拿一个借口来敷衍你一下。但是,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问题上,大学生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警告中国,因为中国在道义上一直站在南斯拉夫一边,批评美国干涉科索沃的政策。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试探中国,看看中国政府忍耐的底线在哪里,以便以后与中国打交道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认为,可能中国政府在某些方面向南斯拉夫提供了帮助,美国不能容忍,想通过轰炸中国使馆来报复中国。有的认为,当时中国政治正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美国想借此影响中国政局,造成中国内部的动乱。尽管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个问题上,大学生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他们一致认为,不论是基于何种原因,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都是一种不能容忍的、极其野蛮的行为。美国之所以敢于这么做,不仅说明美国对中国充满了敌意,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蔑视。一个学生说,(轰炸使馆)说明它有恃无恐,它确定你不能把它怎么样。因此,提到轰炸使馆事件,大学生不仅非常愤怒,同时还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认为美国如此野蛮地对待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却拿不出来有效的办法进行回击,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一个学生说,事后想一想,觉得挺悲哀的,咱们国家确实弱,没有办法与美国对抗。有的大学生表示要把这个仇恨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中,永远也不能忘记和原谅美国的这一行为。一个学生说,我想这一代年轻人,都会记住这件事,永远也忘不了。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对于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多数被访问的大学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感和道德上的憎恨。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在中美关系上,能够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更加坚定地维持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有的甚至推崇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但是,几乎所有持有这一观点的大学生同时认为,中美两国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美国可以不断地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能够进行有效反击的手段并不多,中国没有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一位大学生说,当我听说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消息后,当时恨不得就打过去。但是,再想想,又觉得打不过。也有少数的大学生用更加理性、更加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认为,每一个国家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要追求他们的国家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当然是作为强大一方的美国占上风的时候多,对此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这类大学生比较坦然地面对这一问题,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较少有其他大学生的那种道德义愤感。他们认为,如果中国比美国强大,中国完全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美国,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没有必要为美国的行为而愤愤不平。一个学生说,如果中国是美国呢,你为了维护自己的超级大国利益,难道不会这么做吗?这些大学生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目前的对美政策,认为中国目前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是合适的,完全没有必要对美国过分强硬。与那些希望中国政府对美国更加强硬一点的大学生的看法相反,他们对中国的实力反而更有信心,他们强调,中国并非在美国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是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对中国更加有利而已。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中国政府后来的一些做法,还是挺正确的。另外一个学生说,我想中国当时考虑的恐怕是如何冷静的处理这件事,并不一定中国就没有一战的实力,中国采取了一个比较理智的做法。毫无疑问,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存在着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而且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是让人憎恨的美国。那么,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来自何处?中国的大学生们如何形成的这种印象,他们是从哪里获得有关的信息呢?本人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影响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非常多,从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到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再到更先进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所有这一切都是影响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就霸权主义的美国这一印象的形成而言,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还是中国国内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尤其是广播和报纸。本人从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宿舍内还没有电视,他们主要是从国内的广播电台和报纸中获得国际新闻方面的信息。经常收听美国之音之类的外国广播的大学生不多,收听者对美国之音所播送的内容,经常持怀疑的态度。一个学生说,美国之音倾向性非常明显,听了几次就不想听了。有些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但是,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即使是浏览新闻,也主要是浏览中国国内的网站的新闻,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上浏览国际新闻的大学生非常少。当问到其中的原因时,他们回答说,首先是上网的速度问题,上国外的网站速度很慢。其次是语言问题,虽然中国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阅读英文还是不如阅读中文那样轻松方便。第三,大多数大学生对国际问题并不是特别有兴趣,他们认为,从国内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已经足够了。凡是重大的国际问题,总有人把国外网站上的重要的信息和观点转贴到国内重要的BBS 上,他们多多少少也能接触到这些信息,他们认为国外的媒体也有偏见,尤其是涉及到轰炸使馆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双方各说各有理,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国内媒体的报道。在本人的访谈对象中,只有两个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浏览新闻的习惯。他们说,凡是国际上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事件,在了解了国内媒体的报道之后,他们总要到国外的网站上看一看,进行一下比较,希望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对美国的看法与其它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在他们的心里,首先也是一个霸权主义的形象,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同时接受访问的另外一位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与他们持有相近或相似的看法。那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不是存在差异呢?本人进行的访谈调查涉及到北京、福建、河南三地的大学生。所涉及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也有一些非常普通的高校;学生所学的专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学文科的,有学理科的,有学工科的,也有学外国语言的;所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被访问的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都有。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本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霸权主义的美国在所有接受访问的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感情上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所不同的只是排斥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仅仅是反感,有的非常反感,有的极端反感,有的甚至于持一种接近于仇恨的态度。被访谈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持非常反感的态度,没有一个人表示他喜欢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学生的这种感觉与他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学校、所学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由此可见,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全可以让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国家。这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是普遍存在的。三、先进发达的美国如前所述,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国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确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已经从80年代的崇洋亲美变成了爱国反美,在中国大学生心中,美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令人反感、让人憎恨的国家?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解释在轰炸使馆事件后不久,中国大学生到美国大使馆前进行抗议示威后不久,在美国大使馆前又重新排起的等待留学签证的长龙?又如何解释北大、清华等中国著名大学的校园内经久不衰的出国留美热? 深入的访谈调查使我认识到,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就如何看美国这一问题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时,他首先告诉你的几乎肯定是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美国。但是,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的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美国,随着访谈的深入,这个美国就悄然出现了,这是一个与霸权主义的美国完全不同的美国,一个令人喜欢和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我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许多中国大学生谈起他们对美国的看法,都喜欢把美国与中国联系起来,对美国霸权主义行为的批评经常转化成对中国政府对美政策的批评,认为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过于软弱。但是,他们并不过多地批评政府,而是习惯于把这种软弱归结为中国的贫困和落后,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习惯于从制度和文化层面思考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反美情绪就转化成了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的肯定和赞赏,对中国现状的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国的现状时,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一种标准,设想了一种理想状态。这个标准,这个理想状态,不是别的,就是美国的国内社会环境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就是他们心中的另外一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前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的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后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美国国内的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社会环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看不到第二个美国,我们就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也没有办法解释 “几天前到美国使馆前游行,几天后又到美国使馆申请留学签证”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那么,这个第二个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都有那些具体的内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从我访谈调查中获得的材料来看,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几乎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最受中国大学生推崇的还是美国的教育。中国大学生喜欢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向往美国教育所提供的优越的物质条件。一个学物理的学生说,中国的科研设备不行,比如搞一个加速器,你就出不起钱。最近上边批了一个加速器,但是,又缺钱买探测器,没有探测器,还是做不成试验。这是综合国力的问题。第二,欣赏美国教育所提供的那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喜欢美国教育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国目前的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渴望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国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相比,应该说已经宽松了许多,但是,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方面,选择的余地还太小,所受的限制还很多。他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从性质上讲还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还是要按照上边规定的统一模式,把他们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产品。美国的教育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个性和个人的选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发挥个人的潜力,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第三,美国教育的水平更高,可以学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在中国的许多大学中,都有留美归来的教师,大学生发现这些留学归来人员,不论是学识还是素质,都明显地高于仅仅在中国国内受过教育的人。在就业过程中,这些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受到更多重视。这使大学生们认识到,美国的教育,尤其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高,质量更好,留美的经历可以给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大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还在于他们认为美国的社会环境给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对那些一心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经常用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来说明这一点。他们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人到美国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能获得诺贝尔奖,而在国内发展的中国人,尽管他们也非常优秀,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到诺贝尔奖?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他们认为美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有利个人的发展。对那些希望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也是一个只要个人愿意奋斗就可以过上富裕生活的国家。他们知道去美国发展的中国人,经过若干年的奋斗以后,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如果这些人不去美国,他们留在中国发展,过上这种富裕生活的机会,就要小得多。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许多老师,一生都在努力奋斗,但是,一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因此,在北大、清华等著名的大学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学生出国,二流的学生读研,三流的学生工作”。出国留学,尤其是到美国去学习和发展,不仅是许多优秀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这一理想也成了衡量个人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们并不认为他们对美国的这种向往是崇洋媚外,他们说,人们向往一种更加先进的生活方式,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发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中国大学生喜欢和向往美国,并不局限于个人发展的角度,并不完全是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在许多中国大学生心里,先进发达的美国不仅是一个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的地方,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们认为,在中国向着富裕、强大、文明、进步的目标前进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他们认为,美国人的开拓精神,竞争意识,敬业精神,环保观念,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渗透到美国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制观念等,都是中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指出了中美两国的差距,指出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地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编写的软件,他们认为,美国人编的软件,真正体会了为客户服务的精神。被接受访谈调查的大学生说,人家软件中的“帮助”的内容太详细了,对客户考虑的太周到了,你就是一个傻瓜,编写软件的人也要通过“帮助”让你学会使用这个软件。而我们中国人在编写软件过程中,谁有这样的耐心,谁肯下这样的功夫,谁有这样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处理新闻的手法和技巧,他们指出,在新闻技巧和手法上,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美国的民主法制,给学法律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指出美国国会对克林顿性丑闻的调查,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了解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之后,他们深深地感叹中国在法制化方面的落后。他们说,律师要经过严格考试,法官则什么人都可以当,这种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在美国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他们毫不掩饰地说,一学法律,我们大家就都成了美国人了,不是美国人,(心)也跑到美国去了。如果说对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国大学生的基本态度是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他们对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基本态度,就是肯定和赞赏。中国大学生并不掩饰他们对第二个美国的喜爱。一个大学生深情地说,从良心上讲,美国是一个很不错的国家,它有许多方面很吸引我们,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另外一个大学生说,美国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心中都是令人羡慕的,我们很希望自己以后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学习电脑软件的大学生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有一个美国那样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多的盗版,我们这一行就可以大有作为了。他认为中国的软件业发展不起来,打击不了盗版现象,关键是中国的体制问题。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对中国大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即使在他们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时候,在他们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也抵挡不住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诱惑。在我的访谈过程中,出现过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当大家都在愤怒地谴责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霸权主义行径时,一个大学生突然问另外一个正在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大学生。他说,你这么痛恨美国,如果现在有一所美国的大学给你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你去还是不去?被问的大学生先是语塞说不出话来,后来又拒绝正面回答这一问题。那么,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是如何形成的呢?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塑造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信息渠道有许多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中国国内的媒体,这一点出乎我的预料。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大学生们说,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媒体,每天都在说美国好,我们觉得美国好,其实许多信息就是来自中国国内的新闻媒体对美国的报道。中国的媒体在报道美国时,只是在涉及到政治等问题时,才说美国坏,其它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说美国好,有时把美国说的太好了,以至于后来一想,觉得美国也不是那么好。另外一个重要的渠道是口碑。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的许多细节,都来自人们的口头传播。一些访问过美国的人,把他们看到的美国告诉自己周围的人,这些人再一传十,十传百,向周围传播开来。这种口头传播尽管速度比较慢,传播的范围也有限,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形成,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私下的交流,不同于官方传媒的宣传,它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更加真实可信,而且包含了许多细节。在访谈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提到了这种传播对他对美国的看法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这些大学生们说,在他们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听到自己的家长给自己讲述这样的故事: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地刻苦读书,最后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说,凡是从自己家乡走出去,最后去了美国的人,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些人像英雄一样被家乡的人们所传颂,被成千上万的家长当作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和楷模。一个美好的美国,就这样早早地印在了这些学生的心中。在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大学中,访问或留学美国归来的教师,是塑造第二个美国的重要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自己身边的学生,鼓励学生走向留学美国的道路,并逐渐在学生形成了一种风气,不仅美国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而且能不能留学美国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尺度。一位接受访谈的北大学生说,我一走进大北就发现,周围的师兄师姐们说的话,说来说去几乎说的都是一件事:考托福去美国。大家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最优秀的人去美国,没有听说过最优秀的人留在北大。一位清华的学生说,一进清华,出国这件事就象是出水痘一样,你躲也躲不过去。第三个重要的渠道,就是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电视台经常转播的美国NBA篮球赛,在中国大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饮料,中国大学生喜欢的来自美国的名牌运动衣和运动鞋,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扣人心弦的好莱坞电影,所有这一切,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塑造着第二个美国的形象。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并不是特别关心时事政治,他们也没有机会直接接触美国人或者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人,但是,他们不能不接触这些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这些东西在他们头脑中塑造了一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我在访谈调查中,问一个大学生我提到美国你会想到什么?他直截了当地说,NBA,美国的篮球打得好。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我问大学生们的美国印象从何而来,他们说美国的影响无所不在,电影电视中播放的内容,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上街看到的汽车,同学穿的运动鞋,大家工作学习时用的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感觉到美国的影响,感觉到美国的先进和发达。如果说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话,那么访谈调查的结果告诉我,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我访问的大学生中,没有人否认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存在,也没有人表示他不喜欢这个美国。不同的只是喜欢的程度而已,有的非常向往和喜欢,有的只是一般的喜欢。但是,从访谈调查的情况看,喜欢的程度与大学生的年级、专业、学校和所在地区无关,与学生关心政治的程度有关。那些不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比那些比较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更加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这类不关心政治的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人以及与人的生活细节有关的事情,待人处事比较平和,不喜欢走极端,他们喜欢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反对把美国理想化,他们不喜欢霸权主义美国,但是,反对把中国与美国的分歧情绪化、道德化。四、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进步与不足如上所述,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实际上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先进发达的美国。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帝国主义”的美国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自由民主”的美国观,[51]那么,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美国”的美国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它说明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大学生表现的更加成熟,更加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表明,在如何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已经初步摆脱了长期统治中国人或中国大学生头脑的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的思维模式,对美国的看法开始深入到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领域给予不同的评价。用一位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美国切成片,分成不同的部分,对不同的部分,谈自己的看法,不能笼统地说是反美,还是亲美。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在怎么看美国问题的上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过去的帝国主义美国观和自由民主美国观的最大弊端就是它们只允许对美国有一种评价,而且一定要是整体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简单化、极端化的倾向。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负面形象,而且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距,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某些方面需要互相合作、相互借鉴的现实,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正面形象。相对而言,它是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贴近美国现实的美国观。第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说明,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尤其是对美国国内社会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在帝国主义的美国观中,美国主要是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在自由民主的美国观中,美国首先表现为一座高高耸立的自由女神像。在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美国的形象要比这些丰富多彩得多。从克林顿的性丑闻到小布什靠最高的法院的裁决入主白宫,从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到美国大学录取研究生的条件和程序,从IT业的风云人物比尔·盖茨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从NBA 的篮球明星乔丹到美国篮球的比赛规则和市场运作机制,从影坛巨星施瓦辛格到好莱坞大片的推销包装技巧,几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中国大学生都有所了解,而且他们对某些细节的关注和了解,常让我感到惊讶。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十年前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缩小褪色,代之以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包容量更大的,政治色彩相对较少的先进发达的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比原来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实,也更加准确的揭示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认识的深入。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我们深入地考察两个美国的美国观的具体内容时,就会发现,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天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中,也有一些情绪化、简单化的成份,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华政策和霸权主义的理解上。 当我深入地思考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美国并不完全是一个负面的形象,美国被一分为二,一个是负面的霸权主义美国,一是正面的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当讨论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时,十年前、二十年前统治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又冒出头来,美国又完全变成了一个负面的形象。在我访谈的一百多名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为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辩护,提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几乎是一片谴责声。不论美国在国际上干什么,中国大学生都习惯于从霸权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并对之进行谴责。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美国人在国内还干了不少好事,但是,在国外干的几乎都是坏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时确实霸道,为了谋求和维护它的世界霸权,它也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霸权主义的美国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但是,把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看成是霸权主义的政策,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完全理解成霸权主义的行为,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看法上,霸权主义几乎成了中国大学生理解和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唯一工具。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不友好的,美国不愿意中国繁荣强大,美国把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看成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一个威胁,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和削弱中国,限制和阻挠中国的发展,因此,中美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称霸与反霸的关系。这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解读,显然不符合美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在美国国内,遏制中国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也确实有些人把中国看成美国潜在的对手,但是,美国国内还有主张与中国友好的声音,许多人主张对中国采取接触和交往的政策,反对孤立中国。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是这两种声音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些问题上,某一种声音会占居上风。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合作也是主流。因此把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理解为反华的政策,完全从美国要维护其霸权地位的角度去解读,显然是片面的。中国大学生仅仅从这样一种角度去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仅说明其思维方式中存在着偏差,也说明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中国大学生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对霸权主义的理解上。西方的霸权(hegem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义是领导和控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其它国家的领导和控制。在西方人眼里,霸权并不一个贬义词。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尔津斯基就公开主张美国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他认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他把美国的霸权看成是美国人不得已而卷入的一项艰难、费时和高代价的任务。在布热尔津斯基眼里,霸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国际秩序,霸权一词绝对没有道德上的贬义。中国政府所反对的美国霸权,实际上也是指的一种国际秩序,即美国所主张的一极世界。但是,在中国大学生的眼里,霸权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汇,包含强烈的道德贬义。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霸权主义往往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代名词,他们眼中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实际上就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不遵守任何比赛规则,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到处为非作歹的国家。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生所理解的霸权主义,掺杂进了太多的道德因素和感情因素。他们头脑中的霸权主义,与其说是对美国对外政策一种解释和概括,不如说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感情宣泄。这样一来,他们所理解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就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了一些言过其实,过分夸张的东西。尽管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成熟,我仍然认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崇洋亲美已经成为历史,爱国反美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们既不要为过去的东西所迷惑而跟不上历史的脚步,也不要为今天的一些表面现象所干扰而失去正常的判断。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