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京深圳京大男科医院院看早泄好吗,看过其他医院没效果,就怕钱花了没效果,希望您可以帮帮忙,谢谢

固定在顶部
社区广播站:
&&子论坛:
主帖:70回帖:497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0:45&第楼 &
    第一辑 不寻常的门诊&&
    喜怒哀乐八小时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早晨,我迈入医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挤满候诊大厅的病人,有的在低头填写排号小票,有的在站长队等待排号,有的坐在候诊椅上仰望着呼叫显示屏……他们或是昨晚赶到沈阳,已在旅店等待了一夜,或是早晨三四点钟从四面八方赶到医院,开始候诊大厅外的排队。看见他们一个个布满血丝的双眼和充满期待的面孔,我感到责任之重。战斗即将开始,我急促地步入诊室,换上白衣,开启电脑和呼叫器……  进入病室的第一位患者是18岁的女孩和陪伴她的妈妈。女孩2个月前高热、抽搐、昏迷过,被抬入我院急诊室,经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并发心、肺、肾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离子紊乱,已处于“狼疮危象”的极重阶段。经风湿科医师会诊,急诊科医师全力抢救,病情平稳后转入风湿科病房。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正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可以离床活动而出院,正随诊治疗中。见到她红润、稚嫩的小胖脸,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有一种重患抢救成功的喜悦――“喜”。  呼叫器呼入的第二位患者是一位因关节痛从盘锦来就诊的四十几岁女患者。她提着一个黑色垃圾袋裹着的“大包”,一经坐稳,立即伏到诊桌上大声哭诉她的遭遇:因家境贫困,从亲朋处借钱来沈阳看病;为了省钱,买夜行火车票到达沈阳北站,正值午夜2时,又不知路,边走边问,却被可恨的“医托”连扯带哄,骗入黑诊所,借来的1200元钱全部被换成“草药”(黑垃圾袋内物);身无分文的她一路求助,幸亏遇到一位好心的大姐帮忙送到我院门诊。后经门诊部和诊室各位医师的帮助,她的疾病得到了诊治,但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让我心里充满愤怒――“怒”。  下一位患者是坐轮椅进入病室的男孩,病史是两年来反复发热,口腔及阴囊部溃疡,日渐加重,多发溃疡波及至食管、胃、肠、咽喉部……多日不能进食,又因呼吸困难,已进行气管切开。为节约开销,他辗转于就近各家医院和大小诊所,应用过大量高档抗生素……高热越加严重,来诊时,已并发口腔气管切除处多处真菌感染。为给孩子治病,花去了借贷的四万多元钱,家长欲哭无泪,而孩子面色苍白,瘦骨嶙峋……我听完病史,对男孩进行体格检查,望着他手臂上输液后典型的“针刺反应”――“白塞综合征”,诊断无疑,立即联系收入病房。相信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正规治疗,恢复健康指日可待。虽然这前一段治疗过程非我本人,但患者诊治中经历的磨难,完全可以避免的人力、财力、精力的耗费,以及这些误诊、乱治,是我们作为医务界人士的悲哀――“哀”。  临近下午4时,一对夫妇陪同自己21岁的儿子,打出租车从几百里外急匆匆赶来诊室。患者十几日前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正用药治疗中,病情已见好转,今日突然发现双手指甲变成“青紫”颜色而火速来诊。望着夫妻俩惊恐的面孔,再看着患者的表情,平静、泰然,毫无异样,口唇颜色正常。初步检查后进行分析,再次询问,原来患者洗过一件掉色的“紫黑色”新内衣……令患者立即清洗双手,青紫色褪去,一场虚惊!诊室中的医生、患者都开怀大乐――“乐”。  医生的一天是喜、怒、哀、乐的一天,是激烈战斗的一天。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时,回味这一天,接待的近三十名形形色色患者的一幕幕犹如打碎的五味瓶――苦、辣、酸、甜、咸。我深深感到做医生的辛苦、责任的重大、医生职业的神圣以及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欣慰,我更呼吁全社会为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立即着手提高医疗质量,整顿医药市场,这一切势在必行!
    急诊绕“坑”记  两年前的某天,好像正是4月1日,愚人的一天。  我轮转到急诊留观室当班,带着实习生小靳查房。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急、杂、多、乱。好在年轻人手脚快,我看病人,开医嘱,小靳在稍空的当儿,就把有些化验单也开掉了。10点半不到,我们除了两床病人没查,其他基本上都搞定了。哈哈,太好了!  只是护士站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响,后来就演变成了争吵声。我听到护士小猫咪在劝慰一位病人:“您稍等,我们把您床先铺好了,医生马上就到。”但明显这没起什么作用,争执的声音一直持续着,我只好停下查到一半的病人,跑到护士站了解情况。原来是一个中年男子,反复腹泻了十余天,在多家医院就诊配药,效果都不见很好,于是来我们医院要求住院,但消化科没床给他,所以就收到这里来了。可能窝着一肚子火吧,人一到,床都没铺,就要求医生来看他。小猫咪劝慰无效,于是起了争执。  这年头,医生越来越不好当了,辛苦就不说了,性命相托,责任还大。万一碰上些个胡搅蛮缠的“刁民”,是无法用道理来讲的,而病人殴打医生的事也早已屡见不鲜。我叹口气,只好暂停查房工作。  常规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后,估计还是慢性胃肠炎的可能性大。我一边刷刷地开医嘱,一边吩咐小靳:“开单:急的血常规,电解质,加粪常规,粪培养!”然后把单子递给小猫咪:“给,医嘱都在里面了。”末了,我想了想,又在医嘱上添了个血T3、T4、TSH。小猫咪看了,奇怪地问:“他要做这个吗?”“脾气这么暴,让他做去。”小猫咪应了,说:“今天要做甲功,他没吃早饭,那我抽急诊血时顺便把甲功也给抽了,不然可能又要等一星期才能做。”“就这么办!”  说完,我正想继续去查房,一群人扶着一位老人闯了进来,“医生,医生,快救命啊!”我看那老人表情痛苦,满头都是汗珠,估计病情不轻。于是赶紧扶他坐下,简单了解病情。儿子提供了病史,原来这是个不洁饮食后左腹疼痛的病人。“有胃病史吗?”“原来有过胃溃疡史,但老人家心疼钱,没好好治疗。”“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结核、肝炎等病史吗?”“没有,不过没怎么好好查过。”我吩咐小靳给病人测体温、血压和脉搏。“谢老师,38.5℃,90/60mmHg,100bpm!”这时候小猫咪把床弄好了,我吩咐道:“快点,先上吸氧,心电监护,开通一路静脉!”我继续体格检查:“这痛吗?这呢?这?”“啊哟,痛啊!”老人叫了起来,中上腹压痛明显。胃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食物中毒?一连串诊断在我脑海里滑过,我赶紧让小靳给开了急的血常规、电解质和血尿淀粉酶,又对老人儿子说道:“老人家病情重,还需要做个B超和拍个X片,可能还要做个急诊CT,我们开好单子,你赶紧去付钱!”说完了,脑子里一闪,“再加个心电图!”我对小靳说道:“快去开单,开好后,你去帮他做个床边心电图。”接着,我把医嘱递给了小猫咪。  想想老人家,估计都舍不得花钱,什么检查都没做过。我想起了一样也很节省的老爸老妈,心里酸酸的。给多做个心电图也不为过啊。  心电图很快就出来了,凭着在心内科轮转时积累的经验,我明显感觉到,这心电图“红旗飘飘”的,绝对有问题。老天!不会真的是心肌梗塞吧?我赶紧拨电话叫心内科急会诊。一分钟后,陈主任已经从楼上跑下来了。“病人在哪?这么急?”我赶紧迎上去,把心电图给了陈主任,一边简要地汇报了病史。主任摊开心电图一看,叫起来:“呀,下壁心梗!病人在哪?带我去看!”我和小靳瞪大了眼睛:“啊!真的是心肌梗塞?”  连忙带着主任到病人床前。专家果然就是不一样,主任一边麻利地检查着病人,一边简要地又问了一些关键病史,口令一个接着一个:“把心肌酶血抽掉,通知心内科准备溶栓治疗,所有检查都床边做!”  于是乎,挂水的挂水,抽血的抽血,做B超的医生也来了,拍片的也来了。一阵鸡飞狗跳后,终于明确诊断,所有该上的治疗也都上了,在此期间病人又昏迷几次。等所有一切停顿后,我和小靳终于得以在椅子上坐下。时针早已指过2点多,我们就着冰冷的饭菜,狼吞虎咽往下吞。  陈主任过来笑眯眯地说着:“啊呀,你们中标了啊!如果不是发现及时,搞不好就死在做检查的途中了。哈哈,那就是一级医疗事故喽!”听得我的后脊背直冷风嗖嗖。  下午的时候继续处理了其他病人的一些事,到了快要下班的时候,吁了口气,在护士站电脑前坐下,查看一下今天的化验报告。看到早上那个腹泻的病人甲功报告上,T3、T4上赫然两个箭头朝上指着,而TSH是朝下的。我惊得两眼再次瞪大,那不是甲亢了吗?我急急再跑到病人床前,追问病史:“以前有甲亢病史吗?”“没有。”“真的没有?”“说没有就没有,你他妈的才有呢,到现在才来关心我!”  我两眼瞪得绿绿的,脾气都这么大了,还说没有。不过在病人面前,我也不好发作了,回头没好气地朝小靳喊道:“通知内分泌会诊!”小靳冲着我哈哈大笑:“差点又被忽悠啦?”  终于快要下班了,想来今天的班值得惊心动魄的,碰到这么多坑,我差点就跳进去了,然后再次被同事笑掉大牙。正在庆幸的时候,冲来一个中年妇女,拉着我的衣袖。我看着她有点面熟,又想不起来在哪碰见过。只好满脸微笑地问她:“请问有什么事吗?”她喘着气:“终于找到你了,谢医生,两个月前在呼吸科……”想起来了,是我两个月前管过的一个病人,也是属于“刁民”这一类的。我脑子嗡的一声,不会吧,两个月前,难道什么处理有纰漏?我目前的思维已经处在极度超敏状态之中了。  她继续往下说了:“是这样的,我住过院,下面的人叫我到你这里开个休假证明!”  “你想休几天?”我松了口气。  “休半年能行吗?”  崩溃,愚人节而已啊!怎么又想忽悠我,当我是傻子啊!有谁生个“肺炎”好了后,还要休半年啊!再说怎么着也轮不到两个月后再来找我开啊!  我婉言相告,折腾了十几分钟,她始终不走,我终于忍不住了,冲她吼道:“走不走由你,反正这个证明我不会开的,也没人会开给你。”偶尔的发火对“刁民”还是有用的,她悻悻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嘴里还嘟囔着。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头也不回地进了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沉思起来。护工老吕跑来告诉我:“谢医生啊,那个中年妇女这几天在这上上下下转了好几天啦,没人给她开,她后来又来找你啦!”  “是吗?”我问。我终于明白了:急诊的值班不仅要求医生有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还要求医生有超强的体魄,超快的思维,超稳的心理素质和超高的明辨真伪之能力。不然,有的是“坑”让你跳!  我抬头看走廊宣传栏里主任们的一张张照片,那么沉稳的笑脸。只是这笑脸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的故事、磨砺和付出呢?
    难以忘怀的时刻  一、最无奈的时刻  一天,我在出专家门诊,一位16岁男孩独自走了进来,神情忧郁地叙述了病史:眼病已经5~6年,视力下降,反复发作,时伴有关节痛和口腔溃疡,当地医院眼科诊断为葡萄膜炎,给予激素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但近日发作频繁,故来京就诊,经我院眼科检查后转到风湿免疫科。在问清病史和检查完身体后,我的初步判断是与风湿病相关的眼病,白塞氏病可能性大。为确定下一步治疗用药计划,我建议做几项相关化验检查,并解释了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患者盯着化验单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问道:“化验需要多少钱?”诚实地讲,我只知道大概,不知道费用的具体数目。患者仍然盯着化验单,不说话,也不离开。我问他:“是只身来京的吗?”他说:“不是,是和爷爷一起来的。”我问:“爷爷在哪?”他说:“在诊室外面等候。”我说:“让爷爷进来。”他说:“不用了。”我又问:“父母在哪?”患者就不说话了。我感到我的话触及到了患者的伤心之处,正在想怎么安慰他,患者突然站起来,说是要与爷爷商量一下。不一会儿,患者进来,礼貌地说了声“医生,我们不看病了,谢谢”,转身出了诊室。  我心头一震。  孩子眼睛的疾病久治不愈,显然是早期没有能够明确诊断,更没有接受过系统而有效的治疗。我想,虽然我不能承诺使患者的眼睛复明,但凭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我还能为患者做点什么,就算不能恢复视力,尽力控制病情发展、保护现有视力也是值得争取的。然而,患者放弃了!虽然口气坚定,但他眼睛里显然含着泪!他的心里一定也充满着泪水!!!  是他自己心甘情愿放弃的吗?一定不是。如果是,他不会来京就医。  是他爷爷让他放弃的吗?一定不是。如果是,爷爷也不会和他一起来京。  是他父母让他放弃的吗?我想,应该也不是。但我没有从患者的口中得到任何关于他父母的信息。  我只能猜想:一定是窘迫的家境使他不得不放弃。这一选择是在我的面前做出的,做得是那样从容而伤感。孩子很懂事,很理智,很可怜,又很可惜!为什么会是这样?  患者的爷爷和父母没有在我面前出现。我不知道,如果他们出现,会带给我什么信息?患者也没有携带当地医院的病历资料。我不知道当时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但我知道,他的病一开始并没有这么严重。  在我从医的前二十多年中,从没有遇到过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的患者。然而,近一两年来,在我眼前,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  这不仅仅是一个穷人看不起病的故事。我们也许应该为此做点什么。  二、最委屈的时刻  我们知道,医院不是独立于社会的实体。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工作和发展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市场经济对医院日常活动的影响、运营成本、物价、药品及耗材采购、医生患者权益的保护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不仅仅只是折磨人的慢性病,有时也可能是致命性的。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的治疗就需要争分夺秒,其紧迫性不亚于急性心肌梗塞。恰当的药物配合以及及时的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  一天,我们病房收治了一例本人无工作的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狼疮脑病的患者,病情较重,治疗上,除需要大量激素外,还需要尽快用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但是由于市场变化,医院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采购不到此药了。怎么办?当然可以选用其他替代药物,但就药效、药价而言,目前没有能超过该药的其他药物,只能由患者及其家属外购药品了。患者及其家属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该药,我们也只知道在北京以外地区才能买到。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我们得知,其他科室有“途径”能到一家在京的国外公司购买此药,但是价格贵了好几倍。我们想:如果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还可以,贵一点总比没有好,花点钱还是值得的。但是,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将此信息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时,对方的反应却令我们失望之极。  患者居然怀疑我们与公司有“猫腻”!我们当即感受到莫大的侮辱。  虽然我们做了必要的解释和澄清,事后患者家属通过调查和事实也了解了我们的初衷,按照我们提供的渠道购买并使用了药品,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好转,但是,这件事对我们为患者服务的热情还是留下了不大不小的伤害。  被患者误解,我们难免委屈,但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们还是能够理解患者家属对我们的第一反应。我们原本是为患者的利益着想,但社会如此复杂,加上行业中有一些不良现象,影响了患者对我们的正面认识。说到底,我们也是社会和行业不良风气的受害者。  三、最幸福的时刻  绝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成果是认可的,至少在我本人的日常工作中是这样。患者的表达常常是含蓄的,当然也有直截了当的,比如送锦旗、写表扬信等。其实,我们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愿望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患者病情能够好转和稳定,希望有奇迹般的事情发生。  一天,我接诊了一位从北戴河来的患者,其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唯一能提供经济支持的是其姐和姐夫,但他们也只是靠一个杂货店维持生计。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19岁。因为面部红斑,关节痛2个月而就诊,当时神志清楚,可以自由行走,抽血化验后回家等待结果。一周后出现神志淡漠,木僵状态,行走困难,化验血、尿常规正常,ANA(+),ds-DNA(+),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即收入院,当天即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次日,科室交班之前,我们按常规巡视病人时吃惊地发现:患者谈吐自如,正在病床上边吃瓜子边和同室病友及父母聊天!我们的住院医生一声感叹:好有成就感啊!同室的其他病人也向我们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和祝贺。  这是我们做临床医生最快乐的时刻。能够将疾病及时诊断明确,经过经济、有效的治疗,尽早达到理想效果,是我们每一位临床医生的毕生追求。  医患之间是需要充分沟通的――沟通是为了相互理解。治疗成功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好的沟通。
    特殊的礼物   今天,我收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虽不忍心却又不能不收下。这是一个病人卖掉家里剩余不多的麦子和玉米,在医院附近的小超市买来的。从粗糙的包装可以看出,不过是廉价的一包瓜子和一包奶糖。可这份礼物的分量太厚重了,我,她的医生,无法拒绝。  这会儿,她正坐在那儿絮絮地诉说着:“妞啊,你们都是菩萨心肠,来看病从来没有要过俺一分钱。护士陪着俺去检查、化验也都不叫收俺的钱,还帮俺叫出租车回家。这几年,俺没少受你们的恩惠,都是好心人呐!我也不会说话,没有啥感谢的,也拿不动,买点瓜子买点糖,你们别嫌赖,好歹也是俺的心意。”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病人是我们科的特殊病人,五十多岁,家住农村,靠种地过日子,六七年前得了病,在外面花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时间都没治好,最后在我们这儿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济状况不允许她接受根治性的治疗,于是吃些口服药维持治疗,当初情况还不错,比较稳定,可是不久后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她唯一的儿子因为年轻无知,与人合伙偷电缆,被公安部门抓获,判了几年刑。儿子犯罪对她打击很大,丈夫也因此精神受了刺激,天天混混沌沌。她呢,一面自责,一面担心自己的病情等不及儿子出狱就急变,精神一下萎靡了许多。当时我们都安慰她:坚持治疗,放宽心,有的病人一二十年也不见得急变呢。可是究竟会怎样,谁都心里没数。从那时起,她来看病,所有的大夫都不自觉地关照她。  一年多前,大家最不希望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她的病转成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凡是血液科大夫心里都清楚,慢粒一旦急变,平均生存期只有八个月,可这时离他儿子出狱还有整整两年呢。这次的打击对她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昏黄的眼睛里没有了光亮。老伴不懂她的病,只能陪陪她。看到儿子出狱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可现在病情随时可能会恶化,这个愿望简直成了奢望。我们不忍心告诉她这些,只说,看能不能再找找有关部门,帮助她来接受治疗。  接下来的这一年多,在周围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断断续续来接受了几次化疗,竟然奇迹般地拖到了现在。她的坚韧打动了我们科室每一个人。不是为了病人,只是为了一个母亲,我们也在努力着。  今天,这个贫病交加的母亲用她那喑哑的声音表达着她的心意:“家门口的人看俺可怜,一针一线给俺做个新袄,棉鞋也是人家给的。民政上说能帮俺找点钱,都是行善的呀!”我正在给她开化验单,她自顾自地絮叨着,直到护士叫她去采血。  假如她再不积极治疗,以她现在的情形撑不撑得过这个冬天都很难说。可钱从哪儿来?一贫如洗的家早已负债累累,支持她活下去的理由也只有儿子了。“等俺孩儿回来了,俺叫他开着大车来谢你们,这么多人对他妈这么好,不能再干坏事、干对不起人的事了。”一说到她的儿子,她的声音不由得亢奋起来,仿佛她那日思夜想的儿子已然站在她的面前,请求她的宽恕。  忙完一阵子,洗了洗手,我剥开一颗糖,细细地品味着,目光投向窗外。冬日的阳光照着外面,暖融融的。作为一名医生,我尽力了,可此时此刻心中升出一丝悲凉。今天,我收下了她的一片心,明天,又能给她些什么呢?我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着,祈祷假如有死神,请死神放过这位可怜的母亲!假如有上帝,保佑她的儿子改邪归正!
    不寻常的门诊   今天是个晴朗的天气,明媚的阳光把我的白大褂照得雪白雪白的。一连忙了几个通宵,我有点支持不住了,好在今天天气很好,一扫多日阴暗潮湿的阴雨天,况且已上班多时还未有患者前来就诊。  正在我悠闲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进我的诊断室,一名来自宁夏西海固的男性村民,背着一个十二三岁脸色发黄的孩子神色慌张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据患者家长介绍,孩子腹部下剧烈疼痛不能直腰已几天了,经我初步诊断是急性阑尾炎,要马上做手术治疗。又经X光透视等检查,确诊是这种病。但这位男子一副无奈的样子,说他身上仅有几百元,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够支付上述手术费等开支的。他开始是苦苦哀求,到后来竟然跪在了我的面前。向大夫下跪这怎么行?我赶快扶起了男子。没有钱看病,特别像这种危急病人无钱的事情也并非个别现象,医院为了维持生存也是无能为力的。我很矛盾,一则我确实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棘手事,二则我一家妻儿老小也是一大家子,仅靠我一人工资维持,手头也是紧巴巴的;但“救死扶伤”是大夫的天职,我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患者被疾病夺去生命吗?我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从良知出发,掏了腰包,帮助患者及时实施抢救医治。  下午刚上班,一名患者又吵又闹,一脸怒气闯入我的面前,声称我开出的针剂是假药,一个感冒看了十几天还没好,天天打吊针,已花去一千多元还是不见病情好转。我耐心地给他做解释,并请药房药剂师带来我给他开出的那种吊针药,由药剂师耐心详细地把生产厂家、进货渠道等事宜讲给这位患者听,这才逐渐打消了这位患者的顾虑,使他一度很冲动的情绪稳定下来。为了进一步对这名患者负责,我又请来了院内资深专家前来会诊,得出与我以前诊断一致的结论,属病毒性感冒,加上患者身体很弱,导致这种病情的复杂化。鉴于这种情况,我说服了这位患者住院观察治疗,安慰他会得到有效治疗。  下班时间到了,我脱掉白大褂正准备锁门时,一位患者突然闯进了我的诊断室,说他胃近来不舒服,要求给他检查一下。对于这种患者我起初心里有些反感,感到胃病又不是危急病情,为什么偏偏在我要下班之时赶来就医?于是我以胃病需要做胃镜检查为由,婉言劝说他明天来做个全面检查。可这位患者解释他明天要出差,今天好不容易干完手头上的工作,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下班时间了。他这么一说倒使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又重新穿上白大褂,细心地给他做了检查,安慰他胃病是常见病,他的胃病不妨大事,只是有点感冒症状,加剧了胃病的发作,如果他服用药物,就可放心出差了。患者一再感谢,说他占用了我的下班时间。我看了一眼墙上“知荣辱”警句和我的岗位责任制,客气地说道:“我们还做得不够。”  这时,我才感到确实很疲惫了,但回想到这一天的工作,感到所做的还能使患者满意,疲劳也就忘到脑后了。
    最成功的一次问诊   做医生以来,没有比今天更高兴的了。  早晨一上班,正在收拾诊桌上的资料。“徐医生呀,太感谢你了,我好了,真是神了!”一位病员进门连连道谢。我抬头一瞧,原来是十天前来就诊的一位自称张老板的病人。说实在的,听说他痊愈,我可能要比张老板本人更激动。  大约十天前,中午下班我刚刚关上诊室的门,这位张老板匆匆地从楼梯口跑过来,因为其他老主任已经下班走了,所以由我接诊了这位病人。据病人描述,他是军人出身,目前干个体,一般出入有专车,身体状况可以用运动员来形容,他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以后,会与妻子一起散步,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增进夫妻感情。可是近三个月以来,原本可以散步2公里的他,现在走了约500米的路程,就会明显感觉到双下肢无力,从腹股沟处水平面往下一直到脚出现出汗现象,往上则不出汗,其他无明显不适感,为此在好几个医院请专家做了各种检查,但都没有找出原因,所以最后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中医院瞧瞧中医。  说实在的,对这样的病人,我心里是既同情又感到可恨,同情的是病人出了问题却找不出原因,加重了心理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可恨的是,有病首先想不到中医,只到要绝望时,却又把中医当成一根救命稻草,而且找中医也要找胡子长的。呵呵,好在那天没有长胡子的。我一边耐心地听他叙述病情,一边思考发病的原因,前后大约过了十分钟,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继续面不改色地与他闲聊,希望从闲聊中找出一丝有价值的信息。  我耐心地问他从事什么行业,并让他回忆三个月前那个阶段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他告诉我他是搞建筑工程的,平时应酬比较多,喝酒打牌熬夜是常事。听说他经常有应酬,我的脑袋中突然冒出个念头,于是反复问他三个月前有没有特殊的情况发生。也许觉得我比较认真,比较值得信赖,这时,张老板略有一点不好意思地说,三个月前确实有一件事情比较特殊。一天晚上为了做成一笔生意,应一个大客户的要求,他陪客户去洗浴中心找了小姐做按摩,由于是第一次,比较紧张,所以做完按摩后,匆匆忙忙地站在浴池中冲洗了一会儿,就回去了。据他回忆,当时浴池中的水大概就到腹股沟左右的高度。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顿时一亮,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他的发病原因。  通常人在做完按摩或者过完性生活以后,微微汗出,皮肤毛孔松弛,此时最易感受外邪。他做完按摩后站在浴池水中片刻,由于水温较高,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的呢?  通过与他交换意见,决定用中药进行诊断性治疗。方用麻黄汤,重用麻黄发汗:麻黄20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3g,1剂,水煎300ml,一次顿服,服药后和衣覆被发汗,希望出现全身大汗淋漓现象(最担心下肢出汗,而躯干上肢不出汗)。如果出汗,注意保暖,次日来院再诊。第三日,病人应约前来,诉昨日果然全身汗流浃背,今日全身备感轻松。投方:黄芪30g,白术15g,浮小麦30g,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5g,大枣10枚,每日1副,水煎服,日3次。连服5副,未再汗出,续服5副巩固疗效。  解决了张老板的问题,我心里感慨万千。做医生有时候问诊实在太重要了,它往往就是开启锁的钥匙啊。
    未曾期待的回报  听到闹钟清脆的铃声,我赶紧起床。今天是一周一次的专家门诊,病人肯定不少,得早点去。赶到门诊一看,病人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又排成了长龙。  第一个接诊的病人是个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满面红光,气宇轩昂,一看就知道不是权势显赫的官爷,就是腰缠万贯的老总,旁边簇拥站立的两位,要么是官爷的追随者,要么是老总的保镖,这架势确实有点唬人。  嘿!不管他,医生嘛,是与人打交道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整理了一下白大褂,往“太师椅”上一坐,俨然是一个法官,等待原告的倾诉。  “医生,您真神,俺爸打了针,吃了药,真的不痛了。”耳边传来了嗫嚅声,站着的高个子已俯下身,贴到了我耳旁,“不好意思,您是不是不认识我们了?”  “就是嘛,他们医生都很忙,病人又多,哪能记得?”站着的另一矮个子不失时机地插话进来。  我半晌没有回过神来,敷衍道:“你们是……”  “我就是那天痛得哇哇叫,给你拍桌子、瞪眼睛的那位。今天,不是来看病的,特来向你道歉和致谢。”正面坐着的病人抢先说道,声音不高,但语调真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拿出一个红包非塞给我。红包是坚决不能要的,病人能摆脱病痛,快乐地生活,是我们医生最开心的事情。虽苦虽累,总算还有回报,我有点飘飘然。  “唉,医生,话得说回来,那天的事也不能全怪俺,你说是不是?俺在家已痛了两天两夜了,叫得连邻居都受不了,由他哥俩抬着上了车子,送到你们医院,挂了你的专家号,以为马上就可以看俺的病了,结果到门前一看,人山人海,硬是等了两个多小时,还瞧不上。他们兄弟俩看不下我疼痛的样子,一着急蹿进了你的诊室,结果就……”病人一口气道完起因,有理有据,听得出是精心准备过的。  我一边听,一边搜肠刮肚地回忆,脑海里的一幕幕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周前的专家门诊,就诊病人特别多。就在我埋头书写,赶着看病时,冲进两个人,说他们不能再等了,要立即给看,那又  吵又闹的  架势十分可怕。原本有条不紊的排队者见有人插队,不干了,一哄而上,全部冲进诊室,诊室里一下子拥挤不堪,闹哄哄的,简直比菜市场还乱。这哪能行啊?不由分说,我要维护医生的尊严,对肇事者来个严惩。我把插进来的病历挑出,往旁边一扔,严厉地抛出一句:“不能看,好好排队,还没轮到呢!”  “啥?没轮到?俺已等了两个小时,再等,就要痛死了,不行,现在就得看。”一位中年男子,一瘸一拐地冲进来,凶神恶煞地对着我嚷,唾沫喷了我一脸。  “不行,你等别人也等,为什么不早来,他们凌晨4点就来了!”我也十分激动,站起来分辩道,并再次把他的病历扔到一旁。一来二往,局势立刻紧张起来,拍桌子,瞪眼睛,全派上了用处。  后来护士、保安来了,把肇事者赶出了诊室,室内是平静了不少,但我就像吃了老鼠屎一样,心中有一股气,想呕呕不出,想吐吐不尽。真是活见鬼,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病号,一上午的好心情都给搅浑了。  浑浑噩噩看完最后一个病人,站起身,脱下白大褂,想下班,护士急冲冲领进了那个闹事的病人,说道:“我们了解了一下,痛风急性发作,郊区的,坐车就花了3个多小时,不是不讲道理,实在是痛得……快给看看吧!”我不耐烦地看了一下病人,右足背红肿得像个馒头,不能走路,确实是痛风急性发作。诊治痛风,这是我的专长和绝活,处方很快就开好了,没有像往常一样给病人太多交代,我就草草结束了整个诊疗。  “医生,都是我们的错,那天不应该插队,扰乱了你正常的秩序,我们爷仨给你赔不是了,你治好了俺的病,应该谢谢你。”病人诚挚的话语打断了我的回忆。  这种未曾期待的回报,让我无言以对!
    非洲行医记  我的同事陆医生刚从非洲参加完援助工作回来。好久不见,我和他聊起在非洲的工作情况。经他同意,我把这些内容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故事发生在刚果。  对于援非中国医生来说,家属不得随从前往是一条“残酷”的规定,对于那些在国内有贤妻照顾的男医生尤其如此。到了刚果后,他们每天要工作7小时,清晨6点钟就得爬起来,围着锅台给自己做饭吃。  早晨8点刚过,接送中国医生上下班的小客车准时停在门诊大楼前。援非中国医疗队目前有5名来自湖南的医生,他们分别在金沙萨两所公立医院内工作。由于没有私车,医生们上下班全靠这辆医疗队的班车接送。  8点20分,骨科医生陆俊涛坐到了门诊室自己的座位上。由于白大褂送去洗了,供应室的大门又锁着,陆医生只能穿着他那件崭新的衬衫给人看病。  透过门诊室敞开的大门,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门外大厅的木制长椅上,坐着黑压压一片等候就诊的病人。整个候诊大厅却出奇的安静,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患者一双双无助、甚至有些茫然的眼睛闪动。  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陆医生尽量不去看门外那些好像永远也看不完的病人,他坐下来,开始按顺序接待病人。  刚果公立医院的条件远不如私立医院好,但收费很低,几乎是象征性的。而且5岁以下、65岁以上的患者还可以依国家规定免费就诊。因此,每天来这里看病的当地黑人络绎不绝。  这个周四的上午,从8点20分到12点10分,陆医生在骨科门诊接待了32个病人。病人中,有几周大、先天畸形的婴儿,也有坐着轮椅来的年过七旬的老太太。  在这些病人中,两个身穿绿色病号服的患者引起了陆医生特别的注意。这两个病人是从麻风病医院转来的,其中一人坐在担架上,抬担架的两名男护士戴着双层的橡胶手套。  陆医生从一名护士手中接过病人的病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从桌上的纸盒里抽出一副橡胶手套戴上,开始检查那个脚已烂得分不清有几个脚趾的病人。  坐在担架上的病人看起来病得更重,骨瘦如柴的四肢,只有左大腿上的肿瘤硕大无比。在看完病人的X光片后,陆医生一边用笔敲打着桌面,一边思考着。随后,他告诉男护士,这是一名骨癌晚期患者,他希望由会诊专家来看这位病人。  12点10分,一个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会诊专家来了。会诊专家级别要比陆医生高,他的工作是每周为陆医生等下级医生分析几个病例,做些业务上的指导。半个小时后,会诊专家离开了,门诊室外也没有排队的病人了。  然而医生们上午的工作并没有结束,陆医生与另外两名医生又飞速地冲进一间治疗室。他们穿上橡胶围裙,开始接水,将白色的石膏带浸入水中。原来,这里还有数名病人等着上石膏。  1点半的时候,饥肠辘辘的陆医生处理完治疗室内的病人,疾步走出房间。路过门诊室时,一个黑人妇女举着自己的病历很客气地拦住了陆医生的去路,“先别急着走”。此时,陆医生已显出些许急躁。  在简单地向这名妇女交待了几句后,陆医生并没有去吃饭,而是走进了手术室。刚才处理完的是门诊病人,他下一个环节的工作是上手术台。之前有人告诉他,还有几个手术等着他做。他一边换手术服,一边无可奈何地向同事诉苦:“我现在是又饿又累,最怕在这种时候给人做手术!”  研究生毕业的陆医生赴此一年,已在金沙萨的医院里给病人做了三百多台骨科手术,平均每天一次。从技术上说,这些手术难度并不大,通常是治疗先天性畸形、创伤、切除肿瘤之类的一般性手术。陆医生刚才说的害怕,主要并不是怕完成不了手术,而是怕自己染上艾滋病。  刚果到底有多少艾滋病患者,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数字。有报道说,大约四分之一的刚果成年人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也有国际卫生机构透露,每周大约有3000名刚果人死于艾滋病。在刚果,一个人是否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属于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甚至连医生都无权询问患者是否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在刚果的医院里,没有专门治疗艾滋病的科室,艾滋病患者在出现各种病症时,会被分配到相关的科室去看病。正因如此,此医院里所有科室的医生和护士都会十分小心地防护自己,避免在工作中染上艾滋病。  尽管思想上重视,但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医护人员嘴上决不会提及“艾滋病”。即便是医生之间的谈话,他们也会很隐讳地用“那个病”来暗指艾滋病。  在赴此之前,非洲国家艾滋病泛滥对于陆医生来说不过是一个概念。初到金沙萨医院工作,没有人告诉他如何防护艾滋病,病历上也不会注明哪个病人是艾滋病患者。他对艾滋病的认识,完全是在工作中与日俱增的。  知道得越多,心理负担就越重。“我跟你怎么讲,你都无法体会我们给艾滋病患者做手术时怕到什么程度。”陆医生对自己的恐惧毫不讳言。  为了自身的安全,医生们在手术过程中都会十分谨慎地进行每一项操作,他们会把所有用完的锐器,如针头、手术刀装进一个写着“危险”字样的封闭铁皮桶内。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一年数百台手术中从不失手。  来此工作一年中,陆医生已两次遇险。一次是在为一名病人截肢时,病人的血溅到了他的眼睛里;另一次,是在手术中被钳子扎破了手。两次事故让陆医生心烦意乱:如果真的因此染上艾滋病,如何向家人交待?  这就是陆医生害怕走进手术室的原因。他怕自己在接连处理了几十个病人后,体力不支,在手术操作时失误,不小心弄伤自己。而任何小小的失误,哪怕是给病人缝针时扎破了自己的手,都有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金沙萨中央医院的设备相当简陋,相当于中国县级医院的水平。医院病房里,病人睡的是油漆剥落的旧铁床。为病人做牵引的设备是一根粗绳子。绳子的一头有一个夹子,护士就用它来夹住病人需要牵引的部位;另一头系着几个老式的秤砣,吊在病人的床外。  尽管设备简陋,但医院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病的患者,静静地等候在门诊室外,不用拿号、不用人维持秩序。他们会很自觉地依次走进诊室,请医生诊治。即便医生来晚了,或者就诊中途去休息室喝茶,他们也不会上前过问,甚至连一句怨言也没有。  每当陆医生离开门诊室,从门外候诊的数十名病人身旁走过,他心里都会犯嘀咕。在国内,医生要敢让病人在门外等着,自己去喝茶,病人十有八九会告到院长那里,医生下岗不用说,说不定还会惹上官司。  下午4点钟,陆医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医疗队驻地。进了屋后,他打开电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此时,疲劳已经战胜了饥饿,他一动也不想动。在呆坐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才起身去给自己做晚饭。
    我做网上医生  如今,上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大时尚。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自从家里买来了电脑,安装了宽带,几近不惑之年的我也步入了互联网社会。网络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我的生活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的业务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使我受益匪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华网的特色精品栏目中发现了网上医院。网上是怎样就医、诊病的呢?带着新鲜与好奇,我走进了这家网站。在职业本能的驱使下,我注册申请了“网上医生”,选择了近视眼专科和心理咨询两项。几天后,我被审核批准了一项,是在五官科的近视眼专科门诊。  网上医生的工作主要是回答病人的咨询,并对病人的网下就医给予指导。尽管网上医院的使用说明中明确规定:对所发生的一切医疗纠纷,一概不负责任。但是医生是以治病救人为天职,以对病人负责为己任的。作为医生对网上病人的咨询求医,也不能违背医生的天职和职业道德。因此,我开始收集多个医疗网站中的有关近视眼及其他眼病方面的资料,查看周围网医的工作情况,对每一位来我的网上诊所就医的病人,都耐心、仔细诊治,充分利用我的专业知识为他们解释病因,并给他们介绍网上最新的有关信息。  渐渐地,网上遨游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业务知识,更使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来找我咨询的网上病人多了,我的积分提高了,排名也提前了。随后,咨询的病人就更多了,一时好评如潮。我觉得,尽管网上的医生和病人都躲在屏幕后面,都是数字化了的人,但是,作为医生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必须对每一个病人负责。每一次当我进入诊所,面对咨询问题进行解答时,我总是全力以赴,力求准确,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网上病人”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努力,我得到了回报,我的许多病人纷纷在BBS上留言表示真诚的感谢,其中一位还专门给我的邮箱发来题为“你是一个好医生!”的邮件。网站也对我的工作做出了肯定。经网上医院专家审定后,我被评选为优秀医生,并获得网上医院第九期二等奖。  网上医疗是现代科技造福病人的新生事物。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发扬白衣战士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服务。&
主帖:70回帖:497
注册时间:
&&点评此帖& & 0
发表于& 20:46&第楼 &
    第二辑 无怨无悔的选择& &&     为了你们,我愿意  记得那天是周日。由于昨天上了夜班,我脸上挂着一丝倦意。跟随主任查过房后,主任说:“你先走吧!医嘱让他们处理。”我高兴地走了,因为周末下夜班能早点走是很难得的事情。虽然有点累,但我精神还好,换下工作服,就直奔姑妈家去了。在姑妈家一顿美餐过后,可能是真的累了,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隐隐约约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一看是主任的,丝毫不敢怠慢。“你在哪?”主任问。“在我姑妈家,怎么了?”我说。“要是不远的话,你过来一下,现在有个病人要转上级医院,你送过去。”我没来得及考虑就满口答应了!  很快到了医院,来到科里,一看是个“三系减少伴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人28岁,女性,还有一个6个月的小孩。病人今天已经便血两次了,量都不少,两次下来约1000ml左右,病人脸色苍白,自觉头晕乏力,精神差。急查血常规:WBC:1.8×109/L,RBC:2.4×1012/L,PLT:2×109/L。由于我们这里条件差,不能急诊做骨穿,且联系不上血小板,所以必须送到上级医院。  到上级医院有近百公里路,要花一个半小时时间。向家属再次交代了路途中的危险,我们上路了。急救车上没空调,天气又冷,为了给病人保暖,我给病人压了两床被子。刚一上路,我就觉得有点晕车,不停地恶心,可为了不让病人冻着,我没开窗户。一路上我最担心的是病人颅内出血,不敢大意,仔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不停地问着病情。好在一路上还算顺利,我们在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我们把病人送到急诊室后,看了一下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向急诊室的医生交代了病情,转身要走,这时病人家属拉住我的胳膊掏出50元钱,塞在我手里,不住地道谢。我没有接受,说了声“为了你们,我愿意”,就掉头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病人情况相对比较平稳,平安到达原本就没什么问题,我不过是陪家属去罢了,在我算不了什么,但在病人及家属的心里是一种安慰,这种慰藉,可能超过经济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给予。作为在医生这条漫漫长路刚上路不久的住院医生,我辛苦一点,没什么。重要的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时候,病人的利益最重要。  回到家已经快11点了,这就是我的一天,也是基层医院住院医生平常的一天。
    千禧年的除夕  昨天母亲来电再次问及今年春节到家的日期,我笑着对她说:“您放心,我今年一定会陪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不会再像2000年的大年三十那样了。”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千禧年的除夕,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喜迎千年的氛围中,我家也不例外,全家人早早地就开始策划怎样过这个千年一遇的新年,母亲更是如此,跟我们几姐妹相约,今年无论如何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我们几个也都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没问题”。  年三十那天,我和护士小刘比平日更早地来到了社区的方便门诊(小施家在外地,我们让她提前回去了)。这两天门诊量暴涨,今天光复诊的患者就有18位。小刘说:“但愿今天没有大病患者,能让我们吃上顿消停的年夜饭。”我也笑了笑说但愿如此。  说话间(7∶20左右)已有几位复诊的患者相继进来。大约一刻钟后进来一位中年男性,一看就是急性病容、醉酒貌。经问诊,他已经高烧3天,在当地按重感冒对其进行对症输液,症状没有任何缓解;体温39.4℃,有头痛、眼眶痛和腰痛,典型的三痛症状,尿量是平日的3~4倍,经体格检查“腋下有典型的出血点”。病人曾在大山里工作,因此我提请血尿等相关的急症常规化验检查,又请传染科会诊。一个半小时后,初诊为“出血热”。当我请患者转诊时,没想到患者死活不愿转诊。这怎么行?这时,我这里已有6位儿童和5位老人在输液。虽说此病传染性不是太强,但它毕竟有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且病情变化不定,危险系数相当高,因此我苦口婆心再三做此患者的工作。终于他点头随传染病科的周护士走了。  在做这位患者的思想工作时,又来了一位孕38周的孕妇。经查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且化脓,体温38.7℃,声音嘶哑,呼吸略急促,音粗,肺部有湿簦辈檠9妗⒀胱印=岷匣榻峁页醪秸锒衔盎员馓姨澧蠖戎状螅淮笠缎苑窝住保谑墙ㄒ槠渥≡褐瘟疲颊呒峋霾蛔≡海嫡煞虺霾睿依锘褂幸晃8岁的智障孩子等她回去做饭呢。最后我们只好告诉她,先在这儿边输液边观察,下午再定夺是否住院。谁知在其输液大约一个小时后,适逢我们正要享用午餐时,此孕妇说要方便,小刘就去帮她。小刘回来刚想坐下继续用餐,还没吃两口,此孕妇又说要方便,这次由我陪着去。等再坐下时,小刘半开玩笑说:“该不会要生千禧宝宝了吧!”我也笑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是我们的福气。”话音还没落下,只听有人在焦急地喊:“大夫快来,快来啊!”我们跑了过去,那孕妇说“可能羊水破了”,我一看她的裤子,已经被浸透了。我忙着和院妇产科联系;忙着安抚患者;忙着为她准备车子;又忙着跟她的邻居联系请他们帮忙照顾她那智障的孩子;最后联系了她出差在外的丈夫。直到孕妇被妇产科妥善安排后,我们紧张的神经才稍有缓解。看看周围病人的输液也都接近尾声,小刘笑着说,我们终于可以按时回家和家人共享年夜饭了。此时已是下午3点半左右(医院规定,我们方便门诊今天只须工作到13∶00)。  正当我们打扫完卫生,脱白大褂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嘈杂急促的脚步声,惊奇间,一群人乱哄哄地进来了。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把一名伤者放在诊床上,我急忙过去查看,边查边问受伤史。伤者是一名学生,他所坐的机动车,被左边驶来的小公交车撞击后弹出,又撞到了对面开来的大卡车,最后落地。现在,这孩子明显贫血貌,意识尚清,但腰部以下到处都是鲜血,双脚皮温凉,足背动脉无法触及,血压60/40mmHg。于是我一边止血,一边让小刘紧急请院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肛肠科会诊,联系血库、CT室、手术室、医院的救护车。我无法完全止住他出血,泌尿外科江主任、普外科的黄主任应用了加压包扎、用止血带结扎等,还是无法完全止血。结合CT会诊,结果为:此患者骨盆多处骨折、移位,尿道断裂,会阴撕裂,髋骨、股骨多处骨折,多处动脉断裂,应立即转上级医院。但以患者目前的情况,是无法支撑到上级医院的,故我的门诊室变成了临时的手术室,对其进行了应急性的止血、修补术,同时开通了双静脉输血、输液。就这样医生、时间与生命拉开了竞赛的帷幕。这场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手术大战一直坚持到晚10点40分左右,在手术过程中这位患者曾出现3次休克。  当患者的生命指征相对平稳时,我们准备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虽然我已经很疲倦了,但我仍和小刘负责护送患者去上级医院。在2小时的路程中,我和小刘每隔一刻钟检查患者的生命指征,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凌晨1点左右,我们终于把小患者送到了省医大二院,交接后我们回到门诊时已是第二天凌晨的4点半左右。当我蹑手蹑脚回到家时,母亲轻轻地叫着我的乳名说:“回来了?那孩子怎么样了?你先去冲个澡,我给你煮饺子去。”我对母亲说:“我自己来就好,您快休息吧!妈,今天真对不起!”母亲说:“妈能理解,再说你姐她们都来了。比起那孩子的母亲,我知足了。”  那一夜,噢,不,是那个初一的凌晨,我是在“那孕妇现在怎样了?千禧宝宝有没有诞生?这位转院的小患者不知手术进行得是否顺利?是否会转危为安?今天大家是否吃得尽兴?母亲……”的牵挂中进入睡眠的。在梦里我都在希望:“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每个家庭都幸幸福福,整个社会都和和谐谐。”  这就是我医生生涯中千禧年的除夕。
    我也成了病人   刚刚看到《医生的一天》这个征文题目时,我不禁哑然失笑,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作为医生,我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一天,写其中的一天再容易不过,但当我拿起笔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不知如何下笔。  医生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是一种使命,我已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都投入到这个能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业中了。  我从事医学事业已有20个年头,但整天忙忙碌碌,不是诊治病人,就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30岁开始长白发,现已是满头白发。真是很难静下心来仔细回顾我所度过的每一天。终于有一天我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一天了,而这天恰好就是我患病的一天。  每天的超负荷工作加上饮食不规律,我患了“急性胆囊炎”住院了。阵发性的肝区绞痛伴夜间加重,使我每天只能睡上两三小时,禁食加上不能输营养物质(脂肪乳引发“浅表性静脉炎”),本来消瘦的我更加瘦了,眼窝深陷了,脸颊像刀削了似的。浅表静脉充盈也越来越不好,技术娴熟的护士长对我毫不客气,发火地质问:“主任,您的血管不好,为什么老扎左手,而不扎右手啊?”我苦笑着说:“护士长,您看看我床旁的这些人吧,他们不是我的父母兄弟,也不是我的同事朋友,他们是专门找我看病的病人,都等着我看病呢!我得留着右手写字啊!”护士长含着眼泪,没话说了,只好在有十多个针眼的左手上再找好的静脉血管扎上了。  输上液体后,我坐起来开始接诊病人。有一个来自河南省的男性病人,腰背部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剧,不能弯腰,外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或“腰肌劳损”等,但经过口服多种非甾类抗炎药、柳氮磺吡啶及理疗、体疗等治疗效果均不佳,最后经过院里同乡的介绍找到了我。既然患者千里迢迢找我,我怎么能让他失望啊?我强忍着疼痛,仔细询问病史,结果发现患者自幼有小便流到内裤上一段时间后变褐色的历史,再仔细审视了患者的核磁片和CT片发现,从腰1到骶1椎间盘有普遍的变窄,回想起我数年前也见过类似的患者,最后给患者确立了诊断――“褐黄病”,推荐患者购买美国刚生产用于治疗褐黄病的新药“尼替西农”(nitisinone,商品名Orfadin)。这时我脸色苍白,头晕目眩,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静静地闭上了疲乏的眼睛,而眼角上露出了丝丝的微笑。这是我内心的写照――尽管我自己承受着痛苦,但为了病人能诊断清楚,早日康复,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乃至生命!  因为对工作的全心投入,我也许错过了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很多时髦的享受,错过了许许多多我没有留意的事情,但我丝毫不觉得遗憾。只有在勤奋不懈的行医道路上奔波攀登,只有在接受病人真诚感谢时的欣慰,才是我最大的快乐。新的一年将要来临,作为医生,我相信会有更加灿烂的每一天。
    你健康,我快乐   今天(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我们科为病友举办了一期“关注风湿病人、重视关节炎治疗”的健康讲座。  一大早,就有病人陆续赶到――有老年人,有年轻人;家住得远的病友起了个大早赶车过来,下肢关节活动不便的患者坐在轮椅上由家属推过来;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朋友则手持吊瓶前来听讲……  我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典型病例,向朋友们介绍了风湿病、关节炎的防治知识,解答了病友们平时没有机会向医务人员咨询的问题,并针对病友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互动。看到病人满意的表情,我感到很高兴。能为患者朋友们做出科学的治疗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是我们临床医生的心愿。  更让我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李美美,她是一位身患十多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也是位有着一个可爱宝宝的母亲。  10年前,李美美因为发热、面部红斑、咳嗽、腹水、四肢浮肿等症住进我们科,经全面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除了能服点激素外,其他药物都无法坚持服用,也无法定期来复查。  到了2001年,激素还要服20mg/日才能控制病情,最可怕的是激素的副作用出来了,她因为股骨头坏死而无法行走……  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东凑西借的2000元钱,她再次来到我们科。看着这样一位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年轻女性饱受疾病折磨,我们也非常难过。一定要想办法把她的病情控制住,让她过上同龄人的正常生活!  征得老主任的同意后,我大胆采用了从杭州参加风湿免疫学习班学回的新治疗方法,配合中药口服外用……病情再次得到控制!  2003年,病人的激素剂量减至5mg/日,并丢掉了拐杖;2004年停服激素,并喜结连理、怀孕。怀孕期间,在我们的指导下用药,她平安度过了整个孕程。  2005年10月份,李美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幸福地当上了妈妈……  今天,在这样一个医生和病友交流的会场上,看着她幸福美满的一家,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喜悦。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很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年轻女性,曾经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我们在临床上的不断摸索,这种疾病的预后也越来越乐观。  几年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女主角“轻舞飞扬”就是因为这个病,永远离开了深爱她的“痞子蔡”。虽然那只是小说,但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SLE的患者因为疾病而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乃至失去生命。而李美美则不同,她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虽然不幸患上了同一种疾病,但她比“轻舞飞扬”要幸运得多。  她只是我从医多年所治疗的成千上万名患者中的一个缩影。当医生虽然有辛劳、困苦、委屈……但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好转,总让我有成就感和感到欣慰。尤其是今天,是我当医生以来最快乐的一天。
    流水的病人,铁打的医生   清晨6∶50,闹钟的鸣叫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极不情愿地从被窝中爬起,新的一天又将开始。洗漱完毕,匆忙往医院饭堂赶,吃完早餐,7∶30之前到病房,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7∶30,换上白大褂,开始早交班之前的查房,粗略地把我自己管的病人看一遍,了解一下患者昨晚是否有什么不舒服,今天病人有哪些需要我去处理。  8∶00,全科准时交班,医生、护士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主任来宣布“交班”。交班是前一天的夜班交给第二天的早班,要把病房里面的事情统统交代清楚,包括新来住院的病人,病情严重的病人,做过手术的病人……所有的内容都要写在一个交班本上。交班时间可长可短,事情多时则要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不等。  交完班以后就是查房,一般在8∶30左右。内科医生一天最主要的事就是查房,端着病历夹从第一间病房一直查到最后一张病床。要问病人的病情,要检查病人的身体,还要判断分析,制订出新的治疗方案。如果是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我必须汇报病史,还必须把主任的治疗意见――“医嘱”记在病历上。主任有空的时候会讲点国内外的最新医学进展,或者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这个时候又得随时准备回答问题。查完房后就是开医嘱,开检查单、化验单,如有出院的需提前一天办理出院,写出院证、制定出院后的治疗方案。刚忙完这些,想要歇口气(有时候还没忙完),护士又过来告诉你新收了一个病人,要你去处理,只好赶紧去看新病人,问病情,查体,开出新的治疗措施,新的检查单、化验单……  终于忙完了,可以松口气了,一看时间,12∶10,可以去吃饭了。我来到食堂,此时已是菜少人稀,但我必须马上“补充自己”,因为下午还有很多的事情。吃完午饭后是午休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  14∶30准时上班,到病房后先查房一遍,看有什么需要处理的,然后就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东西,包括上午查房病人的情况,主任及上级医师的治疗意见,新入病人的入院病历,大约需要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16∶00,作为住院总医师的我,拿上其他科室病人的会诊单,到兄弟科室看病人,了解病情,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专科意见。最近全院几乎每个科室的病房都住满了,这一个月我也每天都能收到好几张会诊单,忙得够戗。  17∶00进行晚查房,挨个看一遍自己管的病人,主要是看看病人今天的情况,重点查一下危重患者,与当天的值班医师、护士交换一下意见,交待注意事项等。  17∶30,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肚子也饿了,快步赶到食堂吃完饭,想着还有资料需要整理。  晚上19∶30,看完新闻联播以后,拿出要整理的资料紧张地工作着,一页、两页、三页……正忙着的时候,科室值班医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科室一诊断大动脉炎的患者出现左心衰发作,要我赶快过去看看,我立即飞奔过去。看到病人呈端坐位,呼吸困难,四肢、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听诊双下肺满布湿簦悸砺桑⒓锤枵蚓病⑶啃摹⒗颉⒗┱叛艿却恚谰瘸中艘桓龆嘈∈保颊卟∏橹鸾ノ榷ê笫奔湟阎23∶50,向值班医师交待完注意事项后就回宿舍去了。夜深了,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星星满天,凉风阵阵。黑暗中我仿佛看到星星在告诉我:别太累了;寒冷中我仿佛听到风儿告诉我:您该歇歇了。但我相信星星会知道,我肯定风儿会了解,因为“选择了医生,就是选择了奉献”。
    下辈子还做医生吗   其实,对于报考医科大学,我当初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因为学医太苦,上学时,要摇头晃脑地背诵不少东西,不管理解不理解;工作后,还要继续摇头晃脑地背诵新知识,不管高兴不高兴。更要命的是,人生病可不会选择时间,白天或是晚上,上班或是假日,说来就来,毫不客气。可父命难违,只好就范。十几年已过去,现在再说不喜欢学医已是枉然。  医者,仁术也。医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妙手回春,能助人减少痛苦,但纵然小心,亦难免失误。曾经有人这样调侃医生:夜半无人,经过乱坟岗,不必担心,手持医生所开药单覆于额前,大鬼小鬼一概规避,比钟馗的像还灵,为何?大多是吃了开单庸医之药所致冤魂,即便到了阴间也还退避三舍。尽管夸张,足可看出人们对庸医的情绪发泄。  有庸医就有名医。病人看病喜欢找专家,专家身边难免会有一班实习生,帮帮忙什么的。可病人不干呐,实习生摸一摸都要撅嘴,碰上较真的还嘀咕:“我挂的可是专家号。”弄得现在的实习生成了见习生,简单的操作也要点名。就说护士扎针,谁也不能保证一针见血,可失败一针,脸色已不好看;两针下去,拳头已经攥紧;假如还有第三针,很有可能会报以老拳。有个名词叫新陈代谢,人虽然是自然界中最智慧的动物,终究也不能幸免于此。医生再伟大也还是人,那么,当好医生都“代谢”了,还有没有“新陈”呢?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眼下的情形又相当的复杂,病人打医生、告医生的不少,所以,为自我保护起见,对什么样的病人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成了眼下医患关系中的重点。要死要活的大病,首先要告诉他来得太晚,也许了无生机;其次尽力抢救,可能无力回天;再三告知如有可能请转至上级医院。病好了,是我抢救及时,病不好,责任并不在我。难说这是正常的逻辑,却是一套有效的工作方式。  我院就有那么一个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因为合并症太重而不治。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还没有散,家长就非要告我们,可每次出庭都很客气地对我们主任说“对不起”。知道对不起为什么还要告?因为他很清楚我们没有违反医疗规范,根本无过错,只是他为救女儿已倾家荡产,想让医院赔些钱,挽回一些经济损失。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医生的名誉,我们只好放下一部分正常工作整理证词,前后花费三个月之久,就为了一场本不该打的官司,无谓地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只此一宗即让人头大,全国上下又该如何计算?  病人,毕竟还是通情达理的多。治愈出院时轻松的笑脸,病情好转时的一句“谢谢”,苍白的脸上泛起的一丝红晕,或者仅仅是显微镜下多出的几个正常细胞,就足以让我忘掉以往的种种不快。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然,何以我会慢慢喜欢起这个职业来?  我自己倒没觉得,我们头儿却说了一句让我心惊的话:“下辈子还做医生。”是他还是我?抑或是大家?
    无怨无悔的选择   近日看到青岛牛敏小朋友写的一篇《未来医生的一天――畅想明天》,读过不禁会心一笑。在孩子的心目中世界总是美好而单纯的。可从医几十年,度过的每一天都不轻松啊!  早年亦如现在我的学生们,七八点钟早起上班,交接班查房、下医嘱、办出院、回答病人的问题并做好解释工作,中午赶忙吃口饭后,就要飞快地回到办公室赶写病程病历,一直忙到晚上下班。然后还要加紧看书学习。每天因为病人的康复而松口气,同时因为病人病情的恶化而寝食不安。  一如所有的医生经历,后来开始出门诊,写文章,讲课,再后来带自己的学生,参加一些书籍的编写、审稿,培养新的医生。其实,紧张的工作对于医生来说只是小小的一个方面。医生这个职业最特殊的一面在于面对的是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人命关天,以至于面对每个病人时,我们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人们多形容医生是天使,其实医生只是平凡的人在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作为医生,付出的要比别人更多。医生要不断地学习,从书本中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外国的同行学习,参加学习班、讨论会、学术交流会;医生要不断地总结,做实验,写报告,发论文,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不能耽误日常的门诊、查房、科室内的工作。我们的医生每天都有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的,周末不能与家人团聚,过年过节还要值班。医生并不像孩子们想象的那样:吃完饭,躺在床上,听着机器人保姆哼着催眠曲,甜甜地进入梦乡。医生即使进入梦乡,还要忧心怎样早日治好那病情恶化的患者。  可是当看到被病痛折磨的病人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看到病人在医院挂号处通宵排队,看到病人从诊室外艰难地走进来,我们的心在痛,我们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可以看好所有的病人。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每天从8点一直看到下午两三点,还是有许多病人轮不上。有一次,一个病人对我说:“谢谢医生,终于确诊是什么病了,治好有希望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更是忐忑。  多年来在出门诊前我都不会喝水,以便利用时间多为一个病人解除病痛。虽然医生辛苦,时常还要面对患者的不理解和责难,但是,当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脸,听到患者感谢的话语,就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我无怨无悔。  作为医生,不敢忘记当年的誓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不敢忘记先辈“救死扶伤”的教诲。愿我们所有的医生共同努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光热!
    陪妈妈上班的宝宝   我妈妈是一名医生。别看我小,我在妈妈肚子里已经住了快五个月了。我什么都知道。妈妈每天都跟我聊天,告诉我一天的见闻,我每天都跟着妈妈一起上下班,见过好多世面呢。  妈妈说医生是很伟大的职业,救死扶伤,把那些生了病的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过做医生也真是辛苦啊,妈妈每天下了班都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可是妈妈说,跟爸爸比她已经好很多了。爸爸是外科医生,经常要做手术,常常一头扎进手术室,从早到晚滴水不进,粒米不沾,连卫生间也不能上,我觉得爸爸真是好可怜啊,怪不得他总是那么瘦。  今天早上出门前,妈妈拉着爸爸狠狠地吃了顿早餐。妈妈说必须未雨绸缪,先得垫好底,这一天不一定几点才能吃上中午饭呢。  妈妈在病房管好几个病人,每天她都要一次一次去看望他们。先笑眯眯地跟他们打招呼,然后事无巨细地问长问短。痛不痛啊?痒不痒啊?吃饭好不好啊?大便通不通啊?连这么隐私的事情也打听,我私底下觉得她十分八卦,可是妈妈却乐此不疲,拢_讨龈栏雒煌辍H缓笏挂酶鐾τ腥さ木菟到刑锲鞯亩髟诓∪松砩咸刺ィ换岫置∪说亩瞧ぃ换岫智们萌思业暮蟊常Φ貌灰嗬趾酢B杪杷的墙胁樘澹呛苤匾墓ぷ髂亍  看完了所有病人,就用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又趴在桌上写了半天医嘱,妈妈觉得有点累了。妈妈说这都是受了我的拖累,还吹牛说,原本没有我的时候,她每天都生龙活虎,管再多的病人也能胜任。可是我一点都没觉得愧疚,我觉得我就是被好仙女专门派来帮助妈妈的,她老是不好好休息,身体早晚会垮掉的啊,我得随时提醒她,累了就要歇一歇嘛。  可是妈妈刚喝了一口水,就有新病人来了。这个病人看上去好可怜啊,身上插了好多管子,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我知道这又是个重病人。妈妈马上就投入了抢救,测血压、听心肺、做心电图、上监护仪,指挥护士阿姨们抽血、输液,亲自护送病人去做检查,联系输血、会诊……连我都能体会到气氛很紧张,但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午饭时间早就过去了,我清清楚楚听见妈妈的肚子在咕咕叫,但是她好像浑然不觉,她以为她是铁金刚吗?可是宝宝的肚子也很饿啊。唉,其实我也应该习惯了,这种事情不是常常发生吗?妈妈现在已经把自己和我都给忘了,没办法,我是懂事的宝宝,我知道这个时候病人最大。  病人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了,妈妈终于记起了要填饱两个人肚皮的问题。食堂早就收工了。她把一杯泡面扔进微波炉胡乱转了转,匆匆扒了几口,怕我委屈,还跟我解释说,这顿饭不必太隆重,因为很快就可以吃晚饭了,到时候再好好补偿我。然后她又一头扎进办公室,看化验单、写病历,接待病人家属,耐心地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还不时要起身去看看因为不舒服而召唤她的病人。  终于到下班时间了,可是妈妈照样不急不忙,她又挨个看一遍她的病人,跟他们一一道别,还不放心地对夜班医生嘱咐了又嘱咐,把那个重病人交代了又交代。我始终也不明白,这么个累人的地方,妈妈离开前怎么还那么恋恋不舍呢?  终于坐上回家的公共汽车了。直到这时我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一天的繁忙总算结束了。不出我所料,妈妈又靠在椅背上睡着了。我开始憧憬,晚上会有一顿丰盛的晚餐吧?如果爸爸今天回来得早,他会讲故事吧?讲讲他今天过了怎样忙碌的一天?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我要记得在适当的时候踢踢妈妈的肚皮叫醒她,不然,我们会坐过站的噢。&
主帖:70回帖:497
注册时间:
&&点评此帖& & 0
发表于& 20:47&第楼 &
    第三辑 生命的回报& &&     惊心动魄的抢救   “注意病人血压,现在是40/15mmHg。”小张喊了一声,正在手术操作的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我急忙看病人,病人已经面无血色昏迷了过去。“赶快纠正休克!”我低沉地吼了一声。  这是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由于出血部位不能确定,急需做一个血管造影检查。可是由于病人此时的血压、血色素、血小板以及许多生命指标均处于很低的状态,即便是个检查的手术,也是相当危险的。刚才的一幕,就发生在造影过程中,我们刚发现出血部位,病人就大出血了。由于出血部位离肛门很近,病人的肛门已经排出大量血液。  抢救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手术前由于我们估计到病人有可能出现出血性休克,我们给病人开了两条静脉通道,都挂上了706代血浆。我们在术前还给病人配了800ml全血。但由于对出血量估计不足,护士用的都是7号针头,若要快速输血,此通道尚嫌太窄。快!快速补液!时间就是生命!“给升压药呀!”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混蛋!”我随口怒喝了一声,要知道这时的升压药可能导致病人出现DIC或死亡,更麻烦的是一句糊涂话就可能打乱整个抢救工作。“把两瓶706代血浆倒到手术台的盘子里,通过导管往里打。静脉通道上各挂一袋全血,两个护士用手用最快速度往里挤。”就这样,两三分钟的时间,1800ml血液和液体快速输了进去。病人很快就醒了过来,脸上也恢复了血色。手术在继续――成功了!一个32岁女性的生命就这样延续了下去……  我脱手术衣的时候发现全身都湿透了。回到办公室休息时,整个手术过程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回荡。有时我不愿去想手术的成与败,病人的生与死,但又不能不想。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病人得活着,而且还要尽我的能力让他活得像我们一样好。累了,疲劳极了,靠这个信念我又度过了一天。明天……?
    终生难忘的一场手术   我是外科主任,做了多少台大大小小的手术我数不出也记不清,但那一天的手术我终生难忘。  病人是一个15岁的男孩,叫小胖,安徽人。因父亲和哥哥都在天津打工,他做梦都想到天津看看,这不,学校刚放假他立即买了车票连夜坐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小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来天津后让哥哥领着上这儿看看那儿转转,天津真大!天津好玩的真多呀!小胖转不够,玩不够。转了十几天哥哥受不了了,因为哥哥还要上班,不能天天请假陪他玩。这难不倒小胖,没人领自己转。他借了辆自行车自己上街到处玩。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骑车在十字路口左拐时被后面的大货车撞倒了,车轮从小胖的腿上轧了过去。小胖被好心人送到医院抢救室时,已昏迷不醒。  他的左腿血肉模糊,皮肤裂开、骨头外露,伤口不住流血。我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看到这重伤后的惨相,心情异常沉重。马上命令准备手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毕竟他才15岁呀!术前准备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可血型化验报告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小胖是Rh阴性,这种罕见血型占几万分之一,而且医院血库没有此种血。怎么办?  没有血意味着手术不能进行,小胖只有等死,真是急死人!我命令急救科、医院血库立即向市中心血站求援,并通过他们向卫生部求援,向全国求援,尽快搞到血浆,让手术尽快进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秒针每动一下都让人感到刺心般的疼痛。突然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谢天谢地,市中心血站有Rh阴性血,但仅有几百毫升,卫生部也正在积极与全国各地联系。手术有希望了,小胖立即被推进手术室。  当我给小胖做了细致的清创才发现,小胖的左腿伤得太惨了,比想象的还要惨,左侧大腿、小腿多处粉碎性骨折,神经、肌肉全部碾挫、毁损,血管撕断。就是说小胖的左腿已无法保留,等待他的只有左下肢的高位截肢,也就是说小胖将变为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尽管他只有15岁,尽管他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太惨了!他人生的路还很长,以后他该怎么生活呀?可为了保命,为了抢救他,高位截肢、立即止血是抢救小胖的首选治疗方案。小胖的父亲哭了,小胖的哥哥哭了,小胖的乡亲们都哭了,就连手术室的医生、护士眼里都充满了泪水……此时此刻,手术室静极了,静得都能听到呼吸和心跳。大家都在看着我,都在凝视着我,等待我的决定。是呀,作为医生,对这么一个孩子做出这种决定实在太难了,太残忍了,我的心在颤抖,我的手在颤抖,我的泪水在流。血压在下降,麻醉师紧急呼叫,我被惊醒,时间就是生命,不允许再有丝毫犹豫,我宣布手术立即开始。  经过五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做完了,小胖的血止住了,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了,生命保住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紧张的心情放松了。  几周过去了,经过细心的治疗和护理,小胖慢慢恢复了。我专门去超市为了他买了一斤最好的鸡蛋,煮熟后送到床边,并且剥开亲自喂他。看着小胖吃着香喷喷的鸡蛋,看着小胖能坚强地面对现实,我心里默默为他祝福:希望他永远坚强,坚强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一切。祝他一生平安、幸福。  至今,回想起挽救小胖那忙碌、紧张、惊心动魄而充满泪水的一天,实在让人百感交集……救死扶伤就是医生的天职。
    生命的回报   今天是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轮到我值班。因为正值两节期间,医院放假,所以没有手术。早上交接班后,和往常一样查房、看病人、调整用药医嘱,给术后病人换药,记录当日病程,等到忙完,已到中午了。  从食堂买完饭,我来到休息室准备吃饭。刚吃了一半,就见值班护士匆忙跑进来,说道:“朱大夫,你去看看吧,39床的大爷,家属喂了一半饭,突然意识不清了。”我赶紧来到病房,只见病人躺在床上,口唇青紫,已经昏迷。凭着多年经验,我感觉可能是由于心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猝死,因为患者多年长期自行服用激素,这种可能性更大。来不及多想,立即组织抢救。  我让护士立刻给病人戴上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同时开通静脉通道。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血压为零,心率为零,无法从静脉输入液体。怎么办?没有静脉通道,所有抢救药品都不能起作用,情急之下,我想到了静脉切开,于是急请外科会诊抢救,同时请来麻醉科医生,给病人行气管插管,行心肺复苏。两三分钟以后,静脉已经开通,升压药、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急救药品陆续注入患者体内,同时我在床旁持续为患者行心外按压。  这时科主任和上级医生也陆续赶到医院组织抢救。一分钟、两分钟……血压心跳仍无恢复。“立即准备除颤!”我对护士说道。电除颤、体外心肺复苏……再次除颤、持续心外按压、静脉给升压药、强心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抢救已进行了十分钟,也就是说患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十分钟。按照医学常理来讲,心跳呼吸停止十分钟以上,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况且患者年龄偏大,心肺功能极差,不同于因溺水或触电所致猝死的青壮年,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但大家仍不肯轻易放弃,竭尽全力继续抢救。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着,已经将近二十分钟了,正当大家开始绝望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心电监护上出现了一个QRS波,是不是我所做的胸外按压产生的机械波呢?我继续按压,同时紧盯着屏幕,一个波形、两个波形……然后仍然是一条直线,可能是患者的自主心律!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一闪而过,于是我继续心外按压的同时,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大家。顿时每个人有如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大家又看到了希望,“继续抢救!”  患者的呼吸心跳停止二十分钟之后,我们不懈的努力终于感动了上苍,奇迹出现了,一个QRS波、两个QRS波……最终连成了自主心律。此时我擦了擦额头涔涔的汗水,摸着患者复苏后那强劲有力的脉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生命跳动的节奏。  经过大家近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抢救成功了!患者被转入ICU病房继续治疗。  时至今日,那次经历仍令我难以忘怀,抢救时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使病人奇迹般地生还,更重要的是,使我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生命有时如琴弦般脆弱,有时又是那么顽强,在医学圣殿中探索的我们,只有尊重生命,才能把握生死,从而体味到生命赐予我们的回报!
    挥之不去的白大褂  下班了,我熟练地收拾好东西,坐上地铁回家,突然听到一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铃声:“嘀嘀嘀嘀嘀嘀……”我的心随之缩紧,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哦,不是我的CALL机!我抬起头看见旁边的乘客在接听电话,不禁摇头叹了口气,自己怎么还对这种铃声心有余悸呢?我已经脱下白大褂4年了,是一种不舍?是一种怨恨?还是一种回味?我在时间的隧道中,又回到了那做医生的日日夜夜……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但对我来说却有些紧张,因为轮到我值班。一早查完房后我便感到疲乏,昨晚2岁的儿子半夜做噩梦一直哭闹到天亮,我仅睡了三四个小时,今天又轮到我值班。唉!不知今天能睡几小时?刚想到这儿,一阵“嘀嘀嘀嘀嘀嘀……”的声音传来,值班CALL机响了,我看了看回电号码,“8039”,是抢救室的号码,我立即复机,护士简单地告诉我是一名女性病人,送来时已神志不清。我马上跑到抢救室,见一名女青年躺在抢救车上,已呼之不应,脸色苍白。我让护士立即开通两路静脉输液,并询问护士血压和心率情况,“血压80/40mmHg,心率120次/分”,不好!可能是宫外孕、腹腔内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我一边立即叫来家属询问病史,一边让护士准备好9号穿刺针进行腹腔穿刺,家属含含糊糊说不清楚病史,但我从病人的腹腔中已抽到5ml不凝血,腹腔内出血已毫无疑问。我又吩咐护士插导尿管并且作了尿妊娠试验,结果试验呈阳性,我让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作术前准备,自己和家属作了术前谈话,并通知家属交手术预付押金同时办理入院手续。等手术室的护工来接病人时,病人家属却来找我们说没带那么多钱,那怎么办?病人的情况非常危急,分秒不能耽搁,晚一分钟病人的生命便可能拉不回来,“通知医院总值班,先救病人要紧”,我向总值班简单汇报病人情况,然后和护工一起一路小跑推着抢救车送到手术室。经过1个小时紧张的手术,切除了病灶,出血止住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了。我这时才感到有些疲倦,不知不觉我已站了2个多小时,小腿又酸又胀。我想把脚放平一会,可刚才手术中进入病人腹腔时,有大量鲜血涌出,衣服上全沾着血,也不适合坐任何凳子,我只能坐在地上,让我的双腿摆摆平……  席地而坐让我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我换了手术服又立即回到病房,和床位医生交待了病人的病史和术中情况。“嘀嘀嘀嘀嘀嘀……”CALL机又响了,“8342”是产房的号码,我立即复机,产房的护士告诉我,来了个外地病人,没有产前检查,已经临产,而且孩子胎心不好,因为中午产房医生休息,让我去看一下。我马上冲到产房。要知道产科医生最怕孩子的胎心不好,外地病人往往又没有正规产前检查,母婴情况一切都是未知,处理起来很棘手。今天这个外地产妇又不知是怎样的情况?  想到这儿,我已到达了产房,病人已经临产上了产床,胎心的声音令我感到极不乐观,我迅速为病人作了全身检查,判断产妇应能正常分娩,而且宫口已开全,短时间内分娩的话,胎儿的问题应不会很大。于是我马上让护士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自己开始替产妇消毒,上产钳术,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分娩。20分钟后我用产钳帮助产妇分娩了一个女婴,儿科医生立即对新生儿进行了抢救,助产士对孩子进行吸取黏液的处理,防止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哇!”孩子发出了来到人间的第一次声音,我隔着手套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小脸蛋,觉得非常可爱。可爱的小脸蛋上还带着妈妈的血迹,秀丽的小五官好像在自豪地告诉我们长大后她一定是个美眉。突然,我的手摸到一个小疙瘩,紧接着,我看到小宝贝的身上遍布这种疙瘩,这时,我全身不禁起了鸡皮疙瘩:“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脓疱疮。”  我的天哪!刚才小施在给孩子吸黏液时不小心吸入了一口(由于国产新生儿吸痰管特别细短,这种事对助产师也是家常便饭),小尹帮我一起拉产钳时羊水溅了一身,而我自己由于不知病人的情况,替病人检查时既没有戴手套,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可想象的脏!我们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有抱着一丝希望打电话问化验室,然而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了防止被传染,我只能先给小施、小尹开个急诊医嘱,青霉素大剂量肌注,疗程是10天。小施自嘲地对大家说:“幸亏是小梅妹,如果是小艾妹,我的入党报告肯定通过了,我将为祖国伟大的卫生事业而英勇牺牲!”  我离开产房后匆匆洗刷一下,看看手表已是下午3点,这才感到腹中空空如也!走进值班室想泡碗方便面吃(医院的食堂过了点就没饭),“嘀嘀嘀嘀嘀嘀……”CALL机声音又响了,我一看是科主任找我。我寻思着早上宫外孕的病人抢救回来,主任说不定会夸奖我两句,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主任跟前,“主任我今天……”哪知主任打断我的话:“不用说了我知道了,这病人是外来打工的没钱,医务处通知我们赶快让病人去住院部交钱,你是收进来的医生,你马上去处理一下,不然我们科室这月奖金又得扣了,赶快去!”……  “威宁路站到了,请到站的乘客准备下车”,报站声把我从时间的隧道中拉了回来,我踏步离开车厢,感觉到自己好像还走在前往医院的那条小路上。当时在医院值班时,一天要走几十个来回,我是那么痛恨它,而如今我又觉得那么亲切,真的!很久没去看看医院的老同事们了,听说小尹已是产房的护士长了。而我虽说是个医疗战线上的“逃兵”,而白大褂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
主帖:70回帖:497
注册时间:
&&点评此帖& & 0
发表于& 20:49&第楼 &
    第四辑 天使也流泪& &&     宝贝对不起  那天是我家宝贝的5岁生日。正好头一天我值夜班,下午休息,可以为他举行一个我早已安排好的家庭小仪式,告诉他已是大孩子了,以后做事要像个男子汉。  可能是天公作美,我从联机电脑上看到上午挂号的患者并不多。第一个病人,男性,35岁,一听便知是北京本地人。在我询问病情之前,他家属跟我寒暄了几句,说是他母亲找我看过病,觉得特别好,所以推荐他来。听到这些慕名求医的话,我悠然自得,同时也没忘记给他仔细地问病、查体、做检查。初步考虑腰间盘膨出压迫了神经,也不排除外脊柱关节炎。病人自带的骨盆片因为肠气太多,骶髂关节显示不清。我曾在实践中观察到,一般情况下,如果行骶髂关节X线检查之前不做肠道准备,约有一半的片子是无法判断结果的。为了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我申请了骶髂关节的急诊CT。不到半小时,片子出来了,果真见双侧骶髂关节数个层面均有糜烂性改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定下方案后让他去骨科看有无腰间盘膨出。  第二位进来的是个复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性,18岁。他轻松地走进诊室,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告诉我他几乎完全好了,这次是取药来的。根据他的病情恢复情况,我对方案做了简单的调整。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前几次就诊的经历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初诊时他主诉下腰痛2个月。听他说话的口气是想用生物制剂,但考虑到患者年纪小,病情尚属早期,加上生物制剂存在某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我给他定了个常规的方案。患者用药2周后,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左髋关节疼痛。第二次就诊时他怒气冲冲,最后竟然拂袖而去。我原本以为他不会再来找我,但出乎我的意料他又来了,而且态度变得毕恭毕敬。我维持了原来的方案,调整了部分药物的剂量,外加一个活血化淤的药物。这次是他第三次复诊。我欣慰地看到,变好的不只是他的病情,还有他的桀骜不驯。  又看了三个病人,上午很快过去了。我正要准备更衣回家,这时呼机响了起来,通知我参加两个会诊,一个是外院一特殊病人,另一个是院内联合大会诊。我的天,哪一个也推不脱!我知道,下午休息不了了,干脆接着看病人吧,只要能准点接孩子回家就行。中午,孩子妈来了个电话,说临时有事,晚些回家,让我务必记着接孩子,我告诉她没问题。  上天还是挺照顾我的,下午的两个会诊顺利结束了。从会诊科室回来的路上,我已想象着如何第一个把孩子接出来。说实话,我接孩子的机会并不多,但我经常设法第一个把他从小朋友中间接出来,这样每次不仅使他惊喜,还能使他在小朋友中间很有自豪感。我想今天一定能再次给他惊喜。回到了门诊,我看到大多数诊室门前都没有病人了,各位医生也正准备着下班。这时,我注意到我的诊室对面椅子上坐着一个约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旁边陪同的可能是他的父母。见我走过来,年轻人试图站起来,但没能如愿。他母亲急切地问我是不是李大夫,我说是的。“总算找到了,总算找到了。”她重复说着,眼里闪着希望和泪光,随后我就知道了以下的故事。  年轻人得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用了许多种药物不见好,尤其是右膝关节反复肿胀,行走都成了问题。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眼看着就这样倒下了。一家人卖了祖上的房子,才得以从山西到北京来看病,经病友的介绍来找我。其实上午就到了,但是给人拐去了一家小医院,拿了三千多元的中药。这时我才注意到,旁边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一包包的东西。我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故事,出于对医托的深恶痛绝,我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希望能退掉那些中药。让人庆幸的是,后来他们成功了!等我仔仔细细看完病,定下治疗方案后,已经快晚上6点了。  送走了他们,我感到累了,正准备回家,这时突然想起我还没接儿子!我十万火急地收拾好东西,飞奔去取自行车。路上,我的小灵通和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一看,小灵通是一外地号码,我知道,我给患者预留的咨询时间到了。手机是个未知来电。我先接了小灵通,是一个月前找我看过的病人,按我的方案治疗后症状无丝毫改善,我已经接过她的N次咨询电话了,在电话里给她改了N次方案,但就是没效果,我都怕接她的电话了,因为每次她的电话没10分钟完不了。这不,又来了。没辙,只好让她另找时间来京复查(后来,她真的来了,而且证实了我的一次误诊――她竟是强直性脊柱炎,方案重新修正后,痛苦慢慢解除了)。这边听她的电话,那边手机在重复着同一个未知电话,而且一遍遍地响个不停。我已顾不上接任何电话,等我到幼儿园时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  谢天谢地,门卫室还亮着灯,我冲进去,只见一个老太太正在里面搞卫生。我向她要孩子,她说园里已经没有孩子了,全接走了。“什么!”我简直是五雷轰顶,脑子里一片空白,腿直发软。镇静了一会儿,我恢复了神志,决定到三层孩子的班里去看看。他们班的灯还亮着,我惊喜之下,冲进教室,看到有位老师正跟我孩子对坐着说话。见我进来,孩子并未如我想象那样,远远地跑过来扑到我身上。我连忙跟老师说着十万分抱歉,小宝贝慢慢地站起来,移着小步走到我的身边。一路上,他半天都没说话,快到家时,才开口问我:“我让老师给你打电话,为什么没人接呀?”我没有回答,只觉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过了一会儿我问他:“你哭了吗?”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委屈,说:“没有,老师跟我玩呢,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京科肝泰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