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性能排行2017究竟比机械硬盘性能高多少

当前位置 & &
& 机械硬盘、SSD到底怎么选?终于懂了
机械硬盘、SSD到底怎么选?终于懂了
13:08:13&&出处:&&作者:Sephiroth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11-18][11-18][11-17][11-16][11-16][11-15][11-09][11-08][11-07][11-07]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网站导航?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 机械硬盘会不会被淘汰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 机械硬盘会不会被淘汰
  随着固态硬盘横扫消费级存储市场,人们开始关注起机械硬盘的未来。那么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呢?机械硬盘会不会被淘汰呢?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较量
  机械硬盘正在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转型迫在眉睫。最近,机械硬盘在存储技术上又有了新的动态,企业级领域的机械硬盘开始推出新的技术,硬盘容量也开始往两位数迈进。
  此前,很多人总是唱衰机械硬盘,认为采用芯片存储的固态硬盘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但是,随着机械硬盘的容量继续提升,我们会发现机械硬盘并没有在固态的冲击下被完全淘汰。只要有需求,机械硬盘就有生存空间,而且机械硬盘到现在还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所以如此上进的机械硬盘是如何提升自己生存实力的呢?我们可以从其存储技术开始说起。
  &PMR盘片和SMR盘片之间的斗争
  机械硬盘的构造其实比较简单,之前笔者的一篇文章中专门介绍过其内部构造。从传统硬盘的内部构造来看,想要提升机械硬盘的容量,无非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提升单碟片的容量,其次是提升碟片的数量。为了能将单碟片的容量进行提升,我们就需要优化碟片上的磁介质排列方式,在CMR(传统磁记录)技术中,PMR(垂直记录)技术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PMR的好处就是,可以让磁介质在盘片上均匀布置,读取、写入都非常准确,缺点就是在盘片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单碟容量有限,提升空间不大。
  SMR磁记录技术
  相比PMR技术,SMR(叠瓦式记录)技术就显得先进一点,它可以让磁介质像瓦片一样一片片堆叠排列,这样堆叠排列之后,在盘片上每一格单位中都能再多容纳一点磁介质,每张盘片的容量可以随之得到提升。比如采用PMR技术的一张盘片极限存储密度为1TB/psi,采用SMR技术之后可以提升至1.25TB/psi左右。毕竟是一项新技术,SMR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有一部分的磁介质被堆叠起来了,藏起来的那部分磁介质会囤着很多冷数据,剩余部分的磁介质则存储的是可供随时调取的热数据,如果你想调取的数据恰巧已经被存到了冷数据层当中,那么其调取所耗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也就是说,SMR技术确实能保证单碟盘片的容量有所提升,但是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效果并不如采用PMR技术的碟片。
  除了这两种磁记录技术之外,还有HAMR(激光辅助磁记录)/MAMR(微波磁记录)技术正在兴起,这两项技术都是通过热量来加大磁盘的存储密度的。通过这两种技术,单碟盘片的存储密度可以达到1.5TB/psi,比PMR提升50%还多。目前这两项技术还正在研究当中,未来这两项技术会更加成熟。
  &多盘片更需要氦气封装
  由于单碟硬盘的容量还是有限,我们需要将磁盘进行多碟堆放。扩充碟片的同时,我们还得增加磁头的数量,毕竟一个磁头是忙不过来的。而以往一两片碟片可以用空气来填充封装,现在碟片一下上升到了8-9碟,空气是没有办法稳定磁盘的,多碟片堆在一起其实并不稳定。这时就需要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来填充,保证磁盘在告诉转动的时候不会晃动。
  经过业界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氦气是最好的多碟封装选择。作为一种惰性气体,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硬盘内部填充氦气后可以保证外界的压强比内部大,使得碟片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在保证了硬盘稳定性之后,只要将硬盘的转速进行提升,在升级一下磁头的微动马达,机械硬盘的随机读写性能就能提升一点,但是相比芯片的处理速度,传统机械硬盘的读写性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混合硬盘概念开始成形
  为了能在提升硬盘的存储容量的同时,还能保证硬盘的读写性能。前几年,混合硬盘(SSHD)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在消费级笔记本产品中,混合硬盘已经有一定的应用。厂商将少量低成本的固态内存加入到传统硬盘核心架构中,使得硬盘拥有传统硬盘的大容量,也能保证接近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通过这样的搭配,混合硬盘的价格只比传统硬盘高一点,却能获得SSD+HDD组合的性能。不过,这项技术还不能完全适配企业级的大容量机械硬盘,只能算是机械硬盘厂商在消费级市场上的一种尝试。
  拥有新的磁记录、氦气封装、多碟组合等技术之后,机械硬盘就能打出&超大容量&和&持久稳定性&两张牌,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同时为HDD的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FY扩容才是硬道理 监控平台、企业用户更需要HDD/FY
  传统硬盘厂商都在相继推出10TB甚至更高容量的HDD,这其中除了有&秀肌肉&的目的,还预示着传统硬盘目前的发展方向已开始转变。
  相比以往消费级机械硬盘的销量,现在普通消费者对传统硬盘的需求已经逐年下滑,他们更希望硬盘能提速,而非扩容。固态硬盘已经在提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而机械硬盘正在扩容的道路上继续突破极限。正好企业用户、监控平台等领域有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所以传统硬盘的生产商看准了这个机会,向该领域推出单块大容量、高耐久的机械硬盘,并将今后HDD的发展中心转移到企业、服务器等领域。
  2015年,6TB成为了企业级、服务器标配的硬盘容量,3年之后,数据吞吐的量级已然今非昔比,扩容的进度需要有一次重大的加速到了2018年,HDD的容量直接步入14TB,比3年前翻了一倍还多,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
  有得必有失,一旦这款产品在某一领域出现了短板,它就会失去某一块领域的优势。机械硬盘走扩容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机械硬盘的提速进度实在太缓慢,高速存储产品推出之后一下就冲击了传统硬盘的市场。
  FY主流硬盘市场 机械硬盘如何回春?/FY
  在SSD的冲击下,消费级HDD的销量已经不如以往,即便机械硬盘厂商还在想办法挽救自己在消费级领域的市场份额,但是机械硬盘在存储技术上还是要落后SSD很多。就在最近,机械硬盘还被Intel判了&死刑&。今年2月初,Intel直接表示,计划在未来推出自家傲腾的消费级SSD,同时大力推广云存储技术,以取代消费级机械硬盘。社会我Intel,狠话说了一套又一套,那么问题来了:机械硬盘真的会轻易&狗带&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传统硬盘,固态硬盘确实更具有发展潜力。在主流存储市场上,存储设备的读写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容量则屈居其次。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传输速度越快,计算机就能越快地处理数据,顺应快速变化的今天。不过,SSD还要思考一下今后的扩容问题,毕竟机械硬盘再容量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如果从目前消费级硬盘市场发展情况来推测HDD未来的发展,未来机械硬盘想在PC、个人市场继续站脚比较困难;如果从企业级市场的角度来推测HDD未来的发展,机械硬盘还有不小的生存空间,只是其生存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因为Intel不仅为消费级HDD判了死刑,他们现在还在布局企业级的SSD。目前企业级的SSD的读写性能已经开始超3000MB/s,容量升级至1-2TB。好在企业、服务器领域用户对容量的追求要大于对读写性能的追求,相比10TB甚至更高的机械硬盘,短期内SSD在容量方面还没有那么大的优势。趁现在,机械硬盘需要缓一口气,思考一下自己今后的生存空间究竟在何处。
近日,MFi logo迎来重大更新,此后苹果MFi认证产品均需要换为新包装和新版MFi logo。...
微软目前正在研发其第二代Surface Hub,也就是该公司55英寸和84英寸巨型4K智能显示器...
3月10日消息 多米音乐在微博上正式发布了停服公告。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要停服呢? ...
近日,Alexa又添加了新功能,是什么功能呢?怎么使用呢?一起看看吧。 Alexa增加新技能...
Copyright @ 2011 - 2018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4纯SSD硬盘与双硬盘(SSD+机械硬盘)的性能差别有多大?
现在很多电脑都全部采用了固态硬盘,机械硬盘逐渐面临着淘汰,但是对于一些老旧机型来说,还是使用着固态硬盘。
如果说因此就淘汰电脑稍微有些可惜,所以会有爱折腾的小伙伴给老旧电脑进行改装,换上一块小容量固态硬盘做启动盘,但是这样究竟有没有效果呢?让我们来看看网友怎么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500万基金助力,中公优就业IT培训带你走向高薪之路!
优秀的你,怎么会止步于office技能?
今日搜狐热点十大应用考验:SSD比机械硬盘强多少?
日 00:00&&&出处:&& 作者:蒋尚文&&
  泡泡网固态硬盘SSD频道7月21日&近年来无论、GPU、内存和芯片组的技术都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机械硬盘,除了在容量上有着当年难以想象的增长外,受限于其内部物理结构,性能发展比较有限。到今天,硬盘的性能已经成为速度发展的重要瓶颈。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形式的“硬盘”,来使电脑的性能更上一层楼。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结构简单,性能却跟机械硬盘绝非一个数量级。在诞生之初,由于闪存芯片成本过高,SSD的容量远未能望其传统硬盘的项背,可以说未能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而且,价格常人也较难承受。
   近年来,由于闪存芯片成本的不断下降,工艺的不断提升,SSD容量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便宜。采用SSD的玩家增长速度惊人,大有在高端替代传统机械硬盘的趋势。
   对于大多数个人PC而言,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固态硬盘么?用SSD又能加快多少系统速度?这个问题恐怕资深DIY玩家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今天小编就针对游戏和几款常见的系统应用来做个简单的测试,释去DIY的一片疑云。
SSD技术优势解读
   在测试之前我们首先看看和传统硬盘相比,SSD技术上的优势在那里。
   首先自然是性能上的差异,SSD的工作原理和传统硬盘完全不同,最大的性能优势就是几乎不存在寻道时间的问题。由工作原理和物理结构决定,机械硬盘需要频繁驱动磁头,进行寻道过程。如果文件碎散,硬盘的读取/写入速度会大打折扣,而SSD依然坚挺。
   此外,还有一个平均潜伏时间也制约着硬盘的性能。这指的是磁头在找到数据存放的磁道后,继续寻找数据所在扇区的时间。通常可以通过提升硬盘转速来缩短平均潜伏时间。只是,转速提升会带来稳定性、散热、噪音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消费级硬盘常见的也只是7200rpm的产品,1rpm通常只会出现在服务器领域。
   寻道时间+潜伏时间,构成硬盘的平均存取时间。这一指标影响着硬盘的相关性能。在目前我们测试的SATA硬盘中,平均存取时间一般都在15ms以上。而SSD几乎则没有存取时间这个概念,在测试软件中,SSD的平均存储时间结果往往是“<0.1ms”。所以,厂商的技术人员也说过,SSD性能和传统硬盘性能上“不在一个数量级”。
   此外由于物理结构、工作方式、存储介质等完全不同,SSD无论是持续传输率还是IOPS都比机械硬盘有着惊人的性能增加。除了性能方面的因素外,SSD没有机械结构,发热低很多,震动和噪音几乎没有,这也是机械硬盘所不能比拟的。言归正传,性能优异的SSD到底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我们的PC带来多少性能提升?下面进入测试环节。
参测平台和产品详细介绍
   开始测试之前例行奉上测试平台说明。
● 希捷7200.12双碟1TB硬盘
   希捷这块硬盘隶属于新一代Barracuda 7200.12系列,采用双碟片设计,单碟容量为500GB。产品型号“STAS”,其中ST代表希捷,3代表是3.5英寸桌面硬盘,1000代表硬盘容量是1000GB,AS代表这块硬盘是SATA接口。
   这款产品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可能很多朋友家中用的也正是这块硬盘,所以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它。
   希捷TB平均潜伏期4.17ms,随机读取寻道时间小于8.5ms,随机写入寻道时间小于9.5ms,平均功耗方面寻道11.6W、读写12W、空闲8W,噪音方面寻道28dBA、空闲27dBA,年故障率0.34%。
● 固态硬盘S599
威刚S599固态硬盘
   2.5英寸的S599配备了最新的SandForce SF-1200控制器,采用MLC NAND闪存新品,标称最大读写速度分别为280MB/S和270MB/S,性能比较中庸,可以代表SSD的总体水准,其次这款硬盘价格比较亲民,市场上走量不少,所以本次测试选择了它。
   威刚S599还具备防震的功能,内置的Error Correction Code (ECC:自动纠错)功能可以自动帮用户检测错误信息。
   威刚S599固态硬盘主控制器采用的是SF-1200控制器,型号为“SF-1222TA3-SBH”。SF-1200采用128针TQFP封装(14×14mm)或361针TFBGA封装(13×13mm),在128K块下持续读取速度250MB/s、持续写入速度200MB/s,4K块下随即读写IOPS 5000,功耗方面典型550mW、空闲250mW、休眠50mW,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长达1000万小时,耐受温度0-70℃,另外还支持128-bit AES加密。
PCMark & HD Tune理论性能测试
   PCmark作为整机性能的权威测试软件,一直以来都是电脑综合性能的标杆。但是测试过程非常漫长,我们此次测试旨在考察硬盘表现,理论测试也只是稍作参考,所以并没有将所有过程跑完,只是选择了其中硬盘相关项目。
机械硬盘测试成绩:2106分固态硬盘测成绩:4448
   下面是另一款专业硬盘测试软件,大家耳熟能详的HD Tune,这款软件可以直观的将硬盘的各项性能用图表展现,操作也是非常简便。
机械硬盘平均速度:100.7MB
固态硬盘平均速度:191.7MB
   可以看出主流固态硬盘和主流机械硬盘在性能上的明显区别,而存取时间的巨大差异是造成性能如此悬殊的一大原因。固态硬盘在读取琐碎小文件时速度较之传统机械硬盘快很多。所以在PCMark和HD Tune的测试中,SSD以绝对优势胜出,性能甚至达到了传统硬盘的两倍之多。
日常应用:开机和安装软件速度测试
   可能上面的理论性能测试大家早就看的多了,下面开始本次测试的重头戏,日常应用速度测试。
&& 开机是使用电脑必经之路,所以很多人对短短几十秒的等待非常在意,以至于有些软件将测量开机速度作为营销的王牌。但是进入系统之前的时间用软件难以准确测量,所以我们本次测试是从开始自检到进入桌面掐表测试,结果更加合理,估计误差在1秒之内。
   用电脑自然要装很多软件才行,所以这个项目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我们权且测试装NVIDIA显卡驱动的时间。
   开机速度使用SSD作为系统盘果然非常迅速,四叶彩窗一闪而过,从头至尾只用了22秒桌面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装软件SSD依然是遥遥领先,比机械硬盘快了约44%,非常给力。
游戏载入测试:WARIII RPG & Crysis
   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自然每天少不了游戏的载入,不管是什么游戏,都会有载入的等待,而选择不同的硬盘会对载入时间有什么影响呢?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大家熟悉的WARIII和Crysis来做测试。
WARIII RPG 信长之野望
WARIII RPG 守卫剑阁
Crysis截图
   用SSD游戏载入时间略有提升,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看来硬盘速度只是游戏载入的一部分因素,、内存速度同样是游戏载入时间的关键。
文件解压缩和视频转码测试
   解压缩和视屏转码速度也是很多朋友经常关注的项目,尤其对喜欢高清的朋友来说非常关键,那硬盘对这些应用影响又有多少呢?
   测试结果略微有些出乎意料,对于视屏转码而言,更快的硬盘完全没有效果。而解压缩中SSD对速度的贡献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看来要想这些应用更加快捷,换SSD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PhotoShop 2D图像处理测试
   长久以来,神奇的PS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忠实伴侣,随着数码像素数的飙升,电脑的处理速度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小编选择了一张过亿像素的大图来测试,看看硬盘对照片的后期处理速度是否能有贡献。
   从上面的成绩不难看出,SSD对PS还是有所影响,而且不同特效加速的时间也不尽相同。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越是简单的处理则读取所花费时间占总处理时间的比重越大,看来PS爱好者具备一款SSD还是很有必要的。
能变更快么?3D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3D游戏性能,最新最权威的无疑是3DMARK11,同时我们也选择了Crysis来佐证。
   固态硬盘对3DMARK11完全没有帮助,看来所有程序都是预读入内存中运行的,这也和笔者之前的猜测相符。
   Crysis也是一样,完全没有提升,看来想流畅玩游戏,打硬盘的注意完全是缘木求鱼。但如果是在场景中需要频繁读取地图的游戏,则小有改善。
SSD大发展?商家和买家的博弈
   刚才的逐项测试一路看过,恐怕大家也都记不清了,没关系,最后小编将成绩汇总整理于下表。
   从上面的汇总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多数应用中SSD较之传统硬盘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SSD对于整机性能而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电脑整体配置高端,再想要有所突破,则必用SSD。反之则完全没有必要花上千元去追求固态硬盘。
   从应用角度分析,在开机启动、安装软件和图像处理等读取写入操作频繁的应用软件中,SSD超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让整机速度有着质的提升,而在3D游戏运行中、视频转码等方面,传统硬盘并没有造成瓶颈,再使用SSD也没有改善。
   目前SSD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以及高端和席卷全球的平板电脑上。IT业界的观点惊人的一致,Intel、三星、希捷等厂商不约而同的认为SSD在两到三年之间,会呈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机械硬盘的市场地位。
   笔者认为,对于厂商而言,一款新的硬件意味着从研发生产到物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巨大利益,趋之若鹜不足为怪,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另当别论。诚然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拥有速度快、耐用防震、无噪音、重量轻等优点,但对于台式PC来说依然鸡肋,其过于拮据的容量让它短期内无法替代传统HDD硬盘。■
固态硬盘容量:128GB 适用类型:笔记本/台式机 传输接口:SATA2 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性能参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