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的保险到底是理财还是保险

31被浏览5,63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买保险理财还是去银行存款
[导读]: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公司官网发现,4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目前普遍在4%~6%,也不乏一些结算利率在7%以上的产品,你觉得呢?
  融360理财分析师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和银保理财产品收益差别的原因在于,银行理财资金主要投向于存款、银行间资金拆借及逆回购、债券及非标资产,其中大部分投向债券领域;而保险理财除存款、债券等资产外,资金还可以购买股票。
  购买银保产品,至少要明白三点:
  第一,要明白买的是一款保险产品;第二,要明白产品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第三,存在退保风险。
  用来投资万能险的这笔钱应该是一笔闲置资金,且长期内没有其他投资意向。
  5月份,市民胡大妈没能买到票面利率3.9%的三年期国债,转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哪款理财产品收益高。银行客户经理为她推荐了一款保险,5年期年化收益率达6%左右,远超同期银行理财产品。不过,胡大妈十分忐忑,&常听说到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保险,这靠谱吗?&
  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进入&3时代&,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进入大家的视线。虽然预期收益率更高,但曾经&存款变保险&的坏名声,却让很多市民不敢轻易出手。
  上周五,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银行却发现,最近银保理财产品卖得格外火。
  预期收益抢眼
  自去年多次降息后,一年定存基准利率至1.5%,各家银行的执行利率上浮后也就在1.75%左右,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进入&3时代&。
  与此同时,银保理财产品凭借抢眼的预期收益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视线。上周五,建设银行红星路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在售的固收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最高的不到4%,不过建行代销的一款理财型保险产品,起购金额为1万元、期限为5年,两年期满的最低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3%,5年期满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1%。
更多精彩尽在保险理财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
·生育保险如何办理
·山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1
·2016退休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
·什么是生育保险
·武汉失业保险参保办理条件
·社保与商保的区别
·企业欠缴养老保险员工申请劳动仲
·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未满15年可
·新农保和城乡居民保险今年实现全
·农村社保和城市社保有什么区别
·基本养老难挑重负学界吁补充养老
·工银瑞信获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人
·生孩子新农合报销比例
·生育医疗险合并五险一金瘦身
·分红型保险利率不能能单纯与银行存款率
·去银行存钱咋成了保险客户?分红诱惑须看清
·到银行存款如何防被保险?
·区别分红保险与银行存款,聪明躲开银行陷阱
·寿险投资理财功能 银行存款与人寿保险不同
·银行存款利率的保险理财产品有什么特点呢?
·去银行存款“被”买保险 一年分红仅够买1斤猪肉
·买保险划算还是银行存款划算?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保险理财关注排行昨天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是保险,存一年,能拿回来吗 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昨天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是保险,存一年,能拿回来吗
问吧——中国最大的保险咨询社区
375811 位用户的保险疑问
在线定制保险方案
给谁投保:
出生年份:
已完善了保障计划
共87个回答
不能,会扣出一部分
您好!非常高兴为您服务!一年后取出属于退保,损失会很大,建议慎重,犹豫期10天内退保不受损失。
您好& 请仔细阅读合同,如果合同不是一年后到期的,那肯定会损失一些。
看合同怎样
一年末会产生点费用,你现在接到合同后会有10天犹豫期全额退费
如果是昨天买的保险,今天就反悔想退保是没有损失的,因为保险都有十天犹豫期的。但是你这一个保险从哪天开始算的犹豫期,建议你马上去问清楚。其实保险和存钱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存钱是理财收益,保险是转移风险。比如说,我们在未来30-50年内,发生疾病意外等风险的概率会是零吗?如果不能保证是零,那么当风险来临的时候,我们抵御风险的钱准备好了吗?把一部分钱存到保险公司,起的就是这个作用。我是大都会人寿的资深寿险规划师周丽云,欢迎来电咨询。
您好,一年后取出属于退保,损失会很大,建议慎重,犹豫期10天内退保不受损失。
一年后拿不回本金的
看这份保险是缴费缴几年的!有的是缴5年保10年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只存一年是要亏本的
您好!非常高兴为您服务!一年后取出属于退保,损失会很大,建议慎重,犹豫期10天内退保不受损失
看合同上写的几年,提前支取都是单方解除合同,是有损失的,不过只要是保险公司的都有十天犹豫期的
如果保险期不是一年期的到时拿出来属于退保,会损失一部分钱,犹豫期内不损失。
那要看保险期间是几年呢,看保单,
您好!到期了可以拿。
您好,合同送到时还有10天的犹豫期的,在这10天内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10天以后退是要扣费的。
理财产品的功能:1、一般是保障期间因意外引起身故或全残,赔付保险金额,具体赔付以合同条款为准;2、满期领取,具体能领到多少,合同上有明确说明;3、意外分为乘坐航空飞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驾乘汽车,具体以合同为准。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  银行大厅的“理财专员”,可能是“保险业务员”,搞清楚再签字,不然……  陪办君没什么积蓄,对理财产品也不甚了解。但最近,陪办君接二连三地接到这样的投诉: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稀里糊涂被推介、洗脑、签字,回家细看条款后才发现,自己买的是第三方保险。  陪办君接触的这些市民都是年龄较大的长者,对于这样的事儿,他们常常手足无措,维权、退款让他们劳心劳力。  讲述去银行却买了保险  郑州60岁的倪阿姨就是一个例子,她两个月前去了某国有银行大厅咨询理财事宜。她心里是这样盘算的,现在银行利率太低了,索性买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吧,肯定比利息来的多吧。  “理财专员”接待了倪阿姨,她向阿姨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大概的意思就是分3年,每年存5万块钱,5年后她就可以按时每月领取分红了。倪阿姨感觉挺划算,就在专员的指导下签了字。  几天后,倪阿姨拿到专员给她的一个单子,上面落款却写着一家保险公司的名字,这让她感到莫名其妙,“本来就是冲着银行大品牌去的,怎么变成保险公司了?”(本冲着银行大品牌去买理财,到头来却变成保险公司)  不过,在理财专员一再的劝说下,“利息很高”的想法占据了倪阿姨的大脑,过了10天犹豫期,保单生效了。  没多久,阿姨儿子创业,急需用钱。她就想把钱退出来,这一问不得了,原来这三年15万元,是不能退的。换言之,这种保险其实是投资5年后,定期分红,并非是倪阿姨理解的“本息收益”。  但此时,为时已晚。  搜集这种情况还真不少!  聊起此事,陪办君一位同事立刻附和,自己的母亲也刚刚有此遭遇,去了银行买理财,出来却拿着张保险单,而且对方称是“保本投资”,事实上一研究保单,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陪办君就此在网上搜了一下,这样的案例还真不少,尤其是老年人。这里,陪办君总结几个比较常见的“去银行却买了保险”的情况,供市民参考。提醒  1、存款和保险不同,没有起点和分红  银行存款首先没有起点限制,而且利率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最高也仅可上浮10%,存款的凭证不同于保单,到期只有利息,更不进行分红和送保险,当去银行存款时被要求在保单上签字时就要提高警惕。  2、保险概念理财化  在银保销售误导行为中,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对保险概念模糊化,销售人员往往借着理财的由头向客户推销,刻意避免不提保险字样。若不问及产品性质时,银保销售人员常把保险产品冠以理财产品的帽子。  因此,消费者在去银行购买银保产品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这款产品究竟是银行、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搞清楚之后,再继续详细了解银保产品的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信息。  3、夸大收益多有猫腻  就像倪阿姨一样,她虽然在犹豫期知道了自己买的是保险,但也没有退保,原因就是她以为“收益高”。(销售人员往往借着理财的由头向客户推销,刻意避免不提保险字样)  事实上,投资者追求高收益无可厚非,但这也成为保险销售误导的一大诱因。保监会近年通报情况显示,承诺高收益或不如实告知收益情况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近几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率普遍较低,使当初销售时承诺、夸大收益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些营销员就抓住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率的心理,在推荐产品过程中打出高收益的旗号,而这也成为销售中的一个陷阱,这里通常宣称的高收益往往是产品演示的预定最高收益率或者累计收益率。  规定不得误导消费者  其实,早在2011年,银监会就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有金融行业业内人士告诉陪办君,前几年像这种投诉太多,因而专门规定了银行里面卖保险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二)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三)如实向客户告知保险产品的犹豫期、保险责任、电话回访、费用扣除、退保费用等重要事项。  (四)不得以中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等方式进行误导销售。  上述业内人士还称,此文件一出,这两年各家银行对代理保险管理的比较规范了,但不排除个别支行违规操作。如果银行和保险公司违反上述原则,消费者可以向银监会和保监会举报,一旦查实,这些机构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河南商报陪办新闻组出品来源河南商报记者陪你去办事微信号)HTTP Error 404. The requested resource is not fou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保险理财血本无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