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老师说说中美贸易战起因,起因,发展,目前的状况?至于未来前景,我自己想想

本来要和大家谈一下惠州房地产,上一篇文章出来后,很意外的,20多位粉丝都来问在惠阳买房怎么样。
但还是容我跑下题,扯扯贸易战,这玩意题材大,本不是我的范畴,小白也会问,这世界大势和我一平头百姓有毛关系。但我想想,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啊。老子买点股票,特朗普这老小子突来这么一发,全跌得绿油油惨兮兮。这就是贸易战和小白的关系。
今天跟朋友开玩笑说:人们都说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是和自己的关系,但我觉得现在和未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中美关系。
早在4年前,我们就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用意就在避免重演历史悲剧——修昔底德陷阱。但从眼前看,不可避免的开始走向了对抗——今天媒体刷屏的大标题都是“新冷战时代来临”。以及有学者也直接提出了:中美已经走向了修昔底德陷阱。
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比如会不会像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破解修昔底德陷阱》作者,哈佛大学教授)的书中提出的担忧:中美会否未来重演修昔底德陷阱。(艾利森回顾了过去500年的人类历史,发现有16次崛起的大国成功取代守成的大国,其中有12次以战争实现,只有4次没有引发战争。)
会不会恶化谁也不知道,但首先我要说,就是像艾利森这样的大牛也预判错了,在去年底,他还预判中美不会打贸易战。
但我现在担心的不是战争(那个轮不到我操心),我担心的是和我有关系的——这个贸易战会不会打很久。如果预期打很久,就会对我们每一个小白的操作策略产生渐次而深远的影响。
我觉得会。
我想起了去年初在听周其仁教授的一场讲座《》,那里面的一个论断,让我觉得用来解释今天发生的一切,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而又逻辑自洽。
这个论断来自经济学诺奖得主萨缪尔森2004年的一篇论文,周其仁教授2006年写了一篇读后感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我没有找到这份论文的原文)。现在回头看来,老萨实在太厉害了,全给他说中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这场贸易战和它的后果。(当然,见仁见智,也许你不认同)。
我们的主流理论是,自由贸易,会实现总福利最大化。用官话来说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败”。这是我们站得住脚、抨击特朗普的理论利器。但老萨的推翻了这个论断,并且,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利器。
但是,显然,美国大兵和特朗普老爷子,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一直在强调:中美贸易,不公平不公正,美国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这个和我们的认识是完全相反的,孰对孰错不谈,这个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双方对自由贸易的理解,是存在着严重分歧的。而且,这个分歧持久的没有得到弥合。
转载过来这篇文章,大家细读。我看到在这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几乎完全被这篇论文里的“担忧”验证了。转这篇文章,无关对错立场,而是和大家一起,换一个视角来看待中美贸易战。读完我也在想,假如中美双方都一直对这样的“颠覆”之论,认真研究的话,今天会不会有所不同?以及就算是没有特朗普,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贸易战?
1、中国从金融危机之后,开始猛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创新驱动。时至今日,不能说我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是世界一流,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比如在线支付系统,全世界都在震惊。比如深圳现在已经开始直接叫板硅谷,新兴战略产业占GDP比重高达41%。我们也开始造C919,直接和波音公司PK抢生意。
2、美国自觉利益受到极大损伤。无论基于何种说辞,无论中国如何反对这种说辞,他们都如此认为。根据IMF的数据,2004年,中国GDP只有美国的20%;2014年,中国GDP略多于美国;2024年,预计中国GDP将比美国多40%。(注意,IMF早就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不是现在官方的第二大经济体)
3、美国开始对中国关上大门。未来老美自己不但造飞机,还要造衬衫。比如美国开始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要求苹果公司要把工厂撤回美国,把钱带回美国。也开始对向富士康、福耀玻璃大伸橄榄枝。这是在过去1年发生的故事。
今天发生的贸易战,萨氏在14年前就为我们预言了。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一个问题:当造衬衫的也开始造飞机了,造飞机的要去干嘛?
从这个角度去看今天的世事,这个贸易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应对,大到国家,小到个体,都要重新适应。
在台州读萨缪尔森
经济观察报
四月初到浙江台州,路上带了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一篇论文。是和几位同学约好的,要讨论一次这篇备受关注的大文。说来也是平生所爱:带一点可读之物,在真实世界里走走、看看、读读、想想。“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是太高的要求,但是出差一趟读上篇把文章,还是可以做到的。
萨文的背景是中国、印度经济崛起,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其间的利益得失怎样看,引起一片争议。该文发表在美国著名学报JPE的2004年夏季号。萨翁本来就是世界级名家,加上论点似乎与支持全球化的流行看法大相径庭,要不轰动也难。同学查过的,自萨翁这篇大文发表到今天,国际上的辩论不断。
不愧是纯经济理论的大师,萨缪尔森一上手就把纷纭繁杂的贸易世界处理得条理分明。当然首先借助了李嘉图和穆勒的传统来发问:要是两个各产两种产品、生产率不同的经济,彼此封闭,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如何?互相开放、自由贸易,又如何?结论当然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说”——两个经济各自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自由贸易就可以提高两国的福利水平,因为这样的经济总产出水平最高。
萨翁接着问,要是上述两国的生产率发生了变化,自由贸易增进两国总福利的推论,变还是不变?为此他区分了两种情况:其一,一个国家在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其二,一国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意外地提升了生产率。读到这里,我们要当心了:假如生产率提升的两种情况都一样,萨缪尔森这样的学者为什么要故作高深,非把问题分开来处理?这样两种生产率进步的情形,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拿“衬衫换飞机”来当实例。萨翁设想的第一种情形,造衬衫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当中国造衬衫的生产率大幅度提升(萨文假定“提高到原来的4倍”)之后,中国继续以衬衫换美国的飞机,会损害美国利益吗?当然不会。因为中国造衬衫的生产率提高,美国造飞机的生产率没变,因此中国衬衫的相对价格就变得更加便宜。就是说,美国的贸易条件因为中国衬衫生产率的提升而改善了。
至于中国的贸易条件又如何了?萨翁的分析是取决于需求。“在穆勒需求下”——即穆勒假定的两国都把收入平均花费在飞机和衬衫这两种商品上——衬衫的技术进步也提高了中国这一方的福利。加到一起,萨文的推导“有力地证实了”支持全球化的经济学家们的观点。
但是萨缪尔森设想的第二种生产率进步,情形就迥然不同了。请注意,这种生产率进步不是发生在造衬衫部门,而是发生在中国原本毫无比较优势的飞机制造!这当然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中国只从事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向来只造衬衫、不造飞机,从何提升自己造飞机的生产率?萨翁当然明白我们的疑问,所以他才指明,中国在自己的进口部门发生的技术进步,完全是“外升的”。作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中国就在飞机制造部门无端端出现了惊人的技术进步,那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何?
萨翁的答案惊世骇俗——倘若中国真的在飞机制造方面提高了生产率,那就可能“永久地损害了美国利益”。此论一出,天下大哗。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人士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位重量级大师,可以为“保护政策”提供理论根据。反对派则质疑萨缪尔森的理论变节,为“一位经济学家”——而不是一位社会学家或其他什么家——居然站到反自由贸易的立场而感到匪夷所思。最精彩的当然还是萨缪尔森本人,他声明“从我的上述分析中并不能得出应该还是不应该采取选择性的保护主义的结论”。他声称他的分析无非指出了“有时一国生产率的提高只能对自己有利,却永损他国的利益”。
集中推敲一下吧。“有时”——就是在萨翁构想的中国突然大幅提升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造飞机生产率的情况下——中美两国的相对利益,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萨缪尔森的推理如下:(1)世界总产出的潜力大大增加;(2)美国造飞机的比较优势下降,直到中国造飞机的生产率升到这样一个位置,以至于“两国从事与不从事贸易的境况相同,彼此再也没有任何从事进出口的优势”;(3)因此,美国自愿地退回到不贸易状态,自己既生产飞机也生产衬衫,从而导致人均实际收入的下降——也就是“利益被永久地损害”。中国呢,当然也贸易不成。不过此时的中国已经提升了飞机生产率,可以关门享受实际人均收入的上升。
我猜想读者中喜欢这个推理的不会很多。我自己也不喜欢。可是在设定的前提之下,同学们和我怎样推,萨缪尔森还是屹立不倒。另辟蹊径吧。于是我们在一篇批评文章里读到,“作者假设中国在美国的出口部门突发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自由贸易状态下,中美两国的专业化分工只能导致各自加强其原来的比较优势”。是的,倘若萨翁设想的前提子无虚乌有,他那些严密的逻辑推论还不就成了空中楼阁?
可是,我倒觉得萨缪尔森这篇论文最厉害的地方,恰恰就是他关于“后进经济在原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幅提高了生产率”的设想。远的不论,单就这次在台州的所见所闻,就足以证明萨翁的构想贴近真实。我差不多年年来台州做跟踪性的观察,历史地看,这个据说每万常驻人口就有1100家公司的地方,制造业生产率的进步惊人。追下去看,这里发生了技术进步的领域,难道都是“强化原来的比较优势”吗?
以这次参观的3家公司为例。第一家做摩托车和沙滩车的发动机,第二家出口帐篷、太阳伞和沙滩椅的面料,第三家制造电容用的电子薄膜。当然都还不是造飞机,可是这3个行当,短的一年半前、长的十年前,在台州根本就不存在!它们不是“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又是什么?实际经验是,只要有人打了第一枪,成功失败前仆后继,摹仿创新两手并用,仿佛不经意之间当地就包办了相当一个比例的全国市场份额——不靠生产率相对更快的进步,还能靠什么?退回十数年看,台州的比较优势恐怕只有农副业!要是永远只能提升原来具备的比较优势部门的生产率,断不会有今日之台州。
远一点看,不但温州、宁波、绍兴、浙江、长三角、珠三角就是这样上来的,而且当年美国对英国、后来的日本对美国,以及萨文提到的“经济史上俯拾皆是”的无数例证,尽皆如此。这样看,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发生生产率革命,恰恰是后来居上经济的共同特征。因此萨翁的这个构想,不但真实,而且非常普遍。轻轻拿来充当一个高度简化的分析模型的前提,简直是神来之笔。
读者或许要问:扳不倒萨翁构想的前提,其推论又无懈可击,莫非你也同意“中国的技术进步可能长久损害美国利益”?是的,只好同意,因为在限定的范围里怎样也找不到不同意的根据。惟一可以补充的是,真实世界里的欧美、日本尚具比较优势的玩意还很多,中国、印度等国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领域里的生产率进步又不过刚刚开始,远不够普遍,更不够快。因此,所谓“有时自由贸易长久损害美国利益”云云,还完全不是今天全局性的事实。
煮酒论英雄要加一点提前量。长程看天下大势,我认为萨缪尔森的担忧事出有因。要避免美国的利益长久被损害,根本出路就是不断发展更多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同时加快调整越来越守不住的生产和服务。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台州看,美国要加一把劲才对。
【近期文章】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见闻专栏正在寻找有热情、有才华、有经验的财经主编,有意者请将求职信和简历发送至
文/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3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8
文/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2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6
文/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27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微信公众号《朱罗纪》创始人,曾任南方都市报房产新闻部首席记者、南都房产新闻部(深莞惠)副主任,跟踪房地产10余年,专注于房地产、都市圈、宏观经济的独立观察与研究。
微信公众号《朱罗纪》创始人,曾任南方都市报房产新闻部首席记者、南都房产新闻部(深莞惠)副主任,跟踪房地产10余年,专注于房地产、都市圈、宏观经济的独立观察与研究。 总篇数 87 粉丝 5330哪些城市的房子值得入手?未来五到十年哪些城市发展快?
哪些城市的发展潜力大?
先不告诉大家结论,但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就是&&去当地城市的统计局官网查询统计公报,看看这个城市在过去5年的人口、GDP、本外币存款量、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怎样?最好对比同类城市来看。
大家如果用这个办法去计算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样三个现象:
南方城市普遍比北方城市好;
省会城市普遍比普通地级市好;
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比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城市更好 。
1、为什么南方城市普遍比北方城市好?
南方城市离北京远,计划经济的痕迹与国有经济的比重没有北方那么大,民营经济普遍比北方城市更发达。
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好的抗击打能力。
除了民营经济发达,还一个原因据说是南方阳光灿烂?
有可能真是这个原因,阳光灿烂、雨水充沛,适合户外活动,人们更加热衷于经济建设。
在美国也是这样,最近几年的明星经济州都在南部,比如德州、佛州,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势头都比传统的发达地区五大湖、东海岸要好。关于南方经济的崛起,美国甚至有一个说法叫做&阳光地带。&
2、为什么省会城市比普通地级市要好?
因为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而省会城市基本就是一个省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再加上人口的聚集度最高,在发展服务业上天然具备优势。
另外,中国经济这几年的动力机制已经切换,从过去的出口加工业,变成现在的基建拉动(包括高铁、地铁、机场、港口等),在这个机制下面,省会城市显然更占优势。
比如,最近五年,南京的发展速度超过苏锡常,石家庄的速度也超过唐山。要知道5到10年前,这些地级市在省内可是力压省会城市的。
3、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什么普遍比国营经济发达的城市更好?
5年到十年前,国有企业还是中国经济的脊梁,举国大学生以考公务员为荣。可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80后公考大军在机关转椅上的屁股还没坐热,流行已经改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90后愣头青们靠着几张PPT就能忽悠到上百万风险投资,从此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了。
为什么?中国经济要走出国门,要跟世界级的企业竞争,当然不能再靠窝里横的国有企业,还得靠有真功夫的民营企业。所以,这几年,民营企业频频抛头露面,愈发登堂入室,朝着&国家栋梁&的路子上狂奔。要不然,为什么BAT的老总们时不时会成为中央老大的坐上宾?
所以,民营企业旺的城市,什么都好,比如深圳,比如杭州。国企强、民企弱的城市开始衰退,比如东北城市。
未来五到十年,哪些城市发展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根据我前面提供的计算方法,有这样几个城市,在未来五到十年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杭州、南京、武汉、郑州、福州、合肥、东莞、廊坊。
其他城市的争议可能会小一点,但是廊坊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服气。但是你看看最近几年廊坊的经济数据会发现,廊坊不仅是河北省内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全国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地级市之一。原因在哪里?北京这个大胖子,终于开始挣脱行政便捷,反哺周边城市了!
还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城市是东莞。前两年,这座城市一直被扫黄潮、企业倒闭潮、产业转移潮给困扰着。但是没关系,东莞有深圳大哥提携,倒是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腾笼换鸟,这不是把华为都给吸引过来了吗?今年一季度,东莞的GDP名义增长率高达12%,超过圳圳哥,在主要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与重庆。
靠着深圳这个大胖子,东莞摘得一手好桃,相信未来会成为深圳企业最大的腾挪空间。只要深圳吃肉,东莞一定跟着喝汤。从长远来看,东莞夹在广深两个一线城市中间,两边都摘桃,未来有望跃升广东第三城。
当然,之所以提这些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在未来十年可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倒不是说别的城市就发展不好,而是说这些城市可能会发展更快。
哪些城市的房子最具投资潜力?
首先需要理清一个问题,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房地产投资价值并不形成直接的逻辑关系。
房地产投资价值,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景、当地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投资偏好、当地的供求关系、这个城市在省内的首位度。
第一点,如何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刚才说的,去查询过去五年的人口、GDP、本外币存款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只是反映过去,不能完全说明未来。
要判断未来,要看这座城市有没有新经济的概念可以炒?
这个就要分析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究竟是传统产业为主,还是新经济为主?
什么是新经济?
没有一定之规,20年前,你下海到城里摆个地摊,那就叫新经济。10年前,汽车、石化、造船,就是新经济,或者你去一线城市炒房子,那也叫新经济。今天不一样,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生物科技、可穿戴设备这些,才称得上新经济。
第二点,如何知道当地居民的消费偏好?
这个很有意思,暂时没有大数据可供参考,更多靠感性认知。比如浙江与福建的居民,对房地产投资普遍有偏好。
但是西南地区,比如成都、贵阳,这些城市的消费水平很高,甚至在奢侈品消费方面都很厉害,但是房价却普遍不高。
如果你要去这些城市投资,至少得了解一下当地人们的消费偏好。
第三点,当地房地产的供求关系。
比如杭州的新经济那么火爆,浙江人又喜欢炒房,为什么在过去几年的房价,涨势一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几年的供应量太大,我记得有一年的土地出让金,杭州甚至超过北京上海。
第四点,就是城市的首位度问题。
比如,城市战争曾经专门做过一篇文章,成都与武汉是国内主要城市中首都度最高的两个。这说明这两个城市在省内具备强烈的统治效应与吸附效应,也说明这两座城市的房子具备很强的抗击打能力。
首位度如何计算?
比如武汉,你就计算武汉的GDP与省内第二大经济城市宜昌GDP的比值。
所以,综合来看,不是只有经济发展才会到影响房价。反过来,房价高也不一定能说明这座城市就有多牛。
福建和浙江随便一个县城的房价,都可能赶超一个中部省会城市,这能说明什么?旧金山的房价也比洛杉矶高,但美国第二大城市还是洛杉矶嘛。
大家记住这样一句话&&全世界范围来看,房价最高的城市就是两类:一类是金融中心(香港、纽约、伦敦);一类是科创中心(硅谷、深圳、班加罗尔)。
为什么这两类城市的房价最猛?
第五点,旅游城市的房子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我的看法是,自住不错,投资我不看好。
因为旅游城市的一个通病是房价高于当地居民的实际可支配能力。一般来说,这类城市房子的实际交易频率是比较低的,一般买家也是买来度假用,不会轻易出手,除非有重大的什么炒作概念。
买房注意事项
一般的注意事项,比如周边有没有省一级学校,有没有大医院,有没有大的商场,这个基本靠脚就能去发现。
比较难判断的是周边有没有什么化工厂、垃圾场之类的危险地带。
如何去发现这类危险地带,其实也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找你所在城市的规划法定图则。这个法定图则上会对每一个片区的土地用途做了标注。
比如,哪些是商业用地?哪些是居住用地?哪些是一类工业用地?哪些是二类工业用地?哪些是三类工业用地?
什么意思呢?
一类工业用地周边生活区基本无干扰。二类工业用地有轻微干扰。三类工业用地则是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
这些东西在法定图则上面都有标注,你能通过是几类工业用地来判断这个地方有没有危险地带。
当然,不是每个城市都会主动公开这个法定图则,我知道深圳是公开的。其他城市如果没有公开,你可以去所在城市的政务窗口询问。
第五部分,郊区新城的房子值不值得买?
要分情况,郊区新城有它的优势,那就是新房供应量大、容积率低、环境舒适。
问题是你如何判断这个郊区新城的发展潜力?我们知道,很多城市都喜欢搞各种新城,遍地造城。但哪些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哪些只是政府配合开发商卖房子的?
你得学会辨别。
我觉得,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判断办法就是你去关注当地市长或者书记的讲话,看看他们的讲话中,提到哪个新城的频率最高、力度最大?
当然,不能只看最近半年或者一年,最好看最近三年到五年的讲话,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的政治敏感度高的话,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看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能找到一些眉目。
所以,郊区新城的房子,要分情况。有国家级大政策保驾护航的;有一把手二把手当作施政纲领的;当地产业基础、人口基础雄厚的&&都可以考虑。
关于一线城市的房子
一线城市的经济走势,基本是紧跟国运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判断国家经济基本走势往上在走,一线城市的房价都还没到天花板。如果判断相反,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最危险了。
这个时候,反而是二线城市(省会城市为主)的房价抗击打能力要强大一些,因为这些城市的房子没泡沫。
所以,说一线城市的房子抗击打能强,是没有根据的。
香港是全球的一线城市,你看最近20年的香港房价,基本是大起大落。年,跌了70%,这是什么抗击能能力?东京也有类似的情况。
一线城市房价抗击打能力强是个伪命题,它只是高收益而已。
所以,投资房产,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产,要学会看国运。
如果问我怎么看,我认为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GDP赶超美国是迟早的事情。
相关文章推荐||||||||||
当前位置:&&
快递行业面临洗牌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2012年的不到57亿件,到2016年的312.8亿件,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2017年我国快递行业进入后300亿时代,并且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已经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然而在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快递业还存在着不少治理短板。
这些年来,国内快递业发展迅猛,&四通一达&、顺丰快递,各拥&重兵&,群雄逐鹿,打破了原来邮政快递的垄断格局。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不过,快递业的各种乱象,,也束缚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快递行业正加速洗牌
日前,京东方面表示,将从7月25日起,暂停天天快递服务。7月25日,京东又推出了一份平台推荐快递的通知,包含京东物流、顺丰、中通、韵达、申通五家快递,其余第一、二梯队中的圆通、EMS、百世汇通等企业均不在推荐之列。
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骤然崛起,四通一达、顺丰、EMS等多家公司展开激烈竞争。不断做大的市场规模似乎让竞争并未白刃相接,反而形成了高端拼服务、中低端拼价格等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
监管层应当尽力引导双方在合理范围内竞争,而非变为恶性对抗;但与此同时,也切莫过度干涉,干扰市场,尽可能让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能够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平台。
快递行业存在哪些短板
目前快递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谋求转型红利之后,困境凸显,主要体现在利润下降、同质化严重、现实困境等方面。可见,在快递的这间&电梯上&已经处于超载状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仅仅8年间,中国快递的业务量就从10亿件增长到100亿件。2014年,业务量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2016年,业务量更是突破300亿件大关,同比增长53%。如果按照13亿人口计算,相当于人均发送了23件。
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到达所谓的&瓶颈期&,快递业同样也不例外。之所以能够做到&便宜且快&,甚至快递价格逐年下降,是建立在残酷竞争的基础上,而同质化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问题。
如今传统物流商业模式、基础设施和设备等已难以支撑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物流业正在进入以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整合专业人才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快递快运跨界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与快递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为了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会将业务拓展到快递领域。当然,快递企业也在争抢物流企业的饭碗。很多快递企业也将业务拓展到物流领域,比如普货、快运等。今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快递企业纷纷上市,目前快递已是一片红海的情况下,做市场则成为传统快递企业的重点任务,为了摆脱对电商小件的依赖,都开始加大对快运的布局,提高B2B的能力。同时,拓展快运业务也是快递企业走向综合物流企业的必然之路。
快递行业兼并重组加速
今年2月份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壮大市场主体,打造快递航母&,规划中提到,鼓励快递企业通过合作、联盟、收购和交叉持股等方式实现兼并重组,开展资源要素整合,集中优势资源扩大市场份额。
在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快递业&这盘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样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无论是从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从快递的技术革新前景来看,国内快递行业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资讯榜
日,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刘炽平在今日业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后果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