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三星不相照,空劳晴空万里图片问衾调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万里长城介绍_百度知道
万里长城介绍
介绍得越详细越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好多年前,中国的长城便已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始建於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后经历代王朝陆续修筑,汉、明两代修筑的规模更大得惊人,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长城平均高度为7.8米,平均底部阔6.5米,而顶部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  八达岭  八达岭位于延庆县,是明代长城保存得较完整的一段,其关城建于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东窄西宽,呈梯形,有东西二门,东名居庸  外镇,西名北门锁钥,都是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南北两面各开一豁口,接连关城城墙,台上四周有砖砌垛口。这一段的城墙,依山势修筑,墙身高大坚固,下部为条石台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顶部地面铺缦方砖,嵌缝密实。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势陡峭处,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墙转角或险要处,则筑有堡垒式城台、敌台或墙台。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达十四公尺。墙基平均宽六公尺半,顶宽五公尺余,可容五马并驰或十人并进。  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昌平县,是长城的一个主要关益。砌旁局山耸立,翠嶂重叠,中有长达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称关沟。这里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把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汉代沿称,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金山岭  金山岭在热河滦平县巴克什营花楼沟一带,因修筑于燕山第一峰雾  灵峰与古北口卧虎岭之间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长城建于一五七○年(明隆庆四年),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修建的,约长三十公里,依山势蜿蜒曲折,高低隐现,气势磅礴。由于这里地势低缓,易攻难守,城墙修筑得十分厚实坚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关要塞星罗棋布,楼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这些楼台形式各有不同,楼墩有方形、扁形、圆形等,楼顶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此外还不多孔眼的了望台,以及长城沿线少见的库房楼等。  山海关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  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佯,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坐落在祁连山脉文殊山与合黎山脉黑山间的峡谷地带嘉峪塬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汉隋两代已建有墩台,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采纳率:46%
筑外城,则劳费不资、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平型诸关入河北,秦皇汉武,包括明初、山东、湖北,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然后向东北;大兴师征之,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房山、昌平诸县,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甘肃、宁夏。修筑烽火台。据历史文献记载,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天津、辽宁、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起亭燧、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军事意义,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大致成南北走向,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经来源,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以紫荆关为中心;尤其是,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而著称于世的政治家(《史记·匈奴列传》),历史达2000多年。”(《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quot、吉林、黑龙江、河南,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事实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而且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我国新疆,&quot,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quot,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指挥、观察、陕西、内蒙古、山西。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峭壁深壑,十分艰难,然后又由北向东,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古今中外、与“外边”长城相接。”(《汉书·匈奴传》)“筑长城、烽火台的遗迹。长城是代表着中国坚不可摧的象征。中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秦、赵、燕三国。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直达居庸关,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河北、北京,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则遁逃伏慝,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修筑长城,是化被动为主动,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有关历史。“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至怀柔的四海关。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万里长城介绍。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却匈奴七百余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它因长达几万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是巡逻放唢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居庸关和八达岭附近的长城,城墙平均高7,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居庸关&  北京的长城,大部分是公元1540年前后,明代时修建的,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军都关等名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仿如碧波翠浪,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三塔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长城和箭扣长城等。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nbsp。此段长城建于一五七○年(明隆庆四年),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修建的,券洞上为平台,南北两面各开一豁口,接连关城城墙,西名北门锁钥,都是砖石结构,故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金山岭&金山岭在热河滦平县巴克什营花楼沟一带,因修筑于燕山第一峰雾灵峰与古北口卧虎岭之间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于元末明初被毁,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曾重新设计、圆形等。关城塞堡、敌台水关。游览长城,公认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出北京往西北方向;外镇,经河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山涧峡谷,绵延起伏,嵌缝密实。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势陡峭处,砌成梯道、北京、山西。&nbsp,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nbsp,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因此,约长三十公里,依山势蜿蜒曲折,高低隐现,树木葱郁,山花烂漫.8米,可容五马并骑。&nbsp,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顶部地面铺缦方砖。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八达岭&八达岭位于延庆县,是明代长城保存得较完整的一段,易攻难守,城墙修筑得十分厚实坚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关要塞星罗棋布、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比较著名的有八达岭长城,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平均7。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nbsp,其关城建于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东窄西宽;黄崖关长城在蓟县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东西二门。汉代沿称,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有一座拱门,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中国的长城共有近一万公里,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是明代修筑长城的二个最大关口,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00余公里,砌垒砖有空心有实心,台上四周有砖砌垛口,高十四公尺.8米,最高达14米,楼顶有船篷,东名居庸&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莫不想前往登临,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周长四公里。关城平面呈方形;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以及长城沿线少见的库房楼等,称“券门”;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  长城由关隘、维吾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重要关塞介绍&  访问中国的旅游者。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便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nbsp,把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可容五马并驰或十人并进,山脊高地、城墙转角或险要处;  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是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  居庸关长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中间,两旁山峦重叠,姿态传神;还有梵文,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黄崖关&nbsp。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穹窿、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nbsp,建关城设卫,楼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居庸关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nbsp,呈梯形,现在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在元朝时,平均高七公尺余。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这些楼台形式各有不同,楼墩有方形、扁形。这里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山海关&nbsp、藏文、蒙文,始建于公元五五六年,下部为条石台基,布局巧妙,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有些地段高达十四公尺。墙基平均宽六公尺半,顶宽五公尺余;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一睹长城的雄姿,中国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近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如此传递,气势磅礴。由于这里地势低缓。这一段的城墙,依山势修筑,墙身高大坚固,应有尽有,接山跨河、蓟门关,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万里长城的居庸关雄扼八达岭的山口。&  &nbsp,它规模浩大,台墙有砖有石,敌楼有方有圆,是长城的一个主要关益。砌旁局山耸立,包砖大修。这一段长城建筑特点是,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此外还不多孔眼的了望台。&nbsp.8米,顶宽7.8米,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厚七公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佯,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坐落在祁连山脉文殊山与合黎山脉黑山间的峡谷地带嘉峪塬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汉隋两代已建有墩台,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赞一下、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位于昌平县,则筑有堡垒式城台、敌台或墙台。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慕田峪长城,筑成一道2米厚。&nbsp。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翠嶂重叠,中有长达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称关沟,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 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 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 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 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 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 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 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 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 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 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 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 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空气污染orz
其他10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万里长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若是三星不相照,空劳万里问衾调这两句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若是三星不相照,空劳万里问衾调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若是三星不相照,空劳万里问衾调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进入手机设置-应用程序管理器-全部(向左滑动屏幕)-点击相机-清除数据3.备份手机数据(电话薄:1、短信信息、多媒体资料等)恢复手机出厂设置若问题依然存在.重新开关手机2建议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三星产品问答服务
主营:电子产品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所属栏目:君子之交淡如水下一句 & 诗词歌赋 & 古诗词 & 中国文化 & 幽默感打油诗故事集锦“对联”趣事上下五千年,佳话三千对二十一史弹词古【六言杂字】打油诗故事集锦(1)司马光的《登山》趣诗司马光是我国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小聪慧,思维敏捷。据说有一次,他随二学士登岭,途中二学士联句,洋洋得意,很瞧不起他,并言:“竖子亦能诗否?”司马光脱口而出,吟了一首《登山》趣诗: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当司马光吟完一二句时,二学士不禁大笑,说:“这也叫诗?”待其吟完三、四句之后,二学士不由得大惊,马上对他刮目相看。此诗一、二句表面看起来朴实无华,味同嚼蜡,实则两句用四个“上”字,却形象地描绘出登山的情景。前三个“上”字,皆为动词,意为“登”。三个“上”与一个“又”,表明登得很高,也表明登得很艰苦很费力。由于连续不停地登,所以“看看行道岭头上”,岭头上的“上”,不是动词,而是表示地点位置的方位词。这两句诗犹如小孩子的口语,没什么深文大意,但形象逼真,妙趣横生。诗的三、四句是作者站在岭头上面,居高临下,深刻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表现出作者的宏大气魄和驾驭天下的壮阔胸怀。该诗的艺术特点是画龙点睛,先写登山情景,后写登山感受,从而托物言志,突出主题。语言亦庄亦谐,雅俗相济,韵味悠长,读来颇觉新鲜而又耐咀嚼。(2)孕妇诗嘲两状元一条船上载着文武两状元和一孕妇,因为同是当朝状元,两人谁也不服谁,争执中便互相比试起诗才来,文状元先吟道:我的笔儿尖,我的砚儿圆。文章三篇好,中个文状元。吟完,文状元傲慢地盯着武状元,武状元也不甘示弱,接着吟道:我的箭儿尖,我的弓儿圆。马上射三箭,中个武状元。两状元的态度可谓不可一世,而他们的文才武略又在诗中毫不掩饰地体现出来。文状元说自己文章做得好,武状元说自己弓箭使得好,两人的特长委实没有可比性,还是相互僵持,毫无结果。此时在一旁看热闹的孕妇突然开口吟道:我的脚儿尖,我的肚儿圆。一胎生两子,文武两状元。两状元听完,羞愧得恨不能在船上打个洞钻进水里去。孕妇的诗是对文武两状元的极大嘲讽,言外之意也暗含着辱骂两状元的成分。有点特长就自吹自擂,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还不都是老娘胎里生出来的?意即两位状元都是自己的儿子,属于小字辈,见到老娘应当尊重。第三首诗最大的特点是结合自身实际,结合他人特长并把两者融为一体,归纳为自己的优势,可谓绝妙。全诗通俗易懂,生动风趣,讽刺意味极浓。(3)酒醉如泥抱小姨从前有位书生去岳父家祝寿,因众人劝酒,难以推托,喝得烂醉如泥。小姨见其不省人事,便扶他去客房休息。谁知迷糊中的书生以为是妻子,便抱着强吻,小姨气急败坏,遂提笔作诗一首,放于书桌上抽身而去:好意扶你睡,竟敢亲我嘴。是个读书人,这般没道理。没过多久,小舅入房斟茶,见桌上有诗,便拿起来读,读完后不禁大笑,于是续写一首道:酒醉随他醉,为何扶他睡?猫儿见了鱼,哪有不尝味。后来,书生醒过来看见桌上有诗,读完觉得万分羞愧,知道自己定是酒后失态,得罪小姨,还见笑于小舅,便和诗一首:酒醉如烂泥,朦胧抱娇妻。醒后方知错,原来是小姨。刚写完,岳母走进来,看见3首诗,忙又写了一首,并加以好言劝慰:小女不懂事,纸上乱写字。本是一家人,何必当回事。一场因醉酒引起得误会,在如此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得以化解,可谓皆大欢喜。(4)郑板桥的打油诗:被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为官清廉,为人诙谐,留下许多奇闻轶事。据说他中秀才后,生活仍然穷困潦倒,不得不靠卖字画度日。有一天,有个小偷溜进他家行窃,他借助月光认出此小偷是熟悉的庄邻,便不动声色,念了首打油诗,劝其返回: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钞床上无分文。出门当心黄尾犬,翻墙莫碰兰花盆。夜深不及披衣送,收起雄心回家门。(5)领导下乡干什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领导干部: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领导干部:下乡坐着小吉普,肚子吃得鼓又鼓;回来照顾三块五,你说下乡苦不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领导干部:下来时候像个工作的样子,出出进进像个贵宾的样子,吃饭像个过年的样子,走时像个打猎的样子。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6) 苏东坡与苏小妹据传苏小妹也极有才思,常与苏东坡以文相戏。某日,苏东坡看着额凸眼凹的妹妹诗兴大发,便吟了一首打油诗打趣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发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至,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听后,马上回敬一首打油诗嘲讽苏东坡的脸太长:天平地阔路三行,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还未到腮边。(7)无赖调戏反遭戏相传旧时有位无赖文人,仗着自己小有才华和名气,经常在父老乡亲面前吟诗作对,炫耀自己。有一次,他路过一座石桥时,见桥下有一美女正在淘米,于是便吟诗调戏: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了桥边木,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实爱阿娇。此诗根据特定的环境,应用变字法对少女进行调戏,耍赖还装文雅,手段委实高明。少女听后,微微一笑,随即吟诗应道:有米便为良,无米也念良。去了粮边米,添女便是娘。老娘虽爱子,子不孝老娘。此诗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与无赖相同的格式和腔调回击,特别是最后两句,道明文人的无礼,并巧设圈套,把文人当成儿子。两诗通俗易懂,生动风趣,诙谐幽默,令人捧腹。(7)无赖调戏反遭戏相传旧时有位无赖文人,仗着自己小有才华和名气,经常在父老乡亲面前吟诗作对,炫耀自己。有一次,他路过一座石桥时,见桥下有一美女正在淘米,于是便吟诗调戏: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了桥边木,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实爱阿娇。此诗根据特定的环境,应用变字法对少女进行调戏,耍赖还装文雅,手段委实高明。少女听后,微微一笑,随即吟诗应道:有米便为良,无米也念良。去了粮边米,添女便是娘。老娘虽爱子,子不孝老娘。此诗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与无赖相同的格式和腔调回击,特别是最后两句,道明文人的无礼,并巧设圈套,把文人当成儿子。两诗通俗易懂,生动风趣,诙谐幽默,令人捧腹。(8) 西坡的趣诗和趣事据传有个字号叫西坡的人,擅长作17字诗.17字诗,也称"三句半",是一种固定格式的打油诗,多以嘲人和自嘲为题,且语言通俗诙谐,令人解颐.有一年大旱,某太守求雨,不得.西坡便作诗嘲讽:太守祈雨泽,万民大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本诗通过表现太守的祈雨行为和民众的热切希望,与实际取得的效果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嘲讽的目的.求雨时,太守如此虔诚,百姓如此欢喜,待到夜晚推窗一看,却仍见一轮明月高悬,何曾看见半个雨点?不仅现在没有,根据天文常识推理,明天也不可能降雨.这样求雨,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被人嘲笑.后来西坡因事被发配云阳,临行前,其舅舅相送.舅舅一眼失明,他不但不与同情,反倒作诗嘲讽舅舅.诗云:发配到云阳,见舅不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本来,外甥无故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为舅的来送行,伤心落泪在所难免,因舅舅独目,故两人流泪仅有"三行".别离伤情时,西坡竟还不忘幽舅舅一"默",这实在算是"黑色的幽默";而且"三行"两字突出多少辛酸,却又风趣.诙谐,让人不由得含着眼泪笑出声来.西坡被发配边区后,该地县令颇喜其诗,但见其是位农民,感觉非常好奇,便令其再试作一首,作得好可以免罪.此时恰逢县官夫人从后门进来,西坡一看她是个大脚女人,灵感马上就涌上来: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该诗说明这位县官夫人虽是披金带玉,雍容高贵,但那双脚过于宽大,别人的"三寸金莲"是指脚的长度,而这位贵夫人的"三寸金莲"是横量的,指的是宽度.宽度和别人的长度差不多尺寸,也就可以想象这双脚有多长了.这就滑稽俏皮地嘲讽县官夫人大脚的难看.县官听后,恼羞成怒,下令重责.幸好旁边书吏暗示,县官才改变主意,令其以县官自己为题,再作一首,西坡稍加思索,便吟道:老爷坐大堂,衙役站两旁.为官清如许,----米汤.又讽刺县官贪赃枉法,政治腐败!为官如何清?清如米汤!而米汤是浑浊不清的,其为官之道,可想而知.话音刚落,县官便怒不可遏,责令左右重打其十八大板.然后问道:"你还敢作诗嘲讽本官吗?"西坡连声说:"不敢不敢",又顺口吟了一首: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县官无可奈何,把西坡赶出了县衙.(9) 尼姑巧诗避众嫌昔时,有座清雅秀丽的莲花庵,里面住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尼姑,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一举一动都被好事者尽收眼底。有天,尼姑外出归来,扶着一个不省人事的醉汉走进庵门。村民看见后,有的气急败坏,大喊伤风败俗,有的则围观起哄。尼姑也不说什么,进屋写了一首诗贴在门口:十字坡头遇醉夫,醉夫醉倒待人扶。醉夫妻弟尼僧舅,舅姐当年嫁醉夫。此诗前两句点明扶人进庵的原因,后两句点明醉汉的身份,却不直接说明,拐弯抹角让众人自己去推断,十分有趣。众人看后,得知醉汉是尼姑的父亲,便自动离去了。原来,尼姑深明自己处境,怕直接说出醉汉的身份无人相信,招来更大麻烦,所以采取此方式,本诗用语哩俗,生动风趣,幽默机智,令人发笑。(10)张打油和他的打油诗相传唐朝南阳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他喜欢民间俚语,也爱好用民间俚语写诗.某日天色骤变,大雪纷飞.他望着窗外团团飞舞的雪花,不由得诗性大发,吟了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形象地描绘了雪中景物的特点.首句是整体概括冰天雪地,江面上一片迷茫.次句突出迷茫世界中的异彩,由远而近,白中带黑,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大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再次句纯属白描,黄狗身上洒满雪花,变成白狗,从而引出末句"白狗身上肿".这个"肿"字,言明白狗身上也披着厚厚的雪花,十分传神,令人叫绝.前三句都在颜色上做文章,而此句却写出神态,变静为动,更具活力.虽通篇写雪,却不着"雪"字,而雪的形态又跃然纸上,实属不易.语言粗浅通俗,情调诙谐,风趣逗人.有一次,张打油外出办事,途遇大雪,闯入一家大院避雪,却不觉走进主人的书房.于是,便在其粉墙上题了一首打油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此诗前两句描绘雪景,中间着一过渡,引出后两句的扫雪画面,极具生活气息.其用语通俗形象,趣味盎然,让读者哑言失笑.诗刚写完,书房主人回来了,看到墙上的墨迹后勃然大怒,便派人把张打油抓起来责问其为何乱涂乱画.原来这家大院是本县参政的住所.张打油急忙为自己辩解:"不是乱写瞎画,本人虽然无才,却也能写两首小诗,大人如若不信,可以当场测试."参政就以当时正值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救援为题命张打油作诗.张打油眉头一皱,吟了一首&围城诗&: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待张打油念完诗,参政忍不住大笑起来,跟墙上的题诗进行比照,发现两首诗的格调也是一模一样,于是就释放了他.从此,张打油的名字就流传开来.以后,人们就把张打油这类语言通俗.格调诙谐.有时暗含讥讽或自我解嘲的诗称为"打油诗".从前有这么一户人家,家里有个老汉和他四个儿子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在一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上午,兄弟四人在地里除草,忽然,有一块云彩在天边飘过,大哥抬头看看云之后,说:“咱们兄弟四人做首打油诗如何?就以天上刚飘过的云为题。”“好。”兄弟们异口同声的说。大哥就一马当先,张嘴就来:“天上有块云;”话音刚落,二哥就接口道:“有云就有雨;”三个不服气地说:“有雨它就下;”“下雨就回家。”四弟也很快就对了上来。说完,兄弟四人就扛起锄头,有说有笑的回家了。远远就望见老汉正拿着扫把在打扫庭院,诗兴大发的兄弟四人当即又做打油诗一首:大哥讲:“门前有个老;”“拿着扫把扫;”二哥忙把话来接;三哥也不示弱:“扫地什么吗?”“没啥也想扫。”四弟毫不客气地就接了上来。之后兄弟四人仰天大笑,一边笑,一边夸奖自己如此聪明,诗人也不过如此。全然不顾及老汉的感受,气急得老汉,指着四个儿子就破口大骂:“你们这四个不孝的畜生,地里的活不好好的做,跑来家戏弄老汉,我、我、我、我去县衙告你们。”县官接过老汉手中的状子,就派人传唤老汉的四个儿子到县衙。县官就问:“你们兄弟四人不好好的种地,为何如此不孝呢?胆敢骂你爹。”“冤枉呀,青天大老爷。我们哪有骂他,我们是在做打油诗。”“什么,你们还会做打油诗,那么你们就已本老爷门前的这棵杏树为题。”大哥想了想说:“老爷门前一棵杏;”“青枝绿叶黄澄澄;”二哥忙吧诗接;三哥略沉思后;说:“是不是很好吃呢?”老四说:“好吃也没人敢摘。”县官一听,不错,是呀,说的没错呀,本老爷门前的杏树有谁敢动呀!这分明是老汉没事找事,“来人呀!”老爷说:“把这老汉重打四十。他的儿子当庭释放回家。”可怜的老汉被重打四十大板之后,一瘸一拐地往走回家,这时,大儿又上前来说道:“咱爹今天去告咱;”二儿接着说:“足足挨了四十板;”“那该有多疼呢?”三儿问,四儿道:“不疼他能光叫唤?”说完之后,不顾老汉的伤痛扬长而去。一个细雨蒙蒙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一首打油诗: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后,便转身向外走。这时,郑板桥又继续念道: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古时候,有一个人想吃杏子,当地买不到,就给岳父去信,请他代买。因这人写字一贯潦草,他岳父接到信后,只见上面写着请岳父大人买“否”。老岳父满街打听,也没有卖“否”的。最后,经过分析推测,给他买了几斤杏子,并写了回信。信上是这样写的: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明代在某郡城郊的小店里,住着几位避雪小住的客人。一连数日大雪飘飘,店客们闲居聊天,其中有位秀才见雪片飞舞,便吟诗一句:“大雪纷纷落地。”有位小官吏听了马上凑趣:“都是皇家瑞气。”一乡绅续上一句:“再下三年何妨。”而一个要饭的乞丐听到后。十分恼火:“放你娘的狗屁!”这四句打油诗,看来是则笑话,但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人的心声。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了张家的空地,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于是打算让吴家三尺。吴家感其义,也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此诗寥寥数字,就将私塾的破旧、狭小和肮脏之状刻画得淋漓尽致。学生人数少,且坐得很不整齐。教材内容陈旧,“天地玄黄”是老早的蒙学课本《千字文》的第一句,任凭学生去读它,像念经一样混日子。但有趣的是不言“读”,而曰“喊”,表明读之枯燥乏味,只得喊叫了。嘲讽之意,溢于言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村教育的落后。春宵一刻值千金传说从前有一名叫张三的人娶亲,宴会之后,众宾客便开始闹洞房。大家都说新娘才貌双全,在这新婚的大喜日子里定然有许多感想,就请吟一首诗给大家听听吧。新娘面露羞怯之色,缄默不语,直至夜阑更深,众宾客仍候着不散。无奈之下,新娘终于启口吟出一首打油诗,诗云: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蹊跷诗在郎瑛《七修类稿》中说,明代嘉靖年间,杭州有个接生婆为一产妇接生,自己却在产妇家生了婴儿;又有一医生为患者治病,自己却患急症死于患者家中;还有一巡捕官自家遭贼抢劫,因胆小贪生怕死,却叫强盗爷爷饶命。于是有人据此作了一首打油诗:稳婆生子收生处,医生医人死病家;更有一般堪笑者,捕官被盗叫爷爷。陆诗伯仿作《雪诗》明代人陆诗伯有意仿照唐人张打油的《雪诗》,亦作《雪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顾骑龙“打油”二首据史料《笑笑录》载:古时有个叫顾骑龙的瓜贩,虽其貌不扬,却很喜欢读书,且才思敏捷,能随口吟诗。一天,他在街头卖瓜,围观者叫他吟诗,他脱口而出,吟了一首打油诗:郎君今日卖西瓜,西瓜只只都不差。包拍大红兼蜜炼,1977年,大文豪郭沫若在参加曾受到“四人帮”迫害的著名作家阿英的追悼会时,因感慨万端,就当场吟成“打油诗”一首:“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久’。两个'臭老久’,天长又地久。”此诗诗意幽默,感情深沉。唐朝时候。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一首小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看罢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之人,重治其罪。一位师爷进言:“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责问,上前一揖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实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样的诗来。不信,小的情愿面试。”大官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他一试。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大官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官一听,连说:“有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又吟道:“也无援兵也无粮,”大官摸了摸胡子说:“还算差强人意,再念下去。”张打油一口气呵成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大官也惹笑了。最终还是饶了张打油。一个雪天,张打油看到天公抛撒鹅毛,纷纷扬扬,江山粹白一色。于是诗兴大发,在一个宦官的院墙上挥毫写下了一首《咏雪》: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咏雪》前两句由全貌到局部:第一句写全貌,整个江山被白雪覆盖,浑然一体;第二句写局部,井面平铺着白雪,雪下到井里很快融化,井只能是一个“黑窟窿”了。后两句由颜色到形态:第三句写黄狗身上落雪成了白狗;第四句写白狗身上落雪,增加了厚度,改变了形态。末句用“肿”字写狗,是拟人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通篇写雪,不着一个“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纸上。明朝人陆诗伯也写过一首《雪》诗,足以与张打油的《雪》诗媲美。其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这首《雪》诗前两句写雪下得大,柴米涨价,通俗易懂;末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说板凳当柴烧了,连床儿也害怕起来,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全诗诙谐有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也算诗话》记载一个故事。一个书生冬天出屋上厕所,看到大雪飘飘,山坡银装素裹,大地一片皓白,顿时诗兴大发:“大雪满山坡,乌鸦变白鹤。”再想往下吟,一时想不出来了。此时寒风扫来,割人肌肤,它打了个哆嗦,高兴地说了声“有了”,于是吟出后两句:“风吹屁股冷,留点明天屙!”这首打油诗前两句通过乌鸦变成白鹤,来说明雪花下得大,且给人生动具体的形象,只是后两句格调过于低俗,没有美感。以上是诗人独自创作的咏雪诗,下面是几个人以联句的形式写成的咏雪诗。明朝万历年间,赵秉忠考取新科状元。青州知府举办公宴,给赵秉忠祝贺。宴会这天,正好天降瑞雪,于是有人建议以雪为题,众人联句为诗。首先吟咏的是道台大人,他说:剪碎鹅毛空中舞。知府接着吟道:山南山北不见土。比起第一句显得俗气多了。轮到知县了:琉璃碧瓦变成银。贪财之心流露出来,赵秉忠于是说了最后一句:面糊糊了青州府。赵秉忠的一句诗运用双关手法,表面是将雪比喻为“面糊”,实际是讥讽青州府上下官员皆是“面糊”一类的糊涂官。一次,乾隆皇帝在宫中赏雪吟诗,一时高兴,命身边的太监们联句。太监们搜索枯肠也吟不出一个字来,都慌了神,私下商量,想念张打油的那首《咏雪》以博皇上一笑。于是太监甲先起句,说道:“黄狗身上白,”太监乙续道:“白狗身上肿。”乾隆听了又笑又恼,连连说道:“简直俗不可耐。”太监丙较机灵,急忙改口:“回头看起来。”乾隆见不再念张打油的诗了,忙问道:“回头看什么?”太监丁更聪明,跪奏曰:“奴婢有一句等在这儿了——'江山一笼统’。”虽然仍是张打油《咏雪》中的诗句,但将首句改为末句,正迎合乾隆皇帝“一统江山”的欲望和心理。乾隆非常高兴,重赏了太监丁。“对联”趣事对联是中国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精巧别致,文采飞扬,妙趣横生。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从诞生至今延绵不衰,无论是长至百字千言,还是只字片语,甚或仅以标点入联;无论是诙谐风趣,还是严整规则;无论是通俗活泼,还是语出典籍,都让人喜闻乐见。作为“诗之余”,对联更像是“诗中之诗”。古诗中许多对仗诗句都是构思奇巧的妙联,而对联本身又不拘泥于古诗词的束缚,长短皆宜,形式多变,令人叫绝。一问一答 别有意味问答对联,一唱一和,结构严密,呼应自然,细细读来,问答间别有深意。旧时有家戏台悬挂一副对联:“穷的富的,贵的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问答中勾勒出梨园戏子的喜怒哀乐。还有一家财神庙写的对联也十分有趣:“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问答对联若用在景物之中则更加有情趣,杭州西湖畔灵隐寺飞来峰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江西省石钏山坡仙楼有一副对联:“岭上梅子熟未?座中木樨香乎?”这两联同上述两联不同的,就是上下两联都是问,答案由个人找寻,耐人寻味。1949年的4月1日,南京高校学生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大游行。这一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高度恐慌,连忙派了大量的国民党特务、军警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四·一”惨案。南京高校的师生为死难的学生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花圈遍地,哀悼学生、痛斥政府的挽联布满会场。其中有一副古今以来最奇特的挽联:上联是依次的六个问号,而下联对的是六个感叹号。联中上联的问号代表了向国民党政府千万个责问,下联则表明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罪行的谴责和控诉,以标点符号的问答方式表达心中无法言说的激愤,可谓古今第一绝妙之联。我国清末的国学大师俞樾曾携家人到飞来峰冷泉亭游玩,见到“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的对联,细读回味悠长,俞樾随口答曰:“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俞夫人细想片刻笑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俞樾点头称是。他的女儿又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此对自是更有意味,别有深蕴,你能说出其中的典故缘由吗?部首妙用在联中相传明朝的天启年间,受皇帝宠幸的宰相叶向高奉命去南方巡视,以备皇帝对各地官员的升迁贬免。来到了福州地区,恰好当年新科状元出在福建,叶向高便顺势前往。当时的新科状元翁正春正归家探亲,两人畅叙古今风俗民情、诗词歌赋,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竟谈到了深夜。叶向高起身要回去时,却发现天色已黑,进城的大门已关,便对翁正春说:“时已太晚,老夫今晚恐怕进不了城了。”翁正春知道叶向高是要在自己家里过夜了,于是笑呵呵地说: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刚要随口答下联,仔细一琢磨,却并不简单,因为这上联全是宝盖头,他于是静下心来,想了想,答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翁正春听了这下联,拍手称绝。原来,这下联不但也全用了宝盖头,而且切合情景,对得巧妙工整,合乎韵律。叶向高仿佛被挑起了兴致,也出一上联:沧海汪洋,潮涨潮落波涛澎湃。此联亦十分巧妙,翁正春思量片刻,对曰:崇山峻岭,崖巍崖崛峦巘嵯峨。奇联选摘:上联:泪涕湘江流满海。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此联为屈原祠之联,下联犹妙。上联: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下联:云霄雷电,霹雳震震霈雨霖。此联为湖北利州天成观龙王殿联。下面这副对联你能说出它的妙处吗?烟锁柳池塘(金木水火土),炮填镇海楼(金木水火土)。神童联戏奸相唐朝有位少年名叫刘晏,小小年纪,便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而且灵敏机智,聪慧过人。10岁时刘晏学会了骑马,常身着红衣,策马疾驰。一日,他骑马过桥,马惊,冲撞了当朝相国李林甫的仪仗。李林甫听下人说,此少年乃远近闻名的“奇才”,便想在众人面前挫挫刘晏的锐气,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遂张口说道:“红孩儿骑马过桥。”刘晏随即对曰:“赤帝子斩蛇当道。”李林甫见刘晏出语不凡,就想拉拢他,于是将其带入相府,说要考考刘晏的才学。刘晏对李林甫欺君罔上、结党弄权、陷害忠良的劣迹早有所闻,遂决定见机行事。来到相府,李林甫说:“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话音刚落,刘晏答曰:“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对句工整,气势非凡。李林甫见难不倒刘晏,思量许久,看着厅堂上一幅丹青又说:“中堂上一幅古画,龙不吟,虎不啸,花不芬芳,猿不跳,暗笑蓬头刘海。”刘晏略一思索,看见桌岸上有半局残棋,遂对曰:“凉亭下半局残棋,马无主,车无轮,卒无兵营,炮无声,闷攻束手将军。”李林甫见未曾占着上风,有些气恼又说:“两猿伐木盘石山,小猢狲也敢对锯(句)?”刘晏冷笑道:“匹马陷足淤泥河,老畜牲怎样出蹄(题)!”李林甫听到如此不逊的言辞便企图以权势相挟,他傲慢地念道:“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刘晏微微一笑对道:“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氏刘。”李林甫听罢,也知刘晏才华出众,恐其日后飞黄腾达,只好草草收场。刘晏才压李林甫的最后一副对联,为姓氏对联,气势雄浑,技高一筹。姓氏对联源自何时,目前没有史料文字记载,我国第一部关于对联的专著——《楹联丛语》中也未曾出现过关于姓氏对联的条目和内容。姓氏对联的明显特点是夸宗颂祖、短小精悍、风格古雅、集体相传。姓氏对联的遣词造句,寻章摘句、觅史搜典,高古儒雅,若不懂历史,不知其典,只观文字表面,通常一眼看去不知其意。姓氏对联都是靠本族代代相传,逐步完善定型,而后传入后世,录入古籍之中。姓氏对联旧时,一个村镇住着朱、项两家大户。一年,朱姓人家翻新祠堂,祠堂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圣人。后梁的太祖朱温,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坐龙廷、当皇帝的先祖,故谓“两朝天子”;宋朝的理学家朱熹,曾以“亚圣”名扬天下,故是“一代圣人”。项姓人家见朱家口气如此之大,难抑愤慨,遂也重建了一个祠堂,竣工之日,堂门两边悬挂的对联为:烹天子父,为圣人师。口气和语句,直压朱姓,“烹天子父”指的是秦汉时代,楚霸王项羽,烹煮了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为圣人师”是指春秋时期,被称作“圣人”的孔夫子,曾经师从项囊,学习礼仪。这两副姓氏对联的故事,以其极强的概括力和针对性,令人拍案叫绝!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平阳世守三章约,子建才高七步诗。这两副对联是指哪两个姓氏呢?你知道其中所藏的典故吗?妙联点破行业真谛理发店清代著名文人董邦达,初来京城之时,无处投靠,十分潦倒,迫于生计,只得寄身破庙,卖文为生。他曾为一家理发店写过一副对联: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一位十分爱才的朝廷权臣来此理发修面,无意中看到,十分赞叹,在店主的引见下见到了落魄的董邦达,在这位权臣的大力举荐之下董邦达入朝为官,自此平步青云。还有一家理发店的对联也十分有趣,一语双关:“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有个叫李文彩的将领,参军前是个理发店的师傅,为了联络四方豪杰,重操旧业以作掩护。开业当天,太平天国最初 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为他写了一副对联: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对联一贴出,众人称赞不已。而太平天国另一将领石达开见了却说:“对联写得不错,但词义闪烁不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遂提笔改为: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果然大气磅礴,豪气万千,气势非凡。随着反清运动的不断高涨,各地义军革命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有家理发店门前贴出一副更加气势非凡、正气凛然的对联: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民国初年,京城开了一家店铺,铺面不大,但一间门面分隔为两半,左边卖茶,右边沽酒。人们见此不伦不类,都不去光顾,生意很是萧条。店铺老板为人十分精明,深知处世艰辛,生活艰难,他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面两边。那对联写的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联句新奇妥帖,有雅有俗,十分诙谐,意趣盎然。人们都赞不绝口,广为传颂,一传十,十传百,不仅许多文人慕名光顾,连跑生意、走江湖的人也来饮酒喝茶,店铺的生意日益兴旺起来。还有家店铺一副对联也十分有趣,店铺由兄弟二人所开,一人卖伞,一人沽酒,联曰:“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你知道下面几副对联都是写哪个行业吗?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听凭拣瘦挑肥做到无争无悔,绝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逢。消息瞬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是须臾间。警心省身 名留千古林则徐题联与挽联林则徐是清代末期著名爱国志士,以虎门销烟名留千古。他自幼苦习诗书礼仪,年少有志。儿时,父亲带他登山观海,望着波涛连天、浩瀚千里的壮景,父亲语出一联:奔海天,边作岸,林则徐张口对曰:登山顶,我为峰。语出惊人,气度非凡。长大后,林则徐以其聪明才智获得朝廷赏识,他刚正不阿,忧国忧民,而又勤勉自省,虚怀若谷。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大堂上: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号召百姓大胆揭露贪官污吏,并鼓励属下向自己提意见,以反省自己。后来,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积极查禁鸦片。为了提醒自己广开门庭、集思广益并警醒自己要做到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以防微杜渐,他又写了一副对联,挂于厅上。那对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禁烟开始之时,林则徐亲自到广州查禁鸦片。刚一到任,就着手训练官兵,并建立演武亭,以防敌军进攻。据说,在那演武亭柱上,也悬挂着他亲自撰写的对联:小队出郊垌愿七卒功成甲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堡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七卒是指林则徐自己训练出的精锐部队。只可惜,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在当时太少,又被当局者加害,空有才华抱负而不得施展,实乃千古悲剧。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是道光年间进士,颇有才华,做过监察御史、知府等职。后来加入湘军幕府,做了江西巡抚。由于他年轻有为,仕途顺利,因此有些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他曾写过一副咏月对联: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联意是说,一勾弯月已足以照亮大地,不必再需要明月满辉。后来,这副对联让林则徐见到了,就将下联中的“必”改为“况”,成为: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只更一字,便更有深意,将一种自高自大的口吻转变成了凌云壮志。沈葆桢明白了岳父的苦心,心中十分愧疚,立誓痛改前非,谦虚谨慎,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崛起,声势迅猛,清廷震骇。咸丰皇帝看中了居家养病的先朝重臣林则徐,授他以钦差大臣署理广西巡抚,命他前去进剿太平军。谁知天不假年,林则徐奉旨启程,由闽赴桂,才刚走到广东潮州地界就溘然病逝了。噩耗传来,咸丰不胜惊悼,他将赖以平息洪杨的台柱子就这样突然摧折了。悲沮之际,年轻皇帝挥起御笔,撰写了一副挽联: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解释:“解组”和“骑箕”。解组,解下印绶,亦即辞去官职(组即官印)。具体是指当初林则徐因禁烟主战而被革职。骑箕是个典故。箕,星名,即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箕宿、尾宿两星之间有一颗“傅说星”,旧传是殷王武丁的贤相傅说死后升天变成的,所以后来诗文中常用“骑箕”、“骑箕尾”来指国家重臣之死。在此基础上理解这副挽联,大意是:林则徐几十年来以自己的清正谨慎忠诚勤勉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未曾消闲,即使丢官回家也还是一片丹心系念军国大事;(而一旦奉旨西剿)又竭尽人臣之力奔赴充满艰险的数千里崎岖征途,只可惜,出师还没有告捷,他竟撒手归西了,教人空自为这位英雄抛洒热泪。这副御制挽联,虽谈不上精美绝伦,也难说是否纯出皇帝本人手笔,但毕竟高度评价了林则徐作为社稷之臣的一生,而且措辞得体,笔调深沉,感情恳挚,写出了林则徐的个性本色,较之某些千人一面的悼词高明多多,所以终可算得一副佳联。尤其是上联“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让人洞见林公不以个人进退为虑、惟以国家兴亡为怀的高迈情操;而下联“出师未捷”、“泪洒英雄”之语,又是在化用杜甫咏诸葛亮的《蜀相》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加深了对名臣突逝的痛惜,流露出无可化减的悲凉。林则徐受命于国难之际,忠义不变,一生坎坷辛酸,却始终志坚不渝。他有一副对联,概括了其一生,也表达出伟大的民族气节,历史书上曾提到过,你知道是哪副吗?妙联藏人名相传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就任江西督学时,地方秀才都捧名帖来拜会。他发现一个秀才的名字竟与自己相同,而又不知避讳,有些气恼,便当众出一上联,要那秀才对出下联来。这上联出得刁钻古怪: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上联中嵌进两个人名:战国时赵国丞相蔺相如与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而后又巧妙地表达普通含义,旁敲侧击。谁知这秀才并不示弱,马上对出了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他用同样的手法,把名字相同的战国魏公子信陵君和唐初宰相长孙无忌嵌入下联,并一语双关希望李梦阳不要在同名这类小事上有所忌讳,对答巧妙,连李梦阳也不由赞叹。关于人名,还有一副妙联,清末一位名士同妻子在窗前叙话,夜色朦胧,银光摇曳,月色十分动人。突然,妻子指着纱窗说出一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上联既写纱窗,又嵌入三国汉相诸葛亮之名,十分巧妙,这位名士自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苦思不得其解。后来,上联流传于民间,到了近代,有人对一绝妙下联:风送幽香郁郁畹花梅兰芳。真是一番锦绣心肠,让人叹为观止。还有人将现代作家和画家的名字嵌成一联,以画坛之石对文苑之“山”,别有一番意趣:齐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两石画坛同突兀;许地山,欧阳山,前山后山,两山文苑互峥嵘。左宗棠是在曾国藩的大力举荐之下得以入仕为官的,曾与曾国藩一同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然而,左宗棠主张发展洋务,抵御外侮,政见上与曾国藩多有不合。曾国藩在左宗棠准备出兵新疆、抵制英俄之时曾写下一联讥讽道: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所见辄相左。上联嵌入了左宗棠的字号,对左宗棠表面上敬仰,而暗含嘲弄之意。左宗棠看了十分气愤,提笔写出下联。针锋以对: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败不能守问伊经济有何曾。下联对曾国藩卑躬屈膝的卖国求荣行径予以质问,联中也嵌入了曾国藩的字号。随后,左宗棠仍义无反顾,挥军北上,歼灭了侵略军,还收复了俄国统治下的伊犁失地。清嘉庆年间的新科状元李绍仿在嘉庆皇帝生日之际上呈一副对联,皇帝龙颜大悦。虽然这副对联难免有阿谀奉承之意,但因其嵌字巧妙仍不失为一副绝对。对联如下: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巧嵌地名全两方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为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河南省南阳有个卧龙岗,传说是诸葛亮当年隐居的地方,当地人为了纪念他,还建有一座武侯祠。然而在湖北的襄阳也有个卧龙岗。到底哪个才是诸葛亮真正种田、生活过的地方呢?历史上颇有争议。南阳人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自述“臣躬耕于南阳”故卧龙岗应在河南南阳。湖北人说,刘备、孔明隆中对策,点评天下,真正的卧龙岗应该在襄阳。双方争执已久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来到河南南阳做知府,顾知府学识渊博,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于是,当地人请他来指明哪里是真正的卧龙岗,顾嘉蘅进退两难,一方是他的家乡,一方是他的管辖地,双方各执一词,得罪哪一方都会带来麻烦,但又不得不表态。然而,如此两难的局面竟被一副巧妙的对联轻松化解。顾嘉蘅为河南南阳的武侯祠题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他语重心长地解释说:“孔明为了汉家王朝,无论对先主刘备还是对后主刘禅,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功满天下,而非一地之英。”众人见了对联,又听了顾嘉蘅的解释都觉十分有理,从此再也不去辨识谁是谁非、追根溯源了。一副妙联顾全了两地人的情感,化干戈于无形之中,可见其文字之功。将地名直接嵌入上下联中,使之互成对偶的嵌名联,立意新颖,一直为文人所爱。有时地名可以作为普通词语,改变原有名词的单一含义,充当动词或形容词,体现新的意蕴。据传,纪晓岚陪皇帝夜读。忽然,乾隆问纪晓岚附近有哪些县?当时北京有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八个县。纪晓岚笑了笑,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这副对联,巧妙嵌入八个县名,亦含有治国之道。乾隆看后,称赞不绝。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上联三国名,下联三城市,你能解释出这副对联的意义吗?只字改联赋反意1904年,慈禧70大寿,准备大肆庆祝一番,于是搜刮民脂,倾空国库,致使民怨沸腾,有位谗臣为讨慈禧欢心特进献一副对联: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慈禧50岁生日时,正值中法大战,中国不战则败,开放了云南等内陆地方;60岁寿辰时,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台湾等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这次70大寿,正值日俄战争之后,东北三省被俄国蚕食。可以说,慈禧每祝一次寿,中国疆土必有一失。人民对这位无视国难、一心享乐的“西太后”深恶痛绝,有人添了几字将那副祝寿之联改为:只剩一人何有庆,每逢万寿必无疆。讽刺针砭,一针见血。福建报业界名人林白水则添改为: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庆。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湾,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必无疆。此联对仗工整,正气凛然,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对慈禧的鞭笞入木三分。而后,革命志士章太炎盛怒之下,也成一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何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仅两字颠倒,却有天地之别,此联一出,天下人无不叫绝。钱谦益号牧斋,是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黄宗羲认为其文学地位与王世贞不相上下,并誉其诗文“可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但由于他后期降清,为士林所不齿,他与柳如是凄婉的爱情也涂上了悲壮的色彩。《清稗类钞·讥讽类·君恩臣节》说:“钱牧斋降后,尝揭一联于门,联为’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二句。后有人于联下各添一字云:’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只添两字,对联的意思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成了讥讽、批判主人的绝对。古时有一穷人家的孩子,机智聪慧,颇有文才,他家住在一户财主的竹园对面。这少年便自题一副对联挂于自家门前: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得知十分不快,自家竹园却被一户穷人应景,于是命家丁将竹子全部砍去一截,少年得知,在对联下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见后有些恼怒,命人将竹子连根拔光,少年则又添了一字,不但对景,且有深意,你知道他添的是何字吗?孙中山联句震高官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才华出众,文思过人,早年外出留学。清代光绪年间,留洋归来,在经过湖北武昌的总督府时,想去拜访一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他向守门的卫士递过了自己的名片,说:“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弟。”门卫将名片送到张之洞那里时,张之洞闻言很不高兴,便问门卫:“来者怎样?”门卫说道:“貌似儒生。”张之洞心想,素未谋面,我一堂堂总督,你居然跟我称兄道弟,未免也太狂妄了。当即,叫人取来纸笔,略加沉思,在纸上写了一行字,让门卫交给孙中山。孙中山接过门卫递过的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句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表现了张之洞对孙中山的不满和轻视。孙中山看完微微一笑,要来纸笔,也在纸上写了一行字,叫门卫再送给张之洞。这下联乃是:行千里路破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上下联对仗工整,自信在胸,气势不凡。张之洞看罢,心中不觉吃惊,心想一个儒生居然有如此的口气和抱负,实在少见,当下也不敢怠慢,连忙传令开了大门迎接,自己也在客厅静候,毫无一点轻视之举。1917年秋,毛泽东在安化作农村调查时前去拜访清末两湖学院毕业的一位学者夏默安,不料却吃了闭门羹。于是他一连几天恭敬等候,夏默安感其诚心,于是改变了态度,与其会面。寒暄之后,夏默安出联相考: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思忖片刻,对曰: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夏默安听罢,点头称赞,随即以贵宾相待,二人畅谈良久。下联较上联更胜一筹,带有几分诘问,几分批判,显示出独有的气度。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一手创办的黄埔军校门口有副对联,至今读来仍掷地有声: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仅靠此条,多少名将由此而生。你能想到该联的横批为何吗?看联有多长古往今来,有许多对联都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然而终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对联,上下合共210字,亦属难得之作。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著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写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武昌黄鹤楼上亦有一副长联可与之匹敌,合共350字。上联:跨蹬起层楼,既言费文韦曾来,施谓吕绍先到此,楚书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试梯山遥穷郢塞,觉斯处者个台隍,只有祢衡作赋,崔颢作诗,千秋宛在。迨后游踪宦迹,选胜凭临,极东连皖豫,西控荆襄,南枕长岳,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过客遽户。悬屋角檐牙,听几番铜乌铁马,涌浦帆挂楫,玩一回雪浪云涛,出数十百丈之巅,高陵翼轸,巍巍岳岳,梁栋重新,挽倒峡狂澜,赖诸公力回气运。神仙浑是幻,又奚必肩头剑佩,丛里酒钱,岭际笛声,空中鹤影。下联:蟠峰撑杰阁,都说辛氏炉伊始,哪指鲍明远弗传,晋史缺疑,究未闻见从谁乎?由战垒仰慕皇初,想当年许多人物,但云屈子离骚,曩熊遗泽,万古常昭。其余劫霸图王,称威俄顷,任成灭黄弦,庄严广驾,共精组练,灵筑章华,落落豪雄,终归于苍烟夕照。惟方城汉水,犹记得周葛召棠,便大别晴川,亦依然尧天舜日,偕亿群伦以步,登耸云霄,荡荡平平,搀抢净扫,睹丰功伟烈,贺而今曲奏平。风月话无边,赏不尽郭外柳荫,亭前枣实,洲前草色,江上梅花。然而此联,亦非极致,中国古今第一长联究竟有多少字呢?中国最长的对联,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所写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共1612字。长联前赋有一序:“飞来冤祸,理所不解,偶一触念,痛敝心肝。迟迟春日,藉此搜索枯肠,欲其不以冤情撄念耳。以泪和墨,以血染纸,计得一千六百余字,明知抛查取厌,而故曼其词,谬欲以长制胜,阅者笑我之无耻,当谅我之无聊也。噫!”突如其来的冤祸使钟云舫成为阶下囚,一把辛酸血泪凝聚千言,他以此副长联排除苦闷,排遣难挨时光,以慰己心。中国最有名的一副长联是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的对联,共180字,由清朝名士孙髯所撰。全联如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杵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只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字句洗练。上联写景,磅礴大气,情景交融;下联写史,句出典雅,意境幽远。全联气势雄浑,古今称绝。欣赏这副长联,要懂得断句,才能看懂其中意味,你能正确断句解意吗?情陷无情对对联中,有一种颇富情趣的“无情对”。出句和对句各自通顺成章,但对句的每个词依其在句中的本义,并不能与出句相对,必须对单字别解,方能与出句相应。据传,无情对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宋朝名士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曾以“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一联嘲讽另一名家叶广文,此联可谓最早的无情对。明朝李西涯的“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也是名盛一时。无情对,作为谐对,类似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以字面相对,而指事贴切,信手拈来,别开生面,自有一番情趣。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甚是难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这种独具一格的无情对,后承者中最有名的要属清朝的张之洞了。张之洞喜好结交有才识之士,常设宴款待宾朋。一日,他在陶然亭与众友会饮,命以亭名作无情对,工部侍郎李文田则说:“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众人一想,果然妙不可言。接着张之洞府中一位幕僚又出了一联:树已半寻休纵斧。此为当时传吟已久的名句,张之洞仿佛在自言无情对之妙处,慢慢地说:“果然一点不相干。”众人一听不禁拍案叫绝。而李文田思量片刻也对出一下联:萧何三计定安刘。“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量词,亦可作动词;“休”、“不”、“定”,皆为虚字;“纵”、“相”、“安”,也皆虚字;“斧”、“干”、“刘”,皆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对,以俗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正在席间觥筹交错之时,亭外忽然有人大声喧哗,张之洞怒曰:“放肆。”李文田笑对:“收拾。”张之洞闻言细想片刻,二人相视而笑。收与放对仗工整,肆与拾分别为数字,平仄对称,天衣无缝。此外,清末何淡如的一副无情对也十分巧妙。上联:公门桃李争荣日下联:德国荷兰比利时妙趣横生据传,云南总督蔡锷留居北京期间,为迷惑袁世凯,故意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一日席间,陪酒之人请蔡锷出对以助酒兴,蔡锷无心应承,随手拿起一瓶酒,说:“三星白兰地。”众人细思,许久皆无所对,蔡锷细想也觉不易,恰逢伙计上菜,随口报出菜名:“五月黄梅天。”众人一听,无不拍手称绝。与此有之妙的还有“九尺天蓝缎,六味地黄丸”;“独角兽,比目鱼”;“动武,挪威”;“唐三彩,清一色”;等等。上联:漂母;下联:灌夫。此无情对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和谐,且两者都是汉人。漂母就是给韩信一饭之恩的那个妇人;灌夫是《史记·魏其侯传》中所载之人,由于魏其侯曾在灌夫被丞相田 欺侮时为其说了几句话,灌夫便在魏其侯蒙难时为其仗义执言,以致招来灭族之祸!一个施恩不望报,一个以报恩成名,二人事迹对仗,绝妙!“花心”若以春秋一位圣人之原名相对,你能对出吗?“白虹贯日”为一成语,如果以一种西药名称相对,你知道是什么吗?数字自有大乾坤宋朝仁宗年间,苏轼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博得了当时文坛巨匠礼部侍郎欧阳修的赞赏,并在殿试中高中进士,苏东坡之名一时名盛全国,丞相王安石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但发现苏轼恃才傲物,处世狂放,便想点拨于他。一日,两人一同前往名胜十佛寺游赏,王安石出一上联:万砖千瓦百匠造就十佛寺,依山而居。苏轼稍作思量,随即答曰: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自水而来。苏轼颇有得意之色,王安石笑了笑,又出一联:一年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这是王安石以当年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且又闰八月为题所出。苏轼想了很久,未曾对出。王安石却又出了另一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这里嵌入苏轼曾去过苏州的一个地名,地名中含有数字。苏州阊门外到虎丘的一段路,人称“山塘”,路程约有七里,中间有地名叫半塘。正因上一联困扰的苏轼,又听这一联,思绪变得有点乱,一时无言以对。王安石趁机又出了第三个上联: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面对王安石三联相诘,苏进士竟答不出半句,心中很是惭愧,方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从此,苏轼便又虚心苦读。几年后,苏王二人重会金陵时,苏轼才对出了三个下联。第一个上联所得的下联是: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第二个所对的是:九溪溶洞经过中洞五溪中。第三个是: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妙趣横生1933年夏,贺龙率领红三方面军开赴湘、鄂、川三省交界的台市、百福司和河口一带。这一带地处三省交界,各省都难以管辖,周围几十里的崇山峻岭中盘踞着大小十多股土匪。这些土匪中,势力最大的匪头名叫罗金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恨之入骨。罗金彪的父亲死前曾留下一联未能对上: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飞将,罗金彪为替父还愿,选择吉日公开求对。贺龙得知,心生一计,决定应对。到了土匪山中,贺龙提笔写道:夹江两岸双炮对虎二英雄。罗金彪也学得一些文采,一听下联,大加赞叹,邀请贺龙入厅。第二天早饭后,罗金彪和贺龙以及六百多匪兵直奔孤山庙中。贺龙对罗金彪说:“罗老爷,弟兄们背着枪下跪祭祀,不严肃吧,怎显得对令尊的尊重呢?”罗金彪觉得有理,便下令将枪暂时放在一旁。就在罗金彪俯首伏身诵念祭文时,埋伏在佛台里的红军战士悄悄奔出,大声呼道:“都不许动,缴枪不杀!”土匪们全部束手就擒。宋朝吕蒙正年幼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春节之时,苦读寒窗的他写下一副对联,巧用“隐字”修辞,以数字表明了家中困境。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你明白吕蒙正的言外之意吗?拆字成联趣味浓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也称析字、离合,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并赋予新意。杨慎是明代后期的著名文学家。年幼时便才思敏捷,能文善对。有一年,杨慎父亲的故友来访,宾客谈兴正浓,杨慎见窗外冷雨纷纷,脱口而出: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这上联乃是拆字联,“东二点”是“冻”,“西三点”便是“洒”字。要寻个下句与之相对,却也须费一番心思,宾客都沉思以对。正当宾客苦思下联时,杨慎看见桌案上放着切开敬客的西瓜,灵机一动,又曰: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那些宾客听了齐声称妙,因为这个拆字联,“上七刀”是个“切”字,“下八刀”是个“分”字。联意上也恰合眼前的情景,实在是妙不可言的对句。其中一位宾客见杨慎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文才,便想考他一考,遂出一上联,既拆字又顶真:二木成林,二火成炎,二土成圭,木生火,火生土,生生不息。杨慎略一思索,答曰:三瓜为 ,三水为淼,三石为磊,瓜滴水,水滴石,滴滴归源。宾客们无不称赞。明代另一才子文必正也曾以一副拆字联获取了佳人青睐。原来文必正倾慕吏部侍郎府上千金霍金定,便卖身为奴进入府中。小姐不信此人就是驰名远近的才子,便出言相探:吏部堂中一史不读枉作吏。文必正对曰:天香阁上二人叙情夫为天。两人一来一往,叙谈之间便订下了百年之约。触类旁通拆字联中有许多妙联,据传清康熙年间的“山阴才子”赖布衣便曾留下一联,联中拆字又含一句古诗。车车车轰,余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口口口品,水酉变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乾隆时的刘墉也曾留有一联更妙,拆字,顶真,含诗。上联曰: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下联曰: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你能按照拆字联的特点,将下面几联完成吗?( )奇马,( )长弓,琴瑟琵琶八大( ),王王在上,单戈成战。伪为人,( )龙衣,魑魅魍魉四小( ),鬼鬼犯边,合手即( )。品泉茶,三( )白( );竺仙庵,( )个( )人。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 )诸葛一( )。妙对含诗韵许多对联之中,会化用诗词之句,将诗词歌赋的意境表现在对联之中,耐人寻味。南京市内有座瞻园,相传为明朝初年著名武将中山王徐达的花园,既然是王侯之所,自然少不了奇珍、古玩、字画。花园初建时,为了装点门庭,徐达便亲自撰写了一副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这上联气势雄伟,借用了苏东坡的诗赋起兴,接着以雄浑豪迈气势问尽青山白云,直指汉唐这两个历史上兴盛的时期,化用了多首诗词之句。然而这特有的词韵却十分难对,周围的谋士大臣都束手无策。徐达于是以联纳贤,对出者以高官百金相赠,一时之间,全城沸腾。一位隐士得知,修书一封,对出下联:小巷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此下联以婉约词派之句对豪放之语,婉转低回,结构严谨,意境贴切,堪称绝对。从此,这副对联便刻于瞻园,长留名胜之地了。开卷有益宋代著名的宰相、词人晏殊,有一次因为公事,路过扬州。由于路途劳累,便来到当地名胜大明寺休息。他趁休息之余观赏风景,发现寺内的墙壁上有很多文人墨客的题诗题词。其中一位名叫王琪的人诗句文采出众,意境悠远,深得晏殊几道赞誉。后来几经周折,找到王琪。二人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共同谈论诗文,意气十分相投。当时正值晚春花谢时节,晏殊见四周都是落花,随风四处飘零,见景生情,叹息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了,轻轻地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这下联对得巧妙无比,意境清幽,十分喜爱,后将其写进了著名的《浣溪沙》词中,流传千古。仔细品读下面两副对联,你能看出是化用了何处之句吗?倦飞知还云无心以出岫。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上联与陶渊明有关,下联出自楚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山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直若登天然。此联通顺流畅,灵活化用,浑然天成,“仰之弥高”源于何处,你知道吗?短联写完人生汉朝著名大将、淮阴侯韩信墓前有副短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副对联十分工整,言简意赅,同时,包含了韩信生前所经历的几个著名的故事,高度概括了韩信悲剧化的一生,以及生死存亡的前因后果。秦代末年,天下大乱,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刻。韩信少年有志,熟读经书,后又经兵家传以兵书,更是韬略天下,想要大干一番事业。他先来到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中,但没有受到重用。于是,他来到以善于用人而著称的刘邦手下从军。起初,仍然是怀才不遇。于是韩信又一气之下,愤然出走。刘邦手下有个叫萧何的人,认为韩信有雄才伟略,不可多得,便连夜追出几百里,把韩信追回,并向刘邦大力举荐,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因此得以一展雄才。在为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屡建奇功,成为开国一大功臣。刘邦称帝后,韩信即被封为淮阴侯。由此,韩信跟萧何成了知己好友,来往十分密切。刘邦当了皇帝,便开始猜疑韩信,想要废除他的兵权,韩信也略有反意,萧何与吕后设下圈套,诱使韩信至长乐宫,将其杀害。这就是俗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年轻时,因家里穷困,差点饿死在荒郊野外。幸得一个洗衣的妇人看见,将他救回家中,给他饭吃。住了十多天,保住了生命。韩信发达后,为了报答一饭之恩,给了这位妇人很多的金银珠宝。这便是成语“一饭千金”的由来。韩信第一次被一个妇人救活了,后来被吕后杀害了,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由此,韩信的一生,便这样被寥寥十个字概括了。汉阳月湖湖畔曾有一古琴台,名唤伯牙琴台,历时悠久,后被毁却。解放后,人们重新翻修,建碑刻史,铭有碑文。俞伯牙画像旁还有两副古联: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另一联是:绿树成荫,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这两副对联,不但描绘出了琴台的风景,而且还写出了高山流水有知音的意趣。春秋战国时,楚国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外出采风,船泊汉阳,偶遇樵子钟子期。俞伯牙弹奏了两曲,一曲意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一曲意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海。”二人遂成莫逆之交,共享音乐之乐。后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摔琴以谢知音,郁郁之中也去世了。有一副巧妙的嵌名联,不仅嵌入了两位历史人物之名,也点出了二人的事迹。对联如下: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来报反成仇。同为名将,际遇不同,你知道二人为谁,事迹如何吗?此处无声胜有声对联一般用笔写,用嘴说,而哑联却是在特定环境下,以动作、手势、实物,或通过某种情态,或借助周围物象表情达意,因此别有情趣。明代著名文人徐文长,浙江人氏。相传,徐文长为杭州西湖撰过一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此联气势宏伟,极言西湖美景。人们交口称赞,竞相传抄。杭州知府认为徐文长屡试不中,没有什么学问,于是命人找来徐文长,欲一试高下。知府用手指着六和塔道:“听说你很有文才,本府有一上联,让你来对: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长早已听说杭州知府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于是也不答话,只是伸出手来晃了两晃。知府以为徐文长对不上,便呵斥道:“徐渭,你好大胆!本府命你对句,你不识好歹,竟敢用这些小动作戏弄本官?”徐文长答道:“小人已对出下联了: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知府无话可说。又一次,徐文长来到西湖游玩,一个书生给徐文长出一上联:“保 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此联上句末字是下句首字,是顶真联。徐文长伸手指了指锦带桥,又向书生拱了拱手,接着又向四面摇了摇手。书生见徐文长默不作声,只是摇手不已,以为徐文长也不过尔尔,浪得虚名而已,于是狂笑不止。徐文长道:“这位仁兄高才,难道连哑联也不懂吗?本人手所指是说’锦带桥’,拱手是说’桥洞圆,圆似镜’,四面摇手是说’镜照万国九州’。这位仁兄请连起来读,那就是本人所对的下联了。”大家将徐文长所说的连起来一读,方知其妙: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据说,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中秋佳节成都会友,在望江楼上,友人为助酒兴,请李调元即兴作哑对。约定后,一个老学究便把坐椅搬到一棵梧桐树下,背靠树,仰首望月,怡然自得。李调元见状,笑而不语,只将火点燃,提着灯直上崇明阁,捧书而读,怡然自得,众人称绝。原来,老学究出的上联是“移椅倚桐同赏月”,李调元对的下联为“点灯登阁各攻书”。妙趣横生苏东坡谪贬黄州后,一居数年。其间耕东坡,游赤壁,访沙湖,倒也不乏趣味。一天傍晚,他偕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之上。二人开怀痛饮,谈笑风生,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答。佛印循指望去,只见岸上农夫罢耕归去,游人踏月回来,不解东坡何意。正疑惑间,只见河岸上有一条大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欲言又止,乃呵呵一笑,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江中,此时二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原来他俩各自的含意,却是一副精巧的哑联。这就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东坡联);水流东坡诗(尸)(佛印联)。清代乾隆身边有一宠臣和珅,熟知乾隆喜好,惯会逢迎。一日,乾隆无事,登上四方楼,随口出联令和珅来对:四方楼上望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和珅也素有几分文才,以其言语动作工整地对出一副下联,你能猜到他是如何应对的吗?谐音妙联解争执浙江富阳的文武举人和秀才在官府的支持下,集资建造了一座“二圣祠”。祠庙内供奉着“万世师表”的大圣人孔夫子以及“忠义双全”的武圣人关羽。二圣祠落成之日,举行庆典,众人一致赞同在门口题联留念。可是谁该是上联呢,文武举人争执不下。文人认为孔子德高天地,学绝古今,理当占上联位,而武举们认为关云长忠义之气贯日月,义薄云天,应占上联。双方争执不下,建议请大才子徐文长来决断。徐文长与那一群文武举人一同乘船,奔赴富阳。一路上,船只急行在碧水清澈、波涛盈盈的富春江上,后舱请来助兴的乐班拨弦弄丝吹起了笙箫管笛,一时间,丝竹悦耳之声不绝于耳。徐文长一边欣赏丝竹之乐,一边眺望江上风景。看到不远处有一只摇橹的船,尽管船夫很是卖力,但行进仍是困难,很快就落在了他们乘坐的帆船之后。见此情景,徐文长脱口道: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联语一出,满船文武秀才齐声喝彩。原来这两句联语之中含有四位古代的名人,“橹速”音谐“鲁肃”,“帆快”音谐“樊哙”,“笛清”音谐“狄青”,“箫和”音谐“萧何”,而且上下联皆是嵌入文武名人而得对。而徐文长的用意并非仅仅如此,他借机说:“橹和帆都是用来行船的工具,各有用处,相辅相成,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到极致,笛声与箫音亦如此,再延伸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同出一辙。不知各位认为怎样?”徐文长这一番话说得众人无不点头称赞,两方的争执就这样化解了。巧妙地利用汉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谐音联往往会收到出乎意料的微妙效果。以批《水浒》出名的另一明代文人金圣叹曾被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以一联难住:莲子心中苦。此上联似易实难,然而在金圣叹即将被朝廷处斩之际,因舍不得其年幼的儿子,他脱口而出:梨儿腹内酸。音谐意深,情真意切。妙趣横生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相传苏轼访佛印,印藏鱼磬中。苏乃出上联,印对下联,苏曰:“既然磬(庆)有鱼(余),何不同吃?”筵上枇杷,本是无声之乐;草间蚱蜢,还同不系之舟。“枇杷”谐“琵琶”,“蚱蜢”谐“舴艋”,十分有趣。有的谐音除本意外,其谐音还可作谜语猜,如“独览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上下联谐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下联谐“1234567”七个数字的方言读音,不仅对仗工整贴切,而且谜味浓郁。1940年,大汉奸汪精卫成立伪政府时,有人给他送了一副“贺联”: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这也是一副谐音联,表面看是在奉承,其实是以谐音在讥骂汪精卫。你知道是什么谐音吗?撰联寓教诫少年陶渊明一生不愿在官场阿谀逢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后半生多隐居田园,由此写下了不少优秀的田园诗歌。尽管陶渊明不愿累于官场,但却性格爽朗、结交广泛,常与朋友相聚,把酒赋诗。许多年轻人因他平易近人,也希望得到他的指教,因而常有陌生少年前来求教。这日,又一少年向陶先生请教学习的好方法。陶渊明听了大笑说:“求学精进无捷径,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才是唯一的好方法,懒惰就是荒废的前奏。”陶渊明还说:“你看那田间的禾苗,看上去并未见它在长高,可是它每时每刻都在生长,这样日复一日不断生长,才有由春苗到秋实。一天内长成,那是不可能的。磨刀石,起初只是一块石头,只有天天去磨,天长日久,才会有马鞍样子的凹槽。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贵在恒心,贵在坚持,贵在积累。”少年顿悟,临走时,陶渊明还赠了一副对联: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还有一富贵人家少年因家境优越,整日玩乐,其父无奈请求陶渊明训诫儿子,陶渊明写了一副对联: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将何日报答君亲。此少年也本聪明之人,见这副训诫之联,决心勤奋求学,有所成就,以报答亲恩。开卷有益《笠翁对韵》是学习中国对联的一本绝佳的读本。学习应从点滴开始,对联其实是一种修辞表达的升华与精练。下面是《笠翁对韵》的选摘: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云爱云逮,日瞳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晴空万里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