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考闻法上师?

尊敬的用户!我们检测到您的浏览器过于陈旧。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衷心的建议您更新浏览器。详情请
大家都知道,闻法的过程中威仪非常重要,如果闻法的发心和行为不如法,得到的利益会很少。为什么现在有些人经常听法,但效果不明显,佛法无法融入自心?原因就是与闻法方式有关。我们即生中听到大乘佛法,的的确确非常不容易,需要千百万劫的积累资粮。若想这样的佛法融入自心,就要创造各方面的因缘,否则,获得的法益将非常微小。闻法方式中,前面讲了断除三种过患、六种垢染,今天讲断除五种不持。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要观察自己具不具足这些过失。如果具足,现在开始一定要断除,不然,你所听的法起不到什么作用。丁三(五不持)分五:一、持文不持义;二、持义不持文;三、未领会而持;四、上下错谬而持;五、颠倒而持。戊一、持文不持义:有些人闻法时一味地注重优美动听的词句,倘若词藻华丽、文句隽永,用了很多成语、教证、对联,他就喜欢。这种现象尤其在一些文凭比较高、写作好一点的人身上经常出现,他们看一个文章或读一部经论,首先看里面的文笔好不好,文字搭配得如何。假如文笔不妙、用词不恰当,就把法本扔到一旁,理都懒得理,根本不详细观察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对我们而言,其实最需要的就是了解佛法的甚深奥义。学习佛法并不是培养作家,任你怎样妙笔生花、扣人心弦,假如法本的意义非常空洞,对众生也不可能有真实的利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前辈大德们的有些教言,文字上相当一般,但它所表达的内容直指人心,令人受益匪浅。如果只推敲词句而忽略意义——“这里的诗句朗朗上口,那里的成语让人拍案叫绝……”那么就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只追求表面的愉悦,而不能获得内心的收益。这样的毛病,喜好诗学和词藻学的文人容易犯,爱钻研因明的人也容易犯。包括现在有些佛教徒,天天念《金刚经》等经典、持阿弥陀佛等佛号,很注重念了多少遍,虽然这也有功德,但若意义一点都不懂,一说到理解意义,就搪塞道:“我是凡夫人,这种境界太远了。”这往往会陷入“持文不持义”的状态。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中也说过:“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因此,学习经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本书如果内容殊胜,不必非要有华丽的词句。华智仁波切写这部《前行》时也说了,若以美妙的语言叙述,则不是传承上师的教言,故而,他仅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诠释。藏地有些教言也讲过:文字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法本的精髓在于意义,假如能用普通的语言表达意义,最优美的词藻又有何用?我们若过于地耽著文字、对词句太重视,就会放弃甚深意义,如此一来,自相续无法得到真正受益。尤其是当今学术界的人,研究佛法往往偏重于空性、大悲的文字表面,却不知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倘若一味地执著,则无法领悟其究竟所指。所以,只懂词句而不解意义没有任何实义,虽然一方面需要文字,但过于耽著也不应理,这个分寸必须要掌握!戊二、持义不持文:有些人只重意义而不重词句,认为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加持,一切境界是通过意义证悟的,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也是不合理的。尤其藏地有些着重实修的道场,对闻思不太强调,对背诵经论也不太赞叹。还有汉地有些禅宗道场,成天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挂在嘴上,认为不立文字就是最高境界。但实际上,禅宗的公案,禅宗所用的文字,一点也不亚于教下所用的文字,不少禅师都是依靠《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开悟的,这样的历史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文字这个工具必不可少。藏地有句俗话说:“意义的老人必须依靠词句的拐杖,若没有词句的拐杖,意义的老人寸步难行。”任何意义必须依靠词句来表达,倘若没有词句的帮助,除了极个别大成就者,如布玛莫扎、禅宗祖师,通过一种表示即可令弟子开悟外,一般人不可能理解真正的意义。有些人认为自己有六祖的根基,不愿意闻思,也不愿意多年苦行,只看一部经典或者听一句禅语,就想马上豁然大悟。这有一定的困难。你的根基到底如何?——从早到晚相续中产生多少烦恼?不清净的念头生起多少?清净的念头又有多少?自己应该非常清楚。倘若没有次第地闻思修行,即使你把自己看得再高,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要想证悟空性获得解脱,不依文字相当困难。龙猛菩萨在《中论》中说过:“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胜义空性需要依世俗名言而证得,若不依世俗名言,则不能证得甚深空性,从而无法得到涅槃。因此,学习《前行》的过程中,大家也要依靠文字来通达它的意义。这个窍诀对每个人来讲十分关键,希望各位不要堕于一边。有些人认为意义重要,对文字不屑一顾:“背诵干什么?喊破喉咙也没用。不要背不要背,只要观心就可以,安住就可以。”这种大话我不赞叹,你连文字都不能通达,怎么可能通达它的意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字重要,对经论的文笔津津乐道,却从不思维其中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听说有些高考的作文很空洞,只要词句优美,就可以得满分,根本不管内容如何,这也属于“持文不持义”。)我们作为佛教徒,必须要做到不堕两边,把文字与意义结合起来。其实这两者牵涉到闻思和修行:闻思的过程中,文字不可缺少;修行的过程中,意义不得不关注。如果你闻思修行非常圆融,对文字和意义都会重视。所以,上师如意宝在弘扬佛法时,经常强调四众弟子对文义要同时抓。有些人听课时不看文字,一直闭着眼睛听,那你再怎么聪明,也不一定能把内容背下来,所以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不看文字的话,我都看不惯;有些人特别执著文字,对意义一点不在乎,但光靠文字也起不到作用,只有通达了意义,才能断除烦恼,获得开悟。因此,这两者都非常重要,持义不持文不行,持文不持义也不行!戊三、未领会而持:对文字和意义都重视的前提下,还要受持佛经、论典以及上师教言的真实义,若没有领会了义与不了义、秘密与意趣的各种说法,则容易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大家都清楚,佛陀为调化不同根基的众生,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其中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别,我以前讲过很多次,这里不广说,简而言之,了义就是符合实际真理的,比如第二转法轮所宣讲的空性,第三转法轮所宣讲的如来藏自性光明,都是了义法,任何理论也无法遮破。但在相续未成熟的众生面前,佛陀暂时说“我”存在,就是不了义的。所以,若想对佛教有所认识,应当全面、完整、系统地学习,否则,断章取义地把一段内容作为最究竟,就会出现很多看似矛盾的说法。现在有些法师说,符合自己心理就是了义,不符合心理就是不了义。那这样的话,世人对财物或人生贪心也成了义的了,因为与自己心理相符之故,但不能这样解释。了义和不了义的道理,我在此不具体分析。总之,明白了义和不了义、秘密和意趣之后,就会知道佛陀在经典中说,念某个佛号功德多大,念某个咒语功德多殊胜,其实都是有密意的。若欲详细了知,《心性休息》第八品中讲过四种秘密和四种意趣,对此作了一一分析,懂得这些之后,就会知道佛经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凡是佛陀亲口所说,就把它当作最了义,不是这样的。当然,这要通过长期闻思才能分清楚,很多人学习《解义慧剑》以后,在这方面就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对佛教全面认识很重要。现在有些居士和法师,只是对文字上的道理比较明白,但意义了不了义,有时候不能通达。如果这样的话,不管是为人讲经还是自己理解,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古大德也说过:“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倘若没有长期闻思,即使你一直讲经说法,实则与意义相差甚远,这样过失还是比较大。打个比方说,《宝积经o因缘品》云:“父母为所杀,国王二所净,境眷皆摧毁,彼人得清净。”单看字面的意思,父亲和母亲应该被杀害,国王和大臣应该被消灭,眷属和环境也要通通摧毁,如此这个人才能得到解脱。但实际上,佛陀的意思并非如此。“父母”是指行于轮回中的爱取;“国王”是指各种习气的所依——阿赖耶;“二所净”是指婆罗门的坏聚见、沙门的戒禁取见;“境眷”是指内在的处、二取等八识聚;“皆摧毁”是指以上这些完全遣除,彼人则得清净,即可成佛。没有通达了义和不了义的道理,只凭自己的分别念去理解,对佛经的究竟深义无法掌握,最终就会导致误解丛生。因此,大家一定要广闻博学,切莫望文生义,随便宣讲佛法的真理。戊四、上下错谬而持:本来佛陀的教法层层递进,如世间的小学、中学、大学,分别适应不同的根基,只有前面的学完了,才能步入后面内容,而不是小学一年级时就讲大学三年级课程。佛陀的教育也是如此,不管学显宗还是密宗、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要有次第,如果上下错谬受持,显然已违反了佛法的规律。有些人对佛教的教义不通达,对佛法的层次不是很了解,总认为先尝试最高境界是最殊胜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学密宗的人,觉得修五十万加行有点累,系统地闻思下来要花很长时间,于是不经过这一步,通过关系在上师那里得个甚深灌顶,就直接听最高的无上大圆满,特别想马上开悟。这是不现实的,如同冰上建筑一样,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后面的境界很难以呈现。圣天论师在《摄行炬论》中言:“佛说此方便,如梯之渐次。”佛陀宣讲的一切法,犹如阶梯般循序渐进,非常有次第,若把这些次序上下颠倒,妄图要一步登天,便违背了佛法的规律。因此,大家一定要先修加行,再修正行。我认识的很多居士,有一部分人相当好,平时系统地闻思修行,打好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听受密法;有一部分人却不是这样,对长期学习看不惯,自己认为是利根者,开口闭口就是《六祖坛经》、《楞严经》以及密宗中的最高境界,什么“一切无二无别”、“空性光明”、“自性明清”,平时不苦行、不磕大头,跟别人说话也是:“你得过四灌顶没有?”“这个教派的传承我要接上,那个教派的传承我要接上。”“我要修拙火定,马上开悟。”说起来倒比较舒服,但根基可能很一般,对人身难得等基本道理从来不想,对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也没有信心,这样的话,高深境界不可能平白无故在你相续中纷至沓来。假如你把次第搞错了,一辈子的修行绝不会成功。就像世间教育一样,如果不读小学、中学,就直接攻读大学,除非你根基很特殊,否则定会一事无成。现在有个别上师强调,直接安住就可以,直接观本来清净就可以,这种说法不太合理。虽然佛法没有主人,谁想修都没问题,我不可能强迫你不要修,可是没有打好基础的话,不管怎么样修,也不会与自相续相应。非常希望大家还是要次第来,尤其是这次共修加行,除了特殊利根者以外,每个人都应该修。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法师要作个统计,看有没有不需要修加行的?如果有,最好让他到我这里来考个试,虽然我自己没有境界,但对密宗也好、禅宗也好,还是稍微了解一些。倘若他真不用修加行,那我可以签字,我还要在他面前听法。如果他确实有窍诀,我们也没什么嫉妒心,可以让他灌个顶,给大家加持加持,他相续中的境界与我们分享。但若只是增上慢,根本没有任何境界,那想解脱必须要次第修行。听说有些道友认为自己修行很好,不用修加行,也不用闻思,这样的话,我有几种方法来考一考你,看你敢不敢来?——应该会来吧,既然你境界都那么高了,有太大执著肯定不好!这次国内外很多人一起修加行,我认识的一些政府官员,包括我的同学,也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参与,这么多人共修的话,功德肯定相当大。所以,若以傲慢心断掉自己的佛缘,我觉得非常可惜。总之,不论闻法、讲法或修法,假如上下错谬而受持,就会面临矛盾重重的处境。比如,你连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观念都没有生起,每天挥霍时光很开心,那相续中会不会出现很高的境界呢?恐怕不会。以前境界高的一些大德和修行人,都是次第性地修学,哪里有上师传加行法,就愿意到哪里去听受,纵然经历千辛万苦,也会先把加行修圆满。一般来讲,境界越高的人,对基础法越不会轻视,反而觉得观修人身难得、因果不虚非常重要。越是什么境界都没有的人,就越目空一切,觉得自己了不起,这完全是自欺欺人,那还不如不学佛,不学佛就不会有如此邪见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有傲慢心,应该按照上下次第来。戊五、颠倒而持:佛法的教义原本正确无谬、清净无染,可有些人因智慧不够、闻思不够,把佛法错解而颠倒受持。譬如,禅宗和中观都讲万法皆空,他误以为空性是什么也没有,就开始毁谤因果,排斥祈祷三宝,什么善法都不做,最后邪分别念滋生蔓延,自相续因此而毁坏,甚至由此而成为佛法的败类。现在这种人比比皆是,对空性法门略有了解,就认为一切都不存在,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最终造下各种恶业。以前法王在课堂上讲过,有个老人听过一点点空性法,就觉得什么都空了,于是一边杀山羊一边念叨:“所杀的山羊你也没有,能杀的我也不存在,我今天要把你杀掉。”同时还念观音心咒。(他做得真的很矛盾,可能也害怕死后受苦吧!)这样的话,佛法的教义已经被他颠倒受持了。在座的法师和辅导员一定要注意,讲经说法的时候,要对照高僧大德的注释,看自己会不会讲错了。否则,字面上你会解释,但意义并没有通达,明明讲错了还不知道,则会令听者误入歧途。《出曜经》云:“愚诵千章,不解一句。智解一句,即解百义。”愚者虽然读诵千章文字,但一句也不会解释,而智者仅了解一句的意义,即可举一反三,通达百种意义。比如说,有智慧的人即使只懂格言里的一个偈颂、诸法无常或诸行皆苦的一个道理,人生的方向也已经全部掌握了。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不是看嘴巴会不会说、对社会的贡献大不大,关键要看佛法对自己一生的转变和内心调伏烦恼是否起作用。如今颠倒而持的现象相当多。有些道友闻思的过程中,认为对经义理解了,其实完全是误解了。因此,法师们平时讲考别人,一定要观察他到底是误解还是理解。现在有些人从小世间文化的习气非常重,到目前为止,还把世间道理认为是佛法教义。甚至在法师当中,这类现象也非常多,有些法师自认为讲的是佛经内容,其实与佛经的教义根本不接近;有些法师认为通达了佛陀密意,自己讲得非常不错,可是与佛法根本没有靠边。所以,务必要杜绝这种过患。总而言之,重视词不重视义也不行,重视义不重视词也不行,未领会而持也不行,上下错乱也不行,误解意义也不行,这五点非常关键。学习任何经文论典,必须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有了正确的心态,才可以通达它的内容。还没有正式学《前行》之前,大家若能依照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去做,无论是自己学习,还是以后给别人传讲,都非常有帮助。这并不是口头上说一下、随便听一下就行了,而要对所有内容长期地串习,对法义通过词句与意义上下毫不错谬的正确途径来受持。当遇到意义难解、内容繁多时,如学习《现观庄严论》、《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后几品,一旦碰到词句或意义上的难点,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时,不要认为无法掌握而就此放弃。前段时间学《智慧品》时,菩提学会许多人都倒下了,从第一品到第九品之前很顺利,但到《智慧品》就啃不动了,好多人纷纷“牺牲”了。其实不能这样轻易投降,即便你学世间文化知识,也不可能因不懂就退失,学习佛法更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有些词义今天搞不懂,那明天继续,明天还搞不懂,后天继续……学院有些堪布的闻思修精神特别可嘉,对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两三年中一直耿耿于怀,通过查阅很多经论,咨询很多上师,锲而不舍地直到把这个问题搞懂为止。受持佛法就要有这种精神,不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智慧品》第一次听肯定不好懂,我刚开始学也很费劲,但只要坚持不断地努力,慢慢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同时,当遇到意义简单、词句鲜少之处,比如《佛子行》、《前行》,也不要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视,必须牢记不忘。有些人遇到大法觉得高不可攀,不愿意学;遇到小法又觉得太过简单,也不愿意学:“《佛子行》我早就看过,《入行论》我已经背过,再学一遍的话,简直是多此一举!”尽管论典的文字比较简单,但真正付诸于实践并非易如反掌,对修行人来讲,这些教义乃至生生世世都要受持。如果你高不成、低不就,那最终什么法也得不到。上师如意宝讲《文殊大圆满》时引用过藏地的一种说法:“大法,阿可修不成;小法,阿可不愿意修。最后临死前,阿可一点法也没有修!”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因此,不管大法还是小法,我们均要视如甘露来对待,任何法师宣讲时,理当聚精会神地听受。像华智仁波切那样的大成就者,对前行法尚且听了二十多次,我们这样的根基也许要听五十次、六十次才可以通达。现在许多人有一种毛病:没有听过的法,要去听一下,而以前听过的法,就觉得不必再听了。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过去有些大德经常发愿,一生中看100遍《入行论》,或者看100遍《大圆满前行》,因此无论是哪个善知识传讲,他都愿意去听。我们也要有这种精神,若能如此,什么法对自相续都有利,所以不要对佛法有厌倦心。综上所述,我们在闻法的时候,要按照上下文正确无误的相应关系,有条有理、一五一十地掌握一切词义。——节选自《前行广释》第10课
版权所有(C)智悲德育网 www.zhibeidy.com 鄂ICP备打印本页 -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后台版块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主题发帖人为: 圆语 于 十二月 04, :36 下午
标题: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圆语 于 十二月 04, :36 下午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顶礼辅导员法师!各位殊胜道友,大家好!& & & 根据学院共修方式要求,“参加共修前,学员应各自看完相关的法本内容,并对课后思考题进行思考或作答。”网络加行组新班对于教程的每课思考题安排爱心小组负责方式,完成思考、作答,并尽快发布跟帖供道友们共修前参考。请负责爱心委员师兄尽快组织组内道友答题。加行组新班的所有道友都可跟帖提出自己研讨的延伸思考。《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 & & 1、请以上师为例,说明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并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 & & 2、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 & 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 & & 4、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 & 5、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 & 本课思考题本课第一题请第一组负责思考作答,第二题请第二组负责思考作答,第三题请第三组负责思考作答,第四题请第四组负责思考作答,第五题请第五组负责思考作答,并尽快发布跟帖。发心殊胜,请珍惜自己的法供养机会,以殷重之心对待。组内的所有道友都可跟帖参与研讨。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Q3-无住生心 于 十二月 07, :13 上午
顶礼上师三宝!& & 末学是三组的,今晚学习了第三节课,现在试着回答思考题,请各位师兄指正:& & 1、请以上师为例,说明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并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 & 答:一切万法本来清净,本来就是清净的,而不是硬要观为清净。从胜义谛而言,有情众生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器世间与极乐刹土无二无别。我们凡夫看这个世界充满了污秽,那都是我们凡夫人心的显现,业力的显现。在圣人看来,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极乐刹土,因为圣人的心是清净的。& & 以上师为例,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 & & 一、上师是佛法僧三宝之总集。上师身是僧众的本体,上师身安住于清净戒律,令无量众生趋入善法而得解脱;上师语是妙法的本体,上师用语言宣讲佛法,给无量众生种下善根而得解脱;上师意是佛陀的本体,从究竟上讲,上师恒时安住于不喜亦不悲、不来亦不去、寂静光明的境界中,上师即佛陀。& & 二、上师是三根本之总集。上师身为上师,上师如一切诸佛一样,现身为人的形象渡化众生;上师语为本尊,依上师言教奉行,就能解脱轮回,究竟成佛;上师意为空行,上师恒时安住于大悲、空性的境界中,故上师的密意就是空行。& & 三、上师是法、报、化三身之总集。上师身为化身,上师的身体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一种幻化身,在各个年龄段与不同的众生结缘,通过传讲佛法,令有缘众生获得解脱。上师语为报身,上师的清净语言,在登上以上菩萨面前,是与报身无别的一种妙力;上师意为法身,上师的心识是与法界光明无二无别的法身。& & 四、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能如理如法地讲经说法的上师,其实就是佛陀的化身,应以什么身得渡,佛陀就现什么身,在人群中,佛陀就以普通上师的形象来渡化众生;上师是未来诸佛之源泉,上师宣讲佛法后,众生得解脱而成佛;上师是现在诸佛之补处,十方世界诸佛现在安住于清净刹土,上师是诸佛的补处或代表。& & 2、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 答: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不动佛给大众宣讲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还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末了,不动佛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就数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惹琼巴听到几个人在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刹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 & 对我的启示:上师就是佛,是法、报、化三身的总集,而且上师的三身遍于整个法界。我要将正在给我们讲法索达吉上师视为佛,上师是法、报、化三身的总集,对上师观清净心,上师绝非一般凡夫,要将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上师,认认真真听上师的传承,行为尽量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以自己的能力利益众生,发菩提心,为渡化一切众生而修行,生生世世不离师。& & 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 & 答: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胜过诸佛。贤劫已出世四尊佛,在往昔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在人间示现成佛时,我们这些业力深重的众生没有得到调化,即使贤劫千佛统统来了,我们这些刚强众生也未必得到调化,但以上师的形象慈悲宣说佛法,我们得到了摄受,所以说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胜过诸佛。& & 有些人认为:“密宗宣称上师超过诸佛,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其实,这说明了某些人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而已。不光密宗有这种说法,显宗中也不乏其数。教证:显宗经典《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这个教证非常明确的说明了,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在末法时代,众生福薄,如来不可能在业力深重的众生面前显现,而是化现为上师,在娑婆世界中与众生结缘,而令其获得解脱。& & 4、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 答: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应当对道友观清净心,把道友看作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王菩萨、佛陀的十大弟子、莲师的弟子等等。。。& & 教证一: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藏。”& & 教证二: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云:“佛陀法身能现故,真如无有差别故,具佛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故成立了“故说诸众生,具有如来藏。”& & 教证三:《喜金刚。二观察续》亦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 & 道友获得了宝贵的人身,又幸运遇到具相善知识方便摄受而闻思修行,可以说道友都是未来佛,未来佛和现在佛本体上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成佛时间迟早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而言,理应对道友观清净心,视为佛菩萨。& & 5、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 答:听受佛法的人叫做“法器”。法器之三过:一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二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三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 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障碍闻所生慧,耳朵没有好好专注去听,佛法不可能听进去;意不持如漏器之过障碍思所生慧,如果一点没记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障碍修所生慧,如果修行中参杂有贪嗔痴烦恼,修行绝对不会成功。& & 作为凡夫人的我,在闻法当中,以上之三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所以,平时要时时刻刻专注着,不断提起正念,内观自已的起心动念,并用所学之窍诀去对治,不断窜习,远离三种过失。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宗玉 于 十二月 07, :23 上午
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答:在梦中,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刹土,就在普贤如来的常寂光刹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后来惹琼巴从梦中醒了过来,那时天已快亮,他心想:“这次到邬金刹土去听法,完全是上师的加持中。那里的人说上师在常寂光土或现喜净土,我人却以为是在西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一样过着人的生活。哪里知道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有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他转念又寻思:“昨夜的梦,不是一个寻常的梦,是空行叫我向上师请法的暗示,我一定要祈求上师宣说稀有传记!”于他向上师请求,米拉日巴尊者就开始叙述自传……通过这个公案可知,上师不论在我们面前显现何种形象,他的体实则与十方诸佛无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因此,对上师理应认真观清净心,了知上师绝非一般凡夫人,只不过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的病,看到再清净的东西也觉得不清净。实际通过教证和理证来观察,外在的环境也好,传法上师、听法道友也好,全部都要以一颗清净的心去听闻才能得到上师加持和力量无形中会融入我们自心,令解脱种子苏醒,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自相续是否有这种不良相法,应马上祈祷忏悔。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善意组-多吉 于 十二月 07, :59 上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末学是第二组,回答第二题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答:1.惹琼巴梦中在邬金空行净土,听到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而且不动佛尤其强调“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对他震撼很大;还听到与他一起听法的道友也说,米拉日巴尊者不在东方现喜净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等等。等到梦醒时,惹琼巴感悟到:自己的上师米拉日巴尊者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2.对我个人的启示是:我们的上师无论在我们面前显现何种形象,其本体实际上与十方诸佛无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因此,我应该灭除自己的分别念,了知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为主的一切具德上师都是金刚持,都是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上师是法、报、化身总集,遍于整个法界,恒时度化众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上师的加持和力量融入心中,令自相续的解脱种子慢慢苏醒,直至解脱!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尘缘如梦 于 十二月 08, :48 下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各位道友大家好!末学是第三组学员现对第三课思考题进行解答& & & & 1、请以上师为例,说明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并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 &答:&&&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佛在经典中也说,上师是诸佛的化现,其本体与佛陀无二别。& & & & &&&&(1)、上师身是僧众的本体:上师的身体住于清净戒律,令无量众生的身心暂时趋入善法,究竟得到无上解脱。这与僧众的特点相同。&&&上师语是妙法的本体:上师的语言宣讲三藏十二部等殊胜教言,给无量众生的相续中种下善根,最终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与妙法的作用一致。上师意是佛陀的本体:从自性住佛性[ 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二是修增长佛性。自性住佛性,是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修增长佛性,是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所知障等客尘,显露出心的本来面目,这要依靠修行才能现前。]来讲,每个众生的心与佛陀无别,上师也不例外;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上师的心已远离一切戏论,恒时住于无离无合、本来光明的境界中,这即&&&是佛陀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的本体。所以,上师是三宝的总集。& & & &&&&(2)、上师身为上师:一切诸佛在引导众生时,化为人的形象进行饶益,这就是上师的身体。&&&上师语为本尊:上师口里说出的语言,如果依教奉行,就能获得成就。这如同修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本尊而得成就一样。&&&上师意为空行:凡是证悟大悲、空性的圣者佛母,均称之为空行。如云:“空性的虚空中,大悲的妙力任运行持。”由于上师始终安住于大悲、空性的境界中,故上师的密意就是空行。&&&通常来讲,上师是加持的来源,本尊是悉地或成就的来源,空行是事业的来源,三根本要分开修。但究竟而言,上师就是三根本的总集。& & &&&&(3)、上师身为化身:上师的身体在孩童时代,纵然跟其他小孩玩耍嬉戏,这种行为也能给他人植下解脱的种子;在年轻或中年时,通过转妙法轮,可令许许多多众生获得解脱;最后示现圆寂,能让无量众生感悟无常之理。因此,上师的身体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一种幻化身。前面那个教证也说——“化”为善知识,所以上师就是佛陀的化身,这一点通过教证可以成立,通过理证也可以成立。&&&上师语为报身:语言清净和风清净时,在所化清净众生面前所现之身,就是报身。而上师的语言清净,在证得圣果的有情(登地以上)面前,全是与报身无别的一种妙力,这种妙力即是所谓的报身。&&&上师意为法身:上师的心识与法界光明无二无别,而法界光明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法身。所以,上师是法、报、化三身的总集。& &&&(4)、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中观庄严论释》说,如理如法地讲经说法的上师,其实就是佛陀的化身。佛陀不一定以自己身体来传法,他可以在人面前化为人的形象,动物面前化为动物的形象,地狱众生面前化为地狱众生的形象……所以在人群中,佛陀一般以普通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众生。&&&上师是未来诸佛之源泉:上师讲经说法之后,众生的相续会得以成熟。若没有上师开示,劝众生发出离心、菩提心,未来那些佛显现上也不可能出现。上师是现在诸佛之补处:十方世界的诸佛现在住于清净刹土,上师是他们的补处或代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弘扬佛陀事业者肯定是&&&佛,如果不是佛,一般的凡夫人不可能利益那么多众生,弘扬那么大的事业。以前有些老上师也说过:“法王肯定是诸佛的补处。他若是一个凡夫人,在当今末法时代,不可能将佛法弘扬得如是广大、如是成功!”因此,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尘缘如梦 于 十二月 08, :54 下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各位道友大家好!& & & & & 2、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 &答:&&&惹琼巴做了一个梦,梦中去了邬金空行净土。当时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净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后来惹琼巴从梦中醒了过来,那时天已快亮,他心想:“这次到邬金刹土去听法,完全是上师的加持。那里的人说上师在常寂光土或现喜净土,我们却以为是在西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一样过着人的生活。哪里知道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他转念又寻思:“昨晚的梦,不是一个寻常的梦,是空行叫我向上师请法的暗示,我一定要祈求上师宣说稀有传记!”于是他向上师请求,米拉日巴尊者就开始叙述自传……& & &通过刚才的公案可知,上师无论于你面前显现何种形象,其本体实则与十方诸佛无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因此,对上师理当观清净心,了知上师绝非一般凡夫人,只不过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的病,看到再清净的东西也觉得不清净。实际上通过教证和理证来观察,外在环境也好,传法上师、听法道友也好,全部都是清净的,这是最强有力的事势理。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尘缘如梦 于 十二月 08, :53 下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各位道友大家好!& & &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 & & & & & &答:不仅是密宗有这种说法,显宗中也不乏其数。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而且上师摄受了我们这些贤劫千佛也未曾调化的浊世众生——当然,贤劫千佛并未全部出世,这里的意思是:往昔的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来到人间,而业力深重的我们并未得以调化,那么,即使贤劫千佛统统来了,也不一定能调化,唯有以上师的形象慈悲宣说妙法,才能真正摄受我们。所以,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已胜过了诸佛。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尘缘如梦 于 十二月 08, :47 下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各位道友大家好!& & & 4、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 答: 答:(1)应观道友为佛菩萨而不能观其过失。& & & & & & (2)&&&&&&闻法道友表面上虽有贪嗔痴等各种过失,但每一个人无不具足如来藏。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藏。&&&同时,他们获得了珍宝人身,又幸运地遇到了具法相的善知识,承蒙善知识以方便摄受,拥有听受佛法的机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未来佛。&&&同时,他们获得了珍宝人身,又幸运地遇到了具法相的善知识,承蒙善知识以方便摄受,拥有听受佛法的机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未来佛。《喜金刚·二观察续》亦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众生本是相好圆满的佛陀,然而犹如天空被乌云遮盖一样,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障蔽了,所以在轮回中显得愚笨、迷茫、有烦恼,实际上若能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马上就可以现前佛的一切功德。因此,我们不要将道友看成是坏人。& & & & & &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尘缘如梦 于 十二月 08, :58 下午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大恩根本上师!各位道友大家好!& & & 5、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 & &答:法器三过: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听法三种过失,依次障碍闻、思、修:第一种过失,是障碍闻慧,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佛法不可能听进去;第二种过失,是障碍思慧,如果一点都没有记住,已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第三种过失,是障碍个修慧,若杂有贪嗔痴烦恼,修行的智慧就无法现前。& & &末学平时这三种过失都有过,以后应该详细观察自己,如果具足这三种过失,当下就要远离,否则,所听的佛法再殊胜、再深奥,自己也得不到利益。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Q5-祥和圆满11B 于 十二月 09, :53 下午
师兄们好!感恩共修的机会。末学是第五组的,现回答第五题。题目: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样做?答:听受佛法的人叫做“法器”。法器三过是指: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有如下过失:1, 耳不注如覆器之过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法的时候,耳识万万不可四处分散,应该专心致志谛听说法的声音。如果耳识不能专注于法义,随着外界的声音而散乱,听多少法也得不到利益。闻法时,心要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倾听上师的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心里。不能对上师的话做任何拣选,要全部听闻。上师所讲的都有无上甚深的密意,因为我们自己障深慧浅,暂时不能理解就给与摒除的话,就会错失很多有益的东西,以后遇到相应的烦恼不能对治。如果不专注,就如同在覆口的碗上倒水一样,什么也留不下。上师讲的法再好,也如同耳旁风,得不到利益。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就不可能听进去佛法,这就会障碍我们的闻慧。闻法的时候,对所闻之法要铭记于心。不能一知半解或敷衍了事。上师所传授的任何法要都要努力用心记住,就算自己根基差,记不住所有内容也要尽量多记一个公案,一多记个法义,天长日久就会积少成多,逐渐将上师的教言融入相续而身体力行。我们平时解决问题都会找管用的方法,同样,听闻佛法时更要记住对自己管用的窍诀,如实的思维法义。将水倒进一个有漏的容器里,水终究会全部漏光。在闻法过程中,如果不好好跟随上师所讲的义理去思维,对上师所讲的没有记住,就无法用于自己的相续中,这就会障碍我们的思慧。在闻法时,若动机不良,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或参杂着贪嗔痴等妄念,那么,佛法非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果依靠佛法而造恶业,这没有任何必要。就如同向有毒的碗里注入甘露一样。 一堂课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小时,就算我们一天听一节课,这一个小时里能断除我们相续中的烦恼根本,具有不可言喻的价值。故一定要把时间精力全部用上,千万不要杂有任何“毒素”。听法在我们一生中非常难得,内心务必要保持清静,否则,若杂有贪嗔痴烦恼,修行绝对不会成功。所以说,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障碍我们修所生慧。我个人在平时闻法的时候这三种过失都有。现在忏悔。特别是“痴”方面非常严重,一个人在家里听光盘时一会就睡着了,常常是光盘放完了,人也醒了,而且听光盘睡觉比平时睡的还更香。那时的对治方法就是再听一遍。现在想想,真不应该。感恩现在学的预科班,知道了听法要用三殊胜来摄持。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小然 于 十二月 09, :37 下午
&:)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答:在梦中,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刹土,就在普贤如来的常寂光刹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后来惹琼巴从梦中醒了过来,那时天已快亮,他心想:“这次到邬金刹土去听法,完全是上师的加持中。那里的人说上师在常寂光土或现喜净土,我人却以为是在西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一样过着人的生活。哪里知道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有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这个故事是在阐释“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的道理。上师是法、报、化三身段总集,上师的三身遍于整个法界。我们看似凡夫的上师,其本体事实上与十方诸佛无别,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因此,对上师应当认真观清净心,了知上师绝非一般凡夫人,只不过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的病,看到再清净的东西也觉得不清净。但是作为凡夫,自己业障深重,对上师观清净心绝非易事,我们应该时刻观察自己的相续,时时忏悔。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尼玛 次仁 于 十二月 09, :15 下午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顶礼辅导员法师!各位殊胜道友,大家好!末学是Q3-尼玛次仁11B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答:首先对上师应当观清净心。如果不能地话,那是因为自己的无明所致。就好比已经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却不了解解题过程(末学指此过程是学佛的这个过程)。然后,应当观想上师是佛陀地化身。因为佛陀在临终时对众弟子曾说过:“我将化作善知识,利益众生”。如果有能讲如理、如法地上师,那么他就是佛陀,他的功德和佛陀本人是同等一样大地。因为上师的开释和传法,使得法脉世代相传,最终成就了后来地上师(或佛陀),所以上师也是诸佛之源。最后,因为十方世界的诸佛常驻在清净刹土,上师作为他们的显现和代表来度化浊世众生,从慈悲、恩德方面讲,上师功德胜过了诸佛。末学认为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不实之处。末学之所以选择了进修加行班,就是因为深信密宗的净观概念绝非虚言。但实际上,末学因为愚痴,总是轻易被莫须有地情绪所左右,而看不到“清净”。上师有将我们从愚痴这个坑带出来的强大力量,我们为了到达彼岸,应当非常尊敬代表着善知识地上师。所以末学认为,无论是密宗上师,还是显宗上师,或是普通地俗世人、动物、植物……,只要能引导我们走近“实相”地,都应该尊为上师、尊为佛陀和十方诸佛的化身。如果我们有幸能依止一位法相俱得地上师,我们应该无比珍惜和他在一起地点点滴滴,铭记他地每一个教诲,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缩短与正念的距离。从这方面看,上师的功德无论用甚么工具和概念都无法度量、称赞地,因为实在是大地没有边际。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Q5-诺沃卓玛 于 十二月 10, :06 下午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耳不专,意不持,杂烦恼。称为闻法时法器之过。 耳不专如扣着之碗什么也装不进,障碍闻慧。意不持如有漏的碗什么也没留下,障碍思慧。杂烦恼如碗里有毒,障碍修所生慧。平时闻法时三种过失都有,特别是杂烦恼听一会就昏沉,还是正念不够。反复祈请上师三宝加持如理修持,断除这三种过失。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智悲-圆中 于 十二月 10, :50 下午
顶礼大恩上师!末学是第二组的学员,现回答第二题.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这对你有哪些启示?听到了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净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我从中明白,上师虽然外表上示现为普通人,但其实早已和诸佛无二无别.只是我们福德浅薄无法现量见到,如同螺髻梵王与舍利子的公案一般.而且上师亦具有我们现量可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比如利生事业广大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推知,虽然上师外表示现为普通人,但是其实早已如米拉日巴尊者般,早已成就佛果.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单曲友珍 于 十二月 11, :24 下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上师感恩各位师兄末学是第五组的,现回答第5题。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答:首先我们应当知道何为法器,听受佛法的人叫做“法器”。法器之三过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就是说在闻法的时候不管是上师面前还是光盘面前,耳识万万不可四处分散,如果耳识不专注,就如同覆口的碗上倒水一般,尽管身居听法行列,但上师讲了半天也好像是对牛弹琴,全当耳边风,一句法义也没听清,也没听进去,那它简直是虚有其表,不是真正的耳朵。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若对闻法没有铭记于心,仅限一知半解或敷衍了事,一堂课下来,一句法义,公案也没记住,内心如一张白纸无任何印象,就像漏底的碗中倒多少水也无法留存一样,不管听了多少上师的教言也不会懂得融入相续而身体力行。3、杂烦恼如毒器之边:在闻法时,若动机不良,心存名闻利养,世间八法,或惨杂贪、嗔、痴等妄念,那么佛法非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同向有毒的碗注入甘露一样,修行绝对不会成功。此三法是如何障碍闻思修呢?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障碍闻慧,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佛法不可能听进去。意不持如漏器之过障碍思慧,如果一点都没有记住就已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障碍修所生慧。很多老修行人常说“修行好不好,要看有没有对治烦恼,如果能对治烦恼,说明这个人修行很好。”若杂有贪嗔痴烦恼,修行绝对不会成功。末学很惭愧,这三过都具足。在上师跟前或是听光盘讲法,我经常是耳识不专注,四处分散,对所闻之法一知半解,无法铭记于心,时间久了什么也没记住,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所以烦恼一大堆。末学今后打算这样做:应时常观修无常和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听法时,哪怕只有一点时间,只能听一小段,也要专心一致,对法要生稀有难得之心,对上师生起与佛无二无别的信心。用自已所学习的佛法对治生活中的烦恼,自利利他。时刻提醒自已,自净其意,是诸佛法。回答完毕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标题: Re: 《闻法方式》第三节课思考题研讨专帖/请道友们跟帖作答
作者: 圆怀-净华 于 十二月 13, :56 下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恩上师感恩各位师兄末学1组,我来回答问题。1、请以上师为例,说明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并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如显宗《入楞伽经》云:“圣人见清净,生于三解脱,远离于生灭,常行无相境。 ”意思是,圣者现见万事万物皆为清净,如此能生出三种解脱,远离整个轮回的生灭,恒常行于无相寂灭的涅槃究竟处。这就是佛法的真理,此真理在显宗、密宗的教典中均有宣说,只不过有些人被无明愚痴蒙蔽了慧眼,没有能力如理如实地照见这一切。以上师为例,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是诸佛的化现,其本体与佛陀无二无别。就像大海与波浪的关系一样。佛陀示现涅槃之际,曾对阿难等有缘眷属说:“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意即你们不要伤心,也不要哭泣,我将于未来时代,以善知识的形象利益你们。这个教证亦可说明,一切具有法相的上师,全部是佛陀化现。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三宝:上师身是僧众的本体:上师的身体住于清净戒律,令无量众生的身心暂时趋入善法,究竟得到无上解脱。这与僧众的特点相同。上师语是妙法的本体:上师的语言宣讲三藏十二部等殊胜教言,给无量众生的相续中种下善根,最终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与妙法的作用一致。上师意是佛陀的本体:从自性住佛性 来讲,每个众生的心与佛陀无别,上师也不例外;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上师的心已远离一切戏论,恒时住于无离无合、本来光明的境界中,这即是佛陀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的本体。三根本:上师意为空行:凡是证悟大悲、空性的圣者佛母,均称之为空行。由于上师始终安住于大悲、空性的境界中,故上师的密意就是空行。上师是加持的来源,依靠上师迅速成就。上师语为本尊:上师口里说出的语言,如果依教奉行,就能获得成就。这如同修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本尊而得成就一样。三身:上师身为化身:上师的身体在孩童时代,纵然跟其他小孩玩耍嬉戏,这种行为也能给他人植下解脱的种子;在年轻或中年时,通过转妙法轮,可令许许多多众生获得解脱;最后示现圆寂,能让无量众生感悟无常之理。因此,上师的身体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一种幻化身。上师语为报身:语言清净和风清净时,在所化清净众生面前所现之身,就是报身。而上师的语言清净,在证得圣果的有情(登地以上)面前,全是与报身无别的一种妙力,这种妙力即是所谓的报身。上师意为法身:上师的心识与法界光明无二无别,而法界光明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法身。三世佛: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中观庄严论释》说,如理如法地讲经说法的上师,其实就是佛陀的化身。上师是未来诸佛之源泉:上师讲经说法之后,众生的相续会得以成熟。若没有上师开示,劝众生发出离心、菩提心,未来那些佛显现上也不可能出现。上师是现在诸佛之补处:十方世界的诸佛现在住于清净刹土,上师是他们的补处或代表。&2、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惹琼巴梦中去了邬金空行净土。当时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惹琼巴从梦中醒来,想到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这对我的启发是,上师本就是佛,他化作上师的形象来度化我们,他会在不同的众生前做不同的化现,而且他不只是在娑婆世界,十方世界他都会去的,我们不能把上师看成人的形象,不该对上师产生分别念,而应该想到他就是佛。3、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往昔的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来到人间,而业力深重的我们并未得以调化,那么,即使贤劫千佛统统来了,也不一定能调化,唯有以上师的形象慈悲宣说妙法,才能真正摄受我们。所以,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已胜过了诸佛。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众生的佛性总有一天会苏醒,我们现在受到诸佛化身的上师摄受,而我们的善根也将成熟,有机会听闻上师宣讲让自他都能获得解脱的大乘佛法,依靠上师的指教便可即生成就。这样的恩德已经胜过了一切。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我认为这绝非片面之词,这样认为的话可能是对佛法了解的太少了。不仅是密宗有这种说法,显宗中也不乏其数。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过显宗《无垢虚空经》的一个教证:“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这已经非常明确地说了,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因为在末法时代,如来不可能于众生面前显现,而上师在娑婆世界中,可以见解脱、闻解脱的方式跟众生结缘,最后令其获得成就。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上师(善知识)即佛,从现在直至菩提果之间要好好依止。&4、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我们已经知道了上师就是佛,他来教化我们了,而和我一同得到教化的道友,不管他们现在是怎样的外相,最终都会被上师调化度脱,那么他们就应该是诸佛菩萨的化身。应该这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佛性理论来讲的。每一个众生皆具如来藏,闻法道友亦不例外。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藏。”弥勒菩萨通过三个理证 也成立“故说诸众生,具有如来藏”。同时,他们获得了珍宝人身,又幸运地遇到了具法相的善知识,承蒙善知识以方便摄受,拥有听受佛法的机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和现在佛本体上也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时间迟早而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这是从本体角度讲的但由于因缘没有成熟,如来藏上的障垢尚未遣除,所以无法现前佛果。闻法道友表面上虽有贪嗔痴等各种过失,倘若通过修行遣除一切垢染,那每个众生都是佛陀。从这个角度而言,应当将他们视为佛菩萨,而不能观察过失。《喜金刚•二观察续》亦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众生本是相好圆满的佛陀,然而犹如天空被乌云遮盖一样,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障蔽了,所以在轮回中显得愚笨、迷茫、有烦恼,实际上若能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马上就可以现前佛的一切功德。《大幻化网讲义》里也有非常丰富的教证。&5、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听受佛法的人叫做“法器”,法器在听法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三种过失。即: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指就像把碗倒扣过来,往进倒水,碗里一滴也不会倒进去。闻法时心首先很重要,心要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倾听上师的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心。不管在上师面前,还是在光盘面前,耳识万万不可四处分散,而应专心致志谛听说法的声音。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就像碗里有一个洞,往里面倒的水,会全部漏光。听法还要记住法意,光是耳朵专注听还不行,倘若对所闻之法没有铭记于心,一堂课下来连一个公案、一句法义也没记住,内心犹如一张白纸,讲完后什么印象都没有。不管听了多少上师的教言,也不会懂得融入相续而身体力行。上师传授任何法要,我们都应该努力记住。就算记不住所有内容,起码也要记几个对你管用的问题。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指就像往有毒的碗里倒水一样,倒进的水也变成了毒水。在闻法时,倘若动机不良,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治愈疾病等过患;或者掺杂着贪嗔痴等妄念,那么,佛法非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果依靠佛法而造恶业,这没有任何必要。尤其在上师面前听课时,不要把上师当作贪心的对境,也不要当作嗔心的对境、痴心的对境。世间上有那么多人,非要把上师作为贪嗔痴的对境,这是特别可悲的!听法在我们一生中非常难得,内心务必要保持清净,否则,若杂有贪嗔痴烦恼,修行绝对不会成功。很多老修行人也经常说:“修行好不好,要看有没有对治烦恼。如果能够对治烦恼,说明这个人修行很好。”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听法三种过失,依次障碍闻、思、修:第一种过失(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是障碍闻慧,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佛法不可能听进去;第二种过失(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是障碍思慧,如果一点都没有记住,已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第三种过失是障碍修所生慧。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严格的讲,三种过失都有,我每次闻法时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我想应该是恭敬心不够,如果上师以佛陀的形象在那讲法,我绝不敢如此,所以我要对上师观作佛。记不住的话就多看几遍。烦恼起来的时候,就把它推开或者稍微休息一下,慢慢的应该会好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为什么要考政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