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兄弟建房协议书自建房口头协议,包工不包料,一层是框架二三层四大角构造柱层层圈粱层层相淮二四墙和一八墙,成包方

日照市档案局(馆) 主办&&&&&&&&
&&所属分类 &&
日照考古录 第二卷东港卷
日照县历史沿革考略
日照县历史沿革考略丁涛日照县历史悠久,沿革变化较大。远古历史,虽无史书可考,但据两城、尧王城、东海峪等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见《中国历史地图集》一册)考古发掘的石刀、石箭头、陶鼎、黑蛋壳陶杯等古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拓定居,繁衍生息。商、周时代的姜姓大祖长太公望吕尚,曾避纣而隐居东海之滨的"东吕乡"地(今丝山、石臼一带。相传我国周代制度,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元和志》云:"海曲故城有东吕乡,太公望所出"。《后汉书》西海县注引《博物记》云:"太公吕望所出,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水名)"。光绪版《日照县志·古迹》记云:"棘津,城东二十里,去海里许"。《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五册)云:"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佐禹平水土(治水)甚有功,虞、夏之祭封于吕(吕,古国名,在今河南南阳西)姓姜氏尚其后苗裔也。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又《史记》云:"太公博闻,尝(曾经)事纣,纣无道,去之隐海滨"。后来文王招纳贤士,太公西归之。一日"文王猎(打猎),遇太公于渭(水)之阳(陕西省中部),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遂载与俱归(同车回家),立为师。"吕尚,又名姜尚,字子牙,亦称姜子牙,或称姜太公(见1979年版《辞海》)。文王卒,武王即位,太公望官至太师(武官名),尊为"师尚父"。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念尚谋居多,故在封功时,首封太公为齐侯(即齐国之始祖),建都营丘(今临淄)。据此可知,商代统治者在日照已有相当势力,而西周政权在商王朝的基础上,经过征战,则更加巩固。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771年),日照则为诸侯国莒之封地。《胶州志·大事》云:"周武王十三年封少昊之裔兹舆期为莒子,都于计。"旧时王制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兹舆期为子爵,故称莒子。计,即计斤,后改曰介根,在今胶县城西南城子村附近。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壬子,公元前549年),齐大夫崔杼伐莒,侵介根,莒国始迁都于莒(今莒县),日照仍为莒之封地。日照南有纪障城,先为纪国地,后为莒之城邑。《春秋左传注》云:"纪障者,本纪国之障邑也"。纪国,在今寿光县纪台村,公元前690年被齐所灭。《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云:"周莒纪障邑或曰本纪国地。纪障在南九十里,今安东故卫城"。《寰宇记》云:"海州怀仁县(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今安东城正其地"。鲁昭公十九年(戊寅,公元前523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使孙书伐之莒共公俱,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十四日)齐师入纪"。从此,纪障城又被齐国占领。师古曰:"障,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御寇也又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侯城,此即障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楚简王于其元年(公元前431年)北伐灭莒,日照又属楚,又属齐。莒国从第一代受封到楚简王灭莒,共二十三传。春秋中期为莒国之鼎盛阶段,其疆域比初封的五十里扩大了十几倍,南到郯城北部,北到胶县(介根),西到蒙阴东,东到海,东南到纪障。"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武力消灭楚、燕、齐、韩、赵、魏六国,统一中国,始称皇帝,采纳了丞相李斯之见,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郡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领县。当时,日照地属莒县。《汉书·地理志》云:"莒子之国,秦始皇县之"。齐之东境为琅邪郡(郡治所在今胶南县地),莒县为琅邪所辖。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日照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史部琅邪郡,郡治东武(今诸城)。汉初先因秦制,武帝刘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地方控制。海曲县的建置年代,史册无征,有待考定。海曲故城在今城西大古城村东南岭,总面积为11万4千9百多平方米,约为二百市亩。新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为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吕母率军攻破。《汉书·王莽传》记云:"天凤四年六月琅邪女子吕母亦起。初,吕母子(吕育)为县吏(游徼,掌一乡的巡察缉捕),为宰(即县官)所冤杀。母散家财,以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数百人,遂攻破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资治通鉴》二册1214页记云:"天凤四年,琅邪吕母聚党数千人,杀海曲宰"。光绪版《日照县志·古迹》云:"城南崮子村传为吕母故里"。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来任日照县知县的盐城人成永建(进士)写有《初至海曲遣怀》诗,诗中追忆了当年的情景,曰:"凋残市井初警眼,冷落炊烟欲断魂"。又清朝延安府察吏卜祚光(日照县丁家皋陆人)《海曲古城》诗曰:"黄尘风起岭云波,西汉荒城此日过名园景失征人泪,古碣敲残牧竖歌,怅望前村吕母崮,空余蔓草夕阳多"。光绪版《日照县志·掇余》记云:"瞻埠潭(今日照水库大坝南端库内)西南有小山,峙(耸立)河上,土人(当地人)以崮名之。村农属刂(音竹,即刨地)地常得铜镞及铜印(清)咸丰间(公元1851—公元1861年)复得古印,方二寸,鼻纽古朴,文曰:'海曲督印',篆法精妙,许君瀚(即许瀚,日照县河坞人)鉴别,以为汉印"。海曲县,历史上有两种误解。其一是:"分诸城之东为海曲县,故谓此城为东诸城"。按地理位置,海曲城在诸城之南,不在其东。故东诸城之说,不能成立。《寰宇记》云:"两海曲,一在海州怀仁县(今赣榆县),一在莒县即在日照者,皆不在诸城,明矣"。其二是:《汉书》琅邪、东海两郡各有一海曲县。这是当时书写之误。东海郡之海曲,实为海西,王莽曾改名为东海亭,故址在今江苏省灌南县地,《中国历史地图集》二册有标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724页记云:"海西县汉书地理志作海曲,钱大昕(清朝学者上海人)曰:曲当作西。李兆洛(清地理学家,江苏武进人)也谓海曲为海西之讹"。海曲县城被吕母攻破后,于原海曲县的西北乡置昆山县,属徐州琅邪郡。昆山县故址在今五莲县境,昆山西七里(原属日照地)。《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云:"汉徐州琅邪郡海曲县,昆山县及赣榆县地昆山县故城在西北百×里昆山西七里"。昆山,以山石如玉故名。昆山县的建置和废除年代,不见史册记载。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分诸侯,形成许多诸侯国。昆山即是当时的诸侯国之一。王云五主编的《历代统计表》注:"西汉元帝刘奭(音式)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三月,封城阳荒王子光为侯国"。《汉书·地理志》云:"琅邪郡县五十一海曲有盐官昆山侯国"。县人丁恺曾编著的《西海徵》亦云:"西汉属琅邪郡为海曲县,其西北乡为昆山国"。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昆山县废,改置西海县,属徐州刺史部琅邪国。废昆山改为西海县的具体年代,暂无考。"汉光武帝十三年废昆山改海曲为西海县"之说,于史不符,年代不合。按西海县隶属琅邪国,其改置年代,当在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之后。见《重修莒志·大事记》云:"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省城阳国,属琅邪;十五年(公元39年)封子京(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京)为琅邪公;十七年进封子京为琅邪王。明帝永平五年(壬戍,公元62年),琅邪王京就国都于莒,后徙开阳(今临沂)"。临沂称琅邪由此开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353页记载:"西海县故城在今山东日照县西"(未详具体地址)。光绪版《日照县志》无记载,地名普查时亦未发现故城之所在,待考。三国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西海县属城阳郡,郡治所在今莒县。曹魏,即三国时期的魏,以皇室姓曹,故叫"曹魏"。三国,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起,至265年止。也有人把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的时期,划为三国时期。"汉献帝建安三年,曹操併琅邪时,将西海县并入莒"之说,是望文生义。建安三年是公元198年,还是东汉时期。此时,西海县未并入莒县。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西海县省并入莒县,属青州城阳郡,郡治莒县。至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改属徐州东莞郡,郡治莒县。《山东通志》(卷十五)记云:"魏,西海省否未详,晋省入莒"。《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注云:"魏,西海省否未详,晋、刘宋(南朝宋)莒县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353页记云:"西海县:汉海曲县,后汉改曰西海,晋省"。光绪版《日照县志·沿革》云:"曹魏属城阳郡,省入莒县"。又小注中云"《纲钅监质实》云海曲汉县名,属琅邪郡,魏晋以来属莒"。究竟是魏还是晋时省并入莒,未详。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因八王混战,五胡(中国的五种胡人)亦乘机扰乱中华(史称五胡之乱,亦称五胡乱华)。时至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公元317年司马睿(音锐)南渡过江,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偏安于江左。而江北的黄河流域,政局纷乱。山东先后为许多割据势力所占据。因此,"国无定臣,臣无定主,忽彼忽此,归属不定"。至晋安帝义熙(公元405—418年)中渐复北境,重归晋朝。日照属东莞郡,郡治所在今莒县。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刘宋(公元420—479年):东晋相国刘裕,于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北伐灭南燕;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代东晋称帝,国号宋,以皇室姓刘,故称刘宋(南朝第一朝)。此时,山东被刘宋政权所统治。地方行政区划为郡、县制,变化不大。日照仍为莒县地,隶属徐州东莞郡,郡治所在莒县。元魏(公元386—534年),即北魏,北朝之一。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拓跋为元姓,所以也叫元魏。其早在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对峙。此时,日照又陷于元魏,属南青州(在今沂水)东莞郡。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梁乡县,属胶州东武郡,郡治所在诸城。梁乡故城在今两城镇。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孝静帝兴和中(公元539—542年)于梁乡置临海郡,寻罢(寻,不久的意思)。《续山东考古录》诸城县下记云:"永安二年置(胶)州,又置扶淇县、梁乡县。兴和中于梁乡置临海郡,寻废。魏书(云)梁乡有梁乡城旧以县南百二十里两城镇为梁乡城"。梁乡,在西汉时为诸侯国。《汉书·王子侯表第三下》(二册516页)云:"梁乡侯交,赵共王子(交,人名,赵共王的儿子),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六月封,十六年免"。《沂州府志·古迹》日照县下记云:"梁乡国,城东北四十五里两城镇,即是汉成帝封刘交于此"。梁乡。又何以称谓"两城"?《续山东考古录》卷十七记云:"第以两音近梁,别无依据",是说因音谐而演化。据地名普查时考证,金朝改置日照县时,以梁乡以南为日照,梁乡以北仍为胶西,后归诸城管辖,并于梁乡置镇。案口碑记传镇内南北大街北段分水岭处,曾设立两幢石碑(一在街东侧,阳面向西;一在街西侧,阳面向北),文曰:"诸日之界"。一镇两县分辖,故有"两县"、"两乡"、"梁乡"、"两城"之称。《日照县志·古迹》中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所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约在1947年之前,抗日战争之后,两城始全属日照管辖,待考。高齐(即北齐,公元550—577年),废梁乡县,归并莒县,属南青州(今沂水)义塘郡(郡治所在莒县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815页注云:"梁乡县,后魏(即北魏)置,北齐废"。"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置临海郡,废梁乡县"之说,与《魏书·地形志》不符。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属沂州(今临沂)琅邪郡。隋文帝杨坚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在地方行政上,改郡为州。隋炀帝杨广又改州为郡。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日照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今诸城)。唐初改郡为州。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建立了"道"(相当省)这一地方行政机构,道下辖州、县,当时分全国为十道。山东是河南道、河北道之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后的第二个分裂时期。中国北方被梁、唐、晋、汉、周五代相继统治,山东依然。但是,此时山东的行政设置仍袭唐制。故县志记云:"五代因之"。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日照属京东路密州,仍并于莒县。公元960年,赵匡胤结束五代乱局,建立宋王朝。至宋太宗赵光义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以"路"代替了唐代的"道",分天下为十五路。沈起炜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362页记载:"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辖境为十五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潍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四川、峡、广南东、广南西)"。1979年版《辞海》注云:"京东,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又把京东路分成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宋哲宗赵煦(音许)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元祐三年于高密县的板桥镇(今胶县城)置胶西县兼临海郡,日照镇又划入胶西县辖于密州。日照之名,即始于此时,迄今已898年之久。《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载:"纪要(云)日照汉海曲县,置盐官,名曰日照。按汉时无日照名。"光绪版《日照县志·旧志序》(明万历十八年)记云:"古无日照,有之,自宋镇金邑始"(邑,旧时县的别称),这是说"日照"这个名字,最早是在元祐二年建置日照镇的时候开始。汉代没有日照这个名称,更无"盐官城名曰日照"之说。何谓"日照"?《嘉靖青州府志》云:"以濒海日出处故名"。光绪版《日照县志·卷十·艺文·新改建学碑记》也记载:"日照僻居东壤,与扶桑相掩映,因以名邑者此也"。扶桑,神话中的神木,传说出太阳的地方有扶桑,又是古国名。《南史·东夷传》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里,地在中国之东","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我国自唐代诗人王维起以"扶桑"为日本的代称。1984年国庆节前几千名日本青年到武汉参观访问时,青年报还以"扶桑客人到江城"为题,报导了他们参观访问的盛况。"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是历史讹传。《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载:"石河县相传在海中,按古亦无此县"。《山东通志》卷十五———十六记云:"日照相传有石河县在海中,按历代地志皆无此县名。唯唐初析东海置石城县,后省,在今江苏海州界,亦不在县境"。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公元十二世纪初,北方女真族兴起,先灭了辽,又征服了西夏,接着进兵中原。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金兵攻破宋朝都城东京(今开封),次年四月又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从此北宋灭亡。高宗赵构渡江而南,建都临安(今杭州),是为南宋。公元1141年,高宗和秦桧狼狈为奸,杀了岳飞,与金达成协议,即所谓"绍兴和议"。从此,西起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县西南)东至淮水流域,南属宋,北属金。金朝在北方统治了一百二十年之久。"靖康之变"以后高宗南逃,山东全境即为金占领。金把宋在山东地区所建的京东东和京东西二路,改为山东东和山东西二路。东路治所在今益都,西路治所在东平(今东平县地)。金朝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升日照镇为县,属山东东路莒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山东"作为山东地区的政区名,也是第一次以"日照"为县名作为山东省的地方政区。自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山东省"、"日照县"两名称再没变动。元朝时期(公元1271—1368年):日照县属山东益都路莒州。蒙古族乞颜特氏,并金灭宋,建国曰元,都燕京(今北京),疆土之广,为历代之冠。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日照县隶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今益都)府莒州,初以二千户领兵镇守,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省镇守官,仍置县令。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为防倭(日本),于县南九十里置安东卫,其城池、民社、学校、钱粮均与州、县同。卫下设前、后、左、右、中五所。明天顺间(公元1457—1464年)调中所于天津卫(青州左护卫,后为天津右卫),调右所于徐州卫。隶属安东者只有前、左、后三所,后所即石臼所。安东卫的建置年代,说法不一,谨作如下考析:一、《明史》(卷四十、950页)记云:"东南海口有灵山卫,又有安东卫,俱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置"。《胶州志》云:"灵山卫城,在胶州南九十七里,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魏国公徐达,调指挥佥事朱兴,筑土城以僃(同备)倭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重修,外包以砖"《续山东考古录》卷十四胶州下记云:"洪武二十一年置灵山卫"。经胶南县地名办代查灵山卫志得知:洪武二十一年是扩建。据此,置期为"三十一年"和"二十一年"之说,概不成立。二、光绪版《日照县志·考钅监》:"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逆事露伏诛乃遣汤和、周德兴等沿海规划,筑五十九城以备倭,安东其一也"。县志古迹中记云:"卫旧城,明汤和筑于坊口(今稍坡西北一华里处),后移置今城",筑自何年?移于何时?未详。卫城如是汤和所筑,也不在洪武三十一年,更不是三十一年之后。因为,《明史·汤和传》云:"汤和、洪武二十三年感疾失音二十七年病寝笃不能兴,明年八月卒,年七十"。三、《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记云:"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置安东卫。又见光绪版《日照县志·职官》记云:"指挥佥事胡海,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调守安东卫,袭九世"。永乐十六年是弘治三年的前72年。永乐十六年就有胡海调守安东卫,又72年以后的弘治三年才建立安东卫,显然是错误了。四、《明史·兵三》记载:"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这是本文定为卫城建置年代的依据。光绪版《日照县志·沿革》也注云:"明志洪武十七年置"。是否妥当、备考。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先沿明制,日照县属青州府。至世宗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属山东布政司莒州直隶州(于青州府分莒为直隶州),十二年改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治所在临沂,时莒州直隶州降为散州。高宗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并卫于县,裁分汛、屯田之地,其学校归日照县,仍存卫籍。安东卫自建立到并入县,历358年,迄今已逾600个春秋。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清朝末帝溥仪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创建了临时政府,称中华民国。将清朝时期的二十一个省划为二十八个省和西藏、外蒙古两地方。日照属山东省。后因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及国内封建势力的妥协,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政权落入北洋军阀手中。1916年,袁世凯阴谋称帝失败后,黎元洪、冯国章、徐世昌、曹锟相继为总统,使中国陷入混乱局面。1927年国民党新军阀在南京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仍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这个"中华民国",就是俗说的"国民党政府"或"南京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山东分设济南、济宁、东临(即聊城)、胶东等四个道。日照县隶属胶东道。1928年(民国十七年)始称山东省政府,全国各省取消"道"的建置,各县直属省政府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国民党政府(即所谓中华民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渡江泛海,苟安于孤岛台湾省。日照县人民政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早于1940年3月16日在张兰村(今五莲县境,原属日照县)正式建立,称"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至1945年春改称"日照县人民政府"。日照县先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滨海行署滨中专署、滨海行署第三专署、滨海专署、鲁中南行政区滨海专区、沂水专区;1953年3月改属胶州专署;1956年6月又划归临沂专署(今称行署)。(撰于1983年秋)历史沿革考略(续)(1912—1985)朱庆科朱世林丁涛(一)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并就任临时大总统,布告中外,号称中华民国。此间,山东的政区建制仍依清末旧制。1913年2月,始宣布废除清朝的府、州,改为省、道、县三级。将济东太武道、兖沂曹济道、登莱青胶道三道,改为岱北道、岱南道、济西道、胶东道四道。1914年(民国三年),将岱北道改为济南道,治历城县,领27县;岱南道改为济宁道,治济宁县,领25县;济西道改为东临道,治聊城县,领29县;胶东道依旧,治烟台,领26县。日照县隶属胶东道。1928年(民国十七年),废除道的建制,设省、县两级,各县直隶省辖。1936年,山东划为12个行政区,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因日军入侵,只建立了4个,其余未及建立。日照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沂)。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济南。以沈鸿烈为主席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流亡到沂水。此时,全省划分为鲁西、鲁北、胶东三个行署。分辖17个行政督察区。1938年至1942年间,各区先后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日照县仍属第三督察区管辖。1945年,撤销了鲁西、鲁北、胶东3个行署,成立了鲁西、鲁北、鲁西北、鲁南、鲁中、鲁东6个政府办事处。第三行政督察区归鲁南政府办事处(即第四政府办事处)所辖。是时,日照县属鲁南政府办事处。1947年3月,以王耀武为首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撤销了6个办事处,设立鲁东、鲁西南两个行署。第三督察区归鲁西南行署管辖。日照县隶属未变。1948年6月,鲁东、鲁西南两个行署撤销,第三督察区仍保留。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垮台。(二)1937年12月,济南沦陷后,日本侵略军利用汉奸,拼凑了一个所谓的"治安维持会",代办"政府职权"事。1938年3月5日,伪山东公署成立,下设道、县、区、乡。当时全省划分为鲁西、鲁北、鲁东、鲁南四道和济南、烟台两市(青岛市归伪中央直辖)。日照县被划入鲁东道的控制之内。1940年7月,伪山东公署又将全省分为十道,日照县又划入沂州道。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伪山东公署瓦解。(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十万军队不战南逃。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积极抗战。但各地的抗日武装部队,虽有自己的阵地,却未建立完全的政权组织,仅是半政权性质的办事处。同时,由于我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抗战,所以又有党政不分的现象。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特作指示:要建立民主政权,创建山东根据地,并派遣一批苏区干部来山东工作。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1939年2月,我党在三庄区的范家楼建立了八路军日照办事处,隶属鲁东南地区管辖。1940年3月16日,在张兰村(今属五莲县)成立了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莒、日、临、赣四县行政联合办事处(滨海专署前身)管辖。是年8月,行使省政府职权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青驼寺(现沂南县)成立。1941年,我党开辟了滨海地区抗日根据地。年底,在日军的"蚕食"下,滨海根据地只保持莒县及赣榆间的区域。日照县的控制地区只有碑廓至安岚东西三十余华里、南北十余华里的狭小地区。经滨海地区批准,由赣榆、莒南两县划来大王坊、响石、盘古岭、东西棘子荡和团林等几十个村庄,建立了"团林区",归日照县领导(1943年归回各县)。1942年4月,鲁南专署的第四行署与莒(县)日(照)边的滨海区合并为滨海专署,日照县隶属该专署。1943年,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名为山东省行政委员会。设立胶东、鲁中、鲁南、清河、冀鲁边五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滨海专署下辖滨南、滨中、滨北三个行署。日照县隶属滨中行署。是年2月,建立的"日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归滨北行署管辖。1945年春,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名为日照县人民政府。同时,滨海专署决定,在日照南部由日照、临沂、莒南、赣榆、东海、郯城等析置了"芦山县"。4月,滨海专署改为行署,原辖三个行署改为专署。日照县、芦山县隶属滨海行署滨中专署。8月12日,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9月,撤销芦山县。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济南,解放战争开始。1946年3月,全省划分为胶东、渤海、鲁中、滨海、鲁南五个行政公署,17个专署。滨海行政公署下辖第一(滨北)、第二(滨南)、第三(滨中)专署。日照县隶属第三专署(滨中)。7月,滨北专署划归胶东行署,滨海行署改为专署,直属省辖。日照县仍属该署管辖。1948年,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署合并为鲁中南行署,下辖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共七个专署和徐州、新海连两市府。日照县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6月2日,全省解放。7月,第六专署改为滨海专署,日照隶属鲁中南行署(驻临沂)滨海专署(驻莒南)。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日照县属沂水专署。1953年3月,日照县属胶州专署(驻胶县)。1956年,日照县人民政府改称日照县人民委员会,属临沂专署(1978年7月称临沂行署)。1968年3月,日照县人民委员会改为日照县革命委员会。1982年1月,日照县革命委员会改为日照县人民政府。1984年4月,划出原石臼、丝山、奎山三个公社和城关镇东南部的沙墩、大韩家村、大石场、小李家村、张郭村、小石场、别家村等八个村以及两城公社的肖家村、尹家庙、东南沟、于家村、普车沟、秦家庄、小北庄、梁家村、汪家村、曹家岭、小王家官庄、东屯、西屯、孙家官庄、前河西、后河西、黑七门、泉子沟、东河南这19个村,合并建立"石臼港办事处(县级)"。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县改为日照市。"石臼港办事处"撤销,并入日照市,仍属临沂行署。
日照城考略
日照城考略丁涛日照城,是原日照县的县城。它座落于今市境东部偏北,东带长流,西绕峻岭,北依河山,南面奎峰;交通方便,形胜冲要。所以,日照自古即有"青郡要地,东省藩篱"(青郡,即古九州之一的青州郡,治所益都。唐代先称其谓青州,后改称北海郡。宋代亦曰青州谓北海郡,故简称青郡)之称。城之东侧,大河西岸(约在今建委、海曲园一带。见青州府志日照县境图),原是一个古郡的故址,郡名"沙浦"。明代《嘉靖青州府志》日照县下记载:"沙浦,古郡名。故老传云,地居阳月之处。沙河流绕其左,故以名之。"清代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拔贡、日照人丁恺曾《登奎山》诗的头一句就是"沙浦山无数"。这既承认日照有古郡,又确认古沙浦今日照乃梯山千峰的特点。清光绪《日照县志·凡例》记云:"古蹟旧有沙浦郡,已删之"。因何删之,未详。笔者认为,既然删之,必先有之。此乃至理,勿须多赘。日照镇,是日照最早的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也是"日照"名称之始。到了南宋时期的金朝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正如明朝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知县杜一岸为创修的《日照县志》写的序言云:"古无日照,有之自宋镇金邑始。"自改镇升格为县之后,始筑城浚池,方有日照城之称,并历为县署治所。截止1985年,由县改称市,历801年。日照城池(城谓城垣,池谓护城河),自金朝改镇为县20世纪80年代的日照县城一角时,始筑土城。元朝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县人相士安倡众增修,周二里,高二丈余。明朝正德七年(公元1512元),代理日照县知事王伯安重修东西二门,并命名西门曰"太平"(今百货大楼西侧),东门曰"永安"(今东港区政府院东墙外南端,海曲中路与华阳路交叉处偏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知县张执中(河北清苑县人)自城西护筑土城三面,并新设三门:南门曰"朝阳",北门曰"拱极",西门曰"镇武"(原太平门废除),势如重城外郭;东门依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知县杜一岸(今陕西澄城县人)又砌以砖,高二丈六尺,上宽八尺,并于东门增筑瓮城重门,设敌台四座,浚濠深广皆太余。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知县郑麟喻(今安徽祁门县人)又砌以石,如旧墙为一周,计四华里,共筑敌台十二座,城垛口一千四百八十三处。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知县吕补衮(河南长垣县人)于新城外浚濠深广皆丈二尺(地脉入城处不凿濠),并围以马墙(即马道)。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地震城圯;以上是清光绪十一年版《日照县志》载日照疆域图、城形胜图、城池图、县署图、学宫图、书院图。十三年,知县杨士雄进行整修。此后,又因旧整修多次。城的南北二门之外,各修筑阁楼一座;楼上以资瞭望,楼下即是通道。故老相传,南门外的阁楼约建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北阁楼早于南阁,约在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年)前后建立。日照城池,自金至清,历四代计700余年间;先后整修加固十三次之多,耗费诸多人、财、物力。清朝湖北督粮道、日照人丁守存于咸丰十一年写的《重修县城记》云:"阅城故址,墙之屹者仅三分有一。四月朔日(初一),邑侯张书升(今河北定县人)招予同众商定,即于初二日由东隅经始,八月初三日已十竣其八矣。通计所费不过万余。"由此可知,修城所费,或银元或银两,均不为少数。考历代筑城浚濠,无不为防御之计;不是防御什么"流寇"的攻击,即是什么"皖捻焚掠",盖为"自全计"而筑之;甚至修筑两重,即所谓的内城外郭。封建王朝如此,伪顽,日寇亦如此,或筑城池,或设寨栅,或碉堡林立。日本侵略者占据日照时,强迫人民群众,沿旧城墙新修了石墙,自以为"城墙高筑,固若金汤"。但当人民军队兵临城下,架立云梯或点燃炸药时,城再坚固,也只得以崩溃残败而告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长城,众志成城。解放后,日照城墙逐渐拆除,四门尽辟(南北阁楼于1958年拆除),然天下太平,相安无事。这是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不可想象的。1996年前的日照市人民政府驻地(冷为冰摄影)注释:①拱,两手合抱致敬。极,指北极星,也叫做"拱极星"。此星,古代以为天之最尊星。拱极,谓众星拱卫北极。后引申喻为四方归向京城皇帝。②瓮城,是大门城外,屏避城门的半圆形小城,亦称"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墙相等。唯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石臼所考略
石臼所考略丁涛石臼所位于日照市境东部,是日照的海隅要塞。其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南面是三峰并立、势如笔架、被誉为"一县文峰"的奎山;北面是以雨后悬流而得名的丝山。两山隔路相望,势如旗鼓之状。石臼建村,案口碑记传始于北宋之前,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石臼时隶日照镇辖。元佑三年随日照镇一并划归胶西县(今胶县治)辖于密州。南宋时期的金朝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日照镇为日照县。石臼,又是隶属日照县的三个半镇之一。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所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梁乡,即今两城。考石臼之称,是以原来村后大片裸露粗粒花岗岩上遍布"碓臼"状穴而得名;又以海岸向东南突出,形成岬角或曰半岛,故又称石臼岛;自明初建置"备御千户所"始称石臼所,也称石臼口、石臼寨,简称所口,或只称一个字———"所"。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为防倭寇(指日本海盗集团,日本古称倭国)建立了安东卫,下设前、后、左、右、中五所,石臼为后所,是安东卫北部的一个重要屯兵分汛(防守之意)之地,曾设有千户、副千户、百户等若干军职官员,拥有马、步兵千余人,并设有石城。光绪《日照县志·营建》记载:"石臼所城,周三里有奇,高丈四尺,南北西三门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避寇复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修。"城外南北沿海岸边,设有15个瞭望、报警的墩台,各有马步兵驻守。据地名普查时考证,石臼所城实为四门,并各有匾额;北曰:"奠盘",南曰:"安澜",东曰:"望瀛",西曰:"瞻奎"。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冬十月,金人围海州。浙西总管李宝帅舟师由海道进军,欲拒敌于胶西(县)。此时,宋名将魏胜遣人邀之。李宝逆风至东海解海州围,后与其子公佐引舟师至胶西石臼岛。敌舟已出海口,泊陈家岛,相距一山。而北风甚盛,李宝便向石臼龙神庙祈祷,顿时天遂人愿,风向转换,风顺舟疾,过山迫近敌兵。敌舟皆油漆,李宝命以火箭射之,于是浪卷烟焰,延烧数百艘,并斩其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俘其众三千余人,获其统军符印与文书等,还得其器甲、粮食以万计。因李宝祈祷时,"龙王神灵应",转换风向,大破了金兵,朝廷加封龙王神为"佑顺侯",并赐匾额"威济庙"。石臼,不仅是古今军事要冲,也是名胜古迹较多的地方。其西南隅海岸边(今"五一闸门"前),是世传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位仙人过海的地方,海岸岩石上留有仙人坐卧的痕迹,因名"八仙石"。东南岬角处(旧灯塔东北隅)有盛名四驰的巨大天然"自动石",当地群众叫"鬼动石"。该石随潮而动,二石不停的相互撞击,以小石投入二石之间,倾刻而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湖北督粮道兼按察使、日照涛雒人丁守存题书"天机鼓荡"四个大字,刻石以志;又龙神庙前(今石臼所港客运站前200米处)"石壁千寻,陡入海下,传为龙窟,澜翻渊淳,殊骇人目"。龙神庙东南15米处,有明朝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治)同知、日照人申安书写的"海上碑"两幢:一曰"天风海涛",一曰"万派潮宗"。在石臼西南4公里处的东海峪村,有被考古学界确认是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先后三次发掘的文物有石器、黑蛋壳陶杯、陶鼎等。其墓葬和文化堆积是互相衔接的三期,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发展情况的重要地层依据之一。石臼所以北不远处是多种史书所记载的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即太公望吕尚,亦名姜子牙)避纣隐居的"东吕乡"地。万平口处有其钓鱼的遗址,名曰"棘津"(水名)。石臼所西北约3.5公里处的明王台,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湣王台"遗址。湣王,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之主,故称齐湣王。他在位期间(公元前301年—前284年),因五国联合攻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他出走到莒(今山东莒县)。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记载:"湣王台,城东十五里,相传齐湣王走莒时,筑台于此"。现在的东西明望台村,本应是"湣王台"村,系谐音演化之故。石臼自古乃商贾往来之所,海运繁盛。安徽桐城县人方正玭(音:频)《石臼所观海》诗云:"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见县志)。"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开海禁"之后,渐成商埠。内地土特产品,多集结于此,装船外运。尤其渔汛期间,商贾往来,货轮萃焉,渔舟去集,十分繁华。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5、6月间,日照沦陷,而石臼则是日寇登陆后的首要据点。由于日寇的烧杀掳掠,致使商业萧条,工农业遭破坏。1945年日本投降后,1947年8月30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大举进攻山东时占领了石臼所。其横征暴敛,草菅人命,杀害革命干部、群众达2800余人。在敌人的蹂躏下,石臼所更加萧条冷落,直至1948年4月,石臼所解放,人民获得新生。注释:①两城,古称梁乡,西汉为诸侯国。南北朝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梁乡县。南宋时,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置日照县。梁乡为镇,北属胶西县,南属日照县,一镇两县分管,故有"梁乡之半"一说。②石臼备御千户所的建置年代,说法不一:《明史》四册·卷四十一·950页:"石臼岛寨千户所,在安东卫南,俱宏治(公元1488———1505年)后置。"《山东通志·沿革》卷十五·60页:"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中置石臼寨千户所。"《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记载同"通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64页:"明初置石臼寨备御千户所。"《明史·兵三》记载:"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光绪《日照县志·沿革》亦注云:"安东卫,明志洪武十七年置。"石臼所是安东卫的重要一所,该是相继建立。不可能百余年前建卫,百余年后置所。③《嘉靖青州府志·城池》:"石臼寨备御所,石城。在县东南周三里有奇。"④《嘉靖青州府志·兵防》:"石臼寨守御千户所,墩一十有五。"⑤李宝败金兵的作战地点,应是"唐岛"。《灵山卫志·形生·按》中记载:"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胶之险不在于胶,而在于唐岛口,岸陡水深,不俟潮汛,舟至即抵岸。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浙西总管李宝败金人舟师,降其众三千余人,斩其帅完颜郑家奴,即此地也。"清代日照人丁恺曾著《西海徵》记云:"宋史李宝传金主亮由海道袭浙江,宋高宗使李宝为浙西总管,宝乃纵舟抵东海解海州围,檄所部会密(密州)之胶西,遂至胶西石臼岛,敌舟已出海口泊唐岛。"又云:"高宗本纪三十一年十月丙寅李宝遇金舟师于胶西县陈家岛大败之惟是李宝传作唐岛,高宗本纪作陈家岛。"光绪《日照县志·考鉴》记载:"敌舟已出海口泊陈家岛。"唐岛,今属胶南县,在该县治东偏北,薛家岛西侧,唐岛湾内。岛长0.6公里,宽0.4公里,面积0.2平方公里,海拔19.5米,距大陆岸线最近点约0.4公里(见胶南县地名办地名卡片和1:50000军图)。陈家岛,在唐岛之东,是薛家岛镇上的一个聚落,属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见《胶州区图》)。《西海徵》记云:"李宝传作唐岛,高宗本纪作陈家岛唐岛今不可考,而陈家岛在诸城之东南琅琊台侧,去日照约七十里,则唐岛当即陈家岛。"此说与实地不符。唐岛在琅琊台东,相距约40公里。且中间有灵山岛和大株山相隔。唐岛与琅琊台无涉。琅琊台侧的岛当为"斋堂岛"。⑥所谓"相距一山",应是胶南县东南方的灵山岛或大株山。丁恺曾著《西海徵》上说的:"所谓隔一山者,即今丝山耳。"方向不符。唐岛和石臼岛,呈东北西南向的直线,灵山岛、大株山峙立于二岛之间,以此谓之"相距",合乎实际。而丝山却位于石臼所北,又在陆地,这对舟师、水路和当时作战实情来说,何谓"相距"之有?⑦龙神庙(祠),日照旧有七处之多,以在石臼所者名声、规模为大,创自何代不详。光绪《日照县志·营建·坛祠》记载:"元,延佑(公元1314———1320年)间重修。"光绪《日照县志·艺文·石臼所龙神庙记》记载:"照邑城东石臼岛旧有龙神庙,未考创自何代,知县吕补衮(清顺治八年任,即公元1651年)重修。
涛雒镇考略
涛雒镇考略滕义长 丁涛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涛雒镇人民政府机关院涛雒,在市境东南,距日照城19公里,东临黄海,胶新公路纵贯其南北,涛坪公路,自此而西,两路相接,适呈"丁"字形。客车接踵,设有车站。涛雒建村始于汉代,以与南店相对,曾名北店,后称涛雒,清代改作涛雒。涛,大波也,波是水的起伏现象;雒,与洛通,洛洛是水流下貌。涛雒濒海,潮涨时波涛汹涌,潮水环绕;潮退则流水洛洛。涛雒之名是否源出于此,不敢武断,诚望识者订正之。涛雒自古即处通道,形胜冲要。《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二、二十七曰:"金置涛雒镇",是当时日照县的三个半镇之一。清光绪《日照县志》记载:"明统志谓日照所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梁乡,即今两城,因旧时曾分属诸城、日照两县所辖,故有"一半"之称。明朝设有铺递,名"涛雒店铺"。旧时十里一铺,是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歇宿、换马的处所,故称铺递,亦作驿站。建国后于1952年涛雒复置镇,后又撤销,历为区、乡、公社驻地;为一方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有中学、医院,各业俱兴;1984年6月,又复镇制,辖75个自然村。"山东海滨广,日照为产盐之乡。"据《中国盐政史》记载,西汉武帝刘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国家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于三十八处郡、县产区所在设立盐官。山东就有海曲等十县。涛雒则是海曲县的盐产重地。民国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涛雒镇,在山东日照县东南四十里汉时有盐官。"清朝县人丁恺曾著《西海徵》上亦写道:"涛雒之名,不知始于何时,然自汉时已有盐官。"又据《中国盐政史》记载,北宋(公元960-1127年)初年,盐政始复归一,设涛雒盐场。元、明继之,终清之世无所变更。光绪《日照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均设有涛雒场大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曰:民国初改称场知事。涛雒早在宋朝即行通航,因有涛雒口之称。《王氏家谱》记云:"因避红军(指红袄军)之难,收船涛口,时在大宋(南宋)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至清朝康熙(公元年)初年,朝廷因故实行海禁,不准通航。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涛雒进士丁泰奏请海边内港议准通行。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海运渐开,涛雒口估客(商人)云集,南连子新栈口(即旧张洛口),货船萃焉(萃、音粹,聚集之意)。从此,涛雒逐渐发展成为县城南部的一个商业重镇。其鼎盛时期有大小商号近百家,货、渔船数百艘。随着商业的发展,曾设有"东海关"、"厘金局"等官署。涛雒旧有土城,城东门里咸水井西侧,尚有一段南北走向的残垣。清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始筑砖石结构的圩墙,圩外浚壕。清湖北督粮道兼按察使、涛雒人丁守存撰写的《涛雒筑圩记》云:"庚申(咸丰十年)之冬,予因公回里;皖捻焚掠青口(今赣榆县境),人有戒心,各谋踞山入海为自全之计。与诸父老议筑圩,人有难色。迄辛酉(咸丰十一年)春,寇警日甚乃就涛谋集其事经始于三月十八日,度地周九百七十余弓(一弓为1.6米,360弓为一里),至七月而规模粗具。八月二日皖捻入境,濠陴(陴,音皮,城墙上的矮墙)尚未完备。幸海潮大至,贼(指皖捻)不敢逼,北窜而去。乃益加浚筑,添置炮楼十座。十月贼南旋,圩防颇严,安堵无恙。同治六年丁卯(公元1867年),自秋迄冬,捻逆驰逐海滨者数月,竟以照境为战场附涛数十村居人,咸倚此圩以永保。"涛雒圩高约六米,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四门之额皆镌有朱红大字:南曰"朝阳门"、北曰"奎光门"、东曰"观海门"、西曰"望岱门"(岱,泰山的别名),附城外浚壕宽约10米,深2米许。四门外均架有桥梁,可提可放,谓之"吊桥"。1939年农历腊月二十七日,侵华日军占据涛雒,为非作歹,历数年之久。1945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七日)涛雒始获解放。自此城墙相继拆除,四门尽辟。涛雒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的进士、举人,不下20人,举人以下的文人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今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即是涛雒人。警民国十五至廿五年间涛雒镇里主要住宅、堂号、商号简布图
两城地名考
两城地名考丁涛两城在县城东北21公里处,东近黄海,北临大河,地处平原,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确认是龙山文化遗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开垦定居,繁衍生息。1936年和1954年两次挖掘调查,内涵文物丰富,有石刀、石斧、石箭头、黑陶杯、刀币等。这里古称梁乡。西汉时为诸侯国之一。汉高祖刘邦之孙、赵共王刘恢之子刘交,当时被封为梁乡侯。《汉书·王子侯表第三下》(卷十五,516页):"梁乡侯交,赵共王子,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六月封,十六年免。"《沂州府志·封建》(卷五———七):"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封赵共王之子交为梁乡侯今日照县地。"又府志古迹中记云:"梁乡国,城东北四十五里两城镇即是,汉成帝封刘交于此。"《续山东考古录》卷十一之十七诸城县下记载:"旧以县南百二十里之两城镇为梁乡城。"南北朝时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分胶西县(故址即今胶县治),在此立梁乡县。东魏孝静帝兴和中(公元539——542年)又于梁乡置临海郡,寻罢(寻,不久的意思)。《山东通志·古迹》(卷三十七)记载:"梁乡古城在县(诸城)南120里,后魏永安中置县,"梁乡县,北齐时废除。南宋时期的金朝置梁乡镇。从此,一镇分隶两县,即梁乡以南属日照,梁乡以北仍为胶西县辖,故有"两城"之名,也称"两县""两乡"。《日照县志·古迹》中注云:"明统志谓日照所辖四镇,有石臼、涛雒、沙沟及梁乡之半。"《续山东考古录》卷十七记云:"第以两音近梁,别无依据。"是说因音谐而演化。但此说与明统志所谓"梁乡之半"不符。据考证,两城镇内南北大街北段分水岭处,曾设立两幢石碑,一在街东侧,阳面向西;一在街西侧,阳面向北。碑文:"诸日之界。"现年五十岁左右的人,记忆犹新。又,传说大街西侧有一户,炕南头在日照,炕北头就属诸城。《沂州府志·古迹》记载:"今琅琊台、始皇碑割附诸城,而梁乡镇,日照犹隶其半,其城址久废。"光绪《日照县志·乡社》记载:"东乡(旧名安仁乡)梁乡社领五村。"再《诸城县志·古迹》中的记载,完全证实当时两城镇确属日诸两县。如清嘉庆重修《诸城县志·古迹》第五页记云:"梁乡城,永安中所置县南百二十里,盖谓今两城也。"又道光十四年修《诸城县续志·疆域》十一页记载:"两城练领四十一村,"现在的两城、大界牌、小界牌、斜屋、王家滩、夏家村、瓦屋、关帝庙、竹园村等,均属当时的诸城疆域内的两城练。约在1947年之前,抗日战争后,两城全属日照领辖。自那至今,先后为区、乡、公社、乡驻地,是一方之政治、文化中心。
夹仓小考丁涛夹仓,位于市境东部,傅疃河西侧,廒头河东北方,东南濒临黄海,北距日照11.5公里。据考,夹仓属元朝建村;因处于海、河相夹之间,又有官设的常平仓(亦称社仓),故名夹仓。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元(朝)设巡检司于刘三公庄(即今三庄),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移于夹仓镇。"尔后,又设有急递铺。《元史·兵志》载:"古者置邮而传命,示速也。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元经世大典·急递铺总叙》载:"十里或十五里或二十里设一急递铺。十铺设一邮长,铺卒五人。文书至,卒腰革带,带悬铃夜则持炬火焉。道狭,车马者、负荷者,闻铃则遥避路旁,夜亦以惊虎狼。定制一昼夜走四百(里)。"悬铃者,即今之警报器也。清朝,日照设巡检一员,驻夹仓;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巡检司移于安东卫。夹仓旧有石城,史称巡检司城。光绪《日照县志》载:"夹仓巡检司城,周60丈(10尺为一丈),久圮。"巡检司辖有四墩,即相家墩、焦家墩、蔡家墩、三贫口墩,以资报警。夹仓海口,旧时岸缓水深,不待潮汛,舟至即可抵岸。因此,在元、明纷争之日,海盗猖獗,此处屡受祸害。故明、清之世历为安东卫或安东营的重要分汛之地。光绪《日照县志》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舟一只登夹仓口,约60余人,各持利刃,望屋而食。卫官合县民共击之倭败南遁。三十六年倭舟复至,掌印指挥王道率青州营千户徐光华奋力御之,(倭寇)数日始去。"《昭忠祠碑记》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入南京后,朝廷慌恐万分,命所在地方举办"团练"。"夹仓为日照城南巨镇,制器练勇,捍卫一方。其时,团长尹兆禄等倡议筑寨守御。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六月初旬,土功具兴。工未及半而贼(指反清的起义军)至。八月初九日至夹仓镇,尹兆禄督众力战,毙贼百余。贼势复聚,诡词乞和,以大队绕圩北,由东隅缺口处冒死冲入,我勇展开巷战,卒以路穷力竭,尹兆禄暨240人,并邻村130人同时殉难。朝廷悯恻,命祀'昭忠祠'并准于殉难处所自行捐资立祠。"昭忠祠,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创建,位于夹仓镇内天后宫西偏隙地。夹仓口,曾是日照八大海口之一,通商口岸,驰名于上海等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注云:"夹仓镇,在山东日照县东南二十五里海口。有石城其南多盐滩,繁盛同涛雒、石臼两镇。"解放后,夹仓曾为区、乡、社驻地;农历每月逢三遇八为集,有早市。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3年),县知事佟国瓒立义集碑于此。注释:①常平仓,汉代以后历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备荒赈恤"而设的粮仓,因设在里、社,且由当地人管理,亦名"社仓"。②巡检司,官署名。巡检是官名,始置于宋代,主要设于关隘要地,或兼管数州数县,或管一州一县。《明史》载:"巡检司巡检,掌扑盗贼,诘奸宄(宄,音轨,指犯法作乱的人),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
栈子小考&丁涛栈子,位于市境东部偏南,僻居海隅;北距日照城21.5公里,隶属涛雒镇。据考,清朝初期即有几家贫民在张洛口(今小栈子村一带)居住,以捕鱼为生。土人以其居处附近用竹木架设的古栈桥而取名栈子。清光绪《日照县志·疆域·海口》记载:"栈子村,地临海岸,四面近水,沙碛不可种植,贫民集居,利便捕鱼,历久渐有数十家。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夏大水,庐舍一空。邑侯孙察騐(日照县知事,名世璋,四川人),令移居村西之沙岭(即今村址),亲划界限,各占一区,中立公市。村东北有墩,墩东张洛口分出二水,环抱此村,故名曰冫口子。居民感德,立石以志(碑文附后)。"又注释云:"冫口当作栈,因两水夹入海口,遂相沿作冫口。"这就证明"栈子"是本名,而"冫口"字则是随意自造,不符合正音正字的要求。所以,于1983年3月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恢复本名"栈子",并定为标准名称。栈子本是一个自然村,后因人户多,为便于管理分为一、二、三和"海员"四个行政村。日寇侵华时期,汉奸头子、杀人魔鬼陈诚功率所谓"和平军"、汉奸队盘踞此村,为非作歹,历时数年。1945年栈子村解放。附碑文:"口子庄古无人烟地,四面皆水、尽沙碛,不可种植,虽系海口,而舟不可泊。贫民无住址者,利其便捕鱼,屐屋而居,渐有数十家。乾隆二十一年夏大水,庐舍一空。县尊孙公世璋察騐至其地,令移居于村西大岭,亲为划界限,各占一区,中立公市,以便居民。兼恩免升科,即后有买卖,以免过割,村人尸祝之,久欲立石保果。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捕鱼家以交易无定所,即以草市作鱼市,早西晚东。春间不许渔客行人自入网家买卖,并修官称以防巧诈,益感公盛德,贻留无穷也,爰砌石恩盖作定约焉,是为记。道光四年仲春谷旦郑顺叶方美叶方新冯锡陈宽刘礼郭琫丁鏻郑和许山傅随安谭永祥以上碑文,系周绪传抄录家藏。但其中有些语句,含义不清,尚需进一步考证。这里仅举几例,如碑文"久欲立石保果",一说:"久欲立石未果"。又碑文"爰砌石恩盖作定约焉,是为记",一说:"爰勒石铭"。说法不一,难定孰是。注释:①屐,音戟,木底鞋。屐屋,比喻屋子狭小。②升科,旧时凡新垦荒地满一定年限后,政府照一般田土收税条升科开始征收钱粮,称"升科"。③过割,亦称"推收"。中国旧时田宅买卖、典当或赠与所办的过户和移产权手续。④尸祝,即崇拜的意思。
海曲村落名称渊源与建村因由浅识
海曲村落名称渊源与建村因由浅识丁涛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不同范围的各类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村落名称是地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名的来历、含义、沿革、词语构成、分布规律、建村因由等,乃是一门科学,叫地名学。地名研究,源远流长。现在,仅就村落名称渊源和建村因由等谈点粗浅认识,作为引玉之砖,意在与识者共同探讨、挖掘这一文化遗产。村落名称渊源村庄,亦称村落、聚落或屯子、屯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之前,人们过着游猎生活,居住不定,迁徙无常。当人类发展到氏族社会,开始组织家庭这个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走向了定居生活时,便出现了比较稳定的聚居点———村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村落也相继繁衍,以至某些村庄逐渐发展成为城镇或城市。每个村庄,不论大小、建村年限多少,都有个名称。而村名,虽不像大陆、海洋、山川、湖泊那样古老,几经沧桑,但同样有其一定的演变过程,记载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呈现出自身的地形特点等。综观原日照县(市)村名,按其含义,究其渊源,至少可分为下列十几种情况。.以姓氏或人名为村名:这类村名占的比例较大。村中的人物或姓氏,所以能够成为村名,一般或者还有如下某一原因:①该村占籍的创始者或曰首迁户;②是该村几个姓氏中的望族;③在该村有名望或权势者。村庄规模,除了"官庄"以外,是一家一户,顶多是几家几户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人们一时发现不了其居住点的特征,想不出美好含义的名称时,只好用最简单的方法,以姓氏、人名做村名。如冠以姓氏的王家村、丁家庄、赵家、高家。有如虎山乡的"崔景阳"、碑廓镇的"郁峰岭"、三庄镇的"三庄"等,均属此类。崔景阳是直接以人名为村名的,他是该村的先居者。三庄,以刘三公———刘勰故里,故名(沂州府志记载为"三儿庄")。2.以山水、土质而名:依山傍水,是古人择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故有不少村落即以靠近的山或水而名村。如竖旗山、黄山前、丝山、寨山前、团山子、小海、黄家河、尹家河、黄泥崖等都是。3.以地形、地物而名:以地形而名的,如簸箕笃、沟涯、崖头、大洼、罗川沟、陡岭子、沙岭子等,还有高家沟、李家洼、刘家湾、马家岭等;以地物而名的如桥东头、栈子、碑廓、大界牌等都是。地物指地球表面的固定性物体,如建筑物、道路等。4.以官职或职业而名:如南湖镇的庄头、后村镇的杏坊、皂户沟等都属此类。我国封建社会中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寺庙等均占有大量土地以佣佃耕种,收其租入。这类田地史称"庄田",设立经营管理庄田的组织,谓之"田庄"。每个田庄,都设有庄头和庄丁若干人,庄头即田庄的主要管理人。其首迁某处定居建村,故人称"庄头村",简称庄头。皂户沟是因有个当过"皂隶"的人居此,又地处沟畔,故名皂户沟。皂隶,为旧时官署中的差役。其职责是"出司呵殿,入执刑杖侍立"。司,掌管也。呵殿,即古时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随从吆喝,在前者所称"呵",在后者称"殿"。杏坊,是本名"刑房"的演化,以曾在刑房当过差的人居此而得名。5.以宗教、寺庙而名:以寺庙命名的村落,几乎到处可见。"寺"与"庵"虽都是佛教徒的奉神之所,但有称呼之别。和尚所住称寺,尼姑所住称庵。道教的道士所住称观。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他们把消灾降福的希望寄予天和神。所以,就信神、供神、拜神。这种情况也就自然地反映到村名中去。据考,我县村名凡带有寺、庵、观的,多是最早迁民以临寺、傍庵、近观而故名。如寺后、回龙观、许家庵等都是。庙,是供祖宗或供神佛或供历史名人的处所,以此为村名的如官帝庙、双庙、泉子庙、马家庙等都是。宫,即庙,石臼所的王母宫,即以临近"王母娘娘"的宫殿故名。上述村名都富有宗教、迷信色彩。6.以物产而名:物产是聚落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被人们大量采用于地名。一些名符其实的村名,突出了地方性物产,如桃园、竹园、莲村、田家窑等均属此类。涛雒镇的"廒头",是因当时曾立灶煮盐,或紧邻屯积食盐的"仓廒",故名。日照街道的大小莲村,均在当时以村旁的莲花汪而得名。7.以与军事、政治有关而名: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在边境地区或设立卫、所,或修筑墩台、堡、营、寨、屯之类的军事设施,或驻兵防守,或借以举火传讯报警。自元代起出城每隔十里设一铺(堡),叫"铺递",亦称"驿站"。凡建村时靠近上设施的,或座落其遗址的,往往带有卫、所、屯、营等军事设施名字。日照县这类村庄不少,且一般又分布于县境东部和沿海地区。如安东卫、石臼所、刘家寨、东南营、韩家营、张家台、东屯、烟墩岭等,便属此类。安东卫就是明初为防倭寇(日本海盗)而设立的重要军事基地。石臼所则是卫的重要讯地之一。8.以封建制度而名:中国封建社会皇室、贵族建立的田庄,其田地属皇室的为"皇庄";属政府官僚的称"官庄"。明代皇庄遍及郡县。史籍记载,明武宗即位(公元1506年),建皇庄三十余处,占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五顷。辛亥革命后,皇庄始被消灭。日照县带有"官"字的村庄有三十余个,以河山乡为最多。皇庄不多见,唯有竖旗乡的板石村,原名为"代皇庄"。9.以经济活动有关而名:这类村名多带有集、店等字。集,指农村定期定点的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市场。凡带"集"的村名,都是因为有集,或曾经有集,或靠近集市。小后村乡的焦家集村,就是曾经有集故名,后来集场他迁(迁于小后村),而村名依旧。碑廓镇的东、西集后二村,就是以临近集场而得名。带"店"字的,多是先有以开店为业而得名的。如河山店、南店、庞家店等都是。有的店,犹言"站",属于官设,以为传递文书和官员途中住宿之用。城后的店子村即属此类。据清康熙《日照县志》记载:原名"石汪店,县北二里,左有一汪,岸底皆石,店因以名"。后俗称店子。10.以古地或传说故事而名:这类村落虽然不多,但也并非个别。如明望台、尧王城、沈马庄、大古城、将帅沟等便是。明望台,本名为"湣王台"。史籍记载,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秦、魏、韩四国,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五国之兵伐齐。齐国战败国破,湣王逃到莒国。在莒期间去海滨筑台观海。后人称此台为"湣王台"。清光绪《日照县志·古迹》载:"湣王台,城东十五里,相传齐湣王走莒时筑台于此。"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马姓迁于古台侧居住建村,遂以台名村,后演化为明望台。尧王城,本为燕将乐毅城。乐毅破齐都临淄和其他七十余城之后,又用一年的时间围攻即墨、莒国内城。二城周围建了不少营垒,尧王城便是其中之一。人称此城为乐毅城(乐音"要")。后以尊崇尧王而演化为"尧王城",实则与尧王没有任何干涉。大古城以东临西汉海曲县故城而得名,后来建立了小古城村,为予以区别,始称大古城。11.以方位、量词或形容词而名:岚山头、东湖、东西石墩、东西山前、山后、南岭、东河南等,皆标出方位;十里铺、八里庄、五里河子、七里河子等又皆冠以量词;大荒、草坡、长青岭等,便是加以形容词的村名。12.以吉祥嘉言而名:如高旺庄、高兴岭、朝阳、东风、红旗、红卫、和平村、东西辛兴、化龙村等皆属此类,都含吉祥话,以寄寓着人们对兴旺发达、平安美好的愿望。按村名含义分类,尚不止这些,这里列举的只是一般情况。也有的村名可以跨几种类型或介乎二者之间。如两城镇的东屯、西屯,既含军事设施之词,又有方位词义这里不多赘述。明清建村何其多日照县(包括今县级日照市)现有大小自然村镇1288个。有史记载的历代(时期)建村数目是:春秋时期2个、汉朝12个、南北朝1个、隋朝4个、唐朝5个、金朝3个、宋朝13个、元朝55个、明朝661个、清朝395个,共计建村1151个;仅明、清建村者计1056个,约占现有总村数的82%左右;余者为民国期间(建村46个)以及后来所建。据考,之所以明、清两代建村多,并非此地自古村落奇少,而是历代纷争战乱,自然灾害严重,百姓不得安生,或死亡或迁徙,而致"十室九空"。尤其宋、元之际,中原各地长期遭受兵祸,狼烟迭起,战火频仍。日照虽非中原重区,但是战火纷飞之影响,却相当严重。清光绪《日照县志·食货志》记载:"日照屡经大变,人逃地荒,甚于他境。"元帝入主中原之后,以极其残暴的手段压迫剥削各族人民。为了死中求生,农民纷纷起义,与元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历十几年之久。起义者残遭镇压失败后,而元朝诸王将领又各怀异志,内讧遂起,先后在豫、鲁等地区,展开争城夺地之恶战。朱元璋兵出江淮,进取山东,收得河南,北定北京,据险设防,统一中国,当然又是一场更大的兵灾战祸。上述历时数十年的兵荒战乱,致使中国大地荆棘丛生,满目疮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摧残破坏,造成"居民鲜少,土地荒芜"。或者"战过而墟,屠戮无遗"。除以上兵乱之外,自明朝初年起,我沿海地区还时有倭寇(日本海盗)袭扰,致使沿海居民大量迁入本省内地或外迁他省。这也是造成人烟稀少的原因之一。在那战乱的年代,自然灾害又接连发生。据清光绪《日照县志》记载,自金朝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二年),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即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达40余次之多。且每次灾年都是"民大饥"、"民绝食"、"民多死"。如"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旱、蝗,禾豆灾,死者枕籍于道"。"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旱、蝗、大饥,人相食"。人吃人!"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地震声如雷,城舍多倾圮,后屡震,历四年始息"。在上述那样的兵燹、灾荒之下、疫病也必然随之广泛流行。所以,许多村落,甚至名城重镇,也不得不随着人们的死亡、流离而消亡泯灭。我日照就曾一度使村庄毁去"十之八九",造成一片荒凉。明朝的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在残酷的征战中获胜。建立了明王朝之后,他认识到"弦急则断,民饥则乱",便告诫官吏说"天下初定,百姓困乏,当今要政在于安养生息"。于是,为了改变因屡遭兵燹、灾害、疫病流行,人民死亡流离,致使地广人稀,凋敝不堪的景象;为了笼络人心,避免内乱,他采取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史籍记载,自洪武(朱元璋在位的年号)三年(公元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仅47年间,先后移民达十三次之多。这些"移民大军",在地旷人稀的大地上占产立村,重建家园。当时,还特别鼓励人们到山东、大河南北最荒芜的地区,尽量开荒,作为主业"永不起科"(即永不纳田税。事实上过了四、五十年以后,都陆续纳税了。)据部分姓氏谱牒记载,明初徙居日照者,多来自江苏东海①等地,其次是山西洪洞县,也有少数来自河北枣强县的。来自江苏东海等地的,除官方移民外,还有一些是于元末明初为避战乱,自行扶老携幼弃家北迁至此的。见《孙氏家谱》云:"孙氏上三世居江南江安县竹米巷,元末四世祖因避乱,同叔兄燕奇、燕礼徙东海,复辟红军(红巾军)徙日照之夹仓"。在日照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祖籍东海,明初被红头苍蝇咬来的。这个"红头苍蝇"就是对红巾军的贬称。明末清初,同样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堕落,剥削压迫,再次引发刀兵四起,连年混战,致使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百姓逃亡,村舍废弃,人口又一次大减。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来任日照知县的杨士雄(浙江人)在续修《日照县志》时撰写的《续志序》中写道:"皇上龙飞之三年(即康熙三载),余奉命来知县事,甫入境(刚入境)见郊原芜荒,村舍萧条之状,殊增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激动、愤怒或惋惜),询(查问)邑志,佥曰(都说)兵燹时湮没无存矣。"藏于室内的档案资料都荡然无存,可见当时战乱之深重了。满族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后,一方面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奖励垦荒;另方面也出于"分而治之"的策略,效法移民,令人多地少的民众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去。即"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去占产立村,垦荒创业,以防闹事。此时,日照又新建立了一些村庄,耕地亦随之迅速扩大,人口也大量增加。而这些新建村庄,除了跨地区的异地相迁之外,不少是内地村庄析置派生的。总之,日照明清建村多,不仅是众口皆碑,也是有据可查的。通过地名的调查考证,研究居民地的发展变迁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注释:①东海:秦置郡名。初治今山东郯城北,故楚、汉之际也称郯郡。西汉时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唐初改称海州,后又改为东海郡。南朝宋时分置东海县,明为海州。民国初又改设东海县,今属江苏省。②红军,是指"红巾军"的略称。即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故名。当时亦称红军或香军。其中郭子兴部,就在江淮地区发展活动。郭死后,所部主要由朱元璋统帅。"官庄"的由来官庄之名,始于唐代。顾名思义,它与"官家"、"官府"有关而得名。史籍记载,我国封建社会,皇室(皇帝的家族)、贵族、官僚、地主、寺庙等均占有大量的田地,以佣、佃耕种,收其租入。前面已经说过,这类田地史称"庄田"。设立经营管理庄田的组织,谓之"田庄",也称"庄园"。因朝代不同田庄的名目也不相同。属皇室直辖的田庄为皇庄。在汉代称苑,唐称宫庄,明初仍称宫庄。属政府直辖的田庄为官庄,在北宋时称屯田庄,南宋则称公田庄。属贵族、官僚、地主直辖的田庄为私庄,也有义庄、别墅、别庄等名称。属寺庙的为"常住庄"等。每个田庄,都设有庄头和庄丁若干人。田庄中的雇农和佃农,称"庄客",亦称"田客";是佃农的,亦称佃客。庄客的家庭称"庄户"。我国历史上所说的"客家子"、"庄户人",其源于此?明代皇室、勋戚、中官及权臣,在各地广置田庄。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朝庭没收了太监曹吉祥的田地为宫中庄田,立庄称"皇庄",这是皇庄名称之始。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京城附近有皇庄五处,共占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一顷等于100亩)。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及之后,皇庄遍及郡县,增至三百余处,共计占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余顷。诸王、外戚求请庄田及占夺民田为数更多。清代皇室也占有大量田地、设立不少田庄。并规定由内务府(专管皇室事务的机构)管理的田庄为皇庄;属各部、寺的田庄为官庄。到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属内务府管辖的皇庄达八百九十六处,有田三百三十六万九千九百余亩。辛亥革命后,皇庄始被消灭,官庄则名存实亡。原日照县冠以姓氏的官庄有39个,未冠姓氏的官庄3个,共42个。分布于河山、丝山、涛雒、碑廓、巨峰、竖旗、南湖等十七处乡镇。以河山为最多,计有官庄十个。它们是否属于上述七样的官庄?终因建村久远,知情人相继故去,更无什么史籍记载;而且不少村庄有沿有革,有析有合;所处的地域有徙有废等,因此,对考证工作带来复杂和困难。所以,在地名普查时虽经反复稽核,终未得到关于"官庄"名称来历的更多的实质问题。只是一般地反映什么"地处官地"、"因官府移民"等,冠以姓氏取名"××官庄";也有的说"为图个吉利"而称官庄,云云。笔者认为,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在濒临黄海,土地肥沃的日照,不会例外的没有上述那样的官庄。南湖乡的"庄头"村,是否因为有个曾在田庄当过"庄头"的人,首迁此处定居而得名?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当然,也会有慕其势而随其名的冒牌官庄。但这毕竟是个别的。至于皇庄,在原日照县内未曾发现,唯有竖旗乡的板石村,其原名"代皇庄",并有石碑为证。据考该村原有两幢石碑,一幢文曰:"钦赐福府养倍庄田",下款"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另一幢刻有"代皇庄"三个字。相传,福姓在此处却有大量庄田。因其庄田是皇帝赏赐的,所以,立庄称"代皇庄"三个字。金姓等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即徙此居住,佣耕福家的庄田,当了代皇庄的"庄客"。后来福家因故被抄,庄客们亦随之外出避乱,事后返回,移居现址。"代皇庄"这块石碑,也随即搬到新的住处,并以"搬石"为村名,后以谐音演变为板石。地名研究,毕竟是一项专门学问。笔者因知识、时间所限,掌握的资料不多,文中不当甚至错误在所难免,诚望识者批评指正。注释:①中官,世称太监和朝廷内之官为中官。②曹吉祥,明朝太监。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发动叛变,事败,被处死,家产没收。(写于1989年春)
日照古道浅议
日照古道浅议李春茂日照古称偏僻小县,处地却十分重要,地理上谓"大洋环东,群山萃秀"、"山连岱岳,水汇沧溟;齐鲁错其疆,徐淮接其壤"之说。古来上有京府,下有乡里;公事文役,上檄下呈,往来不绝。"鱼盐之利,沙浦艰耕,客来商往,民以为生。"日照与日本、朝鲜千水之隔,"倭航可乘风而至",宜需严加防备。由此,明清以来,沿海墩台卫所,内陆镇店铺舍林立,便有古道可循。据康熙五十四年县志记载,北从今胶南县界,南至今赣榆县界设有二十八墩;墩与墩之间的路程三、五、十里不等,可信有路无疑。以县城为中心,绕设镇店十八,铺舍十七:城北四铺,城南八铺,城西五铺。有的处所称店又称铺,如城北莲汪铺(店),河山铺(店)。城南傅疃、右所、虎山等店铺(详见旧县志),亦当有路。《重修莒志》中称:"文檄往来,多设铺舍。"逢铺设"铺卫二名,走运马二十匹,走运骡八头。"但"日久废弛,亦无夫马"。可知当时店铺准处交通要道,上至京府,下至乡里也就有路无疑了。于是,接送迎候,络绎往来,"上有片纸,刻期而达",真"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其速也!"阖日照之古道,明清以来,以县城为中心,至沿海各墩,内陆各铺均有道路连结。究其主要官道有二:其一,北起诸城县界,南至赣榆县境,中经县城及南北各铺,民众称曰"通南北二京的大路"。路经诸城可通州府,接赣榆可达徐淮,实为官、商、民之交通要道。其二,自石臼所起,中经县城及以西各铺,至石沟崖村西入莒县。莒志称:"莒日县道,自县城起,经东关,涉沭河,至石沟崖村西入日照县境"。与日照县志所载相吻合。且沿路各铺"皆有若干夫马递送"。此路自莒县城北可通省府,南可达临兖,可谓通鲁腹地之门。另外,尚有多条乡间大道。一是从涛雒海口至莒南坪上;一是从岚山海口至坪上,此乃古老乡间通商大道。沿海鱼盐,进口洋货,内地之山珍土特产品,多经此路内销外运。凡四条古道,不甚宽阔。官道是官府强令民工就路边起土,填平沟洼筑成。宽度约能通过轿、车。商用道路仅能走牲口,过小车罢了。特别是向西三条道,沿途丘岭,"川壑多矣",倘逢阴雨,车轮难拔。据当时常推脚的人说:"车夥子和赶骆驼的常为过路而争吵"。官夫民役,商贩生计,"以此百姓甚苦"了。古道虽难行,修成谈何易;终奠定县内公路之基础。注:文中引语除有出处者,皆引自康熙版《日照县志》。
日照制盐史话
日照制盐史话陶文制盐业在日照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远古时代,炎帝曾教生活在黄海(古称东海)沿岸上的夙沙氏部落煮海为盐。《周礼失注》载:"煮海为盐,始出于东海"。据两城、东海峪等日照古文化遗址推断,此时期生息在日照海滨的人们,刀耕渔猎,煎盐也已成定例。到公元前645年前后的莒国,就是靠其东部疆域延伸到胶州、即墨等地雄厚的渔盐之利,作为政治、军事斗争的基础,而成为子国之爵中的一霸。齐庄公时,举兵伐莒东部滨海,日照盐业,遂使齐国财源剧增。据记载:"伐薪煮水,十月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锺,粜之得金万一千余斤"。汉朝,琅琊海曲县设置盐官,日照已成为全国重点产盐区域。古时所谓煎盐,灶民把海水汲入锅钅敝之类的容器中,用柴草在下面烧,把水蒸发掉,器皿中便留下一层又白又细的盐了。煎盐需要柴草,所以供煎盐的草地为荡地,取卤煮盐之地为灶地。那时一般一户或几户为一亭,每户都以煎盐为生,所以煎盐户又称亭户或灶户,煎盐者称灶丁。据载:到后魏时,日照海滨置灶户有549户。唐时,日照灶民经过长期积累制盐经验,已实行开沟引水,铺设晒土场,撒土淋卤的制盐操作方式。在原来直接煮海水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先制卤、后煎盐的生产工艺。这使盐业生产提高了一大步。淋卤之法是先将滩内的碱土用木耙疏松,撒布于整个滩面上,然后将渠沟中引进的海水(或用挖好的池沟储存的海水)泼在撒开的土上;待到太阳把土晒干后,把土推起来,叠于涝墩(又名淋池)之上,再挑海水于涝墩上淋化,滤卤水于涝墩之下的卤井之中;并投莲子(注:这种莲子是带壳,要在莲蓬自然成熟脱落于泥中,次年到时从泥中找出,才能起到投入卤井中沉于水底浮于卤上,取卤时除去莲子之上的水,方能取卤晒盐)于卤中,试其浓度,卤成之后,再挑入锅中煎煮。其盐锅多为圆形,容量在0.5m以上,煎盐多在傍晚开始。凡起煎须先向灶长报明时刻,领取旗牌;灶长即以该户煎盐起止时刻,上报坨垣,备案。每煎一昼夜,谓一火伕,能煎盐一桶八分,桶重二百斤,一昼夜得盐360斤。宋初,始设涛雒场,为山东设场最先区。金时日照北部,又增设信阳场。涛雒场年煮盐三万零二十余石,信阳场煎盐量也近三万石。明清之际,日照制盐由煎向晒过渡。晒盐以海水为原料,以风力、阳光为动力,海滩取土,建成滩池。为保证盐质白净,灶民在晒池上层用砖石铺平,形如棋盘。每四月至八月为生产旺季,一日每池成盐大池百余斤,小池八、九十斤;秋冬四五日方成,大池约七、八十斤,小池五、六十斤。由于天气阴晴燥湿等原因,晴天进行滩晒,雨天就锅煎接济,以供销售。其时仍煎晒兼行。由煎转为晒,这在制盐业史上,又提高了一大步,不仅冲破了极为低下的生产力的约束,且满足了民食,免除了边远地区人们的淡食之患。但这时期仍撒土淋卤,唯有用晒池代替盐锅,盐民的劳动负荷仍没减轻。道光年间,涛雒场滩场有1226幅,每幅六大方或五大方不等(每方20亩以下)。产盐十万石以上。海滩晒盐,工艺上分纳潮、制卤、结晶、扒盐、归坨等工序,为连续化生产方式。1941年国民党军何志斌支队,在日照王家滩北门外自己动手,开掘了六付盐田,面积1653公亩;并从胶州请师指教,始行海滩制卤、滩池结晶的生产工艺。1942年冬,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反日寇经济封锁中,在海边荒滩上,筑成安岚盐场(今安东卫盐场)。朱瑞、罗荣桓、肖华、陈士榘、黎玉等各位领导,都亲自抬泥筑滩,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这在日照制盐史上,不仅记下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而且也对日照的盐业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建国后,日照制盐业一方面改造了旧时遗留下的土淋滩田,一方面不断地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其制盐方式不断地改进、完善,基本达到了"滩田结构合理化,生产机械化、工艺科学化"的要求,形成了完整的盐业体系。目前,日照市的盐田面积100761公亩,肩负着国家三万吨盐的年生产任务,不仅有传统的原盐产品,且有粉盐、精盐、加碘盐、小粒盐等食用品种,满足了民食国需。
海曲古城与吕母起义
海曲古城与吕母起义孙福纳"海曲",是日照县历史上第一座县城。它建于西汉(年代待考),废于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其古城遗址位于今日照城西十华里的旷野之中,其东一里处是十里铺村,其西二里许是大、小古城村,它南去一丘岭(当地人称"王坟岭")约一里,北上半里是烟墩岭村。古城虽已圮废近两千年之久,但其城垣陈址依稀可辨,城南的运粮河故道,遗址犹存。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第一个女领袖———吕母,她率众起义,攻破海曲城,杀县宰,为子报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吕母,史载为海曲城南崮子村(光绪《日照县志》作'固'子村)人,她生于西汉后期。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换制,朝令夕改,造成了社会政治、经济上的极大混乱和破坏。当时,"法令烦苛,民摇手觸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富者不能自别,贫者无以自存"(《资治通鉴》)。尽管社会动乱不堪,人民生活贫困无着,但官府仍变本加厉,繁徭重赋,索粮逼钱,致使广大农民同官府的矛盾日益加剧。吕母性情刚直忠厚。她有个儿子叫吕育,在海曲城当一游徼(jiǎo巡警一类职务)。吕育自幼受母亲影响,体谅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官府的横征暴敛极为不满。一次,县宰吩咐他去毒打交不上钱粮的农民,吕育执意不肯。县宰即恼羞成怒,遂以他与民同谋,抗捐拒税为罪名,而判罪杀害。县宰的残暴行径,激起了海曲城及全县人民的义愤。吕母,她虽疼子欲绝,但并没有沉溺于悲痛之中,而是强咽泪水,决心为子报仇。她埋葬儿子之后,便将自己富有的家产,一部分用于资助饥民寒士,另一部分酿酒开店。她借卖酒之机,一面广泛结交贫苦勇士,积极宣传并组织人们起来反对官府;一面变卖家产,暗地里购刀买剑,拜师训练贫苦勇士。与此同时,吕母并带领大家在奎山脚下的一条小河沟里挖土,运到小河东岸,筑成一个大土台子,准备起义时登台宣誓,点将发兵。这个大土台子,就是后人为纪念吕母而所命名的"吕母崮"。那条被挖深加宽的小河,也被后人称之为"崮河"。吕母崮位于日照城南13华里的崮河崖村东。因近两千年之久的雨袭风化和人们取土等,它已被损坏得几乎无存,但其残迹尚辨。当年,吕母筑成土台子之时,其家产已经散尽,但她已结众数千,做好了起义的一切准备。天凤四年,吕母认为时机成熟,就于中秋节前的一天,宴请主要的起义勇士。席间,吕母悲愤陈诉了儿子吕育被县宰冤杀的深仇大恨;列举了官府繁徭重赋、鱼肉黎民、难让百姓活命的一系列罪恶。勇士们听后,义愤填膺。他们纷纷要求立即起义,攻破海曲城,杀死县宰,为民除害。翌日,参加起义的数千勇士云集于奎山脚下,吕母自任"将军",登上大土台子,点将分兵,宣布起义。她派部分勇士扮作给县宰送礼的人,直往海曲县衙;又把其余的义军兵分四路,去包围海曲城。就在县宰受"礼"之际,勇士们一阵奋战,将县宰活捉。与此同时,起义军已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海曲县城。县宰———这个鱼肉黎民、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的浑官,在人们的苦诉和痛骂声中,随着吕母的斩令一下,即被勇士们砍下首级。接着,吕母又命令起义军:县衙的全部财产,除留作军饷之外,其余都分给贫困农民。顿时,海曲城广大民众欢呼雀跃。他们领粮接钱,眉开眼笑。许多青壮年纷纷参加了起义军。一时,起义军增兵添将,声势浩大。消息传到琅琊郡,郡太守派兵来剿。此时,吕母已率领起义军顺河入海南下了(天凤五年,吕母在病中与世长辞。失去了首领的义军便投靠了樊崇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赤眉军)。那镇压起义的官兵扑入海曲城时,到处烧杀掳掠,仅存的居民也尽皆逃散。从此,海曲古城变成了一座萧条冷寂的空城。历史的长河滚滚奔流,海曲古城历尽沧桑,渐渐变成废墟,夷为平地,成了历史的遗迹。清乾隆时翰林卜祚光(日照皋陆人)路经此地,曾以《海曲古城》为题写下这样一首诗:黄尘风起岭云波,西汉荒城此日过。何处重寻新第宅,于今还列旧山河。名园景失征人泪,古碣敲残牧竖歌。怅望前村吕母崮,空余蔓草夕阳多。今天,人们来到海曲古城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原野。海曲古城虽早已圯废,但,它却是日照人民抗暴精神的象征,是日照儿女的骄傲和光荣。吕母———这位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第一个女领袖的英雄形象,将永远铭记在日照人民的心中。
日照秦家官庄发现的旧石器
日照秦家官庄发现的旧石器徐淑彬 杨深富1983年,为了解临沂地区沿海地带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地区文管会会同日照县图书馆对日照沿海山区进行了调查,在丝山公社竹溪村北山和秦家官庄发现打制石器。由于秦家官庄地点与竹溪村北山及北山后地点所采集石器的数量、石器地点的层次与自然环境等有些差异,本文仅对秦家官庄村南石器地点的石器和自然环境进行介绍。关于竹溪村地点和竹溪村北山后地点的石器另文报道。秦家官庄地点在秦家官庄村南约0.5公里处,西南距日照城14公里,东北距竹溪村约3公里。其南、西临丝山,东面较平坦。在紧靠石器地点的南面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小溪,东流注入黄海(图1)。丝山山体主要为太古界胶东群坪上岩组第一段第一亚组(Aripi)二云钾长片麻岩构成,呈西南东北向,海拔412米。秦家官庄石器地点附近主要为一片红黄色土状堆积,沿丝山东麓小溪两岸零星地分布在海拔20—40米的高度上,厚达10余米,相当于河流一级阶地(图2)。秦家官庄村南大桥北路西剖面(图3)自上而下为:3层:棕黄色粘质砂土,含锰的浸染物,见有节理。上部有厚约0.3米的现代耕土层;底部含砂量较中、上部多,厚6米。2层:棕黄色砂砾层。上部为粗砂层,偶见有石英①砾块和风化的花岗岩角砾1.砂质粘土2.砂砾层3.粘质砂土图二秦家官庄石器地点剖面图块,直径多为4—5厘米;中部为细砂层,夹有深黄色的粉砂土透镜体,长235、厚16厘米。透镜体中含有直径为17厘米左右的棕色粘土块;下部为砾石层,主要为花岗岩砾石夹角砾,砾石磨圆度很差,直径为4—32厘米。底部见有打制石器。本层呈南高北低倾斜状,厚0.8米。1层:黄褐色砂质粘土,呈片状结构,松散,内含有小砂粒和风化岩屑。厚1.5米未见底。上述三层堆积物中均未见动物化石,但堆积物的颜色和物质成份与离石黄土基本相似,因此,推测其地质时代应为中更新世。第二层底部发现的石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物。二1983年4月调查时,于山坡红色土冲沟内及地表采到十四件石器,石质多为脉石英,有两件为石英砾石。同年11月,在距上次采集地点数十米远的山脚下的地层中又获得了十余件石器和一些具有人工打击痕迹但不成器的碎石块,石质多为板岩。地层中所出的标本多有轻度磨圆现象,人工痕迹仍然比较清楚。这些石器中的脉石英在石器地点附近山体裸露的地方就有出露。考虑到地面采集的石器标本中有可能混入晚期遗物,故本文所介绍的石器全部出自地层中,其余留待以后研究。石核共三件。锤击石核2件。均为双台面。打片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石核的一侧从一个台面边缘单向打片;一是在石核的两侧从两个台面打片。标本RQ8312为脉石英岩质,长10、宽7.7、厚5.6厘米。两台面均为岩石自然节理面,近圆形。在一侧打片(图四,3;图四,1)。标本RQ841为脉石英岩质,长8.7、宽5.2、厚4厘米。两台面亦为自然面。打片在两个长边进行,为两台面对向打击(图四,6;图四,2)。砸击石核1件(RQ842)。板岩质。长6.4、宽2.5、厚2厘米。体近长方形。在两个长端各有一个砸击产生的刃,一端宽,有几个长条浅薄石片疤阴痕;一端窄,有几条较短深的石片疤阴痕(图四,5)。石片一件(RQ8311)。石英岩。长2、宽3.7、厚1.5厘米。石片上的打击点突出,半锥体明显,劈裂面的下部较凹,具有一般人工锤击石片的特征。刮削器共四件。依其形态和加工部位可分为:凹刃刮削器1件(RQ838)。板岩质。长8.1、宽6.6、厚2.7厘米。用一砾石块单面打击出一个圆头和凹刃(图四,7;图四,6)。端刃刮削器1件(RQ836)。板岩。长4.5、宽5.3、厚3.5厘米。呈楔状。将一断面呈三角形的砾石块的薄端交互打击修理出一个斜刃1.端刃刮削器2、4.石片刮削器3、6.锤击石核5.砸击石核7.凹刃刮削器石片刮削器2件。标本RQ8310为板岩质。长8.9、宽3.5、厚1.3厘米。呈桂叶状。将砾石上打下来的石片的长端单面修理而成,一侧薄一侧厚(图四,2)。标本RQ843为石英岩质,长2.8、宽4.1、厚0.9厘米,用半边锤击石片制成。二次修理只在刃部进行(图四,4;图四,5)。砍砸器二件。形体均较大。单凸刃砍砸器1件(RQ831)。长14.8、宽10.8、厚6.6厘米。重1100克。用一厚石块交互打击修理出一个单凸曲刃。一面留有一个大而微凸的半锥体,放射线较清晰,石片角115°。凸刃远端可能为手握方便而进行过修理(图四,7)。两侧刃砍砸器1件(RQ837)。长14.3、宽12.5、厚6.3厘米。重1500克。呈长方形。利用砾石块的两侧自然刃为主要使用部位,使用痕迹比较清楚,无明显的修理痕迹。三秦家官庄地点旧石器的加工方法以单面修理较多,打片多采用石锤直接打击法,第二步加工修理的石器占半数以上。石器的主要类型为刮削器和砍砸器。由于受采集的局限,还不能了解其文化的全貌,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日照秦家官庄地点发现的旧石器,人工痕迹清晰,地层剖面可靠,是目前鲁东南沿海地带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地点。其地貌与环境有利于当时的人类劳动、生息。这个地点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布和相互关系及其与山东沂源猿人之间的关系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为研究第四纪以来黄海海岸和大陆架的变迁、中日古文化和古交通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参加调查的有徐淑彬、盛华亭、杨深富、李玉华、陶安金等同志。注释:①竹溪村地点已有简报,《山东日照沿海发现旧石器地点》,《人类学报》1984年3卷3期。②《中国猿人的石器和华北其他各地旧石器时代早一阶段的石器关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③《我国古人类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山东沂源发现猿人化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982年5月7日。④《我国东部更新世以来海侵与深海岩心对比》,《科学通报》1983年17期;《黄海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科学通报》1979年12期;《关于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最低海面》,《科学通报》1979年7期。⑤《从古文化及古生物上看中日的古交通》,《科学通报》1978年12期。(本文原刊于《考古》1985年5期,秦家官庄村南旧石器地点现属双庙村。该地点的地质年代尚存争议,在未有新的年代证据之前,暂维持原来的观点。)
日照竹溪村发现的旧石器
日照竹溪村发现的旧石器徐淑彬 杨深富关键词竹溪村;旧石器内容提要本文记述1983年4月在山东省日照市刘东楼乡竹溪村附近山坡上采得的200余件石制品,从产状及形态来看,可以肯定为旧石器时代遗物,但究竟属于旧石器时代哪一阶段,还有待深入研究。1983年4月,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黄海岸边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分别于秦家官庄村南大桥西和竹溪村北山前与山后发现三个旧石器地点,采集了一批石制品,前一地点已有报道(徐淑彬、杨深富,1985年)。1984年10月,又于竹溪村北山前地点找到了产出石器的原生层位,从中发现石核一件。一、竹溪村附近地质地貌概况竹溪村在日照市东北方向约18公里处,村东距黄海2.5公里,地理坐标为35°30′N,119°33′E(图1)。竹溪村北山海拔约80米,山体基岩为中生代花岗岩。第四系地层是棕红色或红黄色土状堆积,厚0.5—6米,呈北高南低覆盖在基岩之上0.2—0.4米厚的风化壳上。竹溪村北山前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合作建房协议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