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端智能手机手机为什么在欧洲首发

没买到荣耀9扎心了? 华为欧洲首发大受欢迎, 欧洲人要花近4000才能抢到!
稿源:手机科技推送
最近的消息,荣耀将于6月27日在德国柏林举办发布会,荣耀系列正式登陆欧洲。荣耀9欧洲定价499欧元(约合人民币3800元)起,芬兰运营商也以499欧元的价格开始售卖荣耀9。不过,小编从多方便了解到,欧洲不同的国家售价略有差异。在英国一些零售商以379.99英镑(约合人民币3200元)价格预售,而德国却变成了399欧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当然了,这些价格都是4+64GB的低配版本售价。要知道国内售价不过2299元起,终于报了苹果欺负中国消费者的仇。华为作为中国原产品牌十分为国争光!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首发旗舰机型 欧洲成华为“第二个本土市场”
[摘要]“在业务版图上,欧洲正成为其‘第二个本土市场’”,早前,华为在英国伦敦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机型P9产品,足见对欧洲市场的重视。本报讯(广州日报记者 马修)“在业务版图上,欧洲正成为其‘第二个本土市场’”,早前,华为在英国伦敦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机型P9产品,足见对欧洲市场的重视。近日,华为匈牙利代表处总经理郑伟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目前匈牙利是华为在欧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并且在匈牙利建立了覆盖欧洲、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部分中东和北非国家的集散中心,以更贴近用户的方式(指缩短运输周期,提高交付效率)服务公司客户。合作发布全球首张4.5G网络据悉,华为自2000年进入欧洲市场,把欧洲市场作为发力点,近年,其在欧洲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获得了当地市场的充分认可——在欧洲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面向23个国家的数千家供应商采购。根据最新公布的GFK第三方报告中,华为手机在波兰、芬兰的市场份额均突破了20%。在消费者领域,华为亦成为了欧洲市场份额提升最快的品牌。在欧洲通讯市场,华为与爱立信、诺基亚一同都处在领先地位。前者更与大多数国家当地运营商客户的主流设备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欧洲顶级运营商如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VDF集团等。华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欧洲地区,华为的发展延续了统一战略。在北欧和西欧,4G以及4.5G技术的使用上要领先于全球其他区域,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的科技发展更是属于前沿,企业一直与欧洲顶级运营商进行密切的合作——去年,挪威TeliaSonera和华为在挪威奥斯陆发布全球首张4.5G(LTE-Advanced Pro)移动网络,现网室外峰值速率达到1Gbps,一举成为全球最快的商用移动网络。研发中心:下一代通讯技术聚焦欧洲华为在全球做研发中心布局的过程中,将聚焦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心设在了欧洲,“在俄罗斯聚焦数学算法,在瑞典聚焦无线通信,在芬兰聚焦智能终端与安全,在法国设立了美学研究院,在意大利聚焦微波通讯等”。华为表示,下一代的通信技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需要由不同的网络基础单元构成,所以,全球性的研发架构和能力整合才能为未来的竞争打好基础。据悉,目前,华为在欧洲设立了欧洲研究院,统筹管理在欧研究机构,包括18个研究机构、19个联合创新中心等。华为表示,将把欧洲作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和全球化能力中心,未来将加大投资,并致力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与此同时,匈牙利是华为在欧洲综合业务拓展的重镇之一。华为2004年进入匈牙利通信市场,并于2009年于匈牙利建立欧洲供应中心以覆盖欧洲、中东、北非等区域的电信设备供应需求,再为欧洲提供优质可靠的通信网络。华为欧洲供应中心作为华为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主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底,在匈牙利设有2个合作工厂和一个物流中心,共有生产及仓储面积6.2万平方米,对当地GDP直接及间接贡献达11亿美元。同场加映:荣耀推2K大屏手机日前,荣耀推出了全新NOTE8,在6.6英寸大屏上集成了2K Super AMOLED屏幕。据了解,2K Super AMOLED拥有分辨率,让宽阔的屏幕视野更显高清细腻。荣耀更联手优酷实现了全面打通的合作模式——账户打通、内容打通、运营打通、数据打通以及会员打通——荣耀NOTE8的购机用户,可一元开通3个月视频合一会员,享受VIP视频会员服务。硬件方面,采用了麒麟955处理器,以及4500mAh超大容量电池。同时,荣耀还发布了另一款全网通手机畅玩5,主打高性价比,配备5英寸屏幕,以及2GB RAM+16GB ROM的内存组合,内置2200mAh容量电池,配合智电3.0软硬件一体化省电技术,最长续航时间可达7天,在拍照方面,采用了后置800万像素,前置200万像素的镜头组合,同时该机还配备有前置柔光灯和后置双LED闪光灯,再配合智像3.0专业图像处理引擎,轻松拍出高画质的照片。据了解,荣耀NOTE8属于全系全网通,有铂光金、冰河银、典雅灰3种颜色,包括,4GB+32GB售价2299元,4GB+64GB售价为2499元,4GB+128GB则售2799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华为手机为啥这么牛?揭开幕后的神秘操盘手!
我的图书馆
华为手机为啥这么牛?揭开幕后的神秘操盘手!
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华为简直逆天了!继向苹果收取高额专利费后,华为又向三星宣战,在中美两国同时状告对方侵权。世界手机行业的两大霸主,接连被华为“踩踏”。而仅仅三年前,华为还是苹果“鱼肉”的对象,3年被告了54次。五年前,华为手机还在为移动运营商“打工”,生产没有技术含量的定制机。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领域,苹果、三星是高端市场的绝对霸主,国产手机只能止步于3000元价位。也是在那一年,革命的火种在华为悄悄点燃。一个不服输的狮子座男人,决心以破釜沉舟之势,带领华为突破巨头们的重重包围。这个人就是华为手机幕后的操盘手——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十年前,他带领华为,从欧洲人手中不断夺下通信大单,一举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第一;十年后,他又带领华为出征,一举甩掉低端定制机的标签,成功站稳高端市场,成为世界第三。1)征战欧洲余承东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上小学时,有个小痞子经常到学校闹事,欺负同学,大家都不敢言语。有一次,余承东被惹毛了,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往对方头上抡去,把对方的头砸破了。小痞子捂着流血的头,鼠窜而去,再也没敢回来。这种“玩命”的情结一直影响着余承东。当初华为征战欧洲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作为GSM、3G技术的发源地,欧洲市场上耸立着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和诺基亚等巨头,他们是压在华为头顶的四座大山。由于没什么名气,不少欧洲人把华为当成骗子公司,甚至有媒体预言:华为想开拓欧洲市场,必定会像当年偷袭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一样,死无葬身之地!面对质疑和嘲讽,华为选择隐忍。等待机会期间,一家名为Telfort的荷兰运营商进入他们的视野。2003年,Telfort准备组建自己的3G网,却发现机房太小,只能容纳两台机柜。于是,他们找到诺基亚和爱立信,希望对方为自己生产一种小型机柜,但遭到两大巨头的拒绝。华为了解到这一消息后,马上登门拜访,提出了分布式基站的解决方案:将核心功能留在室内,其他大部分功能甩到室外,像分体式空调那样。Telfort不太相信这种方案,但也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岂料仅过了八个月,积淀已久的华为就交出了令对方满意的答卷。经此一役,华为敲开了傲慢的欧洲市场。不久后,欧洲最大的营运商沃达丰也成为华为的客户,为华为开拓欧洲市场奠定下坚实基础。而分布式基站的发明人,正是余承东。旗开得胜,对华为来讲,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要想彻底征服欧洲,他们必须战胜横在面前的巨人——爱立信。为此,余承东提出,要建立一套跟爱立信完全不一样的架构,将GSM、UMT、SLT做在一块板上(即后来的华为第四代基站SingleRAN)。这个想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这条路从来没有人走过,投入大,技术风险高,一旦失败,可能好多年翻不了身。余承东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次,他和营销负责人邵洋、产品管理负责人一块去爬深圳的梧桐山。路上,他问邵洋,到底要不要做SingleRAN,邵洋说成本高,不该做。他转而问另一个人,得到的答案也是否定的。那一天,从山脚到山头,五个小时的山路,余承东打了十多个电话,征询同事的意见,几乎所有人都告诉他:不能做。可余承东的狠劲儿上来了。爬山归来后,他立刻拍板:“TMD,必须做!不做就永远超不过爱立信。”最终,他做成了。2007年10月,华为第四代基站SingleRAN正式发布。由于技术优势明显,SingleRAN一经推出便横扫整个欧洲市场,华为的占有率从之前的3%迅速攀升至33%,挤掉爱立信成为欧洲市场的老大。“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是决心够不够大。只要是人干的事情,我就一定能干,而且要比别人干得更好。”余承东后来说。2)临危受命征战欧洲市场、为华为立下汗马功劳后,余承东受命发展一项华为比较弱势的业务——手机。这一工作让他真正声名鹊起。一直以来,手机都是华为的配角。2003年,华为做手机是被逼无奈,因为不做移动终端,3G系统就卖不出去。2009年,公司还考虑过将其整体出售。此后,随着智能手机和苹果崛起,任正非决定做自己的品牌。但此时的华为,依旧在为运营商打工,生产廉价的定制机,连自己的LOGO也只能憋屈地藏在电池里面。要想打开局面,他必须选择一名得力的干将。刚刚在欧洲市场上凯旋的余承东进入他的视线。2011年,余承东出任华为终端董事长。上任伊始,他就面临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外部,尽管华为的定制机每年有几千万的出货量,但大多数定价只有几百元,利润更是寥寥无几。更致命的是,运营商的定制机更新速度快,三个月一代产品,功能上完全不考虑用户,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而在内部,华为的管理层和员工已经习惯了定制机模式,利润低但也勉强能接受,大多数人没有动力打破僵局。再加上,当时的华为手机,要品牌没品牌,要渠道没渠道,做自己的品牌机,谈何容易?这些困难下,大部分人选择墨守成规,但余承东是个例外。从小就是孩子王的他,做事从来天不怕地不怕。在他看来,定制机再做下去,必定是一条不归路。于是,他开始放“大招”,大幅缩减定制机比例。这个决定遭到了内部的反对,因为定制机是当时华为终端的主要业务,放弃它,业绩势必会出现雪崩式下滑。很快,质疑声便排山倒海而来。不但本土员工质疑,海外员工也纷纷发难,不少人对余承东的做法表示不满。那段时间,余承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他下课的消息。很多人说,余承东快“牺牲”了!运营商听说后,也开始撤销与华为的合作。在欧洲,15个手机定制客户最后只剩下1个,终止合作的客户包括沃达丰、法国电信等巨头。这些客户都是当初华为花大力气争取来的。尽管华为做了大量解释,说这只是战略调整,但还是失去了合作的机会。内忧外患之下,余承东没有办法,只能死扛。尽管深受任正非器重,但余承东很清楚,在公司里他没有特权,任正非也不可能给他太多的试错机会。如果完不成任务,他只能卷铺盖走人。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逼迫自己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啃下。“除非是把我撤掉了,不然我就一定会坚持下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回忆起这段艰难的岁月,余承东说。3)只争第一狮子座的余承东,骨子里有一种霸气,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刚征战欧洲时,华为还很弱小,只能做一些小国家的单子。余承东认为,总做小国发展不了,要做就要做大国。于是,他立下了“G5×3”的目标,即进入英、法、德、意、西五大国前三名。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华为最终攻克了这些难啃的骨头。入住华为终端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余承东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打造出全球顶级的手机品牌。说这话时,台下鸦雀无声,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豪言壮语。当天的会议,本来是要讨论2012年第一季度的产品预测,大家的目光停留在过去的标准上:四寸屏、1G的CPU、500万像素、10毫米厚屏。至于定价,必须在2000元以下。余承东听了,怒火中烧,他说华为要做就做数一数二的高端手机,定价在4000元以上。理由很简单,手机是个哑铃形的市场,低端和高端用户最多。说到激动时,他还以珠穆朗玛峰为例,说人们只会记住第一,没有人记得住第二。最后举手表决时,有2/3的人反对。理由也很简单,这样的手机即使生产出来,也卖不掉。因为在此之前,华为从来没有卖过2000元以上的手机。尽管反对声很大,但余承东做高端手机的心意已决。在他接手前,华为的海外定制机虽然销量大,但定价被运营商压低至50美元。在拉美,部分运营商甚至要求华为承担全程运费。余承东对此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华为手机再这样做下去,离关门也就不远了。他决心终结这一切。他告诉员工,华为必须从成本导向中转变过来,不能以压低产品器件规格来换取成本优势,相反要以极限标准来要求自己,务必做到“世界一流水准”。为此,他下令上海研究所专注于数一数二的高端机研发,低端机则迁往西安。工程师们有三个选择:上海,西安,不然走人!一时间,上海飞西安的航班上挤满了华为工程师,他们的密码箱里装着待交接的产品雏形。留在上海的人,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为了让工程师们放开手脚,余承东鼓励他们大胆试错,同时最大限度地动用公司的资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据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回忆,仅仅为美国运营商开发一款型号为M735的手机,华为的单笔研发费用就高达数千万。在余承东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师们不负众望。2012年,华为先后推出P1和D1两款高端手机。其中,P1定价2999,主打轻薄;D1定价3999,主打快速。这两款手机获得了不少运营商的好评,之前一直用三星、苹果手机的华为员工,也开始用上自己家的产品。“在我余承东的字典里,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三年后,在华为Mate S手机柏林发布会上,余承东这样阐述自己的产品开发哲学。4)偷师借脑P1和D1推出后,尽管性能不错,但销量并不理想,很多地方卖不动,出现价格跳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供货出了问题,市场大热时,产品供货不足,等可以批量供货时,市场热度已经过去。此外,在品牌和渠道上,也存在严重的短板。余承东意识到,华为真正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很多人仍旧停留在大客户、定制机时代,缺乏对消费者的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向外部偷师借脑。2012年开始,在余承东的游说下,杨柘、赵科林、蓝通明等人空降华为。据华商韬略了解,杨柘曾任三星中国区品牌部总裁,赵科林曾任诺基亚移动电话亚太区市场总监,蓝通明曾任诺基亚供应链高级经理,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专家。这些人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华为在品牌、渠道和供应链方面的实力。以品牌为例,杨柘给华为手机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他把P6命名为“雅然”,P7为“君子如兰”,Mate7为“爵士人生”,连海思处理器K3V2也有了炫酷的名字——麒麟910。杨柘之前,海思处理器一直默默无闻,有了麒麟这个名字后,知名度迅速跃升。P6是杨柘加盟华为后的第一款产品,也是余承东的大考之作。它于2013年6月发布,主打轻薄,厚度只有6.18毫米。在地毯式的广告轰炸下,P6在国内销量达300万,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功。余承东用这场胜利平息了反对者的声音,坐稳了华为终端老大的位子。P6热销的同时,一个新兴的品牌——小米正在崛起。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以“互联网模式”在市场上掀起狂风巨浪,小米2、小米3接连创下1000万以上的销量,一举超越传统巨头,登上国产手机销量的霸主位置。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巨变,余承东一边默默观察,一边展开对小米的像素级学习。他带领华为推出电商平台VMALL,组建花粉俱乐部,同时借鉴小米的定价和节奏策略。最重要的则是,将荣耀系列手机独立出来,专门做互联网渠道。余承东的举动再次遭到反对,一些华为管理层认为“学小米”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有几次,余承东因为做法激进差点被赶下台。关键时刻,任正非给了他坚定的支持。一次内部讲话上,任正非甚至说,等电商做好了,我们的酒、牛肉也可以在网上卖。最终,在任正非的干预下,华为内部达成一致。2013年12月,荣耀作为独立品牌,开始尝试互联网化运作。之后,随着刘江峰的加入,荣耀走上快速发展之路。2014年10月,荣耀畅玩4X上市,一年后销量突破1000万,创造了华为手机的销量纪录。5)从不妥协华为手机的质量,用户有口皆碑。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余承东对品质、技术近乎偏执的追求。他经常给下属下达一些看似完不成的任务,而且从不妥协。“这个参数达不到,你必须做出来!”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在产品研发周期内,余承东经常晚上10点之后给下属打电话,反馈自己的意见,多数时候是批评和抱怨: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不能变?面对歇斯底里般的要求,员工们叫苦连天,他们私底下管余承东叫“余疯子”。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拗劲儿,在余承东上学时就显露无疑。初中时他差点没学上,后来父亲给他找了县城最差的中学。他每天往返走四个小时的路,很多人劝他放弃,说那个中学从来没人考上过大学。他不听,坚持上学,最终以全县最高分考上西北工业大学。P6研发时,余承东要求工程师在研发中心搭建主客观场景,模拟不同的色温,并对200多个场景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到了P7时,为了做好外观设计,工程师尝试了光哑、批花、喷砂等不同的效果,样品累计超过40种。但余承东还不满意,直到上市前一周,他还在做优化。他经常从兜里掏出手表,对比样机的光泽,然后对工程师说:“你看,这个感觉还是有点差距的。”P7上市两个月后,余承东对电池盖的颜色不满意,希望修改。工程师告诉他,光打样就需要十天,而且会给备料带来大量的麻烦。余承东不管,坚持要改。余承东对员工严苛,对自己也毫不手软。最忙的时候,他一度身兼五职,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半夜还在发微博,宣传华为的手机。每个月,光是需要参加的例行会议就超过25个,有些会议会持续一整天。据说,相比他征战欧洲时,这还“轻松”了很多。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缺乏睡眠,让他的身体处于极度的透支状态。有一次,他因为熬夜实在是太困,在停车时打瞌睡,恍惚中直接撞上车库内墙,差点要了他的命。死磕自己的玩命工作间,余承东和他同事们不断创造着华为手机的神话。2014年9月,华为Mate7上市。作为一款重磅产品,Mate7主打6寸大屏,凭借超高屏占比、按压式指纹识别、超八核自研芯片等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上市初期,Mate7尊爵版的价格从4300元爆炒至五六千元,比苹果手机还火,甚至到了一机难求的程度。据说万科总裁郁亮不得不让秘书找到余承东,才得到了一部。Mate7也创下国产高端手机的销量奇迹,截至2015年11月,累计销售700万部。在Mate7之前,还从来没有一款3000元以上的国产手机,卖到过50万以上的销量。在Mate7的带动下,2015年华为手机全面开花,累计销售1.06亿部,力压小米夺得全国销量冠军,成为苹果、三星之后,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6)口无遮拦爱吹牛,说话口无遮拦,是余承东给很多人的印象。高中时就有同学说他,“啥都好,就是爱吹牛”。加入华为后,他依旧什么话都敢说。在华为无线时,同事们戏称他是首席忽悠官。在高层会议上,经常有人说:余承东,你又吹牛。任正非也曾开玩笑地揄揶他,余承东是华为最会吹牛的人。一般来讲,爱吹牛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吹完牛就不了了之了;另一种是吹完牛后,逼着自己去实现它。余承东就属于第二种人。做手机前,余承东的大话说了也就说了,掀不起多大波澜,顶多给同事增添点谈资。做手机之后,他成了公众人物,经常需要面对媒体,任何小事都可能被放大。但他似乎并不准备收敛,依旧口无遮拦,横冲直撞。谈到小米,他说“小米从来都不是华为竞争对手”;谈到三星,他说“我认为它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谈到市场,他说“未来全球只有两家手机厂商可以生存下来”。类似的惊世之语,层出不穷。这让余承东经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P6之后,几乎每逢新款手机发布、被问及销量目标时,余承东都会回答1000万。事后证明,这些目标都定得过于乐观,以至后来很多媒体人挖苦他:余承东的话,听听就算了,不要当真。余承东的情绪似乎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在被问起“不达标”的问题时,他脸色不变地回答说:我们求其上,得其中。他也并不认为自己在吹牛,顶多是不谦虚。“吹牛的人说完不做,不谦虚的人说话不留余地,逼自己和团队背水一战,结果却做到了。”他强调说。事实上,这么多年以来,除了销量目标之外,他确实把自己吹过的牛,大多数变成了现实。也正因为如此,微博上有大量的粉丝支持余承东,认为他言出必行,吹牛只是显示了其率真本性。在华商韬略看来,余承东的吹牛,正如他自己所言,并不是简单的说大话。他骨子里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之所以在公开场合放卫星,其实是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态,自断后路,然后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逼着自己去做得更好。“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你的眼界水平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余承东不仅高标准对待自己,他还要求各级下属要有超越竞争对手的王者之气。展望未来,余承东说:华为将利用四五年时间,在全球市场超过苹果、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在很多人看来,这似是痴人说梦。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当年强大如摩托罗拉、诺基亚,也在一夜间被三星、苹果碾压。对于华为,我们不妨多给点时间。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华为高端手机为什么在欧洲首发?怕中国人买不起?华为高端手机为什么在欧洲首发?怕中国人买不起?橙色的技术百家号3月27日,华为在法国巴黎举行了最新旗舰机P20的发布会,而国行版将会在4月12日于上海正式发布。不少人吐槽,华为身为国产手机为什么要在国外进行发布?而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在之前,P9/10、Mate 9/10都选择了在欧洲进行了首发。难道华为崛起之后开始崇洋媚外了?还是说怕中国人买不起?其实都不是,华为此举主要还是以下这几个原因:1、国外销量已达国内的一半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中,华为以1.02亿部的销量排名第一。而全球手机销量的排名中,华为的1.53亿的成绩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由此推算,华为去年在国外的手机销量为5千万,已达国内销量的二分之一。国外市场是绝对的潜力股!2、高端系列市场在国外P、Mate系列一直是华为的高端机型,其价格也要比其他系列高出不少。和国内的vivo、OPPO相比,在价格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旗下的荣耀系列才是国内销量的大头。3、抢占欧洲市场华为之所以一直选择欧洲作为首发地,主要原因在于欧洲本身没有三星、苹果这样有力的本土品牌。而华为目前在欧洲市场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所以拼一拼说不定“单车变摩托”!4、定价有空间按照以往的惯例,欧洲的定价要比国内贵很多,当然也赚得多。除去关税、物流成本以外,相比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所以定价也有一定的空间。另外,也能给国人增加“业界良心”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华为选择在国外首发的举措,大师兄觉得没啥毛病,毕竟走出国外打响知名度有啥不好的呢?你怎么看?PS: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END苹果恢复大师专注于苹果设备数据恢复,数据丢失那都不是事儿!老铁们关注走一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橙色的技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聚焦互联网信息前沿,分享网络内容精华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为为何在德国最先开发布会_百度知道
华为为何在德国最先开发布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华为在逐渐开拓海外市场,希望增强其在欧美的影响力。华为,是中国少数能拿的出手的跨国企业。其目标就是占领国际市场。华为在欧洲口碑不错,p6 、p7连续获得年度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欧盟市场对华为开放,不像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而且华为的海外销售量占其销售量比重较大,而且在德国发布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欧盟市场对华为开放,华为手机在国外比国内贵大概1000元左右!& &nbsp。呵呵, 晚点就晚点,还是十分少见的,而且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在国际上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像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这种做法,在中国企业中、华为在欧洲口碑不错; & &nbsp。& &nbsp、按华为专宰国外而联想专宰国内的传统,国内价比国外便宜,不错; & &nbsp,而且华为的海外销售量占其销售量比重较大、p7连续获得年度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p6   华为,是中国少数能拿的出手的跨国企业。其目标就是占领国际市场。  1;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不像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p6 。1、在欧洲口碑不错。其目标就是占领国际市场!欧盟市场对华为开放。 2、按华为专宰国外而联想专宰国内的传统,华为手机在国外比国内贵大概1000元左右,而且华为的海外销售量占其销售量比重较大,而且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在国际上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少数能拿的出手的跨国企业、p7连续获得年度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
华为,是中国少数能拿的出手的跨国企业。其目标就是占领国际市场。  1、华为在欧洲口碑不错,p6 、p7连续获得年度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  欧盟市场对华为开放,不像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而且华为的海外销售量占其销售量比重较大,而且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在国际上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
2、按华为专宰国外而联想专宰国内的传统,华为手机在国外比国内贵大概1000元左右!
这种做法,在中国企业中,还是十分少见的。呵呵, 晚点就晚点,国内价比国外便宜,不错。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华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欧洲销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