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消栓,据说是苗医治疗心沈阳苏家屯脑血栓医院病的土广办法,即用银针挑破舌下门上管放血。这干冲治疗办法可保证以后

苗医治病方法——外治法
我的图书馆
苗医治病方法——外治法
苗医治病方法——外治法
苗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简便、廉价的治疗方法20余种,它以“冷病热治、热病冷治”治病的两大法则,其中疾病外治法尤为丰富和系统,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疗特点。常见外治法如下:
(一)放血疗法
用碎瓷片锐端或铁制针具在指(趾)尖、指(趾)甲旁、肘窝、腘窝、人中、舌下青筋等处点刺出血、视病情放一至数滴血。
(二)刮治法
用铜钱(或筷子、麻丝)蘸桐油(或菜油)、药液,在脊柱两侧、胸部肌肉丰厚处,头顶、前额、鼻梁、后项、腹股沟、四肢内侧等处进行刮治,一般是从内向外或从上向下刮,力量适度,刮至该处出现暗红色瘀点或瘀斑即可。亦可用生姜块进行刮治。
(三)爆灯火疗法
用灯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灯上点燃后往选定的部位迅捷点灼,可听见轻微的爆炸声,被点处皮肤可见高粱大小的白色焦点。
(四)生姜叭法
医者将适量生姜嚼烂含于口中,以口对准患者穴位用力吸至发红,穴位有百会、印堂、风池、风府、肩井、神阙、涌泉等。
以上四法属于急救疗法,多用于各种突发性急证。
(五)气角疗法
用2~3寸长牛角尖,在尖端锉一小孔,治疗时将角的圆口紧按于患处,医者用嘴从小孔处将角内空气吸出,造成角负压,然后用蜂蜡迅速密封小孔,角即紧附于患处皮肤。主治麻木、疼痛、扭伤等。
(六)滚蛋疗法
有滚生蛋和熟蛋两种。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顺时针滚动,至鸡蛋发热为止,主治热病。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断滚动,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治疗冷病的目的。
(七)发泡疗法
将毛茛捣绒,取一团如花生米大小包额角或掌面腕横纹中点,有痒痛感即去掉,有水泡发出,可治疗"摆子"、"牙痛"等。
(八)佩戴疗法
将药物装在特制小布袋内,佩戴于身,或直接将药物缝在小儿帽缘上,使药物气味通过口鼻吸入来防治疾病,此法多用于小儿。
(九)熏蒸疗法
可根据病情分全身或局部熏蒸法。
1.全身熏蒸法:在土坎边挖个深洞,洞上架数根粗木棍(能够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锅,放入药物加适量水烧开产生蒸气后,将火撤去,然后在木棍上铺垫一层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围住,令病人裸坐其中,头露于外,让药液蒸气熏蒸患者至全身汗出为止。主治全身风湿麻木、疼痛、皮肤病等。
2.局部熏蒸法:用药罐将药煎好后从火上取下,将患处直接放于药罐口,或将药液连渣倒入盆中以药液热气熏蒸患处,主治局部疾患,还有用口鼻对着药罐口熏蒸治疗咳嗽,鼻塞不通等。
(十)火针疗法
视疔、癀大小,选用特制的不同规格的铁针,然后估量疔、癀顶端与根部的距离,用卡子卡在针尖适当部位(避免刺入过深或不及),将铁针烧红从疔、癀顶端垂直刺入,当速进速出。主治疔、癀类疾病。
(十一)抹酒火疗法
在粗瓷碗内倒适量白酒点燃,医者用手不断蘸燃烧的白酒敷于患处,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等。
(十二)烧药火疗法
取绿豆大小的硫黄,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于选定部位,用火媒子将其点燃,烧至患者不能忍受时去掉。此法具有较强的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十三)纸媒筒疗法
取5寸长竹筒1个,同草纸浸透熔解后的蜡,裹于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脐,然后点燃蜡纸,至蜡纸烧尽。主治小儿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十四)外敷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制剂敷于选定部位以治疗疾病。
1.用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或肚脐。可治皮肤、筋骨、关节、脏腑疾病。
2.用桐油煎鸡蛋制成蛋饼,趁热敷于脐腹上。
3.取活鸡1只,剖开胸腹趁热仆在患者胸腹上。此两法主要用于各种冷病。
4.将小鸡崽与鲜接骨药共同捶烂捣绒,敷于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十五)热熨疗法
将颗粒状食盐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熨肚脐、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医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热后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情轻微的冷病。
(十六)刮脊抽腿疗法
用铜钱蘸桐油刮背脊两侧大筋,然后握住患者脚踝用力抽动其双腿。主治部分抽搐或痿瘫类疾病。
(十七)拍击疗法
用手蘸白酒在病人小腹及大腿内侧用力拍击,至病人痛不可忍为止。主治"扯肠风"、"缩阴症"等。
(十八)针挑疗法
在背脊肺俞穴、脾俞穴等部位,或大、小鱼际处,皮肤经消毒后,用大缝衣针挑破皮肤,挑出少量皮下脂肪并剪去,然后包扎好伤口。主治小儿疳积、哮喘、小儿麻痹症等。
(十九)外洗疗法
用药煎水或鲜药捣烂兑水外洗全身或局部病灶。主治各种皮肤病、痹证、偏瘫等。
(二十)药针疗法
根据病情不同有硫黄针和糖药针两种。
(1)硫黄针疗法
取缝衣针1枚,将针尾插入筷子头内,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针尖扎紧备用。在一粗瓷碗内燃烧硫黄,待熔化后用针尖蘸硫黄点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不等。(2)糖药针(又名弩药针)疗法:以川乌、草乌、南星、一支蒿、半夏、半截烂、断肠草等30多种鲜药榨汁,将药汁置放于阴凉通风处晾晒浓缩成膏状,然后收藏于瓷瓶内备用。用时以竹签挑出一小点如黄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开水稀释,并加入适量的虎尿、马蜂尿(蜂毒),然后用上述针具蘸药水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此两法皆主治风湿麻木、疼痛、偏瘫等。
(二十一)化水疗法
取清水1碗,医者定神运气后,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据不同病情画符,并默念口诀或投入必要药物,然后将此水喷向病人患处,可止血、止痛、安胎、催产、清热、消肿等。此法类似于心理暗示。气功疗法的原理。
(二十二)饮食疗法
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糯米饭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或治劳伤筋骨疼痛,夏日则常以酸菜、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补体御寒,另外还有"热羊冷狗"之说,认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热泻火之功,夏天适当食之可泻热清暑,冬季则食狗肉能补虚御寒、强筋健骨。
所谓外治法是指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肛门、阴道、鼻腔、耳道以日光浴、沙疗、蜡疗、水疗、薰洗等等物理、化学疗法。苗医外治法体现了苗医药的丰富性与系统性,值得其他民族借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转载]《佛医我心,佛治我病》(即《佛治百病》)(二)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
作观的时候,以第一观阴入境为基础,其余若有则修,不论次第。如四大违返则先修病患观,若烦恼增多则先修烦恼观。
第二观烦恼境的核心是治烦恼病。
二十五方便 中,呵五欲、弃五盖就占了十个。然而,呵弃为易,若燃起烦恼,控制则难。这时就要修烦恼观。
智者大师说:“四分烦恼[1]
体之即空,名体真止入空观也;观诸烦恼药病等法,名随缘止入假观;观诸烦恼同真际,名息二边止入中道观。”“是名四分烦恼具足一切佛法,亦名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亦名烦恼是菩提,亦名不断烦恼而入涅槃。”
如果真正通达了这一道理,下面的观法就可略过。如果似是而非,而且障碍深重,当修助道:“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内外贪欲起以胜处助;违法嗔起众生慈助,顺法嗔起法缘慈助,戏论嗔起无缘慈助;计断常起三世因缘助,计我人起二世因缘助,计性实起一念因缘助;明利觉起数息助,沈昏觉起观息助,半沈半明觉起随息助。”这些助道中,前三是基于不净观的观法;中间是慈悲观和因缘观;后三是数息观。这四观的修法广见于诸经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即说,贪病,修不净观可对治;嗔病,修慈悲观可对治;痴病,修因缘观可对治。
数息观、不净观将在后面的章节作详细的介绍,现在说一下因缘观和慈悲观。
因缘观,又作缘起观,即观十二缘起之连环相续,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以治痴烦恼。十二因缘[2]
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十二因缘,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相依相待。一切事物,因缘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慈悲观,指对其他众生作拔苦与乐的观想,以对治嗔恚障。佛说,“所有善根,慈为根本。”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而起慈悲,叫众生缘慈;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则为法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而法与众生宛然现前,即空而起慈悲心,这便叫无缘慈。
佛家医方:慈悲治嗔 09:50:05
归档在 佛教与医学(连载) | 浏览 1007 次 | 评论 0 条
关于慈悲观,《五门禅经要用法[1] 》记有更细的观法,这里摘录如下:
(一)初教慈心观法。先忏悔,净身口意,至心恳恻,发弘誓愿。然后教坐。
1.自观己身,见自身便观他身。见众生苦痛在前,足下火燃,成于火坑焚诸罪人,身体脓烂血流成池,高声大唤苦痛无量。复见四方有城围绕。
2.发大愿,生怜愍心谛观众生。见罪人为火所逼投脓血池,池中脓血便应变为火坑烧诸罪人,苦痛无量便共号哭,无宁息处。
3.谛[2] 观莫怀恐怖,誓心救济。
4.见诸城门中有无量人,来投火坑复受苦痛。代之,令出,将至所安。
5.见诸门中人来不止,受无量苦,我以慈心力便以自手扪摸此门,门便破尽,四壁尽破。
6.以慈观之。见诸治罪人心生怜愍,下泪如雨。以手接取,洒散火坑火寻灭尽。
7.见火已灭,唯有脓血盛满大坑。自身出水,以著池中,池血消尽,其水澄清。
8.见池中生大花树,众生见此树便来取之。教令饮之洗浴,令身清净。
9.自上花台上,见下众生复欲得上,即挽上之,著叶中,其花狭小不相容受,我以手摩令花广大,得相容受。
10.自观身明净已,并见诸罪人饥饿须食,生怜愍心。即于身边便有饮食,我便与之,悉令饱足,使得休息。诸人皆言离苦得乐。
11.谛观花台增长,有数重出,我便寻上至第二重,身安坐已便唤下人,悉上花台,快得安住。我生悲心,于是花上所须之物饮食充饱。我以慈心即为说法,汝由宿世作毒火烧人家种种恶业,今受此报,汝可忏悔,灭除宿罪。
12.生善心复登华[3] 台,下重诸人亦上,所须与之令无所乏。须复为说法,天上人间五道报应,令心开解。
13.寻花上,复生喜心观此花中,便有自然金银珍宝衣裳饮食所须之物,悉给与之。天诸伎乐自然而至,随意所欲受快乐已。便为说法,汝等善心始生果报寻至,封受此果报。
14.增喜心乘华而上,上华台头。复教观花,见华头生大甘果香味具足。告诸人言,树上有果可取食。便如所言,食得充足,皆言快乐。
15.观华中,见华中有七宝之台自然而出,中有经卷名曰智慧。我即宣令一切诸人,此中有经说三乘[4]
法,汝可作礼,生恭敬心,花香供养。复欲听法,我便答言,烧香散花供养,令身心清净,即便受教。我语诸人悉令端坐,闭目一心,除诸乱想。我亦如是。须臾之间,身尽明净,心意泰然。我即语之,今当为汝说此妙法,至心听受,即便受教。我为说法,令得闻法。既闻法已,于上空中有自然光明照此华台,一切诸人便于四方悉令明净。此诸人等见光欢喜,身轻踊跃,寻光而去。
16.谛观身,光出绕身四边,其明转盛,便自以手推此光明,远至四方。有无量人寻光来至,我以慈心便给所须,令得充足,无所乏少。便为说法,令得信解,欢喜受行。须臾之顷,便踊身空中,徘徊而去。
17.谛观华台,所有悉已去,都不得见,四向清净。
(二)续教作慈心观。先以慈心自观己身,见已了了便观苦痛众生。
1.见四山之中有大地狱,罪人满中受大苦痛。须臾之顷,忽然便有铁盖,覆诸罪人,令不得现。
2.以慈心发大誓愿:我当救济无量苦恼众生,令得解脱。即起慈心坐铁盖上,破此铁盖。以此手破碎铁盖,渐令破尽。便下向观见诸罪人受大苦痛,有重铁轮在人头上,或在身中或在足下,或大或小,脓血流出,苦痛无量,高声大哭,不可堪忍。复见无量治罪之具治诸罪人,苦痛无量,不可具说。
3.复发誓愿,益增悲心观之。见此罪人,心生怜愍,泪下如雨。诸人小得休息。
4.修慈心,代诸罪人将著高处,便得休息。须臾之间,人人如是。
5.见地狱四边高垄起中,有脓血池。池中四处忽然火起,烧诸罪人,苦痛难忍,号哭称怨。见此事生怜愍心,即于身边手出清水,四向洒之,令火渐灭,小得休息。
6.见山间有无量人来入地狱中,受诸苦痛不可称计。我见此已,心生怜愍,便于池处立筏代诸罪人。将著筏上,令得休息,人人如是。
7.见诸山间人来不绝,受苦不断,我以慈心力,磨灭此山以为平地。
8.以慈心,于此池上空中而坐,身出少水澍于池中。池中脓血四向出去,其池澄清。须臾之顷,于池四面便有火起,烧此脓血悉已都尽。
9.以悲心,于池上坐四面谛观。见铁轮毒害之具,来至我座下,成大台,诸罪人等各至四方安稳之处。我在台上,见下火起,举台燃尽,火四向去烧诸四方,所到皆尽。
10.观池中,见池中泉水广大,乃至四方无边际。中生莲华,渐渐广大,覆此池上。在华中便四向观,见池四边有无量人欲来趣我。我教洗浴,令身清净。身清净已,于花叶间便开少分,于下水上住于道陌间,令诸人等悉上花台。
11.观池四边,便有楼阁自然而出,与华相接。令诸人等趣此楼上快得休息,索饮食无以与之,于十指头出雨,雨花为乳,诸人等悉令足饱。
12.观花台中,更有台出,及四方楼俱更有重,广大如前。我寻上到已,于华叶间便开少分,设诸梯橙上诸人等,复著台上四向趣楼随来处,东向三方亦尔。复加悲心观此华中,有自然所须之物,与四方人令其充足。便为说法:是身为苦无牢强者,皆由宿世犯五逆罪行恶所致;受此苦痛,今可忏悔。寻如所言,即便忏悔。
13.观华台,更出重楼阁,我便寻上。到已,复作梯橙。诸人上已,各各上楼休息已。我于华上,便取饮食衣服所须之物,四向与之,令无所少。便为说法。无量利益便生信心,受持斋戒悉令奉行。
14.见花台楼阁如前,生微妙胜前。我与诸人等如前寻上重已,各共上楼,与诸人等便得充足,令无所乏。复为说法,即便受教悉得利益。
15.生喜心谛观花中,华台中楼阁如前生重,我与诸人悉共上已。我坐华上心欢喜,须臾之顷,见花台楼,皆作金色,七宝合成。于上便有无尽宝藏,衣服饮食微细柔软箜篌乐器,须随意所欲,得充足已。复为说法,皆悉受行。
16.观华台中,有树踊出,高楼十丈,枝叶茂盛,生香美药。自上树头,便下向观。见下楼阁从下破落至五重,诸人惶怖,各言苦哉。便寻花上,在诸花中。
17.生怜愍救济诸人,于花叶中挽诸人等上著花头,便以甘果悉给与之,令无所乏,便为说法。教修禅定,灭诸恶身。心得清净,踊跃无量,飞行虚空,随意而去。
18.在花上四方远观,见四方有光明云盖,来趣我身。我身复光出与盖相接,以手摩令广大。
19.即寻光从东方始,寻光东行极远,于此光中,见无量人光中而来趣花所。如是寻去,到光住处乃自还来花。教次第行伍,给与衣食所须之物,令得充足,便为说法。随意所应,欢喜受行,身轻踊跃,飞腾空中,随意而去。南西北方亦如是。
20.观身令广大,满于空中极明净。复明见四方无量人来集身边,我以慈心令入我身中。入我身中已安止,须臾之顷有自然所须之物,随意应施与诸人等令无所乏,各得充足快乐安稳。便为说法,无量利益,令得开解,随意而去。
(返回《佛医我心,我治我病》总目录)
--------------------------------------------------------------------------------
&[1]《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撰。详述数息观、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念佛观每一观法的理论及其对治之病,尤其力说观佛之法。
&[2]真实不虚,称为谛。
&[3]华,俗作花,指草木之花。经典中多作华。献于佛、菩萨前,称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散华。
&[4]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参见第一章相关内容。
不可思议的病患境
慈悲观的具体修法,大体如前,其中实有无上密法,当于观中用心体会。现回到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摩诃止观》十种观境的第三观:病患境。
观病患境意在通达病境。其精髓,在于明止观。
智者大师说道,“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亦不可得,众病不药自差。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即无病不治也。”
智者大师用前面提到的十乘观法[1] ,对病境也作了十种观察:
(一)观不思议境。一念病心,非真非有,即是法性法界。法性法界即是真如法界、一真法界、佛界,是法界之都,无九界差别。如如意珠,不空不有,不前不后。病亦如是。绝言离相寂灭清净,故名不可思议。达病实际,何喜何忧。作是观时,病即除愈。
法界,法指万法,界谓分界。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2] 。
法界又与法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同为诸法实相的异名。
《大智度论》卷十八说,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蜜。世俗所说的诸法实相,仅为安国保家,并非真实;外道所说的诸法实相,皆堕于邪见法中,心有爱著,故非真实;声闻法中虽以无常、苦、空、无我等观诸法之实相,然彼等仅自求解脱老、病、死苦,不为一切众生,不具足智慧,故未能究尽实相;唯有菩萨于初发心即发大弘誓,起大慈悲,供养一切诸佛,以大利智舍弃净观不净观、乐观苦观等妄见心力之诸观,而观诸法之非净非不净,乃至非我非无我;复舍如上诸观,达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究竟之诸法实相。
维摩称病的故事
(二)发不思议慈悲心。
智者大师以空假中三观,结合菩萨病行,示权病,除实病,并举维摩大士的生动实例,详加阐释此不可思议的大悲菩萨行。
关于空假中三观,观色心诸法无性空无,名空观。不住诸法空,进而更观如幻之假有,名假观。双照空假二边,观诸法绝待不二者,是名中道观。
空观正属藏、通二教,不过二教空观的方法不同,有所谓析空、体空之别。藏教之空观,乃分析色心诸法而终归于空理,是为析空观。通教更进一等,直接体达诸法如幻即空,令入空理,是为体空观。
假观正属别教。假,分为在迷众生情见的生死假,以及圣者以出世间眼所照的建立假二种。藏教与通教的空观,其从假入空之时的假,即属于生死假,未达建立假。至别教则机教均进,故不满足于从假入空之偏空,进而更以从空入假之观,于空之上安立假差别,此即建立假。
中观正属圆教,为最极无上的观法,融合空、假二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以观中道之理而圆解三谛。
凡夫有漏身上所患之病称实病;圣者已脱有漏身,故无实病。圣者本无病,因利他之大悲而现病,故称权病。如释尊的背痛,维摩大士等菩萨的病行等。
病行是菩萨自行化他的五种行法之一。菩萨以平等心,运无缘之大悲,俯同众生,现烦恼病苦之相,化他利生,就称为病行。
《涅槃经》记载,佛为迦叶[1] 说,菩萨应修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五种行。
智者大师在《四教义》卷第十中解说道:“病行者,此行从无缘大悲起。”“病行从大悲生,众生病,是故我病,大悲熏心,游戏地狱,同众生恶业之病。”
维摩称病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佛教故事。维摩又作毗摩罗诘、维摩诘、无垢称、净名、灭垢鸣。
根据《维摩经》的记载,维摩居士为佛陀住世时印度毗舍离城长者,以无量方便饶益众生,甚至以身疾广为说法。
佛遣文殊师利前往问疾。维摩空其室内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致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慈悲力大,菩萨适发此心疾即除愈
有了前面的准备,下面的内容就很好理解了(这一段读起来有点累,初学者可以先跳过去)。
智者大师说:“一切众生皆具此理而不能识,随见思流,没分段海[1]
。深生悲愍,欲与非有即空道灭之乐,是为有疾菩萨能以空观调伏其心,心调伏故实疾除愈,以慈悲故权疾则生。生分段土,视分段人犹如一子。子既有病父母亦病,因以身疾而慰喻之。子病若愈父母亦愈,是名体析慰喻有疾菩萨也。”
“又观此病虽即空寂,是诸众生不纯因空而得度脱,当识空病种种法门。声闻二乘以不识故,随无明无知流,没变易海[2]
。”“为是义故,即起慈悲拔无知苦,与道种智分别之乐,是名有疾菩萨能以假观调伏其心,心调伏故实疾除愈,以慈悲故权病则生。生方便土(方便有余土,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之土)。观方便人犹如一子,其子病故父母亦病,因以身疾慰喻其子,子无知愈父母亦愈。是名别教慰喻有疾菩萨。”
“又观此病虽即法界,而诸众生不即中道。此理未显,随无明流,没变易海。经云:三贤十圣[3]
住果报,即是实报因果病也。为是义故,而起慈悲,拔无明苦,与究竟乐,是为有疾菩萨用中道观调伏其心,心调伏故实疾除愈,以慈悲故权病则生。生实报土(实报无障碍土,指初地以上之法身菩萨所居之国土),视变易人犹如一子,子既有病父母亦病,因以身疾慰喻其子,子无明愈父母亦愈,是名圆教慰喻有疾菩萨也。如是三疾一心中生,如是调伏一观调伏,如是慈悲圆普慈悲,如是示现普门示现,如是慰喻一音演说,为易解故如前分别,实而论之即不思议慈悲。唯彼净名(维摩)具如此法,三实圆除,三权普现。……唯彼文殊道力相邻,扣机承旨故其能也。问云:居士,此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居士答云:今我病者从大悲起。以众生病是故我病,众生病愈是故我愈。夫众生实疾从痴爱生,痴爱才生大悲亦起,痴爱才灭大悲亦灭。众生有愈有不愈,菩萨有疾有不疾。若无疾者知其子愈,若有疾者化道未休。……誓愿既等虚空,有疾亦弥法界,是名不思议慈悲也。慈悲力大,菩萨适发此心疾即除愈,不俟更修下法。”
若能真诚,就有大效力。如果发心不真,就达不到这种效果,就要往下修。
难得的大药
紧接上一篇:慈悲力大,菩萨适发此心疾即除愈
(三)安心。若人病时,按前面所说的去做,体解发心,端身正念,唯止唯观,善巧成就,调适得所,一上坐即觉清凉,或顿损或渐损,是名大药。有了大药,就不需修其余的治法了。若得不到,或只得到一点点,就应继续往下修。
(四)破法遍。行人病时观病,看一看是为因色病还是为因心病。若色是病者,外山林等皆应是病,死人亦应是病,而死人及山林却未曾受恼。当知色非病也,只由心想计有此病。今观病心不自不他四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不可得,非内非外毕竟清净,心如虚空谁是于病。非地大不离地大,非身合身相不可得故,非心合心如幻故。不得病心生,不得病心无生,亦生亦无生,非生非无生。
(五)识通塞。观于病法,句句之中识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观病观智,句句识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了了分明而无疑惑。解字非字,知得知失。
(六)道品调适。若观病是四大,病是不净;病若离四大,病即是净;病非四大,非离四大;病即非净非不净;有真非有非真,空假非空非假,枯荣非枯非荣;如是等义皆与身念处[1]
无二无别。如此病受,非苦非乐;病之想行,非我非无我;病心非常非无常。如此这般,三十七品于枕席间皆得成就,解苦无苦入清凉池。
(七)助道。若修正观未能治愈,就要借助前面提到的各种办法。
(八)识次位。不应非位起慢。
(九)安忍者。但勤正助,莫为内外障缘阻碍休息。能安心在疾,不动不退所作办也。
(十)无法爱。如果病情见好,行观明净,不生贪著,莫起爱染。
这样,十法成就,疾入法流,是名病患境修大乘观,获无生忍。无生忍是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的初地。
病境观虽属圆顿,但仍然次第分明。既是智慧观门,又是大悲行门。这一观的内容,已探及佛教对于疾病烦恼的根本见解,非常值得在此花些功夫。如遇有不好理解的文句,只需反复玩味,其理自明。
下面这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可以为本篇划上句号了。
师(德山宣鉴大师)因疾,有僧问:“还有不病者无?”师曰:“有。”曰:“如何是不病者?”师曰:“阿邪!阿邪!(啊哟!啊哟!)”
念安般治病:
念安般治病:数息摄心
,全称安那般那,安那为入息(吸),般那为出息(呼)。又称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安般守意、安般念、数息观、念出入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念、息念、数息。
什么是念?印顺大师解说到:“念是心念。念为心所法之一,为五别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义是系念,心在某一境界上转,明记不忘,好像我们的心系在某一境界上那样。通常说的忆念,都指系念过去的境界。而此处所指称的念,通于三世,是系念境界而使分明现前。念,是佛法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数息观,又名安般念;还有六念门;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都以念为修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后得定。经里说,我们的心,烦动散乱,或此或彼,刹那不住,必须给予一物,使令攀缘依止,然后能渐渐安住。如小狗东跑西撞,若把它拴在木桩上,它转绕一会,自然会停歇下来,就地而卧,心亦如此,若能系念一处,即可由之得定。不但定由此而来,就是修观修慧,也莫不以念为必备条件。故念于佛法中,极为重要。”
《俱舍论》卷二十二称,安般念有六相,次第渐进。六相是数、随、止、观、转(还)、净。
如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是在二十五方便中“调息方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按九住心的次第,拾阶而上。(参阅:二十五方便&&
调身、调息、调心&& 九住心)
一.数息,以呼吸之数为所缘境,可对治散乱。散乱[2]
,又称散动、心乱,是随烦恼之一。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行者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吸入时,以心引息而下达于脐下;呼出时,心又随息而上,自鼻中呼出。这样的一呼一吸为一息,然后安详默数呼吸,以收摄心神,止心于数,不令驰散。数息有修数、证数二种。修数者,调和气息,从一至十,到十为止,再从一数起。数息摄心,使心在所缘(息)上转,令不散驰忘失。如中间忘记了,那就从一数起。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相,心里不想数下去了,这时,可转修下面的随息。
二.随息,数息法之后的第二阶段修持法。通过前面数息,行者心暂得住,但还有起念的过失,故须舍数修随。这时,细心依随息的出入,觉息遍身,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住而不散。随息也有修随、证随二种。修随者,舍前数息法,一心随息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出入。证随者,心渐微细,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这时,可转修下面的止息。
三.止于息,或称止心。不是停止呼吸,虽然可能慢慢进入这种状况。千万不可望文生义,去主动闭气,以求胎息,那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通过前面随息,虽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这时,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这时,可依止起观,转入观察修。
安般念,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
念安般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倡导的修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记载,世尊谆谆告诫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大藏经中有《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系后汉安世高大师翻译的,详细讲述了安那般那的修法,包括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等内容。
对安世高大师的译本,南怀瑾先生评价说,“文字古老一点,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对该法流传的情况,南先生感慨道:“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因此,古文底子好的朋友,最好能研读一下原典。
安般念,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调息不仅能克制散乱,还会使气脉通达,获得治病的效果,产生生理上的其他反应,甚至获得超常的经验,但这都被认为是很自然的现象。印顺大师说:“修习久了,如少腹充满,发热,或吸气时直达到足跟趾端,或觉脐下气息下达,由尾闾而沿脊髓上升,或气过时,幻觉有光色、音声等──这都是气息通畅,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切勿惊奇夸眩。”
“精神集中的禅师,身心能有某些超常经验,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不是佛法的特色,不能获得正觉的解脱。”
“佛法所重的是漏尽通,即自觉烦恼的清净。”因此,如出现上述景象,且不可著相停留,应以平常心视之,进行智慧观照,不起善恶念头,不可执取,不可祈求再来。反之,就会着魔出毛病。
因此,紧接着“数息、随息、止心”之后,应再修“观、还、净”等三法门:
四.观,观五阴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有修观、证观二种。修观者,观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证观者,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通过观身不净[1]
、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对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
五.还,收心还照,知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有修还、证还二者。修还者,知观从心生,应反观观心,则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即还源之要。证还者,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返本还源。
六.净,心无所依,妄念不起,不住不著,洞然清净,断惑证真。有修净、证净二种。修净者,能知色净,不起分别妄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能息妄想垢、分别垢、取我垢。证净者,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
“数息、随息、止心”等,是修止,属于定学;“观、还、净”等是修观,已经属于慧学的范畴。《大安般守意经》将前三相称为外,后三相称为内。这六项合在一起,在智者大师那里就称为六妙法门。
安全可靠广行于世的“六字诀”
息属风大。按《四部医典》的说法,风大(龙)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总近因。因此各种止观禅法,都特别重视从风大入手,调息治病。
智者大师传授的方法有:
1.一息治身中种种病法:取气从鼻却入,令气满身竟,然后细细闭口随气,自内置此息去,引心从骨中直下,出不净门外住,眠时引息内脚心,行住坐卧,恒用此心。自四处有杂病时,须此息息通,然后随病处,所引气息,从病处出入,空无有碍者即差。
2.以六种息治病。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一一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
配合五脏:“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配合五音:呵属商,吹呼属羽,嘘属徵,嘻属宫,呬属角。这又是一种音乐疗法。
打坐中:寒时应吹,热时应呼。
若以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及以治风;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痰,又以消满,以补劳。
若肝上有白物,令眼睛疼赤脉曼成白翳,或眼睛破,或上下生疮,或触风冷泪出,或痒或剌痛,或睛凹触事多嗔,是肺害于肝而生此病,可用呵气治之。
若心淡热,手脚逆冷,心闷少力,唇口燥裂,脐下结症,热食不下,冷食逆心,眩懊喜眠,多忘心瘇,头眩口讷背胛急,四支烦疼,心劳体蒸热,状似疟,或作症结,或作水僻,眼如布绢中视,见近不见远,是肾害于心可用吹呼治之。
若肺胀胸塞,两胁下痛,两肩胛疼似负重,头项急喘气粗大,唯出不入,遍体生疮,喉痒如虫咽吐不得,喉或生疮,牙关强,或发风,鼻中脓血出,眼闇鼻茎疼,鼻中生肉气不通,不别香臭,是心害肺成病,或饮冷水食热食,相触成病。可用嘘气治之。
若百脉不流,节节疼痛,体肿,耳聋,鼻塞,腰痛,背强,心腹胀满,上气胸塞,四支沉重,面黑瘦,胞急痛闷或淋或尿道不利,脚膝逆冷,是脾害于肾;又其病鬼如窖君,无头无面一来掩人,可用嘻气治之。
若通身痒闷,是肝害于脾,其色笼桶,或如小儿击枥,或如旋风团栾转,可用呬气治之。
其相互关系,整理成下表。
&其他脏腑病
&身无气力是肾病相
&多悲笑是肾中无志
&肾害于心所生病:心淡热,手脚逆冷,心闷少力,唇口燥裂,脐下结症,热食不下,冷食逆心,眩懊喜眠,多忘心重,头眩口讷背胛急,四支烦疼,心劳体蒸热,状似疟,或作症结,或作水僻,眼如布绢中视,见近不见远
&体涩如麦糠是脾病相
&多回惑是脾中无意
&多怅怏是阴中无精
&脾害于肾所生病:百脉不流,节节疼痛,体肿,耳聋,鼻塞,腰痛,背强,心腹胀满,上气胸塞,四支沉重,面黑瘦,胞急痛闷或淋或尿道不利,脚膝逆冷
&面青葩是心病相
&多忘失前后是心中无神
&肺害于肝所生病:眼睛疼赤脉曼成白翳,或眼睛破,或上下生疮,或触风冷泪出,或痒或剌痛,或睛凹触事多嗔
&面无光泽手足无汗。是肝病相
&多惛惛是肝中无魂
&心害于肺所生病:肺胀胸塞,两胁下痛,两肩胛疼似负重,头项急喘气粗大,唯出不入,遍体生疮,喉痒如虫咽吐不得,喉或生疮,牙关强,或发风,鼻中脓血出,眼闇鼻茎疼,鼻中生肉气不通
&面梨黑是肺病相
&多恐怖癫病是肺中无魄
&肝害于脾所生病:通身痒闷
这种方法,被称为“六字诀”,安全可靠,广行于世,又有多种变化。笔者最初的入门功夫,就是得力于此,身心状态也因此焕然一新。
3.运作十二种息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结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微,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但十二种息过于复杂,不易被一般人掌握,而一旦用之失所,则更生众患。
说到气脉,东方的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有一种特殊的通道,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在其间流动。这些通道,称为脉。流动其中的物质,称为气、息、风息等。至于脉的具体分布、走向和作用,印度医学与中医学、佛家与道家又有不同的认识。诞生发展于古印度的佛教,自然而然吸收了印度医学的成果。发展至晚期密教时,将脉轮之学,融入密法,而流传至今,成为藏传佛教无上瑜伽部的重要法门。
译于西晋的《佛说胞胎经》中说,受胎第十五周时,人体的各种脉就形成了。“佛告阿难[1]
,第十五七日,其胞里内于母腹藏,自然化风名红莲花,名曰波昙,吹其儿体令安二十脉。五脉引在身前,五脉引在背,五脉引在左胁,五脉引在右胁。其脉之中,有无央数不可称计若干种色,各各有名现目,次名力势,又名住立,又名坚强。又一种色,或有青色白色,白色为赤赤色为白。或有白色为黄,或缥变色,苏色酪油色,生热杂错熟热杂错。其二十脉,一一有四十眷属,合八百脉。二百在身前,二百在背,二百在左,二百在右。……其八百脉,一一之脉有万眷属,合为八万脉。二万在胸腹,二万在背,二万在左,二万在右。[2]
其八万脉,有无数空不可计。有一空,次二次三至于七,譬如莲华茎多有众孔,次第生一孔二孔三孔至于七孔。其八万脉亦复如是,有无数根空不可称计,有一次二次三至于七。其诸脉与毛孔转相依因。”
各脉之中,心脉为主。《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十说:“身内诸脉心脉为主。复从心脉内生四大之脉,一大各十脉,十脉之内一一复各九脉合成四百脉。从头至足四百四脉。”
按《四部医典》的记载,在医学上,脉可分为:初成脉、依存脉、连结脉、寿脉。
(一)初成脉,从脐部分三岔:一路上行形成了脑;由于痴愚存在于脑里,所以培根便依属于身体的上部。另一路伸向中路,形成了命脉;由于怒嗔依属于血液,所以赤巴便依属于身体的中部。另一支脉向下延伸形成了密处,由于男女的贪欲产生于密处,所以产生的龙便依属于身体的下部。
(二)依存脉,遍布周身,发挥着养育生长的功能。依存脉有:1.形成眼等六根脉轮,脑部有五百条依存脉;2.形成眼识等六识五蕴的脉轮,心脏部分有五百条依存脉;3.发育肉体的脉轮,脐部有五百条依存脉;4.生育后代的脉轮,生殖器官有五百条依存脉。
(三)连接脉,分为黑白两种。命脉象树枝一样,向上发出,增长血肉的脉有二十四条;与脏腑连接而隐匿的大干脉有八条;与四肢连接而明显的脉有十六条。从此生出的可针刺放血的脉道有七十七条;不能针刺放血的要害脉道有一百一十二条;混合起来,分支小脉有一百八十九条;其中有一百二十条脉道与皮肤肌肉相连,小支脉共计有三百六十条,其中又分出小支脉七百条。在这些小支脉里又分出更细微的脉道遍布全身。
黑白脉之间有水脉。从脑部脉的海洋里,象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职传导的水脉有十九条,象丝线一样连接脏腑的隐匿脉有十三条,连接四肢而明显的脉道有六条,从这里又分出十六条细微的水脉。
(四)寿脉,有三种:一种是遍布全身;另一种伴随气息而通行全身;又一种是神游脉。寿脉与气血运行于体内外的一切孔窍相连,因此之故,身体才能生长发育,人体长久生存,它是身体的根本,故称寿脉。
译于东晋的《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中,已经记载有调息入脉的方法:“端身正心,使心不动,心气相续。以左手置右手上,举舌向腭,令息调匀。使气不粗不细安祥,徐数从一至十,成就息念。无分散意,使气不粗,亦不外向,不涩不滑。如婴儿饮乳吸气唆之,不青不白调和得中。从于心端四十脉下取一中脉,令气从中安隐,得至十四脉中。从大脉生至于舌下,复从舌脉出至于舌端,不青不白不黄不黑,如琉璃器正长八寸。至于鼻端,还入心根,令心明净。”
关于中脉之说,《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解释说:“心如拘物头,四片相合一片,各有十纪脉,共绞络,故心端有四十脉也。其下一脉直往趣脐,号曰优陀那风。优陀那者中也,故号此脉为中脉也。”脐下一寸称为优陀那,即指中医或道家的丹田。
藏密的脉轮
(八思巴像)
《大乘要道密集》一书,相传为元代八思巴国师传授、集译,向汉地介绍了三脉四轮之说。“言三道脉者:一中央阿斡帝脉,二右畔辣啰捺脉,三左畔辣麻捺脉,是名三道脉。”“言四轮者:一脐化轮,内具八道脉,外具六十四道脉;二心间法轮,内具四道脉,外具八道脉;三喉中报轮,内具八道脉,外具十六道脉;四顶上大乐轮,内具八道脉,外具三十二道脉。是名四轮脉道也。”
宗喀巴大师在《密宗道次第广论[1]
》中说道:“身脉总有七万二千,其中主要有百二十,其尤要者有二十四,最切要者则有三脉。《释论》说脉为风所乘、为识所依之主要者,心间法轮八脉、喉间受用轮十六脉、顶上大乐轮有三十二脉,及脐间变化轮六十四脉。其中能为爪等身中二十四界增长安住之因,故说顶等二十四处诸脉为主。”
随着藏密[2] 在各地的弘扬,脉轮之说日益为修行者所熟知,并以七轮之说,为众人津津乐道。
三脉即是上述中脉和左、右二脉。七轮是在脐轮、心轮、喉轮、顶轮等四轮外,通常再加海底轮、生殖轮、眉间轮。
一般认为,中脉起自脊尾的海底轮,经过脊髓,上达头顶的顶轮。左右二脉则起自左右二睾丸,分别沿中脉的左右边向上行,至脸部时,分别经过左右鼻孔。陈健民先生则认为,中脉在身体的正中,约于前额发际向上四指处,如是笔直而下,直至脐下四指处。左右二脉则分别起自左右鼻孔,直上脑际而下,与中脉平行,至脐下四指处与中脉会合。
七轮由下而上,依次为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顶轮。每轮均由中心点伸出支脉,状如莲华。
海底轮在脊柱下之基处,肛门二指之上、生殖器二指之下。与性腺、肾脏有关。
生殖轮在生殖器官根处,与性腺、卵巢、皋丸、前列腺等有关。
脐轮在中脉内的脐处,与脾、肝、胰和肾上腺等有关。
心轮在中脉的中心点,位在心脏附近,与胸腺、心脏、肺脏等有关。
喉轮在中脉内喉根处,与甲状腺、扁桃腺和唾腺等有关。
眉间轮在眉间,与脑下垂腺有关。
顶轮,又称为顶髻轮,在头顶,与松果腺有关。
此外还有一个梵穴,不在体内,在顶轮处四指之外的上方,离开了头顶。南怀瑾先生认为,七轮中不含生殖轮,而应含此梵穴轮。
就一般而言,修气脉是透过修宝瓶气、金刚诵而引发拙火,进而入定。这种定,称为拙火定[1]
,是修气脉最主要的瑜伽,也是密宗六种成就法的基本修法。拙火,又译忿怒母、丹田火、灵热。
宝瓶气是一种猛烈的修息法,又译瓶息、瓶风、壶形气功等。其修息以闭气为要,分为吸、满、消、射四步骤。《明行道六成就法[2]
》灵热成就法中,谓之为引息吸气、满息闭气、均息散气与射息冲气。
金刚诵又称金刚念诵,与显宗的金刚念诵不同,藏密称其为风瑜伽。由此念诵能调柔明点进入中脉。
明点有多种含义,可简单理解为住于中脉的能量点,其最重要者为红白菩提。白菩提在顶轮,红菩提在脐轮。
拙火燃起后,先观想它遍满脐轮,渐渐上升至全身,继观其火如电光灼照,从毛孔中外放,涤净自身中脉、气、明点的不净垢障,并照触宇宙,令一切众生皆得利乐,复收回于脐下。若进而以宝瓶气鼓动拙火,令其循中脉上升,熔化顶轮白菩提,从顶、喉、心依次降下至于脐轮,能使身心享受到极大安乐[3]
,并达到宗教的成就。
气脉明点之学,须择明师教授,切忌盲修瞎练。如修习不得法,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念身治病:
释尊七年念身
念身,又名念观身或念身非常。是原始及部派佛教所倡行的十种禅法[1]
之一,也通于四念处中身念处。《中阿含经》卷第八中记载,尊者阿难就提到过,释迦牟尼佛曾“七年念身,常念不断。”
花七年的功夫,常念不断!可以想见,念身法门不比寻常。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长寿王品念身经记载,佛说,修习念身,有十八德:
第一至第七,是身心健康的收获。例如,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受。如果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著。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著。等等。
第八至第十八,是宗教的成就。从离欲、离恶不善之法,得第四禅成就游,到诸漏已尽,不更受有(于未来不再受果报)。
念身治病:念身经记载的念身法门
那么,如何修习念身?佛讲授如下:
1.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
2.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1] 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3.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
4.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5.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
6.离生喜乐[2] ,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7.定生喜乐[3] ,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8.无喜生乐[4] ,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
9.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
10.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
11.观相善于受持、善意所念。
12.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搏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
13.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14.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狗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15.观骸骨青色,腐烂食半,骨锁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16.观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17.观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膊骨、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18.观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末。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由此可见,在早期佛典中,念身的范畴非常广泛。如第四至十一,相当于数息观。第十二至十八,则相当于不净观。
但后来的经典中所说的念身,似乎专指第十二至十八所列的内容。如《法苑珠林》卷三十四中说:“念身者,谓专精念身,发毛瓜齿皮肉筋骨,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直旁光屎尿百叶,沧荡脾泡溺泪唾洟,脓血脂涎髑髅脑等。何者是身?地种水种火种风种是也,[5]
皆是父母所造。从何处来为谁所造?此之六根。于此终已当生何处?除诸乱想,自致涅槃;不离身念,便获功德。是名念身。”
佛家医方:不净观治贪
无论如何,不净观都是念身法门的重要内容。观想自己和他人肉身不净,是对治贪欲障的重要观法。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即说:“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
《坐禅三昧经[1]
》卷上也说:“淫欲多人习不净观,从足至发不净充满。发毛爪齿薄皮厚皮血肉筋脉骨髓肝肺心脾肾胃大肠小肠屎尿洟唾汗泪垢坋脓脑胞胆水微肤脂肪脑膜,身中如是种种不净。复次不净渐者,观青瘀膖胀破烂血流涂漫臭脓噉食不尽骨散烧焦。是谓不净观。”
《禅法要解》[2]
卷上更进一步说:“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不净有二种:一者恶厌不净;二者非恶厌不净。何以故?众生有六种欲:一者著色,二者著形容,三者著威仪,四者著言声,五者著细滑,六者著人相。著五种欲者令观恶厌不净;著人相者令观白骨人相。又观死尸若坏若不坏:观不坏断二种欲——威仪、言声;观已坏悉断六种欲。习不净有二种:一者,观死尸臭烂不净,我身不净,死尸一等无有异也。如是观己,心生恶厌。取是相已,至闲静处,若树下、若空舍,以所取相,自观不净,处处遍察,系心身中不令外出。若心驰散,还摄缘中。二者,虽不眼见,从师受法忆想分别,自观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发毛爪齿涕泪涎涶,汗垢肪山[月*册]皮膜肌肉,筋脉髓脑心肝脾肾肺胃肠肚胞胆痰荫,生藏脓血屎尿诸虫。如是等种种不净聚,假名为身。自观如是,所著外身亦如是观。若心厌恶淫欲,心息则已。若心不息当勤精进。”
念身治病:九想观
不净观的具体观法,后来系统为九想观[1] :
(一)胀想:观想人的死尸,臭气甚浓,腹部胀满,宛若皮囊盛风盈满。
(二)坏想:观想死尸经风吹日晒,转而变大,随后裂坏在地。
(三)血涂漫想:观想死尸脓血流溢,污秽涂漫。
(四)脓烂想:观想死尸流出脓虫,皮肉坏烂,滂沱在地。
(五)青瘀想:观想死尸皮肉变黄赤之瘀,复化黑青之黤。
(六)啖想:观想死尸虫蛆唼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撕裂。
(七)散想:观想死尸为禽兽分裂肢体,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
(八)骨想:乃观死尸皮肉已尽,但余白骨或连或散。即白骨观。
(九)烧想:观想死尸为火所烧,爆烈烟臭,薪尽形灭,与灰土同;未烧尽者,亦归磨灭,化为尘土。
智者大师说:“九想能治爱著外境贪淫重病。”
念身治病:八解脱
更为系统圆满的念身法门,是基于不净观的背舍观。该观法,以身相为所缘境,止观双运,非常殊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依八种禅定力,以背弃五欲境,舍离其贪著的执心,故名八背舍,又名八解脱。九想、八背舍为观练熏修四种禅[1]
按《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所述,八解脱为:
(一)有色观诸色解脱,又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离内心之色想,观外在诸色为青瘀脓烂等不净。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又名内无色相、观外诸色解脱。谓内心已离色想,然为欲更使坚定不移,故于外色修不净观。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又名净解脱。谓为欲试练善根是否成满,乃弃背前二解脱之不净观心,而修观外在色境之色相,令烦恼不生。
(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又名空无边处解脱。谓灭有对色想,成就空无边处[2]
(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又名识无边处解脱。谓弃背空无边心,成就识无边之行相。
(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又名无所有处解脱。谓弃背识无边之心,成就无所有之行相。
(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又名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谓弃背无所有心,无明胜之想,住非无想之相且成就之。
(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又名灭受想解脱。谓厌背受想等,趋入灭一切心心所法的灭尽定。
念身治病:智者大师传授的背舍观法
具体的观法,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十中有系统的记述。现摘录如下:
行者端身正心,谛观足大拇指,想如大豆胀黑,亦如脚茧之相。于静心中,观此相成,即复想胀起,如梨豆大,如是乃至见一拇指脚,如鸡卵大。
次观二指,三、四、五指亦然。
次观脚法,复见肿胀,乃至脚心、脚踵、脚踝、髆膝臗悉见肿胀。
次观右脚亦如是。
复当静心谛想,大小便道、腰脊腹背胸胁,悉见肿胀。
复当静心谛观左胛臂肘,腕掌五指,悉见肿胀;乃至右胛,亦复如是。
复当静心谛观,颈项头颔,悉见肿胀,举身项直。
如是从头至足,从足至头,循身观察,但见肿胀,心生厌恶。
复当观坏脓烂,血污不净,大小便道,虫脓流出,腹既坼破,见诸内脏及三十六物,臭烂不净,心生厌恶,自观己身,甚于死狗。
观外所爱男女之身,亦复如是。
行者修此观时,若欲界烦恼未息,当久住此观中,令厌心纯熟。
若离贪爱,是时应当进观白骨,一心静定,谛观眉间,想皮肉裂开,见白骨如爪大,的的分明。
次当以心向上,裂开皮肉,即见额骨及发际骨,凝然而开,即见骨相。
复观顶骨,亦见皮肉脱落,髑髅骨出。
复当定心,从头向下想,皮肉皆随心渐渐剥落,至足皮肉既脱,但见骨人,节节相拄,端坐不动。
行者尔时即定心谛观,此骨从因缘生,依因指骨,以拄足骨;依因足骨,以拄踝骨;依因踝骨,以拄髆骨;依因髆骨,以拄膝骨;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依因脊骨,以拄肋骨。复因脊骨,以拄项骨;依因项骨,以拄颔骨;依因颔骨,以拄牙齿。上有髑髅,复因项骨,以拄肩骨;依因肩骨,以拄臂骨;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
如是展转相依,有三百六十骨,一一谛观,知大知小,知强知软,共相依假,是中无主无我,何者是身?见出入息,但是风气,亦复非身非我,观受观心,乃至观法,悉知虚诳,无主无我。
作此观已,即破我见;憍慢五欲,亦皆除灭。
尔时复当定心,从头至足,从足至头,循身谛观,深炼白骨,乃经百千许遍,骨人筋骨既尽,骨色如珂如贝,深观不已,即见骨上,白光煜爚。
见是相已,即当谛观眉间,当观时,亦见白光煜煜,悉来趣心。
行者不取相,但定心眉间,若心恬然,任运自住,善根开发,即于眉间,见八色光明,旋转而出,遍照十方,皆悉明净。
八色者,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普照大地。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无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檐卜华,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
随是色相,悉有光耀,虽复见色分明,而无形质可得。此色超胜,非世所有。
是相发时,行者心定安隐,喜乐无量,不可文载也。
行者复当从头至足,深炼骨人,还复摄心,谛观于额,住心缘中,复见八色光明,旋转而出。
如是次第定心观发际,顶、两耳孔,眉骨、眼骨、鼻口齿颔骨,颈项骨,从上至下,三百六十诸骨诸节,悉见八色光明,旋转而出。行者摄心转细,从头至足,从足至头,观此骨人,悉见遍身放光,普照一切,悉皆明净。
若是菩萨大士,咸于光中,见诸佛像。若行人善根劣弱,乃至四禅,方得见诸佛像。行者既光明照耀,定心喜乐,倍上所得,是名证初背舍相。背是净洁五欲,离是著心,故名背舍。
行者于初背舍后,心中不受觉观动乱,谛观内身骨人,虚假不实,内外空疏,专取坏散磨灭之相。如是观时,渐渐见于骨人,腐烂碎坏,犹如尘粉,散灭归空,不见内色。是时但摄心入定,缘外光明,及与不净,一心缘中,不受观觉,于后内心,豁然明净,三昧正受,与大喜俱发,即见八种光明,照从内净,出明十方,倍胜于上。既证内法大喜光明,即知根本二禅,虚诳粗劣,厌背不著,故名背舍。
行者于二背舍后,心即不受,观外不净,悉皆坏尽散灭,无有遗余。亦不受大喜勇动,但摄心谛观,八色光耀之相,取是相已,入深三昧。炼此八色,极令明净,住心缘中,即泯然入定。定发之时,与乐俱生,见外八色光明,清净皎洁,犹如妙宝光色,各随其想,昱晃明照,遍满诸方,外彻清净,外色照心,心即明净,乐渐增长,遍满身中,举体怡悦。既证此法,背舍根本,心不乐著,是则略说,证净背舍相。
行者于欲界后,已除自身皮肉不净之色。初背舍后,已灭内身白骨之色。二背舍后,已却外一切不净之色,唯有八种净色,至第四禅。此八种色皆依心住。譬如幻色,依幻心住,若心舍色,色即谢灭,一心缘空,与空相应,即入无边虚空处。
背舍色缘无色故,凡夫人入此定,名为无色。佛弟子入此定,深心一向不回,是名背舍。云何名深心?善修奢摩他(止)故。云何名一向不回?于此定中,善修毗婆舍那(观)、空、无相、无作、无愿故,能舍根本著心,即不退没轮转生死,故名一向不回。
上述背舍观法,是非常重要的禅法,其功用决不只治内外及一切处贪欲病。若想实修这一观法,最好有明师指点。如机缘实在不巧,可先研读《禅秘要法经[1]
》。该经即以不净观为基础,详细阐说白骨观、不净观、观佛三昧、数息观、十二因缘、四大等三十种坐禅观法。南怀瑾先生著有《禅观正脉研究》一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念身法门,博大精深。其中,大量运用了那个时代的解剖学知识。以现在的眼光,当然有欠精准。因此,现代的修行者,不少都以最新的人体解剖图作为观想的参照物。而使用3D影像者,也大有人在。
念佛治病:以一言而具众门
在原始及部派佛教倡行十种禅法中,念佛为第一。念佛,是指对释迦牟尼佛表示归敬、礼拜、赞叹、忆念。即正身正坐,观佛的身相,系念佛的功德,更无他想。
如《法苑珠林》卷第三十四中所说:“专精念佛如来形相,功德具足身智无涯,周旋往来皆具知之,修行一法自致涅槃,不离念佛便获功德,是名念佛。”“念佛何事?佛身金刚,无有诸漏。若行时,足离地四寸,千辐相[1]
文迹现于地,足下诸虫七日安隐,若其命终皆得生天。昔有一恶比丘,本是外道,假服诽谤逐如来行,自杀飞虫著佛迹处,言佛蹈杀。然虫虽死,遇佛迹处寻还得活。若入城邑,足蹈门阈,天地大动,百种音乐不鼓自鸣,诸聋盲哑百病自除,睹佛相好随行得度。功德所济不可称计,总会万行运载为先。所谓念佛,其义如此。”
后来,系念的对象扩展到十方诸佛,还有菩萨。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现在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为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
智者大师说:“若以一言而具众门,无过念佛。”“易入而证深,无过念佛。”
念佛与往生净土的思想相结合,更加丰富了念佛法门的形式和内容。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2]
》中,介绍有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五念门:“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一)礼拜门,清净身业,一心恭敬礼拜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
(二)赞叹门,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
(三)作愿门,心常作愿,发大誓愿,如实修行奢摩他(止),以止息散乱之心,求生彼国。
(四)观察门,如实修行毗婆舍那(观),以智慧、正念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五)回向[3] 门,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成就大悲心。
念佛三昧,主治恶业道障
以佛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转,如依此得定,就称为念佛三昧。
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译为定,即心定于一处。
《大智度论》卷七中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1]
,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
智者大师说:“念佛三昧,主治恶业道障。”
这些业障有:一昏沉闇蔽障,即昏沉闇睡,无所别知,障碍禅定不得开发;二恶念思惟障,虽然不昏沉,但有一些不良行为难以克服,如忽起恶念而破禁戒,做下各种不善;三境界逼迫障,虽然没有昏沉、恶念等事,但有其他身心障碍,如身体猝痛,或心中魔恼并起,被各种恐惧的恶相逼恼,横生惊怖,障碍禅定不得开发。
智者大师在《五方便念佛门》中,介绍了称名往生、观想灭罪、诸境唯心、心境俱离、性起圆通等五种念佛三昧,其次第如下:
(一)称名[2]
往生念佛三昧,指行者于念佛时,则必生起愿生净土之心。“诸佛以众生乐称诸佛名生彼国者,则示以称名往生门。”“假如行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时,心必愿生彼国土,即是称名往生门。”
(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即一心观想佛的相好光明,以此光明照触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灭。“众生有乐睹诸佛身惧障不见者,则示以观相灭罪门。”“行者想象佛身,专注不已,遂得见佛,光明赫奕照触行者,尔时所有罪障皆悉消灭,即是观相灭罪门。”
(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指所观之佛,乃从自心而起,别无境界。“众生有迷心执境者,则示以诸境唯心门。”“观此佛,从自心起无别境界,即是诸境唯心门。”
(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指观想之心,亦无自相[3]
可得。“众生有计实有者,则示以心境俱离门。”“观此心,亦无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离门。”
(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指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蒙十方佛加被护念,于此,则兴起智门(一切自利之德),任运无碍,成就圆满功德。“众生乐深寂定趣无生灭者,则示以性起圆通门。”“行者尔时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将入涅槃,缘十方佛加被护念,兴起智门。行者尔时于一念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即是性起圆通门。”
四种念佛之
后来,宗密大师在《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归纳出四种念佛之法,而被后世广为采用。
(一)称名念佛,谓专心称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
(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
(三)观想念佛,谓于心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
(四)实相[1]
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
念佛治病:十六观门 09:01:13
归档在 佛教与医学(连载) | 浏览 2262 次 | 评论 0 条
流传于世的《观无量寿经》十六观门,就属于观想念佛,也即五念门中的观察门。
1.日观,又作日想观。谓观日落,观想极乐世界之所在。即正坐向西,忆想四方,令心坚住,观日没状如悬鼓,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2.水观,又作水想观。谓见冰映彻之相,观极乐国土琉璃地。亦即先观水清澄,次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3.地想观,又作地观。谓观极乐国土之琉璃地,由七宝金幢所擎,又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
4.宝树观,观极乐国土有七重行树,具足七宝华叶,一一华叶放异宝色,树上有七重网。
5.宝池观,观极乐国土有八功德水池,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摩尼水流注其间演妙法,又有百宝色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6.宝楼观,又名总想观或总观。谓观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中有无量诸天作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
7.华座观,观佛与二菩萨所坐之华座。即观其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玉,一一摩尼放光明,乃至施作种种佛事。
8.像观,又名像想观,或佛菩萨像观。观真身之前,当先观像。即观一阎浮檀金[1]
色佛像坐彼华上,观音、势至二菩萨像随侍左右,各放金光。
9.真身观,又名佛身观或佛观,观无量寿佛的真身。即观无量寿佛身呈阎浮檀金色,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观眉间白毫[2]
极令明了,诸毛孔所放光明,犹如须弥山,圆光有众多化佛化菩萨,皆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摄取念佛众生而不暂舍。
10.观音观,观观世音菩萨身呈紫金色,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顶有肉髻,项有圆光,天冠中有一立佛。眉间毫相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恒以宝手接引众生。
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等同观世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且天冠中现十方佛国之相,肉髻上有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12.普观,又名自往生观,或普往生观。观自生极乐,于莲华中结跏趺座,莲华开时,五百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
13.杂想观,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
14.上辈观,又名上品生观,观往生极乐的上辈徒众(分上中下三品)。即观修上辈之行,发三心,慈悲不杀,临终蒙圣众迎接,往生后得种种胜益。
15.中辈观,又名中品生观。观修孝养父母等中辈之行,感圣众迎接往生等相。
16.下辈观,又名下品生观。观虽作诸恶,临终之时,遇善知识,称念名号,往生净土,蒙种种胜益。
净土宗第三祖善导大师,以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所谓定善,即息虑凝心摒除杂念,以定心所修之善;散善,即以散心所修之善。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下称:“观佛三昧名之为定,修余善根说以为散。”
这十六观是否一定要从头至尾观下来呢?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解说道:“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3]
,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作观只取得力者作。何必从头至尾,日日重习。佛之说此十六种者,前则令人知极乐之庄严,后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各观既知,即观佛一法中,即可圆观诸观耳。”
&大同上华严寺观无量寿经变十六观
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
四种念佛法门中,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所大力弘扬的持名念佛。净土宗第九祖智旭大师说,“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印光大师也说:“此四种念佛,唯实相念佛谛理最深,然颇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参究照察之力,别无他力补助。若非宿根成熟,则悟尚不易,何况实证。”“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
持名念佛的方法很多,郑韦庵居士汇集有《念佛四十八法》。印光大师的教导是,“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
(一)如其身无事累,固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1]
,不离心口。
若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可。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2]
》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北绕,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3]
,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
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拜佛若干拜。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
(二)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4]
,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
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5]
,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三)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印光大师提到许多注意事项,这里摘录关系到健康的两条,供修行者参考。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花,则自可顿愈矣。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
引声念佛,是一种需要特别介绍的念佛法门。
附音乐曲调,以称扬佛名,称为引声念佛。相传,唐代法照大师于定中赴极乐世界,听闻水鸟树林念佛之声,出定后,定五会念佛之法,遂流布至今,并远播日本。
五会念佛的经典依据是《大无量寿经》。经云:“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具体方法是,互相砥砺、同修念佛法门的修行者,按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而举行法会,在作法事的众人中,选出座主及副座,以五会为核心,依五种高低缓急的不同音调而念佛至规定的数目。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阿弥陀佛。
其间要唱诵各种赞文。赞文大都是五言或七言句,间用三、四、三言句。每首赞后有和声,和声的词一般是三字,也有二字、五字甚至更多者。首唱者为“赞头”,和声者为“赞众”。下面即是法照大师《五会赞》的前几句,其中赞文为七言句,括号内为和声:
第一会时平声入(弥陀佛)& 第二极妙演清音(弥陀佛弥陀佛)
第三盘旋如奏乐(弥陀佛)& 第四要期用力吟(弥陀佛弥陀佛)
第五高声唯速念(弥陀佛)& 闻此五会悟无生(弥陀佛弥陀佛)
五会念佛的曲韵,被认为是梵呗[1] 的音韵。
在持名过程中,附以赞呗,乃是针对此土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较利的特点,偏用声尘起之。以声为佛事,六根之用,全寄于耳,安住身心于念佛声中,相当于《念佛四十八法》中的声中持名。
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
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勤念佛名,决定带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愿,若于病上略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昔有一僧病甚,呼“啊耶”,自觉其非,即念阿弥陀佛,如是痛不自止,一声“啊耶”,一声“阿弥陀佛”,昼夜不绝。病愈谓人曰:“我病中念‘啊耶’,念‘阿弥陀佛’,今病好,阿弥陀佛尚在,啊耶二字不知何往矣!”善哉,此病中之精进者也。
请注意,“病中当作死想”,是念佛治病的关键。
对此,印光大师解释说:“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
《摩诃止观》卷二也说道:“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内外障侵夺正念心,不能遣却,当专称一佛名字,惭愧忏悔以命自归。”
净土宗的教导是先出离,往生净土,待留学毕业后,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由此,把疾病彻底放下,一心念佛,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仅为治病而念佛,虽也能收到好的效果,但心有挂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人在病中,还可念观世音菩萨,以助治疗。印光大师说:“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念佛也是养气调神之法。印光大师解释说:“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
说到身心疾病,印光大师有如下的论述:“大觉世尊,善治众生身心等病,善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心病者何?贪嗔痴是。既有此病,则心不得其正,而逐情违理之念,炽然而起。此念既起,必欲遂己所欲,则杀盗淫之劣心,直下现诸事实矣。所谓由惑造业,由业招苦,经尘点劫,无有了期。如来愍之,随彼众生之病,为之下药。为彼说言,贪嗔痴心,非汝本心。汝之本心,圆明净妙,如净明镜,了无一物;有物当前,无不彻照。物来不拒,物去不留;守我天真,不随物转。迷心逐境,是名愚夫;背尘合觉,使入圣流。人若知此,心病便愈。心病既愈,身病无根[1]
;纵有寒热感触,亦无危险。”
需要强调的是,同其他法门一样,念佛治病并不排斥医药。印光大师也说:“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
念佛法门,种类繁多,一时难以述尽。因此,上述内容,只是管中窥豹。众多法门中,以持名念佛最为简易。一声佛号,含摄万法,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读者如欲实修,建议到附近寺院的法物流通处,先请一本《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仔细研读,按书中的教授既可修行。净土一法,人人可修,修之均有感应。这也是持名念佛又一个殊胜之处。如能以此入门,再进一步拜读印光大师全集,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禅病禅治:
坐禅如果不得法,会引发一些疾病
前几节介绍的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等,被称为五门禅[1]
。《五门禅经要用法》:“坐禅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意译静虑或定,梵汉合称为禅定,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大乘义章》卷第十三解释说:“名別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
禅的种类繁多,远不止上述五门,具体见书末附表。
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称为坐禅,简称打坐。释迦牟尼出家后,苦行六年,骨瘦如柴,受牧羊女供养乳糜,体力恢复后,端坐菩提树下思惟,是为佛教坐禅之始,释尊由此得悟成道。
然而,坐禅如果不得法,则会引发一些疾病。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差(病愈)矣。若用心失所,则动四百四病。”
《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中也说:“坐禅乃安乐法门,而人多致疾者,盖不得其要。”
&这些疾病,有生理方面的,如筋脉痉挛、呼吸不顺、头痛、手足无力、咳嗽等;有心理方面的,如精神失常、为鬼魅所著、幻听幻视等。这类因坐禅不得法而引起的疾病,被专称为禅病[2]
。其治疗方法,仍以禅法为主。
治疗幻听引起的出偏:除乱法门
《治禅病秘要法》中,记载了多种治疗禅病的方法,现摘录如下:
(一)治乱倒心法(又名除乱法门、去恶声想)
病因及症状:因乱声[1] 发狂。
治疗方法:
1.服食酥蜜及阿梨勒。首先要用药物治疗,对禅修者而言这一点特别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参见“药石治病”一章。(&
佛也求医问药&&
澡浴之法&&
时药&& 更药&
七日药& 尽寿药&&
药犍度& 陈弃药&
素食与吃茶&&
为病听酒&&
2.系心一处。先想作一颇梨(玻璃)色镜。自观己身在彼镜中作诸狂事。见此事已,复当更观而作是言:汝于明镜,自见汝身作狂痴事,父母宗亲皆见汝作不祥之事。
3.举舌向腭,想二摩尼珠(如意宝珠)在两耳根中,如意珠端,犹如乳滴,滴滴之中,流出醍醐,润于耳根,使不受声。设有大声,如膏油润终不动摇。
4.次想一九重金刚盖,从如意珠王出,覆行者身。下有金刚华,行者坐上。有金刚山,四面周匝绕彼行者,其间密致静绝外声。一一山中,有七佛坐,为于行者说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尔时寂然不闻外声。
治四大内风法
(二)柔软治四大[1] 之内风法(又名洗心观)
病因及症状:因内风[2] 发狂。因于外声,动六情根,心脉颠倒。五种恶风,从心脉入。风动心故,或歌或舞作种种变。
治疗方法:
1.先自观心,令渐渐明,犹如火珠。四百四脉,如毘琉璃黄金芭蕉,直至心边。火珠出气,不冷不热,不粗不细,用熏诸脉,想一梵王持摩尼镜,照行者胸。尔时,行者自观胸如如意珠王,明净可爱火珠为心。
2.大梵天王掌中,有转轮印,转轮印中有白莲花,白莲华上有天童子,手擎乳湩,从如意珠王出,以灌诸脉。乳渐渐下,至于心端。
3.童子手持二针,一黄金色,二青色。从心两边安二金花,以针钻之。七钻之后,心还柔软。如前复以乳还洗于心。
4.乳滴流注入大肠中。大肠满已,入小肠中。小肠满已,流出诸乳,滴滴不绝,入八万户虫口中。诸虫饱满,遍于身内。流注诸骨三百三十六节,皆令周遍。
5.然后想一乳池,有白莲花,在乳池中生。行者坐上,以乳澡浴。
6.想兜罗绵[3]
,如白莲华,绕身七匝,行者处中。梵王自执己身乳,令行者嗽。行者嗽已,梵王执盖,覆行者上。于梵王盖,普见一切诸胜境界。还得本心。无有错乱。
(三)治火大三昧法
病因及症状:春天入火三昧[4] 时,见火光猛盛,身体蒸热。
治疗方法:
1.想诸火光,作如意珠,从毛孔出。焰焰之间,作金莲华。化佛坐上,说治病法。
2.以三种珠:一者月精摩尼;二者星光摩尼,犹如天星光白身青;三者水精摩尼。想此三珠,一照头上,一照左肩,一照右肩。
3.想身毛孔出三珠光,极为清凉,身心柔软,入火三昧,不为所坏。
(四)治地大法
病因及症状:秋天入地三昧[5] 时,见百千石山铁山铁围山金刚山。
治疗方法:
1.此诸山一一谛观,犹若芭蕉。尔时,但见十方大地,如白琉璃,有白宝花。
2.见舍利弗、目连、迦叶、迦旃延[6] ,坐白金刚窟,履地如水,说地无常。
3.行者见已,身心柔软,还得本心。
(五)治水大法
病因及症状:入水三昧时,自见己身,如大涌泉,三百三十六节,随水流去,见十方地,中青水,或白或赤。
治疗方法:
1.先当观身作摩尼珠。
2.观吉祥之瓶,金花覆上,使十方水流入瓶中。
3.此吉祥瓶,涌出七花,七茎分明。一一茎间,有七泉水。一一泉中,有七金花。一一华上,有一佛坐说七觉支(七种能助菩提智慧开展的方法: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轻安觉支,身心轻快安稳;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六)治内风大法
病因及症状:入风三昧时,自见己身,作一九头龙,一一龙头,有九百耳无量口,身毛孔耳及口,如大溪谷,皆出猛风。
治疗方法:
1.自观己身,作金刚座,从于四面,想四金刚轮,以持此风。
2.金轮复生七金刚华,华上化佛,手捉澡灌(盛洗澡水的用具)。
3.澡灌中,有一六头龙,动身吸风。今十方风恬静不动。
4.行者复见七佛[7]
、四大声闻(似指舍利弗或须菩提、目连、迦叶、迦旃延),重为解说七觉支,渐入八圣道分(正见,即正确的知见;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正语,即正当的言语;正业,即正当的行为;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正念,即正确的观念;正定,即正确的禅定)。
柔软四大法
(七)柔软四大法(梵王灌顶拥酥灌法)
病因及症状:四大粗涩,或嗔或喜,或悲或笑,或复腹行,或放下风。
治疗方法:
1.先观薄皮。从半节起,见于薄皮,九十九重,犹如泡气。
次观厚皮,九十九重,犹如芭蕉。
次复观膜,如眼上翳,九十九重,溃溃欲穿。
次复观肉,九十九重,如芭蕉叶。中间有虫,细于秋毫。虫各四头四口,九十九尾。
次当观骨,见骨皎白,如白琉璃,九十八重。四百四脉,入其骨间,流注上下,犹如芭蕉。
次当观髓,九十八重,如虫网丝。
次观头骨,一一发下,有四百四脉,直入脑中。其余薄皮厚皮,骨与身无异,唯有脑膜十四重。脑为四分,九十八重。四百四脉,流注入心,大肠,小肠,脾肾,肝肺,心胆,喉咙,肺腴,生熟二藏,八万户虫。一一谛观,皆使空虚皎然白净,皮皮相裹,中间明净,如白琉璃。如是一一半节谛观,使三百三十六节皆悉明了。
令心停住。复更反复,一千九百九十九遍。然后当聚气一处,数息[1] 令调想。
2.一梵王手持梵瓶,与诸梵众,至行者前,捉金刚刀,授与行者。既得刀已,自剜头骨,大如马珂,置左膝上。于梵瓶中,生白莲花,九节九茎九重。
有一童子,随梵王后,从初莲华出。其身白色,如白玉人,手执白瓶,瓶内醍醐。梵王髻上,如意珠中,出众色药,置醍醐中。童子灌之,从顶而入,入于脑脉,直下流注,至于左脚大拇指半节。半节满已,津润具足,乃至薄皮,复至一节,如是渐渐,遍满半身。满半身已,复满全身。满全身已,四百四脉,众药流注。观身三百三十六节,皆悉盈满。
尔时行者,还取头骨,安置头上。童子复以青色之药,布其头上。此药滴滴,从毛孔入。恐外风入,梵王复教作雪山酥,皆令鲜白。醍醐流注,如颇梨壁。持用拥身,七七四十九遍。复更广大作醍醐池,白酥为华。行者坐上酥盖酥窟,梵王慈药,布散酥间。如是谛观,九百九十九遍。
3.然后复当想第二节。莲华中有一红色童子,持赤色药,散于发间,及遍身体,一切毛孔,使赤色药从薄皮入,乃至于髓,使心下明,遍体渐渐软。
4.第三节中。莲华复敷金色童子,持黄色药,散于发间,及遍身体,一切毛孔,使黄色药从薄皮入,乃至于髓,使心下青,遍体渐渐增长,复更增长软。
5.第四节毘琉璃童子,持青色药,右手持之,散于发间,及遍身体一切毛孔,使青色药从薄皮入,乃至于髓使心下赤。一一毛孔,各下一针。从于足下,上刺二针。心上作三莲花,三花之中,有三火珠,放赤色光,光照于心,令心下渐渐暖。然后两掌诸节,各下三针,随脉上下,调和诸气,生四百四脉。不触大肠,肾脉增长。复以五针,刺左肠脉。如是童子,调和诸针,以不思议熏,不思议修,挽出诸针,置五爪下,以手摩触,遍行者身。
6.第五节绿色童子,手捉玉瓶,从于粪门灌绿色药,遍大小肠五藏诸脉,还从粪门流出此水。杂秽诸虫,随水而流,不损醍醐,虫止水尽。复散绿色乾药,从于发间及遍身体,一切毛孔,使绿色乾药从薄皮入,乃至于髓,使心下白,遍体渐增柔软。
7.第六节紫色童子,捉玫瑰珠瓶,盛玫瑰水,遍洗诸脉。令玫瑰水从一切毛孔出。毛下诸虫,皆从水出。复以一琥珀色乾药,散于发间,及遍身体一切毛孔。使琥珀色乾药从薄皮入,乃至于髓。使心下转明,如白雪光,遍体渐增柔软。
8.第七节黄色童子,捉金刚钻,钻两脚下,钻两掌,钻心两边。然后持如意珠王,摩拭六根诸根,开受最上禅味乐。诸皮脉间,如涂白膏,一切柔软。
9.第八节金刚色童子,手持二瓶,以金刚色药,灌两耳中,及一切毛孔。如按摩法,停调诸节,身如钩锁,游诸节间。
10.第九节摩尼珠色童子,从瓶口出,至行者所。内五指,置行者口中。其五指端,流五色药。行者饮已,观身及心,乃至诸脉,净若明镜,颇梨摩尼色不得譬。童子授莲花茎令行者噉。噉时如噉藕法,滴滴之中,流注甘露。食此茎已,唯九华在。一一华中,有一梵王,持梵王床,授与行者,令行者坐。坐此床已,七宝[2]
大盖,覆行者上。梵王各各说慈法门,以教行者。梵王力故,十方诸佛,住行者前,为说慈悲喜舍,随根授药,柔软四大。
11.持此柔软四大,伏九十八使[3] ,身内身外,一切诸病。
佛门治噎法
(八)治噎法
病因及症状:用心大急,数息太粗,眠卧单薄,因外风寒,因动脾管脾肾等脉,诸筋起风,逆气胸塞,节节流水,停住胸中,因成激血气发头痛背满诸筋挛缩。
治疗方法:
1.先服肥腻世间美药,然后仰眠,数息令定。[1]
2.想阿耨达池(清凉池、无热恼池),其水盈满满一由旬,底有金沙四宝[2]
。金轮生黄金华,大如车轮。花中有四宝,兽头象鼻出水,师子口出水,马口出水,牛口出水,绕池七匝。
3.阿耨达龙王(八大龙王之一),七宝宫殿,在四兽(象、师、马、牛)头间。龙王顶上如意珠中,龙王力故,生一千五百杂色莲华。
4.青莲花五百,五百阿罗汉各坐其上。日暮则合,昼时则开。有七宝盖,在比丘上。有七宝床,在莲华下。
5.五百金色莲花,五百沙弥各坐其上。日暮则合,日昼则开。有七宝盖,在沙弥上。有七宝床,在莲华下。
6.五百红莲花,大菩萨眷属五百各坐其上。日暮则合,日昼则开。有七宝盖,在比丘上。有七宝床,在莲花下。
7.有七宝高台,长八千丈,从下方出,当阿耨达龙王宫前。有五百童子,在其台上,身真金色。
8.取阿耨达龙王所服白色庵婆陀药(味如甘蔗,形似藕根,味亦有似石蜜者)。服此药已,噎病得愈,四大调和,眼即明净。
智者大师的治疗经验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摩诃止观》中记载的部分方法:
(一)&& 治身自作病者
病因及症状:坐时或倚壁或衣襟,大众未出而卧。此心懈怠,魔得其便,入身成病,使人身体背脊骨欲疼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脑血栓的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