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驱动器和plc接线器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公司新闻News
新品发布Release
厂容厂貌Plant capacity
公司介绍About
常州苏泰电器有限公司
常州苏泰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制造步进电机,无刷电机,伺服电机,电机驱动器及控制系统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十余年来,我们一直专注对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信奉“专注成就价值”的原则,不断为客户创造创新价值。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我们已经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尤其在直线传动电机、伺服步进电机及闭环驱动器、微型驱动控制器、一体化电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产品可满足用户在运动控制中的高速,中速,低速的不同选择,并且广泛应用于机器人、3D打印机、汽车、空调、医疗设备、机床设备、纺织机械、广告等各种行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CE, ROSE认证,其中公司产品60%以出口为主。
地 址:常州市武进高新区武宜南路525号 &&&&&&电话:1 ,
&&&&&& 传 真:8 &&&&&& MAIL:
版权所有:常州苏泰电器有限公司  怎样实现用一个驱动器驱动两个步进电机(不同时转),用I/O端口控制转换? - 步进驱动论坛 - 中国工控网论坛 - 中国自动化领域权威论坛
商务管理平台
专业频道:
工控商务&|
所在位置: --
中国工控网搜索:
&自动化调查
&企业中心论坛热点
&自动化企业招聘
&自动化求职信息
&登陆:密码:&&&&
步进驱动论坛分类&&
发表人:songzj
发表时间: 15:49:00
&本栏论题:
怎样实现用一个驱动器驱动两个步进电机(不同时转),用I/O端口控制转换?& [7352]
&&&&用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两个步进电机,因为两个步进电机不同时工作,为了节省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重量和体积,另外我的控制板有剩余的I/O端口,这个怎么控制呀?要用到固态继电器吗?有没有谁曾经用过?
以下是关于《怎样实现用一个驱动器驱动两个步进电机(不同时转),用I/O端口控制转换?》论题的回复(共5篇)
回复人:pengjun 
&回复时间: 9:49:00
&&&&回复:增加三个输出,两个继电器就可以了,两个输出控制继电器用于速度在那个驱动器的选择,一个用于控制增加的驱动器运行控制
回复人:songzj 
&回复时间: 19:19:00
&&&&回复:非常感谢!但是我用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输入4根线,一个公共端,一个脉冲信号输入,一个方向信号输入,一个脱机信号输入。那是不是至少需要3个继电器?
&&&&非常感谢你的回答!但是我用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输入4根线,一个公共端,一个脉冲信号输入,一个方向信号输入,一个脱机信号输入。那是不是至少需要3个继电器?继电器切换有没有振动的问题?
回复人:yuhongwen 
&回复时间: 13:48:00
&&&&用一个驱动器控制两个不同时转的步进电机实现了吗?我现在碰到同样的问题,而且电机都加了编码器。&&&
回复人:老王电子 
&回复时间: 15:26:00
&&&&我有个客户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用一个驱动器控制两个不同时转的步进电机实现了吗?我现在碰到同样的问题,而且电机都加了编码器。&&&
回复人:jjhyzb 
&回复时间: 8:24:00
&&&&用继电器控制PLC脉冲信号给两个驱动器的脉冲信号切换就可以.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
&&&&&&&&&&&
&&自动化资料下载
&&自动化产品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版权所有&豫ICP备号
管理员信箱:&&服务热线:&&办公电话:9&&传真:8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洛阳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
您当前的位置:
> 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
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
发货地址:广东深圳
信息编号:
产品价格:250.00 元/台
商家相关产品:
商家产品分类
“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详细信息
产品规格:
两相,三相,五相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价格说明:
查看人数:
本页链接:
http://info.b2b168.com/s168-.html
步进驱动器价格 驱动器
SC248M,SC288M,SCD2680M,SC2240MA,SC2340MA,SC2440MA(B,C,D),SC2680MC(D,G,H),SC28110MA驱动器,内部采用独特的控制电路,适配四、六或八出线电机,该类驱动器具有噪音低、细分精度高、振动小等优势,特别适合电机在整个频率段平稳运行。此项独特控制电路的设计,很好地兼顾了电机的高低速性能,使电机在高速运行时输出力矩比采用一般驱动器提高30%以上;低速运行时,具有良好的细分定位精度和平稳性,同时驱动器发热减少50%左右. SC系列步进电机驱动器凭借此项独特控制电路,其整体性能在国内处于优秀地位。
SC3660MA,SC35220MA,SC36110MA,SC37220MA为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是步进电机家族中的新成员,先由德国百格拉公司推出,该类电机具有振动小、噪音低、高速性能好,高速输出力矩大等优点,刚一推出就受到使用者的好评,大有取代两相与五相步进电机之势,但其适配的驱动器昂贵的价格使其在某些行业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双成科技公司推出的上述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价格优势极具明显,拓展了行业的适用性。该类驱动器均采用了恒力矩、矢量和细分技术,其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此外,由于我们采用的是硬件细分技术,对驱动器整体抗干扰能力、细分精度及实时处理能力都有进一步提升,是一款具有良好性价比的产品。
高细分高精度、内部倍频技术,驱动器的高端细分技术及内部倍频技术是目前国内优秀。
细分数高可达480细分,并设置了两组32挡细分选择。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制订480以内的任意细分数。内部采用了高速专用芯片,保证了在高细分的情况下每一个微步都是准确的。
内部倍频技术是指用户控制器在无法发出高频率的情况下,驱动器依靠自身软件功能,能把用户输入的低频信号进行再细分处理,从而可使只能发出较低频率的控制器也能使电机在低细分设置下平稳运行,达到与使用高细分驱动器相同的效果。
高可靠性、高响应频性。sckjmotor系列步进电机驱动器采用的表面贴封(SMT)全部是名牌厂家的优质元器件,并在全自动专用设备上加工,从而在加工环节上杜绝了质量隐患。在功率器件选用方面的原则是:在驱动器额定功率上再留有50%以上的余量,从而减少了许多意外情况下驱动器的损坏,如电网波动或操作不当等等。
高响应频率可达200kpps以上。过压保护,当输入电压超过驱动器的额定电压的20%时,过压保护电路起作用。过压保护电路采用放电回路,长时间过压会烧断保险丝。错相、过流保护双成系列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了错相及过流保护电路。当电机与驱动器连接错相时,电机运行极不正常,驱动器会严重损坏,采用此保护电路在短时间内可保护驱动器不受损坏。遇到电机运行异常应及时关掉电源,检查电源及电机和驱动器接线是否正常。
静态保护电流控制当步进脉冲停止超过100ms时,电机线圈的电流自动减半(非可调型)或20%-80%(可调型)。
相位记忆功能:新近开发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sc35220ma、sc37220ma增加了相位记忆功能,即:输入脉冲停止超过5秒后,驱动器自动记忆当时电机相位,重新上电或MF信号由有效变无效时,驱动器自动恢复电机相位。
SC系列驱动器为等角度恒力矩细分型驱动器,驱动电压有直流和交流高压低压,适配4,6或8出线电流在8A以下、外径42-130mm(相互对应)
的各种型号的二相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该驱动器内部采用独特的控制电路,用此电路可以使电机噪音减小,电机运行更平衡,电机的高
速性能可提高30%以上,而驱动器的发热可减少50%。
广泛应用于移动,移位,输送,雕刻机,激光打标机,激光内雕机等分辨率较高的数控设备上,中型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等分辨率较高的大,中型数控设备上。
高性能、低价格
设有12/8档等角度恒力矩细分,高200细分
采用独特的控制电路
高反应频率可达200Kpps
步进脉冲停止超过100ms时,线圈电流自动减半
双极恒流斩波方式
光电隔离信号输入/输出
1. SC系列驱动是优化到新第三代MUC和DSP,接线方便设置灵活简洁,界面人性化;
2. sckjmotor drivers品质稳定可靠,应用面已很广,很多高端设施采用本件,经历有十多年的稳定运行的考验。
输入信号均通过光电隔离,为确保内置高速光耦可靠导通,要求提供控制信号的电流驱动能力至少15mA。驱动器内部已串入光耦限流电阻,当输入信号电压高于5V时,可根据需要外串电阻R进行限流。
+5V时:R1=0,R2=0;
+12V时:R1=510Ω,R2=820Ω;
+24V时:R1=1.2KΩ,R2=1.8KΩ。
驱动器输出信号通过光耦隔离输出,驱动电流为50mA。
深圳市双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步进驱动器价格 驱动器
欢迎来到深圳市双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深圳。 具体地址是福田区车公庙都市阳光2栋9楼,联系人是刘志坚。
联系电话是8,联系手机是,主要经营步进、伺服运动控制器。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要给“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留言
“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联系方式
深圳市双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福田区车公庙都市阳光2栋9楼
邮编:518100
网址:http://chaotouzao1223.cn.b2b168.com/
“驱动器步进驱动器应用”相关产品,你也可查看该供应商更多
粤ICP备号 - Copyright (C) 2004 - .com All Rights Reserved步进电机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步进电机是将电信号转变为或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电机转动的和,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是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将变成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电流,用这种电流为步进电机供电,步进电机才能正常工作,驱动器就是为步进电机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器。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像普通的,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步进电机作为,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概述
步进电机又称为脉冲电机,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原理,它是一种可以自由回转的电磁铁,其动作原理是依靠气隙磁导的变化来产生电磁转矩。其原始模型是起源于年至年间。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氢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机。二十世纪初,在电话自动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机。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步进电机在缺乏交流电源的船舶和飞机等独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到了八十年代后,由于廉价的微型计算机以多功能的姿态出现,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步进电机相对于其它控制用途电机的最大区别是,它接收数字控制信号电脉冲信号并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成数字模式转化的执行元件。而且它可开环位置控制,输入一个脉冲信号就得到一个规定的位置增量,这样的所谓增量位置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直流控制系统相比,其成本明显减低,几乎不必进行系统调整。步进电机的角位移量与输入的脉冲个数严格成正比,而且在时间上与脉冲同步。因而只要控制脉冲的数量、频率和电机绕组的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速度和方向。
我国的步进电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起步,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为成品发展阶段,新品种和高性能电机不断开发,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永磁材料、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步进电机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及发展概况
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步进电机无法直接接到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驱动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在微电子技术,特别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前,控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完全由硬件实现,控制系统采用单独的元件或者集成电路组成控制回路,不仅调试安装复杂,要消耗大量元器件,而且一旦定型之后,要改变控制方案就一定要重新设计电路。这就使得需要针对不同的电机开发不同的驱动器,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都很高,控制难度较大,限制了步进电机的推广。
由于步进电机是一个把电脉冲转换成离散的机械运动的装置,具有很好的数据控制特性,因此,计算机成为步进电机的理想驱动源,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硬件结合的控制方式成为了主流,即通过程序产生控制脉冲,驱动硬件电路。单片机通过软件来控制步进电机,更好地挖掘出了电机的潜力。因此,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也符合数字化的时代趋。
步进电机主要分类
步进电机从其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Variable Reluctance,VR)、永磁式步进电机Permanent Magnet,PM)、混合式步进电机(Hybrid Stepping,HS)、单相步进电机、平面步进电机等多种类型,在我国所采用的步进电机中以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主。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与控制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从其控制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归类于开环或闭环系统中。
反应式:上有、由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
永磁式:的转子用制成,转子的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好、输出大,但这种电机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
混合式: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其定子上有多相绕组、转子上采用永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上均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其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按定子上绕组来分,共有二相、三相和五相等系列。最受欢迎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约占9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是性价比高,配上细分驱动器后效果良好。该种电机的基本步距角为1.8°/步,配上半步驱动器后,步距角减少为0.9°,配上细分驱动器后其步距角可细分达256倍(0.007°/微步)。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实际控制精度略低。同一步进电机可配不同细分的驱动器以改变精度和效果。
步进电机选择方法
步进电机和驱动器的选择方法:
判断需多大力矩:静扭矩是选择步
步进电机(图3)
进电机的主要参数之一。负载大时,需采用大力矩电机。力矩指标大时,电机外形也大。
判断电机运转速度:转速要求高时,应选相电流较大、电感较小的电机,以增加功率输入。且在选择驱动器时采用较高供电电压。
选择电机的安装规格:如57、86、110等,主要与力矩要求有关。
确定定位精度和振动方面的要求情况:判断是否需细分,需多少细分。
根据电机的、细分和供电电压选择。
步进电机基本原理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通常电机的转子为,当电流流过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发热原理
通常见到的各类电机,内部都是有和绕组线圈的。绕组有,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铜损,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这叫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步进电机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输出,效率比较低,电流一般比较大,且谐波成分高,电流交变的频率也随转速而变化,因而步进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且情况比一般交流电机严重。
步进电机主要构造
步进电机也叫,它利用原理,将转换为,
步进电机(图4)
人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这种电机。随着嵌入式系统(例如、、、、震动寻呼机、和等)的日益流行,步进电机的使用也开始暴增。不论在工业、军事、医疗、汽车还是娱乐业中,只要需要把某件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步进电机就一定能派上用场。步进电机有许多种形状和尺寸,但不论形状和尺寸如何,它们都可以归为两类:可变磁阻步进电机和永磁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由一组缠绕在电机固定部件--定子齿槽上的线圈驱动的。通常情况下,一根绕成圈状的金属丝叫做螺线管,而在电机中,绕在齿上的金属丝则叫做绕组、线圈、或相。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加减速过程控制技术
正因为步进电机的广泛应用,对步进电机的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启动或加速时如果步进脉冲变化太快,转子由于惯性而跟随不上电信号的变化,产生堵转或失步在停止或减速时由于同样原因则可能产生超步。为防止堵转、失步和超步,提高工作频率,要对步进电机进行升降速控制。
步进电机的转速取决于脉冲频率、转子齿数和拍数。其角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而且在时间上与脉冲同步。因而在转子齿数和运行拍数一定的情况下,只要控制脉冲频率即可获得所需速度。由于步进电机是借助它的同步力矩而启动的,为了不发生失步,启动频率是不高的。特别是随着功率的增加,转子直径增大,惯量增大,启动频率和最高运行频率可能相差十倍之多。
步进电机的起动频率特性使步进电机启动时不能直接达到运行频率,而要有一个启动过程,即从一个低的转速逐渐升速到运行转速。停止时运行频率不能立即降为零,而要有一个高速逐渐降速到零的过程。
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着脉冲频率的上升而下降,启动频率越高,启动力矩就越小,带动负载的能力越差,启动时会造成失步,而在停止时又会发生过冲。要使步进电机快速的达到所要求的速度又不失步或过冲,其关键在于使加速过程中,加速度所要求的力矩既能充分利用各个运行频率下步进电机所提供的力矩,又不能超过这个力矩。因此,步进电机的运行一般要经过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要求加减速过程时间尽量的短,恒速时间尽量长。特别是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工作中,从起点到终点运行的时间要求最短,这就必须要求加速、减速的过程最短,而恒速时的速度最高。
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多种加减速控制数学模型,如指数模型、线性模型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多种控制电路,改善了步进电机的运动特性,推广了步进电机的应用范围指数加减速考虑了步进电机固有的矩频特性,既能保证步进电机在运动中不失步,又充分发挥了电机的固有特性,缩短了升降速时间,但因电机负载的变化,很难实现而线性加减速仅考虑电机在负载能力范围的角速度与脉冲成正比这一关系,不因电源电压、负载环境的波动而变化的特性,这种升速方法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其缺点是未充分考虑步进电机输出力矩随速度变化的特性,步进电机在高速时会发生失步。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控制
步进电机由于受到自身制造工艺的限制,如步距角的大小由转子齿数和运行拍数决定,但转子齿数和运行拍数是有限的,因此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一般较大并且是固定的,步进的分辨率低、缺乏灵活性、在低频运行时振动,噪音比其他微电机都高,使物理装置容易疲劳或损坏。这些缺点使步进电机只能应用在一些要求较低的场合,对要求较高的场合,只能采取闭环控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步进电机作为优良的开环控制组件的有效利用。细分驱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这些缺点。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是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显著改善步进电机综合使用性能的驱动技术。年美国学者、首次在美国增量运动控制系统及器件年会上提出步进电机步距角细分的控制方法。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完全成熟的。我国对细分驱动技术的研究,起步时间与国外相差无几。
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应用在工业、航天、机器人、精密测量等领域,如跟踪卫星用光电经纬仪、军用仪器、通讯和雷达等设备,细分驱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机的相数不受步距角的限制,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方便。目前在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技术上,采用斩波恒流驱动,仪脉冲宽度调制驱动、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驱动控制止,,几大大提高步进电机运行运转精度,使步进电机在中、小功率应用领域向高速且精密化的方向发展。
最初,对步进电机相电流的控制是由硬件来实现的,通常采用两种方法,采用多路功率开关电流供电,在绕组上进行电流叠加,这种方法使功率管损耗少,但由于路数多,所以器件多,体积大。
先对脉冲信号叠加,再经功率管线性放大,获得阶梯形电流,优点是所用器件少,但功率管功耗大,系统功率低,如果管子工作在非线性区会引起失真、由于本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因此目前已很少采用这两类方法。
步进电机指标术语
步进电机静态指标术语
1、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m表示。
2、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
步进电机(图5)
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 A-AB-B-BC-C-CD-D-DA-A。
3、:对应一个,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数*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步)。
4、定位: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
5、静转矩:电机在额定静态电压作用下,电机不作旋转运动时,电机转轴的锁定力矩。此力矩是衡量电机体积的标准,与驱动电压及驱动电源等无关。 虽然静转矩与电磁激磁安匝数成正比,与定齿转子间的气隙有关,但过分采用减小气隙,增加激磁安匝来提高静力矩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电机的发热及机械噪音。
步进电机动态指标术语
1、步距角:步进电机每转过一个步距角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用百分比表示:误差/步距角*100%。不同运行拍数其值不同,四拍运行时应在5%之内,
步进电机(图6)
八拍运行时应在15%以内。
2、:电机运转时运转的步数,不等于理论上的步数。称之为失步。
3、失调角:转子齿轴线偏移定子齿轴线的角度,电机运转必存在失调角,由失调角产生的误差,采用细分驱动是不能解决的。
4、最大空载起动频率: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在不加负载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起动的最大频率。
5、最大空载的运行频率: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电机不带负载的最高转速频率。
6、运行矩频特性:电机在某种测试条件下测得运行中输出力矩与频率关系的曲线称为运行矩频特性,这是电机诸多动态曲线中最重要的,也是电机选择的根本依据。
步进电机(图7)
其它特性还有惯频特性、起动等。 电机一旦选定,电机的静力矩确定,而动态力矩却不然,电机的动态力矩取决于电机运行时的平均电流(而非静态电流),平均电流越大,电机输出力矩越大,即电机的频率特性越硬。要使平均电流大,尽可能提高驱动电压,采用小电感大电流的电机。
7、电机的共振点:步进电机均有固定的共振区域,二、四相感应子式的共振区一般在180-250pps之间(步距角1.8度)或在400pps左右(步距角为0.9度),电压越高,电机电流越大,负载越轻,电机体积越小,则共振区向上偏移,反之亦然,为使电机输出电矩大,不失步和整个系统的噪音降低,一般工作点均应偏移共振区较多。
8、电机正反转控制:当电机绕组通电时序为AB-BC-CD-DA或()时为正转,通电时序为DA-CD-BC-AB或()时为反转。
步进电机特点特性
步进电机主要特点
1、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
2、步进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
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
步进电机(图8)
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200度以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80-90度完全正常。
3、步进电机的力矩会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
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
4、步进电机低速时可以正常运转,但若高于一定速度就无法启动,并伴有啸叫声。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失步或堵转。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如果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率应该有加速过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频(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以其显著的特点,在数字化制造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用途。伴随着不同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步进电机本身技术的提高,步进电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步进电机主要特性
1、步进电机必须加驱动才可以运转,驱动信号必须为脉冲信号,
步进电机(图9)
没有脉冲的时候,步进电机静止,如果加入适当的脉冲信号,就会以一定的角度(称为步角)转动。转动的速度和脉冲的频率成正比。
2、三相步进电机的步进角度为7.5度,一圈360度,需要48个脉冲完成。
3、步进电机具有瞬间启动和急速停止的优越特性。
4、改变脉冲的顺序,可以方便的改变转动的方向。
因此,打印机、、机器人等设备都以步进电机为动力核心。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策略
1 PID 控制
PID 控制作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控制方法 , 在步进电机驱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根据给定值 r( t) 与实际输出值 c(t) 构成控制偏差 e( t) , 将偏差的比例 、积分和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 ,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文献将集成位置传感器用于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中 ,以位置检测器和矢量控制为基础 ,设计出了一个可自动调节的 PI 速度控制器 ,此控制器在变工况的条件下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瞬态特性 。文献根据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设计了步进电机的 PID 控制系统 ,采用 PID 控制算法得到控制量 ,从而控制电机向指定位置运动 。最后 ,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采用 PID 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 、鲁棒性强 、可靠性高等优点 ,但是它无法有效应对系统中的不确定信息 。
目前 , PID 控制更多的是与其他控制策略相结合 , 形成带有智能的新型复合控制 。这种智能复合型控制具有自学习 、自适应 、自组织的能力 ,能够自动辨识被控过程参数 , 自动整定控制参数 , 适应被控过程参数的变化 ,同时又具有常规 PID 控制器的特点。
2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分支 。它是随着控制对象的复杂化 ,当动态特性不可知或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时 ,为得到高性能的控制器而产生的 。其主要优点是容易实现和自适应速度快 ,能有效地克服电机模型参数的缓慢变化所引起的影响 ,是输出信号跟踪参考信号 。文献研究者根据步进电机的线性或近似线性模型推导出了全局稳定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 这些控制算法都严重依赖于电机模型参数 。文献将闭环反馈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结合来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 通过反馈和自适应处理 ,按照优化的升降运行曲线 , 自动地发出驱动的脉冲串 ,提高了电机的拖动力矩特性 ,同时使电机获得更精确的位置控制和较高较平稳的转速 。
目前 ,很多学者将自适应控制与其他控制方法相结合 ,以解决单纯自适应控制的不足。文献设计的鲁棒自适应低速伺服控制器 ,确保了转动脉矩的最大化补偿及伺服系统低速高精度的跟踪控制性能 。文献实现的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的变化 , 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调整 PID参数 ,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自适应控制 , 从而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 、计算精度和抗干扰性 。
3 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是现代电机高性能控制的理论基础 ,可以改善电机的转矩控制性能 。它通过磁场定向将定子电流分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分别加以控制 ,从而获得良好的解耦特性 ,因此 , 矢量控制既需要控制定子电流的幅值 ,又需要控制电流的相位 。由于步进电机不仅存在主电磁转矩 , 还有由于双凸结构产生的磁阻转矩 , 且内部磁场结构复杂 , 非线性较一般电机严重得多 , 所以它的矢量控制也较为复杂 。文献[ 8] 推导出了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d-q 轴数学模型 ,以转子永磁磁链为定向坐标系 ,令直轴电流 id =0 ,电动机电磁转矩与 i q 成正比 , 用PC 机实现了矢量控制系统 。系统中使用传感器检测电机的绕组电流和转自位置 ,用 PWM 方式控制电机绕组电流 。文献推导出基于磁网络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模型 , 给出了其矢量控制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 ,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对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实时补偿 ,通过最大转矩/电流矢量控制实现电机的高效控制 。
4 智能控制的应用
智能控制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只按实际效果进行控制 , 在控制中有能力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和精确性 , 突破了传统控制必须基于数学模型的框架 。目前 , 智能控制在步进电机系统中应用较为成熟的是模糊逻辑控制 、神经网络和智能控制的集成 。
4 . 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就是在被控制对象的模糊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控制器的近似推理等手段 ,实现系统控制的方法 。作为一种直接模拟人类思维结果的控制方式 , 模糊控制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与常规控制相比 ,模糊控制无须精确的数学模型 , 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自适应性 , 因此适用于非线性 、时变 、时滞系统的控制 。文献[ 16] 给出了模糊控制在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速度控制中应用实例 。系统为超前角控制 ,设计无需数学模型 ,速度响应时间短 。
4 . 2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是利用大量的神经元按一定的拓扑结构和学习调整的方法 。它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能够学习和自适应未知或不确定的系统 ,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因而在步进电机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献将神经网络用于实现步进电机最佳细分电流 , 在学习中使用 Bay es 正则化算法 ,使用权值调整技术避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极小点 ,有效解决了等步距角细分问题 。
步进电机测速方法
步进电机是将脉冲信号转换为角
步进电机(图10)
位移或线位移。
一是过载性好。其转速不受负载大小的影响,不像普通电机,当负载加大时就会出现速度下降的情况,步进电机使用时对速度和位置都有严格要求。
二是控制方便。步进电机是以“步”为单位旋转的,数字特征比较明显。
三是整机结构简单。传统的机械速度和位置控制结构比较复杂,调整困难,使用步进电机后,使得整机的结构变得简单和紧凑。测速电机是将转速转换成电压,并传递到输入端作为反馈信号。测速电机为一种辅助型电机,在普通直流电机的尾端安装测速电机,通过测速电机所产生的电压反馈给直流电源,来达到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目的。
步进电机功能模块设计
本模块可分为如下3个部分:
· 单片机系统:控制步进电动机;
· 外围电路:PIC单片机和步进电动机的接口电路;
· PIC程序:编写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功机的接口程序,实现三角波信号的输出功能。
(1)步进电动机与单片机的接口。
单片机是性能极佳的控制处理器,在控制步进电机工作时,接口部件必须要有下列功能。
①电压隔离功能。
单片机工作在5V,而步进电机是工作在几十V,甚至更高。一旦步进电机的电压串到单片机中,就会损坏单片机;步进电机的信号会干扰单片机,也可能导致系统工作失误,因此接口器件必须有隔离功能。
②信息传递功能。
接口部件应能够把单片机的控制信息传递给步进电机回路,产生工作所需的控制信息,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方式,接口部件应能产生相应的工作控制波形。
③产生所需的不同频率。
为了使步进电机以不同的速度工作,以适应不同的目的,接口部件应能产生不同的工作频率。
(2)电压隔离接口。
电压隔离接口专用于隔离低压部分的单片机和高压部分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
电压隔离接口可以用脉冲变压器或光电隔离器,基本上是采用光电隔离器。单片机输出信号可以通过TTL门电路或者直接送到晶体管的基极,再由晶体管驱动光电耦合器件的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到光电耦合器件内部的光敏管上,转换成电信号,再去驱动步进电机的功率放大电路,电流放大接口是步进电机功放电路的前置放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光电隔离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电流放大,以便向功放电路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
(3)工作方式接口和频率发生器。
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需要在输入输出接口上用3条I/0线对步进电动机进行控制,这时,单片机用I/O口的RA0、RAI、RA2控制步进电动机的三相。
步进电机优势及缺陷
步进电机优点
1、电机旋转的角度正
步进电机(图11)
比于脉冲数;
2、电机停转的时候具有最大的转矩(当绕组激磁时);
3、由于每步的精度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下一步因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
4、优秀的起停和反转响应;
5、由于没有,可靠性较高,因此电机的寿命仅仅取决于轴承的寿命;
6、电机的响应仅由数字输入脉冲确定,因而可以采用开环控制,这使得电机的结构可以比较简单而且控制成本;
7、仅仅将负载直接连接到电机的转轴上也可以极低速的同步旋转;
8、由于速度正比于脉冲频率,因而有比较宽的转速范围。
步进电机缺陷
1、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共振;
2、难以运转到较高的转速;
3、难以获得较大的转矩;
4、在体积重量方面没有优势,能源利用率低;
5、超过负载时会破坏同步,高速工作时会发出振动和噪声。
步进电机驱动方法
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工频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工作,而必须使用专用的驱动器,它由脉冲发生控制单元、功率驱动单元、保护单元等组成。驱动单元与步进电动机直接耦合,也可理解成步进电动机微机控制器的功率接口。
步进电机驱动要求
1、能够提供较快的电流上升和下降速度,
步进电机(图12)
使电流波形尽量接近矩形。
具有供截止期间释放电流流通的回路,以降低绕组两端的反电动势,加快电流衰减。
2、具有较高韵功率及效率。
步进电机驱动器,它是把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转化为步进电机的角位移,或者说:控制系统每发一个脉冲信号,通过驱动器就使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距角。也就是说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脉冲信号的频率成正比。所以控制步进脉冲信号的频率,就可以对电机精确调速;控制步进脉冲的个数,就可以对电机精确定位。步进电机驱动器有很多,应以实际的功率要求合理的选择驱动器。
步进电机电机选择
步进电机有步距角(涉及到相数)、静转矩、及电流三大要素组成。
一旦三大要素确定,步进电机的型号便确定下来了。
1、步距角的选择
电机的步距角取决于负载精度的要求,将负载的最小分辨率(当量)换算到电机轴上,每个当量电机应走多少角度(包括减速)。电机的步距角应等于或小于此角度。市场上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一般有0.36度/0.72度(五相电机)、0.9度/1.8度(二、四相电机)、1.5度/3度 (三相电机)等。
2、静力矩的选择
步进电机的动态力矩一下子很难确定,我们往往先确定电机的静力矩。静力矩选择的依据是电机工作的负载,而负载可分为惯性负载和摩擦负载二种。单一的惯性负载和单一的摩擦负载是不存在的。直接起动时(一般由低速)时二种负载均要考虑,加速起动时主要考虑惯性负载,恒速运行进只要考虑摩擦负载。一般情况下,静力矩应为摩擦负载的2-3倍内好,静力矩一旦选定,电机的机座及长度便能确定下来(几何尺寸)。
3、电流的选择
静力矩一样的电机,由于电流参数不同,其运行特性差别很大,可依据矩频特性曲线图,判断电机的电流。
步进电机注意
1、步进电机应用于低速场合---每分钟转速不超过1000转,(0.9度时6666PPS),最好在PPS(0.9度)间使用,可通过减速装置使其在此间工作,此时电机工作效率高,噪音低;
2、步进电机最好不使用整步状态,整步状态时振动大;
3、由于历史原因,只有标称为12V电压的电机使用12V外,其他电机的电压值不是驱动电压伏值 ,可根据驱动器选择驱动电压(建议:57BYG采用直流24V-36V,86BYG采用直流50V,110BYG采用高于直流80V),当然12伏的电压除12V恒压驱动外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电源, 不过要考虑温升;
4、转动惯量大的负载应选择大机座号电机;
5、电机在较高速或大惯量负载时,一般不在工作速度起动,而采用逐渐升频提速,一电机不失步,二可以减少噪音同时可以提高停止的定位精度;
6、高精度时,应通过机械减速、提高电机速度,或采用高细分数的驱动器来解决,也可以采用5相电机,不过其整个系统的价格较贵,生产厂家少,其被淘汰的说法是外行话;
7、电机不应在振动区内工作,如若必须可通过改变电压、电流或加一些阻尼的解决;
8、电机在600PPS(0.9度)以下工作,应采用小电流、大电感、低电压来驱动;
9、应遵循先选电机后选驱动的原则。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刘宝志 .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方法研究: 山东大学 ,2010
潘健, 刘梦薇..步进电机控制策略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09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 Instit...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