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我想知道我国蓝调小生课堂所有视频的大型调水工程在哪里找?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计划兴建的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按规划,分别从长江上、中、下 游引水,称为南水北调西线、中线、东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这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全区工农业 产值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二,而水资源仅占百分之一点五 .据统计,这一地区一般旱年缺水九十三亿立方米,中等旱年缺水一百七十二亿立方米,二 ○○○年全区缺水一百九十八至三百零一亿立方米.据有关专家预测,到二○三○年我国人口达到十六亿高峰时,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 仅有一百一十至二百四十立方米,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总量:四百亿立方米,占长江总水量的百分之五十.调水路线;从南至北,途径鄂、豫、冀、苏、鲁、津、京七个省市.调水距离:一千多公里.供水目标:黄淮平原、京津、华北、西北地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欢迎浏览 “中 国 南 水 北 调” 网站
中国青年杂志:走访国字号工程:南水北调
  日前,《中国青年》杂志记者,深入南水北调工程一线采访,并推出专题报道《走访国字号工程:南水北调》。此篇专题报道是《中国青年》关于国字号工程巡礼系列专题报道的第一篇。
  《中国青年》1923年10月发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半月刊,是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是中国大陆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杂志,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最长的红色媒体。它的报道在国内期刊界有着公认的广泛影响,是最受广大青年欢迎的主流期刊。
  该专题是《中国青年》2012年第18期封面主导读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生动,以《南水北调的历史与现实》、《南水北调之最》、《国外大型调水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六十年大事一览》、《南水北调: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为题,从五个方面对南水北调工程概貌进行了描述。记者通过大量的现场走访,采访了许多普通的工程建设者,选取了20多幅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的照片和示意图,生动的展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与重大突破,以及工程建设者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
  策划/王跃春 执行/本刊记者 尹俊国 张杰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一个个堪称“国字号”的巨大工程,热火朝天地发生在时下中国的大地上,浓墨重彩书写着当代人类文明的传奇。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是为国计民生,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对于这些工程,人们或许耳熟能详其名字,并偶从报端觅得其动态的蛛丝马迹,但具体涉及其来龙去脉、现状进展,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意义等等,则除却项目当事人,局外人大抵不闻其详、莫衷一是。
  这些地球上的“奇迹”,真真切切发生着,并且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与未来,它们没理由不纳入我们关注、思考的范畴。本刊编辑部在前期贯彻落实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关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亦从大量读者和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处了解到他们对于这些国字号工程的深度信息渴求。是以,编辑部策划、组织了关于国字号工程巡礼的系列专题报道,将陆续成文见刊,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的专题报道《走访国字号工程:南水北调》,为第一篇,系本刊记者深入南水北调工程一线采访所得。
  关于南水北调,早在日,毛泽东主席在黄河南岸首次提出了这一宏伟设想。如今,整整60年过去,这一已开工十年的世纪工程无疑愈加牵动人心、举世瞩目。其进展究竟如何?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建成后将发挥怎样的效益?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又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建设者们又有怎样的心声想要诉说?……在令人震撼的工地现场,在一线建设者的言谈举止中,记者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些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故事,我们遇到的,是一个或许你不那么熟悉的南水北调。
  历史从来由人创造!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善于运用浩大工程来为自己的历史增加厚度和美感的民族。两千多年前的长城、一千多年前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宏大的巨型工程,因其争议,更因其功绩,而彪炳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图腾。今天,当我们站在现实的角度来考量南水北调,必须承认,这已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建设工程,更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和特殊水情基础上,关乎国家现实与长远发展的务实之举、必然选择。南水北调开工建设的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十年,亦是举国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年。南水北调这十年,真实地见证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与重大突破。这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水,再一次地见证了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勤劳、智慧与大气磅礴。
  值此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谨以此文献礼!
南水北调的历史与现实
  文/本刊记者 尹俊国
  为什么需要南水北调?
  水并非为人类而存在,但人不能离开水而生存。
  为了更好地使用水、分配水,人类自古以来就倾尽了自己的智慧,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创造。
  “条条大路通罗马”已是一句国人熟悉的西谚。其实,在古罗马帝国,除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还有一项不能忽视的伟大工程,那就是遍布帝国的引水渠。
  为了解决城市的生活用水问题,公元前312年,罗马城兴修了第一条地下引水渠,开创了人工引水入城的先例。公元前114年,罗马第一条地上引水渠兴修成功,高大的引水渠将清清的山泉凌空经由山岭、河流及田野,最后引入罗马城内。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高达四五十米的双层甚至三层高架引水渠。输水道除常规渠道外,许多地方还采用了虹吸管、隧洞和连拱支撑的石质渡槽。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欧洲的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古罗马的引水渠遗址,它们已经成为令当地民众自豪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在修建水渠的过程中,古罗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工程建筑水平,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值得铭记的贡献。
  当你在华北平原上,看到一条条宛如高速铁路、气势如虹的高架渡槽时,你会不由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中国版的古罗马引水渠,正在半个中国的跨度范围内热火朝天地蔓延生长。这便是与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并称“世纪工程”的南水北调。它沟通起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投资数千亿,参与建设的人员超百万,它酝酿了50年,建设周期将超过20年,是一项规模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
  而这一工程的历史背景,便是中国人与中国水,几千年来的爱恨纠葛。
  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到千里黄河大堤、密如蛛网的江南渠道,再到如今的三峡大坝、南水北调,中国人对水的利用和改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这是一个关于水的梦想的古老故事,它已经延续了五千年,而且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那么,中国的水情,究竟如何?我们为什么需要南水北调?
  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若你坐上和谐号列车,沿着京广线一路呼啸北上,跨过一条条河流的时候,你很容易就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南方的河流水量丰沛,河网交织密布,不乏大江大河;越往北行,河里的水越少,许多河道都已经成了灌木丛和树林的天下,只剩下那些依旧宽阔的河床,还在向人们昭示着它们当年的丰姿。
  越往北,越缺水。中国的“水情”,就是如此直观地袒露在我们眼前。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28%,中国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年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河北省的面积。联合国编制的13个贫水国家名单,中国赫然在列。
  中国缺水,华北尤其严重。黄河、淮河和海河,是华北的三条主要河流,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华北缺水,又以京津地区为甚。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全国的1/7,还不如处于中东沙漠地区的以色列。
  北京,这古老的都城,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巨大都会,水资源的年人均占有量却不足300立方米,是中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按世界标准,北京属于极端严重缺水地带!而2010年,北京全市用水量就达到35.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5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滇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悲壮诗句,但就是这条曾经渡了荆轲的易水,如今却只剩一条长满荒草的干枯河床供人凭吊。
  生态环境的恶化、水源地的枯竭、用水量的不断攀升,使得华北的许多大小河流,都早已流干了眼泪。
  唯一一条发源于北京市的温榆河及其100多条支流,现在只有4条有水,而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也已经断流30多年!位于北京市西北的密云水库,是京城目前唯一还能起到供水作用的水库,但在其43亿多立方米的“胸怀”里,只有10亿立方米的水,蓄水量还不到库容的1/4。
  河流干涸了,就开采地下水。但因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北京周围已形成了2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这种地质现象会导致地面沉降,近年来,北京市区偶尔出现的地面塌陷现象,已经在警示人们情况的危急。邻近北京的另一个北方大都市,天津,市区地面就因过度开采地下水下沉了3米,并且还因此受到海水倒灌、诱发地震的严峻威胁!
  可以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都早已处于史无前例的严重“水危机”之中,能用到的办法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本地区的水情。计划每年向北京调水12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京津主政者“挽狂澜于既倒”的期盼。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王浩认为:南水北调是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战略措施,是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俯瞰:南水北调全景图
  南水北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它包括东、中、西三线,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
  东线,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水道逐级提水北送,至山东境内分为两路,一路继续向北,最终入天津;一路向东,经济南,进抵烟台、威海。一期工程干线全长1467公里。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汉江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北上,在河南穿越黄河,经河北到达北京和天津,全长1432公里,一期工程投资2013亿元。最新建设目标是一期主体工程于2013年完工,2014年汛后实现通水。
  值得一提的是,从石家庄到北京的京石应急供水工程已于2008年竣工。至2012年7月,已完成了三次调水,累计调水量达13.79亿立方米,入京水量11.24亿立方米,高峰时段,日供水量占北京城区自来水供应总量的65%左右,有效缓解了京城的用水紧张状况,提高了首都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同时,调水进京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防止地面出现沉降,也使得北京城区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西线,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计划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目标是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东、山西等六省区的缺水问题。
  三线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先期实施的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规模为184亿立方米,线路总长近3000公里,总投资2546亿元,超过三峡工程的1500亿元,移民34.5万人。
  截至2012年7月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34.9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2188.7亿元的74%。
  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竣工通水后,相当于给北方地区新开辟了一条黄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5%,直接惠及人口达5亿以上,润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特别是能为44座大中城市解决缺水之苦。切实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效益:激活绿色的水项链
  中国人做事,讲究个“四两拨千斤”,“一石击数鸟”。作为一项极其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会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北方的缺水状况,而且是一个巨大而机巧的杠杆,它已经成为综合统筹四大流域水资源配置、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比如河南省焦作市,就将中线干渠的一脉清水引进了家门,沿渠两岸修建了100米宽的绿化带,让曾经的一座“中原煤城”,变身为人居环境优美的“水城”,城市面貌有明显改善,焦作也成为中线上唯一一座干渠穿城而过的城市。
  再比如山东省,借着东线工程“借道”南四湖的机遇,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问题“一把抓”,以沿线治污为突破口,经过两年的治理,成功地让久违的“碧水红荷”美丽景观回归了南四湖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惠及沿岸几百万百姓。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考察南四湖之一的微山湖治理时认为:“微山湖治污模式破解了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难题,走出了符合中国世纪的治污新路。”
  王浩院士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能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华北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南水北调有利于华北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将直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按2000年底的价格水平估算,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多年平均直接效益约为560亿元。按照每5~10万元投资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估算,在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每年可增加约18万个就业机会。
  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一是能减轻北方地区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缓解超采局面;二是能激励沿线地区的环保治污,减少沿线河流、水域的污染,使调水沿线水质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能促使受水区群众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南水北调工程即将走过它的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其实是万里长征刚走完了第一步。可以十分肯定的是,从全局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南水北调的收益要远大于付出的代价。
  南水北调与三大阶梯
  中国的国土,从海拔高度来看,分为三个明显的层次,地理学家将它叫做三阶梯。第一阶梯,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这里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等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堪称整个中国的“水塔”。 第二阶梯,是海拔在米的高原;第三阶梯,即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中国人喜欢说“水往低处走”,“大江东去”。中国大部分的河流,正是按照三阶梯的高度差,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而南水北调,则天然地与这三阶梯有紧密的联系。
  西线工程,位于第一阶梯上;中线工程,基本沿着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接地带;东线工程,则位于第三阶梯的中心区。
  在南水北调的三条线中,中线最为引人瞩目,一是因为它承担着向京津地区供水的关键性战略任务,二是因为它的工程难度大,任务重。  中线东边是开阔坦荡的华北平原,西边出去不太远,丘陵和高原便开始明显地抬高地势,大地有了中西部的风貌。所以,它基本上是一条沿着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修建的人工长河。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包括总干渠和天津干渠,渠线总长1432公里。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于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石家庄至北京段,即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以及全线关键项目――穿黄工程。总干渠全线贯通前,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从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等水库取水,向北京应急供水。第二阶段,陆续启动石家庄以南段和天津干渠工程,最终实现引丹江水进京津地区。
  除了满足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供水外,华北平原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用水也将得到补充。
  按照南水北调中线的路线图,来自丹江口的水从太行山脉脚下一直通到北京,在其东边就是华北平原,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农业灌区。南水北调引水渠就像穿羊肉串一样,将这些灌区串起来,遇到华北大旱时给灌区补水,可以挽救几亿亩庄稼,保住华北平原这个大粮仓。
  中线工程自2002年破土动工以来,至今已十年。但因工程难度大,局面复杂,很多挑战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第一次。因此,至2012年春,完成投资1376亿元,占一期工程总投资的68.5%。要想在2013年完成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2014年实现通水,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但穿黄工程等关键节点建设的一次次胜利,不断给南水北调人增加新的信心。
  黄河下的时空
  黄河水浑浊而又平缓,保持着一种令人意外的安静,仿佛并未流动。与下游用千里大堤约束黄河的景象不同,这里对黄河很宽容,南岸是山,北岸也没有河堤,岸边是百十米宽的沙质河滩,滩外便是绿油油的玉米地。
  而就在这里40米深的地下,两条粗大的隧洞平行贯穿500米宽的黄河主河床,然后又如巨龙般钻出地面,一路北去。
  南水北调的中线干渠于郑州市京广铁路桥上游30公里处,兵分两路,穿越黄河。在它的上游50公里处,是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便是著名的穿黄工程。
  日,穿黄隧洞开工,日,两条隧洞全线贯通。
  如果说,南水北调中线是一条晶莹璀璨的项链,那么穿黄工程就是上面最夺目的一颗明珠。
  穿黄隧洞所经过的黄河南岸,是秦岭的余脉――邙山。这里也是万里黄河下游的起点,就在这里,黄河结束了在山岭间的奔袭,进入到开阔平坦的华北平原。
  60年前,关于南水北调的第一次构想,恰恰诞生在此处。那是1952年10月,毛泽东登临邙山俯瞰黄河,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向他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初步构想。
  但直到50年后,这一曾经被伟人牵挂于心的民族梦想,才终于变成现实。
  如今,当你登上邙山面朝黄河的观景平台,除了会看到毛泽东当年看过的黄河水,还会看到那曾经让他心中牵挂的“南水北调”。
  这滔滔的黄水,这时光的闪回,不能不让人心中产生诸多的感慨。
  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在穿黄工地的天空中奇妙地纠缠在一起。
  通过电梯下到足有15层楼高的竖井底部,能感觉到温度骤然下降了足足有5℃。竖井和隧洞呈直角连接,犹如一条手肘弯曲的粗壮胳膊掏进了河底。隧洞内部十分宽阔,足可以容纳下一列和谐号列车。因为只有少量的人工照明,隧洞显得幽暗神秘,仿佛是一条通向历史深处的时空隧道。
  没错,这里就是黄河之底,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在这里。
  在挖掘竖井的时候,工程人员挖出了巨大的不知名的动物骨骸、完整的树木化石。不难想象,这深深的地下,也曾经被阳光照耀,孕育、承托并安葬生命。后来,黄河带来的泥沙将一切静静掩埋。沧海桑田间,一切都归于沉寂,直到南水北调人将它们唤醒。
  咬穿黄河之底
  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的“咽喉”工程,意义十分重大。如果将史无前例的南水北调工程比作载人航天工程,那么整个穿黄工程,则堪称是“探月”。
  它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自豪的穿黄人将它称为“江河立交”、“万里黄河第一隧”。它开创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采用泥水平衡加压式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等等。
  在黄河之底,人们与亿万年前的古老岁月相遇,但就好像从没有人见过黄河地底下的化石一样,也从没有人知道,修建穿黄隧洞的难度究竟会有多大。
  黄河从来都不是好惹的,无论是水还是土。治黄,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难题。想让黄河驯服,不仅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去修堤治水是这样,建桥修坝是这样,现在想从地下通过它,也是这样。
  进口自德国的盾构机是高科技产品,外形犹如一把巨大、坚硬的剃须刀,又像一只生活在地下深处的史前巨兽,从地面下50米的深处“咬”进了黄河底,靠着从里到外一层层各式刀具的旋转,不断在河底向前推进。
  黄河地底的地下水非常丰沛,地层结构十分复杂,每一厘米的掘进,都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让人不敢等闲视之。
  德国的盾构机制造商曾经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的盾构机十分先进,一次就能通过黄河底!”可谁想到,黄河地底沙层的石英含量高,硬度高,盾构机在这里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下游线隧洞掘进到1360米时,坚硬的砾石挑衅般地挡在了这头巨兽的面前,磨碎了它的牙齿。盾构机报警,抽出的泥沙里都出现了钢刀碎片,“好像人的牙齿磨没了,只剩下了牙床。”总工程师仲生星形容道。
  专门对付石头的盾构机滚刀都无法“吃掉”的巨大砾石卡在泥浆管道里,工人用铁锤子上去一砸,锤子碎了,石头却毫发无损,最后只得派人钻到管道里把这“顽石”给搬了出来。
  正是这种硬石头,让盾构机吃尽了苦头。
  为了修好已经“歇工”的盾构机,不远万里请来了制造商。德国厂方代表来了一看,伸出两只手:每派人进入盾构机检查维修一小时,10万元!而要想修好,每天至少需要6个小时,那就是60万元。“不用他们来,我们自己上!”为了节省这笔费用,穿黄人拿出了当年铁人王进喜拿下大庆油田的劲头,突击培训两个月,进仓!
  穿黄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法,为了维持内外压力平衡,盾构机泥水仓里的压强很大,人在里面的感觉,仿佛身处30米深的水下。毫不夸张地说,每次进去检查维修,都要冒着一定的生命危险。
  工人进入盾构机作业面一看,发现整个刀盘都被磨秃了。清理、焊接、换刀,虽然艰难,也还算顺利。但身处其外的人却都提心吊胆。“维修的时候,我们就守在盾构机外,用对讲机和里面的工人沟通。有一次工人在里面干活太专注,忘了时间,半天联系不上,外面的人赶紧使劲儿敲击仓壁,才又联系上。那次可真把我们给吓坏了。”仲生星回忆道。身处黄河底,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还好有惊无险。
  直到隧洞最后贯通,盾构机前后换了20多次刀。
  隧洞贯通后,如何应对未来澎湃水流给隧洞带来的巨大压力,又是个新的挑战。而这就不能不提付出了巨大努力,才创造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几位穿黄人。
  黄河下的心跳
  仲生星和王吉成,两个文质彬彬的西北男人,是穿黄工程核心部分――两条河底隧洞的施工方总工程师。作为国内两家最顶尖的隧道施工企业――中铁隧道集团和中国水电集团七局委派的工程师,他们的工程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挖洞专家。但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穿黄工程,他们也明白自己将遇到巨大的挑战。
  与地铁和公路隧洞不同,穿黄隧洞将受到来自地层和水流的双重压力,因此隧洞的衬砌施工,必须进行设计和施工创新――采用双层衬砌的结构,这就让从材料选配到施工作业的一系列工作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他们攻克的一个又一个“后盾构难题”中,最令他们感慨、自豪的,便是这“后张拉、有黏性、预应力混凝土”,拿下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工程技术高地。穿黄隧洞的混凝土衬砌,实现了全中国最薄的45cm预应力结构,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个亿的建设成本。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仅在地面上做实验,就花费了小半年的时间。
  为了解决混凝土问题,包括已故的潘家铮院士在内的众多专家、院士亲临现场,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现场会,最后在地面上做了八次实验后,才开始浇筑。
  但是,第一仓混凝土浇筑就失败了。
  “那是我这30多年最难受的时候。”仲生星说。那是2011年底的一个中午,洞底传来消息:第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毕,来自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代表赶紧放下手中的盒饭,下到工地一看,在场的人全傻了,裂缝、蜂窝、麻面……混凝土容易出现的各种通见病一个没少。
  辛辛苦苦做了半年的准备,却失败了,对穿黄人实在是个打击。
  “等我干完,把我撵走都没关系。但我是一个男人,我要完成我的使命。”面对挫折,仲生星和同事们也经历了短暂的沮丧、迷茫,但很快他们就振作精神,重新上马。
  两周后,第二仓浇筑成功的那一刻,仲生星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心情,在现场激动得痛哭流涕。“穿黄工程的隧洞施工建设,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摸着石头过河。没人掏过黄河的底,许多问题是无法预料的,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只能现场想办法解决,这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真正的挑战。”
  黄河的水静静地流着,下面的心怦怦地跳着。
  他们是穿黄人,是穿黄工程真正的骨干、真正的脊梁。
  而越是骨干,越得苦干。为了战胜这些困难,他们付出了许多。
  在竖井安装电梯前,50米高的楼梯他们一天要爬4~6趟,相当于爬15层楼,每天都要爬出几身汗。“也挺好,就当锻炼了。”王吉成笑着回忆道。
  的确,爬楼并不是王吉成真正的痛苦所在。
  2010年,王吉成的女儿出生,他在妻子临盆的前一天才赶回老家,没过两天,就又返回工地。因为回家次数太少,已经开始懂事的女儿再见到他的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不是叫一声爸爸,而是:“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那一刻,作为一位父亲的王吉成,心真的好痛。
  “会爬了、会走了、会说话了,孩子成长时的那些重要时刻,我都没在旁边,因为工地离不开,只能打打电话。家里都是姐姐、姐夫在替我照顾,所以孩子管我的姐姐和姐夫叫妈妈爸爸。”王吉成苦笑着说。
  他们坚守着自己南水北调人的岗位,如果说,穿黄工程是这千里“水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那么他们便是这关隘的建设者,责任的守护者。
  小郝的心声
  “它通了!”提起第一条隧洞全线贯通的那一幕,郝清华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大声地重复着这三个字。
  郝清华老家在黑龙江,2008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被派到穿黄工程现场,作为业主方的代表,和施工方、监理方摸爬滚打在一块儿,亲身经历了穿黄工程的许多艰难与喜悦。
  他和交往了十年的女朋友于2011年完婚,租住在北京市区。但他一周六天都需要在河南工地工作,小两口很少能够有时间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和幸福。“对陪女朋友逛逛街,看看电影,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就是奢侈。”
  有的时候,妻子也会责怪他陪自己的时间太少,但他安慰妻子说:“只有尽快让工程完工,我们才能早点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而且,南水北调最终的受益人就是我们,现在为了南水北调,就是为了咱们明天的幸福。”
  现在的小郝,只能在工地不忙的时候,集中休个几天,尽一下当丈夫的责任。但每次有人问妻子:“你爱人在哪里工作?”她都会骄傲地说出“南水北调”四个字。对于小郝来说,这就是来自妻子的认可和鼓励,是莫大的精神力量。
  他们是南水北调1000多公里战线上无数奉献者的缩影。与这史诗般的工程相比,他们显得那么微小,但是,他们的故事又是那么令人动容,令人感佩。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天工作在一线的南水北调人,付出的并不比先人逊色,但他们只会对任何赞誉笑着摆摆手。
  真正值得记住的,除了如山一般宏伟的工程,还有这些人。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这些宏大的词汇已经化作涓涓细流,灌溉了这些60后、70后和80后的人生,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南水北调人的无私奉献与兢兢业业,才有了千里工程上一座座渠道、泵站、隧洞、倒虹吸、水库组成的美丽壮观的调水长卷。
  历史,从来是由人民创造的。
  纵观历史,中国人是一个善于用大工程来为自己的历史增加厚度和美感的民族。两千多年前的长城、一千多年前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宏大的巨型工程,既因其争议,更因其功绩,而彪炳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图腾。
  如今的南水北调,正是这样一种历史传统在新世纪的光荣延续,并以其规模,以其气魄,以其功德,无愧于“世纪工程”之名号,更可堪“史诗工程”之评说。
  南水北调的意义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因其发挥的巨大作用,产生的巨大效益、深远影响,成为能够比肩京杭大运河的中华民族新的骄傲。
  南水北调: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王浩
  文/本刊记者 尹俊国 胡敏锐
  《中国青年》:怎样看待南水北调工程对于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作用?
  王浩: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北方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民心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政治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解决区域性或流域性水资源危机,促进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黄淮海流域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深度的水资源短缺,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生态之间形成了突出的用水竞争。严峻的水资源态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二是与水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包括缺水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用水不当造成的水污染。突出的区位优势和相对薄弱的水资源条件,形成了黄淮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沟通了黄、淮、海、长江四大流域,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国家大水网,使得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实现联通互补,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水资源纳入了联合配置范畴。
  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调水线路既有各自主要的供水目标和合理的供水范围,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可共同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水北调各工程规划线路除西线相对独立外,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有一定的重合,而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南水北调来水与北方东、中、西部水资源可以实现相互补偿。这种补偿分配,可以将南水北调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农村单元和黄河的辐射供水区域,从而实现黄淮海流域更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通过水资源配置调控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青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从专家的角度,你对此如何理解?
  王浩:不仅北方水少,南方水多,而且汛期降雨集中,非汛期干旱少雨。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94%以上的水量入海。而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3.4%,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广大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
  京津及华北等北方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条件差别大,这些都决定北方地区无法依靠自身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而且,北方地区降水、径流年际变化都很大。北京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5倍,丰枯年水量相差悬殊,河北年径流量极值比高达53。径流年内分配非常集中,全年径流的60%~90%集中在6~9月四个月内。降水量和径流量年际间的悬殊差别和年内高度集中的特点,既是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又给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北方地区用水量不断增长,入境水量逐渐减少。由此看来,要想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南水北调工程是必由之路。
  南水北调是为缓解京津及华北等北方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建设的跨流域特大型引水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结构性失衡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这一工程,有利于改变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有利于逐步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
  《中国青年》: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于带动沿线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哪些作用?
  王浩:南水北调工程能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华北地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区内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还有铁矿、有色金属、石膏等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但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华北地区水资源供给,有利于华北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
  南水北调工程还可以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逐步消除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44座大中城市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数据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将直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按2000年底的价格水平估算,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多年平均直接效益约为每年560亿元。按照每5~10万元投资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估算,在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每年可增加约18万个就业机会。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随着广大受水区水资源条件的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和规模也会随之变化,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扩大就业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
  《中国青年》: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哪些作用?
  王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受污染面积不断增加,至今仍在迅速蔓延,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城市污水和农田中的化肥、农药流失。据统计,20世纪末我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七大水系407个重点检测断面中,劣v类水质约占30%,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局面,身边的水源无法使用,使得水资源短缺形势进一步严峻。所以,在我国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用水的浪费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恶化、水质性缺水的问题,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水和谐的节水型社会。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后,将在以下几方面对促进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水资源较丰富的地方的水,引到北方水资源较缺乏的地方,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
  第二,减轻干旱地区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我国地下水开采源自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逐步扩大,进而加剧了对地下水开采的力度,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地下水超采严峻形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减轻这些地区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将有助于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局面。
  第三,南水北调工程水价体制的建立,在经济上制约了对水资源的随意取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南水北调工程促使公众提高对于水资源节约以及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在我国水资源矛盾极度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提高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水环境意识。
南水北调之最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世界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年调水规模为年调水量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当前实施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的年调水量达182.7亿立方米。
  世界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总长度达5599公里。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世界上受益范围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中线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
  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下部――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
  世界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工程――中线湍河渡槽工程
  国内最深的调水竖井――中线穿黄工程竖井
  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中线穿黄工程隧洞
  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
国外大型调水工程概况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的调水成为人类重新分配水资源,缓解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已建、在建和拟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已达160多项,分布在24个国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其中已建的调水工程调水量较大的是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量148亿立方米;距离较长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线路长900公里,调水总扬程1151米,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
  加拿大已建调水工程的80%主要用于水电。1974年动工兴建的魁北克调水工程,引水流量159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达1019万千瓦,年发电量678亿千瓦时,工程还用于灌溉或为城市供水服务。该国其他著名调水工程有:邱吉尔河―纳尔逊河、奥果基河―尼比巩河工程等。
  美国已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十多项,主要为灌溉和供水服务,兼顾防洪与发电,年调水总量达200多亿立方米,除加州最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外,其他较重要的调水工程还有:科罗拉多―大汤普森工程、阿肯色河工程、中央河谷工程、中部亚利桑那工程等。
  为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澳大利亚在年间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山工程。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运行范围包括澳大利亚东南部2000平方公里的地域,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利用落差(总落差760米)发电供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悉尼等城市民用和工业用电,总装机374万千瓦,同时可提供灌溉用水74亿立方米。该工程总投资9亿美元,主要工程包括16座大坝,7座电站,2座抽水站,80公里的输水管道,144公里隧道。
  法国为了满足灌溉、发电和供水需要,于1964年动工兴建了迪朗斯―凡尔顿调水工程。工程于1983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6万公顷,年发电量5.75亿千瓦时,并供150万人饮水。此外,法国还有勒斯特―加龙河等调水工程。
  印度的调水始于灌溉调水,已完成的有:恒河区工程,灌溉面积24万公顷;北方邦拉姆刚加河拉姆刚加坝至南部各区工程,灌溉面积60万公顷;巴克拉至楠加尔工程,灌溉面积160万公顷;纳加尔米纳萨加尔工程,灌溉面积80万公顷;通过巴德拉工程,灌溉面积40万公顷。调水灌溉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生机,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南水北调六十年大事一览
  1952年10月,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南水北调”的设想。
  1958年3月,中央批准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南水北调”。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开工建设。
  2008年9月,京石应急供水工程开始第一次向北京调水。
  日,丹江口大坝需要加高的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2010年6月,中线干线穿黄工程上游隧洞全线贯通。
  日,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任务圆满完成。
  日,湖北省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基本结束,这标志着涉及湖北、河南两省的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基本完成。截至年底,累计搬迁移民33万,占移民总数34.5万的96%。
  日,东线穿黄河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来源:《中国青年》)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高端大型空调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