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母是什么意思

《愚母多败儿》
& & & & & & & && & &作为母亲, 为孩子做什么都不为过。&,可李天一是违犯了国法,是在社会上,不是在家里,他在自个家里做什么、怎么做,都可不计&&&这孩子,都到家楼下了,再忍一忍...&,可他是犯了国法,是强奸轮奸别人,不是在家里,而在外面是对中国妇女人权的侵害,理应为此埋单。& & 在李天一犯罪前后和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认过罪错,理应受到&抗拒从严&处罚,梦鸽过多的是指责民众,把民众的言论妖魔化&&&媒体故意拿这个妖魔化我,&:梦鸽拿唐慧来比,可她哪一点比得上唐慧?唐慧小女被害案才是中国法制的耻辱,而梦鸽是中国母亲的耻辱,李天一是中国官二代的耻辱。只有严惩李天一等,才能让世界知道中国法制人人平等。& & 梦鸽过多的是从她的立场出发为儿子辩解,但却不愿多谈对孩子教育失败的问题,认为李天一之所以犯罪都是社会造成的,同案犯认罪也是错的,同案犯如实承诉犯罪事实是愚蠢的,还当庭责骂认罪同案犯想以抗拒到底来达到混淆视听、扰乱司法么证目的,可事实胜于雄辩,请别怪同案犯,因为他们供同在房间里实施犯罪,你梦鸽不在当场,沒有理由比他们知道的细节多。如果有,就说明梦鸽涉谦窜供。& & 梦鸽说:&...未婚独身的杨女士有着复杂的夜生活、性生活&&&,其实不管受害女是什么人,就是女服刑犯也不能被强奸轮奸,何况杨女士是自由合法公民,平什么李天一等可以强奸轮奸她,难到杨女士的私生活要你梦鸽同意?有着复杂的夜生活、性生活就可以被李天一等强奸轮奸吗?杨女士有正常的性生活权,有正常的生里需要,作为女人难到梦鸽没有性需求吗?难到女人生妇科病也有罪?请问梦鸽:是不是强奸轮奸有妇科病的女士就不算犯罪???& & 梦鸽说:&...律师的职业道德,那就是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我想问问:是不是要为了当事人不用讲法律公证?是不是要为了当事人找法律的空子逃脱刑罚?是不是要为了当事人可以瘨倒事非?是不要为了当事人可以用钱权临架于法律之上?& & &现在只有口供,物质证据全无,直接证据没有,应依据疑罪从无的原则。&,看来梦鸽说自已不懂法是假活,处处以法律来指责媒体、强迫民众,但就是自已儿子犯强奸轮奸罪基于事出有因,所以可以谅解,可她梦鸽如被别人强奸轮奸了,能谅解别人吗?是爆力强奸轮奸哪!难到受害女还要求五个畜牲每个留下点证据等第二天好上告有证物吗?强奸轮奸不射精就不算犯罪吗?强奸轮奸带了套就不算犯罪吗?本来就是爆力强奸轮奸,一个女子五个男人,难到女子可以不要命的向五男索要精班吗?圬你梦鸽是个高智商文艺人,还想搞疑罪从无,告诉你梦鸽,只有杀人、放火、偷、摸、扒、盗、抢等才要实物链,强奸轮奸有事实囗供和间接证据也可定案。& & 打铁还需自身硬,可梦鸽教子无方,李天一道德品德败坏,自已的罪没认却要求审判别人犯罪,好像谁有罪无罪她梦鸽说了算,真是痴人说梦活,太无法无天,还拿&军方重视&、&世界观注&、&红二代&等来说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为了世界人民都在观望着的中国的司法公证是否能回归正常,一定要严惩犯罪分子,决不枯息!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
  失譯 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佉羅堤耶山牟尼仙所住之處,與大比丘眾俱,無量無數聲聞大眾,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說月藏訖。
  爾時,南方有大香雲雨大香雨、大華雲雨大華雨、無量瓔珞雲雨種種瓔珞雨、大衣雲雨大衣雨、於佉羅堤耶山牟尼仙所住處,是諸大雨皆悉遍滿,大陰雲雨而雨香華衣服瓔珞,亦說種種無量法音,如是次第乃至廣說三歸聲、持戒聲、忍辱聲、精進聲、禪定聲、具足智慧聲、降伏四魔聲、名稱普聞遍滿三界聲、念定總持聲、空無相無願聲、離欲聲、色如聚沫聲、受如水泡聲、想如熱炎聲、行如芭蕉聲、識如幻聲、無常苦空無我之聲、慚愧聲、念處聲、慈悲喜捨聲、證諸法聲、涅槃聲、無窟宅聲、三乘聲、轉法輪聲、成熟眾生聲、度三惡道聲、六波羅蜜聲善巧方便乃至具足十地聲、游戲神通聲、遊戲無上大乘聲、阿鞞跋致聲、無生法忍聲、入佛海聲。諸來大眾悉見種種雨,亦聞無量諸法音聲,隨意衣服嚴飾之聲,又復皆悉見其兩手有如意珠雨如意寶,其如意寶各出光明,如是光中皆見十方恒沙世界一切諸佛,是諸佛所各有菩薩而自圍遶,其光明中盡見十方諸佛世界。若有病者蒙光觸身眾病除愈;一切繫縳及應死者,光觸身故皆得解脫,若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光觸身時悉除三惡;若諸飢渴眾生蒙光觸身亦皆飽滿;種種謫罰身受苦切,乏少衣服嚴飾瓔珞種種之物,蒙光觸身隨所念憶悉得滿足,若有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罵詈,蒙光觸身如是等惡皆悉得除;若諸眾生有求不得苦,蒙光觸身皆悉受樂;光明清淨悉無翳障風雲塵霧及諸臭穢,苦惱辛酸不善音聲,乃至怖畏惡觸皆得除滅,遠離諸惡一切邪偽諂曲亦皆無餘,一切惡欲悉得棄捨,諸妙勝樂一切皆集。
  爾時,眾會皆悉堅固,難動如地,心無去來不可毀壞,如是大眾得未曾有,以何因緣我等身體今皆大重不能自勝。當於爾時有一帝釋名曰淨有,於大眾中不遠而坐,於是淨有,即從座而起,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實語實見者  實住牟尼尊
    久住於法行  惟願演說法
    佛為實因緣  能滅眾生苦
    何故於此處  而雨種種雨
    大眾皆喜悅  心生信安樂
    開示諸疑惑  令住於大乘
    身難動如地  及一切人天
    皆見如是相  大眾悉有疑
    兩手各皆出  摩尼寶光明
    一切諸衣鬘  雜飾嚴身具
    十方之福田  離一切過惡
    眾苦得休息  皆因於救世
    一切諸天人  無能說因緣
    是誰神通力  而來至此處
    為佛諸菩薩  梵魔帝釋等
    唯願救世說  神通之因緣」
  爾時,世尊告淨有帝釋言:「如是!如是!汝今諦聽,吾當說之。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無量阿僧祇劫,為五濁惡世成熟眾生故而來至此與八十頻婆那由他百千億等大菩薩俱,悉為禮拜供養恭敬故,欲見大眾集會故,欲聽大眾起隨喜故。
  「是地藏菩薩作沙門像,現神通力之所變化有如是等大莊嚴事。亦是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亦名聲聞、辟支佛正法伏藏,亦名解脫智寶之大塵渚,亦名菩薩救世之法,亦名涅槃導師商主,猶若如意寶珠所求滿足,亦如寶渚一切商人所趣,亦如大地能生善根,亦是涅槃大法神器,亦是功德清淨之瓶,亦是日月照明行處,亦是黑闇幽冥大炬。如月清涼除煩惱熱,如無足者得如意乘,如亂心者得甘露味,如羸老者遇其杌杖,是大福田之根本也。捨心無礙如彼浚流,救苦不難如赴親友,除結使炎之大雲蓋,如淨水珠能除穢濁,若趣險道迴示正路,是疲極者安隱床座,是四使流生死橋梁,亦度彼岸無上大船,是三善根勝妙果報,是諸施者最上大乘。持戒不動如須彌山,精進難壞猶如金剛,忍辱堅固亦如大地,總持正法心無二相,禪定莊嚴如妙華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心無所依猶如虛空,方便無染如眾華聚。處於外道如師子王,遠離煩惱如犀一角,滅諸結使如洗塵垢,能除臭穢如疾飄風,將護有疾如彼良醫,消除眾病如妙藥王。斷諸煩惱如持利劍,為怖畏者作大親友,防諸怨敵如堅城塹,能除其渴如清淨水,濟諸飢乏猶如甘果,亦是裸者最勝衣服,與盛熱者為密雲蓋。具足如是善根果報,清淨第一堅固不壞,微妙色處能生愛樂,於大會處而生慚愧,除諸結使禪定行處,乘四正勤四攝駃流,忍辱大地亦如須彌,總持深廣如彼大海,神足無礙自在虛空,降伏諸魔一切結習,修行正道無量禪定,亦為一切種智之渚,能轉無作清淨法輪。
  「地藏菩薩摩訶薩,為欲來故,先現此瑞,亦為供養恭敬我故,來至於此。」佛復讚歎地藏菩薩言:「汝從南方來。」
  八十頻婆百千那由他菩薩以神通力俱來至此,悉作聲聞像在如來前,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即為合掌而說偈言:
   「兩足最勝大導師  恒修於慈發善心
    能生忍辱如大地  解脫眾生除瞋恚
    具足最大諸相好  而能嚴飾一切界
    能滿一切諸福田  常修實語及大慈
    能悉斷除諸愛網  皆能如實善安住
    捨餘清淨諸佛國  其中眾生具善根
    本願欲度濁惡世  成熟一切諸眾生
    能生堅固勤精進  超過無量諸苦行
    常修難行恐怖處  超過無量諸苦行
    布施持戒忍精進  修習禪定與智慧
    無數諸佛菩薩等  聲聞大眾皆供養
    充給飢渴病湯藥  救度一切諸繫縛
    我從本來捨身命  為利眾生無貪惜
    常為法故而捨身  皮骨血肉施眾生
    己所得樂皆悉捨  有大慈悲為一切(編者註:「己」一本作「已」)
    於諸眾生煩惱網  修行寂滅悉超度
    關閉一切六情根  常能遠離於諸欲
    修苦無常空無我  亦善觀察於世諦
    諸苦所因愛欲本  悉能乾竭諸煩惱
    以是義故攝六根  能善斷除一切愛
    能修無量大悲門  普給一切諸群生
    我要不捨本誓願  而亦不住勝菩提
    一切眾生如如相  亦見群盲受苦切
    如是思惟為眾生  便能勤修大精進
    發起精進施戒忍  修諸禪定及智慧
    猶如其母唯一子  而以慈心育養之
    汝於眾生亦如是  常能賑給於一切
    是故汝速得菩提  度脫一切無量眾
    汝本修習菩提時  誓願不捨一眾生
    無不使住施戒忍  精進禪定修智慧
    常能於彼末世中  求於無上勝菩提
    是故救世於末劫  速得無上最勝道
    調伏惡魔夜叉等  諸惡龍神及與人
    猶如金剛斷諸結  悉能安住諸聖道
    為無量眾而授記  當成菩提無上道
    功德最勝明智者  是真福田之大將
    於無量界為救世  普覆一切諸群生
    於十方界作福田  名聲遠聞遍一切
    是故一切諸菩薩  皆悉能捨於己事
    是汝神足而來集  俱詣世尊大牟尼
    願令如來時演說  若得聞者皆歡喜
    既聞法已勤精進  常得修學菩提道
    皆由於汝大將力  當得疾近於菩提
    未曾聞見今大集  是故汝等俱來會
    有十三億諸夜叉  甚為殘害食血肉
    疾捨諸惡到於此  安住最勝無上道
    有得忍辱陀羅尼  有得最妙諸禪定
    有已獲證諸漏盡  無著羅漢人中尊
    有能善修四無量  有能住於四攝法
    有得最勝四辯才  復有得修諸法忍
    有得三昧首楞嚴  有得虛空智慧眼
    有得無生諸法忍  皆因世尊所說法
    悉制一切諸異學  九十六種外道等
    摧伏一切魔怨已  皆是救世大將力
    關閉地獄鬼畜生  利益一切天人眾
    是故真實諸眾生  而皆來集佛神力
    飢饉疾疫刀兵劫  悉於今日而消滅
    若有盲冥失正道  此諸眾生令解脫
    無量煩惱狂亂者  皆悉安置寂滅道
    合眾悉能捨己業  為禮如來故至此
    無量世界億佛土  皆是救世之所住
    名聞十方稱無量  我等聞已故至此
    一切種智功德海  得聞如是真實相
    度脫一切諸眾生  我今歡喜故敬禮
    令我增長無量德  是故稽首今頂禮
    而於百千萬億劫  常勤修習種種施
    我今當學發弘誓  我今來此佛神足
    我當修學處濁世  能到第一勝菩提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以若干種天華、香華、瓔珞而散佛上,所散之華變成寶蓋。是時,地藏菩薩,在佛前坐,聽受經法。諸來會眾,見地藏菩薩生希有想,以種種香華、瓔珞、繒蓋、幢幡及諸衣服,以散地藏菩薩上,作如是言:「我等快得善利,佛神力故,得見如是諸大丈夫禮敬問訊。」
  爾時,復有渴仰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從何佛國而來至此?修何善根能作如是種種讚歎說佛功德,我從昔來未曾聞見。」
  爾時,世尊告渴仰菩薩:「止止大士!不須是問。一切大眾及諸天人,除佛如來無有能知此善男子功德數量。如來今日必當顯說,但諸天人愚闇自蔽,是族姓子,成就不可思議功德首楞嚴三昧,入如來行處,得無量法忍,於諸佛法而得自在,入深法忍,已度一切智海,此善男子,遊戲以師子光三昧,登一切智山須彌之頂,摧伏異學,成熟眾生,在所佛國,悉皆止住。
  隨諸佛國入智三昧,以是三昧力故,令一切國土眾生見諸菩薩。
  隨諸佛國入智樂三昧,於彼國土所有供養隨供養佛。
  隨諸佛國入清淨樂三昧,入是三昧,悉見諸欲一切過患,而於心相清淨無染。
  隨諸佛土入慚愧三昧,而於彼國令諸眾生悉得慚愧,遠離諸惡無有愚闇。
  隨諸佛國入水渚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入是定,令諸眾生得宿命智,能知先世死此生彼,善於禪定。
  隨諸國土入無憂明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離憂愁,於諸佛國入神通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入神通三昧。
  隨佛國土入智明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離愚癡,便見十方一切佛國。
  隨諸佛國入佛炬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歸三昧。
  隨諸佛國入金剛光三昧,入是三昧已,亦能令彼一切諸佛國土,鐵圍大鐵圍,乃至須彌山王,一切溪澗溝壑,皆悉不現,地平如掌。能令一切諸惡毒蛇,及以蠱道,皆悉消滅。
  隨諸佛國入智力降伏三昧,亦能令彼魔及魔眷屬,皆悉驚怖,歸依三寶。
  隨諸佛國入電光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離後世怖,得法安慰。
  隨諸佛國入味樂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隨其所念飲食悉得充足。
  隨諸佛國入精氣悅樂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堅牢身離諸病苦。
  隨諸佛國入樂具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悉得床敷臥具衣服瓔珞無所乏少,病瘦醫藥,身皆端正。
  隨諸佛國入無諍智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身皆長壯端嚴殊大,遠離一切怨憎繫縛,皆得受樂,皆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心無散亂,具足智慧深入法門。
  隨諸佛國入無憂怖三昧,而能於彼一切眾生,皆得歡樂心離憂怖。
  隨諸佛國入光樂三昧,於彼佛國一切眾生,得無礙智,離於事務。
  隨諸佛國入善住金剛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諸根具足,悉不缺壞。
  隨諸佛國入觀幢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皆悉厭離棄捨諸惡,護持十善,上生天道。
  隨諸佛國深入大慈音聲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各相哀愍皆起慈心,得無畏心,得無惱心等心,更相悲念。
  隨諸佛國入集福處三昧,亦能令彼一切眾生,得離鬥諍、疾病、飢饉、非時風雨、飲食苦、澀、辛、酸、等味,皆悉消滅。
  是地藏菩薩,所至佛土,入海電三昧,隨所至國,一切皆悉變成寶地,離諸穢惡。衣樹、瓔珞樹、華果樹、嚴飾佛界。於晨朝時,入恒河沙世界三昧,為成熟眾生故,從禪定起,令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於五濁惡世成就眾生悉空無餘。有佛世界,刀兵起時,此族姓子,以晨朝時入三昧力故,刀兵鉀仗皆悉消滅。
  隨諸佛土有疾疫劫起,害諸眾生,亦令病疫自然消除。
  隨諸佛土若有飢饉劫起,令彼飢饉亦盡消滅,悉得充滿。
  「此族姓子,以是三昧威神力故,能令成熟一切眾生。
  「地藏菩薩,以不思議功德成熟眾生,於過去無量恒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熟一切眾生,莊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熟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
  若有眾生為無量億種種諸苦惱,飢渴切逼,有稱地藏菩薩名者,悉能令彼飲食充足,滅諸苦惱,置涅槃道,皆得快樂。
  若有眾生乏少衣服寶冠瓔珞,病瘦醫藥種種眾具,若稱地藏菩薩名者,隨其所欲皆令充足,安住涅槃道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離喜樂心,而與不喜樂集會者,若稱地藏菩薩名者,一切樂具盡皆歸之,所不喜者亦悉遠離,是意所樂者能令皆得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身心受苦眾病所持,能稱地藏菩薩名號,身心苦惱皆悉除愈,安置涅槃得第一樂。
  若諸眾生惡心相向,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令彼眾生柔和忍辱更相慚愧,慈心懺悔,安住涅槃。
  若諸眾生繫閉牢獄,枷鎖其身具受眾苦,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令諸眾生皆得解脫自在無礙;乃至應被繫縛囚執鞭杖,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亦復如是皆悉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諸根不具疲極懈怠,顛狂放逸忘失本心,貪欲瞋恚愚癡嫉妒,慳吝邪癡,憍慢睡眠等惡皆悉熾盛,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眾苦皆令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大水漂流,猛火所焚,或墜高巖投身山險,或墜樹木及諸屋舍而身顛覆,有如是等無量怖畏,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有如是等怖畏之事悉令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諸毒蛇種種禽獸之所螫者,或被種種毒藥所中,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是諸怖畏悉得解脫。
  若有眾生為阿波魔羅掩蔽傷害,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四日,能令心狂心亂心戰心調心顛倒乃至失心,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族姓男女,於諸怖畏悉皆解脫,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諸羅剎惡鬼所捉,鳩槃荼所捉,富單那所捉,迦吒富單那,師子虎狼,惡毒蠱道,或為軍陣戰鬥怨賊圍遶,臨敵懼死貪生求樂,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如是族姓子男女,速離眾苦悉除患難,安住涅槃得第一樂。
  若有眾生為多聞為信為戒為施為禪定為神通為解脫,為色聲香味觸,為諸功德,為工巧華果樹木敷具,為增益財利,為諸醫藥房舍屋宅,為使水雨順時,為得清涼,為求男女妻子方便修福,為除寒熱令得正念,求如是等種種因緣,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此善男子,威德力故,悉能稱彼無量眾生功德所願。
  譬如下種於彼荒田,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皆悉變成微妙勝果,何以故?此善男子,以於過去無量阿僧祇,不可數劫如來之前發堅誓願猶如大地,令一切眾生皆得受用。是善男子,功德力故,能令善根牙莖枝葉乃至華果,皆悉潤澤增長成熟。若有眾生造作諸惡十不善業,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一切結使煩惱消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興利益心;是善男子,以精進力於一食頃,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於一一佛國以一食頃,度脫無量恒河沙阿僧祇眾生,以是相貌令脫諸惡,皆悉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此善男子,以是堅固誓力,能令成熟一切眾生。如是族姓子,或作梵天身,成就眾生;或作自在天、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炎摩天、帝釋身、四天王身,或作菩薩身,或作辟支佛身,或作聲聞身,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婆羅門、剎利、毘舍、首陀等身,或作男身女身,或作童男童女身,或作乾闥婆、緊那羅、摩[目+侯]羅伽、天、龍、夜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槃荼身,或作毘舍闍身,或作富單那身,或作師子身,或作虎狼身,或作象身、馬身,或作水牛身,或作種種鳥身,或作閻羅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身,為諸眾生種種說法,隨諸眾生顯示三乘,皆悉令住不退轉地。此善男子,成就如是不思議功德伏藏,以解脫寶而自莊嚴,亦是菩薩諸法之母,向大涅槃無上商主。
  「善男子!彌勒、文殊、觀世音、普賢等而為上首如是等恒河沙諸大菩薩。若人於百劫中,禮敬供養欲求所願,不如於一食頃禮拜供養地藏菩薩,功德甚多,所願速得,皆悉滿足。何以故?此地藏菩薩,於一切眾生,能大饒益為如意寶故。此族姓子,若欲成熟眾生故,能發堅固大悲伏藏,令滿一切眾生心願。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當供養地藏菩薩。」
  時,會大眾十方來者,菩薩摩訶薩及諸聲聞,一切天人、夜叉、乾闥婆等,從座而起,隨力供養,或以金銀等屑散彼地藏菩薩上,或以種種寶華衣服、摩尼寶珠及華鬘、珠瓔、金縷幡蓋,以散地藏菩薩上,復以無量音樂種種讚頌,供養地藏菩薩。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復以此供施修伽陀,即說偈言:
   「天人龍神所供養  十方菩薩皆來集
    聞有救世大功德  願佛受我最勝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是偈已,頂禮佛足。於是世尊,復說偈言:
   「欲起堅固淨智者  能滅眾生諸煩惱
    令眾得樂如寶手  能斷結網如金剛
    汝起大悲諸精進  以是供養最勝尊
    其心如海救一切  度諸眾生苦彼岸」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作禮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當濟度此四天下,增長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增長護念、增長壽、令身無疾病。增長色力、增長名稱、增長資業、增長親友、增長眷屬、增長信戒、增長多聞、增長於施、增長忍辱、增長方便、增長覺意及諸聖諦、增長入於大乘一切正道、增長照明真實法相、增長成熟一切眾生、增長發大慈悲喜捨、增長無量一切淨法、增長妙稱名聞三界、增長法雨潤三有流、增長大地一切物味、增長眾生所有善業、增長法氣無數福行、增長智慧皆悉照明、增長六波羅蜜所行之道、增長五眼通達無礙、增長灌頂、增長涅槃、增長威德照明一切未曾有法。眾德究竟記[卄/別]咒術陀羅尼章句,我於過去恒河沙佛所,皆悉受持如是等咒。增長白淨具足之法,增長種子、根莖、華果、一切藥穀,增長雲雨地水火風,增長福樂,增長財物,增長無量最勝果報,增長基業。此咒利益能除一切苦惱繫縛,即說咒曰:
  「[門@(人/(人+人))]浮(一)[門@(人/(人+人))][門@(人/(人+人))]浮(二)阿含[門@(人/(人+人))]浮(三)婆吒迦羅[門@(人/(人+人))]浮(四)菴羅[門@(人/(人+人))]浮(五)毗羅[門@(人/(人+人))]浮(六)婆闍羅[門@(人/(人+人))]浮(七)阿盧伽[門@(人/(人+人))]浮(八)達摩[門@(人/(人+人))]浮(九)婆吒摩[門@(人/(人+人))]浮(十)婆帝耶尼梨呵羅[門@(人/(人+人))]浮(十一)鞞婆盧伽叉摩[門@(人/(人+人))]浮(十二)憂婆舍摩[門@(人/(人+人))]浮(十三)那耶那[門@(人/(人+人))]浮(十四)闍那娑牟致囉那[門@(人/(人+人))]浮[門@(人/(人+人))]浮[門@(人/(人+人))]浮(十五)毗尼梨夜那[門@(人/(人+人))]浮(十六)奢多婆[門@(人/(人+人))]浮(十七)娑遮修躓(十八)摩醯梨(十九)[口+他]彌(二十)賒彌(二十一)遮迦囉斯(二十二)遮加摩私梨(二十三)差梨(二十四)奚隸(二十五)迦囉娑囉娑啼(二十六)呵梨波囉鞞(二十七)波遮囉婆陀禰(二十八)囉遮陀禰(二十九)娑囉遮遮遮醯梨(三十)摩梨(三十一)伊迦他他仚(三十二)他丘樓(三十三)闥梨(三十四)舍梨(三十五)彌梨(三十六)摩扠(三十七)多扠(三十八)鳩梨(三十九)彌梨(四十)鴦久之多毘(四十一)頞梨(四十二)祇梨(四十三)波羅祇梨(四十四)久吒苦婆梨(四十五)真祇真(四十六)真求梨(四十七)休樓休樓休樓(四十八)鳩流晃彌梨(四十九)彌梨扠(五十)婆茶婆茶(五十一)羅闚闚梨(五十二)嚧[口+留]嚧樓留(五十三)婆婆闍毘(五十四)輸檀禰(五十五)私婆呵(二十六)摩訶復陀樓迦沙毘輸禰私婆呵(五十七)迦樓沙羅婆毘輸檀禰私婆呵(五十八)迦樓沙烏闍毘輸檀禰私婆呵(五十九)薩婆阿奢波利富囉檀禰私婆呵(六十)薩婆娑斯耶三波陀禰私婆呵(六十一)薩婆多[口+他]迦多阿[(卷-已)/衣]底私婆呵(六十二)薩婆菩提薩埵阿[(卷-已)/衣]底阿[少/兔]無地底私婆呵(六十三)
  「世尊!今所說咒,是未曾有威德照明,是眾德本,記[卄/別]章句陀羅尼神咒。我於過去恒河沙諸佛所受持是咒,增長一切白淨之法、增長善種根莖枝葉華果藥穀、增長雨澤地水火風、增長喜樂、增長財物、增長勝妙、增長產業。此咒威力,善能繫縛,亦名善解。世尊!說此陀羅尼咒,與四天下聲聞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護念,增長財物一切產業,增長佛法能令流布,廣大無量三界受樂。」
    諸天女問四大品第二
  爾時,地藏菩薩,廣說如是大記[卄/別]經時,佉羅堤耶山六種震動,一切音樂不鼓自鳴,雨眾寶華,一切大眾皆悉戰慄,生希有想。
  爾時,功德天女、功德樂天女、妙音聲天女、堅固地神天、未曾有天、大光明天、如是等天以為上首,與一萬八千及餘大自在鬼神,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我等雖於四大得自在力,而不能知四大根本初中後相起滅因緣,不識怨憎,不知是善不善,乃至親友,若善男子,得是甚深般若波羅蜜,能善分別如是四大初中後相,知諸生滅。」
  佛言:「如是!如是!天女!此善男子,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善知四大初中後者。譬如善神有如意珠,能雨種種無量寶雨,有大利益,如是善天女,此善男子復能雨於種種覺意無量諸寶,皆悉遍施一切眾生。
  「譬如寶渚能出無量若干種寶,是善男子滿足種種覺意等寶,亦復如是。
  「譬如波利質多羅樹,華初開時,光色妙好,如是善男子,以無量佛法而自莊嚴,亦復如是;如師子王於一切眾生中無能驚者,如是善男子,於諸眾中亦復如是,得無所畏。
  「譬如日出滅一切闇,如是善男子能除眾生一切諂曲結使之闇,亦復如是;譬如明月照四天下,能令迷者還得正道,如是善男子,能令未入三乘,迷於生死曠野道者,皆使迴向得其正道,安住三乘。
  「譬如大地百穀種子及諸藥木,一切眾生悉依增長,如是善男子,一切助道諸餘善法皆得增長。
  「譬如須彌山王能善堅固,安住一切令無增減,如是善男子,安住佛法而不捨於一切眾生,善根堅固無有缺減不令漏失。
  「譬如虛空一切眾生行住出入依止而住,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亦皆依止,增長一切無量功德。」
  爾時,一切大眾,聞是地藏菩薩名號,生希有心,得未曾有,恭敬尊重,皆大歡喜,皆悉諦觀地藏菩薩,目不暫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頭陀功德盡和合  諸聲聞眾無異相
    地藏菩薩真大士  為禮世尊而來此
    度三惡趣諸苦惱  為禮世尊而來此
    諸天普雨無量種  皆為供養世尊故
    而締觀察於四方  離垢照明天帝釋
    合掌一心向於佛  皆欲勸請於世尊
    我今欲見此大眾  摩尼寶珠出光明
    一切福田最廣大  悉見光明而普照
    世尊神通光明照  今為誰故而顯現
    諸來大眾最勇猛  地藏至此真佛子
    伏藏七寶滿足施  佛藏珍寶是無畏
    種子即是大菩薩  一切眾生之商主
    此主能生佛法寶  大功德海而精進
    大悲體性甚聰哲  能救一切眾生苦
    亦能救度諸怖畏  譬如明月示正道
    能生善根如大地  亦如金剛摧諸結
    為大施主解脫寶  漂諸煩惱如大水
    如蓋普覆煩惱熱  亦如良醫除眾病
    於一食頃讚地藏  過諸菩薩百億劫
    如諸智者無量德  是故地藏大名稱
    煩惱繫縛諸眾生  皆令遠離得解脫
    得首楞嚴大三昧  能度諸禪至彼岸
    十二因緣悉清淨  其智廣大如虛空
    無量佛國諸眾生  皆悉能滅黑闇聚
    而於一切四禪中  遍觀佛國修諸行
    能令眾生入三昧  皆悉得離煩惱熱
    眾生過去惡業故  常處刀兵疾疫劫
    於此世間受苦惱  彼善男子能救脫
    一切六道諸眾生  常為苦惱之所逼
    當悉歸命於地藏  當令苦惱悉消滅
    眾生輪轉沒諸苦  互相殘賊起鬥諍
    若能歸命地藏者  令彼鬥諍皆悉忍
    趣於三惡甚可畏  所求不得常苦惱
    亦當歸命於地藏  一切皆得除怖畏
    若修持戒及念定  欲得多聞智慧者
    皆當歸命於地藏  隨心所願悉滿足
    欲得如是諸功德  及以工巧善種子
    皆當歸命於地藏  令彼所願悉滿足
    一切藥穀諸福田  乃至欲求男女等
    皆當歸命於地藏  令彼所願悉滿足
    若欲修行諸功德  一切所有依大地
    藥穀滋茂而潤澤  亦因地藏得增長
    結業煩惱所覆障  造作十惡諸不善
    皆當歸命於地藏  悉除結使重惡罪
    能以正法示眾生  作種種形隨應說
    具修布施諸功德  欲救眾生起大悲
    假使滿足於百劫  不可分別其功德
    是名功德之大藏  一切皆當供養之」
    發問本業斷結品第三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其衣服,長跪叉手,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我今者欲發少問,唯願聽許,時為解說。」佛言:「汝是真善丈夫,為欲顯示一切眾生無礙智慧,亦令他人作大丈夫。若有所問,隨汝意答,勿生疑難,如來今日當為解說,令汝歡喜。」爾時,地藏菩薩,以偈問曰:
   「曾於十三劫  修行佛福田
    飢饉與疾疫  悉為眾生滅
    為億諸佛等  造不思議供
    今見大會集  清淨眾俱來
    聰哲勤精進  皆來至此會
    一時而雲集  無有諸濁惡
    濁世多譏嫌  作惡損淨行
    云何不善識  擾亂毀威儀
    皆與惡逆俱  誹謗於正法
    毀訾諸賢聖  妄著於斷常
    造作十惡業  不畏後世苦
    破壞三乘法  諂曲趣惡道
    無明蔽其目  貪嫉多姦偽
    云何轉法輪  解脫諸諂曲
    煩惱金剛俱  云何得斷離
    云何為總持  忍辱能柔和
    此集未曾有  令我值世將
    諸處未曾見  如是之大眾
    具足頭陀行  久修菩提道
    云何於此處  成佛轉法輪」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過去恒河沙佛所已問此義。如是之法汝亦曾聞,具智慧行功德滿足,以方便力渡於彼岸,汝為成就諸餘眾生安樂利益故,亦欲令一切菩薩摩訶薩眾滿足一切方便伏藏,為具六波羅蜜,欲滿一切智海,為迴諸帝王使不墮惡道,欲令十方世界三寶熾盛諸法久住,以是義故,問於如來。善男子!汝今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地藏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此是如來過去本誓願力成就十輪。如此國土有五濁惡世,一切淨法皆悉損減,離聖七財,遠諸智人,為斷常網之所覆障,載惡道車不畏後世,常處無明黑闇之中,具行十惡能造五逆,誹謗正法毀訾賢聖,遠離一切諸善功德,成就惡法,能於如是多惡世界,悉令安隱得無所畏,成就先聖最勝之法能轉法輪。制諸怨敵皆悉際伏,摧滅煩惱猶如金剛,令諸眾生安住三乘阿鞞跋致地。
  「善男子!譬如有人遠離功德,世界國土或自境內,而有軍起,或為鄰國外來強兵之所踐害,憂愁惱亂種種鬥諍,及諸諂偽欺誑妄語有種種病,愚闇所蔽目視不了,為童子鬼魍魅所持,阿缽摩羅之所惑著,身體乾枯狂亂失心,諸根醜陋手足不具,常乏財產無有福祿,不為一切之所喜樂,多歸異道起諸邪見,心意顛倒趣三惡道,如是國土多諸耆舊,以為輔相臣佐吏民,爵祿有序而與同好不相侵害,如是建國,則有無量種種明制調伏人民,施戒慈忍威儀具足,難行苦行一切備滿,以如是福德因緣,眾生諸根皆悉具足,身體長大威德熾盛相好端嚴,常為一切尊重恭敬,皆共親友仁性寬慈聰敏多智,若有尊重及諸王子備此德者,以諸香湯,調和冷暖,以用洗浴;著鮮淨衣其光如寶,頂上復有如是寶珠真金華鬘,手繫素繒種種華鬘金銀真珠以為璫環,雜寶珠網而作臂指,種種環玔如是等寶莊嚴其身,先所奉事天及諸仙一切帝釋,悉皆聽許敷置高座。如前父王登尊位時,昇如是座,紹王位已,一切龍王、天帝、阿修羅帝、鳩槃荼帝,是前父王所有鐘鼓。今受位時亦擊此鼓。如是音聲遍滿城邑,一切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澡浴身體,著鮮淨衣,種種諸寶繒蓋、幢幡、金、銀、摩尼、真珠、珊瑚、琉璃、珂貝、一切珍寶,以新王立,見有如是吉祥等相,故種種獻奉。爾時新王紹灌頂位,先王所置宿舊先臣,隨其所能各為職司,若己國內自有軍興,及以鄰國起諸兵眾,隨有怨敵悉皆殄滅,守護己國無諸毀損,善增眷屬更相親友。
  「善男子!若能如是,名為初輪灌頂王位,於其國土得安樂住初伏怨敵,壽命長遠,守護身命。如是!如是!善男子!若人處於五濁諸惡世界,遠難(編者註:「難」疑為「離」)於佛,是故此中一切眾生,心多瞋恚更相侵逼,一切人民皆悉愁惱,愚闇癡冥起於斷常,種種鬥訟貪嫉諂偽,作諸欺誑悉具十惡,取著眾生惱亂人民,種種煩惱及諸過患,是故遠離甚深法眼,為瞋恚病之所擾害,心常遠離棄捨真實一切法味,意想散亂譏訶善法,樂所愛味,常為煩惱及諸邪見惑網所覆,歸依六師,傷敗聖道,趣向三惡。有諸菩薩摩訶薩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能度一切智慧大海,安住諸佛所行之道,皆悉集會到於我所。汝以修集種種布施,善能調伏成就苦行,遠離諸惡,久修諸佛難行苦行,常念智慧方便福德,大慈大悲莊嚴瓔珞廣大伏藏,一切禪定總持忍辱,諸地大海皆已具足,不生諂誑幻偽之心,身相柔和滿足忍辱,而常善順以自莊嚴,皆悉近於一切智海,其色盛妙光明具足,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導師,亦與一切生死怖畏眾生為作安慰,即是拘樓孫佛、拘挪含牟尼佛、迦葉佛,如是等如來之子,於塵劫中最為上首,以禪定智水而自洗浴,著慚愧衣,是最勝大仙所行之處,亦是解脫功德華鬘,亦名一切種智無生真實而自莊嚴,是三善行能為三界作密雲蓋已,於過去一切佛土善得安住,處於金剛三昧之座,亦於過去聲聞、辟支佛所,安置尊座,四念處座,亦是先佛所安置座,於一切智渚住於菩提,能轉法輪紹三寶種令使不絕,擊於法鼓出大音聲,遍滿三界,以此法輪,聲使諸天人、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鳩槃荼、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餓鬼、毘舍闍、皆以四聖諦寂滅之相而自莊嚴,三轉十二行法輪,昔所未轉,如今轉之,一切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皆不能轉,為欲利益安樂一切諸天人故。
  「善男子!是名轉於初輪,若今世後世,是處非處如實而知,到於安隱無畏之處,一切怨敵自然降伏。如實而知能轉梵輪,處處現於五濁惡世。諸弟子等正師子吼,若作五逆罪業眾生成就十惡,如是人等碎諸煩惱猶如金剛,斷諸有漏令得解脫,隨其所欲安置三乘,住不退地。
  「善男子!譬如有人初登王位,受灌頂已,觀察去來三世若干等種無量王事,而以智慧觀察業因一切果報,隨其性相而置爵位。以此三業故,令其國土增長安樂,鄰國怨敵悉皆摧伏。何等為三?如灌頂王剎利,為護命故防備怨敵與他戰鬥,經營王宮及諸國土一切奉祿人民產業。是名灌頂大王成就第二輪。鄰國怨敵不能侵害,守護身命長壽安樂。
  「如是善男子,如來始成佛道,得無上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法眼,亦如三世諸佛所得法眼。故修行正法,為欲觀察一切業報差別之相,具深法眼分別業因,能令善根一切熾盛,長夜安隱,悉使眾生成就種種無量之樂,能使一切外道怨敵自然降伏。
  「何等為三業?坐禪、誦經、營理僧事。云何為禪?禪有十種。何等為十?第一知身,知身六入,知我我所,知業因為因,自在受生;知種種愛,無明黑闇;知所親愛無有真實;屬眾因緣,欲苦相續流注不絕,為滅此等令悉除斷。云何為業流?觀察一切三種業行,是名業流。生死無際,愛因緣有,是名煩惱流;煩惱因緣故,無明和合能生名色;名色和合因緣故,能生六入;六入因緣故,能生觸;觸因緣故,能生受;受因緣故,能生後有;後有因緣故,能生生;生因緣故,能生老病死苦;是名苦流。如是三流,皆從愛生。何以故?因無明業愛為水潤,為欲枯涸此三流故,樂觀無常名無常忍,能觀無常苦空無我,信一切法愚癡無智,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夢,空無相無願,寂滅無生,空無諸相。常觀五陰空無相無願,隨順忍樂觀察出息入息,繫念安般增數減數,觀住觀滅并觀住滅,還數有二種:意與覺觀俱,滅於覺觀取出息入息相。減數有二,依止有出能除覺觀,出息入息取其相貌,觀住有二種:觀出入息見其滅想心能住定;滅有二種:盡除諸結深淨於見,修出入息觀察五陰。何以故?此出入息名色盛陰,亦名受想行識等盛陰,是名五盛陰種種不相應相。
  「復有五種:非新、非故、非有、非聚、非言。如是五種,以此五陰觀三種業,以此三業觀究竟盡。復觀六處,有我我所,有業,無明為田,愛為濕潤,究意滅盡。以是觀察,具四念處,修集滿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乃至能滿十八不共法,得無生忍及一切智,具足首楞嚴三昧,修出入息安般三昧,滿足一切正法住處。若能如是修諸禪定,則是供養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是名佛子,從佛口生,從正法生。有能如此善修禪者,或是大士諸菩薩等,或是漏盡辟支、羅漢,如所修集,是名菩薩摩訶薩,則能滿足十八不共法,具一切智。
  「善男子!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三世如來世尊甚深法眼,滿足業行觀察果報,安住眾生於十種禪定。如是善男子,則能轉於如來所轉禪定法輪。彼善男子,云何修於如來誦習?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有少信心微薄善根,於世諦中善根未熟,令彼眾生於初中後夜,以時誦習修禪喜悅求無上智,我於爾時安置大乘修習禪定,讀誦受持種種供養,自誦教人誦,自說教人說,自供養教人供養,自住大乘亦教人住大乘,互相教化滅諸煩惱,皆為得於無上道利,亦欲滅諸眾生無量等苦,亦為得入無所畏處涅槃之城。
  「若有眾生樂求辟支佛者,為說十二因緣法;樂求聲聞者,為說百千四種阿含,及與無量阿毘曇等教,令誦習如說修行,善男子!是名如來修誦習輪。善男子!若有鈍根眾生,為欲發起善根因緣,懈怠少智忘失正念,貪著住處衣服飲食四事供養,遠離一切諸善知識。如此眾生,教令勸化營理僧事及與佛法和上阿闍梨故。是善男子,則為安置如來勸化營事福處。如是善男子,如實知於修習業法。善男子!是名第二佛輪。具足三業成熟眾生輪,到於安隱無畏之處,能師子吼,轉梵法輪,令諸外敵皆悉降伏,如實能知眾生因緣。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王,沙門、婆羅門、毘舍、首陀,諦善觀察誰有勇健,種種伎能,多聞持戒,善知分別有功德者,方便智慧能勤精進堅固不退,種種福德而自莊嚴,於是眾中作灌頂剎利王,隨其相貌金銀珍寶倉庫穀帛,及諸田宅奴婢僕使,皆悉給與此國。若有於眾生中能持戒者,如此眾生亦給短乏;若有眾生不持戒者,少於精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無慈愍心亦無返復,不畏後世在欲淤泥,如是灌頂剎利大王,隨其事相謫罰安慰。或以教令謫罰,或以繫閉謫罰,或以財物謫罰,或復有奪種種產業,或有罰其鞭杖,或有截其支節,或有斬其身首,有如是等無量教授,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三輪也,能令增益己之國土,降伏一切諸惡外敵,守護身命令得長壽,如是如是。
  「善男子!若我聲聞弟子,離於智慧方便福德及諸調伏,忘失正念,亂心放逸,歸依於我,我知體性隨其相貌,而調伏之。若有貢高難可調伏,心不恭敬,不堅持戒,為法久住而調伏之,若起心念教令心悔,又須言語而謫罰者,驅令下意終不與語,亦於僧中謫罰令其禮拜,呵詰嫌責不同僧利,或在僧前四體投地自歸伏罪,或時驅出不得共住。我知眾生種種體性,心所趣向,能生信解,為利彼故,除其黑闇乾竭駛流,得涅槃樂。為欲調伏破戒眾生,廣說諸經地獄等苦,若有眾生能起信敬淨意方便,隨彼體相說諸善根,為具善故,乃至令得到無畏城。善男子!是名第三輪也。以如是輪,隨彼眾生得種種解,修行諸業,悉具善本,使得安隱到無畏處,如彼賢聖轉佛法輪,外道怨敵自然降伏,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國人民有若干種,邪歸邪見邪解邪出家,或於吉相專修如此,無量苦惱傷害眾生,灌頂大王以先王舊法,為彼眾生令專修學斷除倒見,先王舊善治國之法亦使修行,灌頂剎利大王制法,令諸眾生悉同一意俱共調伏,同悕望同所樂欲,同共歸趣皆令和合,隨順先王舊國之法,聽受詔命,皆共隨伏同奉國法,爾時灌頂剎利大王,常與國人同其飲食,而共戲樂不相疑猜,心相體信共行王法,是名灌頂大王第四輪也。
  「以如是輪,能令己國悉得增長,并制怨敵皆悉降伏,能保國土守護壽命,善男子!如來世尊,見諸眾生有若干種,邪歸邪見,悕樂邪業,觀諸眾生,以是因緣,已於過去諸佛如來在大眾前,數數開示佛法因果,說六波羅蜜修行正道,說佛法僧三寶聖種,數數顯現一切業報,示教利喜而將導之,令諸邪見悉得解脫,及與四眾亦皆解脫,具修善行柔和調順,遊戲四念處,於諸解脫知見正道,悉得快樂令法久住,使三寶種終不斷絕,乃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一切禪定解脫知見,悉得自在遊戲無礙。如是善男子!是名如來第四輪也。
  「如來成就如是輪故,令諸眾生一切歸依,皆修善業同其知見,安隱快樂悉令住於無畏之地,高勝大仙所證之處轉佛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諸梵魔天所不能轉,摧伏天魔一切外道,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大王,能令己國及他人民,若自妻色心無厭足,於他產業并諸妻色皆生貪著,守護城郭禁諸雜物,國土村邑及以王宮,乃至戍邏,皆悉遮制緻密堅固。善男子!是名第五灌頂大王禁制輪也。時灌頂王,如是成就輪已,能令外諸怨敵皆悉降伏,亦使己國常得增長救護身命。
  「善男子!如來多陀阿伽度,能令魔王波旬,九十五種眾邪外道,及諸無量一切眾生,於己產業心無厭足,乃至欲害我故,以火坑毒飯,推山欲壓,放其醉象,或拔利劍,以如是等而逐於我,或以麈穢而坌於佛,或以婬慾而謗如來,或言非人亦非丈夫,如是種種誹謗毀呰,而口惡罵於佛法僧,為諸利養眾因緣故,而生嫉妒誹謗聲聞,如來世尊善守六根,住四梵處,教諸聲聞,或以四念處,以四辯才,為說聲聞三解脫門,如是如來,有若干種,或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能令一切如實而知。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五輪也。
  「如來修如是輪,以出世間智,令他眾生種種歸依,皆同產業共其知見,安隱快樂住無所畏,是諸高勝大仙居處,轉佛法輪,沙門婆羅門,諸梵魔天所不能轉,悉能摧伏一切天魔及諸外道,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灌頂喻品第四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諸祕要法守護之事皆悉備已,然後與諸宮人婇女而自圍遶,遊戲五欲放逸自恣,不攝六根肆情快樂,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六輪也,外諸怨敵悉皆降伏,增益己國壽命長遠,族姓子!如來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諸聲聞眾,深自防護得無所畏。
  「爾時如來入於初禪,第二第三,乃至第四禪,入於空處、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悉入諸佛行處三昧。爾時如來入三昧已,無量億那由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餓鬼、毘舍闍、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麤弊惡心其意佷戾無有愍傷,於諸眾生不起慈心言無後世,而彼見我入一切佛行處三昧故得勝歡悅,於諸三寶得最勝盛,愛樂歡喜,尊重恭敬得未曾有;離一切惡,心多悔過,於一切種無量無數業障、煩惱障、法障,於一剎那頃悉能滅盡,功德智慧皆得具足,背離生死趣向涅槃,一切皆悉護持佛法,是名如來第六輪也。如來成就如是輪故,禪定解脫三摩跋提斷眾生結,以是智慧滅諸煩惱,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大勝仙轉於梵輪,若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一切外道塵勞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而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與四兵眾,一切己國城邑聚落,園樹田澤泉池溪谷丘澗及諸曠野,遍觀己國,於其中間所有產業,若於彼處多有疑畏敵國怨賊,剎利大王便隨其處,置同心人防諸怨賊,善守己國令得安樂,是名剎利灌頂大王第七輪也。外諸怨敵皆悉降伏,增益己國壽命得長。
  「如是族姓子,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開示佛眼,若欲心如實知欲心,若瞋心如實知瞋心,若癡心如實知癡心,亦知眾生為諸煩惱有種種病,隨其所行如實而知。如來悉於如是等處,皆以方便精進勢力,令諸眾生隨其類根,以禪定藥除滅煩惱。若有眾生多貪愛者,教以不淨;若有眾生可以四梵堂治者,教修四梵堂;若有眾生多愚癡者,教觀因緣;若有眾生應修數息者,教以數息;若有眾生應修三解脫門者,教以三解脫門;若有眾生應修禪定者,教以禪定;若有眾生應修無色定者,教以無色定;乃至應以首楞嚴三昧斷諸眾生煩惱病者,亦即教修首楞嚴三昧。何以故?不使眾生墮於四魔,令得自在斷人天道,亦復不令諸眾生等,入於惡趣斷三寶種,是善男子,如來能知一切至處,是名如來第七輪也。如來成就如此輪故,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大勝仙能轉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諸餘外道一切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而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為諸眾生念先種姓,幼小嬉戲所生之處,及諸澡浴偃臥飲乳,剪治手足一切爪甲,案摩支節,乃至戲弄灰土供奉事者,習學無量種種伎術,遊行他國晨夜住處,敬事王者及諸大臣,并作太子至今登位,得為大王,受諸娛樂自在無礙,爾時諸方四維上下,有大音聲說偈讚歎,願使常以正法治國,不惱眾生,為護國土故,是名剎利灌頂大王第八輪也。成就如是輪已,是時灌頂剎利大王,能令一切外道怨敵皆悉降伏,自保壽命令得增長。
  「如是善男子!如來世尊於大眾中觀宿命因緣,一生二生三生,乃至無量百千億生,憶念劫成劫壞,乃至無量億劫一切成壞,我生彼處,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生處,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邊際,於彼沒已而來生此,復於此沒往生於彼,能知彼相一切方所,若干種別本宿命事,是名如來第八輪也。如來成就如是輪已,到安隱處得無所畏,最勝大仙轉於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外道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其國界所有人民,悉知根原,種姓眷屬皆悉勇健,種種伎術,知其貧富,端正醜陋。乃至死時,或以自業命終而死,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更相殘害夭壽而死,或以鞭杖閉繫囚縛,或以伎術戰陣鬥諍,或以財物,或以愛欲,或以瞋恚,或以飢渴,或以己過患,或以老死,或以中年,或以幼少,或作善業,或作惡業,一切死者皆悉察知因緣本末,如是思惟,若有眾生修善因緣為欲生天,或有眾生修惡因緣趣向惡道,如是思惟,修身善行,修口善行,修意善行,我常方便教修布施,皆令調伏隨順此行,若命終時當生天上,常處善趣,遠離惡道,如是灌頂剎利大王,勤修一切身口業善,好行布施飲食衣服象馬乘騎,臥具醫藥種種所須,乃至給使奴婢僮僕皆悉施與,并捨頭目及諸手足,不惜身命,悉斷殺生偷盜邪婬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如是灌頂剎利大王,有十種利益,護善名稱而得財業,身相微妙,多得眷屬,少病少惱得賢智眷屬,趣向善處,皆悉供給親近供養,名聞十方一切皆為說偈讚誦,諸大天神悉來擁護,身壞命終得生天上,是名灌頂剎利大王第九輪也。成就如是輪已,增益國界壽命延長。
  「如是,善男子!如來世尊為諸眾生,悉知他人死此生彼,如實而知;若有眾生成就身業不善,口業不善,意業不善,誹謗賢聖,邪見顛倒,以是邪見因緣業故,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或生畜生及諸餓鬼。若有眾生,成就身善業、口善業、意善業、不誹謗賢聖,具足正見,成就正見業因緣故,身壞命終,入於善趣得生天上,生天上已或生人中,盡諸結漏。如是如來,善知眾生諸業因緣。如來於諸眾生,悉能發於大慈大悲,常勤精進現三種神通,能令安住世間出世間信。何等為三?一者神通,二者說法,三者知他心。以此三種神通,令諸眾生安置世間出世間信,知一切趣,一切有為,一切受生,皆得解脫。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九輪也。如來成就如是輪故,到安隱處,得無所畏,最勝大仙,轉於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一切外道諸餘怨敵皆悉降伏,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善男子!譬如灌頂剎利大王,於四天下,一切眾生為病所惱。棄捨王位,以種種香湯而以澡浴,洗沐頭髮著鮮淨衣,端坐思惟,為除一切眾生病苦皆得解脫;如是灌頂剎利大王,以華香瓔珞及眾伎樂,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皆悉供養已,各相謂言:如是灌頂剎利大王多諸功德,應為轉輪聖王統四天下,我等應當建立此王治國政事。爾時一切天帝,乃至摩[目+侯]羅伽等亦如是言:當立此王主四天下。爾時剎利大王具足七寶,統四天下,為轉輪聖王,千子具足,皆多勇健,形貌端正,能降伏外敵,遊巡四海,案行天下一切大地,終不謫罰刀杖加害,如法教敕皆悉受用。善男子!是名轉輪聖王第十大輪也。以是力故,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及八萬四千海渚,皆使修集一切善法,無不建立,守護身命壽得增長。
  「如是善男子!如來從初發心已來,於己身命乃至他身,所有煩惱若干種病,悉以禪定淨水洗浴,以如實法,大慈大悲,溉灌其頂,著慚愧衣;十方如來以禪定智力、大精進力、無量方便定意觀察,欲滅一切眾生煩惱種種過患,如佛世尊作如是言,最大智者福德莊嚴堪為法器,三解脫門,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器大悲利益,救濟一切諸苦眾生,佛大商主,度脫無量苦惱眾生與涅槃樂,加其願力,欲使滿足成等正覺無上法王。如是福德具足智慧勇猛精進,如實正觀了四真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如來能盡一切諸漏根本第十法輪也。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於四天下遊戲自在;如來亦復如是,於諸四禪心得自在,四無色定修四梵堂,具四辯才正觀四諦、四無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於一切智得自在力。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如來世尊具足七覺亦復如是。善男子!轉輪聖王具足千子,如來亦有一切聲聞諸大弟子,憍陳如以為初首,須拔陀羅為最後也,真是我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斷一切漏,勇猛精進,修四梵堂,猶如四兵降伏魔怨。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王四天下,有八萬四千海渚皆隨言教;如來世尊,亦有百億閻浮提,百億瞿耶尼,百億弗于逮,百億c單日,百億海水,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天,百億鐵圍大鐵圍山,是佛國土廣大無量,一切皆隨如來教化。善男子!是名如來第十輪也。
  如來成就如此輪故,若五濁惡世,一切佛法功德退沒,離聖七財及諸智者,為欲除斷覆一切患滅三惡趣,乃至後世無明黑闇,一切世間,皆與十惡共相和合,造於五逆,誹謗正法,遠離諸善,悉染一切不善根本,如是成就十種佛輪,到安隱處,得無所畏,高勝大仙能轉法輪,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魔梵所不能轉,摧伏一切外道怨敵,以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煩惱,令使三乘得不退轉,於四眾中能師子吼。」
  爾時,菩薩摩訶薩,及以一切諸大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餓鬼、毘舍闍、人非人等,皆稱善哉,雨眾華雨,雨雜寶雨,雨衣服雨,雨妙香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動。
  佛說如是十輪經時,在會大眾,有八萬四千億百千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得深禪定忍辱陀羅尼;復有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今皆發心住不退轉地。爾時復有無量大眾,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次第修學證沙門果。
    相輪品第五(丹本云證相品)
  爾時,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是大菩薩摩訶薩。
  是時眾中有天藏大梵,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以偈問佛:
   「我今稽首問  功德海無邊
    願時賜聽許  除斷諸疑悔
    渴仰持功德  法味中最上
    眾生咸樂聞  如是第一義」
  爾時,世尊告天藏大梵:「隨汝所問,如來世尊亦當隨問而答,令汝歡喜得未曾有。」爾時天藏大梵言:「唯然,世尊。」以偈問曰:
   「智慧修禪定  安住不放逸
    為住第一義  而處於生死
    勤修於誦習  能度煩惱海
    為當證不退  為當墮惡道
    常勤而勸化  為定趣涅槃
    為在於生死  為墮於惡道
    智慧剎利種  依止十種輪
    為處於生死  為得成佛道
    心濁難調伏  煩惱多散亂
    以何淨其心  禪誦而勸化」
  爾時,佛告天藏大梵:「善哉!善哉!大梵所問,純善第一,汝已滿足一切諸行,於過去恒河沙佛所修行三業,攝心禪定,常勤誦經,營理僧事,熾然佛法,建立三寶如大梁柱。又復能為多人無量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之義,若善男子,依止威儀大記[卄/別]論,過去諸佛之所演說神通住持,是名如來成熟眾生令悉厭離,為滅一切煩惱病故,為欲滿足三乘道故;十方乃至恒河沙現在諸佛,亦說如是依止威儀大記[卄/別]論,為成熟一切諸眾生故,令得厭離故,欲使摧滅一切結使故,為得滿足三乘道果住持正法故。汝於過去諸佛所聞,我亦如是,依止威儀大記[卄/別]論,為欲成熟一切眾生故,令得厭離故,滅諸結使,為得滿足三乘法故。是故大梵,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天藏大梵言:「唯然,世尊。」
  佛言:「若有依止於十不善輪,則不具足欲界禪定,亦不能具足欲界善根,況能成就色無色界一切禪定;亦復不能成就三乘及餘諸善。
  「何等為十?有欲修禪眾事不具,有欲破戒成就惡法,生於倒見亦著吉相,惡心難調不順賢聖,諸根輕懆而不具足微少善根,但作兩舌多喜鬥亂,作麤惡語而恒罵詈,好作綺語及諸妄言,生於貪嫉,見他得利常生嫉妒,一切眾生有惱害心,作大邪見說無因果。天藏大梵,滿足十事雖欲修禪,不能成就欲界小善,況能成就色無色界善根及三乘善法。復次,大梵!又有十事而不能得成就禪定,何等為十?樂著作伎,樂著言說,多好睡眠,種種所求,貪著美色,樂著於香,樂著諸味,樂著音聲,樂著於觸,樂著覺觀。大梵!是名十種,而不能得成就於禪,設使成就,尋即退失終不能成,而但為得檀越信施,因其利養心生惡法,若在剎利諸王眾中,多諸過罪為他罵詈,及加鞭杖截其支節,或犯大罪久受諸苦,若疾命終必墮惡趣,乃至入於阿鼻地獄。譬如阿蘭迦蘭、c頭藍弗、蛭數拘迦梨、提婆達多,如是等毀壞禪定,乃至阿鼻地獄受大重罪。」
  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我今聽汝清淨比丘受於第一床敷臥具飲食餚膳,能除一切眾生疾疫,何以故?若坐禪比丘闕少眾具,一切心數多起散亂,但念諸惡而不能得成就禪定,乃至到於阿鼻地獄受諸罪報。若眾緣備足,修諸禪定,則易成就心得專一,若已得者皆令增長,一切不善覺觀散心,皆悉能知不令得起,趣向涅槃到於彼岸,若有坐禪未成就者,初中後夜當勤修習遠離憒鬧少欲知足於一切結使起於捨心,一切貪欲瞋恚憍慢貢高兩舌惡囗妄語,如是等悉得遠離,應受釋梵四天王等百千那由他供養恭敬,況復婆羅門、剎利、居士、毘舍、首陀所有供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修禪滅諸結  餘業則不能
    是故禪第一  智者應供養」
  爾時,天藏大梵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能修禪者,剎利大臣應加謫罰鞭杖,乃至兀其手足不耶?」
  佛言:「善男子!若諸比丘佛法出家剃除鬚髮披著袈裟,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若護持戒,不應謫罰閉繫,兀其手足,乃至奪命,悉無是法,何以故?除其多聞及持戒者,若有破戒比丘,於我法中而出家者,成就諸惡如敗膿壞,非婆羅門自言婆羅門,非梵行而言梵行,退失墮落聖道果證,為諸煩惱結使所勝,結使所壞,又復破戒諸惡比丘,能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眾生應作十種勝想,得無量無邊福德。
  「何等為十?有諸眾生見依我出家者,應作念佛想。以是淨心歡喜因緣,不信一切諸餘外道,及外道經書。若當見時,即應思惟決定聖戒,以是因緣,能斷殺生偷盜邪婬妄語,乃至不飲酒等,入涅槃城。
  「見有依我而出家者當起施心,以是因緣,於將來世財富無量,善去善向,殊勝供養常得充給,乃至入於無畏大涅槃城。又見依我佛法出家,柔和質直,常行忍辱,不生卒暴,心無狂亂,喜樂正法,常好閑靜阿練若處,乃至欲入涅槃無畏之城。
  「若有眾生,破戒非法,作惡威儀,見如是人,當共軟語乃至禮足,以是因緣,此人後世生尊貴家,有大勢力,常為一切之所瞻視,乃至當得入涅槃城。天藏大梵,若依我法出家造作惡行,如是比丘盲無所睹,此非沙門自稱沙門,非梵行自稱梵行,退沒墮落為諸煩惱之所敗壞,如此比丘修行惡法,猶能開示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善法功德伏藏,為善知識,雖不少欲知足,剃除鬚髮披著袈裟服,以是緣故,能為眾生增長善根,於諸天人開示善道,是以依我出家比丘,若持戒,若破戒,我悉不聽轉輪聖王、大臣、宰相,不得謫罰繫閉,加諸鞭杖,截其手足,乃至斷命,況復餘輕犯小威儀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如牛黃。是牛雖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後有用,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惡行比丘雖犯禁戒,其戒勢力,猶能利益無量天人。
  「譬如估客入於大海,斷於無量眾生之命挑其眼目,持阿摩那果擣蓗和合成其寶藥,若有眾生盲冥無目,乃至胎胞而生盲者,以此寶藥而用塗之,眾病得除其眼明淨,如是如是,若諸比丘雖破禁戒造作惡行,於佛法中名為死人,復能令他一切眾生,使得清淨智慧法眼,能令見者尚得如是,況復為開示說種種法。
  「大梵!譬如燒香,香體雖壞,勳他令香,破戒比丘亦復如是,自墮惡道能令眾生增長善根。惡行比丘為不信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道,能使他人得大利益示涅槃道。以是因緣,一切白衣不應侵毀輕蔑破戒比丘,皆當守護尊重供養,不聽謫罰繫閉其身乃至奪命。四方眾僧,若至布薩自恣之時,聽便驅出不共法事,三世僧物飲食敷具皆不聽用,一切羯磨說戒律處,悉皆驅出不得在眾,而悉不聽王及大臣加其鞭杖繫閉謫罰乃至奪命。」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瞻蔔華雖萎  勝於諸餘華
    破戒諸比丘  猶勝諸外道
  「復次,天藏大梵!有五種逆罪為最極惡。何者為五?故心殺父、母、阿羅漢,破壞聲聞和合僧事,乃至惡心出佛身血,諸如是等名為五逆,若人於五逆中作一一逆者,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若聽出家則犯重罪,應擯令出,若已有出家諸威儀者,不應加其鞭杖及諸繫閉。
  「復有四種大罪,同於四逆,犯根本罪。何者為四?殺辟支佛,是名殺生犯根本罪;婬阿羅漢比丘尼,是名邪婬犯根本罪;若人捨財與佛法僧,主掌此物而輒用之,是名為盜犯根本罪;若人倒見破壞比丘僧,是名破僧犯根本罪。若人於四根本罪中犯一一罪,皆悉不聽佛法出家,設使出家不得聽受具足戒,若受具者應驅令出,以有出家威儀法故,不應鞭杖繫閉奪其生命。如是皆犯根本罪,非逆罪也。有是根本罪,亦是逆罪;有是逆罪,非根本罪;有非根本罪,亦非逆罪。何者為逆罪亦是根本罪?若人出家受具足戒得見諦道,斷其命根,是名逆罪,亦是根本罪也。如是眾生,於我戒律中應驅令出。何者為根本罪非逆罪?若人在我法中出家,如是凡夫眾生故害其命,若以毒藥或墮其胎,是名根本罪非逆罪也,若有四方僧物飲食敷具,悉不應與同共利養。
  「若有眾生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此中出家自言更有世尊,或於種種諸吉相中生疑惑心,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說之法而生疑惑,於聲聞、辟支佛乃至大乘,於中誹謗出其過惡,見他讀誦而作留難,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惡近於逆罪,如是眾生若不懺悔除其罪根,終不聽使佛法出家,設出家受具足戒不悔過者,亦驅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毀謗三乘,壞正法眼,欲滅法燈,斷三寶種,減損人天,而無利益墮於惡道,此二種人名謗正法毀訾賢聖,地獄劫壽增長,如是諸惡業已,是名根本大重罪也。
  「何者是不威儀根本法?若比丘故婬犯根本罪,故殺凡夫人犯根本罪,除三寶物不與而取犯根本罪,故妄語犯根本罪,於此四根本中,若犯一罪,一切比丘所作法事悉不聽入,四方僧物飲食臥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一切群官,不應加其鞭杖繫閉刑罰乃至奪命,是名根本罪體性相也,何以名為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壞命終墮於惡趣,作如是行是惡道根本,是故名為根本罪也。
  「譬如鐵丸,雖擲空中,終不暫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等罪,犯四重禁,及二種眾生,毀壞正法,誹謗賢聖,如是等十種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壞命終皆墮阿鼻地獄。是故作逆業犯根本重罪者,皆悉不聽度令出家,犯逆罪者如此人等,於其一身終不能盡諸煩惱結成就禪定,況能超出決定菩薩,命終之後必墮地獄受惡道苦。若有族姓男女,以深信心歸依佛法,或趣聲聞、辟支佛或趣大乘,於我法中而得出家,受於具戒極有信心,護持根本四重等罪,常勤精進勇猛不休,日日擁護一切人非人等,終不虛受人天供養,於三乘中隨所樂欲,何以故?志求解脫乃至捨命終不毀犯,何以故?如是三種眾生,皆求涅槃修行其因,依止世尊,依止經律,依止聲聞正位弟子,若有眾生犯四重禁非佛弟子,我所顯示甚深法相,一切無常苦空無我,為諸眾生利益安樂,說解脫法波羅提木叉,如是經論及諸禪定,盲無所見,破戒退沒墜三惡道,若有族姓男女,於是波羅提木叉清淨法中不犯根本者,我是彼世尊,彼是我弟子,隨順我語安住佛法,一切所作皆悉成就,安立戒身及諸善法,亦能建立能大利益安樂天人,世尊!如是之人,則具足一切聲聞、辟支佛乘乃至大乘,皆悉善住。
  「何以故?是根本戒守護一切正法,及諸有漏無漏等法,皆悉因此而得成立,是故名為戒根本也。
  「譬如因地一切萬物,百卉藥穀皆因生長,如是善學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因得生。譬如大地一切諸山,乃至鐵圍大鐵圍須彌山王皆依得住,如是善解四根本戒,聲聞、辟支佛乘乃至無上大乘皆依而住。
  「譬如大地一切物味依地而住,如是善學四根本戒,禪定解脫總持,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因而成。
  「譬如大地淨不淨物一切悉載,如是族姓男女,善學四根本戒,持戒毀戒,是法器及非法器,皆悉滿足,諦自觀察不譏彼短,而不自高,亦不毀他,能為一切善法洲渚,猶如大地一切眾生之所依止。
  「如是族姓男女,善能修學四根本戒,一切如來所說經論,皆生愛樂歡喜受持,不起種種非法之想,一切眾生皆依四攝而自存活。」
  爾時,尊者優波離,從座而起,整其衣服,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若世尊作如是言,是法器及非法器悉不譏訶,他未來時作諸惡行,如是比丘,非沙門而作沙門,非梵行而作梵行,今當云何呵責其心,驅遣令出?」
  佛言:「我悉不聽俗人譏呵。復有十種非法譏呵即得大罪。何等為十?若僧不和合,於國王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婆羅門眾中而譏呵者,亦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王眷屬及諸大臣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白衣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於婦女小兒等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僧淨人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比丘尼眾中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僧不和合,於本怨嫌前而譏呵者,是名非法。
  「若僧不和合,以瞋恚心而相譏呵者,是名非法,有如此等十非法不應譏呵,假使舉得少罪亦不應受,若復少有如佛法譏呵者,亦不應受。
  「又復十種非法譏呵不應受。何等為十?若餘外道來譏呵者亦不應受,非持戒白衣而犯逆罪,誹謗正法,毀壞賢聖,若起狂心,若散亂心,為諸餘天地四方僧淨人,若是一切犯禁比丘所舉之罪皆不應受,是名為十非法譏呵所不應受。
  「若有比丘,造諸惡行共僧中住,清淨比丘威儀具足,於非法處一切不行,成就五法,應頂禮僧足,諸惡比丘言:我今欲舉汝罪,是實不虛,是時非時慈心軟語,為使佛法久得安住,為欲熾然一切佛法,若聽我說,我當如法舉汝,彼若不聽,我當頂禮持戒比丘上座等足白言:大德,此比丘犯如是事,依於五法而舉彼罪,上座比丘應察是語如毘尼,如修多羅,當以滅諍法如法除滅,若犯重罪應以重治,若犯中罪應以中治,若犯微細罪當以微細治教令悔過。」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造惡行比丘實有過罪,而恃白衣一切勢力,或恃巨富財物等力,或恃多聞,或恃辭辯,或恃弟子,如是等力,眾僧當共和合持修多羅持毘尼持有戒德僧者,不取其語而用勢力,有如是等應當云何?」
  佛即答言:「應詣國王大臣宰相如法治罪。」
  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如此惡行比丘,若財物力,若多聞力,若辭辯力,能令國王大臣歡喜,或有非法朋黨,為應捨置不耶?」
  佛言:「優波離!若事未現,應當捨去;若事已出,僧應和合速疾驅擯不得共住。優波離!譬如瞿麥妨麥稗莠,根莖枝葉與麥相以,若未莠出時不可分別,穟既出已,田[什-十+雋]農士并根俱棄,何以故?壞淨麥故。
  「優波離!如是破戎惡行比丘,若恃白衣及諸勢力住居僧中,過未出時人不敢呵,其事現已諸天便譏,當言僧中無有禁制,若惡行比丘,眾僧應速和合疾共擯出。
  「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如是我諸聲聞大弟子眾破戒諂曲,此等惡人不應共住,亦復如是。若破戒比丘,為剎利王及諸輔相朋黨非法,如此比丘,則得自恃多聞財物巨富辭辯,如是等力肆心無畏強僧中住。爾時慚愧持戒比丘,心有所疑不應共諍,不應守護共作伴黨,如是持戒比丘,便語國王及諸大臣,更至他國。」
    剎利旃陀羅現智相品第六
  爾時,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剎利旃陀羅,輔相旃陀羅,少於善根不肯信向,諂曲愚癡自稱多知,皆生憍慢,不畏後世惡業果報,離善智識,乃至趣向阿鼻地獄,為財利故,與此惡行諸比丘等,作非法朋黨。」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於未來世,剎利旃陀羅乃至婆羅門旃陀羅,善根微少,無有信心,欺詐諂曲,是諸愚癡現智慧相,不隨善知識語,實是愚癡現為智慧,心常疑悔不畏後世,而無禁戒作諸殺生,乃至邪見欺誑於他,於諸世間常行誹謗語。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壞亂佛法,於我法中而得出家,常毀破戒作諸惡行,而剎利婆羅門,盡心供養多畜錢財,貪心染著取空言語,通致信命治生販賣,好讀外典墾土種殖,守護錢財產業舍宅,守護妻子咒說仙藥,貪著衣服飲食之物,破戒惡行其聲如貝,實非沙門自言沙門,實非梵行自謂梵行,乃至為剎利婆羅門。恭敬供養聽受,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好喜破戒遠離持戒,於我法中,若見有人持戒修善能謙下者,學與無學一切得向,如是比丘,皆悉不得恭敬供養,有所言說皆不聽受。善男子!譬如有人到寶渚所,捨帝釋青寶及大青寶,金銀真珠皆悉捨離,大價之寶取於水精,若我法中,如是持戒有大功德,心常謙下而便捨之,取於破戒造惡行者,成就惡法,不生羞恥心無慚愧,遠離一切大慈大悲,反取如是諸惡福田,聽受其語,供養如是造作惡人,師及弟子俱墮地獄,悉具於此十種惡輪,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沙門旃陀羅,大臣旃陀羅,先修善根今悉消滅,乃至墮於阿鼻地獄。何等為十破戒惡行?如是比丘,乃至剎利婆羅門,忍樂惡見,誹謗阿練若比丘,愚癡諂曲非毀賢聖,誑惑世間,飲食錢財及諸利養,求名稱故自苦其身,毀謗他人嫉妒鬥亂,純為利養,莫肯聽受信用其語,退棄令下遠離實法,皆言無有得道果者,亦無離欲能盡結者,但為利養而自顯現,慎莫奉事供養是等,乃是諂曲誑惑之人,實非福田趣向道者。是時剎利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於阿練若比丘,不生恭敬希有之心,其心顛倒而不承事恭敬供養,不肯聽受信用彼語,即是不能護持法眼,紹三寶種,爾時國土天龍鬼神,而於三寶信心深重,昔同瞋恚如是剎利婆羅門等,互相語言,汝今諦觀剎利旃陀羅,沙門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大臣旃陀羅,悉起憍慢,一切三寶斷於善根近惡知識,退失善法當入惡趣,我等今日不復擁護如此國土,剎利婆羅門等。一切天龍諸善鬼神既捨離已,於其國中堪任法器為福田者皆生捨心,若一切天神及堪任法器應為福田者,於彼剎利旃陀羅等生捨心已,於自國土及餘鄰國,皆悉兵起,飢饉疾疫,更相殘害不復歡樂,先所愛樂皆悉別離,忿心慳吝無有矜愍,於一切眾生不起慈心,殺生乃至邪見無慚無愧,一切塔寺及僧祇物,皆悉食噉供其衣服,瞋諸左右悉生嫌隙,若與他戰,令己軍眾自然退散。若欲死時,皆結其舌口不能語,趣向地獄。
  「復次,善男子!剎利旃陀羅,乃至婆羅門旃陀羅,皆悉遠離諸善知識,輕慢三寶,無恭敬心,不畏後世。於聲聞乘得少信心謂己聰哲,而於辟支佛乘及大乘經法,誹謗不信,不讀不誦,下至一偈,生不信心,是名謗法。若復有人,少信辟支佛法及大乘法,而不信於聲聞之法,毀呰譏呵,亦名誹謗正法。是名誹謗三世諸佛正法之藏,斷八正道,破於無量眾生法眼。若復有人,於如來所說聲聞乘、辟支佛乘及菩薩乘,若作障礙,若隱蔽覆藏,乃至一偈,而不恭敬於三寶者,以是因緣,令使守護一切國土天龍善神,以不動信即便瞋恚,是剎利諸臣乃至結舌不語而死,墮阿鼻地獄。
  「復次,善男子!若持戒有功德者,在彼國住,具足法器,善入捨心,安住靜室,而不數數至檀越舍,亦不輕呵惡行比丘使彼覺知,亦不譏嫌呵責破戒,而惡行比丘,於清淨持戒者,所反生譏嫌,言作姦偽種種妄語,於剎利大臣,及至國中一切人民男女大小,悉於其前生諸誹謗,而彼剎利旃陀羅等,於諸清淨持戒具足修行功德有名聞者,如是比丘真我弟子,具足一切禪定解脫,善巧言辭便起毀呰而生瞋恚,種種惡口麤語,逼切令受苦惱,或奪衣缽及四方僧物資業敷具,驅遣令出,或時繫閉或斬截其首。善男子!諦觀親近惡行比丘者,為得幾所罪!乃至當墮阿鼻地獄,若眾生造作五逆等罪及四根本罪,誹謗賢聖誹謗正法,超過一切根本之罪。如是惡行諸比丘等,我亦不聽刑罰鞭杖繫閉乃至斷命,以是因緣得大罪報,況復堅持禁戒清淨行者。若有比丘,於性重罪中,若犯一罪者,雖犯重罪,和上眾僧和合羯磨,所受之戒,猶有餘勢,譬如妙香雖無香質,餘分芬馨不可輕蔑。破戒比丘亦復如是,無戒白衣不應輕慢,雖非法器,於賢聖毘尼中,退沒墮落棄出家法,不得受用四方僧物,於眾僧和合所受得戒餘不犯者,其戒香氣多有勢力,是故不聽白衣謫罰。
  「善男子!往昔過去有國名迦尸,時王名梵摩達多,敕旃陀羅言:雪山下有六牙白象王,名c波羅華眼,可拔其牙,若不得者,汝等五人悉斷其命。爾時旃陀羅,護惜身命,詐作沙門,外現精進,被著袈裟,如王所敕,往至彼山,到象王所,母象見之張弓挽箭,生怖畏心,語象王言:『此是獵師,今已張弓挽箭而來,將非我等命欲盡耶?』爾時象王即便見之,剃除鬚髮,被著袈裟,而說偈言:
   『彼恒沙諸佛  幢相之法衣
    悉捨於諸惡  云何害眾生』
  「爾時母象復說偈言:
   『身雖被袈裟  持弓執毒箭
    作惡旃陀羅  無有悲愍心』
  「爾時象王,復說偈言:
   『袈娑決定服  以哀愍為本
    是必歸佛者  慈悲諸眾生
    於此衣無疑  汝當自攝心
    能被此服者  欲度生死岸』
  「爾時旃陀羅即以一毒箭射其象王。是時,母象見射象王已,大喚悲號,復說偈言:
   『如是之衣服  應當歸依佛
    威儀雖寂靜  而心懷大惡
    速疾踏彼身  斷除其命根
    滅此怨令盡  是射汝身者』
  「爾時象王,復說偈言:
   『寧速捨身命  不應生惡心
    彼雖懷惡心  猶似佛弟子
    智者不為己  卒暴起瞋心
    常思為眾生  修行於菩提』
  「爾時象王心生慈悲,即喚彼人而問之言:『汝須何物?』彼便答言:『欲須汝牙。』爾時象王即自拔牙,發大誓願,而說偈言:
   『我今以白牙  求佛故奉施
    不瞋不貪惜  令眾滅煩惱』
  「善男子!我於往昔曾見如是畜生身中,求無上道,能作如是不惜身命,為護佛法,終不於被著袈裟者而作留難。於未來世,剎利旃陀羅,輔相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居士旃陀羅,以諂曲心欺於世間不畏後世,若諸世間有求無上道者,入我法中而得出家生心惱害,我諸弟子應成法器及不成者,惡口罵詈鞭杖謫罰逼切其身,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重罪,趣阿鼻地獄,斷諸善根除滅信心,一切智者之所遠離。譬如丈夫雖自無目能示他道,我諸弟子亦復如是,雖毀禁戒猶能利益世間眾生,若未來世旃陀羅王,乃至居士旃陀羅,見有依我法中出家,若成法器不成法器,而便擾惱我諸聲聞一切弟子,則於三世無量諸佛作大過罪,消滅善心難復人身,何況毀呰正位聲聞、辟支佛,及諸大乘無量功德。
  「善男子!譬如過去有國名般闍羅,王號勝軍,人罪應死,繫著可畏軻藍塚間,令使惡鬼食噉其身。時守獄人以五繫縛,送著可畏軻藍塚間。是人聞已,即剃鬚髮,以納袈裟著於頸下。爾時守嶽之人受王敕已,即捉縛送至可畏軻藍塚間。是時塚間,有羅剎,名曰惡眼,共五千羅剎俱至塚間。即見是人,被五繫縛在於塚間,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著於頸。爾時羅剎右遶是人,而說偈言:
   『今可自安慰  我終不害汝
    剃髮服袈裟  令我億念佛』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白母甚飢渴  當須食此人
    我得除飢渴  身心快安樂』
  「爾時羅剎母,說偈答子:
   『恒沙等諸佛  法式之幢相
    於此起惡心  當墮阿鼻獄』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匝已,而說偈言:
   『我等父母共為惡  身口意等造不善
    我已捨惡不害汝  被著染衣解脫相』
  「爾時羅剎,名為牛齒,有五百眷屬,俱共圍遶入大塚間,見被縛人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其頸下,右遶竟已,而說偈言:
   『歸依眾聖妙幢相  袈裟繫頸謂其人
    我為此故而恭敬  唯願勿怖不害汝』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母今當知人肉美  應當食肉而飲血
    益其氣力得具足  增益身體無所畏』
  「爾時羅剎母,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眾樂具  天罷夜叉及羅剎
    悉當恭敬染衣者  當獲種種上妙樂』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恭敬,而說偈言:
   『悉應恭敬而歸依  剃除鬚髮著袈裟
    我於過去無數劫  見佛世尊救世者』
  「爾時第三羅剎,名曰黃髮,亦有五千眷屬,而自圍遶入大塚間,見被縛人剃除鬚髮,繫納袈裟而著頸下,復右遶已,而說偈言:
   『仙人幢相我歸依  若能供養得勝利
    為袈裟故修供養  應悉除斷諸有縛』
  「爾時黃頭羅剎子,而說偈言:
   『我得此人應食噉  國王所遣故來此
    當食其肉復飲血  母語子言應供養』
  「爾時黃頭羅剎,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如是相人非我食  若起惡心大苦器』
  「爾時羅剎子,右遶恭敬,復說偈言:
   『如是大仙堪福田  是故應供離有縛』
  「爾時刀口羅剎,復與五千羅剎來到塚間,見繫縳者剃除鬚髮,以納袈裟繫其頸下,心恭敬已,而說偈言:
   『有餘生死得涅槃  納袈裟者不應害
    若害此人佛所呵  應當尊重而供養』
  「爾時羅剎子,復說偈言:
   『我等常吸人精氣  食噉其肉復飲血
    是故當食此眾生  令我身體益氣力』
  「爾時羅剎母,復為其子,而說偈言:
   『若有生心欲加害  剃除鬚髮袈裟者
    必墮惡趣阿鼻獄  受苦無量甚長遠』
  「爾時羅剎子,與其眷屬,右遶被縛著袈裟者,復說偈言:
   『我今怖畏地獄苦  終不惡心害汝命
    我等同心當放汝  亦求解脫地獄苦』
  「爾時羅剎等,即便解放彼被縛人。時被縛人待至天明到於王所。王即廣告一切人民,諸人集已皆請問王及侍從左右群臣百官,是人得來未曾有也,彼王即便立制普告內外,若我國中,有佛聲聞諸弟子等,若成法器及不成者,不起恭敬或加謫罰,以是因緣,我當刑戮乃至致死。
  「族姓子!閻浮提王及與夜叉食血肉者,惡心熾盛無憐愍心,乃至見剃除鬚髮,繫納袈裟以著其頸,尚不加害;況餘眾生而起輕慢。未來世中,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造作諸惡,復有惡鬼斷於善根,趣阿鼻地獄,若於我法而能出家,若成法器及不成法器,剃除鬚髮當奪命根。
  「族姓子!譬如過去有王,名曰福德,若人有犯罪過者乃至繫縳。爾時彼王,不欲奪人身命。有輔相大臣,語王莫愁;若殺此人或能令王而得大罪。大臣自以智慧,將付狂象。爾時狂象捉其二足,欲撲其地。而見此人著染色衣故,狂象即便安徐置地,不敢損傷,共對蹲坐,以鼻舐足,而生慈心。族姓子!象是畜生,墮於八難,見染衣人,尚不加惡生於害心,乃至未來世,若有旃陀羅王,見我法中有人出家,堪任法器及不成法器,故作逼惱或奪其命,若作是行,則口不能語。命終之後,必定墮於阿鼻地獄。
  「善男子!是名第三輪。剎利旃陀羅,乃至居士旃陀羅,雖有過去宿殖善根,現造惡故,今盡消滅。
  「復次,善男子!當有剎利旃陀羅乃至居士旃陀羅,見有施四方僧物床敷臥具,塔廟住處及與園林屋舍田宅,一切淨人,牛驢騾馬種種畜生,衣服飲食湯藥所須資生雜物,持戒清淨有德比丘,辯才聰明言辭應機,如是人等悉不與之;破戒比丘作惡行者,給其所須床褥敷具,自恣受用并與白衣同共食噉,以是因緣,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命終皆墮阿鼻地獄。
  「復次,族姓子!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見有依我法中出家,若聲聞、辟支佛,乃至大乘說法法師,誹謗罵辱,欺誑正法,而作留難,惱亂法師,以是因緣,墮阿鼻地獄。
  「復次,族姓子!若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見人有與四方僧物,華樹果樹雜味樹蔭樹香樹,我聲聞弟子持戒多聞坐禪誦習者,所有資生眾具,若自奪或使人奪,自食使人食,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
  「復次,族姓子!於未來世,當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毀壞我法,若見依我法中而出家者,於此人所,數數瞋恚罵詈毀辱,我所說法不肯信受,破壞塔寺僧坊堂舍,殺害比丘,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滅盡。命欲終時,支節皆疼,如火焚燒;其人舌根,如被繫縛,於多日中口不能語。命終之後,墮阿鼻地獄。
  「若成就如是十種惡輪,不善眾生難得人身,況復能成聲聞、辟支佛果,乃至成就具足大乘,一切諸佛所不能救。善男子!譬如押油,一一麻中,皆生諸蟲,以押油輪而押取之,即便得油。善男子!汝等當看押油之人,於其日夜為應定殺幾所眾生!若復有人,以是十輪而押油者,一輪一日一夜押油千斛,如是乃至滿於千年,是押油人得幾所罪?」
  地藏菩薩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阿僧祇數。此押油人得如是罪,無有能知是人罪量其數多少,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佛言:「善男子!譬如十輪之罪,等一婬女舍,其舍有十女人皆為求欲;如是十婬女舍,其罪等一酒家;如是十酒家等一屠兒舍;如是十屠兒舍罪,等剎利旃陀羅、居士旃陀羅十輪中等於一輪一日一夜罪。」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十輪罪等一婬舍  十婬罪等一酒家
    十酒家等一屠兒  十屠兒罪等一王」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真善剎利輔相大臣,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真善居士,自護護他,於將來世守護佛法,守護堪任法器及不堪法器者,乃至守護剃除鬚髮著染衣者,持戒清淨有功德者,供養恭敬聽受言教,於聲聞、辟支佛法,皆悉守護,諦聽受持守護大乘,如聞信受住大乘者,持戒多聞言辭清辯,與如此人對相歡娛,則心悅樂諮問議論敬受教誨,遠離破戒非梵行者,四方僧物而自食噉,私竊費用不依戒律,隨順十惡不善輪者,亦令捨離不與從事,教學先王治國舊法典禮制度,紹三寶種常令熾然,親近一切諸善知識,遵用前王所行政法,是名真善剎利,得幾所福?滅幾所罪?」
  佛言:「族姓子!譬如丈夫欲求出世,集諸珍寶滿閻浮提,若值佛出并聲聞眾,於其晨朝修行布施,日中亦施,如是次第乃至千年,常修布施種種供養。族姓子!如是行施,得大福不?」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其福甚多,無量無邊阿僧祇數,無能稱量,如此福者,唯佛世尊乃能知之。」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若有真善剎利,遠離不善十惡之輪,亦能遮制斷他諸惡,如上所說,是人功德倍多於前。假設有人,以四天下盡為四方眾僧建立房舍,臥具醫藥悉皆給足,使百千億聲聞弟子及菩薩摩訶薩,修行種種無量法門,坐禪誦經教化諸善,如此之人其福多不?於上千年修行布施,供養功德復倍於前。假設有人於四天下,盡為建立僧房堂閣,臥具醫藥皆悉具足,滿百千億聲聞弟子菩薩摩訶薩,修諸法門一切諸善,坐禪誦經教化功德得幾所福?」
  答言:「世尊!其所得福無量無邊阿僧祇數。」
  「善男子!假設滿三千大千世界,為舍利故起諸塔廟,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是造塔功德無量,其福日夜常得增長,四方造作僧房,臥具醫藥所須一切悉給,起塔功德復倍於前。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菩薩,具足六波羅蜜如稻麻竹葦;設滿三千大千世界,聲聞羅漢具八解脫,亦如稻麻竹葦叢林,皆被囚執堅固繫縛乃至一劫。復有一人出現於世,為福因緣故,悉解諸菩薩及阿羅漢被繫縛者,并與洗浴,給其友服瓶缽房舍飲食醫藥種種臥具,乃至百千萬歲盡入涅槃,復取舍利而供養之,為一一舍利起七寶塔,供養如是七寶塔故,各以香華及諸伎樂繒蓋幢幡,若復有人,為如來故起諸塔廟,乃至滿三千大千世界,其所得福百千億分,不如解此被縳功德,真善剎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居士,真善沙門,如是福聚增長無量阿僧祇數,於末法中法欲滅時,能善自護亦護他人,於未來世常護佛法,亦復護我聲聞弟子,堪任法器及不任者,乃至剃除鬚髮被著袈裟,不應嬈亂而作惱害,若有親近供養聲聞乘者亦不得惱亂,亦復不應願樂,供養於大乘者,終不欺毀,修辟支佛乘者,亦自親近供養,堅固受持大乘之法安住大乘有功德者,善巧機辯恒樂,親近諮問義論,問已隨順受持,而於一切惡行比丘皆悉遠離,不應與同四方僧食共受利養。自不染著十惡之輪,亦不教他令生染著,皆悉修習先王之道,具行十善,常當親近諸善知識,熾然法眼,如是真善剎利,得福倍多無量無邊,終不虛食國民祿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乃至富多那等,皆悉愛念同共擁護者,若有一切堪任福田成法器者,皆悉愛念,同共擁護己國增長,若他國土亦令增廣,涸竭惡道利益天人,守護壽命令得久長,自滅結使,亦能滅他一切煩惱,成就菩提,滿足六波羅蜜,遠離一切惡道,而隨生死流轉無數,於生死中而無譏嫌,常值善知識,悉與諸佛菩薩共俱,遠惡知識,如是不久成就佛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一切天帝及諸眷屬,乃至毘舍闍帝釋及諸眷屬,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於未來世,有真善剎利王乃至真善居士,若能遠離此十惡輪,守護己身亦能護他,及護持正法,紹三寶種,熾然不斷成熟三乘,於佛所說悉能信受如法供養,諸佛所說終不覆藏,我等眷屬,與真善剎利王乃至真善居士,當以十法守護此人令得增長。何等為十?為護壽命,終不橫死,除諸非法,常得少病,眷屬安隱,財產增長,具足大富,名稱遠聞,親近善知識,智慧增長。如是真善剎利,乃至真善居士,遠離一切十惡輪者,如佛所說,當以十種善法而守護之,令得增長,何等為十?所謂怨賊外敵不能侵害,色聲香味觸無不可喜者,一切病痛,邪縛,邪歸依,一切疑悔,一切邪諂,一切惡友,一切不善根本,一切夭橫死亡,真善剎利具足功德,如上所說皆悉除滅,當以十善法守護是人。
  「復次,世尊!若真善剎利,如上所說功德滿足,皆悉修行,我當以此十法,守護剎利國土之人。何等為十?懼鄰國怨敵,畏非人,畏於亢旱,畏於霖雨,畏非時風,畏非時惡星變怪,畏飢饉,畏非時病死,畏惡邪見,畏真善剎利,於上所說能修行者,我等當以十法,守護國土及諸人民。」
  爾時,世尊讚天帝釋乃至富多那等:「善哉!善哉!善男子!皆是汝等之所應作。」
  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愚昧无知的父母最可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