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率过缓的中成药中医怎么治疗

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一例 - 中医临床经验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9771|回复: 9
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一例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患者男,38岁,平时就有窦性心动过缓,三天前复发来诊,病人头晕,恶心,饮食二便正常,其他症状也均不明显,舌淡苔白,脉浮缓有力,心率一分钟48-50次,因为有上一次治病经验,还是使用原来的方子:茯苓120泽泻80白术40桂枝50生姜80甘草20,三幅,配合针灸内关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今日复诊,用药后没有再出现头晕,心率以提高到64次/分,继续用药观察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针药并进,好案!
你当前没有登录,分享无奖励哦!
阅读权限100
学习了,顶一个!
认真学习了,好经验一起分享
阅读权限20
是方對水汽淩心症的療效 應該是不錯的
阅读权限120
水汽淩心之眩晕吗?
阅读权限200
很好的医案& &跳出今人针对窦缓便对症附子&&的窠臼。&&香下
阅读权限100
不错资料,供大家参考。
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研究进展
the Pro~ress of studying SlnUs braaycaraia 一一. - ● ● l ' 1-
in Chinese traditi0nal medicine
梅红,杜英,吴俊喜,刘正旺
(1.解放军252医河北保定.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班;3.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窦性心动过缓,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7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O05)01—20—04 证型:BGA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病,指心率低于60/mln,在生理情况下常见于老年人和运动员,多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颅内压增高、黏液性水肿、血钾过高等疾病。西医治疗心动过缓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多应用洋地黄、It受体阻滞剂、异搏定、利血平等药物。如果本病不引起症状,无需治疗。在祖国医学,窦性心动过缓属“胸痹”、“心悸”、“厥症”、“眩晕”、“虚痨”等范畴。临床上可有心不安、体倦乏力、头昏胸闷、少气懒言、腰酸膝软、畏寒肢冷、等表现,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目前有很多药物治疗此病,现将此病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l 辨证论治
田乃庚&S943;认为本病是以心肾阳虚为发病之本,兼有痰浊内蕴,瘀血阻滞,气虚,阴虚等。治疗上因以心脾肾阳虚多见,应重用温补方药。但由于阳虚、气虚可引起血行不畅,气机郁滞、心脉瘀阻,痰浊内蕴等症状。因此标本兼治,适当配合行气、活血、化痰、养阴的法则:(1)益气养阴温阳:适用于气阴两虚,阴损及阳。方用黄芪、党参、太子参、黄精、玉竹、麦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配附子、桂枝温阳通脉。(2)温阳益气:适用于阳虚、气虚者。方用附子、肉桂、仙灵脾、巴戟天、仙茅、麻黄温阳散寒,壮阳补肾,以振心阳,培先天之本;黄芪、黄精补气,配熟地滋补肾阴,以防附子、肉桂、仙灵脾、巴戟天、仙茅辛燥之药太过。(3)温阳活血:适用于阳虚而夹瘀血者。方用附子、桂枝、干姜、仙灵脾、补骨脂以温阳,当归、丹参、赤勺、川芎、桃仁、红花活血,配柴胡、枳壳升阳而调理气机。使胸中阳气宣通,气血运行通畅,脉络瘀阻得除。(4)温阳益气化痰:适用于阳虚兼痰浊者。方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附子、桂枝、麻黄温阳化气,瓜蒌、薤白、半夏、陈皮化痰,使痰消,则阴寒自散,诸症消除。卫高仁将本病分为6型:经中医辨证,均有心阳不足的表现,采用益气温阳为基本方。药用:党参、桂枝、白芍各10g,黄芪、茯苓、丹参各12g,炙甘草8g,制附子(先煎)、川芎、白术各6g。(1)心阳不振:加生牡蛎(先煎)各15g,改党参、桂枝、炙甘草各15g,黄芪18g,制附子(先煎)10g。(2)气阴两虚:加阿胶(烊化)10g,枸杞子、远志各12g,酸枣仁15g,党参15g,黄芪20g。(3)心阴不足:加生地、沙参各15g,麦冬、玄参、柏子仁各10g,五味子10g。(4)痰火上扰:加陈皮、半夏、枳壳各10g,竹茹、黄连各12g,去黄芪,改党参、桂枝各6g,制附子3g。(5)水气凌心:加猪苓15g,泽泻、葶苈子各12g。(6)心血瘀阻:加桃仁12g,红花、郁金、延胡索各10g,枳壳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高国俊将本病分为4型:(1)气血亏虚型:方用细辛5g、炙甘草15g、人参10g、桂枝10g、龙牡各20g、炒枣仁20g、焦三仙各10g、陈皮10g、炒枳壳10g、醋柴胡8g、大枣5枚。(2)气滞血瘀型:细辛5g、生甘草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炒元胡12g、香附12g、青皮8g、川I芎9g。(3)心阳不振型:细辛5g、炙甘草10g、制附子6g、干姜10、桂枝12、云苓12、丹参15、龙牡各20g、桃仁10g、香附12g、防风12g、黄芪15g、白术12g、醋柴胡8g。(4)痰湿闭阻型:细辛5g、生甘草10g、瓜蒌30g、薤白15g、半夏10g、苍白术各12g、干姜6g、白蔻10g、天麻12g、石决明15g。王静淑将【4 将本病分为5型: (1)温阳益气法:适用于以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神倦乏力,形寒肢冷,夜尿频数,脉沉迟或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以脾肾气虚、阳气虚多见。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参附汤、保元汤、四逆汤等加减。药物常用附子、细辛、桂枝、麻黄、党参、黄芪、补骨子、淫阳藿、仙茅等。(2)益气养阴法:适用于心悸怔仲,胸闷气短,倦怠乏力,自汗,口燥咽干,舌质红少津,脉沉细、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气虚不能鼓动心脉,阴虚不能荣养心神之症。常用生脉散、复脉汤、人参芍药散。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生地、玉竹、枣仁等。(3)益气活血法:适用于心悸胸闷,时有胸痛,气短自汗,头晕乏力,舌质暗或瘀点,脉沉迟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脾肺气虚,血瘀者。(4)温阳化瘀法:适用于以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神倦乏力,畏寒肢冷,甚或晕厥,舌质暗、苔白,脉沉迟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寒凝血瘀,痹阻心脉之症。常用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参附汤与血府逐瘀汤等加减。药如制附子、细辛、肉桂、补骨脂、仙矛、淫阳藿、炙麻黄、川I芎、赤勺、丹参、红花、当归、益母草等。(5)涤痰化瘀法:适用于以胸闷心悸,心痛时作,胸痞胀满,呕恶痰多,食少腹胀,舌质淡或暗有瘀斑,舌苔滑腻,脉沉涩结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脾肾阳虚,痰瘀阻络,心气不通之症。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与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桂枝、茯苓、赤勺、丹参、瓜蒌、半夏、郁金、菖蒲、远志等。运用于临床,疗效较好。
2 专方专治
2.1 温阳益气法
2.1.1 武t[1~1[列认为该病因心肾阳虚为主,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用温阳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制附子15g、炙麻黄8g,细辛5g,桂枝10g,红人参8g,黄芪20g,炙甘草10g,丹参20g。每日1剂,分3次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加减:偏心肾阳虚加肉桂、仙灵脾,心气虚重用参芪,心血虚加当归,阿胶,心阴虚加麦冬、五味子,气滞血瘀加川芎,痰浊重加大贝、瓜蒌。治疗28例,显效15例, 占53.57% ;有效9例,占34.14%;无效4例,占l4.29。总有效率85.71%。
2.1.2 缪培融认为该病因心阳无力所致。用温阳益气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麻黄、附子(炮)、麦冬、当归各10g,党参20g(或红参lOg),细辛5g,甘草3g,水煎服, 日服1剂。冠心病加丹参20g,参三七lOg;心肌炎后遗症加五味子、玉竹各lOgo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l6例经服药20~6o剂,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3%。
2.1.3 于仁义认为该病因寒凝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用提率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制附子(先煎)、麻黄、人参、桂枝各10~15g,黄芪30~6og,细辛5g,丹参、生牡蛎、生龙骨各25g。阴虚者加生地25g,麦冬15g,五味子10g;胸痛者加乳香、没药各5~10g,心悸者加茯苓、柏子仁各25g。每13 1剂,每剂水煎3次,分3次饭后口服,1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98例,治愈76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4%。用药最短者3剂即愈。
2.1.4 黄初东_8 认为该病因心气不足,心阳虚弱,阳气不能温运血脉,阳虚寒凝,心脉涩滞所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麻黄lOg,附子(先煎)15~20g,细辛5g,党参20g,黄芪2og,补骨脂lOg,锁阳lOg,桂枝15g,丹参3og,桃仁10g,炙甘草lOg。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54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4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2.2 温阳益气活血法
2.2.1 杨小欣_9 等认为该病因心阳不足或脾肾阳虚所致。治疗组用复方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42例,方药:党参、丹参各20g,黄芪15g,甘草、桂枝、红花各10g,附子3g,桃仁12g,赤勺9g,川芎6g。每日1剂,分2次温服,每次20Oral。对照组22例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654—2、麻黄碱等药物提高病人心率,对症应用其他药物如消心痛,潘生丁,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避免使用能使心率减慢的药物。两组均10日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结果:1.症状疗效,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心率疗效:治疗组治疗后心脏听诊心率平均增加12.3次/分,心电图测算,平均增加9次/分;对照组治疗后心脏听诊心率平均增加5.3次/分,心电图测算,平均增加5.2次/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o5)。2.2.2 李宗菊认为该病因久病不愈、劳倦内伤或先天下不足、阳气虚弱。用温阳活血养心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炮附子(先煎)15g、黄芪30g、桂枝10g、仙灵脾12g、甘草10g、当归12g、鸡血藤l5g、何首乌15g、川芎9g、桃仁12g,红花9g,麦冬12g,乌梅6g。夹痰湿者加炒薏苡仁30g,制胆星6g;苔腻脘闷者加白术12g,泽泻12g,枳壳10g,疼者加瓜蒌皮lOg,薤白lOg;少寐多梦者加夜交藤15g;血虚者加熟地10g,去川芎、桃仁、红花。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 2个疗程。治疗35例,治愈l1例,显效22例,无效2例。
2.2.3 张建华n¨等认为该病因阴盛阳亏。其温阳活血复脉汤方药主要适应与此病虚寒型。方药:炙黄芪30g,制附子6g,细辛3g,桂枝3g,丹参3og,红花12g。每日1剂,水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46例,3个月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0例,占43.5% ;不同程度好转18例, 占39.1% ;无变化8例,占17.4%。临床主要症状胸闷、乏力消失者38例,胸痛或心前区疼痛消失者32例,肢冷、恶寒消失者19例,心悸消失者10例。
2.2.4 杨猛n 等认为该病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推动无力、瘀血阻络所致或由心肾阳虚所致。用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麻黄10g,熟附子15g,细辛6g,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桂枝log,丁香lOg,薤白头15g,瓜蒌lOg,川芎lOg,吴茱萸lOg,生地30g,白芍15g。每13 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治疗32例。并设西药治疗31例作对照观察。对照组用阿托品片0.3mg,每日4次口服:麻黄素片25mg,每日3次, 口服:或舒氟美0.2,每日2次IZl服,个别给予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250ml液体中)持续静点。结果中药治疗32例中治愈32例,占81.3% ;有效4例,占12.55%;无效2例,占6.2%,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31例中,治愈9例,占29%;有效16例,占51.6%,总有效率为48.4%。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P&0.O1。
2.2.5 王秀琴” 等用益气灵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红参、桂枝、黄芪、水蛭,水煎服,每次250ml,每t3 1次,1个月为疗程。治疗6o例,痊愈8例占13%,显效21例,占36%,有效26例,占43% ,无效5例,占8% 。有效率92%。
2.3 温阳益气活血化痰法
2.3.1 应丹松【1‘ 等认为该病因心阳虚,心肾阳虚或脾阳不足,在阳虚的基础上可不同程度夹有血瘀、痰凝。用阳和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熟地黄、鹿角胶各30g,肉桂、甘草各5g,炮姜lOg,白芥子15g,麻黄3g,川芎6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复查。显效2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25例用阿托品0.3mg。每日4次,口服。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o.0%。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P&0.05。
2.3.2 李廷荃_l 等认为该病因心气不畅,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血瘀又会损及心邪,易伤阳气,心肾阳虚则生内寒,正邪内外相搏,气血运行不畅;膏粱厚昧损伤脾胃,使痰浊内生,阻塞脉道所致。用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窦性性心动过缓,方药:栝楼30g,薤白12g,半夏10g,枳实30g,制附子10g,桂枝30g,赤勺15g,丹参30g,桃仁15g,仙灵脾15g,巴戟天lO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4周为1疗程。临证加减:IZl干、舌质红、舌苔黄加黄连lOg;大便干加大黄10g,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加黄芪30g、党参15g;小便不利,双下肢水肿,加泽兰15g、益母草30g、茯苓30g;心悸不寐加炒枣仁30g、茯苓30g;12I燥、咽干,舌红少苔,加沙参30g麦冬15g。对照组31例用阿托品0.3mg~0.6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治疗31例显效率为80.0% .总有效率97.1% ;对照组显效率为41.0% ,总有效率67.7%.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P&0.05。
2.3.3 吴盛荣副等认为该病多因气血虚弱,寒凝气滞,气滞血瘀,阻滞心脉,痹遏胸阳及痰凝气机所致。用益气养心汤组成:黄芪30g,人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桂枝9g,附子10g,丹参15g,瓜蒌15g,炙甘草15g。瘀血痹阻者加桃仁9g、川芎12g;痰凝气滞加半夏9g、陈皮6g;眩晕、心悸加酸枣仁15g、远志6g;心烦抑郁加郁金9g、香附9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52例,治愈38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
2.4 温阳益气养阴
2.4.1 李振明_l 等认为该病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所致用枢饮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熟地20g,龟板20g,龙骨20g,丹参30g,当归12g,川芎10g,淫阳藿10g。每日1剂治疗过程中停服其他药物,根据症情变化,心绞痛加蒲黄,玄胡各10g,胸闷加瓜蒌,苏梗各10g。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lO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每天1次,12天1个疗程。中间休息5天,再行第2个疗程后统计对照。治疗2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 ;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 ,两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4.2 倪焕杰副等认为该病因心气不足,心阳衰惫无力心血失于温薰,血行无力所致。用参附姜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人参10g,制附子9g,干姜6g,细辛3g。兼阴虚者加麦冬,血瘀者加丹参,血虚者当归,气滞者加檀香,汗多者牡蛎。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4天。治疗36例,显效20你,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
2.4.3 宁保刚等认为老年人年老体衰,元气亏损,精气不足形成气血阴阳俱虚;阳气亏虚,心失所主,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致。用炙甘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炙甘草24g,红参12g,制附子12g,寸冬15g,阿胶15g,(烊化)丹参15g,桂枝9g,薤白9g,大枣5枚,生姜5片, 白酒lOm1分2次与汁同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20日为1个疗程,最长服4个疗程。治疗43例,显效19例(44.18%),有效16例(37.21%),无效8例(18.61%),总有效率81.39%。
2.4.4 庞华威等用中药“窦缓合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太子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赤白芍各15g,桂枝4g,炙甘草10g,玉竹15g,炒枣仁15g,丹皮15g,桑叶15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单纯性窦性心动过缓56例,显效33例,占58.9%,有效17例,占30.4%,无效6例,总有效率89.3%。治疗SSS12例,显效2例,占16.6%,有效3例占25.0% ,无效7例,总有效率41.6% 。单纯性窦性心劝过缓组与SSS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O1)。2.4.5 王庆琛¨等认为心气心阳授损,心血心阴亏乏所致。用三联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太子参20g,炙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麻黄、炮附子(先煎)、炙甘草各10g,细辛、当归各6g。加减:气血亏虚明显者,重用炙黄芪至60g,当归12g,加陈皮10g;气阴不足较重者加太子参、麦冬各至30g;心肾阳虚为主者,改炮附子15g,细辛10g,炙甘草20g;有痰瘀阻滞征象者加川芎、薤白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6~15剂,治疗80例,显效45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 。
2.5 温阳益气活血养阴
2.5.1 刘杏鑫以自拟复方增率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丹参、黄芪、红参须各30g,麦冬,五味子、麻黄、附子各10g,北细辛、肉桂、降香各5g,赤勺、川芎、归属、桃仁各12g。高血压者去麻黄、肉桂、红参改西洋参lOg;痰涎壅盛加制胆星、白僵蚕:心前区闷窒感加薤白头、全瓜蒌、石菖蒲;心前区绞痛加水蛭末、血竭粉装胶囊吞服。另北细辛需先煎去其毒性,剂量由5g开始视病情递增,15g为止,每中水500ml,煎成20Oral口服,一日2次,3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66例,显效38例,占57.57% ;有效23例,占34.85% ;无效5例,占7.58% 。总有效率92.42% 。
2.5.2 王志丹用补阳益阴汤治疗。方药:人参、附片、桂枝、甘草、麦冬、川芎、丹参。加减:心阳虚衰,汗多者加黄芪、牡蛎;挟痰者加法半夏、葶苈子;挟瘀者加红花、桃仁;失眠、多梦加枣仁、夜交藤;胸脘痞闷,情绪不畅者加郁金;心阴虚甚去川芎,加阿胶。药用文火煎至30分钟时加酒15ml再煎2o分钟,去渣3次温服。18日为一疗程。治疗30例,19例痊愈,占63.3%;显效8例,占26.7%;有效3例,占105。
2.6 温阳益气理气:胡谷冰等认为该病因阳气微弱,阴寒内盛所致。用益气温阳通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药:炙黄芪20g,仙灵脾15g,附子10g,肉桂5g,当归10g,熟地黄10g,制首乌10g,川芎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32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
3 中药制剂治疗
3.1 王静丽等认为该病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所致。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0例,(每支lOml,含红参1g,麦冬3.12g,五味子1.56g)lOO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每天1次,10天1个疗程。中间休息4~5天,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2个月。结果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3.2 徐锦江等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7例,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加参附注射液50ⅡII静点,每天1次,共治疗10天。作24h动态心电图(Itolter)观察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变化,并与健康者32例(对照组)的心室率对比。统计学采用SPSSlO.0分析软件,数据用( ±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对照组32例,HR (72±12)次/min。心动过缓者治疗HR (50±6)次/min,治疗后升至(50±8)次/min。统计分析表明,心动过缓者治疗前心率与对照组比较、自身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O1);而治疗后心率与对照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
3.3 屠莉莉等用心宝治疗窦性心动过缓4o例,服用心宝6粒/次,一Et 3~4次。并设对照组36例,服用阿托品,两组病人均于服药前及服药7天测心率,做心电图检查。统计学方法: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x±S),对比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检验。结果,心室组和阿托品组服药后,心率明显提高,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O1),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1.57%和22.92% ,无显著差异性。
3.4 高忠范等用金水宝治疗窦性心动过缓100例,全部病例均服用江西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水宝胶囊,1次粒,1日3次口服,连服2个月,结果显效41例,有效4o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 。
唐巍等采用针灸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0例,效果较好方法:针灸主穴选膻中、关元、双侧肾门、神门。配穴:元阳虚衰选命门;阳虚血瘀选双侧隔俞;痰湿壅塞选双侧丰隆。艾灸:留针期间,关元穴温针灸,针刺及艾灸均每Et 1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心率变化。结果治疗前病人平均心率为53.34-2.61,治疗后病人平均心率为58.3-4-3.20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
5 回顾与展望
窦性心动过缓用西药治疗,有核黄素、氨茶碱、心先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且西药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阿托品,可出现口干、排尿障碍或尿潴留等。在使用各种药物均不满意后,西医则安装起搏器。但起搏器价格昂贵,很多病人难以承受,且有人随访1O年,认为严重时安装起搏器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对远期后果影响不大。但心率过缓低于40/rain时,则主张先使用西药,在使用西药的同时,再用中药治疗。当使用各种方法无法纠正心率时,则应安装起搏器,以防止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从以上综述来看, 中药采用辨证施治,以阳气虚为本,血瘀气滞痰阻阴虚等为标。治疗采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痰养阴等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药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低,复发率低,因此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服用汤药比较麻烦,很多病难以坚持服,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汤药,制成颗粒,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谢谢分享啦
苓桂术甘汤加减
感谢楼主分享!
Powered by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平均心率为每分钟46次、12导联同步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动过缓,看医生后医生让服稳心颗粒。稳心颗粒窦性心动过缓丹红能吃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2)
苏州市立医院
擅长:全科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吸烟饮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应戒烟忌酒.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全科
好,稳心颗粒窦性心动过缓丹红。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你的情况平均心率五十次,没有任何症状,此种情况可以不用治疗,如果有心慌、气促、乏力等症状则需及时的安装心脏起搏器。
向医生提问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窦性心律失常,其频率在60次/min以下。
多发人群:正常青年或运动员、心血管疾病患者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恒和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心动过缓中医治疗效果好----从心脾两虚论治窦性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中医治疗效果好----从心脾两虚论治窦性心动过缓
从心脾两虚论治窦性心动过缓程刚1,王恒和2,刘兴磊1(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天津300193)摘要::在中医传统观念中,窦性心动过缓病机主要为心阳不振、推动无力,在临床工作中常用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为治疗原则,用之常常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维持时间较短。王恒和老师从发病机制重新认识窦性心动过缓的病机应该是心脾气血两虚为根本,而心阳虚衰是为外在征象,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归脾汤,经在临床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成人在一般活动中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为临床很常见的。现代医学认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是其发生原因,健康青年人、运动员的睡眠状态出现症状多是生理反应,病理状态常常由于颅内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缺氧以及胶腆酣或洋地黄药物等引起。当出现心率过慢,同时伴有心排血量不足,而导致心脑及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可以使用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此时应该考虑心脏起搏治疗[1]。尽管心脏起搏治疗可以缓解心动过缓的临床症状,但生存时间并不一定延长[2],并且起搏器费用较高,许多家庭不能承受,也给社会医疗保障带来很大负担。而在传统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本病有很好的临床经验,如现在普遍认为的心阳虚衰导致的心动过缓,常用温心阳药来补心阳之不足。现代医学对心动过缓的研究结合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可以很好弥补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足,现对本病的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新论在传统中医学中,窦性心动过缓属&胸痹&&心悸&等范畴,而现在常规中医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认为其病机主要属于心阳不振,心阳虚衰,无力推动气血运行,故而阴寒内生,故在机体上体现为心动过缓,患者时感心慌、胸闷等。现在临床常用的起搏胶囊的研制原理就是根据心阳不振研制而成,在《素问·举痛论》中也提到&经脉流行不休,环流不休,寒气人经而稽迟&,还有在成无己的《明理论·悸》中写到心悸病因为阳虚无力推动,&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起搏胶囊就是以附子、黄茂为主药研制而成,可改善心慌、憋气、胸闷等症状[3],在临床运用中有一定疗效。传统汤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陷汤、桂枝甘草汤对心动过缓也皆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并不持久,病情常常反复,故又重新从中医病理病机来考虑分析心的功能,心主血脉,藏神,主神志,心主血脉是靠心阳的推动来运行全身诸脉;心藏神,心慌、胸闷皆是由于神的控制失调导致,特别是当心血心气不足时,心气血两虚,故主神无度,神气无常则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的出现,同时气血生化之源是脾主运化决定,故心脾气血两虚与窦性心动过缓有很强相关性。而导师王恒和副主任医师从长期的临床观察得出,窦性心动过缓的心阳虚衰常常只是外在征象,而本质则多为心脾气血两虚,脾虚则运化不足,运化不足则气血两虚,气血亏虚则导致心血不足,血属阴液,阴损及阳,久则伤及心阳,导致心阳不足,阴寒内生,故导致心阳推动无力,继而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查阅历代医学古籍也可得出相似结论,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肇端。&《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子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蝇。&2 方药心悟考虑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是以心脾气血两虚为本,心阳虚衰为标,故吾师从中医传统经验中找出来自宋·严和的《济生方》中的归脾汤为基础,又考虑征象兼有心阳虚衰,加减而得新归脾汤,组方:白术10g、夜神10g、炙黄茂20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人参10g、木香10g、当归10g、细辛3g、制附子10g(先煎)、甘草10g、生姜4片、大枣3枚。方中人参大补先天及后天之气,白术健脾益气,炙黄茂补气、甘草调和脾气,四药皆是甘温之品,补脾益气,脾气又能统血、养血,脾气胜则心气足,又心阳推动有力;夜神宁心、安神,龙眼肉养血安神又兼补益心脾,酸枣仁补肝宁心,当归补心养血荣心;血旺则生化有源,气血充足以助阳气,木香健脾行气,防止补药之滞,又配酸枣仁以调肝而助心;又兼细辛、制附子温补心阳,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脾气血两虚之妙。3 典型病案患者吕某,女,56岁,一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故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总心搏数:60991次,最高心率:100bpm,最低心率:32bpm,平均心率:42bpm,异常心搏:1,最多室上早/min:1次,室早指数:0次,ST-T动态改变。故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建议其行心脏起搏术,患者畏惧于术以及考虑经济原因,故就诊于我师门诊,一诊:患者就诊时症状为: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慌、胸闷、憋气,面色苍白无华,畏寒肢冷,夜间偶有心慌惊醒,神疲,人睡困难,醒后不宜人睡,纳差,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缓。心率38次/min,心音正常,未闻及明显杂音,率齐。ECG:窦性心动过缓,轻度ST-T改变。四诊合参,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兼心阳虚衰证,予以新归脾汤加减,方药组成:白术9g、夜苓9g、黄茂9g、龙眼肉9g、酸枣仁9g、人参6g、木香9g、生姜6g、大枣3枚、当归9g、细辛3g、制附子9g、炙甘草6g、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蜘15g(先煎)。7剂,水煎服,分服。二诊:患者自诉心慌、乏力、胸闷、怕冷等症状较前减轻,仍诉,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HR:42次/min),未见明显ST-T改变,吾师考虑其是心阳不振导致心神不安,夜寐差,故于原方加龙骨20g、牡蜘20g以重镇安神,予7剂。三诊:患者服用7剂后,自诉心慌、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ST-T未见明显异常,继服原方7剂;四诊:7剂后症状进一步减轻,饮食及睡眠较前明显好转,心率可达50次/min左右,继予7剂;五诊,患者自诉此次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心悸、胸闷症状,乏力较前明显好转,复查心电图心率可达53次/min左右,吾师考虑患者心脾气血两虚初步得到控制,为巩固疗效,继予原方14剂:六诊:患者就诊时自诉用药期间无不适,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可达62次/min,吾师考虑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故嘱咐患者停药,忌劳累,注意休息。对于本例患者吾师及笔者对其电话随访半年,患者自诉心率维持在55,65次/min,同时未再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生活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4 结 语窦性心动过缓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安装起搏器又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经济负担,而且现在对心脏起搏器术的适应证还存在一些争议[4],故对于还未符合行起搏器术的适应证患者,并且存在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此时应该积极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常会取得不错疗效。传统中医治疗窦性心动,认为其病机为心阳虚衰,气血推动无力,往往采用温补阳气、振奋心阳的治疗方案,往往会取得一定效果但药效并不持久[5],而吾师提出窦性心动过缓病机主要是以心脾气血两虚为本,心阳虚衰为标,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新归脾汤治疗,往往取得较好并持久的效果,对于此类临床经验应给予推广,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率,但此理论还缺乏较大规模临床试验,故对于指导临床还缺乏更有力的证据,故期待吾师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参考文献:[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方祖祥,江洪,朱中林,等.埋置心脏起搏器及抗器指南(修订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5):4-21.[3]沈晓旭.起搏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心阳气虚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4]植人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目前认识和建议(2010年修订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54.[5]段敏.心动过缓的中医诊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编辑:宋勇刚)49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7:26
王恒和大夫的信息
王恒和大夫电话咨询
王恒和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恒和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恒和大夫提问
王恒和的咨询范围:
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 年龄:18岁以上 地区:不限
王恒和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疗心动过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