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南京蛙宝孙文个人信息便秘……打重庆一旅游景点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国父墨宝“高瞻远瞩”及其后面的故事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天下为公”早已闻名中外,但知道国父孙中山先生还曾题词“高瞻远瞩”四字赠与重庆辛亥革命志士就并非人人共知了。作为后辈的我,有幸探访到这一“高瞻远瞩”题词并引出重庆辛亥革命志士的故事,更加深了自己对辛亥革命时期国父孙中山先生等先辈们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的敬仰之情。
认识与国父孙中山先生当年并肩战斗的重庆辛亥革命志士的后人,是一次在偶然拜访父辈好友温氏的时候,我发现长辈居室客厅墙上赫然挂着一块题字为“高瞻远瞩”的匾额,我认为这是一件充满辛亥革命史诗般历史印迹的宝贵财富,在“高瞻远瞩”四字题词的右上提款处有竖写“裴知先生属”五个字,而在从右到左书写“高瞻远瞩”左侧的落款处竖写着清晰的 “孙文”二字。(详见下图)在我瞻仰国父孙中山先生这幅“高瞻远瞩”题词的时刻,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历史画卷在脑海里起伏翻腾,久久不能平静,是他对亲自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为之努力奋斗砥砺自己和激励志士仁人对未来理想远大世界的一种期许,还是对这一巨大历史变革时期获得志士仁人各方面鼎力相助共襄义举所表达的一种精神馈赠,令人颇费思量。但在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我满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决意去了解这块“高瞻远瞩”牌匾的背后的故事。于是,通过得到父辈好友家族的应允,我有幸以聆听长辈讲诉回顾了这段历史,掀开历史记忆的尘封,我才发现当年辛亥革命时期,多少重庆仁人义士挺身而出,在孙中山的影响和带动下,一同推翻满清封建王朝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那段历史就仿如昨日呈现那般,振聋发聩,感人肺腑。孙中山为赞许重庆志士支持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贡献,特亲笔题词“高瞻远瞩”赠予李耀庭、李龢阳(字裴知)父子,李氏世家后人将这十分珍贵的国父手迹以刻匾方式保留至今,几代相传,并以此明志,全心全意投入到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洪流之中,鞭策偶人永世不忘。东瀛结识孙中山 共举民主入同盟
时光飞逝到100多前,李龢阳(字裴知)于前清光绪年间和胡寿生一起东渡日本求学,从小就受家族良好的教育的他得识孙中山先生后,在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熏陶影响下,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并成为首批同盟会党员。据史实记载,当时发给他的党员证封面写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4句话16个字,足以表明同盟会推翻满清王朝的决心。
李龢阳投身革命,一方面是受孙中山先生教诲,另一方面与自己的出身“西南第一富贾”李耀庭之家庭密不可分。李耀庭出身贫苦,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多有接受到来自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儿时热血从戎过的他,已对腐朽的清王朝封建专制和行将枯朽的黑暗怒其不争,因此,他在对自己的子女教育上,选择了西式教育,好让子女从小具有变革创新改造社会的思想基础。
李耀庭的西式教育,让自己的二子三子都最终参与了辛亥革命,二子李湛阳交好同盟会革命党人杨庶堪(杨沧白),为了争取和瓦解驻守重庆的武装力量,杨庶堪便电邀他在渝招训新军兼统督署亲兵,趁李湛阳招募新军之机,介绍了一批青年同盟会党人渗入驻渝的巡防军。从而控制更有机会控制这支队伍,作为起义的基本武装力量,为推翻清朝统治作好组织准备。巴蜀义举助辛亥 蜀军政府建丰功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0月,李湛阳、李龢阳两兄弟建议父亲李耀庭。全款资助支持重庆“维新派第一人”宋育仁等在重庆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民营爱国报刊《渝报》(中国最早创办的白话文报纸之一),旨在宣传变法维新、传播新思想,但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李氏家族上下都意识到只有发动民主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族才能有真正复兴的一天。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感染和号召,李湛阳、李龢阳两兄弟立志革命得到了父亲李耀庭的支持。为了更好地筹备起义义举,李龢阳竭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他曾一次捐输3万银元支助孙中山先生作“肇和”起义费用,并遍及雇请了一名勇士,协助当时担任革命阵营的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爆破清朝的“肇和”军舰。1916年为避袁世凯追捕,李龢阳又掩护梁启超于寓所达月余,直至安全护送梁离家脱险。日,是重庆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杨庶堪(杨沧白)、张培爵(张列五)、朱之洪(朱叔癡)等通电全国,宣布重庆独立,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重庆蜀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从此结束了清王朝在重庆的封建专制统治。蜀军政府的成立是辛亥革命在重庆地区的胜利。“余亦从张公,渝州揭汉族。”蜀军政府成立后,大家一致公推杨庶堪先生为重庆蜀军政府都督,他谦辞让贤,不负政府执行名义。后来大家才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众人再推选李龢阳任财政部副部长之职,而李龢阳却坚辞不就,甘为幕后,更加积极为蜀军政府筹借各项军费,并力助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发动“二次革命”,致力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国父题词赠知己 传世重庆美名扬作为富甲天下的“西南工商巨擘”,李氏家族投身革命只是重庆义士仁人众多英雄事迹中的一个例证。李氏家族支持革命的义举得到了同盟会乃至日后成立的国民党的一致认可,孙中山先生再接受李龢阳捐赠起义费用3万银元之巨时,对众多支持辛亥革命的义士商人由衷感激,并说道:“裴知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汝等义举,高瞻远瞩”,并亲书“高瞻远瞩”四字横幅赠送与自己的知己——李龢阳。“高瞻远瞩”四字横幅让整个李家深感无上荣光,并为作传家之宝传之后世。而我拜访长辈家中看到的木匾则是程仲澄(李龢阳之妻)老太太生前聘人之作,上刻的四字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拓刻,孙中山先生原题字幅曾在重庆解放后由后人捐赠给交付重庆市博物馆珍藏。李龢阳一生克勤简朴,不愿做官,着重实务,为人民做好事。孙中山曾说:“何谓民生,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他与兄李湛阳深受感染,一面投身辛亥革命,一面在重庆发展实业。曾为重庆地方航运、电力、医疗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百年过去,能知道李氏家族故事的人并不多,但却有一处是重庆老百姓耳熟能详之地。那就是重庆有名的鹅岭公园。因为鹅岭公园的前身便是建成于1911年的李家私宅花园,李家花园又名“礼园”,是李龢阳研习花园建造,对苏州园林全面了解后亲自设计并监工完成。他时常教育后人,多为国家人民做贡献,勿忘本,要“志向远大、高瞻远瞩”,要有“真才实学,造福社会”,因此鹅岭公园的修建中许多能人巧匠不是外聘,都是李氏族人各展其长所完成。李家后人深受孙中山“高瞻远瞩”的思想勉励,许多后人都投身革命,参与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去。他们一致认可只有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掀起的新民主革命是真正继承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是真正能够实现内心憧憬中的“国富民强”新中国。1950年7月,李氏后人将“礼园”捐献给重庆市人民政府。1958年7月,“礼园”更名鹅岭公园,正式对民众开放。如今鹅岭公园以“冠鹅抚天”成为重庆有名的“巴渝十二景”闻名海外。李龢阳先生发妻程仲澄曾写诗一首歌颂孙中山先生,以表李氏族人对辛亥革命的那份热忱之心。该诗词在日(星期天)重庆日报增刊头条《辛亥革命历史见证人》一文中:诗词全文如下:联俄联共扶农工,革命气魄大不同;打倒帝王争民主,扫除军阀大为公。平易近人尚简朴,温文尔雅甚雍容;遗愿如今都实现,中山陵前拜青松。沧桑百年史,铸就辛亥魂。当听完这段关于重庆与辛亥革命的相关故事后,我才深深理解到“高瞻远瞩”四字牌匾的真正含义,辛亥革命为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多少仁人志士群英荟萃,为了中国有个繁荣富强的明天而前仆后继,为国捐躯,今天想起来多么值得后人钦佩。如今的新中国,百姓安居乐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今天,国父孙中山先生主张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正被代代继承而发扬光大着,“高瞻远瞩”不只是对李龢阳等重庆革命先辈们对辛亥革命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革命先辈们他们“高瞻远瞩”坚信新中国必将有走向民主共和国富民强的那一天。如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早已站起来,在孙中山先生遗志的激励鼓舞下,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并在毛泽东等老一批革命家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建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二十世纪以来,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自强不息,开拓奋进,勇往直前,走向复兴,和平崛起在世界东方,雄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wyhuagao]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孙中山的“国父”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蒋介石奠定|国父|孙中山|蒋介石_新浪军事
孙中山的“国父”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蒋介石奠定
资料图:孙中山油画肖像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尊孙中山为“国父”。他说:“我们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蒋在孙中山死后,自称是孙中山的忠诚门徒和弟子,并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是一种尊上隆礼的表现。由于这个称呼既亲切又富有人情味,故广为民众所接受,至日终于成为定制。
  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该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命令发布后,各地党政机关、民众团体普遍感到在一些不同的场合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是称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好呢,还是称“国父”好呢?基于此,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自此,孙中山“国父”的历史地位得以正式确立。(作者:史飞翔)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国父孙中山因何险遭焚尸?
日 10:23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倪方六
摘自:倪方六 著 《三千年》&文汇出版社 2010年3月 出版
阅读提示:选定了葬地之后,孙中山的葬事筹备处便开始在南京兴建中山陵,孙中山的遗体暂停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内。而因为风水原因,孙中山的遗体在山洞秘藏百日,差点被焚毁,其经过令人惊心&&【】
士兵拔枪&毙像&
病逝后,中国政坛又进入大动荡之中。1925年12月,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在关内的势力直隶(今河北省)军务督办李景林之间发生了一场激战,史称&冯奉战争&或&国奉战争&。
&冯奉战争&爆发后,吴佩孚乘机勾结东北军阀张作霖,形成奉直联合对付国民军的不利局面。国民军战事节节受阻,1926年后,整个华北便被奉直军阀割据统治,张作霖进入北京。
张作霖军队入京后,士兵在北京借游山玩水之际,乱抢乱夺搞钱财,常有士兵到西山恣意捣乱。一次奉军士兵到碧云寺闲游,看见灵堂中悬挂着孙中山遗像,便问守灵的卫士,&这是什么人?&卫士回答说是民国首任总统孙中山先生。这个奉军士兵竟然张口大骂:&什么总统&,拔出手枪就想对孙中山遗像开枪,幸好守灵卫士好言相劝,奉军中一些明白事理的士兵也力加制止才作罢,免除了更大的意外。
当时负责守护西山灵堂的副官黄惠龙见此情形,估计到奉军可能会有不利于孙中山遗体的行为,便命令将灵堂铁门关闭,守灵人员都穿着便服守候在碧云寺金刚塔内,暗中护卫监视。
日,奉军第五十团团长带全团士兵来山游逛,见灵堂铁门紧闭,定要守灵人员开看,守灵处主任李荣婉言谢绝,但奉军横蛮要开,只得让他们进去,后来发现少了一些杂物用具,幸好孙中山遗体未动。
接着,日孙中山逝世二周年纪念,西山守灵人员举行纪念典礼。不料第二天竟有本处密探企图邀功,报告警厅,说他们高挂党旗,秘密集会。
警厅得知后,立即派第五分署巡长前来调查。这位巡长了解情况后,据实回报说守灵人员不过是纪念孙中山而已,并非谋反,竟被警察厅革职查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光华]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性福潜规则:少妇的招数
读书名博: |
&&&&&&&&&& |
一周图书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