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指教,奥林巴斯微单镜头的微单怎么样,哪个型号

OM-D家族入门微单 奥林巴斯E-M10评测|奥林巴斯|微单|无线_数码_新浪科技_新浪网
OM-D家族入门微单 奥林巴斯E-M10评测
  在前年奥林巴斯复刻经典OM胶片单反,推出了OM-D系列款微单相机E-M5,五轴防抖系统、出色的画质表现以及专业外观,在当时完全是超豪华配置,也顺理成章替代E-P3成为奥林巴斯微单相机旗舰机型。不过正当大家都以为E-M5是奥巴唯一一款带取景器的高端机型时,E-M1在去年下半年横空出世,更霸气的外形和性能稳坐奥林巴斯顶级旗舰的位置。而现在,OM-D系列扩张的脚步再次加速,乘胜追击推出更亲民的E-M10微单相机,引起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让人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之前一直传闻E-M10是E-M5的升级款,毕竟按更新时间和型号升级规律来说也合情合理,但是这款外形与E-M5几乎一样的新机定位则是家用级偏入门的用户,这样说来,奥林巴斯在微单上的“野心”便已昭然若揭了,那就是更加细分化OM-D系列。目前奥林巴斯微单共两大系列,“PEN”系列和“OM-D”系列,区分俩系列最重点的要素就是有无取景器,PEN系列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新兴的OM-D家族则以更复古的类单反外观、更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吸引着不少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
)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更多选择。
  为了区分定位以及控制成本,这款亲民型OM-D家族新微单自然在某些方面会有所简化,如取消了前面两款OM-D微单一直以来主打的防尘、防滴溅的全天候特性,并且五轴机身防抖也改为了三轴防抖,虽然这样会让E-M10的亮点减少,但更高的性价比应该会更吸引手头预算拮据的用户。而在其他方面,E-M10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依旧采用了1600万像素Live
MOS图像传感器和TruePic
VII图像处理引擎组合,具有144万像素100%视野率、放大倍率为1.15倍的EVF电子取景器,最高还能达到8张/秒的连拍速度。
  E-M10外观与细节 与E-M5外形相同
  说到复古造型的可换镜头相机,不得不提的自然得是奥林巴斯,从第一款微单至今,一直贯彻“复古方针”,我个人也一直比较喜欢奥巴微单相机的风格。虽然是一款新机型,但E-M10的外观和老大哥E-M5几乎没什么差别,初看第一眼还真不好辨认。
E-M10搭配14-42mm饼干头
  E-M10的机身尺寸为119.1×82.3×45.9mm,比E-M5小一号,这个体积还算适中,而重量则是OM-D家族中最轻巧的一款,净重仅为350g,即使是含电池、储存卡后也只有396g,再搭配上与E-M10一同推出的M.Zuiko
ED 14-42mm f3.5-5.6 EZ饼干变焦头,更显得小巧精致了。
即使镜头伸出也显得十分和谐
E-M10机顶按键布局,与E-M5完全一样,拍摄模式转盘与双指令转盘都在机顶
配备3.0英寸103万像素电容式触屏,采用折叠式设计
  双拨盘可调整光圈、快门、或者曝光补偿的增减,而在回放时则可以用来放大缩小以及切换上下张图片,在操控上还是很专业的。
拍摄模式转盘,具备专业的A/S/M手动曝光模式
机背按键布局
数据接口与电池(可拍摄约350张)
  需要注意的是,E-M10的标配电池型号为BLS-5,与E-M5和E-M1的都不一样,容量更小。
  乍一看两款相机外形几乎一样,但细看的话,E-M10在蒙皮上更有质感,采用像荔枝皮一样的仿皮材质。
机背按键布局也无明显变化
由于尺寸比E-M5稍小,所以E-M10的机顶按键更为紧凑些
E-M10自带闪光灯
  虽然两款相机外形相差不大,但E-M10除了能透过热靴扩展外,还自带有闪光灯,虽然效果不如外接的闪光灯,但至少应对一般的补光需求还是完全足够的。同时,由于取消了全天候的防护性能,E-M10拿在手上的感觉没有E-M5那样压手,虽然机身也同样采用的是金属材质,但触摸起来的金属感也不如E-M5那般结实。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请多关照(o??o?))
(你的墓志铭)
第三方登录: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最新]奥林巴斯微单设置方法,奥林巴斯最新微单相机,奥林巴斯最新微单,奥林巴斯微单,奥林巴斯微单哪个好,奥林巴斯微单怎么样,奥林巴斯微单哪款好,奥林巴斯微单系列,奥林巴斯微单相机,奥林巴斯微单镜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最新]奥林巴斯微单设置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高端单电的入门型号 奥林巴斯E-M10评测
  【PConline 评测】OM-D是奥林巴斯旗下相对于PEN系列更为高端的产品线,之前已经推出了中端E-M5和高端E-M1两款机型,现在推出的E-M10则定位相对入门的层次。尽管只是低端(入门)的产品,奥林巴斯E-M10同样也带有OM-D系列的特色,以及E-M1/E-M5的特性。究竟E-M10这款高端系列里面的入门单电实力如何?请看本次的奥林巴斯E-M10评测。&&&&&&&&  奥林巴斯在单电产品当中,划分了PEN以及OM-D两个系列,后者定位较高,会配备内置EVF,机身性能也会更强一点。而PEN系列(E-P5、E-PL6、E-PM2等)则更显时尚风格,也不会有内置的EVF。我们先来看看奥林巴斯E-M10与同系列的E-M5、E-M1在规格参数上的对比:参数对比项目E-M10E-M5E-M1Live MOS传感器1610万1610万1630万处理器TruePic VIITruePic VITruePic VIIISO100-25600200-25600100-25600机身防抖3轴5轴5轴对焦FAST AFFAST AF混合式DUAL FAST AFEVF144万点144万点236万点LCD104万点61万点104万点最高快门速度1/4000秒1/4000秒1/8000秒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1/250秒1/320秒连拍8fps9fps10fps连拍RAW最大记录张数161141视频p@24Mbpsi@20Mbpsp@24Mbps内置闪光灯有无无内置Wi-Fi有无有机身防尘防滴无有有  简单来说,奥林巴斯E-M10使用了E-M5的传感器、E-M1的处理器、简化了的轻薄型金属机身(无防尘防滴)、简化了的3轴机身防抖,不过拥有了内置闪光灯以及内置Wi-Fi。  更轻更薄的金属机身,符合奥林巴斯E-M10的定位,相对于E-M5,其实E-M10就是在机身防抖(5轴变3轴)以及机身防护性(防尘防滴性能没有了)方面有所妥协,其他部分基本都维持与E-M5接近的水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E-M10实际的使用感觉并不会与E-M5相差很大。&&  与E-M10一同发布的,还有这款采用电动变焦的14-42mm EZ套机镜头。与其他品牌的电动变焦套头一样,奥林巴斯14-42mm EZ也是追求关机状态下的最小体积,所以可以看到关机后,镜头的厚度已经跟很多饼干镜一样薄。配合E-M10本身比较薄的机身,这样的搭配在便携性方面很有优势。  奥林巴斯的OM-D系列不知不觉已经发展到第三款机型,覆盖高中低三种层次的用户,产品线内部的划分比较清晰明确。不过OM-D系列下探入门级别的产品,与定位时尚的PEN系列的高端机型(E-P5及其后继型号)似乎有重叠,相信E-P5后继型号必定会有明显的定位变化。  回到E-M10身上,虽然行货还没开卖,不过已经有不少商家打出行货套机4899元的价钱,我觉得这个搭配14-42mm EZ镜头的预售价应该还是挺靠谱的。不过在元区间的单电/微单相机型号众多,其中也不乏实力强横的对手,E-M10想要吸引到用户,似乎难度不低。  E-M10也是OM-D系列首款配备内置闪光灯的型号,之前的E-M5和E-M1都需要靠附带的小闪光灯实现闪光拍摄(或者使用正常的外闪),现在E-M10倒是方便了。  一同送测的还有奥林巴斯25mm/1.8定焦镜头,等效50mm/1.8,属于标头范畴,根据其光圈大小以及体积、造工等方面,也可以估计到其定位高低。下文有E-M10配合这只定焦镜头的样张,大家可以留意观察画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4699
网友评分: 3.9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一切从专业出发 奥巴旗舰微单E-M1评测
日 02:30&&&出处:&& 作者:申沛&&
  泡泡网单电/微单频道12月23日&随着微单近两年的迅速崛起,微单不仅仅是作为相机背后的后补军团,而是大有成为可换相机主力军的趋势,虽然这样的说法不少人会觉得为时尚早,但从微单的潜力来看,谁又敢说没有那一天呢?先不说全球范围内,就国内市场而言,中低端入门级微单已逐渐替代初级成为可换镜头相机的首选。   不过凡事具有两面性,也正是这样的现状让大多数人认为微单仅仅是入门单反的替代品,而专业拍片的器材还是得靠单反才行。关于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没错,但我个人不完全同意,单反固然可靠,不过一些顶级微单并不比单反弱,甚至某些方面还有优于单反,比如奥林巴斯新旗舰微单E-M1,专业操控和防护性能,让大家对于专业器材又多了一种选择。   在奥林巴斯E-M1还未发布之前,大家期待的新机可能更多的是4/3系统新单反E-7,毕竟还有不少用户希望能让手头握着的Zuiko Digital镜头焕发第二春,同时,距离上一款4/3规格数码单反旗舰E-5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7年时间。不过,遗憾的是,这仅存的希望在E-M1发布后彻底破灭,奥林巴斯最终还是选择了M4/3系统,E-M1成为了OM-D高端微型单电系列的新旗舰,但欣喜的是,此次E-M1传感器内置了37个相位差对焦点,通过转接环兼容4/3系统老镜头,而其从外形来看,E-M1身上看到了单反时期E-5和微单时期E-M5的影子,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E-M1归属于OM-D系列,因此这款顶级微单的配置自然也不俗。除了之前提到的新增相位检测点能完美地兼容4/3系统镜头外,E-M1使用全新1630万像素Live MOS图像传感器和TruePic VII图像处理引擎,1/8000s高速快门、最高10张/秒高速连拍,同时还具备E-P5身上的改进版五轴防抖系统,并且配备约236万像素极高分辨率EVF电子取景器,整体技术指标直逼高端单反。奥林巴斯E-M1机身:8099元&&奥林巴斯E-M1(12-40/2.8)套机:12999元&&奥林巴斯E-M1(12-50)套机:9099元&&真的不是单反 外形最霸气的M4/3微单   奥林巴斯E-M1的机身初看非常像是一款单反相机,但其实实际体积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只能说在M4/3系统中它算是个大块头。虽然是旗舰,但130.4×93.5×63.1mm的体积依然被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内。之前奥林巴斯方面称有在中国市场做个调查,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更偏向体形更大、重量越重的相机,因为这样看上去会更加专业,所以E-M1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而诞生。对于这个调研结果,该怎么说呢,难道真是因为咱们的手部力量更大,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呢,在这我也就不深究了。奥林巴斯E-M1宽大的肩带完全好评,比不少专业单反的还舒适牢靠手柄   去年奥林巴斯E-M5推出后,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偏浅的手柄。但这款E-M1在外观上与E-M5最大的区别莫过于硕大的手柄,更大的手柄设计让握持手感提升了不少档次。3.0英寸103万像素翻折式电容触屏,但触摸功能对于菜单选项无效机顶按键布局(左)   机顶左侧按键主要为开关键和两个快捷功能键,其中上功能键为连拍、定时和HDR,下功能键为对焦和测光模式选择,并且通过前后拨轮可分别单独控制,虽然这些功能算不上太重要,但既然安排了也无疑为拍摄提供了方便。机顶按键布局(右)   拍摄模式由原来E-M5的左边移到了右侧,由于加大号的手柄的缘故,前后拨轮的手感更加舒适,不再那么紧凑。机背按键,沿袭了E-P5的2×2双调节拨杆镜头卡口与传感器236万像素高分辨率电子取景器,0.74×放大倍率&& 卡槽与接口   E-M1具备单独的卡槽,密封性很不错,使用主流的SD卡。而耳机和数据接口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需要翻起屏幕后才能打开,稍显不便。1220毫安电池E-M1搭配随机附赠的闪光灯   奥林巴斯E-M1的整体外形如果总结一个词的话,那就是“专业”。大家追求的专业压手感自然不用多说,更多的专业体现是在操控方面,丰富的按键和拨轮,以及Fn快捷键,基本上在操作时完全不需要进入菜单或者二级选择页面,直接就能完成不同环境的拍摄,这对于专业生摄影师来说尤为重要。其次,E-M1的防尘、防滴溅性能是同类微单甚至是不少高端单反所不能比拟的,更适用于各类严酷的户外环境。12-40mm/F2.8 PRO 最牛素质套机头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相机自然也得配好镜头才行啊。可能大家早已注意到搭配在E-M1机身上的这支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了,这支镜头与E-M1一同推出,是奥林巴斯M.ZUIKO PRO新系列的首支镜头,PRO这个后缀也预示着该系列的专业、高品质定位,24-80mm(等效35mm相机标准)的黄金焦段与F2.8恒定光圈,无疑是E-M1的最佳挂机头。目前,这支镜头还没有进行单独销售,而是作为E-M1的豪华套装出现,所以也算得上是E-M1的套机头。莲花遮光罩、镜头、镜头盖M.Z 12-40mm F2.8 PRO采用全焦段恒定F2.8大光圈与7片圆形光圈叶片结构能消除鬼影和眩光的ZERO镀膜金属后镜组,该镜头达到与E-M1相同的防尘、防滴溅等级&& 外变焦设计,镜头广角端与端伸缩长短对比   M.Z 12-40mm F2.8 PRO还加入了改进的“手动对焦切换机构”,这项设计让这支镜头不仅可作为普通的手动对焦镜头使用,还能像抓拍对焦机构一样瞬间调整对焦距离,实现泛焦拍摄。高度复刻传统手动镜头对焦模式的设计,特别契合习惯传统操控手法的资深摄影师与老用户。变换方式也很简单,只需把对焦环轻轻往下一拉便可。   未来奥林巴斯M4/3系统镜头群将分为三大系列,除了M.ZUIKO PRO系列以外,之前发布12支不同焦距段的镜头被划分为高性能、高品质的定焦镜头M.ZUIKO PREMIUM系列,以及标准镜头M.ZUIKO系列,从而完整支持从专业级摄影师到入门摄影爱好者在内的不同类型用户。底虽不大画质优 各档感光度测试   奥林巴斯E-M1采用全新开发的1630万像素Live MOS图像传感器和TruePic VII图像处理引擎,感光度范围为ISO 100-25600。其实对于画质,我预估应该和E-M1/E-5没有太大变化,毕竟在这方面以上两款相机已经十分出色了,但E-M1去除了低通滤镜功能,在细节的表现上可能会更优异些。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在不同感光度下E-M1的画质和控噪能力究竟如何吧。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相比于单反相机来说,采用4/3尺寸传感器的机型本来在画质方面就处于劣势,所以基本上只要在ISO 1600内可用我就完全能接受,而从实际的测试结果来看E-M1和预期一样,总体让人满意。在ISO 800以内画质最佳,画面纯净、细节清晰锐利;ISO 1600时细节稍有下降,但并没明显噪点出现,即使是放大100%看也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当达到ISO 3200以后,由于机器降噪功能的原因,开始出现涂抹感,好在如今搭载的新图像处理引擎在噪点控制方面都做的不错,虽然细节有所损失,但画面纯净度还是很高,就算是ISO 6400这样对于M4/3的极端高感也依旧表现不俗,看小图的话也具备一定的可用性。基本上,E-M1的画质属于M4/3系统中表现最佳,并且与APS-C画幅的中端单反相比也并不差。12-40mm镜头广角端锐度与畸变测试   此次E-M1搭配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这支镜头作为套机头,之前的外观介绍已经领略这只是最牛套机头风采,那么在分辨率与锐度的表现上同样让人期待。下面我们通过拍摄ISO12233分辨率标板(4000线),看看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在不同光圈下的分辨率和锐度表现。截取区域示意图&& F2.8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4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5.6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8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11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16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22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可以看到,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在广角端是,F2.8-F4.0光圈时画质最佳,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的分辨率都最高。而F5.6光圈后中心画质有所下降,不过叫人意外的是边缘画质出奇的好,在F16以后才因为衍射现象而出现了分辨率的降低。24mm广角端畸变测试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等效焦距为24-80mm(35mm全画幅格式),在24mm广角端时有桶形畸变,但并不是特别明显,畸变控制的还算不错。12-40mm镜头长焦端锐度与畸变测试   同样还是通过拍摄ISO12233分辨率标板(4000线),下面我们再老看看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长焦端在不同光圈下的分辨率和锐度表现。截取区域示意图&& F2.8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4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5.6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8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11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16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F22光圈 中心与边缘画质   在长焦端,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此时中心和边缘分辨率最佳、锐度最高,F8之后开始逐渐下滑,到F22时可用性已经很差。其实在最大光圈F2.8时这支镜头也有很不错的表现,而且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的一大卖点就是恒定F2.8光圈,所以在平常使用的话,大家可以放心用最大光圈拍摄。80mm长焦端畸变测试   用肉眼分辨的话,在长焦端时还真看不出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有畸变显现,整体而言,这款镜头的畸变控制非常不错。另外,在全新的TruePic VII图像处理引擎的帮助下,搭配上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的E-M1,边缘画质和紫边控制都非常出色,这一点超出了我的想象,所以如果追求更高画质的话,选择搭配12-40mm F2.8 PRO镜头的专业级豪华套装是最合适的选择。既实用又有趣的功能 新增色彩创造   色彩创造是奥林巴斯E-M1新加入的功能,通过Fn2按键可以快速调出。该功能不仅可调整色调和色彩饱和度,而且可以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创造独特的色彩,并且可以对色调进行30级微调,在调节色调的同时还可对色彩饱和度进行8级调整,即使是在EVF实时取景时,也能通过图形化的界面,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调整。&& && && 色彩创造可以表现出冷暖不同的色调,甚至是单色普通模式拍摄同样的风景,通过色彩创造调整后表现除了完全不一样的意境   其实色彩创造这个功能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很费力的在色温和饱和度菜单中反复调整,只需要通过滚动前后拨轮,画面就会根据你的组合自动进行色彩方面的调整,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画面。实用的HDR功能与有趣的多重曝光   E-M1不仅可通过最高达12EV范围的HDR包围拍摄模式,可轻松拍摄用于后期处理的HDR图像,同时还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HDR自动合成拍摄模式,只需按一下快门,就能连拍四张不同曝光值的图像并自动合成为一张HDR图像。光比较大的环境下,为了让天空曝光正常,草地自然就会欠曝使用HDR1后,同样的光照环境,天空和草地的曝光有所平衡HDR2的效果有些过,更适合再极端一些的环境   HDR合成功能非常适合风光拍摄,在没有GND中灰渐变滤镜的情况下可有效平衡曝光,而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只用按机顶左侧的快捷键调整就行,也不需要拍完后期调整,属于比较傻瓜式的操作,但真的还蛮实用的。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功能其实在之前好几代奥林巴斯微单上都一直存在,该功能下通过独立的多次曝光,最终的照片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但遗憾的是E-M1依旧仅支持2张曝光。正如上图那样,原本是路边的格桑花,但在多重曝光的神奇变幻下,宛如生长在水中一样。奥林巴斯E-M1样片赏析(一)奥林巴斯E-M1样片赏析(二)最后评价与总结   在我看来,作为M4/3系统的奥林巴斯E-M1是一款很极端的相机,爱的人会特别喜欢这宽大厚实的“庞大”身躯,专业的操控和拿在手中扎实的压手感立马就有想拍照的冲动;而不喜欢的人可能仅仅只会看上一眼便再也不鸟它,心中或许还会默念:不就一M4/3的微单相机吗,有必要做那么大卖这么贵吗?爱与恨一线之间。的确,在画质和性能上与更便携小巧的奥林巴斯PEN系列E-P5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E-M1的理由也就只剩外观和操控了。同时,相比于E-M5来说,E-M1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扩展兼容了4/3镜头群,可以说是奥巴对4/3老用户的一个交代。奥林巴斯E-M1优点:?TruePic VII图像处理引擎?混合式自动对焦系统,兼容性4/3镜头?五轴防抖系统?M4/3系统中画质最佳?精工细作的扎实外观?按键丰富,操控极其专业?出色的内置电子取景器EVF?色彩创造与丰富滤镜模式?内置WiFi可无线传输和操控奥林巴斯E-M1不足:?各种组合按键需要熟练后才能上手?小尺寸传感器画质无太大突破?价格过于昂贵   奥林巴斯E-M1不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但它却是一款具有挑战性的产品,从外观、操控、画质和功能等各项指标来看,已经具备了与单反相机正面挑战的实力。从另一方面来看,E-M1的出现也说明了M4/3系统逐渐走向成熟,即使是小尺寸机型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不过话虽说如此,但将近13000元的售价又有多少消费者会为其买单呢?毕竟现在不少全画幅单反的价格也不过如此。但我的看法是,首先正如我之前说过的那样,E-M1是一款小众的产品,所以并不靠走量,而吸引大家的点则是它的综合性能。说实话这款相机在各方面都做到精工细作,论外观与操控、论防护性能,还真没有几款相机能与之匹敌;如果说小尺寸传感器的画质是其软肋,但实际的画质表现也还是可圈可点,而且画质也并不是评判一款相机好坏的唯一因素。综合来看,E-M1更适合三类用户:一是专业的摄影玩家,第二则是拥有4/3镜头的老用户,最后便是对品牌忠诚度较高的奥粉了。■奥林巴斯E-M1机身:8099元&&奥林巴斯E-M1(12-40/2.8)套机:12999元&&奥林巴斯E-M1(12-50)套机:9099元&&
尺寸:长119.1×高82.3×厚45.9 重量:350g 电池型号:BLS-5 电池续航时间:约350 张 电池类型:锂电池 存储介质:SD卡;SDHC卡;SDXC卡…… 记录格式:RAW (12-bit无损压缩),……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林巴斯微单哪款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