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辐射影响范围对地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日本核辐射危害有多大? 看3位专家的权威解读
生命时报赵可佳 李 珍
受访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茂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副教授 朱 毅解放军第252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聂 炎本报记者 张 杰 ●赵可佳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 珍日本核辐射沉寂几年后再度引发广泛关注。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9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称东电)公开称,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核反应堆安全壳内最大核辐射值,被检测出为每小时650希沃特,人若暴露其中不出30秒就会死亡。继中国外交部发布赴日旅游安全提醒后,2月1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其官网也建议在日侨胞及赴日中国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计划。日本民众关注但不恐慌福岛第一核电站因为地震后发生核泄漏,一直无法进入到事故核心区域,所以没能采取可有效遏制核辐射的措施。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了调查熔融燃料,东电曾在核反应堆的收纳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机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机器人摄像机在作业时出现黑屏,被迫在2小时后停止调查作业。针对日本核辐射事件的最新进展,《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日本人及中国留学生,他们普遍表示对此事非常关注,但并不感到恐慌。不过,有孩子的家庭相对顾虑较大,买农产品等时会仔细查看产地,尽量不挑选来自福岛及周边产地的产品。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现在,产自福岛、茨城、宫城等城市的农产品、乳制品销量依旧低迷。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2月初开始,赴日出行的人数明显下降,甚至已经定好行程的消费者也选择退团。关于核辐射的五大疑惑中国和日本相邻,又有着众多经济和文化交往。一时间,赴日旅游有无风险,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等疑惑顿生,本报采访多位专家一一解读。日本是否处于高核辐射风险中?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此次2号机组虽检测出很强的辐射量,但只是原子炉融穿处的放射量,而不是周边地区,更不是东京和日本全国的平均放射量。由于没有放射性物质释放,不会造成广泛影响。他说:“核辐射好比凶猛的老虎,只要关在笼子里,再凶猛也无需害怕。”也正因此,日本福岛的核辐射不会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在其官方微博称,2月8日晚,用北京核仪器厂制造的检测仪,在东京市中心赤坂、歌舞伎町现场测试发现,辐射量分别为00.14微希沃特、00.13微希沃特。核辐射相关专家表示,该放射量可忽略不计。日本周边海域污染加重了吗?徐静波表示,福岛县旁边茨城县的两位水产公司社长称,目前海域污染情况没有加重。在靠近核电站的海域,日本设置了禁止捕捞区。其他海域捕捞上来的水产品,也都会进行严格的检测,目前都符合日本相关国家标准。此外,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美国原子能机构和欧洲原子能机构都在对福岛核电站进行长期监测,没有发现新的核放射量数值变化。来自日本的食品安全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副教授朱毅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恐慌,保持“警惕和保守”的态度即可。她表示,中国官方对日本入境的海产品、农产品等把控非常严格,如果是在正规渠道买到的正规食品,没有必要担心有核辐射残留。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我国环保部门一直在严密监测日本海域受辐射海水是否流到我国海域,以保证国内海产品安全。目前看,国产海产品、农产品等没有受日本福岛核辐射危害的可能,可以放心购买。日本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吗?网上有不少消息称,日本当地甲状腺癌等癌症发病率上升。福岛县政府公布的调查称,目前,福岛县38.5万名青少年中有103人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2015年1月至3月期间,在核辐射对甲状腺影响的相关检查中,以事故发生时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为检查对象,确诊患癌的人数新增16人。对此,日本医学界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这与核辐射有关;也有专家在与远离福岛的九州地区发病率对比后认为,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属于正常,与核辐射无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核辐射专家认为,这种风险不能排除。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十几年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18岁以下人群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5~10倍。去日本旅游还安全吗?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建议,若担心核辐射危害,赴日旅游可以避开福岛所在的关东地区,选择关西、北海道、冲绳等距离较远的旅游地。还有网友表示不敢再用日本产的化妆品,专家称,日本化妆品出厂前都会做相关检测,只要选择大品牌就可放心使用。医疗辐射不必过于担心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核辐射主要是由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3种肉眼看不到的射线组成。其中,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穿透力最强,即便辐射源不进入人体也能伤害细胞,破坏DNA染色体,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最终损坏器官的各种机能,比较常见的是诱发甲状腺癌、白血病等疾病。对于动物和植物,核辐射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使其变异、死亡。有人说,生活中也到处都有核辐射,比如乘飞机从北京往返美国1次,相当于接受100~200微希沃特,机场安检一次为0.05~0.25微希沃特。相关专家解释,坐飞机时接受的射线为宇宙射线,剂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机场安检时过的“金属探测门”不是辐射,只有检查行李的仪器是利用X射线进行检测,但不会危害到人。针对不少人对医疗辐射的担心,解放军第252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聂炎表示,在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放疗时,接触的主要是电离辐射,不是强致癌因素,大家无需因恐惧拒绝必要的拍片、核磁共振等检查治疗,当然也不能太频繁。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专家提醒,当得知周围有放射性物质泄漏时,首先要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按照政府指示行动。必须外出时,最好着防尘服或医用口罩、湿毛巾、布块等材料捂住口鼻,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宜穿长袖衣物,扎紧领口、袖口,戴眼镜、手套,减少皮肤外露。如遇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实在需要外出,尽量不要淋雨,及时吹掉雪花,减少沾染灰尘和空气辐射。慎重起见,暂时不要食用沾染区域的水和室外存放的蔬菜、粮食,在当地主管部门检测合格后再食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amin004]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核辐射的类型有哪些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 武林网
>> > 核辐射的类型有哪些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核辐射的类型有哪些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辐射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辐射。宇宙射线又分为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初级宇宙射线是从宇宙空间进入地球的高能粒子流,主要由质子、α粒子和电子构成。初级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氮、氧等)相互碰撞而释放出次级质子、中子、介子、重子等形成次级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高原地区的人群受到的宇宙射线照射剂量比平原地区的人群高。在海平面上,宇宙射线对人体的年平均照射当量剂量约为0.3mSv。然而,居住在海拔相当高的地方,例如中国拉萨,居民接受的年剂量是居住在海平面高度的人的数倍。在飞机飞行的高度,宇宙射线的强度比地面高得多。在洲际航线的巡航高度上,剂量率可以达到地面值的100倍。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医疗照射:当今,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医疗照射居于首位。医疗照射来源于X射线诊断检查、体内引入放射性核素的核医学诊断以及放射治疗过程。核能生产:核能生产包括铀矿开采、矿石加工、核燃料生产、反应堆动力生产、燃料后处理等一系列工业流程。核能生产的核燃料除用于制造核武器外,主要用作核电厂、舰船、潜艇等的核动力。:核爆炸在大气中形成的人工放射性物质是重要的人工辐射来源之一。核爆炸形成的放射性落下灰对居民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入引起内照射,其次是外照射。
您可能喜欢
今天的博士岛又准时到来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10月18日海岛奇兵(Boombeach)恐怖博士岛全阶段图文攻略。...
2010年日本的电影界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新星,它就是由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所写的同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改变而成的...
海归,曾是精英的代名词,拥有海归的光环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如今,对于海归来说,这样的“美好...
演员耿乐抵达威尼斯机场,他主演的电影《嘉年华》成为进入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电影。在...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新闻热线:
建站服务:
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图)
缩短被照时间 远离辐射源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具体来说: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数下降。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呕吐、腹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带来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0000:30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00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6:出现各种辐射疾病;10000: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5000:每年在工作中所遭受的核辐射量;700:一次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60:人体内的辐射量;10: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8: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1:腿部或者手臂进行X光检查时的辐射量。(注:这里使用的单位是毫雷姆(rem),现行单位为希(Sv)1Sv=100000rem)
核辐射对胚胎与胎儿的损伤。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核辐射的远期效应。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受核辐射污染后的后遗症问题。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另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
核辐射的危害原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ul_Moods").html(listvotehtml);
Page.onLoad(function(){
initfaceVote();
网友评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