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面屏电视pro的屏占比是不是越高越好?

什么才是真正的全面屏,这款屏占比超高的手机堪称真全面屏什么才是真正的全面屏,这款屏占比超高的手机堪称真全面屏巅峰数码百家号随着“全面屏”概念的兴起,今年下半年手机行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全面屏手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小编看着目前的全面屏手机,也于心中的全面屏手机有点大不相同,相信朋友们都看过科幻电影吧,电影中的全面屏手机就拥有100%屏占比,机身正面全是屏而且没有任何的边框。虽然我们知道受限于目前手机技术的限制,100%屏占比的手机还无法达到,但目前的全面屏手机也确实有失全面屏手机的水准。先来看看苹果首款全面屏手机-iPhone X,iPhone X采用“小刘海”的设计理念,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传感器与其他原件保留其中,而且iPhone X把“下巴”直接去掉,也极大的提高了屏占比,不过如果仔细看iPhoneX的外观,四周明显的黑边,确实有点扎眼,也与全面屏的概念大不相同。小米MIX2相比于上一代手机,机身尺寸进行了调整,但是其宽大的黑边和下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进,虽然说各大厂商对“全面屏”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小米MIIX2将主要的屏幕组件和排线都集中在下半部分,并尽量减少其面积,从而使得手机额头部分产生了无边框般的全面屏效果,但是留下了大下巴和四周的大黑边也不太符合全面屏的概念。小编认为只有高屏占比才符合全面屏手机的标准,由上面两款全面屏可以看出好像都有点差池。放眼整个全面屏手机,目前最高屏占比的手机是一款采用无边框+全面屏设计的努比亚Z17S,依靠无边框技术的努比亚Z17S实现了90.36%以上的屏占比,视觉效果十分惊艳,相比其他仅仅提高屏占比,而忽略边框存在的全面屏手机也最接近全面屏的理念。确实无边框+全面屏设计的努比亚Z17S也让我们在众多全面屏手机中见到了不一样的存在,努比亚深耕于多年无边框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全面屏时代的一个热门方向,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视觉冲击,小编认为要想称为全面屏手机,起码屏占比达到90%以上,也可以说90%以上的屏占比才是全面屏手机的标准。而且还要通过设计使额头”和“下巴”控制在狭窄的尺寸里,只有这也更接近全面屏的概念。小编在这里也希望其他手机厂商能够敢于突破,设计出越来越多更能称之为全面屏的手机,为我们带来极致的全面屏手机体验。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巅峰数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多年数码玩家,用最巅峰视野解读数码产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
& 《王者荣耀》对比大横评:全面屏视野真的更...
《王者荣耀》对比大横评:全面屏视野真的更大?
22:10:48&&出处:&&作者:暴暴
编辑:振亭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11-17][11-17][11-16][11-16][11-15][11-15][11-14][11-13][11-13][11-12]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全面屏是噱头?5 款手机对比后告诉你真相-ZAKER新闻
有人说全面屏都是噱头?现在智能手机上流行的硬件是啥?答案很简单——全面屏。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屏已经席卷整个手机市场,不管是上至八九千的高端机,还是低到一千出点头的千元机,全面屏都成了衡量一款产品前不前卫的重要因素。但这时候问题也产生了,全面屏真的不是个噱头吗?全面屏都是噱头?5 款手机对比后告诉你全面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整面的屏幕,用在手机上就是整个前面板都是显示区域,屏占比 100%。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全面屏还无法实现,因为前置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还有有出色的隐藏方案。距离传感器倒是出了一个超声波式,可以实现隐藏。听筒的隐藏方案倒不是没有,比如骨传导和悬臂梁压电陶瓷振动技术,但使用起来效果均不佳。现在用在全面屏手机上的隐藏式听筒也都是通过扬声器加导管来实现的。屏幕黑边另外,液晶屏幕四周会有一圈 BM 区,用于防止屏幕漏光,也就是我们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黑边。目前 BM 区还难以完全取消,努比亚 Z17S 上的双面无边框屏幕其实也有黑边,只不过是极窄,然后通过 2.5D 玻璃的折射,将黑边掩盖,从而形成视觉上的无边框。所以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屏占比 100% 还是比较难的。非全面屏和全面屏有着明显的差别用 " 全面屏手机 " 来称呼现在屏占比超过 80% 的手机其实也不足为过,其道理就如同我们称手机为智能手机但它并不智能一样,表达的是一种对产品特征发展趋势的描述。而且从视觉观感来说,全面屏手机确实带来了大视野的科技感。但很多人都在说全面屏是噱头,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全面屏适配任重道远。本次对比的 5 部手机所以本期发烧学堂,笔者选取了 iPhone
U11+、小米 MIX
2、努比亚 Z17S、vivo
Plus 五款在适配上有不错解决方案的手机进行对比,来看看他们的画面适配、交互体验,来说一说全面屏在现在到底还是不是个噱头。画面适配:全面屏并不怎么全面在全面屏这个概念出现之前,手机厂商们就已经将手机的左右边框做到了极窄,典型例子就是努比亚 Z9,但其在外观设计上也存在槽点,两边是窄了,上下宽度没什么变化,整体看起来反而不怎么协调。到了全面屏时代,显示区域再向两边拓展已经没什么可玩,所以我们看到全面屏,大多都是将屏幕加长,最常见的比例就是 18:9。HTC
U11+笔者选取的这五款手机,其中小米 MIX
U11+ 为比例 18:9 屏幕,努比亚 Z17S 屏幕比例 17:9,iPhone
X 分辨率比例 19.5:9,也就是说算上 " 耳朵 " 后要比 18:9 屏幕更加细长一些。其中分辨率最高的是 HTC
U11+,达到了 2K 级别,其次是 iPhone
X,分辨率 2436
1125,略高于 1080p。带 " 刘海 " 的 iPhone
X关于画面适配,手机和应用厂商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画面拉长。其实对于常用应用来说,拉长的屏幕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将界面充满屏幕即可。当然,iPhone
X 由于刘海的存在画面有些特殊,但这对应用适配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有效界面在刘海之下就不会影响阅读。iPhone
X 常用软件都已经适配在有些安卓手机中,我们会发现全屏显示的选项,隐藏导航应用画面充满屏幕,除了进入页面的画面会被拉伸外,应用内界面并不受影响。iPhone
X 在前期有不少应用界面不适配,屏幕上下都有很宽的黑边,但 iOS 的第三方软件适配并不会成为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目前来说常用的软件都已经得到了不错的适配。刚才我们提到了安卓应用开启画面的拉伸问题,屏幕拉长虽然对应用界面没什么影响,但却比较影响已有画面和游戏的显示。iPhone
X 的 " 刘海 " 设计更是成为影响画面显示的一大因素。
视频方面,笔者选用了优酷对 5 款手机进行测试。iPhone
X 视频画面HTC
U11+ 视频画面5 款手机的优酷界面都可以充满屏幕,iPhone
X 在视频画面表现上最差,黑边最多,其它四款安卓手机在播放《悟空传》时画面是可以适配全面屏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适配安卓全面屏,《战狼 2》就无法进行全屏播放,也就是说以传统画面比例播发的电影和电视剧,努比亚 Z17S 来播放黑边比例是最少的。开心消消乐还未适配 iPhone
X游戏方面,喜欢较老单机大作的朋友,如果你有强迫症,那么全面屏手机还真不是个好选择。因为没有自适应分辨率游戏的制作商基本上没有将这些游戏适配给全面屏的可能。所以手机厂商们给这些游戏画面的适配有三种方案,一是保留左右的黑边;二是将画面放大,上下部分看不到,比较影响操作;三是画面强制拉伸,画面出现变形。现在还没来得及适配的小游戏也是这个样子。iPhone
X 画面(当然在左边有个刘海)18:9 的屏幕游戏画面所以全面屏手机更适合玩当红网游的用户。笔者选取了当下较火的《王者荣耀》、《终结者 2:审判日》进行体验对比。目前这两款游戏在画面上都得到了良好的适配。iPhone
X 由于屏幕较长,画面两侧有渐变的黑色模糊效果,边缘地图隐约可见。据《王者荣耀》官方回复 " 考虑到 iPhoneX 屏幕分辨率的特殊性,为了使用户获得与其他机型相同的视野和游戏体验,我们用渐变加黑的方式,将两边进行了模糊处理。" 所以从画面上来说,屏幕越长的显示越有优势。人机交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屏幕尺寸和屏占比上升的同时,原有交互已经不适合现阶段使用,显然在做全面屏时厂商们也意识到了这点。本次笔者挑出这 5 款手机的依据就是他们的全面屏交互方式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上滑停顿进入后台iPhone
X 的交互变化是最明显的,苹果终于在这款手机上改变了用了好多代的交互方式。应用界面底部上滑可以返回桌面、底部上滑停顿进入系统后台、底部左右滑动切换应用、底部下滑触发悬停、刘海左侧下滑呼出通知栏、右侧下滑呼出控制中心。可以说是一套比较完备的交互体系。HTC
U11+ 的导航栏设置HTC
U11+ 的交互也相当有特色。下部导航栏三大按键必须保留,在应用界面长按多任务键可以分屏;向左滑动还能呼出另一个功能栏,用户在这里可以找到隐藏导航栏开关、录屏、截屏、锁屏,呼出通知栏快捷按键。Edge
LauncherHTC
U11+ 最出彩的莫过于 Edge
Sense 边框触控功能,在机身下部拥握压区域,一定力度即可唤出对应功能。最经典的功能是 Edge
Launcher,触发后屏幕上方显示日历,大拇指端设有快捷按键轮盘,左右滑动切换左右位置。当然,边框触控功能也可以自定义,而且可以调节触发力度。可以说,HTC
U11+ 的 Edge
Sense 是笔者见过的最有趣的交互方式。小米 MIX
2 的悬浮球小米 MIX
2 的交互相对传统,除了可以隐藏的导航栏,还设有悬浮球交互。悬浮球可以通过点触和滑动实现交互,点触需要两步完成交互,滑动相对简单一些。· 悬浮球滑动不同方向的功能可以自定义,不用时会自动隐藏。清理后台用在努比亚 Z17S 上的交互,经典操作就是 FiT 交互。发展到努比亚 Z17S 这一代,FiT 交互已经升级到了 3.0 版本,智慧卡片可以全局呼出,边缘上滑 / 下滑可以对应用进行切换;边缘反复滑动可以清理后台;边缘双击可以实现快速返回,并新增了双击出现悬浮球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两边上下滑动调节亮度。除此之外,努比亚 Z17S 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 Home 位置上滑可以实现快速分屏,十分方便。上滑交互vivo
Plus 上的全面屏交互是这里边需要学习成本最低的。关闭传统导航栏后,从屏幕下方的左侧区域上滑呼出带有应用后台的控制中心,中部上滑回到桌面,右侧上滑返回。左右功能可以互换。为了避免误差导致的返回和退出,用户可以针对自定义应用开启全屏界面的两次上滑来实现交互功能。交互对比:iPhone
X 不是最好的刚才说完了各自的交互体系,这些交互体系在设计之初的概念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否则很难有这样的功能表现。但设计归设计,实用归实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偏离设计初衷的时候。现在我们就来聊聊他们的交互体系各自存在的弊端。iPhone
X 的起始交互区太靠下,操作不方便iPhone
X 的交互的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但使用起来却也是最蹩手的。原因就在于触发交互的起始位置太偏下,正常握持手机时,大拇指需要活动到最下方才能够得着;而且触发悬停的手势是往下滑动,触发的起始位置也要求较为准确,容易造成误触发;后台的唤出需要停顿,彻底关闭一个程序也需要从后台长按后关闭,操作效率较低;取消 Home 键后功能向电源键转移,电源键功能集成太多反而把最基本的长按关键改成了长按电源键 + 音量键关机,学习成本较高。笔者使了一个吃奶的劲儿,然而还没到头。。。HTC
U11+ 的导航栏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功能也够强大,这里没什么槽点。它的槽点就在于 Edge
Sense 边框触控需求的力度不小,即便触发调到最低,所需力度也会达到造成手颤抖的程度,手劲小的妹子购买前需要注意。想把隐藏的悬浮球拉出来,结果锁屏了小米 MIX
9 系统修复了状态栏无法手动隐藏的问题,方便不少。悬浮球功能相对传统,但问题就在于点触不方便,滑动时容易误触,尤其是在隐藏呼出的时候,想要精准控制得多加练习。另外隐藏后会有半弧图形,不适合强迫症患者。话说回来,估计强迫症患者也不会选择三边窄、下边宽的小米 MIX
2。只想翻个页,结果把智慧卡片拉出来了努比亚 Z17S 的 FiT 交互并不是头回见着,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有个问题就是 Fit
3.0 集成功能太多,一个边框通过不同手势就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这就要求对边框处下手的位置准确。如果不准确,就会出现其他的操作。比如本想左右滑动桌面,结果手指太靠边缘,呼出了智慧卡片;本想边框下滑切换应用,结果手指太靠里呼出了通知栏。也就是说,Fit
3.0 虽然好用,但在用之前需要多加练习,精准下指,才能百发百中。没找着后台的看这里vivo
Plus 可以说是这里边学习成本最低的,只要底部三个位置上滑即可实现对应功能,不过想要控制后台应用只能通过集成后台的控制中心。最后总结一下:独特交互易用性排行:vivo
努比亚 Z17S
2。独特交互趣味性排行:HTC
努比亚 Z17S
2。所需学习成本排行:努比亚 Z17S&
Plus。写在最后回到文初的问题,全面屏到底是不是个噱头?以目前的适配水平来说,还有一定的噱头成分,但各大厂商都在为全面屏努力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资源将更多的适配全面屏,手机市场将是全面屏的天下。不过全面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各家的交互方案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彻底进入全面屏时代后,各家手机的使用壁垒会越来越高,想要换别家手机的学习成本会逐渐增高。而在各家的操作体系都还未完全成熟的当下,正是各家吸引忠实受众的关键时刻。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未来手机交互的简易性或成为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的交互向着简易化、趣味性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数字尾巴2小时前
腾讯数码 2小时前
数字尾巴4小时前
腾讯数码 4小时前
腾讯数码 9小时前
腾讯数码 10小时前
数字尾巴11小时前
腾讯数码 9小时前
极果3小时前
电脑领域HKEPC3小时前
极果6小时前
雷科技6小时前
极果7小时前
腾讯数码 12小时前
腾讯数码 13小时前越贵的全面屏越好吗?这款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有话说越贵的全面屏越好吗?这款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有话说重装瓢虫百家号进入2017年年末,各大手机厂商都主打全面屏这张牌。全面屏手机的到来让众多消费者犯了难,单从价格上来看3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价格就让消费者捉摸不透,是不是价格越高的全面屏手机越好呢?消费者在面对各种品牌的全面屏手机时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全面屏手机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这四款全面屏手机。一、努比亚Z17S首先来看下努比亚Z17S,仅2999元起的价格可以说是下面这几款全面屏手机中性价比最高的,努比亚Z17S的屏占比高达惊人的90.36%,给用户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采用酷炫的曲面炫光3D玻璃设计的机身工艺精湛,相比金属材质的机身更加灵活多变。在拍摄方面,努比亚Z17S秉承了努比亚拍摄的传统优势,支持全像素多点对焦,并可实现最快0.03秒快速对焦。同时努比亚Z17S还融入了努比亚独家的NeoVision7.0影像引擎,拥有媲美单反的拍摄效果。努比亚Z17S采用高通最顶尖的销量835处理器,最高支持8GB的超大内存,硬件配置自然不用说,而在内置NeoSmart智能引擎的支持下,更是把强悍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手机越用越快,越用越流畅,同时针对大屏手机单手操作难的情况推出了“逆世界”功能和FiT手机交互系统,也为我们的日常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二、华为Mate 10其次再来看看华为Mate 10,这款手机于10月20日刚刚上市,3899元的价格让消费者还是比较能接受。设计风格和上一代Mate 9保持一致,主要在屏幕上动了手脚。作为华为今年最强的旗舰机,华为Mate 10拥有80%的屏占比。在手机背部,华为Mate 10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撞色设计,将摄像头区域的颜色和手机其他部分明显区分开来。采用竖立的摄像头设计方式,如果没有强迫症的朋友还可以接受。有网友说这款手机在光线稍暗的情况下拍照,容易出现过曝的情况。看来拥有徕卡摄像头的华为Mate 10后期调教还是略有瑕疵。三、三星 Note8三星 Note8有着浓厚的商务气息,想必是商务人群的首选。出色的工艺设计和硬件配置是这款手机的优势,三星Note8是三星首款采用双摄镜头的手机,6.3英寸的全视曲面设计是三星主打的风格,6GB+64GB的存储空间能满足日常用户的需求。同时三星Note8还延续了虹膜扫描与指纹扫描这两项生物特征识别功能,加上IP68的防水等级让这款手机名不虚传。让人头疼的问题还是在续航方面,续航依然是三星的短板,这款手机近7000元的价格起,也将众多消费者拒之门外,还有就是三星手机“系统负优化”的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虽然三星Note8全新的UI设计确实让人感到未来感满满,不过在使用时却会被一些无缘无故的卡顿及掉帧恶心到,而且与国产手机深耕于本地化的UI相比,三星手机也没有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设计一系列贴心的功能。四、iPhone X再来看看被称为世上最贵的全面屏手机iPhone X,iPhone X一上市就被网友吐槽,巨丑的齐刘海在网上引来一片唏嘘声。在价格上目前已经炒到了1万好几,更多的网友也只是路过吧!作为手机行业中的巨头,苹果每发布的一款新机都受到网友们的高度关注。这款手机的性能和配置算是目前手机中的机皇,iPhone X独特的面部解锁技术让用户也是喜忧参半,同时引发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担忧,苹果声称,面部数据只会存储在本地手机上,而不会在公司服务器上进行汇编。看到iphone X的齐刘海又让我深深的想起了乔帮主。以上四款全面屏手机你更中意谁呢?相比而言,笔者觉的努比亚Z17S综合而言更值得购买,无论是性价比还是硬件配置拍照体验,都达到了顶级标准,如果有朋友跟笔者的想法一样,可以通过11月1日在官网、京东、天猫、苏宁上购买,喜欢这款手机的朋友千万别错哟!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重装瓢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数码达人,用独特视觉分享数码体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责任编辑:周锦秀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编辑部电话:010-
投稿邮箱:.cn
在线客服QQ:
版权所有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孟雷 律师
提供宽带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全面屏电视pr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