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芯片为什么要研发麒麟

海思麒麟是华为研发的吗?_百度知道
海思麒麟是华为研发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海思麒麟处理器是华为的呢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白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并不只有麒麟:解读华为海思
> 并不只有麒麟:解读华为海思
并不只有麒麟:解读华为海思
  上个月,IHS发布了全球前25大半导体厂商排名,由于过去两年频繁的并购和厂商策略转型,榜单上的名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榜单上我们看到了排名23的是半导体,作为一个唯一入围的大陆半导体厂商,的表现真可谓了不起。本文引用地址:
  据不负责任传播,任老板有一次在研发的沟通会上说,的芯片要开发,哪怕只做备胎,也要投资做芯片业务。
  今时今日的成绩,证明了海思的正确性。
  了不起的海思
  华为海思成立于2004年,多年来集中在芯片领域的研发。近年来,借着智能手机的东风,海思麒麟芯片走进了大众媒体和消费者的目光,但海思生产的并不不止手机处理器。
  据不知名人士俱备,海思的芯片解决方案有光网络、无线芯片、视频编解码芯片、基带芯片以及K3系列芯片等,其中大部分芯片用于华为内部的产品如光网络产品、高端路由器等,也有一部分如视频编解码芯片用于外销,市场占有率还非常高,据说已经占到全球70%的市场份额(没有考证过)。
  成立十几年来,华为海思在芯片方面已经逐步体现出价值。比如说,在路由器业务上,华为在2013年11月发布的一款400G骨干路由器产品,成功商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双11&购物节,比以往一路领先的美国思科公司早一年以上。究其原因,海思在路由器芯片上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比如,在4G手机市场,中国移动此前对其4G手机终端选型时,最终入选产品的芯片供应商,除了高通、Marvell之外,就只有华为海思。由于联发科的4G芯片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商用,很多手机厂商的芯片供应受制于高通,而华为则可以藉由海思的芯片支撑推出手机,硬件性能不逊采用高通公司高端芯片的产品。
  而在4G核心专利上面,联发科还比不上海思,少太多了。摊开4G的标准专利分布,除了高通、诺基亚、三星等大厂,华为也占近10%,&但前十大的排名中,看不到联发科。&从联发科向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提报的4G标准关键专利来看,占比低于2%。
  据接近海思的人士透露,目前海思的团队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服务于系统设备业务、手机终端业务、对外销售部分。
  其中,对外销售的主要是安防用芯片和电视机顶盒芯片,尤其在国内安防市场的占有率极高,已经超过德州仪器成为第一名;团队规模最大的是服务于系统设备的团队。
  业界之前流传过很多有关海思的笑话,最典型的一个:据说海思成立之初,任总给海思定下的目标是尽快实现营收超30亿、员工超3000人,结果是第二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却迟迟不见没有实现,每当面对外界的质疑,海思员工给出的答案一般都是:做的慢没关系、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只有有时间,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
  曾有华为员工抱怨,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在为运营商提供最先进网络设备的同时,却不得不拿着竞争对手的手机进行网络测试,原因很简单,华为没有自己的核心芯片,不清楚这是不是任正非力主坚持投入海思的主要原因,明显的是,一旦华为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将有力地促进电信设备及终端的协调发展,这一点与三星、苹果投入芯片设计只是为了提高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不同。
  过去的实践也证明了任正非的策略没错,作为电信行业发展的前沿厂商,过去几年华为不仅在LTE上处于领先地位,LTE核心专利数量位居全球前列,在LTE芯片设计上也终于赶了上来,并在Cat6上实现了超越。
  海思之所以能够在LTE芯片上异军突起,也与华为作为电信设备的领导厂商相关,华为能在4G专利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与其行业地位决定了有更多机会参与标准制定有关,正是因为华为作为最先进电信标准的参与者,使得海思有了在LTE上突破的可能。
  八年磨一剑,华为海思的经历证明了要在集成电路领域领先,需要的是不仅仅是顶尖的人才、巨额的投入,还需要足够耐心的坚持。
  多年的投入,海思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14年收入为26.5亿美元,到2015这个数字则上升到31.2亿美元。
  为什么不应该喷华为海思
  来到手机处理器上,很多人会因为海思用了ARM的公版设计,从而喷华为海思不是自主技术,然而喷主们,你真的懂手机处理器?
  目前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经细分,以前Intel那种覆盖了架构,设计,晶圆生产的企业已经买少见少了。现在流行的是fabless做设计,而foundry做生产,前者的杰出代表是高通,后者的最优代表是台积电,而ARM作为一个IP核提供商,是最重要的一环。
  IP核分为行为(Behavior)、结构(Structure)和物理(Physical)三级不同程度的设计,对应描述功能行为的不同分为三类,即软核(Soft IP Core)、完成结构描述的固核(Firm IP Core)和基于物理描述并经过工艺验证的硬核(Hard IP Core)。软核就是我们熟悉的RTL代码;
  固核就是指网表;而硬核就是指指经过验证的设计版图。ARM还是以软核为主的。直接拿到RTL的。
  大家熟悉的ARM授权的软核,在华为拿到后,它只规定了CPU的指令集,好比建桥,它只告诉你桥应该建多长、多宽、大概长什么样,但是具体细节没有,不告诉你电路在芯片上怎么摆放,怎么连线。所以说华为能够做出相关的产品也有很深的技术积累。
  而手机处理器也并不是单纯的CPU,而是soc芯片,这里面包括了cpu,gpu,通讯芯片,定位芯片,蓝牙,wifi等等。
  你买来架构,你还只是个CPU,一个AP需要搭配很多周边器件,GPU,LCD,USB都需要集成,至于集成什么是需要看你产品定位,需要什么功能,把这些东西都买齐了,你可以开始建模了,所谓建模就是把这些东西连起来,验证功能的正确性,然后用FPGA来验证硬件,FPGA没问题了,把生成的网表文件交给台电,中芯去代生产。流片回来之后,开始点芯片,移植操作系统,托Google的福,android已经把90%以上软件工作都已做完,软件生态系统也已经建好,当然你要用其他的操作系统你就得衡量一下工作量。后面就是用这个AP去搭配外设去生成终端消费产品了。
  目前流行大厂AP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高通强在通信,做手机,特别是3G手机,你绕不开他专利,都得交份子钱,和基带集成好。MTK强在集成,廉价的生态系统,出货快。其他的都是小鱼小虾,宣传的不错,都有自己的卖点,但是量不大。
  华为能够在这些不同的工艺和集成过程中做好了平衡,这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另外手机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是基带。
  基带负责将从ap发送过来的数字信息经过处理后通过模拟信号发送出去,反之亦然。这里面难点就太多了,写几本书也写不完,特别是射频这块。
  技术上花钱花时间还能解决,还有更重要的专利和全球运营商的兼容性测试,没用大量的出货,很难把成本摊薄。
  现在基带处理器已经没几家能玩得起了,无论是老牌的德州仪器,博通,还是新进的nv,都纷纷割肉撤退。目前主要还有高通,联发科,海思和展讯在角逐,但很快就会有人掉队,芯片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完蛋。
  高通可谓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买基带送CPU的的美名可不是浪得的)
  然而华为也一直在做巴龙基带芯片,而且还是相当成功的,以前主要用于数据卡上。终于在2014年,华为把巴龙和K3合在一起,开始做SOC,就是把多个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去,K3甚至只能叫做AP而不能叫SOC,这才有了K910和K920的问世。
  华为真正核心价值力的,是海思基带芯片Hi6920, 要能支持2/3/4G,要把3gpp协议读透,然后结合写软件,结合硬件DSP,这真是不坐几年冷板凳做不出来的。
  在去年,华为更是推出巴龙750基带,有媒体甚至喊出了碾压高通这样的口号。
  Balong 750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支持了LTE Cat.12、Cat.13 UL网络标准,理论下载速率高达600Mbps,而上传也达到了150Mbps。
  相比之下,高通最新的MDM9x45也仅支持到Cat.10,下载450Mbps、上传100Mbps,而联发科预计年底才会有Cat.10基带。
  事实上,LTE Cat.12的下行速度就已经提升到600Mbps,不过上行只有100Mbps,而华为没有满足于此,Balong 750突破达到了150Mbps,从而符合LTE Cat.13 UL上行标准。
  据华为介绍,Balong 750能够根据运营商的频谱资源和网络覆盖,通过2CC(双载波)数据聚合、4x4 MIMO多入多出技术(一个无线信道中堆叠4个空间流),或者4CCA(四载波聚合)技术,提供高达600Mbps的下载速度。
  一般来说,运营商都会有至少两个频段区间,但每个频段带宽资源有限。频谱较少的运营商,需要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提升LTE网络容量,达到更高的下载速度;即使是频谱较多的运营商,也需要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提升网络覆盖,实现真正的网络无缝联接。
  针对频谱资源较少的运营商,Balong 750会采用2CC+4x4 MIMO技术,使下行速度达到600M针对频谱资源较多的运营商,则会采用4CCA技术,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能力。Balong 750也是目前唯一一款支持4CCA的基带芯片。
  华为海思作为国内半导体领域一个代表厂商,是毋庸置疑的,展望未来,海思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让我们翘首以待。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为什么华为要花15亿人民币只是为了研发一个麒麟芯片?为什么华为要花15亿人民币只是为了研发一个麒麟芯片?曝光技术百家号手机作为目前科技水平的集大成者。一个巴掌大的屏幕下方隐藏着数以万计你看不见的芯片。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曾在节目里透露过,一款手机的造成,要和几百个供应商进行合作。要是中间有一个供应商掉了链子,那么手机批量生产就不能正常的上市。而手机里面,与性能几乎直接挂钩的则是芯片。目前世界上真正有批量生产芯片能力的生产,只有苹果、三星、高通骁龙和华为。(小米的芯片还没有批量投产,所以不纳入讨论范围)这几家公司都是斥入重资投入,而华为更是投入了15亿的人民币,只是为了研发一个指甲这么大的芯片。这真的值吗?原因有以下的几点:一、芯片几乎是决定了手机的大部分性能,能不能顺利流畅的运转大型的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芯片的品质。如果芯片不够好,即便后期优化再多,也只是在表面。二、用别人的要给专利费。国内手机长期都受高通骁龙芯片的遏制,每款新机的出现都要付给高通公司高额的专利费用,手机还没卖出去,就要损失一大笔钱了,相当不爽。三、与自己手机可以高度融合。由于是自主研发,可以放很多精力去适配自家的手机,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你觉得华为为什么要花15亿只是为了研发一个小小的芯片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曝光技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创新创业与互联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帖子正文
与自己较劲:华为麒麟芯片的成功之道
在智能硬件风生水起的时代,大有&得芯片者得天下&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想要抓住这颗&芯&,只有真正的拥有了自己设计研发出来的芯片,手机厂商在研发手机或者智能硬件时,才能够随&芯&所欲。华为麒麟:让普通用户享用尖端技术在中国芯片行业中,华为麒麟一直是个标杆。事实上,华为从2006年开始启动智能手机芯片的开发,到2008年发布首款手机芯片K3V1,再到2012年推出体积最小的四核处理器K3V2并实现千万级商用;从2013年进一步明确采用SoC架构,推出支持LTE Cat4的麒麟910四核处理器,到2014年推出全球率先支持LTE Cat6标准的麒麟920芯片,再到2015年推出业界首款16nm FinFET Plus工艺的SoC--麒麟950,以及成功布局中端芯片,于2014年12月发布了业界首款八核64位LTE多模手机芯片麒麟620,2016年4月发布业界第二款商用的16nm FinFET Plus技术的SoC芯片--麒麟650。华为在手机芯片这条路上一直勇往直前,不断寻求突破。回顾华为麒麟发展的这几年,真的是面对每一次尖端技术的挑战,都在不断突破。但同时,华为麒麟还致力于将尖端技术带给普通用户,让他们享受到由此带来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最佳体验,这也成为华为麒麟的基因。华为麒麟多年来,一直都在和自己较劲,让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高科技的甜头成为其为之奔赴的使命。
例如,在制造工艺方面,目前在主流手机芯片领域,高端阵营采用16nmFinFET plus工艺并且量产的有苹果A9、麒麟950,采用14nm的有三星猎户座和高通骁龙820处理器;而在中端芯片产品中,高通的骁龙650、652处理器还在采用28nm工艺,联发科的处理器也多采用20或28nm工艺。麒麟650在中端手机处理器领域却拔得工艺头筹,采用旗舰处理器所采用的16nm FinFET plus工艺,至少领先竞争对手半年以上的时间,主要是由于华为麒麟在用户体验上的持续追求,让千元机的用户也能享受尖端工艺带来的&红利&。就在6月6日开始的荣耀畅玩5C人机耐力大比拼中,荣耀畅玩5C获得了待机7天依旧剩余75%的优异成绩。举办方荣耀表示,该机坚持到618&完全不在话下&。取长补短:自研CDMA,支持全网通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发布的麒麟650支持CDMA模式,实现全模全频段任意切换。自此麒麟系列芯片都可以支持目前所有移动通讯的网络制式了。自研CDMA基带在功耗、性能、稳定性等多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讲一下CDMA这段曲折的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业界支持CDMA制式的主要是高通和威盛。2015年MTK买了威盛的授权,做二次开发,拥有了具备全网通能力的SoC芯片。Intel收购了威盛,拥有了基带。一般手机厂商在研发全网通手机时,基本上都采用高通芯片,或者搭载其他芯片再外挂威盛CDMA的基带;后来有厂商采用MTK的全网通芯片。华为手机在采用麒麟650之前的芯片做全网通手机时,就是要么外挂威盛CDMA基带要么转换成高通全网通芯片。而现在,麒麟650完全自主研发,重新搭架构,做代码,将CDMA作为模块集成麒麟芯片里,拥有了全网通能力,此后采用麒麟芯片的手机就全部都支持全网通了。这是麒麟芯片的一大里程碑式的进步。也许有人会问,华为麒麟为什么以往没有做CDMA而现在才做?这个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背后有更加复杂的知识产权交叉授权。随着华为公司对于全球技术通信技术的贡献的增长,其专利组合占比从2G时代几乎没有,到3G时代的5%,再到4G时代的15%,华为底气越来越足。15%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整个4G产业链中,全球大的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等,几百家有了吧,而华为占据约六分之一的专利贡献,这是很不简单的。这就是华为麒麟自研全模制式的底气。所以,在6月12日荣耀5C全网通版发布会上,华为Fellow艾伟先生骄傲地说:&今天我们正式对大家宣布,我们的麒麟系列已经可以支持目前所有的通信网络制式。&作为一位&从业20多年的通信行业工程师&,艾伟的骄傲不无道理,但这一路走过来的艰辛,也许只有他最能体会。
一如既往:通信技术领先,拒绝伪基站关于通信技术,大家猛的一看无非不就是我们日常接电话打电话嘛,这又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手机连网的速度和通话质量是用户直接能感受到的,运营商为了给大家带来更便捷的网络服务,不断的升级,从2G到3G,再到4G,未来可能还会到5G。华为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通信领域耕耘,从最初的程控交换机,到现在的4G VoLTE,29年的通信积累,协同电信运营商一起,不断突破通信技术。这里笔者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华为差不多上个世纪末就开始设计3G系统,当时的情况就好比一个人在跟多个竞争对手同时爬一座没有人爬过的山峰,谁先登顶就代表谁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那个时候没有任何地方能买到3G终端,没有终端就没办法联调3G系统,华为只好自己研发出3G终端,比较笨重。当时华为工作人员只能背着笨重的测试机器,南征北战,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做联调。后来开发4G通信系统时,这样的情况又出现了一次。所以说,正是华为十几万员工这二十几年的持续追求和努力拼搏,才造就了华为现今在通信领域的地位。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事做人都亦如此。
近年来,通信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一些不良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垃圾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等问题十分严重。而这些电话和短信,大多都是通过伪基站发送出来的,普通用户根本无法辨识。就在前几日,笔者收到一个短信,提示本人的银行卡达到XXX积分,可以兑换手机话费,让登录其提供的链接进行操作。乍一看短信内容非常真实,因为发送短信的号码是银行的正确号码,内容叙述口吻完全和银行一致,如果不多留个心眼,毫不犹豫的点击进去,就会上了伪基站的当,被盗窃银行卡号和密码等。新闻报道里因为此类事情导致的经济损失案例数不胜数,少到几千多至十万、甚至百万。那么肯定有人会问:&手机明明开启了手机防护功能,为什么还是能收到诈骗短信?&正常情况下,基站为了确保服务,保证所有基站之间保持良好的覆盖和有效的接通率,所以它的信号强度通过优化是有逻辑的,不会一味提高信号强度。华为麒麟在芯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正常的基站特征和伪基站特征区别开,始终确保手机停留在合法的基站正常网络下,这样就可以屏蔽伪基站发送过来的短信和电话了。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些疑问,为什么华为麒麟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能够做到一步步突破,一次次成功,从一名追随者到勇往直前的时代引领者?厚积薄发:持续投入,&端管&协同首先,华为在芯片领域可谓是下了&血本&,庞大而且持续的资金投入,每年保持销售收入的10%~15%投入研发,推动着芯片产业艰难前行。就拿苹果来说,作为全球智能手机龙头也没有实现基带技术的自主开发,当年博通就是因为烧不起每年十亿美元才放弃手机处理器研发的。而华为在这方面则是持续大投入。其次,是在通信领域长期积累。全球通信技术是在不断演进的,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能深刻理解技术的优势,才能实现差异化的创新。基于麒麟芯片的手机可以实现高清语音、低延时、高速行进中的通信稳定、伪基站识别等,都需要大规模网络商用积累。最后,将移动端和网络端互相打通。基带的先进特性要达到商用水平,必须完成端到端的验证。在这方面,华为网络产品线与芯片设计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及时获取先进特性的最新软件版本,进行测试、修改和互动,这个优势是其他任何竞争对手都不具备的。博观约取:成功光环背后是千万华为人对梦想的全情投入移动通信产品的测试跟其他产品不太一样,要求大量的外场测试,而不是仅仅在实验室里测试。而在全球不同的网络现场里,在不同的协议配合情况下,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华为麒麟在产品测试中,还有着不一样的坚持与执着。为了使产品达到性能最优,华为麒麟始终保持200多人的外场队伍,不停地在全球3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40多个城市里去做外场测试。还记得有一次笔者在乘坐广州到上海某高铁时,发现一个人背着很奇怪的包,不停地拿手机在搜索着什么,行为怪异。通过攀谈得知,他是华为的一名技术人员,刚才的举动是他正在测试这部高铁上信号接收情况。据他介绍,像他们这类的外场技术人员很多很多&&有可能在某座山底、某座高架桥下、甚至在野外丛林中,看到的那些背着包跋山涉水&找信号&的人,就是他们了。成功就是与自己较劲,认真走稳每一步就像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发言一样&&&我们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而华为麒麟这几年取得的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技术的研发,认真走稳每一步,与自己较劲,做出好产品。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14)
发表于: 11:38:55
说真的,我很喜欢麒麟950的
发表于: 11:39:10
华为这么多年的努力,相信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半导体经验为0到现在的麒麟950系列,相信华为,相信国产芯
发表于: 11:39:14
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技术的研发,认真走稳每一步
发表于: 11:39:18
CDMA的技术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还在这上面投资真的很用心
发表于: 11:39:44
这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值得了
发表于: 11:39:47
前几日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看到了任正非讲话,期望国产的崛起
发表于: 11:39:52
华为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
发表于: 11:39:56
华为荣耀玩家飘过,表示比小米好用
发表于: 11:40:01
不断突破才能创造更好的
发表于: 11:40:22
16nm在这个千元级上的使用足以说明华为的诚意,起码气态已经摆出来
发表于: 11:40:26
我看到了国产的强大,支持华为
发表于: 11:40:30
伪基站垃圾短信太坑人,还是尽早过滤,拒绝这类事情发生
发表于: 11:40:33
华为麒麟这几年取得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就是之前投入的研发很大资本
发表于: 11:40:36
骁龙的千元级使用起来非常不爽,经常卡顿就不多说了
发表于: 11:40:40
麒麟芯片笑傲手机行业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上市时间:2018.03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8.02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8.03
上市时间:2018.02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8.03
上市时间:2017.12
上市时间:2018.03
您已经签到了,请明天再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麒麟是自主研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