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国之后的人,很容易被感动流泪的人变成两类:一类更「西

(一个怪人)
(一位父亲)
第三方登录:  学动画一定要出国吗?这是普遍困扰国内动画人和很多动画爱好者的问题,那么,今天wuhu君请来了国内非常优秀的动画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到底要不要出国?
动画帮创始人,互象动画总导演
《哐哐日记》、《泡芙小姐》动画总导演
(点击可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出不出国完全结果导向,现在已过了跟风赶时髦的时代。要看你自己的目标,对自己在动画创作或行业的定位。
  如果搞独立创作,实验或个人化的动画,国外能开拓些视角,动画创作也能打开局限性。当然,有了网络,你也可以看世界,只不过现场感还是不一样的。
  文化,从深入持续的角度来说,离开母语文化本体,尤其在作者成长期,是不利的。
  如果致力于产业动画,技术层面国外更适合深入学习某个专业领域,这是国内相对欠缺的。但如果从产业和策划及导演创作的角度,国内的现场是你不应该错过。
  当然,我这里说的国外也只是说到泛泛的欧美,日韩以及其他国家各有不同了。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
(点击可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可以出去开开眼界,但是不要指望能学到啥实质性的技术问题。因为外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考试时就已经把你定义为已经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了,真是来“研究与创作的”。
  建议先工作一年再去,第一攒点钱,第二明确自己要去学啥,千万别人家出国你也出国。
动画学术趴创始人
  我认识在国外学动画的人并不算特别多,但就我所看到的来说,我觉得他们确实都是学有所成,作品入围了很多国际知名的动画节。
  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都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出国。从最实际的、功利的角度出发,那层“金”还是镀得上的。
  但我想这并不意味着出国就比在国内学动画好出一大截儿。最重要的还是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动画创作还是三分教七分练,多数时间还是要对着速写本、透写台或者电脑的,而不是对着老师和同学。而我不认为国外的电脑和国内有什么本质差别~
梦工厂动画导演
《红领巾侠》、《纪念日快乐》、《天外有天》导演
(点击可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插图为程腾兄作品)
  首先这问题我确实给不出答案,因为没法保证自己的答案正确,它只是在这个时间点适用于我,也许再过几年随着经历和心境的变化我的答案也会变。我只能在此分享一些自己目前已有的看法和经历,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参考价值。
  出国留学我觉得是一个经济成本较高的发展路线,以我比较熟悉的美国三年研究生为例,三年学费加生活费开销很容易达到100万以上,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相对便宜点,但差的不多,而且公立学校对国际生来说比较难考(因为福利要优先照顾本国人)。
  专业排名上也大多是私立学校占优。国际生上学没有贷款一说,艺术生也很难申到高额奖学金,所以这笔费用基本是要自己负担的。
  其次,针对出国读研的同学,在我看来动画是个相对偏实际操作的学科,在学校待太久并不一定是好事,根据公司和职业不同有时2-3年的工作经验可能比研究生学历更有价值。
  另外,很多人计划出国留学后留在所在国工作几年时间,但这其实也有难度。还是以美国留学为例,留美学生所使用的身份是学生签证F1,毕业之后学生签证结束,在找到工作转换成工作签证前可以得到12个月的opt(专业实习)。
  opt是你在没有其他签证时的合法身份。也就是说毕业生要在毕业后12个月内找到工作并成功拿到工作签证(其实实际操作时因为还有诸多手续,大约只有7-8个月),否则opt到期没能拿到工签就只有回国了。
  工签是需要公司申请的,而想要录用外国人的公司不仅需要花钱花时间来申请签证,而且还会因为录用非本地人多交一点税(美国对本地人的就业保护措施),是个赔本买卖,因此除非是这名员工十分拔尖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否则公司一定更倾向于录本地人的。
  最后最麻烦的是。由于每年工作签证的申请人数过多而政府也无法决定谁去谁留,所以干脆用纯随机的抽签决定…抽签抽中率逐年降低,据说去年是40%…也就是说就算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工作且实力强大公司愿意花钱花时间给办理工签也仍有可能因为rp不佳而不得不回国。
  当然在这些成本和风险之下,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动画并且因此受益,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在决定是否留学前一定要先搞清学动画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学完动画之后想做什么?上学并不是目标而是个途径。最终目标不同需要的实现途径也不同,而出国留学只是诸多实现途径中的一种。
  我开始决定出国是在大三2009年初,那时我刚刚做完自己的第一个动画短片《红领巾侠》,对动画这种表达形式有了一个懵懂的认识。
《红领巾侠》
  我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是做商业动画,于是开始往这方面努力。我当时觉得中国的武侠题材有很强的商业潜力,相比起日本美国欧洲的忍者,牛仔,骑士,海盗等题材,武侠的体系更加严谨和精彩。
  刚好在那时看到了Dreamworks的功夫熊猫1,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时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商业作品,把武侠这种元素用一种时尚的,娱乐的,国际化的手法表达出来。
  相比之下我心中所构想的作品实在太过狭窄。同时我也意识到那些真正强大的商业动画往往是各个地域,各个年龄共通的,它不应该被意识形态和地域文化过多的限制。于是我决定了自己的目标就是有生之年做出一部这样的作品。
程腾的《天外有天》荣获了当年学生奥斯卡奖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分析自己最欠缺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更广阔的视野,作为一个20多年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我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都太过“接地气”,我需要去接触其它的世界。了解其它文化,明白什么样的故事是能让全世界的观众一起笑,一起哭的。
  另一个是技术手段,不只是软件技术,还有叙事手法,如何让艺术和技术结合,如何调整内涵和娱乐的平衡,如何有效率的规划生产线,如何让产品和市场接轨等,这些都是商业动画需要的,也都是中国动画相对落后的。
  想掌握这些我需要的东西,我认为出国留学是最有效率的方法,而从我个人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判断,美国的三年留学帮助我接触,了解了新的观众,同时也让我有机会进入美国的动画电影产业区进一步的学习。我认为自己是在向目标前进的。
莱卡动画工作室动画师
(点击可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插图为徐宁兄作品)
  首先要明确,这个问题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人而异。下面我大概说几种情况。
  如果你已经在国内动画行业中有一定成绩和知名度,没有太大必要出国。因为你出国后难免和国内的行业逐渐脱节,一切从头再来,而你想在国外做出更大的成绩远比在国内难。
  如果你在国内什么都没学到,根本没有进入行业体系,不要出国。国外的基础教育远不如中国,基础好的外国同学都是出于兴趣从小自学的,而我们在这方面普遍比较差,你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永远追不上别人的节奏。
  如果你觉得国内收入太少,想出国多挣钱,更不要出国。首先国外影视动画行业饱和度高,优秀人才很多,一般企业不愿意雇用外籍员工,因为他们可能要因此交更多的税。就算你找到一份工作也是从零开始,在国外影视动画并不是高端行业,你会发现花了很多的学费,可是好多年都赚不回来。
  就算你觉得国内体质不好,受限制太多,也不要轻易出国。哪都有限制,只是方面不同而已。比如女权、残疾人、同性恋、种族、宗教等问题,以及严格的版权保护要求个人创作中每一条音频都必须是原创的。虽然多数是好事,但确实很难习惯。
  下面说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
  第一类,已经掌握扎实的动画技术,有独立制作的能力,但没有深入到国内制作体系。(入行太深会发现差别太大不好适应)
  第二类,还没上大学,但是对绘画等基础能力悟性比较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需要自知之明,什么都不会还自以为是就废了)
  第三类,已经有大量跨国合作经验,熟悉国外制作流程和风格。(如果有国外从业人员能帮你做推荐更好)
  再就是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一是财力,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出国会给家人太大的压力,因为国外娱乐行业的专业一般学费很高且奖学金很少。
  二是外语水平,不要指忘出国学语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教育比中国更高效,普遍费时费钱又效果缓慢。
  三是耐得住寂寞,出国付出很大,谁都不想浪费金钱和时间,所以绝大部分精力都要放在学习上,优秀的人都没时间陪你玩,跟废物玩你也会变成废物。
  下面说一些国内外动画专业学习和从业的一些不同,以供参考:
  国内大学普遍不重视技术,或者老师本身就不够专业,鼓励学生创作却并没有真正系统的创作理念。
  结果就是很多实力并不强的人非要当导演,当不上又不愿意从基础做起,最后只能转行。国外基础能力基本都靠自己,教学以引导为主,不限制个人风格,大作业都严格按照职业体系中的流程走,如果自己没把基础练好就可能完全跟不上节奏。
  作业完整性非常重要,不是说凑合出一部完成的片子,而是每个步骤都严格遵循行业规则不出疏漏,成片要在工业流程上够专业。
  就业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明确方向,不能什么都会却都不精,因为从业后要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极少有人以当导演为目的,毕竟凤毛麟角且需要有足够丰富的经验,起步还是踏实点比较好。
  如果想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的话基本是两种路线:
  一是用比较长的时间做一部足够惊艳的片子参加电影节,有机会得到比较体面的工作机会,同时风险也很大。
  再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主攻一个能力,在这一方面出类拔萃的话也不用担心就业。作为一个外国人如果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完成作业的话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以上就是我对出国留学的一些想法,以我在美国的留学经历为基础,仅代表个人看法,希望对有意向出国的朋友有所帮助。
  最后说两句,留学需要付出很多,若能在国外混好,所付出的努力放在国内也能混的不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选择。一旦确定了就坚持到底,过程可能不好受,但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等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什么都值了,加油。
Pinta Studios 联合创始人
《大圣归来》编剧,分镜之一
《小门神》故事板艺术家
《摇滚藏獒》故事板艺术家
(点击可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动画专业的同学,出国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但是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你想要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世界,第二是有非常强的自学和自律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可以在网上花相当少的金钱学到国外顶尖学校所能学到的知识,学习知识其实已经不是出国留学最重要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很好的动画院校,去这些学校最宝贵的收获应该是学习“如何学习”,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同学们一起互相学习,积累更多的资源。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相比国外趋于饱和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国内的市场和未来都要远远高于国外,包括好莱坞。
  一些同学会选择留在国内,更早的进入国内凌乱,却又日渐活跃,高速成长和充满未来的各个中小型动画工作室,在大浪淘沙中积累成长;
  一些同学选择出国继续学习,期望进入梦寐以求,技术实力扎实,管理健全,却也渐渐陷入创意瓶颈的知名工作室。该怎么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规划,无论怎样都请坚持梦想,不要委屈与外力,稳步前进,将来做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自由职业动画人
《wildfire》主创
法国哥布兰学院
  我觉得就是不管留学还是旅行,出国肯定是好的,接触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景物,看到不同的人,打开视线,这对人都是有好处的。人见的越多视野越广。但是没有需要或不需要,这没有直接关系。
  学动画也可以不留学,但是学动画肯定需要有强烈好奇心,极多的接触各种艺术和视觉,看很多书,和各种人交流,了解生活,需要思考。
《wildfire》
  国内获得这些不如国外方便,但不是不可能。 很多厉害的人也没有出过留学,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清楚想要什么,一旦目标明确往前走,自然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留学。
  结论是留学不是必须的,需要的是清楚自己想做啥。
上海戏剧学院动画老师
《再见雨天》、《每一颗星》导演
(插图为雅文的作品)
  留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并不只局限在专业领域上。因为留学的经历,也会对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对于我来说,在美国留学的里三年中是我人生里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它让我更加清楚地去思考,我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抛开大家都认为是好的大流,什么才是我想要认真去追求,去成为的。
  它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如果说在大学的四年是躺在树下享受的午后,那留学的三年就像是走在树荫斑驳的泥泞路上,只是拨开一层层的树叶后,看到了暖暖的太阳。也许我的专业知识提高的并不多,但是我收获了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 :)
  也许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以前以为出国留学只是意味着要去一个新的学校了,结果发现你的生活也会彻彻底底的改变。在陌生的城市,你需要独立完成生活上所有的事情,新的语言,新的朋友,新的宿舍,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是开朗活泼的人,勇于接受新的事物,也许你会处理的得心应手。但如果你是一个内向害羞的人,比如像我,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挑战。
  《再见雨天》
  形式化一些,先从专业方面说,国外的教育的确开放很多,你需要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曾经所有的基础上去超越,不断地把自己推向边界,打破自己给自己的束缚而去探索新的体验,它也许是一个想法,一个尝试或者是一个作品。
  在这边学生和老师有着更好的交流。南加州的老师们基本上都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战经验,曾经的作品都是家喻户晓的。虽然说在课堂上的内容都比较基础, 但课后有很多机会能与他们更加深入的交流,讨论。因为有一个好的导师比上一门好的课程更重要,因为你就是曾经的他们,他会引导你,纠正你,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你,少走很多弯路。
  在国外的资源并不像国内这么限制,它更加地开放,使你的眼界放宽很多。你会看到不同形式的作品,不同思想的作品,遇见不同风格的人,像一袋怪味胡豆或者是哈利波特里的怪味糖,总是不断给你惊喜和失望。
  在生活上,对于我来说挑战大于专业上。因为人是群居动物,走哪都想去融入。特别是在全新的环境里,你需要在保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同时去选择改变。也许你会遇见很多你不想去做的事和去见的人。心态,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如何去调整你的心态需要智慧。就像在隔壁高声歌唱的印度哥,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的声音会让你胃痉挛。但当你高兴时,他的声音就变成了清晨站在树枝上高歌的blue bird。
《每一颗星》
  所以对于同一件事物,你带这什么颜色的眼镜就会看到什么颜色的东西。用坚定的内心和智慧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必不可少。
  所以对于我来说,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愿意去迎接新的事物,尝试不同的东西,遇见不同的人,出国留学的选择是不错的。但是出国前要做足够的功课。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和风格,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课程安排。甚至是同一个专业,每个学校的教学特色各有不同。
  所以如果真的决定出国留学,那么就要对自己负责,足够的去了解你想选择的国家和学校。就像我选择去USC时,并没有做足功课。当我来到USC后才发现这个城市和学校并不适合我。所以选择自己适合的国家和学校非常的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未来的你。不过,你的每个一举一动,都关乎到未来的你, 还有你身边的人 : )
掉坑里的动画人
  因为我没出国留学过,没有经历不敢妄言。但是也多多少少去国外参观动画节。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钱的因素的话,还是强烈建议出国看一看(留学可能是其中一种方法)。
  其实论动画教学和技术来说,归功于互联网,国内的同学们实在不行靠自学也能学的不差,我有很多出国留学动画的朋友,尤其是本科国内读完后出去读MFA(艺术硕士)的,或多或少都表示国外教的对比恐怖的学费并不是那么值得,之前在国内都学过了。
  但是艺术的话是需要环境和熏陶的,比如我去昂西动画节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因为整体环境是大家多么热爱和尊敬艺术家,不受任何现在国内的繁华干扰,并且非常多样性。让你觉得,天啊,在那种环境下不出作品才是不应该的。
  然而国外留学需要经历的是从一个国内牛逼人到国外默默无名的nobody(小人物)的转变,因为国外油菜花的人太多,机会不像国内,只要稍微强一点就能出头,而且国外院校分的特别细,有的是纯艺fine art的实验艺术类学校,可能毕业就失业,有的是纯工业技术性学校为就业成为螺丝钉做准备的,有的是美式商业动画,有的是欧洲风格。
  经常会有师弟妹会冲着国外学校的名头去,但是去了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方向。想退学,但是想到已经付出一年几十万的学费,只能忍痛读下去。但是更多的是有许多我欣赏的朋友和师弟妹极具才华,可是没钱出国,只能在国内消耗他/她的才华。
  总之我觉得出国读动画是一个昂贵和奢侈的梦想,去了你会后悔,不去就会后悔一辈子。
  只是对比其他专业例如理工科,艺术类的选择成本和代价太过高昂,尤其是时间成本和代价太过于承重(例如我有朋友就是晚去英国留学一年,就因为英国签证政策改变无法拿到工签只能回国)。
  如果大家在适当的年龄有机会的吧,无论是参加学校的对外交流和留学都建议争取一下,但是如果错过了,就只能向前走不回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毕竟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美国method studios角色动画指导
  曾参与《沉睡魔咒》、《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蚁人》、《美国队长3:内战》、《久保与二弦琴》等多部 VFX 特效电影和动画的制作。
(插图为铭全兄作品)
  在展开话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动画人,出国留学学习影视动画制作与创作一部优秀的动画或者成为一个优秀的动画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动画是一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的手艺活。我始终认为任何企业和单位不能以“有没有留学经历&作为衡量一个影视动画人能力的标准。
  所以,接下来的内容,主要是对比国内外教育以及业界环境的情况,帮助大家分析一 下关于动画人出国留学的一些利弊, 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比中西影视动画,找一个自我定位。
  中国动画在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而遗憾的是,在辉煌的时期,没有太多的沉淀,没有形成系统的生产流程,没有与时俱进的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没有形成良性的、有规矩的、有秩序的产业环境,多数都是小打小闹,缺乏创作连贯性,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和投资回报,过分依靠噱头、明星效应、营销手段,追求画面浮华,不注重内容雕刻和内在修炼,急于求成,难以保证质量,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弊病,并在拉大着我们与其他国家在这个行业里的差距。
  所以说,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现在是属于在追赶别人脚步的一方,且内部环境难以为我们提供足够的、正确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因此,作为影视动画行业中的人,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出国留学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在这里,补充和强调的是,中国影视动画是有一定自身优势的,除了之前提到的艺术特点,还有在人力资源和市场,都具备成为影视动画强国和大国的潜力,所以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照搬照做可能是行不通的,这里比较推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应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既然已经说到了出国的必要性,那么接下来看看出国留学的目的性吧:
  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国留学成本较比以往降低了不少,因此,选择出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
  在国外学习、工作、生活多年后,见过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留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
  留学深造,由于国内一些教学资源有限,一些学科的先进技术或者理念都在国外,专业需要出国留学的,比如动画专业,学成后可能考虑留在当地就业的;
  出国镀金,国外的学位,国内吃香,出国拿个学历,日后考虑海归回国有一个较高的就业起步或者自主创业, 或者进入高校任教的;
  为出国而出国,看重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在家庭支持下,选择出国,为日后定居移民的,出国留学只是一种简单、快速拿到签证且能帮助融入当地环境的途径,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是被父母送到国外感受生活、丰富经历、锻炼自我的;
  公派出国或者交换出国的,通过国内学校与国外学校项目有条件的出国留学或者交流,费用上由于有国家项目资金支持,自己需要负担的开销较少,但学成后需要回国。
  以上列举的这些其实只是某一类人的一些出国的原因。原因是出国留学的动机,而目的则是通过出国留学想要收获的结果,或者说留学结束后的出路吧。作为影视动画专业方向的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在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这段时间,留学生们将面临留学生涯的第一次分水岭。
  一部分人,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归国就业。作为访问交流、公费出国的是为了履行留学合同,作为能够拿到公费出国的人,功底自然不错,归国后不乏进入高校任教、步入高企或者自主创业的人才,虽然短期的海外交流学习未必能够很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或者真正领悟到国外先进的治学工作理念,但走出国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拓视野,建立海外联系,日后在有较为牢靠的国内资源的同时,还能够享受潜在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甚至成为代表中方高校或者企业出访海外交流的代表;
  而看好国内就业市场的,则认为现阶段国内影视动画行业投入加大,就业、创业机会较多,先回国能够占据更多资源,巩固之前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通过在海外学习深造的技艺,相比国内同龄、同行人,获得就业、升职机会会更大一点。这一部分人较为看重国内资源和人脉对自身发展所能带来的好处,回国发展可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在思维构想和实战能力上可能较为突出,比如软件应用或者创作思路,但由于缺乏海外实战和工作经验,会影响他们的信服力,缺乏独立驾驭任务或者宏观管理、调配的能力,比如领导设计影视制作某环节中的标准化流程或者工具开发任务,因此,他们很难对国内影视动画行业发展带来本质的改变。
  另一部分人,则是选择留下寻找就业机会或者继续深造的。
  在很多国家都有对于国际学生在取得当地学位后享受的就业待遇,比如美国的工作许可证OPT,允许持有留学签证的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根据专业,0-12月不等的时效,部分专业也有延期条款),申请工作、实习,或者培训的许可证。
  由于国外行业普遍还是保持着透明的、公平的竞争,因此,有能力、有出众作品的人,自然更容易受到公司的亲睐。虽然,影视动画是一个不大的行业,但各大公司每年还是会保证一定的新老人员更迭,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或者短期工作的机会,比如Disney、Pixar、Blizzard、SideFX、Adobe、EA等制作公司、软件公司都有相关实习项目。
  通过这种实习、培训、工作可以真正感受到业界工作的氛围,接触远超出课本的、先进标准的制作流程,学习西方人对于创作的理念和态度。
  有一次这种经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就会被打开,找到自己在行业的定位和优势,人际关系网也会被打开,当然通过项目也会拔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丰富自己的作品集,而如果再有其它机会来敲门的时候,自己对于工作的性质、难度、好坏也能有一个判断。
  对于这一部分人,相比毕业就回国的人,出国留学的经历更为丰富和完整,他们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还有实战经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在国外业界的工作熏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国外最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接触更高层次的人,对于制作流程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上都有较好的把控,学习到国外严谨、专业的创作态度和精神,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如果能够吸纳或者邀请一部分这种人才回国,对于国内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是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促进作用的。
  然而,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签证问题,这也是毕业后留在国外寻求发展的人要面临的第二次分水岭。工作许可证只是一个短期的过渡签证,而非长期、正式的工作签证,所以,一部分的人会因为签证问题,面临不得不离开而回国。
  而另一部分幸运地取得工作签证的人,也不能有丝毫放松,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去赢得公司的认可和信任,保证工作稳定性,避免因失业而导致的签证失效。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日子里,这种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压力日后还会反复来袭,失业了怎么办?换公司签证怎么转?是否需要办理绿卡?是否需要选择加入其他国家国籍?
  在追求职业生涯或者一种自己想要生活的过程中,留学生们往往比一般留在国内的发展的人要承担数倍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对自我的要求,来自工作、生活,来自国内朋友、家人的不理解,还有一种压力来自于不对等的国内外对比,多数出国的人会发现与在国内的自己的同学和同龄朋友相比,无论是成家立业,还是致富发家,都会较为落后。
  面对是否回国或者取舍国内外资源时,也会带来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身处异国他乡,作为外来公民,使用非母语徘徊于职场与生活。在有限的人际圈中,有时或者孤独无助,有时不得不独自承担,去做一些在国内自己绝不会做的事,学习和了解一些自己在国内从来都不需要懂的东西。
  很多时候都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些都是顶着留学生&光环&的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但这种历练也造就了他们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在意志力、人格、素质、生活态度、思考问题的视角等等方面,可能会比不曾走出国门的人要强一点。
  总而言之,这里谈了这么多出国留学的原因和目的,是想让大家看清楚,出国留学是漫长而艰辛的路,这是一种人生的考验。从一开始,就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取舍,在机会成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出去看看、感受一下,如果能有一定工作经历那当然是更好了,这段经历会在今后受用多多;但不要给出国留学扣光环,无论是在职业发展还是在生活上,这都只是一种选择和经历。所以,对于有出国留学想法的朋友,建议在决定前理性思考,多多掂量,算算时间和经济成本,自己是否真正准备好去独立面对,有得必有失,切忌患得患失,切忌随波逐流。
  接下来,谈出国留学,中、西教育对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其动画专业,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软硬件条件,在全国应该是非常优秀的。然而,回想当年,最让我印象深刻和喜爱的几位老师以及在动画节上遇到的几位业界嘉宾,无一例外的都有过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经历,他们在谈吐间所展示出来对于事物的独特分析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绝非只是照搬书本、纸上谈兵,换句俗话来说就是&他们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视角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的,提倡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作。
  我们国内的学生长期在一个单一的学习环境中,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应试教育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其主要的表现在于,创造力不足,想像力不够丰富,表现手法单一,善于依葫芦画瓢,善于模仿,怯于think out of box(突破思维方式),而这些,当我们在学习和创作动画、被反复强调创新创意时,我们的弱点就被放大了出来。
  因此,可以看出来,作为学生的我们与这些有过海外经历的老师是有本质上的差距的。
  另外,从技巧技法上,这些老师在授课时会时常引用国外教学视频内容,加上我们所用的所有动画相关的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这让我所感受到的是技术技法这些东西还是国外的较为先进,这也是日后促使我出国留学的最主要的原因。
  纵然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总体来说,国内的大学教育模式还是属于普及教育模式,老师也无法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属于大锅饭一锅炒,缺乏个体化、个性化的培养,学生也没有自主选课的权利,很难扬长避短,大多数学生都会有虽然什么都懂、但又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感觉。模板化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会有择业选岗的困难,用人单位还要再进行个体化训练才能使用。
  随后,本人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在我所进修的旧金山艺术大学,软、硬件条件上,较比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要好不少,对于设备、场地的使用和管理也要更为开放和有序;教学资源上,学校图书馆只是冰山一角,强大的而开放的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的学习平台,各大教学视频网站、资源网站,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中的各类博学,课程设置上,学科分得较为细致,强调术业专攻,针对业界岗位技能需要开设课程,强调学以致用;
  师资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顶级电影特效公司ILM、顶级动画公司Pixar、Dreamworks PDI(已于2015年年初宣布关闭)、游戏公司EA等多家全球知名影视游戏动画公司都在这一地区,这些公司为学校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储备,不少业界从业人员会受邀来到学校授课,师资配置相对于国内来说,有一定比例的固定班底,但总体师资流动性较大。
  虽然缺少一些教学连贯性,通常这些很多老师只在学校教授一两个学期,随后可能返回业界工作,但老师总体水平较为专业,对于理论和实战都比较全面,他们能够及时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业界信息和知识,除此之外,作为拥有一线工作经历的老师本身也可能是学生进入业界的推荐人或者联系人,而在其它一些知名动画高校,如CalArts,USC,CMU,SVA,SCAD等等,在师资上都有这一特点,同时,教学顾问或者导师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要求,在选课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擅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较比国内教育,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作业强度较大,以等同于业界的工业标准对待学生作业,从而强调作业质量, 而形式上,更是以实战为主,没有固定教程或者照搬书本,但老师会给学生推荐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除去上面介绍的这些差异性外,出国留学最让我受益的和印象深刻的还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这些人可能是老师、同学,也可能是通过活动认识的业界从业者,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从这些拥有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身上,学习到的属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思路。
  回归动画本质,什么是电影、动画?它们是一种集合各种不同形式艺术来讲故事的艺术。这也就告诉我们,影视动画艺术是强调与不同专业(或工种)的人之间的合作;而故事,则是经历,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有限的,但通过与不同的人的沟通,不仅听到不同的经历,也可以得到不同的视角,从而故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让不同的人产生共鸣。
  其实这也是好莱坞电影能够在全球范围被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观众所接受的根本。影视动画故事内容的创作更应该是这样一种集思广益、&头脑风暴&的过程,而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在影视动画领域,对比中西方教育,西方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系统,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而教学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化,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和开放,教学思想上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也强调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分享经验和建议。当然,时间和经济成本也较高,竞争也是更加激烈和残酷。我们需要正视国内教育模式、理念和资源等发面与西方教育的差距,不仅是影视动画人,作为影视动画的教育工作者走出国门学习也是有必要的,他们能成为最好的知识传播者。
  最后,回归主题,在我看来,对于影视动画专业的朋友,在条件和时机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大家走出国门、打开心扉去看、去感受、去学习、去交流;
  而对于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国留学的朋友,其实留学也并非出国发展的唯一途径,国内不乏有通过过硬功底、作品直接出国工作的,也有受邀出席国际活动或者会议的,当然也包括特殊人才、投资移民等等不同路径出国发展的。
  总之,作为影视动画人,对于外面世界的好奇心、敢于探索直面挑战的勇气和刻苦踏实的意志力,是能够创造走出国门的机会的。影视动画创作是一个在生活中去发现灵感,要有经历,与人交流分享,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勿要闭关自守、邯郸学步,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新加入的小伙伴们请注意!往期精彩内容在平台里的wuhu主页上,可别错过哦!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欢迎留言和wuhu三侠互动!
动画人都是爱点赞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台湾知名美容专家,美容教父,“牛尔娜露可NARUKO”品牌创始人。
台湾著名造型师,《美丽俏佳人》主讲老师,被业界称为亚洲美容天王!
国际著名造型专家,殿堂级整体形象顾问,意大利KOEFIA国际学院教授。
美肤疗养专家/芳疗专家-秦彬老师,《我最想要的美丽书》作者。
中央圣马丁学院独家视频栏目,和鬼才设计师学作魅力大反派。
时装传媒集团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综合出版传媒集团,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容易喜欢一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