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拉压杆拉伸试件的横截面形状上唯一的内力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doc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doc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doc
简介:本文档为《《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doc》,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土木工程力学基础》,高教版,《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3.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3.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轴向受拉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什么有关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答: 为了方便我这里不写单位了,只写简便过程,你看得懂的.. 抛出1S后竖直方向速度Y1=10,因为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 ∴水平速度X1=10,即初速度为10 ∵落...
答: 因为学习的本质是建立条件反射,但胎儿在子宫内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不成熟,即五接受教育的基础,所以胎教不是教育
答: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当b下滑时a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这时b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两个分速度的合成,不再是沿弧的切向,所以弧面对b的支持力与b下滑的速度不垂直,因而每一...
答: 光信息技术
应用物理学
地理物理系国防
材料物理专业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当前位置: >>
(12)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力学考研复习选择题题库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力学考研复习选择题题库(内部辅导使用)1.不属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的有 A. 连续性 B. 均匀性 C. 各向同性 D. 各向异性 2.材料力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 大变形 B 厚板 C 杆系,简单板,壳 复杂杆系 B. 厚板 C. 杆系,简单板,壳 D. 复杂杆系 3.从哪方面来衡量承载能力 A. 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B. 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C. 构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D. ABC4.柱体受偏心压缩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若集中力 P 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内部,则柱体内不产生拉应力。 B. 若集中力 P 位于截面核心的边缘上,则柱体内部不产生拉应力C. 若集中力 P 的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外部,则柱体内可能产生拉应力 D. 若集中力 P 的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外部,则柱体内必产生拉应力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外力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B. 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将载荷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 C. 动载荷可分为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 D. 在动静载荷中材料的机械性能一样6.以下不属于截面法的步骤的是 A. 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 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 D. 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7.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2)应变为无量纲量(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 无边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 0(4)若物体的各点的应变均为 0,则物体无变形 A. (1) (2)B. (3) (4) C. (1)(2)(3) D. 全对8.柱体受偏心压缩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压力作用点全部位于截面核心内部,则中性轴穿越柱体横截面B. 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边缘上,则中性轴必与横截面边缘相切 C. 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的外部,则中性轴必与横截面的外部 D. 若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越远,则中性轴的位置离横截面越远9.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平面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量纲为长度的四次方(2)惯性矩和惯 性积不可能为负值(3)一个平面图形的惯性矩不可能为零(4)惯性积有可能为零 A. (1) (2) (3)B. (2) (3) (4) C. (1) (2) (4) D. (1) (3) (4)10.对于某个平面图形,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有可能不存在形心主轴(2)不可能没有形心主轴 (3)只能有一对互相垂直的形心主轴(4)有可能存在无限多对形心主轴 A. (1) (3)B. (1) (4) C. (2) (3) D. (2) (4)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连接件应该作挤压的强度校核B. 受挤压面积不是按接触情况定的 C. 键连接中接触面积不一定是平面 D. 连接件只发生剪切破坏12.脆性材料的破坏断口与轴线成的角度为 A. 30 度B. 45 度 C. 60 度 D. 90 度13.剪应力公式τ=Q/A 的应用条件是 A. 平面假设B. 剪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假设 C. 剪切面积很小 D. 无正应力的面上14.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 A. 集中载荷 B. 集中力偶 C. 分布载荷 D. ABC 15. 梁的支座一般可简化为 A. 固定端 B. 固定铰支座 C. 可动铰支座 D. ABC 16.纵横弯曲是( )和( )共同作用的 A. 横向力和压力 B. 轴向力和压力 C. 横向力和轴向力 D. 没有此提法 17.将一个实心钢球在外部迅速加热升温,这时在求心处的单元体出于怎么样的状态? A. 单向拉伸B. 单向压缩 C. 各向等拉 D. 各向等压18.铸铁试件在扭转时,若发生破坏,其破坏截面是 A. 沿横截面B. 沿与杆轴线成 45 度的斜截面 C. 沿纵截面 D. 沿与杆轴线成 60 度的斜截面19.两根直径相同长度及材料不同的圆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其最大剪应力和单位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A. 最大剪应力相同,单位扭转角不同B. 最大剪应力相同,单位扭转角相同 C. 最大剪应力不同,单位扭转角不同 D. 最大剪应力不同,单位扭转角相同20.矩形截面杆件在自由扭转时,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A. 矩形短边中点B. 矩形长边中点 C. 矩形角点 D. 形心处21.直径为 d 的圆截面拉伸试件,其标距是 A. 试件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 试件中段等截面部分的长度 C. 在试件中段的等截面部分中选取的“工作段”的长度,其值为 5d 或 10d D. 在试件中段的等截面部分中选取的“工作段”的长度,其值应大于 10d2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 轴力是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唯一的内力 (2) 轴力必垂直于杆件的横截面 (3) 非轴向拉(压)的杆件,横截面上无轴力(4)轴力作用线必通过杆件横截面的形心 A. (1) (3)B. (2) (3) C. (1) (2) (4) D. 全对23.轴向拉伸的应力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 A. 杆件不是等截面直杆B. 杆件各横截面的内力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 C. 杆件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同 D. 作用于杆件的每一个外力,其作用线不全与杆件轴线相重合24.两杆的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不同,其中一根为钢杆,另一根为铝杆,受相同的拉力作用。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A. 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大于钢杆B. 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小于钢杆 C.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大于钢杆 D.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小于钢杆25.一圆截面直杆,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将其直径增加一倍,则杆的抗拉刚度将是原来的几倍 A. 8 B. 6 C. 4 D. 226.空心圆杆受轴向拉伸时,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 外径和壁厚都增大B. 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C. 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 外径增大,壁厚减小27.对铸铁圆柱形试件进行压缩试验,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最大剪应力的作用面与试件的横 截面成 45 度角(2)试件破坏时,断裂面与试件的横截面大约成 45°~55°夹角(3)试件的破坏形式 表面铸铁的抗剪能力差 对铸铁圆柱形试件进行压缩试验,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最大剪应力的 作用面与试件的横截面成 45 度角 ( 2) 试件破坏时, 断裂面与试件的横截面大约成 45°~55°夹角 (3 ) 试件的破坏形式表面铸铁的抗剪能力差 A. (1) (2)B. (2) (3) C. (1) (3) D. 全对28.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 E=200GPa,屈服极限σs=240MPa;当试件横截 面上的应力σ=300MPa 时,测得轴向线应变ε=0.0035,随即卸载至σ=0。此时,试件的轴向塑性 应变为 A. 0.0015B. 0.002 C. 0.0023 D. 0.003529.以下不承受剪切的零件 A. 螺栓B. 铆钉 C. 榫接的木结构 D. 拉压杆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连接件 应该作挤压的强度校核B. 受挤压面积不是按接触情况定的 C. 键连接中接触面积不一定是平面 D. 连接件只发生剪切破坏31.以下可以作为纯剪切来研究的是 A. 梁 B. 圆柱 C. 薄壁圆筒 D. 厚壁圆筒 32.不属于扭转研究范围的是 A. 汽车方向盘操纵杆 B. 船舶推进轴 C. 车床的光杆 D. 发动机活塞 33.关于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正确的是 A. 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形状和大小不变 B. 相临两截面间的距离不变 C. 变形后半径还是为直线 D. ABC 34.研究纯剪切要从以下来考虑 A. 静力平衡 B. 变形几何关系 C. 物理关系 D. ABC 3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扭转问题是个超静定问题 B. 扭转角沿轴长的变化率称为单位扭转角 C. 有些轴不仅考虑强度条件,还考虑刚度条件 D. 精密机械的轴的许用扭转角为 1 度每米 36.脆性材料的破坏断口与轴线成的角度为 A. 30 度 B. 45 度 C. 60 度 D. 90 度 37.关于矩形截面和圆截面杆扭转的区别以下正确的是 A. 变形后圆截面杆的横截面还是平面 B. 平面假设可以用于矩形截面杆扭转分析 C. 矩形截面杆变形后横截面还是平面 D. 平面假设对任何截面杆都适用 38.一实心圆轴受扭 ,当其直径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则圆轴的单位扭转角为原来的几倍 A. 2 B. 4 C. 8 D. 16 39.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1)剪应力互等定理是根据平衡条件推倒出来的(2)剪应力互等定理是在考 虑平衡、几何、物理三个方面因素基础上导出的(3)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受扭杆件(4)剪应力互等 定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杆件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40.直径为 D 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矩力偶矩 T 作用,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 D/2, 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 A. 2τ B. 4τ C. 8τ D. 16τ 41.梁的支座一般可简化为 A. 固定端 B. 固定铰支座 C. 可动铰支座 D. ABC 42.在无载荷的梁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 大于 0 时 M 图斜率为正 B. Q 大于 0 时 M 图斜率为负 C. Q 等于 0 时 M 图斜率为 0 D. Q 小于 0 时 M 图斜率为负 43.在中性轴上正应力为 A. 正 B. 负 C. 不确定 D. 0 44.矩形截面最大剪应力是平均剪应力的( )倍 A. 1 B. 1.5 C. 2 D. 1.33 45.以下不能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是 A. 增大梁的抗弯刚度 B. 缩小跨度或增加支承 C. 改善结构形式并合理安排载荷作用点 D. 加上与工作方向相同的变形即预拱 46.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有 A. 采用合理截面 B. 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C. 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 D. ABC 4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挠度向上为正 B. 挠度向下为负 C. 转角以逆时针为正 D. ABC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梁在若干载荷的作用下的总变形为各个载荷作用下变形的总和 B. 虚梁法的出发点是把变形问题转换为求内力的形式 C. 梁的校核就是限制起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不超过某一规定数值 D. 梁的任意一个截面形心的水平位移就是该截面的挠度 49.在梁的正应力公式σ=My/Iz 中,Iz 为梁截面对于()的惯性矩 A. 形心轴 B. 对称轴 C. 中性轴 D. 形心主对称轴 50.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1)对于实心截面的梁,横截面的形心与弯曲中心重合。 (2)对于薄壁截面 的梁,横截面的形心可能与弯曲中心不重合。 (3)对于薄壁截面的梁,横截面的形心必定与弯曲中心不重 合。 A. (2) B. (3) C. (1) (2) D. (1) (3) 51.要从直径为 d 的圆截面木料中切割出一根矩形截面梁,并使其抗弯截面模量 W 为最大,则矩形的高 宽比 h/b 为 A. 1.414 B. 1.732 C. 1.5 D. 2.0 52.对于矩形截面的梁,一下结论错误的是 A. 出现最大正应力的点上,剪应力为零 B. 出现最大剪应力的点上,正应力为零 C. 最大正应力的点和最大剪应力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截面上 D. 梁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截面,即该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为零 53.对于等截面梁,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最大正应力必出现在弯矩值最大的截面上 B. 最大剪应力必出现在剪力最大的截面上 C. 最大剪应力的方向与最大剪力的方向一致 D. 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相等 54.矩形截面的变截面梁 AB。B 处受力 P 向下。梁的宽度为 b,高度为 2h(AC)和 h(CB) 。许用应 力为[σ],设固定端处梁的最大应力σmax=0.75[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梁 AB 是安全的 B. 梁 AB 不安全 C. 因条件不全,无法判断 AB 是否安全 D. 应力公式σ=M/W 只适用于等截面梁,对变截面梁不适用 55.矩形截面梁的两端受弯曲力偶矩 Mo 作用。设横截面面积为 A,横截面上的应力σ=Cy,则下列结论 中哪些是正确的(1)横截面上的轴力为零,故∫ydA=0(2)因横截面上绕 y 轴的弯矩为零,故∫yzdA =0(3)因横截面上绕 z 轴的弯矩为 Mo,故 C∫y^2dA=Mo A. (1) (2) B. (1) (3) C. (2) (3) D. 全对 56.单向应力状态必须满足 A. 第一主应力 P/A B. 第二主应力为 0 C. 第三主应力为 0 D. ABC 57.最大剪应力所在的截面和主平面成的角度是 A. 30 B. 60 C. 45 D. 90 58.单元体体积改变与( )有关 A. 与三个主应力之和有关 B. 与三个主应力的比值有关 C. 与主应力无关 D. 都不对 59.下列错误的是 A. G=E/2(1+u) B. 单元体变形不仅体积改变而且形状改变 C. 有一个主应力为零就是平面应力状态 D. 角变形对体积影响不小 60.应变能有以下组成 A. 体积改变比能 B. 形状改变比能 C. 歪形能 D. A 和 B 或者 A 和 C 61.圆轴扭转时,轴表面各点处于 A. 单向应力状态 B. 二向应力状态 C. 三向应力状态 D. 各向等应力状态 62.一个二向应力状态与另一个单向应力状态叠加,结果是 A. 为二向应力状态 B. 为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C. 为单向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D. 可能是单向、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也可能是零应力状态 63.一个二向应力状态和另一个二向应力状态叠加,结果是 A. 仍为二向应力状态 B. 为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C. 为单向,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D. 可能是单向,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也可能是零应力状态 64.对受静水压力 p 的小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球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均为三向等压 B. 球内不存在剪应力 C. 对于球心的所有各点的应力状态,应力圆均为点圆 D. 对于圆球中心,三个主应力之和为零 65.将一个实心钢球在外部迅速加热升温,这时在求心处的单元体出于怎么样的状态? A. 单向拉伸 B. 单向压缩 C. 各向等拉 D. 各向等压 66.对于一个微分单元体,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正应力最大的面上剪应力必为零 B. 剪应力最大的面上正应力为零 C. 正应力最大的面与剪应力最大的面相交成 45 度 C. 正应力最大的面与正应力最小的面必相互垂直6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微分单元体的三对互相垂直的面上均有剪应力,但没有正应力,这种应力状态属于纯剪切状态 B. 纯剪切状态是二向应力状态 C. 纯剪状态中|σ1|=|σ3| D. 纯剪切状态中的最大剪应力的值与最大正应力的值相等 68.对于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圆,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应力圆的圆心坐标是((σ1+σ2)/2,0) B. 正应力的圆心坐标是((σx+σy)/2,0) 应力圆的半径 r=(σ1-σ2)/2 C. D. 应力圆的半径 r=(σx-σy)/2 69.一个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 A. 两个 B. 最多不超过三个 C. 无限多个 D.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70.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如果主应变之和(ε1+ε2+ε3)为零,则体积应变为零 B. 如果主应力之和(σ1+σ2+σ3)为零,则体积应变为零 C. 如果泊松必μ=0.5,则体积应变为零 D. 如果弹性模量 E=0,则体积应变为零 71.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若σ1+σ2+σ3=0,则没有体积改变(体积应变θ=0) B. σ1=σ2=σ3=σ,则没有形状改变(形状改变比能 ud=0) C. σ1=σ2=σ3=0,则既无体积改变,也无形状改变 D. 若σ1&σ2&σ3,则必定既有体积改变,又有形状改变 72.测得钢梁某点处在载荷作用面内的应变为εx=0.0004,εy=-0.00012。若弹性模量 E=2.0× 10^5MPa,泊松比μ=0.3,则该点处沿着 x 和 y 方向的正应力为 A. σx=20,σy=60 B. σx=80,σy=20 C. σx=60,σy=-20 D. σx=80,σy=0 7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 B. 塑性材料已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 C. 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D. 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2 种 74.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是 A. 第一和第二 B. 第三和第四 C. 第一和第四 D. 第二和第三 75.关于低碳钢错误的是 A. 与轴线 45 度的斜截面上发生最大剪应力 B. 沿 45 度方向有滑移线 C. 产生屈服 D. 以上说法不是在轴向拉伸情况 76.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是 A. 第一和第四 B. 第三和第四 C. 第一和第二 D. 第二和第三 77.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第一第二强度理论主要用于塑性变形 B.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主要用于脆性材料 C. 第一强度理论主要用于单向应力状态 D. 第四强调理论可用于塑性材料的任何应力状态 78.三向等压应力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应力圆是一个点圆 B. 任何一个斜面都是主平面 C. 根据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这种应力状态是不会导致破坏的 D. 体积应变为零 79.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是 A. 斜弯曲及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B.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C. 拉压及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D. ABC 80.以下不是传动轴分析的步骤的是 A. 轴的内外力分析 B. 应力分析 C. 截取危险点上的单元体分析 D. 不进行强度校核题 1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到引用源。 (1) (1) 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产生变形; (2) (2)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3) (3) 若物体产生变形,则物体内总有一些点产生位移; (A)(1)(2); (B)(2)(3); (C)全对; (D)全错错误!未找题 2 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到引用源。 (A) (A) 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内力必大于应力;错误!未找题 3 下列构件中哪些属于轴向拉伸或压缩? (A)(a)、(b); (B) (b)、(c); (C) (a)、(e); 引用源。(D) (c),(d); 错误!未找到题 4 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 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是否相等? (A)不相等; (B)相等; (C)不能确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5 下面四个轴向拉压杆件中哪个杆件的轴力图不正确? 到引用源。错误!未找题3图题5图 题 6 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 σ=N/A的条件是( )。  (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 (B)应力小于弹性极限  (C)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 (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7 选择拉伸曲线中三个强度指标的正确名称为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①强度极限,②弹性极限,③屈服极限  (B)①屈服极限,②强度极限,③比例极限  (C)①屈服极限,②比例极限,③强度极限  (D)①强度极限,②屈服极限,③比例极限 题7图题 8 图示四根受拉杆危险横截面的面积相同,首 先破坏的杆件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8图 题 9 两根钢制拉杆受力如图,若杆长 L 横截面面积 A2=2A1, 则两杆的伸长ΔL和纵向线应变ε之间的关系应为( )。 2=2L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ΔL2=ΔL1,ε2=ε1 (B) ΔL2=2ΔL1,ε2=ε1   (C) ΔL2=2ΔL1,ε2=2ε1 (D) ΔL2=ΔL1/2,ε2=2ε1/2  题9图 题 10 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 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  (A)平动 (B)转动 (C)不 动 (D)平动加转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11 矩形截面拉杆横截面面积 为 A,受轴向拉力 F,如题 11 图题 10 图 所示。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为 μ,则杆表面直角 ABC 的角度改变量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A) (C)3 F (1 ? ? ) 8 AE 3 F (1 ? ? ) 2 AE3 F (B) 2(1 ? ? ) AE(D)题 11 图3 F (1 ? ? ) 4 AE题 12 图题 12 图示拉杆由两段胶合而成,胶合面 m-m 的法线的轴线夹角为 α,如题 12 图所示。 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已知胶合面的许可拉应力[σ]=100MPa,许 可切应力[τ]=50MPa,问 α 角为多少时可 使胶合面承受最大拉力。 (A) (A) tanα=0.5 (B) tanα=2(C) tanα=1(D)tan ? ?3 3题 13 一桁架及其承载情况如图,三杆的抗拉(压)刚度 EA 相同, 则其中杆 BD 的轴力 N 为( )。  (A) N=P (B) N>0 (C) N<0 (D) N=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13 图 力为( )。  (A) FA = F , F B = 0 (C) FA=F/3, FB=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14 已知题 14 图所示杆件横截面面积为 A,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 杆件 A、 B 两端的支座反 (B) FA=2F/3,FB=F/3   F/3 (D) FA=F/2,FB=F/2  题 14 图 题 15 设图示结构中 Δl2,Δl3 分别表示杆②、③的伸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Δl1 表示杆①的缩短,则Δl 3 与 Δl1 、Δl 2 的关系式为 ( )。  (A) Δl3=Δl1tanα+Δl2sinα (B) Δl3=Δl1tanα+Δl2cosα 题 15 图 (C) Δl3=Δl1ctanα+Δl2sinα (D)Δl3=Δl1ctanα+Δl2sinα 2 题 16 图示杆件横截面面积 A=0.002 5m ,a=0.15m,b=0.1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  GPa,力 F=150kN,则杆 AC 段的伸长量为( )。  (A) 0.036mm  (B) 0.018mm  (C) 0.18mm  (D) 0.36mm    题 17 钢杆 1、2、3 的拉压刚度均为 EA,长为 L,若 杆 3 在制造时短了 δ,则正确的 变形协调条件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δ=δ1+2δ2+δ3 (B) δ=δ1+δ2+δ3 (C) δ=δ1+2δ2-δ3 (D) δ=2δ1+δ2+ δ3题 17 图 面直杆材料相同,尺寸如题 18 图, 的比值( )。  题 18 两根圆截 则两杆变形能Ua 1 U a 16 ? ? U 2 U 7 b b (A) (B) U a 13 ? Ub 7 (C)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Ua 7 ? U b 13题 18 图 题 19 三杆材料相同, 尺寸如图, 则比 较三杆弹性变形能的大小为( )。  (A) U 1 >U 2 >U 3 (B) U 1 <U 2 < U3 (C) U2<U1<U3 (D) U2>U3> U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19 图 题 20 图示等截面直杆的抗拉刚度为 EA, 其变形能应为下列式中的( )。 2 2 (A) U=5P l/(6EA) (B) U=3P l/(2EA)  2 2 (C) U=9P l/(4EA) (D) U=13P l/(4EA)题 20 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21 图题 21 图示拉杆接头的剪切面 A 和挤压面 Abs 为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 ab Abs:cb (B) A :ce Abs:cd  (C) A : ce Abs:ab (B) A :ce Abs:bc 题 22 图示螺钉受拉力 F 作用,螺钉头直径 D=40mm, h=12mm,螺钉杆直径 d=20mm, [τ]=60MPa, [σbs]= 200MPa, [σ]=160MPa,则螺钉可承受的最大拉力 F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45kN  (B) 50kN  (C) 90kN (D) 188.5kN题 22 图 题 23 铆钉的许可切应力为[τ] ,许可挤压应 力为[σbs] ,则题 23 图所示铆接件的铆钉合理 长细比 l/d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题 23 图 题 24 图示两板用圆锥销钉联接,圆锥销 积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8[? bs ]2[? bs ] (C) ? [? ]8[? bs ] (B) ? [? ] ? [? ] (D) 2[? bs ]钉的受剪面1 ?D 2 (A) 41 2 ?d (B) 4题 24 图 ? (C) 4 ?? ?D?d?2 ? ?2h (3d ? D) (D) 4   题 25 图题 25 图示联轴节传递的力偶矩 m=200N?m, 凸缘之间用 4 只螺栓连接,螺栓内径 d=10mm, 对称地分布在 D=80mm 的圆周上。 则螺栓的切应 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4.0MPa  (B) 1 题 9MPa  (C) 8.0MPa  (D) 31.8MPa   题 26 直径为 d 的圆柱与其圆形基座为同一整体,已知圆形基 座直径 D=3d,厚度为 t,若假设地基对基座的支座反力均匀 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 F,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F (B) 大于 F (C) 小于 F (D) 0     题 26 图 的混凝土柱,其横截面边长 边长 a=1m 的正方形混凝土 100kN, 如图所示。 假设地基 均匀分布,混凝土的许可切 则使柱不致穿过板,而混凝 t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 (A) (A) 83mm  (B) (C) 125mm (D)题 27 图题 27 正方形截面 为 200mm , 其基底为 板。 柱受轴向压力 P= 对混凝土板的支反力 应力 [τ] =1.5MPa , 土板所需的最小厚度 源。 100mm  80mm  题 28 图示螺钉在拉力 P 作用下。已知材料的剪切许可应力[τ] 和拉伸许用应力[σ]之间的关系约为: [τ]=0.6[σ] ,则螺 钉直径与钉头高度的合理比值 d/h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2.4 (B) 1.2 (C) 1.0 (D) 0.76  题 28 图 题 29 如题 29 图所示受扭圆轴,正确的扭矩图为图(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题 30 等截面圆轴上装有四个皮带 轮,则四种方案中最合理方案为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将 C 轮与 D 轮对调; (B)将 B 轮与 D 轮对调; (C)将 B 轮与 C 轮对调; (D)将 B 轮与 D 轮对调,然后再将 B 轮与 C 轮对调。 题 30 图?? ?题 31 扭转切应力公式 (A)矩形截面 (C)任意材料的圆截面MT ? I?适用于哪种杆件?( )。  (B)任意实心截面  (D)线弹性材料的圆截面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题 32 在图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的结果是( 用源。题 32 图 径分别为 d、D 的空心圆轴,其抗扭截面系数为( 3 3 (A) WP=(πD /16)-(πd /16)  3 3 (B) WP=(πD /32)-(πd /32)  4 4 (C) WP=[π/(16D) ] (D -d )  4 4 (D) WP=(πD /32)-(πd /32)  题 33 内、外直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34 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 α,扭转时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 τ,这时横截面上内边缘 处的切应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A) O (B) ατ (C) τ/α (D) (1-α )τ  题 35 图示圆轴由钢杆和铝套管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有图 示四种答案。其中正确的一种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36 钢制实心轴和铝制空心圆轴 (内外径之比 α=d/D=0.6)的长度 题 35 图 及横截面积均相等, 钢的许可切应力 [τ1]=80MPa ,铝的许可切应 力[τ2]=50MPa。仅从强度条件考虑,能承受较大扭矩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铝制空心轴 (B)钢制实心轴  (C)承载能力相同 (D)无法判断 题 37 单位长度扭转角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材料性质 (B)扭矩  (C)杆的长度 (D)截面几何性质  题 38 图示圆轴受扭,则 A、B、C 三个横截面 相对于 D 截面的扭转角的正确答案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φDA=φDB=φDC (B) φDA=0,φDB=φDC (C) φDA=φDB=2φDC (D) φDA=φDC,φDB=0 题 38 图 题 39 公式 dφ/dx=T/(GIP)的正确使用条件是( (A)圆截面杆扭转,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  (B)圆截面杆扭转,任意变形范围  (C)任意截面杆扭转,线弹性变形  (D)矩形截面杆扭转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40 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 未找到引用源。 (A) (A) 2 倍 (B) 4 倍 (C) 8 倍 (D) 16 倍 )。  错误! 题 41 变截面圆轴如图示。已知 T1=2kN?m ,T2=1kN?m ,G=80GPa,此轴的最大扭转 角 φmax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1.85°  (B) 1.27° (C) 1.43°  (D) 1.69°  题 41 图题 42 图 题 43 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如图中虚线所 示,则 A 点的切应变是( )。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A) O,2γ,2γ (B) γ,γ,2γ  (C) γ,2γ,2γ (D) O,γ,2γ   题 42 铸铁试件扭转破坏的破坏面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沿横截面Ⅰ-Ⅰ剪断  (B)沿螺旋面Ⅱ(与试件轴线夹角 45°)拉断  (C)沿螺旋面Ⅲ(与试件轴线夹角45°)拉断   (D)沿横截面Ⅰ-Ⅰ拉断题 43 图 题 44 变截面圆轴如图,当 A 截面承受转矩 T1 时,轴的变形能为 U1,A截面的扭转角为 φ1; 当 B 截面承受转矩 T2 时,轴的变形能为 U2,B截面的扭转角为 φ2;若该轴同时承受转矩 T1 和 T2,则轴的变形能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44 图 (A) U=U1+U2  (C) U=U1+U2+T1φ2 (B) U=U1+U2+T2φ1 (D) U= U1+U2+T1φ2/2+ T2φ1/2题 45 请选择正确结论:图形对其对称轴的(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惯性积为零  (B)静矩不为零,惯性矩和惯性积均为零  (C)静矩、惯性矩及惯性积均为零  (D)静矩、惯性矩及惯性积均不为零  题 46 由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IZ2 的答案为( 误!未找到引用源。 3 (A) IZ2=IZ1+bh /4 3 (B) IZ2=IZ+bh /4 3 (C) IZ2=IZ+bh 3 (D) IZ2=IZ1+bh)。   错题 46 图 过形心 C,则该截面关于 Z、 (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IZ>IZ1>IZ2 (B) I (C) I Z 2 >I Z 1 >I Z (D) 题 47 图示矩形截面, Z轴 Z1 及 Z2 轴的惯性矩关系为   Z2>IZ>IZ1 IZ1>IZ>IZ2题 47 图 题 48 在边长为 2a 的正方 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如图示,则该图形对 Z 轴的 惯性矩 IZ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4 4 4 (A) a /4 (B) a /3 (C) 4a /5 (D) 5a /4题 48 图 请选择图示截面对 Z 轴惯性矩的 答案(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题 49 正 确I za ? I zb ?BH 3 bh 3 ? 12 12题 49 图H? h? ? ? I zb ? I za ? BH ? a ? ? ? bh? a ? ? 2? 2? ? ? (B)(C)22h? ? I zb ? I za ? bh? a ? ? 2? ?2 h? ? I zb ? I za ? bh? a ? ? 2? ? (D)2题 50 下面两图形对各自形心轴 y、z 的惯性矩关系为(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A) Iya>Iyb,Iza=Izb   (B) Iya=Iyb,Iza=Izb (C) Iya<Iyb,Iza<Izb (D) Iya>Iyb,Iza>Izb 题 50 图 题 51 圆形截面如图,其中 C 为形心,K 为圆上不与形心重合 的任一点, 则过 C 点和 K 点主轴的有几对主轴?(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过 C 点有两对正交的形心主轴,过 K 点有一对正交主轴  (B)过 C 点有无数对,过 K 点有一对  (C)过 C 点有无数对,过 K 点有两对  (D)过 C 点和 K 点均有一对主轴 题 51 图 截面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 引用源。  ① Ixy=(Ixy)ABGH+(Ixy)B ② Ixy=0  ③ x,y 轴为主惯性轴  ④ Ix=Iy (A) ④ (B) ①④   题 52 图 题 53 图示等边角钢的横截面积为 A,C 点为形心。下 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 Ix=Iy,Ix′=Iy′,Ix″=Iy″ ② Ixy>0,Ix′y′ <Ixy,Ix″x″=0 ③ Ix>Ix′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全对   题 52 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 正确的是( )。错误!未找到CDG+(Ixy)DEFG(C)②③(D)全对题 53 图 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源。 )。  错误 !题 54 图 示 1/4 圆截面,c 点为形心,下 未找到引用题 54 图 (A) y1,z1 是主惯性轴,而 y,z 不是  (B) y,z 是主惯性轴,而 y1,z1 不是  (C)两对轴都是主惯性轴  (D)两对轴都不是主惯性轴 题 55 图示半圆形截面半径 r=1m ,该截面对 x 轴的惯4r 性矩(形心 C 距 O 点为 3? 4r)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96(B) 0.78(C) 3.3(D) 3.68 题 56 梁的荷载及支承情况关于梁中央 C 截面对称,则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Q 图对称,M 图对称,且 QC=0  (B) Q 图对称,M 图反对称,且 MC=0  (C) Q 图反对称,M 图对称,且 QC=0  (D) Q 图反对称,M 图反对称,且 MC=0  题 56 图 题 57 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P (B) 5P/2 (C)3P 上的最大剪力为( /2 (D) )。7P/2  题 57 图题 58 图示梁剪力等于零的截面位置 x 距 A 点之 值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5a/6 (B) 6a/5 (C) 6a/7 (D) 7a/6  题 58 图 题 59 悬臂梁受载如图,弯矩图有三种答 案:图(A)、图(B)、和图(C)。其中正确的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59 图 题 60 图示(A)、(B)两根梁,它们的( 找到引用源。  (A) Q、M 图都相同  (B) Q、M 图都不相同  (C) Q 图相同,M 图不同  (D) M 图相同,Q 图不同 )。 错误!未题 60 图 题 61 梁的某一段内作用有均匀分布力时,则该段内的内力图为(   (A) Q 水平线,M 斜直线  (B) Q 斜直线,M 曲线  (C) Q 曲线,M 曲线  (D) Q 斜直线,M 带拐点的曲线  题 62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 图有突变,M 图无变化  (B) Q 图有突变,M 图有转折  (C) M 图有突变,Q 图无变化  (D) M 图有突变,Q 图有转折  题 63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 图有突变,M 图光滑连续  (B) Q 图有突变,M 图有转折  (C) M 图有突变,Q 图光滑连续  (D) M 图有突变,Q 图有转折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64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所示, 则梁上的荷 载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B 段无荷载,B 截面有集中力  (B) AB 段有集中力,BC 段有均布力  (C) AB 段有均布力,B 截面有集中力偶  (D) AB 段有均布力,A 截面有集中力偶 题 64 图题 65 下列剪力图和弯矩图中的错误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65 图 (A) 梁(A)图 C 截面剪力应连续,C 截面弯矩应有突变;图(B)梁 C 截面弯矩应连续 (B)图(A)梁 B 截面剪力不应为零,A 截面弯矩不应为零;图(B)梁 C 截面剪力应有突变,C 截面弯矩应光滑连续  (C)图(A)梁 B 截面剪力应为零,弯矩不为零;图(B)AC 段剪力应为曲线,弯矩图在 AC 段有 极值点  (D)图(A)梁剪力在 C 截面应连续, 弯矩在 AC 段的凹向 应一至, 图(B)梁弯矩在 C 截面应连续 题 66 连续梁两 种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力 F 非常靠近中间铰链。则下 面四项中正确结论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两者的 Q 图和 M 图完全相同  (B)两者的 Q 图相同,M 图不同  (C)两者的 Q 图不同,M 图相同  (D)两者的 Q 图和 M 图均不相同 题 66 图 题 67 图示简支梁中点承受集中 力 F, 若分别采用图示面积相等的实 心和空心同截面,且空 心圆截面的 d2/D2=35,则二者 中最大正应力之比 σ1max /σ2max 为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53 (B) 1.70 (C) 2.12 (D) 0.59 题 67 图题 68 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 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 Ec 则正应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为以下四种答案中的(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68 图 题 69 如图所示的工字形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偶 M 的作用, 梁中性层上正应力 σ 及切应力 τ 有(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σ=0,τ≠0; (B) σ≠0,τ≠0; (C) σ≠0,τ≠0; (D) σ=0,τ=0。题 69 图题 70 根据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应满足的条件是( 用源。  (A) W/A 越小越好 (B) W/A 越大越好  (C) W/A=1 (D) W/A=2)。 错误!未找到引 题 71 如图所示,铸铁梁有(A)、(B)、(C)和(D)四种截面形状可供选择,根据正应力强度条题 71 图 件,合理的截面形状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72 梁的截面形状如图示,圆截面上半部分有一圆孔。 在 xOz 平面内作用有正弯矩 M,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位置 在图上的(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题 72 图 题 73 图示梁受移动荷载 F 作 用,当 F 移到哪个截面处梁内 的压应力最大?( )。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B)截面 B (A) (A) 截面 A (C)截面 C (D)截面 D  题 73 图题 74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 梁,如图(a)、(b)、(c) 所示。 若用(σmax)1, (σmax)2、 (σmax)3 分别表示这三种梁内横截面上的 最大正应力,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σmax)1=(σmax)2=(σmax)3(B) (σmax)1<(σmax)2=(σmax) 3  (C) (σmax)1=(σmax)2<(σmax)3 (D) (σmax)1<(σmax)2<(σmax)3   题 75 一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 置, 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 (σmax)a/(σmax)b 为(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1/4 (B) 1/ 16 (C) 1/64 (D) 16  题 75 图题 76 图示矩形截面采用两种放置方式, 从弯曲正应力 强度观点,承载能力(B)是(a)的多少倍?(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4 (B) 2 (C) 6 (D) 8 题 76 图 题 77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 它们分别由整块 材料、 两块材料并列及两块材料叠合(未粘接)组成, 如图(a)、 (b)、 (c) 所示。 若用 (σmax) (σmax)2、 (σmax)3 分别表示这三种梁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 、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σmax)1<(σmax)2=(σmax)3 (B) (σmax)1=(σmax)2>(σmax)3 (C) (σmax)1>(σmax)2=(σmax)3 (D) (σmax)1=(σmax)2<(σmax)3 题 77 图 题 78 矩形截面混凝土梁, 为提高其抗拉强度, 在梁中 配置钢筋。若梁弯矩如图示,则梁内钢筋(虚线所示) 的合理配置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78 图 题 79 图题 79 铸铁梁荷载、结构及截面尺寸如图 所示, 设材料的许可拉应力 [σt] =40MPa, 许可压应力[σc]=160MPa ,梁的许可 荷载[P]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50kN  (B) 133.3kN  (C) 44.4kN  (D) 26.7kN  题 80 如图所示的两铸铁梁, 材料相同, 承受相同的荷载 F。 则当 F 增大时, 破坏的情况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同时破坏 (B) (a)梁先坏 (C) (b)梁先坏 (D)不能确定  题 80 图 题 81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的发生位置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中性轴上 (B)不能确定 (C)截面最宽处 (D)截面最窄处  题 82 图示梁的四种截面形状,假定剪力沿垂直方向。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或切应力垂直 分量的最大值)的位置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全部在中性轴处 (B)全部不在中性轴处  (C)(a)和(b)在中性轴处, (c)和(d) 不在中性轴处  (D) (a)和(b)不在中性轴处,(c)和(d) 在中性轴处  题 82 图 题 83 一矩形截面外伸木梁如图示。设截面的高与宽之 比为 h/b=2,木材的许可弯曲正应力[σ]=10MPa, 许用切应力[τ]=2MPa ,已知 F1=40kN,F2=15kN, L=0.6m。该梁的宽度 b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22.5mm  (B) 87.7mm  (C) 100mm  (D) 245mm  题 83 图题 84 图示两根简支梁,一根材料为钢,另一根材料为铝。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 EI 相同, 在相同外力作用下,二者的不同之处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弯曲最大正应力 (B)剪力图 (C)最大挠度 (D)最大转角 题 84 图 题 85 选择图示梁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为( )。  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A) vA=0,vB=0,vC左=vC右,θC=0 (B) vA=0,vB=ΔL,vC左 =vC右,θC=0 (C) vA=0,vB=ΔL,vC左=vC右,θC左=θC右 (D) θA=0,vB=ΔL,vC=0,θC左=θC右   题 85 图 题 86 选择图示梁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为(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A) vA=0,vB=0,vD 左 =vD 右, θD 左 =θD 右,vC=0,θC=0 (B) (B) vA=0,vB=0,θB=0, vD 左 =vD 右,θD 左=θD 右,vC=0 (C) (C) vA=FA/K,vB左=vB 右,θB 左 =θB右 ,题 86 图vD 左=vD 右,vC=0,θC=0 (D) vA=FA/K,vB左=vB 右,θD 左=θD 右,vD 左=vD 右,vC=0,θC=0  题 87 等截面直梁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最大曲率发生在(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挠度最大截面 (B)转角最大截面  (C)剪力最大截面 (D)弯矩最大截面  题 88 材料相同的悬臂梁Ⅰ、 Ⅱ, 所受荷载及截面尺寸 如图示。则两梁最大挠 度之比 vⅠmax/vⅡmax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2 (B) 1/4 (C) 2 (D) 4 题 88 图题 89 材料相同的两矩形截面梁如图示, 其中(B)梁是用两根高为 0.5h ,宽为 b 的矩形截面 梁叠合而成,且相互间磨擦不计,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强度和刚度均不相同 (B)强度和刚度均相同  (C)强度相同,刚度不同 (D)强度不同,刚度相同 题 89 图 题 90 图示梁的正确挠曲线大致形状为(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题 90 图 题 91 图示梁的正确挠曲线大致形状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b)(d) (B) (b)(c))。(C) (a)(c)(D)  (a)(d) 题 91 图题 92 为了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梁的支座 有图示四种方案,则最优方案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92 图 题 93 使用叠加原理求梁变形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是静定梁 (B)必须是小变形梁  (C)必须是等截面直梁 (D)必须是平面弯曲梁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94 用叠加法,图示梁的 vC为( 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题 94 图 (A)5ql 4 384 EI 5ql 4 768EI(C)11ql 4 (B) 384 EI 11ql 4 (D) 768EI题 95 设 B,D 间的距离为 ΔBD,C,E 间的距离为 ΔC )。 错误!未找到引 E,两梁在外力 P 作用下变形后( 用源。 (A)  ΔBD 增大,ΔCE不变 (B) ΔBD 增大,ΔCE改 变 (C)  ΔBD 减小,ΔCE不变 (D)  ΔBD减小,ΔCE改 变题 95 图题 96 请确定图示梁的超静定次数( 引用源。 (A) 0 (B) 1 (C) 2 (D) 3   题 96 图)。 错误!未找到题 97 图(A)所示超静定梁,所取的静定基分别为(b)、 (c)、(d)三种,其中错误的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A) 图(b) (B)图(c) (C)图(d) (D)上述简图无错 误  题 97 图题 98 图 题 98 等截面梁如图示,抗弯刚度为 EI,截面 C 处的挠度为(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a 2 EI3Pa (B) 3EI33Pa (C) 4 EI35 Pa (D) 6 EI3题 99 若题 98 图所示梁 BC 段的弯曲刚度 EI 是 AC 段的 9 倍。则 A、B 截面弯矩之比 MA/MB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 (B) 1/2 (C) 1/3 (D) 1/9   题 100 梁 AB 因强度不足, 用与其材料相同、 截面相同 的短梁 CD 加固,如图所示。梁 AB 在 D 处受到的支座反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5P/4 (B) P (C)3P/4 (D) P/2   题 100 图 ( 题 101 图示四种应力状态中属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102 求图示平面应力状态的 σα、εα。已知α=4 5° ,E、μ分别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 ?? ? ??2??,?? ?1 ? ( ?? ) E 21 ? ( ?? ) 2 E 2 (B)  , ? 1? ? 1? ? ? ? ? ? ? ? ? ? ? ? ? 题 102 图 2 2E E , (C) ? 1? ? 1? ? ? ? ? ? ? ?? ? ?? ? E 2 2E (D) , ? ? ?? ?  题 103 矩形截面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其上各点的应力状态见图示,关于它们的正确性有四 种答案,其中正确的一个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题 103 图 (A) 1、2 (B) 1、5 (C) 3、5 (D) 2、4 题 103 图 题 104 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示,已知梁的横截面面积 为 A,截面惯性矩为 I,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 为 μ,梁外表面中性层上 A 点 45°方向的线应变为 ε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5°。则荷载 F 为( (A) 题 104 图 题 105 圆轴直径 d=20mm,材料的弹 200GPa,μ=0.3。现测得圆轴表面 -4 方向的应变 ε=题 2×10  , 误!未找到引用源。  (A) m=1.257N?m  (B) m=12 (C) m=233.4N?m  (D) m=62.8N?m  E? 45? A 1? ?E? 45? A (B) ? ? 19 E? 45? A ? ? 4 ( 1 ) (C)4 E? 45? A ? ? 9 ( 1 ) (D)性 常 数 E = 与 轴 线 成 45° 则转矩( )。错 题 7N?m  题 105 图题 106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已知 σx=0,则 σy 和 τ 有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σy=30MPa,τ=20MPa  (B)σy=60MPa,τ=20MPa   (C) σy=-60MPa, τ=40MPa  (D) σy=60MPa, τ=40MPa       题 106 图 题 107 同半径者,为下列答案中的( (A) (a)与(d) (C) (a)与(d)及(c)与(b) 在图示四种应力状态中,关于应力圆具有相同圆心位置和相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b)与(c)  (D) (a)与(b)及(c)与(d)  题 107 图 题 108 图示受拉板,A 点为凸起处的最高点,A 点应力状态的 应力圆有图示四种可能,正确的答案为( )。 错误!未找到引题 108 图 用源。 题 109 图题 109 从构件内某一点的周围取出一单元体如图所 示。已知 σ=30MPa,τ=15MPa,材料的 E=200GPa, μ=0.3。则对角线 AC 的长度改变量为(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 -3 (A) 3.91×10 mm  (B) 8.43×10 mm   -3 -3 (C) 9.29×10 mm  (D) 10.25×10 mm  题 110 根据构件内三点处应力状态所画应力圆分别如图(a)、(b)、(c)所示,按第三强度理 论比较它们的危险程度,有(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a)最危险,其次为(b)  (B)(a)最危险,(b)、(c)危险程度一样  (C)(c)最危险,其次为(a)  (D)(c)最危险,其次为(b)        题 110 图 题 111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 比较图示两个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图 中应力单位:MPa),则(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无法判断 (B)(A)大 (C)(B)大 (D)两者相同 题 111 图 题 112 斜支梁 AB 如图示,确定梁的变形,有( ) 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B 梁只发生弯曲变形 (B) AC 段发生弯曲变形, CB 段发生拉伸与弯曲组合变形  (C) AC 段发生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BC 段发生拉伸与 弯曲组合变形  (D) AC 段发生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BC 段发生弯曲变 形  题 112 图 题 113 图示结构中,杆的 AC 部分将发生的变形为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弯曲变形 (B)压弯变形 (C)拉弯变形 (D)压缩变形     题 113 图题 114 三根受压杆件如图。杆 1、杆 2 和 杆 3 中 的 最 大 压 应 力( 绝 对 值) 分别 用 σmax1、σmax2 和 σmax3 表示,现从下列四种 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 )。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 (B) σmax1 (A) σmax1=σmax2=σmax3 >σmax2=σmax3 (C) σmax2>σmax1=σmax3   (D) σmax2< σmax1=σmax3 题 114 图 115 正方形受压短柱如图(A)所示,若将短柱中 部分挖去一槽,如图(B)所示,则开槽后柱的最 压应力比未开槽时增加( )。 错误!未找到引用 (A) 8 倍 (B) 7 倍 (C) 2 倍 (D) 5 倍 题 间 大 源。题 115 图 题 116 图 示 水塔和基础总重量 G=6000kN , 风压的合力 F=60kN, 作用于离地面高度 H=15m 处。 基础埋深 h=3m。 土壤的 许可压应力[σ]=0.3MPa,则圆形基础所需直径 d 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题 65 m (B) 题 05 m (C) 3.12 m (D) 6.24 m 题 116 图   题 117 影响梁弯曲中心的主要因素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材料的力学性质 (B)荷载的分布情况  (C)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D)支承条件   题 118 非对称薄壁截面梁受横向力时, 若只发生平面弯曲而无扭转, 横向力需满足( )。 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A)作用面与形心主惯性平面平行 (B)作用面与形心主惯性平面重合 (C)作用面通过弯曲中心的任意平面 (D)作用面通过弯曲中心且平行于主惯性平面   题 119 图示的各梁截面,小圆圈为弯心位置,虚线表示弯矩所在平面的位置。试指出斜弯 曲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b),(c),(d),(e) (B) (b),(d),(e)  (C) (b),(d),(e),(f) (D) (a),(b),(c),(d)  题 119 图题 120 图题 120 等边角钢制成的悬臂梁如题 120 图所示,外力 P 垂直于梁轴线, 其作用线与形心轴 y 重合, 该梁所发 生的变形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A) 平面弯曲 (B)两个相互垂直平面(xy 面和 xz 面)内的平面弯曲  (C)扭转和斜弯曲 (D)斜弯曲 题 121 横向力 F 通过槽形截面梁弯曲中心 O 点(如图题 126 所示)的目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题 121 图 (A)切应力沿截面周边作用 (C)腹板切应力分布均匀(B)上下翼缘的切应力增大  (D)消除截面上分布切应力引起的扭转作用题 122 图示刚架受力如图, ab 段的变形为( )。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A)轴向拉伸、斜弯曲和扭转  (B)轴向拉伸、平面弯曲和扭 转 (C)轴向拉伸和平面弯曲  (D)轴向拉伸和斜弯曲题 122 图 题 123 图示刚架的最大轴力|N|max、 最大剪力|Q|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ax 和最大弯矩|M|max 为(   2 (A) |N|max=qa,|Q|max =qa,|M|max =qa 2 (B) |N|max =qa,|Q|max =qa,|M|max =qa /2  2 (C) |N|max=qa,|Q|max =qa/2,|M|max =qa /2   2 (D) |N|max =qa/2,|Q|max =qa/2,|M|max =qa  题 123 图 题 124 直径为 d 的等直圆杆,在危险截面上同时承受弯矩为 M 和扭矩为 MT,按第三强度理 论,相当应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32 M 2 ? M T 2 32 M 2 ? 4 M T(A)?d 316 M 2 ? M T2(B)?d 32 16 M 2 ? 0.75M T(C)?d 3(D)?d 3题 125 圆杆横截面积为 A,截面惯性矩为 W,同时受到轴力 N、扭矩 MT 和弯矩 M 的共同作用, 则按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N ? A2 M 2 ? 0.75M TW(B)?M ? ?N? ?M ? ? ? ? ? ? ? 3? T ? ? A? ?W ? ? 2W ?222 (C)  ?N M? 2 ? ? ? ? 0.75M T ?A W? (D)2?M ? ?N? ?M ? ? ? ? ? ? ? 3? T ? ? A? ?W ? ? W ?22211.3 例题与解题指导例 11.1 图 11-3 所示连杆,其约束情况是:在 xy 平面内弯曲时是两端铰支, 在 xz 平面内弯曲时是两端固支,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GPa,?p=100。试求该 杆的临界力 Pcr。图 11-3解:设连杆在 xy 面内失稳,两端为铰支,长度系数 ?=1,此时截面以 z 轴为中性轴, 惯性半径及长细比是iz ?Iz bh 3 /12 h 70 ? ? ? ? 20.21mm A bh 2 3 2 3?z ??liz?1 ? 2600 ? 128.65 ? 100 20.21故是大柔度杆。 设在 xz 平面内失稳,两端为固支,长度系数 ?=0.5,此时截面以 y 轴为中性轴,惯性 半径及长细比是:iy ?Iy A??b 2 3?40 ? 11.547mm 2 3 ?y ??liy?0.5 ? 2600 ? 112.58 ? 100 11.547,也是大柔度杆。因 ? z &? y,失稳发生在 xy 平面。所以Pcr ?? 2 EA ? 2 ? 2.0 ? 105 ? ? 119.26kN 2 (?z )2 ?128.65?故此杆的临界力为 Pcr=119.26kN。 解题指导:压杆的临界力与其刚度及约束有关,当杆在不同平面内有不同的刚度和约束 时,必须比较杆在两个失稳平面内的柔度,由柔度大的确定临界力,也可以求出杆在两个面 内的临界力,其中较小者才是该杆的临界荷载。 例 11.2 图示立柱由两根 10 槽钢组成,上端为球形铰支,下端为固定,长度 l=6m,材 料的弹性模量 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试问当 a 为何值时该立柱临界荷载最大, 并求此临界荷载。 解:(1)计算 ?P? p ? ? E ? p ? 3.14 200 ? 103 200 ? 99.4(2)查表,得槽钢的截面几何性质: 截面惯性矩:Iy=198.3cm4,I z0=26cm4 惯 性 半 径 : iy=3.95cm , iz0=1.41cm , 面 积 A=12.74cm2 , 槽 钢 截 面 形 心 Z0 到 直 边 的 距 离 y0=1.52cm。 (3)计算在 xz 平面失稳的柔度 ?y? y ? ? l i ? 0.7 ? 600 3.95 ? 106.3图 11-4 为大柔度杆。 (4) 计算距离 a。 注意到当 Iy=Iz 时,Pcr 有最大值 Iy=2×198.3=396.6 cm4 Iz=2×[(Iz0+A×(y0+a/2)2)=2×[26+12.74×(1.52+a/2) 2] 令 Iy=Iz,解得 a=4.32cm (5)计算 Pcr Pcr ?? 2 EI ? 2 ? 2.0 ? 105 ? 396.6 ? 104 ? ? 443.8kN 2 ( ?l )2 ? 0.7 ? 6000?解题指导;在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杆在 xy 和 xz 两平面内失稳的临界力相等时,承 受的临界力最大。当各方向的约束相同时,只需使 Iy=Iz 即可。答案1、D 2、C 3、D 4、C 5、D 6、B 7、D 8、D 9、D 10、C 11、C 12、B 13、B 14、D 15、D 16、 D 17、C 18、B 19、B 20、B 21、C 22、C 23、D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C 31、C 32、D 33、D 34、D 35、 A 36、B 37、A 38、D 39、B 40、D 41、D 42、B 43、C 44、B 45、D 46、D 47、D 48、D 49、C 50、A 51、A 52、D 53、D 54、C 55、 D 56、B 57、C 58、A 59、D 60、D 61、B 62、C 63、D 64、D 65、C 66、B 67、D 68、D 69、B 70、A 71、D 72、D 73、A 74、B 75、 D 76、C 77、D 78、C 79、D 80、D
赞助商链接
2016 年上海交大 2016 土木工程 804 材 料力学考研真题选择题(部分) 脆性材料断裂破坏的特征,没有明显塑性变形 纯弯曲拉伸弹性模量大于压缩弹 ...2011土木工程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材料力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入划线内。 ) 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 强度 , 刚度 , 稳定...重庆大学土木考研 2015 年复试分数情况土木工程 最低分 320 分(一个少高 250...材料力学,这两年都不能考结构力学 复试笔试 1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2 土力学及...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016 年上海交大 2016 土木工程 804 材 料力学考研真题选择题(部分) 脆性材料断裂破坏的特征,没有明显塑性变形 纯弯曲拉伸弹性模量大于压缩...重庆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复试真题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复试专业课部分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日...Kwxjgw重庆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免费下载Kwxjgw重庆大学...12.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路...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2003-...12页 1下载券 重大考研指导 10页 1下载券 重大考研...本人今年已顺利考取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英语二,数学一 专业课:材料力学 二、复习经验 1....12.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路...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2003-...(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试 题资料下载 ...重庆大学201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2010年重庆大学材料力学... 4页 免费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力... 39页 免费...Aetzdqo重庆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免费下载_IT/计算机_...12.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路...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向拉伸和压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