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在抗量子计算攻击攻击上有哪些技术创新?

关于量子通讯抗干扰能力的回应
已有 16962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style,能力,通信,无线,信息|
& &关于量子通讯抗干扰能力的回应 & & & & & & &日前,潘建伟先生就量子通讯抗干扰问题宣称:“量子通讯抗干扰能力跟无线通讯、光纤通讯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说,我把你的信息拦截了不让你通信了,你的系统就崩溃了。他当然是可以拦截。但是回过头来,如果我们在光纤中通过经典通信传输,那我也是一样可以拦截你的。这两种拦截的成本、所需的技术和难易程度完全一样。所以有些人说量子通信卫星的抗干扰能力弱是不对的,我们和经典通信是一样的。”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把“干扰”通讯简单地等同于“拦截”信号。常见的干扰通讯的方式有:对无线通讯、光纤通讯的信号进行测量、复制,屏蔽无线电信号,噪声定向、定源附载,暴力割断线缆等。这些干扰措施的技术成本和社会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干扰量子通讯的技术及成本非常低,比如,电磁脉冲就可以改变单个光子的极化方向。有些读者甚至说,在空中传播时,单个光子的量子性态是非常脆弱的,拿着手电筒照一照就可能改变它的极化方向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正军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中国量子通信新突破:超400公里抗黑客量子攻击_网易新闻
中国量子通信新突破:超400公里抗黑客量子攻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创量子通信世界新纪录:超400公里抗黑客量子攻击)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潘建伟、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王向斌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单位合作,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该成果,称赞其“为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通信最远传输纪录”。据介绍,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分隔两地的用户提供无条件安全的共享密钥。从1984年国际上首个量子密钥分发协议(BB84协议)提出以来,增加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安全成码率和提高现实系统安全性,成为开发实用性量子密钥分发的三大目标。近年来,中科大潘建伟研究组围绕这三个目标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他们于2013年首次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彻底解决了针对探测系统的黑客攻击,2014年又将安全通信距离拓展至200公里。
今年以来,潘建伟研究组进一步通过发展稳定的双光子干涉技术和系统长时间稳定技术,采用清华大学王向斌教授发展的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研究员研制的高效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成功地将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安全传输纪录拓展至404公里超低损耗光纤和311公里普通光纤距离,创造了光纤传输距离新的世界纪录,推动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量子通信发展。该实验得到《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称其“是一个杰出的成就”,“打破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萍_B744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格密码+$head_words:盲签名+$head_words:抗量子攻击+$head_words:小整数解","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抗量子攻击的高效盲签名方案"}
&&&抗量子攻击的高效盲签名方案
抗量子攻击的高效盲签名方案
Efficient Blind Signature Scheme of Anti-Quantum Attacks
盲签名方案已在电子现金、电子选举、不经意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数论假设(大整数分解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的盲签名方案存在不能抵抗量子攻击和亚指数攻击问题,基于传统证书的格上盲签名方案存在需要耗费巨大存储开销和通信代价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结合基于格的密码体制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高效、可抵抗量子算法攻击的盲签名方案,并在随机喻示模型下,基于格上小整数解(SIS)问题的困难性假设,证明了新方案的安全性.新方案使用固定维数的格基委托算法生成用户的私钥,实现了短私钥和短签名的目标.
摘要: 盲签名方案已在电子现金、电子选举、不经意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数论假设(大整数分解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的盲签名方案存在不能抵抗量子攻击和亚指数攻击问题,基于传统证书的格上盲签名方案存在需要耗费巨大存储开销和通信代价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结合基于格的密码体制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高效、可抵抗量子算法攻击的盲签名方案,并在随机喻示模型下...&&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INVE互联价值的技术特性是什么?_百度知道
INVE互联价值的技术特性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INVE互联价值(InterValue)的关键特性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基于HashNet的增强DAG数据结构(2)多种共识机制:HashNet、BA-VRF和DAG共识(3)完全分布式匿名P2P网络通信(4)抗量子攻击的哈希算法和签名算(5)基于零知识证明和环签名的交易匿名和隐私保(6)高安全性的图灵完备高级智能合约(7)支持高并发交易,交易确认时间短(8)以跨链适配器或外部子网高效实现多链融(9)面向各类行业提供行业支撑功能
采纳率:5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首次实现400公里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
通讯员杨保国)中国科大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王向斌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该成果11月2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审稿人评价它“打破了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
增加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安全成码率和提高现实系统的安全性,是开发实用性量子密钥分发最重要的三个目标。潘建伟小组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然而实验安全成码率较低,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此,清华大学王向斌小组提出了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安全成码率和安全距离。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典型实验条件下可以将成码率提高近两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实用化水平。2016年,潘建伟小组采用王向斌教授发展的理论方法,结合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研究员研制的高效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成功地将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安全传输记录拓展至404公里超低损耗光纤和311公里普通光纤距离,创造了光纤传输距离新的世界纪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该实验在207公里处的安全成码率比2014年的200公里实验提高了500多倍;在102公里的安全成码率已经足以保证安全的语音通话,从而充分验证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用性。
我首次实现400公里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该成果11月2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审稿人评价它“打破了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增加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安全成码率和提高现实系统的安全性,是开发实用性量子密钥分发最重要的三个目标。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
通讯员杨保国)中国科大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王向斌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该成果11月2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审稿人评价它“打破了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
增加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安全成码率和提高现实系统的安全性,是开发实用性量子密钥分发最重要的三个目标。潘建伟小组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然而实验安全成码率较低,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此,清华大学王向斌小组提出了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安全成码率和安全距离。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典型实验条件下可以将成码率提高近两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实用化水平。2016年,潘建伟小组采用王向斌教授发展的理论方法,结合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研究员研制的高效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成功地将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安全传输记录拓展至404公里超低损耗光纤和311公里普通光纤距离,创造了光纤传输距离新的世界纪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该实验在207公里处的安全成码率比2014年的200公里实验提高了500多倍;在102公里的安全成码率已经足以保证安全的语音通话,从而充分验证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用性。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攻击算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