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理厌烦学习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

调皮捣蛋到底该不该管教?该怎么管教;该有学校管还是家长管?
UID:1473007
在线时间310小时
E币20949威望2082贡献0
&&&&&&&&调皮捣蛋的:是有一部份人做了老板,但也有一部份人做了别的!&&&&每个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以理解!&&&&我们都是这么上学过来的,调皮捣蛋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往往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讲道理一般是没有用的,碰到软趴趴的老师,还会爬到老师头上去!&&&&当然有些老师的下手可能过重了!&&&&如果从:老师.家长的身份中出来;客观.公正的讲-你认为该怎么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扫一扫
UID:1111444
在线时间71小时
E币407威望895贡献0
说起来比较复杂,并且容易令人走极端。孩子嘛,我个人认为顺其自然最好,特别在情感上要重视。
UID:1149239
在线时间33小时
E币250939威望3326贡献14
主要是在学,一个学生的行为会影响另外的学生。如果是以前的在家里读就顺其自然好了。
UID:63398
在线时间153小时
E币109802威望527贡献0
没有规矩,怎成方圆,支持适当体罚,只要不以伤害身体为目的,有些出手太重可能是在气头上,如果能出台体罚标准,反而会心平气和地实施体罚.(个人观点)
UID:701789
在线时间269小时
E币66855威望1913贡献0
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很正常希望孩子改变,父母先要变  本报记者 陶晓宇   一向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像变了个样,不爱学习;父母越是要求,孩子越是跟父母对着干……《好几个高中男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做心理咨询师的干爹带他们走出阴影》一文本报在3月4日报道后,记者接到不少读者来电,都是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记者采访心理辅导教师后获悉,大多数亲子教育上的这些问题,都源于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是被父母塑造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在家长身上,希望孩子改变,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尤其是父亲,父亲角色的缺位,是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让孩子能安全度过青春期,爸爸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孩子“平起平坐”。  好孩子突然变了个样  打电话来的这些家长,家里都有念中学的孩子。情况大同小异,小学时很听话,进入中学后,开始变得不听话,成绩也掉下去了。自以为家教很严格的这些家长,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孩子怎么会变样啊?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爷爷,看到报道后打电话给记者,称自己的孙子本来很懂事,但到了初中后,个子变高了,心理反而变幼稚了,常常偷偷玩电脑游戏,不好好读书。父母管教很严格,但就是没有用。眼看着马上要进行中考,爷爷心里很着急。  无独有偶,一名越城区的父亲,见了报道后,向市妇联心理咨询师钱国正讲述他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孩子和同学、老师没处理好关系,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绩退步。于是,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转校,父母确实帮孩子转了校。然而,转校后学习还是没有进步。孩子再次提出转校,父母很生气,开始批评孩子,并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生气了,称要离家出走。父亲说“你走就走”,孩子果然转身就走。父母连忙去拉孩子,孩子却说“不要过来,过来就死给你们看”。这位父亲说,我都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  华舍中学心理辅导教师俞和军,是绍兴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他说,青春期一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逆反心理,这很正常。家长觉得他不正常,是因为家长总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他,跟他交流时也常常指令式,这样才导致孩子走向极端。  市妇联心理咨询师钱国正,常应邀给小学6年级家长讲课。他说,进入中学,孩子开始要进入青春期,生理急剧成长,而心理的成长却相对滞后。这时,孩子自我感觉开始成长,想要努力摆脱原来的幼稚和束缚,不断证明自己。心理也变得自尊、敏感。在行为上,表现喜欢给自己作主,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能力。而对父母的指令,一旦他基于自己的认知认为不当,就会产生排斥。这些变化都是很正常的。孩子发生变化了,父母也要与时俱进,理解孩子青春期特性和青春期需求,并调整与孩子的交流和相处方式。  父亲缺位易导致逆反  去年,越城区一重点中学高二男孩因为厌学、成绩急剧下降后,由父母带着,去咨询钱国正。向来成绩很优秀的男生为何会厌学?钱国正和孩子单独进行聊天,最后找到问题的原因竟是高一时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原来,高一时,这名男孩给女生递了一张纸条,一同学看到后,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找这名男生谈话时,说了一句“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啊”。从此,这个男生再也不信任这名教师,不喜欢这名教师上的课,后来发展到不喜欢所有的教师。钱国正说,孩子很敏感,教师一语不慎,就成了孩子的一个结。而同时,也说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没处理好,相互间缺少沟通,孩子发生了问题,家长既不知情,也无所适从。就变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坎。后来,钱国正找到这名教师,教师已经不记得有那么回事了。但他还是很大度地向学生表示道歉。之后,这名学生的心结才解开,整个人的状态很快调整过来。  俞和军有一个女儿,作为父亲,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每天走出家门前,他都会给她一个拥抱。他说,很多父母的关爱,主要停留于物质层面,对内心世界的关爱不足,尤其是父亲。父亲角色的缺位,是青春期逆反心理极端化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迫切需要得到认同,尤其是来自父亲的支持。有时候,父亲的一声问候,一个拥抱,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被认同。  在与孩子沟通方面,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经历丰富,观念正确,更理性看待问题,因此,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殊不知,这种强制的思维灌输方式,孩子哪怕表面上服了,内心也不会接受。对此,俞和军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和孩子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风暴。
UID:1473007
在线时间310小时
E币20949威望2082贡献0
回 3楼(weisp428) 的帖子
:没有规矩,怎成方圆,支持适当体罚,只要不以伤害身体为目的,有些出手太重可能是在气头上,如果能出台体罚标准,反而会心平气和地实施体罚.(个人观点)&( 15:34)&这个主意不错!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下载绍兴E网手机APP自助删帖
Powered by & Copyright Time now is:06-13 11:59 &
版权所有 Gzip enabled
Total 0.098621(s) query 14,最养肠胃的食物有哪些 保养肠胃的方法_百度知道
最养肠胃的食物有哪些 保养肠胃的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南瓜-排毒护胃;胡萝卜-增强抵抗力;甘蓝-天然胃菜;菠菜-补血利便;红薯-养胃去积;山楂-含有有机酸,能够把油腻的食物分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家长如何管好孩子的学习
  【摘要】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管好孩子学习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成功。因此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对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经验,面对当前家长的困惑,我想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我个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解,从学校教育者的角度,谈谈家长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管好他们的学习,做一个成功型家长。 中国论文网 /9/view-931148.htm  【关键词】家长 孩子 孩子学习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现代家庭遇到的共同问题。初中阶段更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学习的转型时期。管好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要做的事情。然而,通常的情况是,对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话也没少说,劲也没少费,心也没少操,可就是没效果。其实,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学问和窍门。家长只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身心特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1.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过程,把握好“心理断乳期”。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发现,从前温顺乖巧的孩子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以前天真无邪,与父母无话不说的孩子,现在回到家里却沉默寡言:先前只知道读书和玩耍的孩子,现在成天沉迷自己的小天地里,沉迷于自己的某些爱好之中;以前不修边幅的孩子,现在开始刻意打扮,甚至标新立异……   心理学上把学生初中时期称作“心理断乳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会逐步增强,对大人的“反抗”意识不断增强,心理学上又将这一时期称作“第二反抗期”。这时的孩子由幼稚向思想成熟过渡,看问题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与父母对立情绪明显,有的亲子间甚至有如“对头”一般,人们因此又将这一时期称为“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管好他们的学习尤为重要。   由于这个时期孩子是由幼稚向思想成熟过渡的时期,看问题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所以“第二反抗期”的典型表现为:   ①不听话;②爱钻牛角尖或抓住一点不顾其余;③爱幻想,不现实;④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易冲动狂热;⑤分析批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⑥意志不够坚定,经不起困难挫折考验;⑦我行我素,不愿被人干涉,做事不愿与父母商量,富于冲动和冒险性;⑧和父母对着干,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如喜欢与父母外出的孩子变得不愿再跟着父母;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某些限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反抗,他们要摆脱双亲、老师的束缚;一直很听话的孩子也开始变得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富于冲动和冒险性;甚至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看别人父母什么都顺眼,看自己的父母越看感觉越不舒服,有的孩子与父母亲好像成了“对头”一般,常会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学家便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由此而带来了诸多心理、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所以第二反抗期,又被人称为“危险期”。   在此阶段,他们一方面想独立,另一方面又感觉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一方面刻意张扬个性,突出自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时常难以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一方面努力使自己的情感社会化,另一方面自制力不强,难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后,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面对比小学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对升学的沉重压力,他们会遇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家长不能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有可能出现偏激,轻则影响学业,重则有可能使其误入歧途。据统计,这一时期如不能顺利渡过,常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各种极端行为,严重者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      2.家长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心理状态产生的变化。由童年期过渡到少年期的初中学生,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心理状态,引发剧烈的情绪冲动,产生过激的行为,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①由于生理的改变、性机能的成熟、内脏机能的健全,产生了对自己的强烈关注,产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这种成人感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感觉自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评价和批评极为敏感,也强烈抵抗对个人秘密的侵害。②由于身心的发展,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急速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需要父母的帮助。初中生虽然还是靠父母对自己生活的照顾,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完全有能力单独处理一些问题。这种独立性的发展,促使初中生试图摆脱双亲的保护监督。③初中生身体一开始成熟,要求他们独立的社会压力就骤然增强。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不能依赖父母”;同学常说“我们不是小孩子……”;父母也常常提醒子女“你都长这么高了……”等等。初中生的这种特殊的社会期待环境会变成他们自我要求独立的压力。      3.部分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而存在的教育问题。我们有不少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特点,依然像管小孩一样管已经是“小大人”的孩子,结果是越管孩子越烦,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仅与父母产生了隔阂,也影响了他们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弄得孩子想求自立而不得,家长的一片好心,孩子不领情、不买账,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指导也失去了感情基础。其结果使孩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家长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亲子间的感情受到伤害。最终,家长也只得对孩子听之任之,心存遗憾。   初中阶段,孩子开始关注自身的变化和异性的存在,更加注重同伴关系的调整和维持,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起伏不定。这本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可有些做父母的凭此便认为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和用心程度有所下降,对此过分敏感,并由此推断孩子思想出了问题,分心了。于是便利用~切机会来捕捉孩子的蛛丝马迹,总希望能从孩子的种种生活迹象中来找出“阶级斗争新动向”,有的拐弯抹角引诱孩子说出内心的隐秘,有的向孩子的同学打听,有的偷偷翻看孩子的物品、日记,甚至跟踪盯梢等。有的就是因为对此处置不当,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结果反而引起了孩子的逆反行为。      4.解决管好孩子学习问题关键是把握好“言传身教”。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变化之后,家长就会采取特殊的方法去管理孩子。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但事实上,我们不少家长喜欢翻来复去地说一些套话,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因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正确”,又因为对孩子不起作用,所以是“废话”。正确的话之所以沦为“废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长期不能以身作则,而空洞的说教对孩子是一种“负强化”,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逆反心理加重,“负强化”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所以就越说越不起作用,越不起作用越说,最后让孩子反感,甚至起反作用。   俗话说:一言不中,千言无用。孩子学习上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学习行为与方式上的恶习,靠说根本不可能改变孩子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因此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要引导孩子在“练”中改变。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尽可能做些实事,给孩子具体实在的帮助,同时不要急于求成,指望短时间内就把孩子存在的问题全都解决掉。一般来说,父母在指导孩子成长与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反思,怎样把话说到点上,把事情做到位,给孩子正确的引领,笔者给大家提四点建议:   ①对孩子说话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看到就讲,想到就说,甚至信口开河;②对孩子存在的同一个问题,如果说过三遍之后,孩子依然没有改观,就再也别说了,一定要从别的方面再想办法解决;⑧用行动说话,以具体的行动给孩子实实在在的帮助;④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坚持学习。毕竟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当爸做妈,面对新的时代,面对新的一代,靠想当然,或者靠我们在父辈那里沿袭下来的“老皇历”实施家庭教育是靠不住的,需要家长付出时间去学习,花精力去思考,力争通过学习成为行家。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学习来促进自身的改变,不仅能增长教育知识与才能,还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其教育行为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建议家长平时多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盲目给孩子买参考书、请家教。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进中学成绩出现波动时,担心孩子在学校跟不上,擅自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补课、补习。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父母越说孩子越对着干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父母越说孩子越对着干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儿子净不心搞学习,动不动发脾气,跟父母对着干_百度知道
儿子净不心搞学习,动不动发脾气,跟父母对着干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你的孩子现在处于叛逆期,应该主动和孩子聊聊
采纳率:35%
和我那个初二的儿子一个样,老师说不让暑假看电视,结果他就天天吃了睡,或者和二岁弟弟玩耍!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让看电视照样可以不学习呗!!呵呵,其实他就是抗争不让看电视呗!过了几天就好了!放心吧!叛逆期的孩子都这样!不用太担心,只要父母耐心和他沟通还是没问题的
这属于青春判逆期,要慢慢引导,不要对着干,没事阅读一下知心姐姐,看看她的教育方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切记!
现在的孩子属于叛逆期,要好好和他交流,有些事顺着他要打!
我儿子也是 商量着来吧 不能训他 越训越不听你话
是青春期的孩子吧?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