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国产新能源汽车报价动力电池究竟哪个好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天下?
我的图书馆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天下?
【知乎用户的回答(30票)】:未来是谁的天下?这个问题是市场与技术说了算。只能说目前混动技术相对成熟,消费者已经可以开始购买。但个人更偏向于。电动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是完美的组合我国政府发展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早开始想做燃料电池汽车,在同济和北理工做,分别是燃料电池轿车和大巴,最后都只是出了几款样车,成本太高,不可能产业化做下去,所以就半放弃燃料电池。从“十五”863国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政府一直主推电动汽车。到最新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虽然有对燃料电池的补贴,但额度已经不及以前,属于杯水车薪,但对电动乘用车仍然是给予最高6万元补贴(每年补贴退坡),混动只补贴插电。而且在规划当中,重点提了未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成本要求。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国家目前仍然还是重点扶持电动汽车,而非、燃料电池汽车。原因主要有:1、混合动力汽车:混动车电控要求非常高,电控技术一直是我国汽车的软肋,而日本混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再继续发展混动可能还是跟传统汽车一样的结果,那就是继续买日本的技术,学。当然政府不希望这样,不排除有对日的抵触心理。而且不是提了要"弯道超车"么。。如果发展混动,技术落后太多。2、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同济一直在做,但主要是成本问题一直无法突破,而且储氢也是难点,国家花重金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很难有突破,因为国外很多车企也在做,比如通用。研究了很多年还是没有突破,所以现在等同于半放弃状态,几乎没有企业做这块,都是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研究。最近有个新闻可以看一下3、纯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一方面是零排放(说火电污染的请移步,已经有解答,而且未来电力来源情况一定会改善,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一定会更多)另一方面是技术难点相对较少:亚洲一直是世界电池产量最大的区域,中国的电池年产量也很高,可以说电池方面算是中国相对不弱的地方。所以政府发展电动汽车可以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所以中国政府主推纯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也有很多问题,电池成本、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三大瓶颈。国家发展方向是对的,虽然目前混动比较有推广价值,但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大方向,因为可以更好地与车、路形成互联,形成新的移动方式。PS:针对”弯道超车“,只是打气的提法而已,不相信政府的精英智囊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我认为电动汽车仍然应该是从高端做起,然后逐渐向下。从古至今,技术的进步不都是这样么?(微型电动车除外,是国情特殊情况下的产物)所以还是看好国外豪华品牌能率先推出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然后富人玩玩,慢慢等成本降下来以后再广泛进入大众群体。【知乎用户的回答(7票)】:未来一定是纯电力的天下。电动车普及—&充电桩遍布各地—&电动车续航上限300km问题解决混动只是作为过度车型,我相信几十年之后gas station都会消失 :-)传统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充分/饱和的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恰恰相反,还是一块未切的蛋糕。我认为在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前提下,我国是可以弯道超车的。【蒋正的回答(1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趋势是这样,止于时间表这就比较难猜了。【党青的回答(4票)】:转载一篇德国大神廖宇的文章,可能很多人已经读过。【导读】1999年,没有太多人懂互联网,看好阿里巴巴。同样,在2014年发问: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阿里巴巴?引来的一定也是不屑和诧异的目光: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谁会是2030年的王者?【无所不能 文|廖宇】“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是最近一周互联网上含金量最高的名言,15年前来美国要融资2百万美金却被30家VC拒掉的马云,近期在美国给阿里巴巴路演时让投资者排队拐了18个弯,电梯等了40分钟。招股书显示,阿里IPO拟发售3.2亿股,最多融资243亿美元,对应的估值为1627亿美元。所谓逆袭的成功,见证的照旧是历史的前倨后恭。此时此刻,也一定有一个弱小的“阿里巴巴”在被轻视;15年后,也一定会有人从消失的泡沫中回望感叹:曾几的概念并非浪得虚名。1999年,没有太多人懂互联网,看好阿里巴巴。同样,在2014年发问: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阿里巴巴?引来的一定也是不屑和诧异的目光: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谁会是2030年的王者?也许历史有一天会把2014年当作能源互联网的元年,但这个概念着实让当下的很多从业者都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有不少聪明人先知先觉,比如前不久刚刚从微软跳槽到百度的新任总裁张亚勤,他从前几年大谈云计算大数据的浮躁中走出,以实际行动宣告了互联网世界的巨大转型:“从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期间,世界是从物理的到虚拟世界的转移,而从2010年到2020年以后,则是从虚拟到物理世界的逆向改变。”无论这句话听上去有多么生涩难懂,都足以预示着未来十年有很多传统产业将被颠覆、重塑,而人类生活、工作的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而“能源互联网”,因为其对人类生活需求的影响攸密相关和环保之风日盛,无疑是这里面最值得挖掘的金矿。但是混沌之初,大部分人连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还搞不清楚,牵强附会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就像以前无数人以为会个五笔就算是会电脑,能发伊妹儿就算是懂得互联网精神。事实上,着急对能源互联网开宗明义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三种不同流派的尴尬解读。“能源互联网”最初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能源生产体系下的网端互联:Internet of Energy(IoE),着重点是以现代通信技术ICT为主对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互联。电能虽然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清华大学曹军威教授的说法,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这一理念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在欧美国家齐头并进的发展着。德国联邦政府2008年开始推动的"E-Energy“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就是以新型的ICT通讯设备和系统为基础,在六个城市试点不同侧重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以最先进的调控手段来应付日益增多的分布式电源与各种复杂的用户终端负荷。在这一概念框架下,“互联”是最重要的关键词,而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不妨称之为“能源端的互联网”。随后随着欧美国家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和能源价格的攀升,IT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在不少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圈:Energy’s Web/App ( 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比如在美国的opower,新西兰的powershop和德国的GreenPacket等,都是借助开放的售电端活跃市场和节能增效的大背景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在这一概念框架下,“开放”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可以称之为“能源圈的互联网”。可是从“端”到“圈”,似乎依然不足以显示这一概念的宏伟。从2013年初开始,电网系媒体上出现了在设想难度和拓展力度上都远超上面两个阶段性定义的“能源互联网”,应该用international connected energy network全球能源互联网 来表述最为准确。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为了利用它们,“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再多的定语修饰也无法与这一计划所图之大相提并论。可再生能源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电网内的能源流动将颠覆目前已有的模式,动辄几千万千瓦的能量输送将成为地区和国家间电力交换的常态。因此如果要把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效和保证环保作为目标,就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能源观来支撑技术上的无限发展。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只能勉强用“能源届的互联网”来粗表其博大精深。端、圈、界,其实这三种流派之所以不同,不过是因为对其中的能源互联“网”着力不同:需要互联的究竟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电网、天然气网?所以从传统工业逻辑出发,这三种流派并不冲突,亦无轻重之分。但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打量,却有着严重的先后之别。对于偏向硬件的通信互联网产业来讲,能源端的互联网驾轻就熟,路由器/交换机/智能电表换个标签就可出发;而奉行软件至上素喜抢占用户入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界,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也如雨后春笋:分布式电站监控,电力大数据分析,售电套餐搜索甚至是家庭能源管理。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能源互联网在2030年所能到达的极限:人们会在平板电脑上手指轻划就能把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的陌生人;每一个家用电器会根据能耗曲线设置最佳的开关时间并随时远程遥控,建筑物的能耗控制随时依据会议活动类型人数和实时电价进行动态调整;沙漠和大海里安装的各种新能源发电设备可以通过程序由各国人民竞拍投资自由交易;城市的整体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随时依据天气和事件变化进行需求侧编排以实现最优;每件商品、每个活动、每个人都会头顶一个碳排放状态条并可随时与周围进行交易。如此我们必然要问,如果未来的日子,人们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屋顶光伏、电脑手机等等都变成互相联网的一分子,如果未来每个人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指标和生活需求都能够被打通变成数字化坐标,如果未来生活的每一秒钟各种需求都能被积聚起来被导向最有效的生产供给,这种庞大的能源互联网体系下,有哪种商业模式或者哪家公司可以最终胜出,成为最终的森林之王?就像当年风乍起时,人们最喜欢争论的是:做B2B,还是B2C,C2C?是做硬件还是做服务?是免费还是做高端定制?是针对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2003年5月,继成立B2B网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后,阿里巴巴集团于投资1亿元人民币创建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在这个时间节点,人们根本无法判断阿里巴巴最后的成功是因为马云的决策,还是19人高管团队的团结,还是那千千万万不辞辛苦的店小二和快递师傅。每个时代都会告诉我们同样的答案,如果跳开模式和轨道的争论,就会发现任何成功的关键实际上都是人。人才至上,顺势而为。决定能源互联网成败的,恰恰就是是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既懂能源电力生产链,又懂互联网商业模式;他们既能说服投资者砸钱推广概念,又能说服消费者尝鲜乐之融融;他们既可以雄踞神州,又可以随时拉着推杆箱在世界各地与客户沟通。所以不必问到底哪个模式才有前途,只需看看远景目标是否契合人的需求。可非常吊诡的是,能源互联网的极限,就是把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顺应需求这样一个商业逻辑,转换成为整合需求以优化生产达到节省资源这样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一转变与互联网近十年近乎独立的自由发展相比,需要更多的工业耐性和创新勇气,因此这一转变很可能并非仅仅依靠出现几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就能完成,也不是仅凭互联网一隅的昂扬所能推动。实际上,即使在互联网世界,阿里巴巴的成功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如果再与能源圈里的各种巨无霸相比,这家公司的“成功”无论如何也要加上引号:年收不过100亿美元,用户不足5亿。这离国家电网年收3000亿美元,用户超过10亿的数据还十分遥远,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实际拥有巨大资源和数据财富的能源系公司还远未到达企业发展的极限。那么在技术发展的极限之外,到底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极限?是体量甚大的石化电网企业们终有一天也会到纽约IPO市值超过万亿美元,还是这些企业最终可以做到无孔不入囊括生活生产的各个链条?又或者,这些巨无霸会被互联网新贵们肢解吞噬,甚至收购重组?到底,谁会是能源互联网的阿里巴巴?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马云?2014年,他一定在那。他一定有自己的名字。【无所不能特约作者,廖宇,在德国柏林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从事新能源调度管理工作,曾经任职于国家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局、西门子公司智能电网部全球项目管理中心,有近14年电力系统从业背景】【李文涛的回答(0票)】:你们都忽略了CNG和LNG汽车么?【戴伟杰的回答(0票)】:新能源汽车,将由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等途径带动纯电动汽车和公共充电设施逐步推广;将因城市限购和政府补贴等行政措施以及技术更新换代和规模效应等因素,带动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个人消费市场的量升价跌。在汽油还没到用不起的前提下,混合动力汽车必然合理存在。如到那时,也将是纯电动汽车的天下。当然不排除可能是其他新型能源,而不一定是电替代汽油。燃料电池终将因技术本身的问题而逐步退出市场,对于中国而言,可能压根就不会有市场。个人预测,欢迎讨论交流。【李思宸的回答(0票)】:个人不是太看好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因为废旧电池处理至今仍是全球解决不了的难题…【孙一焱的回答(1票)】:以后几年会形成3足鼎力之势,即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本人最看好燃料电池汽车,按现在的发展趋势,10年后必是它的天下。去年还不敢这么说,现在成本降下来了,每辆车造价大概5万美元。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大;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相比,加气只要3分钟,行驶无噪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加氢站)和储氢技术与设备。电动汽车发现也相当迅速,特斯拉的顶级跑车充足电也能一次跑500km,现在主要是局限与充电速度提不上去,现在充电20分钟,最多能获得200km续航。若充电时间能缩短到5分钟以内,电动汽车大有钱途。另外,国内的政策也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电动汽车最近几年能迅速发展,就得意于国家的补贴政策。中国最近几年还会鼓励电动汽车在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大氢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上汽的燃料汽车是国内做的最好的,且与国外的水平相差不大,明年陆续会有很多公司上市燃料电池汽车,期待吧
馆藏&7177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全面解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谁更有前途-汽车电子-与非网
对于未来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讨论,最靠谱、讨论最多的要属石墨烯电池了,将一些专业角度的解读&翻译&一下就是:用这种材料结合锂电池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用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导电剂,二是直接用作负极,效果都是增加锂电池的活性,从而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
石墨烯-碳化海绵锂氧电池
石墨烯电池可以有效解决锂电池的短板,产品特质与新能源车用户使用直接挂钩。这种材质的好处确实大,而且韩国三星也已经对外公布掌握了这项技术,但成本是一大瓶颈,石墨烯的获取不太容易,早期是用于航天领域的一种材料,何时、采用什么方式降低成本,将是这项优质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大难题,各个汽车厂商都还没有公布在这方面发力的计划。
石墨烯锂电池效果图
简单来说,纯电动车的工作原理是&充电直接用电&,氢燃料电池车则是H2+O2 &烧成&(化学反应)电能和水,相当于&烧氢&来发电。两种&电池&同样都是零排放,电动车锂电池能力密度更小、低温活性差影响续航,充电速度慢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完全没有,而且工作效率要高出不少,这正是氢被称为优质能源的原因。
固态锂电池
固态锂电池顾名思义就是不再使用液态的电解液,采用固态电解质,其能力密度远超现在的主流的锂电池,这意味着纯电动车型更高、甚至达到节能型汽油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充电效率相比现阶段也有着质的飞跃,据悉装备固态电池的电动车,最理想化的充电速度可达到1分钟增加800公里,这可以说是新能源车的最佳核心部件。
现阶段,一些海外的能源、科技企业,以及松下等电池制造商都开始了固态电池的研发,汽车厂商涉及这方面的只有丰田、本田以及日产三大日系车企,这源于日本国家层面的助推。从已经开始研究固态电池的各方计划来看,预计2020年将在成本、能量密度和生产制造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才能将这项研发成果落地、在新能源车领域广泛普及,即离我们还有些远,这也是各大车企发布2025年全球禁售燃油车的应对战略时,并未提及固态电池的原因。
众多车企乃至新造车势力都发布了未来的新能源计划,更多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往大了说,环保似乎全球的一个大方向,电能又是老百姓生活必备的能源,所以以电作为燃料的新能源车最容易实现,过渡最为平滑。从现实的角度来看,2025年禁售燃油车之后,能买到的就只有新能源车了,一款车的电池如何至关重要,正如本文所说的电池发展,老的电池类型逐渐成为历史,新的电池技术一些还处于概念阶段,一些只要攻克技术、成本等难题,就将来到大家身边了。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的不断提高,动力的电池退役也将渐成规模,车用动力电池退役后,需要考虑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那么在回收过程中,又会遇上哪些阻碍呢?
发表于: 12:09:03
截至2017年,我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比2012年提高了两倍,每千瓦时的售价下降了70%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预计中国国内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5.7万吨,2022年这一数据将达到42.2万吨。
发表于: 09:09:35
在不久前,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投资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业界认为是未来清洁环保的理想技术,是“终极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
发表于: 10:50:50
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两个派系,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磷酸铁锂派和三元材料派。
发表于: 14:54:29
4月23日,真锂研究公布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部分厂商掉出前20排名,市场洗牌加剧。
发表于: 18:16:51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走向汽车,无人驾驶 开始成为如今创投圈内最为耀眼的明星。
发表于: 08:08:00
不管是蔚来、威马还是小鹏、电咖等,2018年将成为新的造车企业们产品集中地落地的开始。这些被称之为“造车新势力”的企业们,将接受市场最终的考验,这个过程也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大碰撞真正开始的一年。
发表于: 08:06:00
4月27日,由360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实验室、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车联网安全技术研讨会暨车联网行业交流会于国际车展期间在北京举行。北汽、长城、江铃、德赛西威、信大捷安等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百余名专家、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共话汽车未来,共建安全生态。
发表于: 16:19:30
过去十年,汽车工业的基调都是围绕机械硬件展开的,汽车的升级更新也是聚焦于硬件层面的迭代,比如说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不过近两年,汽车行业的方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发表于: 12:43:41
去年全球范围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让人们意识到新能源车的时代就要来了,而纯电动车、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等等,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发表于: 11:16:58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究竟哪个好?锂电 氢燃料各有优劣_天齐锂业(002466)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究竟哪个好?锂电 氢燃料各有优劣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究竟哪个好?锂电 氢燃料各有优劣 09:40中国投资咨询网 A-A+  北极星储能网讯:日本正在致力于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创建“氢能社会”,普及氢能燃料电池,丰田、本田等大型日本汽车产业正陆续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并在日本及欧洲国家得到推广。日前,本田的全新燃料电池车ClarityFuelCell正式在日本上市,这款拥有750公里最大续航里程的车型售价约合44万元人民币。  现在国际上动力电池的主流还是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孰优孰劣?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路线又将是怎样的?  锂电、氢燃料各有优劣  燃料电池在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快速充电上有优势,可随充随用。“但是氢燃料电池也有劣势,比如在汽车突然加速变功的过程中,不能快速加速,同时能量不能回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邱新平告诉记者。  氢燃料电池的寿命,国际上最好的在5000小时。理想状况下,以一辆车百公里时速计,可行使5000小时,里程即为50万公里。“在使用过程中燃料电池的性能会衰减,不洁空气污染催化剂将影响寿命。”邱新平称。  在安全性上,氢燃料电池也并非完美无瑕,可能会发生泄漏爆炸,且爆炸的威力很大。“尤其要做好全面系统的防护,要考虑到任何恶劣条件状况,防患于未然。”邱新平进一步表示,“就成本而言,氢燃料电池并不便宜,贵就贵在关键部件,如全氟膜、铂催化剂等。”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中,日本燃料电池都是发展比较快的,尽管相比10年前已经下降了80%之多,但是目前的价格还是偏高。此外,建设加氢站建设成本也不低,还要考虑运输成本、建设成本以及气体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  相比之下,虽然目前的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上,与氢燃料电池相比存在差距,但在快速变功上拥有优势。同时,随着“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被政府和业界作为下一段发展目标提出,各方也在致力于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不可否认,现在锂电池存在安全性隐患。“但是,随着人们对锂电安全认识的深入,在电池单体技术、电池系统等多层面对电池进行防护管理,在3-5年内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我们有信心。”邱新平说。  据记者了解,锂电池除了在上述硬件性能上有待突破,在软件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落后于国际同行。以特斯拉电动车为例,其电池管理系统最多可串联起8000多节锂离子电池,保持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充放电的安全性,所以特斯拉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50公里。而目前国内的电池系统最多也就串联起2000多节。在系统集成技术上的差距也需努力追赶。  未来可能的技术路线  为推动电池取得革命性突破,2月下旬工信部表示,将投资5亿元、联合9家企业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那么未来电池的技术路线是什么?  此前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考虑到电池行业周期长,技术累积和突破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动力电池要取得革命性突破,难度不小。预计5-10年内还将以锂电池为主,向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发展。”  “今后10年内,不管是锂电池还是燃料电池都有机会,5-10年内还将以锂电池为主,如锂硫、锂空电池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需在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电解质上下功夫。20年之后,我个人认为燃料电池将成为大趋势。”邱新平表示。  “尽管氢燃料电池在日本成本降低很多,性能提高了不少,但从研发层面而言,国内的技术积累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对记者坦言,“现在讨论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电池材料的选择上,如磷酸铁锂、三元锂等,但这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应立足于电池的大结构研究,立足于安全性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系统循环寿命大幅延长上,开发新型动力电池。”  “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还是要根据市场来定,只要是安全快充、成本低、寿命长的电池都应该鼓励发展。”同时,陈永翀进一步表示,“我们要立足基础科学,看准方向后持续研发,不要忽冷忽热,也不能随风倒,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实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国内动力锂电池发展迅速  近两年随着我汽车呈井喷式发展,带动了动力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以2015年为例,全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根据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以及各公司公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约16吉瓦时,预计今明两年新投产能20吉瓦时,2016年年末将达到32吉瓦时。  与电动汽车的火爆相呼应的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产地。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成为2015年募投最为密集的领域,、、德尔家居、、等上市公司纷纷定增投入锂电池产业链,动力锂电池产能极大扩充。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锂电分拆,准备单独上市。”记者从天能集团获悉,“‘十三五’期间,天能也在努力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400瓦时每千克。同时在充电时间、安全性上进一步提升。”  同时,国际动力锂电池巨头也纷纷进军中国。仅在2015年,就有三星SDI在西安建厂、LG化学在南京建厂以及松下在大连建厂等。  此外,1月12日,汽标委电动车辆分标会审定通过,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这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再利用规范化、标准化提上日程,这给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市场带来利好。
马斯克不是嘲讽燃料电池是走进死胡同吗
结论是最近5-10年,锂电池仍然是主流!而且用途非常广,资金流出还可以再流进的,证金持股、电动车国家政策支持、年底电动车产量大涨这些都是利好,坚定持有白马股天齐锂业!
老实说中国有哪间车厂可以做氢燃料车,最好的还是电动车,技术含量没这样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