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给红米教练为什么离开we的年薪到底是多少

Steam正式入华后 腾讯WeGame成功的可能性还有多大?
Valve与完美世界合作的消息搅动了游戏业者和玩家的一个普通早晨,Steam中国版将被推出的消息来得十分突然。根据Steam在今年5月做的软硬件调查,简体中文用户达26.53%,Steam上的中国玩家至少超过3000万(Steam活跃用户超过1.5亿)。
WeGame在国内也有3000万活跃用户,两家几乎旗鼓相当。Steam推出中国版之后,创意工坊会成为其与WeGame竞争的鲜明特色。而且很多玩家在Steam上购买了《绝地求生》,而在WeGame上主要是玩“免费”的腾讯游戏,用户对前者的忠诚度会比较高。由于在国内的独家地位被打破,这次,WeGame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冲击会是暂时的,腾讯缓过神来就会发现,在进入中国后Steam的不但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优势,反而在一些方面还很难与腾讯对抗。Steam进入中国,为的就是合法运营,但要合法运营的话,游戏库就得从头开始审核发布,社区和创意工坊还会不会与Steam国际服务器联通?腾讯代理的《绝地求生》国服出了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抛开朋友留在Steam?完美世界需要通过什么渠道才能与腾讯的宣传工作媲美?Steam中国的游戏生态能不能支撑起玩家的需求?这些都是Valve和完美世界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可避免的本地化:内容减少 社区独立
V社不久前迫于玩家压力,允许了“小黄油”的存在,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通过审核。这里的法律,肯定不是指中国法律,而应该是V社经营活动以及其服务器的所在地法律。
当V社没有入华时,“小黄油”以及其他暴力、血腥的游戏是不违反所在地法律的,只是中国玩家对Steam的访问不一定会顺利。而Steam一旦入华,在华经营,那一定得遵守中国法律,当然合法的经营活动也就会受到法律保护。
但要遵守法律,就得把所有游戏内容重新审核甚至还需取得相关许可才能在Steam中国上架。国际社区由于不可避免地总会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内容,最后只能是中国区独立运营。这样,游戏、社区、创意工坊都是从零开始,跟WeGame比好不了多少。
从Steam&WeGame到WeGame&Steam中国
说到“从零开始”,有人或许认为,只要等游戏内容通过审核,瘦了的Steam也比WeGame大。但事情的发展未必如此,过审后,游戏开发者不一定就只上架Steam中国,如果他有心进入中国市场,更可能也上架WeGame。
知名的模拟游戏《都市:天际线》目前就同时在两个平台发行,WeGame甚至曾把它作为“功能游戏”在推广。Steamspy的创始人也在推特上爆料,有的欧美发行大厂会离开Steam平台,育碧和Take Two很可能有所行动。如果育碧要进入中国市场,又不通过Steam,自家还有股份在腾讯手里,游戏也有不少让腾讯代理,那育碧会不会去WeGame发行《刺客信条》和《彩虹六号》?
更何况让很多中国玩家接触并使用Steam的原因就是玩《绝地求生》,有的玩家甚至Steam上就只有这一个游戏,如果《绝地求生》国服出来了,玩家是去Steam中国区玩呢,还是去WeGame玩呢?要是这还不好选择的话,那就再加一个《堡垒之夜》国服吧,《堡垒之夜》国服和国际服都是没上架Steam的,而马上你就可以QQ一键登录了。
WeGame还有各种吸引人的手段,比如沙盒建造游戏《艾兰岛》,不带中文,Steam售价60元,而腾讯宣布代理后将在WeGame免费推出中文版本。不难预测,WeGame可能会比Steam中国的游戏更丰富,还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玩家。
Steam品牌自带流量 但拧不过QQ微信
网络上不难翻到Steam的消息,可能是“喜加一”快讯,也可能是“-75%”的G胖表情包,WeGame相对来说空有装机量但却没有这么高的热度。
Steam入华,让两家平台的竞争关系尖锐起来,WeGame的存在感反而有可能被拔高,Steam的热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它导流了。
而且完美世界和Valve在国内都没有比较好的宣传渠道,完美世界旗下的媒体平台有电玩巴士、口袋巴士和178,另外靠Steam这个品牌,预计Steam中国区的活动一般都会有游戏媒体、论坛和爱好者自发介绍传播,目标用户会比较精准。但当腾讯拿出宣传手段来时,就会很生猛。QQ、微信、浏览器,联动、Q币、送会员,玩游戏的不玩游戏的都被轰炸一遍后,影响力就不容小觑了。
游戏平台不只是游戏 配套设施完善生态
不管你对“云体验”玩家怎么看待,但无论是不是这个游戏的玩家,都可能会有观看游戏类视频或者是直播的需求。WeGame在客户端里直接内置了直播版块,接入了虎牙、熊猫、斗鱼等直播平台的直播内容。完美世界和Valve如果要在Steam中国里加入直播观看的功能的话,必须具备相关的视听许可证。在这里,腾讯先行一步。
其实Valve应该能够感受到,与腾讯这样一家业务广阔的游戏巨头而且还是本土的大企业进行竞争,凭自己不再具备的优势和对方丰富的资源,肯定会有难度。但入华一事,不得不为,即使Steam中国不再是那个玩家想要的Steam了。不在中国取得合法经营的资质,一些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经营活动将充满不确定因素,这是更不能接受的。再加上国外GOG、Uplay等平台的崛起,也让Valve压力山大,不如早一点进入中国,抢先占据一些市场。后来者如果还想入华,将要面临的挑战只会比Steam更大。
WeGame自发布以来很少大肆宣传,这一次恐怕就给了它一个送上门来的好机会。Steam中国如果真的只能从零做起,WeGame至少已经把握住了很多资源,在以后的运营中它们将在腾讯手中一次次爆发。腾讯要感谢Steam让用户养成了使用游戏分发平台的习惯。
作者:小谦,互联网观察员,多家科技媒体专栏作者,微信联系net1996,转载请注明版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具前瞻力的游戏开发者社区
虚拟现实产业媒体
今日搜狐热点玩游戏找热点,点击关注不迷路。在今天下午5点举行的英雄联盟LPL夏季赛中,WE坐镇主场迎战FPX,最终WE以1比2的比分再次输掉比赛。此前WE已经在主场开局两连败,非常希望今天能拿下FPX获得夏季赛的首场胜利。但事与愿违WE只能吞下自己的又一场失利。
WE为什么在本赛季取得如此糟糕的开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WE的队员突然间失去了默契,难道仅仅是因为游戏版本的原因吗?如果客观一点看WE的这三场比赛,WE在操作BP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为什么与胜利总是失之交臂呢?
这赛季WE的指挥跟去年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春季赛决赛,WE3比0拿下RNG,最根本原因就是指挥得当,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取舍做的十分正确。去年春季赛决赛第一局,果断卖掉辅助去打大龙,然后抓死RNG双C,直接一波带走比赛。第二局WE在大劣势的情况下,957塔下2波1v2天秀,拖到了四保一成型。第三局的换龙,秒老鼠。这些关键时刻的指挥十分到位,该上上,该放放,能打能忍。再看现在WE的比赛指挥,跟去年比真的是辣眼睛。
教练是另外一个问题。韩国LOL为什么那么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教练厉害,一支队伍的水平一半以上要归功于教练。去年夏季赛WE的皇子加里奥体系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只有WE用这个阵容无敌,其他队伍拿了以后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这个阵容是RNG发明的。
因为红米教练有着超强的的学习能力,把RNG开发的阵容拿过来,反而成了自己的无敌体系。还有当时WE开发的双盾套路,露露+卡尔玛,当时的RE卡尔玛就是兰博的克星。WE去年S7打到4强,红米教练绝对功不可没。今年红米去了JDG,JDG开局也是连胜。一个优秀的教练对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绝对不会生拉硬搬,既要自己会用,又要有破解之道。现在的WE教练组好像在这方面差距有点大。
总之,现在的WE还没有自己的东西,很多都是模仿别人的套路,对其理解还不够深刻,即使初期拿到了优势也不能终结比赛。很多WE的粉丝肯定怀念去年的WE,也有粉丝恨铁不成钢说菜就一个字。毕竟现在才是赛季刚开始,留给WE调整磨合的时间还是有的,小编也希望WE能及时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找回当初那个大家熟悉的WE。各位LOL粉丝你们觉得WE为什么三连败呢?喜欢小编的可以点击关注支持一下。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2oed0VPFuJKA0TdlTZY2e6aibgQhUgOx7AOrJZwZmE6Ao7.jpg收藏的论坛
WE红米教练或离职 下个赛季有望组建全华班
  S7半决赛已经结束,今年的S赛从一开始的期待满满,到四强两个席位,LPL真的给了玩家们很大的希望,今年也确实是已经把努力做到了极致。可是棋差一招、技不如人,LPL还是倒在了半决赛,没能打进鸟巢。对于不少玩家来说,这是充满期待的一届S赛,最后却落得这个遗憾的结果,或许这就是不完美的青春吧。   在WE结束了S赛的征程后,有网友发帖称,WE的红米教练可能要离队了。因为他在S赛前接受采访时,提到这篇采访放出后,他可能还在这个队,也可能已经不在了。对此,不少网友都希望红米教练不要走,毕竟WE今年能有四强的成就,与教练组的努力肯定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近日MISS与若风草莓一起吃了饭,在这期间草莓透露了WE明年也可能会组建全华班的事情。虽然今年的WE表现很不错,但毕竟中韩沟通困难造成了一定的上限,或许明年的LPL将会有巨大变动。   红米教练对Condi的评价非常高,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WE能走多远,希望明年Condi能有更好的心态,毕竟WE上中野的实力并不差的。
近期游戏热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米为什么离开w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