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箱 总线

1.总线的作用:计算机中数据,信号,地址传输的通路(载体)。
2.总线的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传输的过程是一个bit的传输,适合于远距离传输。
& & & 并行传输:存在多条总线,同时进行传输,一次可以传送多个bit,适合近距离传输。
3.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总线使用的历史
  单总线:单总线结构,所有的部件都挂在一条总线上,这种结构存在缺陷:就是总线会成为系统运行效率的瓶颈。
  双总线:主存总线和IO总线;存在问题时主存无法直接与IO设备进行数据交互;需要借助CPU中转数据。
&&  三总线:主存总线;IO总线;DMA总线;最大的好处就是主存直接与IO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CPU操作与IO操作并行(结构并不唯一)
& & & & & & & & & & & & & & &
4.总线的分类
  按照位置分:系统总线:连接计算机各大部件的总线;片内总线:属于某个部件的内部的总线;通信总线:系统之间的交流。
  按照功能分: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地址总线--传输地址;控制总线--传输信号。注意:在有的系统中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复用。
5.总线的特性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每根线的功能定义;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6.总线的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数据总线的条数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送的数据量
7.总线的标准有很多:常用的PCI--外设总线标准和USB--串行接口总线标准
8.总线控制
  同一时刻系统总线仅仅允许一对设备之间的通信;但是在CPU检查有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可能存在多个设备想要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哪一个获得总线的使用权----总线判优
9.总线判优方式
  集中判优:对于所有的总线请求集中判断选择出一个获得总线的使用权。
    链式查询:存在3根线:总线授权信号BG串行地从一个I/O接口传送到下一个I/O接口。假如BG到达的接口无总线请求,则继续往下查询;
         假如BG到达的接口有总线请求,BG信号便不再往下查询,该I/O接口获得了总线控制权。
         优点:需要很少的线实现总线判优;缺点:存在线路故障可能造成后面无法响应,优先级固定。
    计数器定时查询:总线上的任一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通过BR线发出总线请求。中央仲裁器接到请求信号以后,计数器从0开始技术,
            计数值通过一组地址线发向各设备。每个设备接口都有一个设备地址判别电路,当地址线上的计数值与请求总线的
            设备地址相一致时,该设备 置“1”BS线,获得了总线使用权,此时中止计数查询。
            优点:计数器的初值也可用程序来设置,这可以方便地改变优先次序,但这种灵活性是以增加线数为代价的。
    独立请求:每一个共享总线的设备均有一对总线请求线BRi和总线授权线BGi。当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便发出该设备的请求信号。
         仲裁器中的排队电路决定首先响应哪个设备的请求,给设备以授权信号BGi。
         优点:响应时间快,确定优先响应的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少;但是花费的线比较多。
  分散判优:每个潜在的主方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的仲裁号和仲裁器。当它们有总线请求时,把它们唯一的仲裁号发送到共享的仲裁总线上,
       每个仲裁器将仲裁总线上得到的号与自己的号进行比较。如果仲裁总线上的号大,则它的总线请求不予响应,并撤消它的仲裁号。
10.总线的通信方式
  同步通信:统一的时钟控制数据传输
  异步通信:通过握手实现
& & & &半同步通信:存在时钟,但通信的时间不固定
11.总线的传输周期:申请总线;寻址阶段;传输阶段;结束阶段。
& & & & &&
阅读(...) 评论()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你知道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叫plug and play?哪些总线有这一特点?
总线标准的设置主要解决不同厂家各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ISA、EISA、PCI等;plug and pla......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分离式通讯的特点是:(1)各模块欲占用总线使用权都必须提出申请;(2)在得到总线使用权后,主模块在先定的时间内......2.问答题 半同步通信既能像同步通信那样由统一时钟控制,又能像异步通信那样允许传输时间不一致,因此工作效率介于两者之间。3.问答题 同步通信:指由统一时钟控制的通信,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性差,当系统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异较大时,总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适合于......4.问答题 总线宽度:通常指数据总线的根数;总线带宽: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总线复用:指同一......5.问答题 总线判优控制解决多个部件同时申请总线时的使用权分配问题;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三种: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二.系统总线
--计算机系统五大部件互连的方式有两种:
  分散连接: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的连线
  总线连接: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特点:分时与共享
&  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出消息,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消息
--总线的分类
  按照连接部件不同:
    1.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2.系统总线:CPU、主存、I/O设备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按照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可分为3类:
        数据总线: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是双向传输总线
        地址总线:主要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在主存单元的地址或I/O设备的地址(地址总线上的代码是用来指明CPU欲访问的存储单元或I/O 端口的地址,由CPU输出,单向传输)
             地址总线的位数欲存储单元的个数有关,如:地址线为20根,则对应的存储单元个数为2的20次方
        控制总线: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的传输线,通常对任意控制线而言,它的传输是单向的,但对于控制总线总体来说,又可认为是双向的
    3.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按传输方式可分为两种:
        串行通信:数据在单条1位宽的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按顺序分时传送(适宜于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并行通信:数据在多条并行1位宽的传输线上,同时由源传送到目的地(适宜于近距离的数据传输,通常小于30m)
--总线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通常指数据总线的根数
  总线带宽: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用每秒传递信息的字节数来衡量
  时钟同步/异步:总线上的数据与时钟同步工作的总线称为同步总线,与时钟不同步工作的总线称为异步总线
  总线复用:一条信号线上分时传送两种信号
  信号线数: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总线数的总和
  总线控制方式:包括突发工作、自动配置等
  其他指标:如负载能力
-- 总线控制
  总线周期:完成一次总线操作的时间称为总线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结束阶段
  1.判优控制(仲裁控制)
    分布式:将控制逻辑分散在与总线连接的各个部件或设备上
    集中式:将控制逻辑集中在一处(如CPU中)
      集中控制优先权仲裁方式有三种:链式查询、计算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方式
  2.通信控制:主要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如何配合,通常有四种方式:
    1).同步通信: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2).异步通信:采用应答方式
      异步通信的应答方式分为:不互锁、半互锁和全互锁
    3).半同步通信
    4).分离式通信(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传输周期(或总线周期)分解为两个子周期)
阅读(...) 评论()&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系统总线
摘要:1、总线的基本概念1.为什么要用总线?冯诺依曼将计算机分为五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要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需要较多的通路。2.总线总线式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3.总线上信息的传送串行:一次传输一位信号。并行:传输距离较短,4.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举例4.1单总线结构框图4.2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框图4.3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框图2、总线的分类1.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2.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数据总线
1、总线的基本概念
1.为什么要用总线?
冯诺依曼将计算机分为五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要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需要较多的通路。
总线式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3.总线上信息的传送
串行:一次传输一位信号。
并行:传输距离较短,
4.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举例
4.1 单总线结构框图
4.2 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框图
4.3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框图
2、总线的分类
1.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2.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数据总线:双向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单向与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控制总线:有出、有入
3.通信总线:
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之间的通信
串行通信总线
并行通信总线
3、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1.总线物理实现
2.总线特性
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及排列顺序
电器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电平范围
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地址、数据、控制)
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3.总线的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数据线的根数
标准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ps)
时钟同步/异步:同步、不同步
总线复用:地址线与数据线复用
信号线数: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总和
总线控制方式:突发、自动、仲裁、逻辑、计数
其他指标:负载能力
4.总线标准
8MHz(独立)
8MHz(独立)
VESA(VL-BUS)
32MHz(CPU)
33MHz(独立)66MHz(独立)
132MBps528MBps
66.7MHz(独立)13MHz(独立)
266MBps533MBps
串行通信总线标准
数据终端设备(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标准接口
串行接口总线标准
普通无屏蔽双绞线带屏蔽双绞线最高
1.5Mbps(USB1.0)12Mbps(USB2.0)480Mbps(USB3.0)
4、总线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多总线结构
双总线结构 三总线结构I/O总线、 四总线结构
5、总线控制
1.总线判优控制
主设备(模块):对总线有控制权
从设备(模块):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
总线判优控制
计数器定时查询
独立请求方式
2.总线通信控制
目的: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问题
总线传输周期:
申请分配阶段:主模块申请,总线仲裁决定
寻址阶段:主模块向从模块给出地址和命令
传输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交换数据
结束阶段:主模块撤销有关消息
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同步通信: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
半同步通信
分离式通信
(1)同步式数据输入
(4)半同步通信(同步、异步结合)
同步 发送方用系统时钟前沿发信号 &&接收方用系统时钟后沿判断、识别
异步 允许不同速度的模块和谐工作 &&增加一条“等待”响应信号 WAIT
上述三种通信的共同点: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以输入数据为例)
主模块发地址、命令(占用总线)
从模块准备数据(不占用总线)
从模块向主模块发数据(占用总线)
(5)分离式通信
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
子周期1:主模块申请占用总线,使用完后即放弃总线的使用权
子周期2:从模块申请占用总线,将各种信息送至总线上
各模块有权申请占用总线
采用同步方式通信,不等对方回答
各模块准备数据时,不占用总线
总线被占用时,无空闲
以上是的内容,更多
的内容,请您使用右上方搜索功能获取相关信息。
若你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五个工作日内给你回复。
云服务器 ECS
可弹性伸缩、安全稳定、简单易用
&40.8元/月起
预测未发生的攻击
&24元/月起
为您提供0门槛上云实践机会
你可能还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
阿里云教程中心为您免费提供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系统总线相关信息,包括
的信息,所有计算机组成原理之系统总线相关内容均不代表阿里云的意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五个工作日内答复
售前咨询热线
支持与服务
资源和社区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组成原理 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