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降噪耳机1000xWI-1000的降噪能力怎么样?

无线不是音质瓶颈,降噪超强的索尼 WI-1000X 评测 -ZAKER新闻
听过工程版一周多后,我已经下单预订 WI-1000X 了,预计要第三或第四批发货了。相比那些盲狙的朋友,我真是太幸运了。结论先放前面:WI-1000X 是同类产品(颈挂式蓝牙耳机)中,友商最难以逾越的高峰。同时也是 1000X 系列中最值得买的一只。其实也很喜欢 MDR-1000X 及其下任 WH-1000XMKII,但是考虑到我是多汗体质,且是出门不带包党,所以还是耳塞好。几大原因:一、降噪性能处于同类产品的第一集团;二、蓝牙无线系统音质甚至好于有线耳机直插大多数手机,目前没有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同类产品;三、设计和配戴依然第一集团;四、人性化各方面考量足够周到,是个小加分项。------------------------------------------------------时间原因许久没写过数码评测了——除非有令我心动的东西。好在十一期间我有幸在各位大 V 媒体体验完之后,也拿到了一条 1000X 系列耳机——颈挂式蓝牙耳塞 WI-1000X。因为在第二代 1000X 系列活动试听后,对项圈的印象实在惊艳,而项圈又明显更方便携带。于是终于有机会在拿到商品版之前,静心品鉴一会儿,这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一不小心下文又瞎扯淡了很多也许有误导向的技术解读(浅度科普的必然),感到乏味的话这里可以按右上角红叉了。【随便插图片】捡重点说起:首先是降噪。最大降噪效果与唯一的同类直接竞争对手 QC30 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点上可能有所争议。但这要看不同的环境来讨论:在嘈杂人声的店头复杂环境对比,在最大降噪情况下,WI-1000X 确实更为安静,嘈杂嗡嗡声两者都是立马滤除,而近处人说话的声音 WI-1000X 滤除更为彻底,所以 SONY STORE 在初期展出时直接把 QC30 摆在展柜前给大家对比;而地铁上情况则有所不同,地铁的低频轰鸣,两者戴上都是明显的静谥,在无线降噪耳塞类产品里也是高出其他产品一大截。硬要比的话,QC30 比 WI-1000X 过滤更为彻底一点点,列车启动时电机刚通电的咻咻声还是可以听到,而 WI-1000X 对咻咻声都过滤了大半基本听不见了。所以 QC30 是让你知道车在走,但不知道自己在哪;WI-1000X 是让你知道在哪,不知道车走没走。所以最终结论就是,抛开耳塞的被动隔音(很容易排除,对开降噪开和关很明显啦),QC30 的对特定场景的低频噪声有针对性优秀算法彻底去除;而 WI-1000X 的先进之处则是对过去降噪耳机很难有办法的中高频段噪声都有能力部分消除(过去中高频噪声只能靠塞紧耳塞被动隔离,这是定制耳塞的最大优势),降噪环境泛用性更强。要知道中高频噪声之所以难以消除就是反向波形在运算后才能产生,这点延迟对低频抵消影响不大,但对中高频可是会有反效果了。所以真心要感谢索尼商用化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今天就感受到了高效中高频消噪的曙光。当然高频杂音如嘀嘀叮叮,目前依然还是无可奈何的,塞紧点物理隔绝吧。值得注意的是,在安静的环境下 WI-1000X 开启降噪而不听音乐的话,会有比较明显的电流声,但没有气压感,QC35 用户一定会深深明白这种气压感;而 QC30 的电流声则比较小,气压感会有一点,但比 QC35 好多了。实际上降噪耳机都有类似的局限性,所以建议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关掉降噪吧,毕竟也没有多少降噪的意义。但是在夜深人静却偶有汽车跑过的咖啡店里,QC30 底噪小的优点,此时还是会显得更加友好一些——如果你喜欢只隔绝世界不听音乐的话。然后是声音表现。蓝牙无线耳塞中无可争议的最强素质。在讨论蓝牙耳机的音质之前,必须要抛弃大众过去的认知——蓝牙音质比有线差多了。在 LDAC 出现之前(aptx HD 的带宽 576Kbps 就差一点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不绝对。但是索尼 LDAC 出现以后,就彻底突破了临界点,990Kbps 的码率轻松传输 CD 级无损,物理传输介质上突破了局限。虽然过去只有索尼手机和音频播放器搭载了 LDAC 发射端,但未来 Android 8.0 就普及了。其次,必须认知到,讨论蓝牙音质,除了无线这个介质,还要考虑编解码、数模转换、放大、耳机单元素质,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通俗讲,在发射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和蓝牙耳机的接收端的传输码率和编码方式是第一个物理门槛。第二个门槛是蓝牙耳机的 DSP、解码、放大器配置。第三个门槛就是耳机发声单元。这其中你还得考虑电池、体积的限制,不能无限堆料。下图是我随手画了一张蓝牙音频从源文件到发出声音的整个过程,画蛇添足加了相应环节的角色。课外思考题:把下图的 " 蓝牙传输 " 换成 "USB 线传输 ",还需要修改几个地方使之成立?所以这样你们可能就能明白了,物理传输 -LDAC;DSP- 多年以来 walkman 就有 VPT,带 clear Bass 的超屌均衡器,DSEE 升频引擎;解码放大 - 多年来不断改良的最新一代 s-master HX,解码加放大只有一次数模转换过程,电能利用率爆表,随身 HIFI 里跟电老虎 AB 类架构打得有来有回(这里省略 1W 字对全数放音质影响巨大的外围电路问题,因为同类产品应用里没一个能打的);换能单元 -XBA 最新的 N1 和 N3 这一代进化到均衡极致的圈铁积累下的技术基础。从头到脚的关键点,全是自家王炸大集合,不得不佩服索尼如今家大业大依然坚持疯狂开发当年用来发家的音频技术的那种执着。不想废话主观听感,但 && 勉强还是来一段吧:群里讨论时,有朋友说 " 一耳朵比 N3 还好听 ",我赶紧纠正说,你说比 N3 插 Iphone 好听是肯定的,但你不能说比 N3 好听,N3 又不能发出声音。所以,下面是把这只耳机单独当做一个系统来看待来评价的主观听感,废话太多看完下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就可以略过了。前端当然是能够提供 LDAC 编码音源的手机,本次用于评测源文件是 FLAC 格式的自抓 CD(这次很大一部分器乐是在听 《超级马里奥 3D 世界》,交响乐团现场录音比一般 JPOP 好太多)。WI-1000X 整体系统的 " 素质 ",相当于 A20+XBA-N1 的水平或略弱,比 A30+N3 差。就如同我之前所说,音频回放系统之所以要强调 " 系统 ",中间很关键的一环就是所谓的搭配了。WI-1000x 就是明显的老司机把前端和耳机给你搭配好了,无需纠结其他。试听下来,声音三频相当均衡,低频速度收得快,但是下潜深,中频厚度一般,人声不会糊脸且无颗粒感,齿音略抑制但不刻意,通吃一切的杂食走向,对我来说这是 OST 和 JPOP 女声小神器的走向。可能偏重口味的 BOSE 听众会嫌低频量少,但绝对会被偶尔出现的大提琴、大鼓、贝斯那沉到心底的下潜给吓到。高频细润华丽,常见乐器的泛音这种在旧时代无 LDAC 的蓝牙耳机中不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你一次爽个够。而且整体音色表现非常自然,不告诉你单元是圈铁,你根本就可以把它误认为纯动圈。所以实际上官网也没有强调单元,仅角落里写了一下。对于没有 Hi-res 音频入门者而言,在这个级别的系统里,如果音源不错,就可以听出明确的空间感,和乐器特点的结像感,通俗来讲就是哇,立体感和清晰度好强。说着 " 跟手机听不出区别 " 的,通常是没有注意聆听发声源的立体感和定位感。所以它可以做到比更高价的便携前端 + 耳塞系统更加好听、耐听,并不是一件不可意义的事情。所以,即使我说从纯素质角度而言这个项圈比所有(注:这里把前文的 " 绝大多数 " 换成 " 所有 ")手机强有些站不住脚,但可能某些堆过料的 "HIFI" 手机很难找一条耳塞来搭配出一套同等耐听好听的系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情况。那么单独看它的耳机单元是个什么水平呢?我特地接了 PHA-3 来验一下。与项圈系统的表现完全不同,这个耳机单元的三频是典型的 " 咚沙利 "(高频和低频翘,人声凹),而且低频量很大收得也很慢——看来项圈里的解码是收了 N 级的 Clear Bass 才适配成均衡向的,毕竟中频厚实倾向的 PHA-3 也拉不回离脸较远的人声。高频调到这样有点亮丽也不容易了,毕竟这明显劣化涂抹的高频细节显然跟这条细线脱不开干系,话说用 micro USB 定义 3 级模拟输入这么费事省地方的事也真亏索尼想得出 && 不过动次打词地用来听飞机前端看电影和游戏前端射爆倒挺合适的。而且强调一下,有线模式可以没电用,也可以开机结合降噪使用,很实用并不鸡肋。【NS+WI-1000x,我跟你讲,用 1000X 玩 NS,在地铁上都不想下车,不管用不用 1000X 玩 NS,在床上都不想下来】一边听一边写一边感叹。单就音频表现方面,这个项圈的完成度,越听越惊人。所以说这几年竞争对手拼死都赶不上这均衡度了。除非它们硬生生地抛弃高通的 CSR 系列蓝牙 SOC,只用数据接收部分也可以拯救一点,高音质方面必须撤底抛弃 DAC+AB 类的思路,搞一套高水平的数放系统——这又正中 s-master 全数字解码放大一体器(加了 " 解码放大一体 " 几个字,毕竟不是普通的二次采样 class D)多年积累的下怀。这还没考虑这一流水平的降噪 &&DSEE HX 是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尤其对于不支持 LDAC 和 APTX HD 的手机而言(没错说的就是只支持 AAC/SBC 的苹果手机和一众国产手机),简直就是救星般的存在。原理是索尼存了一个音源库,实时分析缓存中音频里的乐器、人声等常见音源的类型,对压缩损失或失真的部分进行修正。这个功能的实时性和修复能力依赖于处理器的算力,由于小项圈只有这点体积,所以这个功能不像 1ABT,MDR-1000X 那样一直可用,仅在稳定连接的低码率模式下可用。但这对于日常音质较差的微博分享 MV 有着极为明显的提升。举个例子机核网 10 月 20 日 17:00 发的超级马里奥奥德赛主题曲《Jump Up, Super Star》MV 预告片 , 音质相当差,用有线耳机都能听出背景的乐器大号的高频泛音已经被压成了滋滋声,所以 LDAC 模式会忠实把这种滋滋声传回来,不堪入耳。此时把连接改成 " 稳定连接优先 ",并开启 DSEE HX 为自动,背景乐器滋滋声已经被还原为了正常的泛音,并且没有任何 " 修饰 " 感,因为源音源已经够差了,变为可以入耳已经不容易了。聊聊 APP 吧,经过几个版本的更新,现在很好用,但也有些局限性首先可以看到耳机的电量,有没有开关 DSEE,编码器用的是 LDAC/aptX/aptX-HD/SBC 都给你显示得清清楚楚。我们要用这个 APP 最重要原因当然是降噪模式自适应切换:毕竟除了最大降噪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注重安全性和交流的时候,WI-1000X 有对应的手机 APP 可以自适应选择降噪模式。大体上分为 : 停留坐着不动的时候环境声进来,并且放大听起来最近的人声,这环境声和人声明显都是麦克风采集进来而不是被动放进来的,因为明显人声突得厉害怕你漏听,环境声也是去掉过背景低频杂声的;走路的时候环境声通通进来不放大人声;交通工具上最大降噪效果。总体而言,依赖手机的传感器来判定,idea 是相当不错,有一定实用性,但还是经常不准,比如明明上了地铁,却 30 秒后才把降噪开到最大,下了地铁却立马开了大半环境声,稍微走快点就按跑步的标准全开环境声——貌似是个重视安全的 Friend 呢?开车的时候,倒是 1 秒切换交通工具模式 && 是我国地铁太平稳还是我弹射起步啦?然而我静坐着不动,过了 1 分钟才谨慎地从走路模式切换到静坐模式并关小环境声放大人声是不错的选择啦,但我抖了一会儿腿为什么就进入交通工具模式降噪全开啦?当然,环境声的消除率和是否放大人声也是可以手动选择的。在最强降噪时可以切换为专注消除风噪。对于消除风噪,每个用过降噪耳机的人都会对风噪有着深刻的可怕的认知吧,明明降噪得环境很安静刮大风这风噪就特别特别显眼,所以这明明是很重要的新特性却不支持自动切换,必须手动开启,也算是个小遗憾吧。气压优化暂时没用过不作评价。音效的虚拟场所模拟和均衡器、DSEE HX 都是 walkman 用户的老朋友,尤其是均衡器,素有天下并列第一之称。可惜这些音效在 LDAC 编码器下都不可用,且三种音效只能开其中一个,猜测是运算性能限制,而耳罩式的 WH-1000X 就可以同时开启了,大体积大电池带来的运算性能提升真的很重要啊。【模特真帅】最后随意看看这次的设计,如无意外也是要进下一波的 "SONY Design" 集锦吧。WI-1000X 无疑体现了简洁、易用又不失隐藏细节的感觉,米灰色款不太惹人注目,但却不会让极客们忽视。具体不展开,出门看巨巨们的美图吧。我个人最满意的设计是内侧紧贴脖子那一侧全覆盖的亲肤 + 贴脖子后背的海绵填充材质,非常柔软舒适,穿无领 UT 时戴着都没什么感觉。另外这次配了混合硅胶耳塞套,和三重舒适耳塞套。混合硅胶套就是哥套透明配色版,一如继往的均衡舒适对声音清晰度影响最小;三重舒适版是很舒适,而且会 Boot 低频,并且被动隔音不如哥套,也有人说隔音更好,但我感觉相反,这个跟耳朵孔形状大小相关,不作展开。总之我选择混合硅胶套。不使用时,可以把线材卡入收线槽藏起来避免缠绕和损坏。收线槽的设计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一直收到挂脖的底部只露出少许的线材和耳机单元。这类线槽设计比起同类产品的其他收纳方式——折线夹、磁铁固定这些,更为科学,避免了缠绕伤线和磁场对音质的可能影响。----------------最后总结下:得益于集降噪、蓝牙无线、有线模式于一身,日常生活中,这只蓝牙耳塞的使用场景非常多样,最让我意外的是,有线连接 3.5mm 耳机线不仅可以关机使用,也可以开机和降噪一起使用。所以现在可以想像到的应用模式:1. 最常用的肯定是蓝牙音频,+ 降噪自适应。通勤、逛街、坐咖啡店都不用取下耳机。2. 然后是蓝牙,+ 降噪用按键手动切换。用于装不了手机 APP 的音频播放器、PS4、XBOX、soundbar 等支持蓝牙发射的前端 && 这个组合应该少见3. 关机状态,或者没电了,接上 micro to 3.5mm 当普通有线耳机用。用于音频播放器、任天堂 Switch、380,747 等前端。4. 在接了 3.5mm 有线连接时,开机降噪,当作有线式降噪耳机使用。用于音频播放器、任天堂 Switch、380,747 等前端。另外,只要蓝牙连着手机,来电话会震动,这样把耳机线收起来也不会漏接电话了,对于不方便带耳塞的场合十分受用,毕竟很多时候别人会觉得跟他说话还戴耳机不太尊重嘛。这样一来,即使从降噪加听个响工具属性上讲,WI-1000X 的便利性也覆盖了运动所需的防水防汗功能以外,所有的音频需求,同时极力的避免干扰到使用者的正常生活(极为积极开启自动环境声、关注人声)。更何况这吊打同类产品的凶残音质,简直跟白送一样。所以这里强烈建议索尼要黑科技就一黑到底下一代产品把基础的防雨防汗也做了吧,虽然麦克风这么多有点强人所难啦 && 这样 10 小时续航 16 小时待机也就有全天候的意义了嘛。(笑)【再随便上几张渣图,各位随便看看细节】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爱搞机13小时前
腾讯数码 13小时前
数字尾巴4小时前
数字尾巴4小时前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10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22小时前
数字尾巴11小时前
数字尾巴11小时前
数字尾巴12小时前静享醇音—索尼SONY WI-1000X无线降噪耳塞深度体验评测_ZNDS资讯
静享醇音—索尼SONY WI-1000X无线降噪耳塞深度体验评测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跟风iphone取消了耳机孔,导致无线蓝牙耳机简直像火山喷发式的不断涌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而在降噪耳机领域的两位老大哥BOSE和SONY也将自己旗下的降噪耳机系列增添了蓝牙无线的版本。索尼在秋季刚刚发布了一系列的无线降噪系列,分别是头戴式的无线蓝牙降噪耳机WH-1000X,项圈式的无线蓝牙降噪耳塞WI-1000X,以及全无线式的降噪耳塞WF-1000X。  我也在近期购买了其中的WI-1000X,因为我觉得相比其他两款耳机,一是WI-1000X是入耳式耳塞更加的便携低调,可以应对炎夏和寒冬等各种天气状况;二是绝对舒适不会像头戴式耳机夹耳朵;三是有LDAC加成的无损音质,在蓝牙降噪耳机领域独当一面;四是不输其他产品的卓越降噪性能。而且发布之后不少网友都号称这款耳塞是集蓝牙无线,降噪和高音质的集大成者。到底实际表现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解析  包装设计  先来简单的看一下包装设计,包装还是延续了索尼音频产品的包装风格,整体非常简洁,外盒正面展示了耳塞的外观,以及印着一堆黑科技标识,诸如Hi-Res高品质音质、基于SENSE ENGINE? 技术的个性化声音设置以及高品质蓝牙无损编码技术LDAC和APTX HD等。  抽出内盒,WI-1000X就躺在盒子中,看起来逼格颇高。索尼WI-1000X目前有两种颜色,黑色和香槟色。  先来看看WI-1000X都有哪些配件,一个无力吐槽的只价值5块钱包邮的收纳袋,对于一个身价2299的耳机有点说不过去了,就算不给个硬包,好歹内部也有点海绵填充,结果就是一个布袋,对耳机毫无保护作用,对比MDR-1000X的硬包和WF-1000X的金属充电盒,感觉WI-1000X是后妈养的。  耳塞套部分倒是没有缩水,3付3重舒适耳套,3付哥伦比亚套,各有3种不同的尺寸,其中三重舒适耳套采用的是泡沫硅胶材质,在舒适度和隔音方面比较出色。大家在用入耳式耳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付适合自己耳朵的套子,耳塞套对于音质,隔音和舒适度的影响是极大的。至于WI-1000X具体的佩带感受我下文会详细说明。  线材部分,提供了一个飞机转化头和一根usb数据线以及一根耳机线,没错WI-1000X还支持有线模式,当耳机没电了或者想要更好的音质表现就可以插上线用有线听,这点还是非常实用的,具体的声音表现我下文也会详细说明。  外观设计  WI-1000X在外形设计上继承了头戴式耳机MDR-1000X的设计风格,不过项圈的设计少了几分商务气息多了一些科技感。  在材质上和竟然也和头戴式的MDR-1000X用的一样设计,后部采用了金属材质,表面拉丝纹理很有质感,而贴合脖子的部分用了人造皮革和海绵填充,前部采用了塑料材质,表面手感和橡胶材质有点像。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不同于Bose qc30入耳式降噪耳机的圆形项圈,WI-1000X和颈部接触面采用了弧形来贴合颈部,整个耳机并不是平整的,而是突起的弧形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保证戴着的时候整个耳机紧贴着身体顺延下来。  无处不在的索尼LOGO,右侧还有NFC标识,有NFC功能的播放设备只需要贴着这个部位就可以实现和耳机的快速配对了,不过我是iphone就享受不到了。  耳塞的本体也是采用了金属和塑料的结合,外侧的降噪麦克风要小心不要被雨水溅到,降噪主要也是通过这些小孔收集外部噪音,然后降噪电路向其发送相等的反向消除信号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如果用手遮挡住降噪麦克风,那么降噪功能或者环境声模式可能无法正确运作,或者会发出嗡鸣声。  按键设计在项圈的左右两端,左侧为控制单元,分别是开关、音量键、多功能键。开关旁边有一个指示灯,充电时显示红色,充满显示绿色。音量+旁边的小孔可能是麦克风。按键都采用了密封防水的设计,这样整机就能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对于我这样的汗手也比较友好。按键的手感中规中距,播放控制按键和一般的线控按键的操作逻辑一样,上手没什么难度。开机状态下点按开关键会有电量提示,在断开usb和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开机键和多功能键超过7s,蓝色指示灯闪烁4次,可以重置耳机到出场默认状态,所有信息,包括配对信息均被删除。  右边为数字降噪引擎按键,通过按压突起可以改变降噪模式,一共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降噪模式、环境声模式、和关闭降噪模式,长按按键两秒开启降噪气压优化。充电时同时按住开关机键和此键可以重置耳机,但是会保留配对信息。  充电口设计在底部,有防尘防水盖。有线耳机的插口也是在这,所以意味着没电了是充电还是连线听还是要做出选择的,另外防尘盖非常的紧,第一次开要小心指甲不要蹦了,后面会慢慢松一点。  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WI-1000X有一个理线槽的设计,平时不听歌的时候挂在脖子上不希望它乱晃的话可以把线嵌在凹槽里面,最多可以收成图二的样子。实际在使用中还是比较有用的,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当然了如果设计成自动收缩的方式会更加方便,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总的来说WI-1000X在的外形设计上我还是较为满意的,做工和材质用料以及细节设计上也是秉持了索尼向来的高水准,不过一些细节方面未来还可以再优化一下,比如更方便的收纳线材的方式。  使用体验  佩带感受  WI-1000X整体的重量还是蛮轻的,只有70克,挂在脖子上基本没什么压力,紧贴颈部的皮质和海绵填充部分在现在这个季节的体感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夏天热的时候出汗可能会略微难受一些。  之前最担心的前部的突出部分现在看来也比较和谐,因为人体工学设计,前端部分也是贴着锁骨的,不会翘起来。实测走路的时候也不会像QC30那样歪脖子,也不会晃动,可收纳的线材在各种使用场景中还是挺方便的。但是跑步的时候项圈部分还是会打锁骨的,想要跑步用的朋友可以放弃了。  然后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入耳的舒适度问题,我的感觉是,除了BOSE的鲨鱼鳍,WI-1000X的佩带舒适度是我用过最好的一个,当然了前提是附赠的耳塞套中有适合我的耳塞套,佩戴的稳固性不如BOSE的鲨鱼鳍,但是只要一开始带好了,正常走路基本不太会松动。  蓝牙连接  开机之后进行配对,配对需要长按开机键约3s,此时蓝灯和红灯交替闪烁,打开手机蓝牙,即可搜索到WI-1000X。需要说明的是,耳机支持多个设备连接,重新配对就可以,但是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连接,选择某个设备时需要手动选择。当然如果你有支持NFC的设备,可更加快速的进行触碰连接。连上iphone之后在顶部蓝牙标志上会显示设备的剩余电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播放控制,其他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会有女声提示,关键是这个女声相对于bose那机器人式的声音真的悦耳太多了,声音甜美,完全不虚志玲姐姐,果然还是日本厂商比较贴心。  Headphones Connect体验  连接到手机后,会跳出来一个对话框,提示你安装对应的APP,也就是索尼这次为降噪耳机开发了一个Headphones Connect手机应用程序,而在这个软件中则集中体现了索尼的多项黑科技。  软件顶部显示连接的耳机的型号,剩余电量和连接的蓝牙编码方式等信息。  下面的第一个黑科技功能就是,可开关的“自适应声音控制”功能,开启这个功能后耳机会通过传感器检测你的活动状态和外部的噪音环境,自动切换至降噪模式或者不同量级的环境声模式。  比如像我在搭乘地铁的时候,耳机会自动切换到降噪全开的模式,在交通工具中会尽可能的屏蔽掉环境杂音,让我有一个更加舒适安静的环境,而走出地铁过不了多久就自动切换到了12级的环境声模式,因为在街上走动和跑步时,听不到环境声音人的平衡感会变差,而且环境复杂,在大街上开启降噪会比较危险,所以在这种环境下WI-1000X耳机就会让你听到环境音。而当我走到公司坐在位置上大概10分钟之后,WI-1000X就自动开启了,环境声和语音模式,耳机认为你在停留时需要更多的关注语音,不会错过重要的语音提醒。  当然了,这个功能也是可以关闭的,我们可以随自己的使用场景去调节降噪和环境声的各种模式,比如当我在公司午睡的时候,耳机还是会默认我需要关注语音提醒,这时候我就需要手动调整为降噪全开模式。而且实际在使用中我也是基本关闭自适应声音控制这个功能的,我还是更愿意自己去选择我需要哪种降噪模式。  手动调整环境声模式中,除了降噪全开模式,还有风燥降低模式,因为降噪耳机的降噪麦克风的位置一般都在外侧,当户外有风的时候,会产生呼呼的风声,这在之前一直是个降噪耳机的未解决的难题,但是索尼今年提供了解决方案,实测开启风燥模式后,呼呼的风声能有效的被消除。然后环境声模式总共有20级可以调节,越高你听到的环境声就越大,同时还有单独的关注语音按键可以勾选,选择之后WI-1000X会适当的放大人说话的声音和屏蔽一部分环境噪音,从而让你能更清楚的听到别人的交谈,黑科技和实用性满满。  第二个功能是降噪优化器,可以根据大气压进行优化,比如说在乘坐飞机的过程中,大气压发生了变化,听觉感知会降低,这个功能可以对耳机声音重新进行优化,只需要在APP中点击优化或者是长按项圈上的降噪按键2秒就可以开始优化。实际测试中虽然我还没有带着WI-1000X去坐过飞机,但是能感受到,优化后对当时环境噪音的降噪能力会有一点增强。  第三个声音方向控制是个很有意思的功能,可以选择耳机在播放音乐时声音从哪个方向传来,比如我想为了听到更多左边马路上传来的环境音,我就可以调整耳机内的音乐声从右边传来。常规状态下选择最靠近耳朵那个点。这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还是有用的到的地方的。  索尼还为Wi-1000X增加了强大的音质个性化的功能,推出了一个SENSE ENGINE技术,这在传统的无线耳机上也是很少见的 ,主要还是归功于索尼独家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器。环境音效有舞台、俱乐部、音乐厅等音效可以选择,不过开启后声场会发生变化,听音乐时建议不用开启。  音质均衡器则有多种预设,也有个人非常喜欢的索尼Clear Bass增强低音或者高音的预设方案,也可以自定义适合你的口味的声音。索尼的Clear Bass音效不同于很多三流厂商的低音增强音效会让声音变得非常沉闷,开启Clear Bass后,不仅仅能感受到低频的量感增加了许多,在中高频方面竟然没有一丝的劣化甚至还更加的好听。  除了以上主要的4个功能之外,软件中还可以控制正在播放的媒体资源,竟然还有歌词显示。此外还可以选择蓝牙连接方式为声音质量优先还是连接稳定优先,当蓝牙连接收到的干扰过多出现播放音乐卡顿的时候可以选择连接稳定优先模式,但是传输音质会变差,不过我在使用中也很少会出现蓝牙连接的卡顿现象。而DSEE HX的开启则可以补偿有损音源中细节部分,使音源音质更好,建议开着。  还有一个节电模式和一个通话提醒可供选择开启,开启节电模式后,如果耳机超过10分钟没有播放音乐的话就会自动休眠,这时候降噪也会关闭从而节省电量。如果喜欢不听音乐只想单纯的降噪的时候可以关闭这个功能。另外一个通话提醒功能也建议大家关闭,因为来电话的时候耳机会通过震动来提醒用户,但是这个震动力度实在是太强了,我好几次都快被突然的震动给吓死。  降噪体验  作为目前市面上仅有的在民用降噪领域可以和bose齐头并进的品牌,索尼今年发布的两款无线蓝牙降噪耳塞中,WI-1000X必然是拿来对抗bose qc30的产品,出色的降噪能力肯定是放在第一位设计的。  关于降噪全开的体验,我通过3个常见的使用场景来进行说明,分别是办公室,搭乘地铁和马路上步行这3个使用场景。这也是大部分用户日常通勤的使用场景。  办公室中的降噪表现  办公室中主要的噪音来源是空调运行的噪音,鼠标键盘的敲击声和同事间谈话的声音。带上WI-1000X后,空调运行的声音几乎就听不到了,能听到自己的键盘和鼠标敲击的声音,隔壁桌和对面的同事的键盘敲击声也还是能微弱的听到一些,离自己方圆3米内的说话声也还是能听到的,但是不太能听得清内容。离我两个位置的同事拆外卖的声音显得异常的清楚(因为其他噪音变小了,一些无法有效屏蔽的高频噪音会显得非常的突出)。公司楼上本来经常会有很响的咚咚咚的敲楼板的声音,在WI-1000X的抑制下声音变得轻微了很多很多。总的来说在办公室里的降噪体验还不错,基本上能听到的声音都是在自己身边3米范围内的声音(如果公司里不是非常嘈杂的话),如果再加上播放音乐那就基本不会听得到外界的声音了。  地铁中的降噪表现  在交通工具上的降噪表现是我非常看重的,也是大多数人最需要用到的降噪场景,在地铁中WI-1000X的降噪能力让我略微有些失望,首先在相对人声嘈杂的环境中,WI-1000X对人声的抑制能力有限,然后地铁上的报站声,开门关门的声音也是可以听到的。地铁运行时的震荡声几乎听不到了,只有当地铁高速运行的时候的呼啸声才会有些明显。然后在地铁中我是一直需要播放音乐的,单纯的降噪并不能让我感到较为舒适的安静状态,虽然噪声确实少了很多,但是这时候就算是播放音乐(百分之50音量),也无法做到完全听不到地铁高速运行时的噪声。  马路上的降噪表现  使用场景切换到马路上,开启降噪后,马路上的大部分噪音都有一定的削弱,能听到的一般都是车的胎噪声,喇叭声,除非是在公园里散步,这时候如果你还是一边开着降噪一边放着音乐的话,在户外其实是挺危险的,一般在马路上都建议切换到环境声模式。  总体来说,WI-1000X的降噪能力如果满分为100分的话我能打80分,对于生活中的大部分低频噪音都能有很好的抑制,但是中高频段的声音抑制能力相对要稍微差一些。但是在比如在很多使用场景中我们需要临时和人交流的时候,通过耳机上的控制按键,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监听环境声音的模式,这样,当你需要听清旁边的人说话时,就不需要摘下耳机,这一点在实际体验中还是非常加分的。  音质体验  如果说WI-1000X的降噪能力还有一些提升空间的话,那么WI-1000X的音质表现足以让它成为目前市场上音质最好的蓝牙耳机之一。以往我们在讨论蓝牙耳机的时候,总是觉得和音质沾不上边,更别说再加上降噪了,但是索尼这次确实是已经打破常规了。  首先WI-1000X的耳机内部单元采用了和自家售价2199的有线耳塞N3AP一样的9mm的动圈单元加上动铁单元的配置,内置的9mm动圈单元可呈现浑厚低音和通透的人声,动铁单元可展现自然清澈的高音。并且为了解决蓝牙传输的损耗问题,索尼把市面上所有的蓝牙传输方案:SBC、AAC、aptX、aptX HD,以及自家的无损蓝牙传输LDAC都给WI-1000X配置上了。另外,再搭载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 HX?&),以更广的带宽降低了噪音和失真,让用户更好的感受音乐细节及氛围。DSEE HX技术则可以补偿有损音源中细节部分,使音源音质更好。  在实际的音质体验中,WI-1000X也没有让我失望,就算是连接我的iphone只能使用AAC的蓝牙编码方式,无法使用更加优秀APTX HD和LDAC,我也可以感受到WI-1000X不同于以往的蓝牙耳塞的强大解析力,歌手换气和口水声都能很清晰的听到,声场定位也非常出色,三频方面表现均衡,中频人声略微突出,带着索尼一贯的中频人声染色,听一些人声和流行乐非常的适合。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高频会略有些毛刺。综合音质表现完全有千元价位的有线耳机的水平。  续航表现  官方声称WI-1000X有10小时的续航使用时间,实际使用下来续航时间大概的9小时左右,在蓝牙无线降噪耳机中算是中规中矩的水平。支持快充15分钟使用70分钟,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要完全充满WI-1000X的电量竟然要4小时之久,看来是进行了电流限制。  总结  总的来说,把WI-1000X称为目前最全能的耳塞也不为过,在降噪耳机里面,WI-1000X做到最好的音质效果;在高音质蓝牙耳机领域里,WI-1000X也做到了最好的降噪效果;相比对手Bose,索尼WI-1000X在软件APP上也领先很多,各种降噪和环境声的模式在日常使用中也是非常实用的。后面的产品如果能把续航再提升上去,把机身能做成折叠,降噪能力能更强一些的话用户口碑应该也会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降噪耳机1000xm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