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取增长率计算公式指标的话是所有的变量都要取增长率计算公式吗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导读:怎么写作好技术经济相关方面的论文。本篇中国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变化的实证研究中的相关论文开题格式希望会对你的写作带来参考帮助以解你的写作忧愁。

摘要:为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与中经济增长的联系,文章利用DEA-Malmquist方法进行分析,与国内多数研究不同,文章使用了Ray和Desli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渐从引进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但数据也表明,中国1998年-2015年期间经济增长仍主要是投资和要素驱动,要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仍有一定距离.中国要实现2035年前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加快采取各项措施,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不少研究认为创新对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党的十九大也指出要在2035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本文认为,中国要推进创新,必须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此前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的情况,并以此作为政策制定的经验教训.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创新驱动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必要性.

一、创新与增长的理论关系

在开始研究创新的驱动因素前,有必要了解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一个生产性和商业化的概念,是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当前中国政府倡导创新,最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创新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效应,这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政府提出的创新与熊彼特的创新是一致的.

创新对增长的重要性,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熊彼特的理论中均得到肯定.例如,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达到稳态时经济增长率为人口增长率、劳动生产率,以及主观贴现率之和.人口增长率和主观贴现率一般来说变化不大,对均衡的增长影响较小,因此,长期来说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主要来自于创新,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的含义之一即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不过,技术进步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存在,内生增长理论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技术进步纳入增长模型当中,该系列理论的主要结论也是经济的长期增长与技术进步紧密相关,进而受到经济中创新的影响.

主流经济学虽然强调创新的作用,但实际上并没有清晰地阐明创新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要真正理解创新和增长的关系,应该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科学技术进步是其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一目了然”.创新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增长的最终来源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和构成了一国经济生产的主要内容,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不仅是体力劳动,还包括抽象劳动,这两者之间是互相统一的关系.同等程度的复杂、抽象的劳动能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总体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要使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增加,必然要求人类本身充分利用和提高抽象劳动的质量.抽象劳动的增长,需要人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一种复杂、抽象的劳动.各个国家经济水平上的差异,本质上是创新等抽象劳动的差别所造成的.创新的直接结果是劳动生产力上升,创新引致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可变资本的劳动生产力,缩短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强了经济的生产能力.

本篇试析中国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如下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从定义上来说,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最能够体现出经济的创新.TFP是剔除要素投入影响后剩余的部分,根据熊彼特的观点,若经济中没有创新,要素将按照原来的运行方式流转,经济就没有发展.若要素投入不变,经济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那么经济的产出必然发生改变,反映到数据上就是TFP的增加.因此,以TF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中创新的变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用TFP来衡量创新并非没有缺点.因为某一时期的TFP的提高,不一定由创新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对现有技术的充分利用所致,以TFP衡量创新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误.为缓解一般TFP计算方法的缺点,本文拟采用DEA-Malmquist方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生产要素和产出的关系一直发生变化,生产函数的形式以及被解释变量的系数可能是一直变化的,而DEA-Malmquist方法对生产函数的形式不做限定,以此衡量中国的TFP增长率较为合适.

Malmquist指数一开始是用作消费数量指数,受Malmquist消费指数启发,Caves(1982)利用Malmquist指数的思想,将其应用到生产分析中.对TFP进行分解较常用Fare(1994)提出的方法.Ray和Desli(1997)认为,Fare的分解方法假设技术的规模报酬不变,与现实情况不符.他们将Malmquist指数重新分解三部分,即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技术专业专科生论文怎样写
播放次数:2672 评论人数:554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为■,技术进步变化■■1/2,规模效率变化为■■1/2.

从分解公式可以看到,两种分解方法中对技术效率的分解是一致的,不同在于对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分解.Fare的方法中,技术进步被假定为规模報酬不变的,Ray和Desli则认为技术进步应该把规模报酬变化考虑进去.章祥荪和贵斌威(2008)指出,Fare的分解方法中的技术进步并非现实的技术进步,而是参照技术进步.

本文赞同章祥荪和贵斌威的看法,即对TFP应采取Ray和Desli的方法.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使用Fare的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得到的技术进步率并非现实中的技术进步率.为了更准确地考察技术进步和增长的关系,本文将使用Ray和Desli的方法对TFP重新测算和分解.三、数据说明及变量选择

根据学界一般的做法,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指标进行不变价处理,以反映真实的增长趋势.至于固定资本存量的计算,主要使用永续盘存法.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文献均使用该方法计算全国和各省份资本存量,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比较典型的有单豪杰(2008)和张军(2003)的方法.本文计划使用单豪杰的算法.在单豪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其数据转换成以1978年为基期.与一般做法不同,本文将四川、重庆同时纳入,对于两省1997年以前固定资本(),按照各自GDP的比例进行简单分配.1997年~2004年重庆、四川两省市统一采用单豪杰的平减指数;2005年以后统一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核算.

本文使用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存量,以及全国地区全社会从业人员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6)》《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改革开放初期,技术效率的提升极大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TFP增长率为基本上均为正值,1984年TFP增长率更是高达4。2%,增长率上升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1979年~1984年技术效率增长率基本在5%左右附近波动,1982年更是高达9。5%.改革开放带来的技术效率提高并非一帆风顺的.80年代中后期,由于前期的农村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同时该时期政府对工业和城市承包、分权、价格等试点改革,政策效果仍未显现.此外,由于改革中价格了价格双轨制,给寻租行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技术效率增长率在1984年-1986年左右进入波谷,技术进步率在1985年几乎为正,但在1986年~1987年有迅速跌入阶段低谷.

1979年~1987年,技术进步率基本为负,对TFP产生了反向拉动作用.技术进步率为负也有政策和数据上的原因.1984年~1986年期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较大异常波动,通货膨胀高涨,国家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出台了一些政治,导致这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我国的科研、人力资本等力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导致技术进步率处于较低水平.技术进步率的数据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无论是自主式创新还是引进式创新均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总的来说,本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制度红利,激发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现有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有力提升了整体经济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也认为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是中国TFP增长的重要因素.Bosworth等(2008)发现,1978年至1993年间,我国的劳动力跨产业配置所引致的经济增长为1。7%,占经济增长率的26%左右.1993年~2004年间该数值约为1。2%,约占经济增长率的14%.

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TFP的增长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以1991年为分界点之后的TFP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1992年~1997年,全国平均技术进步率高达7%左右.本时期,国家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从沿海地区推进到内陆,同时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诸多优惠政策引进外商投资,使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大幅提高,有利于全国各地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加以改进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技术,使全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劳动力向东部沿海高生产力部门的流动,使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产生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效果.此外,改革开放初期制定了许多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在社会中培育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氛围也需要时间.经过前期的酝酿,促进科技的措施在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展现效力.

21世纪后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现象有恶化的倾向.2000年起,技术效率增长率持续为负.技术效率下降,表明社会对现有资源配置远离当前的技术前沿面.结合同时期技术增长持续为正的数据来看,该时期全国各地虽然均积极引进和发展新技术,但是,对现有技术的合理利用和配置都不足,存在着盲目引进技术、资本来进行生产的现象.2008年后,TFP增长率进入了下降通道,在2013年更是下跌了将近2%.原因可能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政府出台的“四万亿”政策使一些生产效率低的“僵尸企业”不仅没有被淘汰,而且得到了持续的供血.经济体中存在大量容易获得流动资金,促使一些企业进行寻租活动,而非通过创新来获得利润.不过可喜的是,2014年起TFP增长率的数值有止跌回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均继续上升,说明国家“三去一降一补”和促进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一些学者认为,不必对TFP增长率下降过于恐慌.刘世锦等(2015)指出,当一国经济开始进入高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会放缓,同时其TFP增长率会处于相对缓慢但较为稳定的状态,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充分证明这一观点.但是,结合我国21世纪以来的投资、企业的表现,我国的TFP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盲目的要素和投资驱动所导致.

我国创新从引进式转变为以自主式为主.从TFP增長率及其分解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TFP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的趋势较为一致,技术进步率的下降引致TFP增速减慢.回顾本文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指经济体系对要素的重新组合,成功的创新应为经济体带来技术进步的效应.对于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其采用技术发达国家的创新成果,对现有要素进行重组,实现了技术进步,这种创新属于引进式创新.对于处于技术前沿的国家而言,由于没有可以引进和模仿的创新,其技术进步的实现只能通过自主研发,这种创新属于自主式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认清中国技术进步率下降的原因.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时,我国经济能够通过引进式创新实现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创新相对难度较小,可以通过技术购买等方式,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成我国的创新,高铁属于其中較为典型的例子.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国相当一部分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此时的创新主要是自主式创新,没有可以参照的技术和案例,研发成功所需的成本和时间较大,反映到数据上就是技术进步率降低.因此,从我国的技术进步率总体数据放缓这一事实,并不能得出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变弱的结论.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创新主要从引进式创新,逐渐转变为自主式创新,并且要实现创新驱动,必须重视和加强自主式创新.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创新与中经济增长的联系,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进行分析,总体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渐从引进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但数据也表明,中国1998年~2015年期间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和要素驱动,并且有一定的恶化趋势,中国要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仍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因此,中国要实现2035年前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政策力度,在全社会中大力激发创新的热情,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创新的过程当中,培育社会中的企业家精神;要加大研发力度,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要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大众创新面临的制度环境;要优化创新的“生态环境”,完善包括风险投资、孵化器、银行、律师服务、猎头、服务、咨询顾问等专业服务;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社会中营造创业创新等.

口宋伯东 张海成 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很多方面,尤其是对网络经济的推进而网络经济的实质是利用网络技术促进经济和教育社会的发展,网络经济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从而使管理具

周忠云 周忠炎 (上饶市广丰区壶峤镇农综站,江西上饶334600) 从油茶经济价值入手,从6 个方面总结了油茶的关键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经济价值;栽培技

张俊 (云南省威远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云南景谷666499) 在果树栽培管理过程中,土壤管理是有机栽培的重要基础,在经济林果树的栽培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特性的掌握,从而更好地

本篇论文阅读总结:为有关撰写技术经济方向的论文开题格式与课程研究的学生们在完成专科生毕业论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及相关论文格式模版起到一定的帮助。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系新古典学派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指标的又一名称,它是以索洛等人为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的增长核算中,作为长期经济增长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纯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但还不能具体化为,或不能归因于,有形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技巧更高的劳动、肥效更大的土地等的增加投人量,所以又称为非具体化的技术

进步,也被比作天降馅饼。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全要素生产率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全“的意思是增长中不能分别归因于有关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增长的那部分,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只能用来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50年代,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形成了现在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全要素生产率是宏观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不过,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的界定还有分歧。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1957) 提出,故也称为索洛残差。在,近年来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尤其在克鲁格曼(1999) 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这一问题更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一些学者估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如舒元(1993) 曾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2 —1990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02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13 %。王小鲁(2000) 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1953—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 —1978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146%,对增长的贡献率为1419 %。

还有一些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思考,如郑玉歆(1999) 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和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但未给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估算。易纲、和(2003) 提出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四点证据,指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面临的困难,并给出新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但他们也未给出具体估算。本文在析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四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出中国1979 —2004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此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做简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增长会计法,另一类是经济。增长会计法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估算过程相对简便,考虑因素较少,但主要缺点是假设约束较强,也较为粗糙;而经济计量法利用各种经济计量模型估算全要素生产率,较为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估算过程较为复杂。

增长会计法(growth accounting approach) 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增长中要素投入贡献剔除掉,从而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估算值,其本质是一种指数方法。按照指数的不同构造方式,可分为代数指数法和几何指数法(也称索洛残差法)。

假设商品价格为Pt,数量为Qt,则总产出为PtQt。生产中投入为Kt,劳动投入为Lt,资本价格即利率为rt,工资率为wt,则总成本为rtKt + wtLt。在和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下,有总产出等于总成本即:

但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⑴ 式往往不成立,可将⑴ 式改写为:

其中,r0 、w0 和P0 为基、工资和价格。参数TFPt 为全要素生产率,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产出的影响。

⑶ 式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代数指数公式。后来,家们又提出各种全要素生产率代数指数,它们的形式虽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样的。

代数指数法很直观地体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但缺陷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它虽然没有明确设定生产函数,但暗含着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完全可替代,且边际生产率是恒定的,这显然缺乏合理性。所以这种方法更多地是一种概念化方法,并不适于具体(Caves,Christensen andDiewart,1982)。

索洛残差法最早由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1957) 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数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总量生产函数为:

其中,Yt为产出,xnt为第n 种投入要素。假设Ω(t) 为希克斯中性技术系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投入要素之间的。这是一个双对数模型,可以利用OLS 估算。其中资本存量需要测算,测算公式为:

其中Kt 为t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t 1 为t - 1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t 为价格指数,It 为t 年的名

义投资,δt 为t 年的的。在确定了资本存量的初值以及实际净投资后,便可以利用⑺ 式给出各年的实际资本存量。这样,利用⑻,人们可以估计出平均产出份额α和平均劳动力产出份额β,带入⑹ 式可以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索洛残差法开创了增长源泉分析的先河,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Lucas,1988)。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索洛残差法建立在新古典假设即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基础上,这些约束条件很强,往往难以满足;具体估算中,由于资本价格难以准确确定,所以利用资本存量来代替资本服务,忽略了新旧资本设备生产效率的差异以及能力实现的影响。此外,索洛残差法用所谓的“残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无法剔除掉测算误差的影响。上述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偏差。

由于增长会计法存在着较多缺陷,后人提出很多计量方法,以期借助各种经济计量模型和计量工具准确地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主要比较两种计量方法,即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

隐性变量法(latent variable approach,LV) 的基本思路是,将全要素生产率视为一个隐性变量即未观测变量,从而借助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 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给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具体估算中,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需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包括数据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ADF (the Augmented Dickey2Fuller) 单位根检验和JJ(Johanson and Juselius,1990) 协整检验。由于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通常是单位根过程且三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往往利用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来建立回归方程。

索洛残差法和隐性变量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认为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换言之,这两种方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实现改善(improvement incapacity realization) 即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潜在产出法(potential output approach,PO) 也称边界生产函数法(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遵循法雷尔(Farrell,1957) 的思想,将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技术效率提升) 三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与能力实现率改善之和;估算出能力实现率和技术进步率,便给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长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