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有几本书都有哪些题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 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题型专练1:图文信息提取类小论文
一、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根据表格,可以分为宏观上、微观上(具体到每个要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二、读表格(标题、项目、数字等),分析变化趋势。1995 年后增加星期六为法定假日(形成双休日);2000 年劳动节、国庆节法定假期增多; 2008 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
三、联系所学,多角度分析。与 1950 年比较,1995 年-2008 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这与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等有关。
【答案示例】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 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 分)
二、强化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2 分)
信息:中国网民人数和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长且发展迅速。(3分)
原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需求的提升,人民思想得到巨大的解放;中国政府不断深入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9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简介(部分)
人物 籍贯 思想主张
黄宗羲 浙江 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 江苏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湖南 循天下之公
康有为 广东 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梁启超 广东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严复 福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 广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有关中国民主启蒙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一:
信息: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
分析:明清时期江南沿海地区率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末清初出现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在一定意义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近代中国沿海地区最早遭到列强入侵,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较多接受了西方民主观念,所以中国的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表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答案示例二:
信息: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思想,为近代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武器
分析: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实行众治等主张,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为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近代中国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的继承。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年我国各类校数最及构成情况(单教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981)
表1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名人分类统计表
区域 政治 军事 实业 学术 艺术 革命党 总计
江苏 15 3 1 15 9 1 44
湖南 11 27
满洲(东三省) 22 26 3 1
湖北 5 1 1
总计 108 85 5 43 29 22 292
——整理自蔡冠洛主编《清代七百名人传》(余下各省份人数均较少,故略)
上表反映了晚清时期我国名人分布的多个规律。请概括出其中一个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规律:从区域看,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密集,长江流域次之,东北、西南地区较少。(3 分)
原因:晚清不同地区遭到西方侵略的先后性;晚清西学东渐的地域差异;晚清近代工业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中历史大题型“七大史观”分析方法!
高中历史大题型“七大史观”分析方法!
相关标签: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现在对于一些问题,经常会出现用各种史观来解答问题的题目,但有些同学连什么是史观都不清楚,针对这个问题,今天一起和小好来认识一下这几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年)。重大事件: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年至今)。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4.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 & &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
  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 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内容!
让教育回归家庭,给现实的世界寻找一个希望的出口--三好网超级在线1对1!
找1对1辅导老师,就来三好网!不用奔波,在家就好!
会员评论评论:0
热门评论评论:0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带解析)_21世纪教育网
当前位置: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带解析)
上传会员:yxq1983
上传时间: 14:22
版本:期中专区
文件大小:89.16K
等级评定:1星级
资料类型:
下载扣费:3个学币
下载地址:
详细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带解析)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第Ⅱ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统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D.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和发展
2.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提到:“汉代前期的制度可称为集权的信托制度,皇帝虽掌握最高权力,但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此种政治后来发生变化,与这种变化相关的是(

A.设转运使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内阁
D.设置“中朝”
3.历史学家杨宁一曾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材料中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行省合理的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
C.行省有效的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
D.行省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军事的控制
4.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推断,在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起源于敦煌地区
B.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
C.所有城市都依照坊市制规划和管理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地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
5.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
A.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B.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6.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7.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
A.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材料说明(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B.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
C.自由职业群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D.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
9.下图是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
D.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10.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对他进行增援。材料表明当时(

A.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B.蒋介石展现较强的革命性
C.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D.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11.陈毅在回忆井冈山斗争时说:“农民是仇视地主豪绅的,官府是反动势力的代表,赣南山区虽不富裕,但是也有足够给养的经济能力,这些足够我们打游击了,我们的队伍会因此壮大起来。”其意在说明(
A.地主和官府是革命的对象
B.足够的给养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C.革命斗争要依靠农民阶级
D.“工农武装割据”是由国情决定的
12.“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的、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文中的“那里”应该是(

A.年的中国香港
B.年的中国台湾
C.年的中国东北
D.年的中国上海
13.关于某一军事行动,这是南京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第一次正面报道八路军抗日的消息,日本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遭八路军偷袭,损失惨重的消息在日本军界、政界引起极大震动。……此战让国人好好地出了一口心里压抑已久的郁闷,让人们看到中国胜利的一线希望。这一军事行动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
B.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15.《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D.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16.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7.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指出: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凡是皇帝批复中的命令,在审理案件时的裁决,在诏令中的规定,当然都是法律,所有这些统称宪令。由于它们是普遍的,无疑地对于一切人都有约束力。材料信息反映了罗马(
A.法官按照皇帝的批复审理案件
B.法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C.法官判案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
D.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
18.“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C.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成份
D.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19.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交换手段扩大”导致了(
A.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C.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
20.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北美倾销商品,英国议会和政府则在一旁积极支持,布鲁厄姆勋爵在英国下院称:“为了把美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幼稚制造业扼杀在摇篮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损失也是值得的。”英国的做法主要倚仗(
A.技术革新的推动力
B.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D.海军力量的现代化
21.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地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后来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一变化(

A.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
B.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
C.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
D.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
2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美、欧、苏、中、日强大而健全,互相平衡而不互相作对,从而形成一个稳妥的均势,那么我想世界会更安全,也更美好。”这表明他(

A.谋求与大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B.承认世界有五个中心
C.企图通过均势外交谋取争霸优势
D.专注于解决国内问题
2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民主是人们通过许多‘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材料中的深层含义是(
)
A.妥协是实现民主的唯一途径
B.妥协对民主政治实现的重要性
C.坚持理性妥协才能实现民主
D.政治妥协比暴力革命更重要
24.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l00)。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133.8
166.2
314.3
561.9
83
840.7
349.6
658.2
96
.9
908.7
A.20世纪四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B.战后日本经济规模一度超越美国
C.四国当中英国的经济基础最为薄弱
D.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6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4分)
26.(14分)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饱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万增长至1910年的128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迫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敝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城,城市管理也趋于制度化,但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制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泄于河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该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英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的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英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6分)
27.(12分)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崛起的原因和结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留给后世的价值却是恒久的。
崛起的主要因素
葡萄牙、西班牙
从陆地到海洋
从渔夫到海上马车夫
从国王到议会
从人性到理性
从邦联到联邦
从兽性到人性
从计划到市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符合主题)(12分)
28.(12分)改革和创新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且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公元前538年鲁国的郑子产提出了‘作丘赋’。内容为: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里根上台后采取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国进行军赋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的进步性(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近代的英国各有什么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与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21-24 B C B D
1.选C.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周天子的地位至高无上,故 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弊端,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周王直接统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 各国诸侯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可得知C正确。
2选D. 根据材料中“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可知汉代前期丞相位高权重,是中枢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到汉武帝时,汉武帝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之抗衡。故选D项
3.选C. 从材料中信息看,杨宁一认为,元朝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朝行省“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即行省有效的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故C项正确。
4.选B.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到了宋代市和坊不再分开,由此可知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坊市规划的起源,A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
5.选A.根据材料“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可知,宋朝时期土地交易频繁,需要用法令规范,这反映宋朝土地制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税制的重大调整和自耕农的发展壮大,故B,C项错误。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是在近代时期,不是宋朝,故D项错误。
6.选A. 由材料信息“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 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可知,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并未实行开放政策,排除C项.广州官民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惯例,故B项错误。英国人入城活动并不意味着要对中国进行侵略,排除D项。
7.选C. 由材料中的信息“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可知,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D两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8.选D. 由“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可以看出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故D项正确,A,C与材料无关,B错在“传统社会”,材料是晚清时期,是近代,故排除B项。
9.选C. 材料虽然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减弱,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B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虽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未实现“救国”的理想,D项错误。材料中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民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也就是近代化的阻力有所减弱,C项正确。
10.选B. 从材料可知,在北伐战争中,中共大力支持蒋介石,并帮助他巩固军事地位,这说明蒋介石在北伐的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得到了中共的肯定,B正确.材料只是表现出中共的态度,没有涉及国民党的态度,A错误.支持蒋介石北伐并不是右倾思想的体现,C错误,材料表明在北伐中国共通力合作,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D错误。
11.选D. 陈毅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情况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矛盾,其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D项正确。A、B、C三项都属于当时的国情,都包含在D项之中,排除。
12.选C.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昭和”“大同”“康德”“共荣”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有关,故C项正确。伪满洲国(号至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扶持的一个傀儡政权。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后期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日本战败后为满洲国灭亡。
13.选B. 根据材料该军事行动为八路军行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为国民党战役,排除A、C两项。材料中“南京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第一次正面报道八路军抗战的消息”“ 日本在八路军偷袭损失惨重消息”“压抑已久的郁闷”等可判断出该军事活动为平型关大捷,故B项正确,排除D项。
14.选D. 材料“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 “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地缘政治”体现了美国面对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经济发展陷入“滞胀”等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政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的史实,故D项正确.材料中观点不能佐证美国结束越南战争,故排除A项。美国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观点无关,故C错误.
15.选C. “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 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是指保留了公有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包产到户、农户个体分散经营,所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C。
16.选D.从材料信息“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 草根政治家”等,可知该项制度应该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选D项。
17.选D. 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说明罗马皇帝的君主权力得到了加强,故选择D项,法官按照法律的规定审理案件,A项错误,B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反映,C项与题意信息无关。
18.选C. 材料“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反映了德国政体有一定的分权特点,故C项正确,“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排除.德国最高的立法机关是联邦议会,故D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议会与德国皇帝、政府的关系,故B项排除。
19.选C. 材料中所说的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产生的后果是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贸易中心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都是“商业革命”的结果,故A、B项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20.选A. 由材料中“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国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美倾销商品”“英国议会和政府支持”可知英国主要依靠其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优势对美国实施商品低价倾销,故A项正确。1812年以后两国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主导国际关系与海军现代化不是英国此举所依仗的因素,故C、D项错误。
21.选B. 据材料中“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可知这一举措使青年人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维护了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自尊心,故选B项。“以工代赈”并不能缓解政府财政赤字,A项错误;材料表现出联邦政府重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C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的兴起与社会保障立法有关,D 项错误。
22.选C.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扭转在与苏联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把世界的主要力量都纳入到由美国所设计的国际体系中,美国提出多极均衡外交,企图通过互相利益关系的制衡实现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C项正确。“五极论”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均势外交中的一种策略,并非世界格局已经发展到欧、苏、中、日都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互相抗衡的局面,B项错误。尼克松政府把欧、中、日作为实施均势外交的筹码,以实现在与苏联争霸中的优势,A项错误,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23.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民主实现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政治妥协是很重要的,故B正确.政治妥协是民主实现的重要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或唯一方式,成功的妥协也多建立在重要的革命或者改革基础之上,故排除A、C、D三项。
24.选D. 据材料数据及变化,尤其是1946年后数据以加快增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西方国家政治环境比较稳定,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1946年德国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都较1939年有所下降,不能说明20世纪四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化,不能由此说明四国当中英国的经济基础最为薄弱、战后日本经济规模一度超越美国,故B、C项错误。
25.(1)发展变化:周代,宗法血缘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或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明时期,获得纵深发展(或宋明时期宗族共同体在士大夫推动下,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内容全面复兴)。(6分)   
(2)背景:小农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宗族间相互救助;理学的崛起。(4分,任答两点得4分。)   
(3)看法: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互为表里,对其发展有过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消极作用逐渐彰显,仍蕴涵一定积极因素。(4分)(或回答具体内容亦可:宗族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基层地方自治上一定程度有利于和谐及社会的安定;一定程度上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组织依托;是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有消极作用。4分)
26. (1)表现:中国,城市平民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华洋分治明显。(2分,任答两点得2分。)英国,城市布局混乱;环境卫生恶劣;住房问题突出。(2分,任答两点得2分。)
背景: 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经济结构变迁。(2分,任答两点得2分。)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加速;蒸汽机等工业机器的普遍使用;自由主义盛行。(2分,任答两点得2分。)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中国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与权限的欠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宪政的确立;政府职能的加强;民众的环保与生活意识的增强。(3分,任答三点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7.主题:观念维新——大国崛起的源动力。(2分) 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社会发展并引导着社会的转型。如中国的崛起始于1978年思想解放后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崛起中的大国。(10分) (列举其他国家说明也可,最高分不超过10分)
其他主题也可:如制度维新、思想理论维新——大国崛起的前提。(如英国、美国政体制度的维新、法国的思想理论维新)
28. (12分)(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鲁国出现了财政困难;(任答2点得2分)
进步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税收入,为其争霸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井田制进一步解体;(言之有理即可,答对2点得2分)
(2)“突破性创新”:君主立宪制;政党制;(2分)
“渐进式创新”:内阁制(2分)(还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变化:以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结合的办法(答出两点给2分)
影响: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
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的局面;(答出两点给2分)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第Ⅱ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统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D.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和发展
2.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提到:“汉代前期的制度可称为集权的信托制度,皇帝虽掌握最高权力,但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此种政治后来发生变化,与这种变化相关的是(

A.设转运使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内阁
D.设置“中朝”
3.历史学家杨宁一曾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材料中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行省合理的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
C.行省有效的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
D.行省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军事的控制
4.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推断,在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起源于敦煌地区
B.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
C.所有城市都依照坊市制规划和管理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地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
5.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
A.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B.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6.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7.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
A.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材料说明(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B.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
C.自由职业群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D.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
9.下图是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
D.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10.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对他进行增援。材料表明当时(

A.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B.蒋介石展现较强的革命性
C.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D.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11.陈毅在回忆井冈山斗争时说:“农民是仇视地主豪绅的,官府是反动势力的代表,赣南山区虽不富裕,但是也有足够给养的经济能力,这些足够我们打游击了,我们的队伍会因此壮大起来。”其意在说明(
A.地主和官府是革命的对象
B.足够的给养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C.革命斗争要依靠农民阶级
D.“工农武装割据”是由国情决定的
12.“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的、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文中的“那里”应该是(

A.年的中国香港
B.年的中国台湾
C.年的中国东北
D.年的中国上海
13.关于某一军事行动,这是南京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第一次正面报道八路军抗日的消息,日本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遭八路军偷袭,损失惨重的消息在日本军界、政界引起极大震动。……此战让国人好好地出了一口心里压抑已久的郁闷,让人们看到中国胜利的一线希望。这一军事行动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
B.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15.《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D.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16.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7.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指出: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凡是皇帝批复中的命令,在审理案件时的裁决,在诏令中的规定,当然都是法律,所有这些统称宪令。由于它们是普遍的,无疑地对于一切人都有约束力。材料信息反映了罗马(
A.法官按照皇帝的批复审理案件
B.法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C.法官判案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
D.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
18.“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C.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成份
D.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19.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交换手段扩大”导致了(
A.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C.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
20.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北美倾销商品,英国议会和政府则在一旁积极支持,布鲁厄姆勋爵在英国下院称:“为了把美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幼稚制造业扼杀在摇篮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损失也是值得的。”英国的做法主要倚仗(
A.技术革新的推动力
B.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D.海军力量的现代化
21.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地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后来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一变化(

A.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
B.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
C.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
D.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
2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美、欧、苏、中、日强大而健全,互相平衡而不互相作对,从而形成一个稳妥的均势,那么我想世界会更安全,也更美好。”这表明他(

A.谋求与大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B.承认世界有五个中心
C.企图通过均势外交谋取争霸优势
D.专注于解决国内问题
2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民主是人们通过许多‘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材料中的深层含义是(
)
A.妥协是实现民主的唯一途径
B.妥协对民主政治实现的重要性
C.坚持理性妥协才能实现民主
D.政治妥协比暴力革命更重要
24.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l00)。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133.8
166.2
314.3
561.9
83
840.7
349.6
658.2
96
.9
908.7
A.20世纪四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B.战后日本经济规模一度超越美国
C.四国当中英国的经济基础最为薄弱
D.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6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4分)
26.(14分)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饱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万增长至1910年的128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迫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敝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城,城市管理也趋于制度化,但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制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泄于河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该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英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的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英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6分)
27.(12分)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崛起的原因和结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留给后世的价值却是恒久的。
崛起的主要因素
葡萄牙、西班牙
从陆地到海洋
从渔夫到海上马车夫
从国王到议会
从人性到理性
从邦联到联邦
从兽性到人性
从计划到市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符合主题)(12分)
28.(12分)改革和创新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且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公元前538年鲁国的郑子产提出了‘作丘赋’。内容为: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里根上台后采取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国进行军赋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的进步性(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近代的英国各有什么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与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21-24 B C B D
1.选C.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周天子的地位至高无上,故 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弊端,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周王直接统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 各国诸侯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可得知C正确。
2选D. 根据材料中“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可知汉代前期丞相位高权重,是中枢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到汉武帝时,汉武帝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之抗衡。故选D项
3.选C. 从材料中信息看,杨宁一认为,元朝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朝行省“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即行省有效的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故C项正确。
4.选B.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到了宋代市和坊不再分开,由此可知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坊市规划的起源,A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
5.选A.根据材料“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可知,宋朝时期土地交易频繁,需要用法令规范,这反映宋朝土地制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税制的重大调整和自耕农的发展壮大,故B,C项错误。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是在近代时期,不是宋朝,故D项错误。
6.选A. 由材料信息“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 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可知,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并未实行开放政策,排除C项.广州官民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惯例,故B项错误。英国人入城活动并不意味着要对中国进行侵略,排除D项。
7.选C. 由材料中的信息“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可知,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D两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8.选D. 由“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可以看出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故D项正确,A,C与材料无关,B错在“传统社会”,材料是晚清时期,是近代,故排除B项。
9.选C. 材料虽然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减弱,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B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虽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未实现“救国”的理想,D项错误。材料中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民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也就是近代化的阻力有所减弱,C项正确。
10.选B. 从材料可知,在北伐战争中,中共大力支持蒋介石,并帮助他巩固军事地位,这说明蒋介石在北伐的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得到了中共的肯定,B正确.材料只是表现出中共的态度,没有涉及国民党的态度,A错误.支持蒋介石北伐并不是右倾思想的体现,C错误,材料表明在北伐中国共通力合作,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D错误。
11.选D. 陈毅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情况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矛盾,其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D项正确。A、B、C三项都属于当时的国情,都包含在D项之中,排除。
12.选C.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昭和”“大同”“康德”“共荣”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有关,故C项正确。伪满洲国(号至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扶持的一个傀儡政权。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后期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日本战败后为满洲国灭亡。
13.选B. 根据材料该军事行动为八路军行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为国民党战役,排除A、C两项。材料中“南京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第一次正面报道八路军抗战的消息”“ 日本在八路军偷袭损失惨重消息”“压抑已久的郁闷”等可判断出该军事活动为平型关大捷,故B项正确,排除D项。
14.选D. 材料“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 “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地缘政治”体现了美国面对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经济发展陷入“滞胀”等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政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的史实,故D项正确.材料中观点不能佐证美国结束越南战争,故排除A项。美国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观点无关,故C错误.
15.选C. “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 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是指保留了公有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包产到户、农户个体分散经营,所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C。
16.选D.从材料信息“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 草根政治家”等,可知该项制度应该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选D项。
17.选D. 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说明罗马皇帝的君主权力得到了加强,故选择D项,法官按照法律的规定审理案件,A项错误,B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反映,C项与题意信息无关。
18.选C. 材料“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反映了德国政体有一定的分权特点,故C项正确,“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排除.德国最高的立法机关是联邦议会,故D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议会与德国皇帝、政府的关系,故B项排除。
19.选C. 材料中所说的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产生的后果是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贸易中心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都是“商业革命”的结果,故A、B项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20.选A. 由材料中“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国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美倾销商品”“英国议会和政府支持”可知英国主要依靠其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优势对美国实施商品低价倾销,故A项正确。1812年以后两国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主导国际关系与海军现代化不是英国此举所依仗的因素,故C、D项错误。
21.选B. 据材料中“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可知这一举措使青年人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维护了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自尊心,故选B项。“以工代赈”并不能缓解政府财政赤字,A项错误;材料表现出联邦政府重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C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的兴起与社会保障立法有关,D 项错误。
22.选C.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扭转在与苏联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把世界的主要力量都纳入到由美国所设计的国际体系中,美国提出多极均衡外交,企图通过互相利益关系的制衡实现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C项正确。“五极论”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均势外交中的一种策略,并非世界格局已经发展到欧、苏、中、日都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互相抗衡的局面,B项错误。尼克松政府把欧、中、日作为实施均势外交的筹码,以实现在与苏联争霸中的优势,A项错误,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23.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民主实现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政治妥协是很重要的,故B正确.政治妥协是民主实现的重要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或唯一方式,成功的妥协也多建立在重要的革命或者改革基础之上,故排除A、C、D三项。
24.选D. 据材料数据及变化,尤其是1946年后数据以加快增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西方国家政治环境比较稳定,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1946年德国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都较1939年有所下降,不能说明20世纪四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化,不能由此说明四国当中英国的经济基础最为薄弱、战后日本经济规模一度超越美国,故B、C项错误。
25.(1)发展变化:周代,宗法血缘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或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明时期,获得纵深发展(或宋明时期宗族共同体在士大夫推动下,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内容全面复兴)。(6分)   
(2)背景:小农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宗族间相互救助;理学的崛起。(4分,任答两点得4分。)   
(3)看法: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互为表里,对其发展有过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消极作用逐渐彰显,仍蕴涵一定积极因素。(4分)(或回答具体内容亦可:宗族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基层地方自治上一定程度有利于和谐及社会的安定;一定程度上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组织依托;是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有消极作用。4分)
26. (1)表现:中国,城市平民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华洋分治明显。(2分,任答两点得2分。)英国,城市布局混乱;环境卫生恶劣;住房问题突出。(2分,任答两点得2分。)
背景: 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经济结构变迁。(2分,任答两点得2分。)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加速;蒸汽机等工业机器的普遍使用;自由主义盛行。(2分,任答两点得2分。)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中国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与权限的欠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宪政的确立;政府职能的加强;民众的环保与生活意识的增强。(3分,任答三点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7.主题:观念维新——大国崛起的源动力。(2分) 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社会发展并引导着社会的转型。如中国的崛起始于1978年思想解放后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崛起中的大国。(10分) (列举其他国家说明也可,最高分不超过10分)
其他主题也可:如制度维新、思想理论维新——大国崛起的前提。(如英国、美国政体制度的维新、法国的思想理论维新)
28. (12分)(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鲁国出现了财政困难;(任答2点得2分)
进步性: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税收入,为其争霸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井田制进一步解体;(言之有理即可,答对2点得2分)
(2)“突破性创新”:君主立宪制;政党制;(2分)
“渐进式创新”:内阁制(2分)(还可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变化:以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结合的办法(答出两点给2分)
影响: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
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的局面;(答出两点给2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73988',
container: s,
size: '260,200',
display: 'inlay-fix'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电话:
版权所有(C)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教信息(201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