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工作能够实现财务自由6大步骤吗

月入5000这样理财 到五十岁不工作钱也够花|理财|收益|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台湾女孩曾琬铃和她的美国老公Jeremy 出生于普通家庭,过去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认真读完大学,找一份工作,有多余的钱就存起来,等待每年的年假,然后再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奋斗……
  2012年10 月曾琬铃和Jeremy达到了财务自由的目标,他们提前退休,成为了行走天地宽的自在背包客。可是,他们依靠什么来生活呢?一对平凡的夫妇是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的?我们也能成为Jeremy 吗?是的,我们也可以。即使你一个月只挣5000 元,只要认真存钱,50岁时也能够实现财务自由。
  走向财务自由的3个前提
  这个测算把一个美好的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即使你没有金山银山,即使你收入一般,也会有实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
  当然了,要想走向财务自由,必须满足3个重要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能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资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可能你现在的收入还不高,勉勉强强达到平均收入的水平,可是在这二十年的长跑过程中,保持收入的持续可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收入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社会薪酬水平在不断提升,年轻人逐步在职场如鱼得水,收入也不断上新阶。但是,另外一方面,提升自己、抓住机遇更加重要。合理地规划、纵向地升职、横向地跳槽都能够带来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挣得越多、走向财务自由的速度也越快。
  第二个前提是“能存”。月光族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必定是空谈,因为财务自由的前提是拥有一大笔能够为你带来被动收益的资产。记住:只有存下来的钱才是自己的。就像Jeremy 和曾琬铃那样,他们通过做一些改变,减少了许多并不必要的开支,并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在消费方面一定要理性规划,节制消费,才能攒下后续投资的资本。成功地节制消费不仅需要足够的智慧,也需要持之以衡的超强毅力,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第三个前提是“会投”。在我们的测算中,达到每年10%的平均收益率就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也许你会认为,这点收益算什么呀,但是长期的、持续的增长对我们的资产增值就非常可观了。而且低风险的产品降低了门槛,即使你并不精通于投资,也能够找到合适的产品。
  有了这3 个前提,再加上合理规划、严格执行,我们也能在5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不工作也够花了。
  要理财,就必须先要明白以下几点:
  1、投资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赚大钱就放弃理财;
  2、理财重在规划,别让“等有了钱再说”误了你的钱程;
  3、没有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经验来源于学习和积累;
  4、不要梦想一朝致富,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理财不能盲目,因为如果你一味瞎理财,财自然不会理你。要理财,首先需要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如货币基金及股票基金简单的运作原理,知道它是如何实现收益的;其次,多看理财书籍,树立理财意识,一步步积攒自己的小金库;再次,多看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财经新闻,这些内容很多都会反映在股市中,对于理财来说十分重要。
  理财要有合理的计划
  第一、坚持记录财务情况,明确自己的收入情况、净资产、花销以及负债,一份好的记录能够帮助您衡量自己所处的经济地位,有效改变自己的理财行为。
  第二、按照自己的消费情况,给自己的收入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分出比例来,比如按照生活消费支出、自我提升花费、意外开销、投资理财等几个方面,保证每个月都有不低于上个月的投资额度。
  第三、削减开销,节省每一块钱,因为即使很小数目的投资,也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财富。例如,假如你24岁,每个月都多存100块钱,并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润,34岁时就有了20000元钱,投资的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就越明显。
  第四、对于使用的人来说,要杜绝信用卡的盲目透支行为,信用卡实际消费总额不宜超过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为了防止盲目透支,建议只办一张信用卡。
  如何进行理财,有如下几条建议:
  零存整取:每月固定存一笔钱,存期一年,到期后全部转为一年定期存款或国债,存款和国债是没有风险的,可以作为生活备用金或以后购房的首付款。负利率时代,理财姐不建议存太多的钱到银行,每年还有倒贴银行一部分,实在不划算!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不一定需要大价钱,可以选择那种在固定时间自动扣款的投资,每次只需要100-200元资金,这一类的有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基金等,定投收益高,净值波动大,但长期投资可以平摊成本,提高收益。
  P2P网贷:门槛低,很适合低收入人群,年化收益率在6%~12%左右,且风险较小,可以把控,但一定要学会甄别,注意一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平台,不要太冒险!
  保险: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股票如过山车一般变化莫测,不如保险产品安全稳定,所以买保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既可以规划人生财务,又能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分摊一定的损失。
  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合理的理财计划
  现在以小A为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小A每月收入4000元,年终奖4000元,平均每月正常支出1000元,公司有完善的五险一金保障。
  1、现金和理财消费规划:每月拿出500元资金零存整取,应付日常应急开支,并且在后来的买房中作为首付款;申请了一张信用额度尽可能高的信用卡,平时刷卡消费,特别是在有意外事件发生时,都是依靠信用卡渡过难关,小A总是及时还款,保证了信用的积累。
  2、风险管理:小A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每月支出保费约500元,在获得保障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益。
  3、投资规划:首先,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积累财富,每月支出1000元作为基金定投,虽然有风险,但收益也大;其次,小A对股市有一定的了解,于是拿出一笔小额资金做股票投资,虽然风险大,但是小A始终保持清醒,不冒进,不多买,所以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再次,小A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了债券,以及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很有成效。
  4、个人提升规划:小A利用平时空闲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升职加薪,提高了个人的月收入,使得自己的理财计划顺利完成。
  小A的经历可以告诉我们:理财并非有钱人的专利,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尽早开始着手理财,日后才不会手忙脚乱,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十分有好处的。靠工资你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只有打造被动收入你才有希望! - 简书
靠工资你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只有打造被动收入你才有希望!
鹿西西的仙人
一、我们生活在提桶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操蛋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提桶的世界,周遭的大多数人都过着提桶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地工作,拿着少得可怜的薪水,更要命的是一旦停止工作,就失去了收入来源。一方面,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停止了收入来源,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一刻不停地努力工作,而生活却危机四伏,你不知道哪天就遭遇意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飞来黑天鹅。另一方面,有时候为了缓解对资金的渴求,很多人不得不同时提两只甚至更多的桶。但是提更多的桶却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提桶,总有年老力衰提不动的时候,更何况可能因为生病、意外导致无法提桶,又如何给家人保障呢?有时候想一想,真的觉得挺操蛋的:房价永远那么贵,地铁永远那么挤,公交永远赶不上……年轻人的爱情热烈得像是入喉的烧刀子,却因为丈母娘一句没有房就不准结婚而风雨飘摇;中年爸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在加班加点和信用卡房贷的压力下煎熬;老年人终于不再年轻,卸下了肩上的重担,却发现当年存在银行的存款早已在通胀下缩水,往后的数十年看起来是如此艰难。而这个美好的世界,却还不曾好好去体量。二、靠工资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只有打造自己的管道,构建多元化收入渠道,尤其是被动收入!多少人梦想着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精神自由,去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看看不曾看过的远方。他们透支着精力和健康,努力提更大的桶,提更多的桶,却不知道提更多更大的桶并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帮助他们去达成这个理想。单纯依靠工资性收入是很难实现财务自由的,因为我们总有年老提不动桶的一天,也无法保证不会遭遇意外,提更多的桶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一边提桶一边打造自己的管道,构建多元化收入渠道,尤其是被动收入,才能保证在不工作的时候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所谓被动收入,就是你不需要工作,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哪怕你在睡觉。比如你家有房子可以出租,每个月收取租金,就可以覆盖生活的成本,有此基础加上工资收入,就会轻松很多。比如你是一个作家,你创造了一个热门IP,你的作品不仅出版,而且被改编演绎成电视、电影、漫画、动漫及周边等等,那么你只创作了一次,却重复收取了多次收益。比如你是一个发明家,你发明了一个专利,苹果、华为、三星等公司都需要利用你的专利技术,那么你就可以坐收专利费。再比如你通过理财,长期持有一只拥有高竞争壁垒、高分红的稳定公司股票,每年可以获取不错的股息。也就是说,被动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发明和版权收入、房屋出租收入、财产性收入。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房租可以收,专利发明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写作出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年在股市里倾家荡产的也大有人在。我想说的是,最起码有这么一种思路,告诉我们,在工资性收入之外,还有被动收入。如果你能创建被动收入,那么你就可以只干一次却重复收费,可以在睡觉娱乐的时候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三、坐言起行:举枪——瞄准——射击任何事情,都需要你去关注、研究、摸索,才有可能成功。既然你知道写作可以创造重复收入,那就去尝试写作,难道只有天才会写作?写作也只是一种有章可循的技能,跟任何其他技能一样需要学习、揣摩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即便你不会虚构写作,还有非虚构写作,选择最擅长的事情去思考,去探索就是了,何况在你之前早已经有无数人留下了经验。既然你知道理财可以让钱增值,那就去学习理财,什么东西都是学了才会。如果你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处着手,那就看看我的文章,从推荐的理财经典书籍开始,一点一滴地去学习理财,去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去洞窥金钱流动的秘密,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最难的事情,就四个字:坐言起行。我相信任何人都有过完美的构想,可是一个构想无论如何完美,都不可能变成现实,除非你从现在起就行动,现在就马上去做。忘掉那些扯淡的话,没去尝试你怎么知道不行,说一部电影烂,你也得先去看过才有资格评价啊。有这么一句很棒的话,送给在行动上侏儒的你:举枪——瞄准——射击!四、浓缩都是精华1、大多数人都过着提桶的生活,停止工作就失去收入,生活缺乏保障和自由。2、只有打造自己的管道,创建多元化收入的渠道尤其是被动收入,才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3、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动手去做才会带来切实的改变,现在就去做。4、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在错误的方向是上努力,简直就是愚蠢的翻倍。
五、最后,聊点情怀
我身边多数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工薪阶层,依靠工资性收入,父母都是一辈子辛辛苦苦地操劳,为了子女任劳任怨一辈子,不曾想过追求自己的梦想,也不曾真正见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好不容易攒点钱存银行还要遭受通货膨胀的侵蚀,不知道在工资性的收入之外还有别的方式,也不知道钱用来投资可以增值变成比存银行更多的钱。说实话挺心疼的,也想过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只能依靠工资过一生,为了保证有钱入账不能停止工作,无法享受一刻的自由,不能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也不能去想去的地方看看。我决心找出一种方式,可以帮助那些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的普通工薪阶层,让他们依靠傻瓜式的操作去打造管道,依靠被动收入就可以覆盖一大部分生活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的,也许有人觉得傻逼,觉得不可能,但是就是想去试试,看着普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却不得自由,还是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往小了说是为了父母也为了自己,往大了讲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两千年来传承不变的良知吧。—END—
雪球岛系列《股票投资,从0到1》作者,专注低估优质股票和指数基金投资,致力于寻找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正面不对称投资。公众号:桃成蹊投资(tcxtz2017)
有位朋友在微信后台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的微信介绍是“打造多元化收入结构,从零开始财务自由之路”,但是关于如何构建多元化收入渠道却着笔不多,所以今天不妨来聊聊“打造多元化收入结构”这件事情。 一 相信很多人的理财启蒙都是来自《富爸爸穷爸爸》、《古巴比伦理财圣经》这样的...
这是我读完有一段时间的书籍的。这本书短小但非常意义深远。我的头马CC10的激励演讲的内容也是关于提桶人和管道人的。本书为本阅读计划的第41本。 在这本书中,你将学到普通人士可以学会的、 能为他们自己家庭建立真正财务自由和策略。 管道是生命线,因为他们是自我支...
01 道与术,皮与毛 经过21天的理财训练营学习,我重新开始思考“财务自由”这个几乎人人梦想抵达的人生终极目标。在与老师、同学、自我的交流中,有两点体会: 1、思维是道,理财是术。我们发现,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距,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只是毫厘之分,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产生的结果缺...
“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将会被迫花更多的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则关于“提桶和管道”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都梦想着未来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 有一天村里决...
游戏资质代办挂靠文网文,游戏版号软著一站式办理上架iOS 业务范围:专业代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俗称 网文证、文网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俗称ICP证、sp证)、
软件著作权(俗称 软著)等业务。 有需要的可加QQ微信1...
第五章:泣血 自从电脑事件之后林琛就把婆婆送回了老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日子。艾蔻下班回家,买菜做饭,晚上林琛回来,艾蔻会帮他烧好洗澡水。两个人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艾蔻画画或者看书,林琛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然后晚上林琛抱着艾蔻入睡,一切似乎没有变化。 只是。。。他们两个快半年...
昨天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去参加某一老师的讲座,20 元,讲的话题自己也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老师前一天单独授课时,没有把我包括在内,我可是一路走来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他的付费讲座每次都参加,作为成员,让我做的工作也认真完成,可是他就是把我给排除在外。上学期原本定了是我作为开幕式的...
常见的两种CSS盒模型:content-box(默认)、border-box。理论上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盒子宽高是否包括元素的边框和内边距。 content-box:盒子定义宽高 = 内容宽高(content)border-box:盒子定义宽高 = 内容宽高(conten...
近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应邀做客某大学,在主题演讲之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面对现场提问者以“王思聪”为话题的提问,这位网红的父亲,竟然坦言自己对于儿子的商业模式,根本看不懂。普通上班族,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
一、一张岁月静好的船票
总有些词能屡试不爽地撩动我们的神经。
“工作太累,老板是傻逼,真不想干了!”
“每天都在苟且,什么时候才能出去旅游看看诗和远方?”
“我的梦想?环游世界啊!躺在各种沙滩上晒太阳!”
说着说着答案就默默向一个词靠拢——财务自由。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的“财务自由”大写加粗标,以及一搜索1000多万条的结果暗示着人们对这4个字的渴望,急迫得一浪高过一浪。
根据胡润百富榜的统计数据显示,财务自由门槛比去年上涨50%,其中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这数字对咱小老百姓其实没啥意义,总之就是个这辈子都见不了这么多的数字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家也都知道:当被动收入&支出时就算处于财务自由阶段。于是一边为了终极目标埋头苦赚+控制支出,一遍努力学习理财投资方法论。期待有朝一日能攥着“财务自由”的船票,登上岁月静好的大船。
而很多事情,一旦抽离出来俯瞰会有新的面貌。
财务自由就是数不完的钱吗?是不是只有账户上的数字才是我们的追求?上班族是不是无法财务自由?如果有,那么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二、对普通人而言,是否有适合的财务自由之路?
曾看到一个帖子,说了两个资产相同的人,迥然不同的画风:
1、甲31岁,交运行业,有点能力,去年已辞职,财务自由。前几年全款买的100多w的房子自住,现在市值300w。目前有现金接近1000w,每年靠固定收益理财就有100w的现金流入,生活滋润。每天作息规律,学习英文,运动,做社会活动志愿者。
2、乙37岁,金融大国企中下层。早年买的两个房子,每个市值700w,一个自住一个出租,租金13w。房子有部分贷款。100多w放在股市,收益不稳定。累死累活工作,每年几十万收入,还得还贷。
同样千万资产,一个财务自由,一个累死累活,不同活法和配置,铺成出两条大相径庭的赛道。
另一方面,对多数人而言几千万和10亿是同个概念。
必须直面的是:如果你是普通上班族,想仅靠工资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可谓低到尘土里。
首先,工资是职务性收入而不是被动收入,其次欲望也是水涨船高的东西。再次,打工者角色,无论职业还是收入都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那靠投资理财可以吗?
有一个超级害人的例子:“巴菲特白手起家,在26岁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可亲可敬的巴老爷还附送了一句话:“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
可拜托啊,巴老爷是顶尖职业投资人啊!小老百姓强行把钻石级装备扣在自己身上,还没出城打战自己就被压垮了。况且他指的理财,和我们平时聊的买买理财产品、猜测涨跌、小散炒股什么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如把眼光切回现实中,从身边挖掘些唾手可及的宝藏。
01 快速积累本金。不管什么时候,第一桶金都是有力的起跳板,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虑。纵向提高单位时间收入,横向扩宽开源收入。
我们得承认,对于工薪族而言工资收入是最稳当的现金流 ,所以别先急着看不起它。提高能力含金量,是比买任何理财产品收益率都高的投资渠道。
我有位前同事在3年前跳槽到某知名通讯公司,年薪从原来不足12万直接飞跃到25万+,虽然每天工作时间也从原有8小时增加至10小时左右,但以时薪计算年化收益仍是增长了100+%。
他在该公司工作了3年左右,加上离职时拿到的一笔9万多的项目分成,这3年的总收益率超过340%。
试问,有哪种投资品会有这样的投资回报率?
即便有,又能否稳定的持续获得?不得不说对工薪族而言,工资增长确实是第一桶金的重要助推器。因此不依赖于公司和title的镀金,抬高自己的单位价格是最脚踏实地的方式之一。
另外是横向,通过开源为自己增加多元收入和被动收入。房屋店面出租、兼职所得、资源共享等回报。《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句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无论处于哪个财力阶段,纵观我周围朋友,只要愿景够燃够强烈多少都能有所得。
这像湿布拧水一样。
有的朋友可能会挺郁闷:“我当然也想赚钱啊,可就是没办法!”那很可能是因为——你还不够穷,而且也没那么怕穷(咳咳)。
02 尽量避免纯出卖时间的赚钱方式。如李笑来对财富自由的定位:“再也不用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最公平的消耗品,也是最公平的投资品,若你以割韭菜的方式“出工干活、拿钱办事”,那只能一茬茬囿于有限时间资源所带来的收入。若能把单位时间批量贩卖,它将是时间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杠杆。
不是只有钱才是货币的呈现方式,群体的未来信任会带来更广阔的溢价空间,同时延长赚钱的生命周期。
03 活的健康些,才能享受果实。
上帝视角说一句,活得久真是个超级大前提啊!同时你还得尽可能地活的红润又健康。否则尽管拥有眼前的风平浪静,身体因素一定会在日后狠狠回报你。
健康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一旦亮红灯,后续的一切就是一大摊不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你受到身体因素限制,脑力和体力开始走下坡,影响效率。
你得花钱治疗,去修复你的身体。少则几百,多则随缘。
你得花时间调理,不得不放缓或中止手头的工作。
你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身体又和你闹情绪。
更致命的是,一副糟糕的身体状况很可能是个无底洞,你不知道得花多少时间精力才能填平它。池子里一边源头没活水,一边在哗啦啦往外流,哎呀想想好不划算啊!
三、单纯控制支出,并不能让你获得财务自由
有个关于财务自由段位的段子:
菜场自由 & 餐馆自由 & 旅游自由 &……&看病自由&房子自由&国籍自由(现在估计最后两个得换个位置了吧)。
我脸上闪过一丝红晕,觉得第3个估计都撑不住了哈哈哈。顶多就是家附近3公里内财务自由,结果现在还开了个大型购物中心,额,一下又不自由了…
其实从侧面看出,财务自由的关键字是“自由”二字。既不是单纯看手里握着的钞票,更无法通过遏制欲望、控制支出驶向目的地。
而选择权,是自由的最大呈现。
首先,先说支出部分。我自认消费欲望并不大,在没有刻意控制的情况下有时几百元都能花很久。有一次在上班途中遇到交通碰撞,万幸没有大碍,但医院急诊、用药恢复,外加在家躺了半个月,随随便便大几千就飞出去了,收入也受到影响。
连这种小意外都能对日常现金流产生影响,那么重大疾病、大额置业、意外支出就更是如此了。我一同事前不久为了让小孩上心仪的小学,花费了十来万,结果依然竹篮打水。人生难免遇到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黑天鹅,谁都无法控制在某个转角会失去部分筹码。
其次,最理想的局面不是抵达终点,而是眺望目标并陶醉过程。
有很多嵌套在财务自由身上的复利计算公式,大抵是“只要你有多少钱,每年结余多少,以年收益X%计算只要X年便可达到某阶段的财务自由啦!”
可问题在于:过了五十年,你老态龙钟躺在床上,手里握着这张名义上“岁月静好”的船票能做什么呢?
电影《太空旅客》中,男主Jim在飞船前往太空殖民地的120年旅途中,因一次意外从冷冻睡眠中醒来。在孤独到濒临自杀的情境下,出于私欲唤醒了女乘客Aurora——这意味着她得和Jim一样在这艘巨船上度过89年,等于直接判了死刑好么!然而经历过内心一系列跌宕起伏,Aurora不仅和Jim相爱、在飞船上幸福地老死,还顺便在几十年时间内把舱内整出了一大片森林。
整部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Aurora最后说的:
“你不能只想着远方,而忘记了怎样过好眼前的生活。”
这话或许听着矫情,但我们仰望的财务自由,不就想活的更加丰盛、从容自洽,永远期待并追求美好的事物吗?成为自己的主人,钱只是个辅助工具。
还有一种关于工薪族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的观点是:“我要的自由就是不上班啊!每天上班,你觉得有自由可言吗?”
听起来蛮有道理,这么说吧:
你把一份工作,就当做一份工作,那么就是四面围墙。
你把一份工作,当做真正的热爱,那么则是海阔天空。
你现在想想,工作对你而言是约束还是自由?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
四、财务自由了,然后呢?
最后聊聊大家都很关心的这话题。感觉它不算理财问题,属于哲学问题啊…
对我来说,自认没啥宏伟愿景,能够安居乐业、有家人陪伴、有朋友两三、能不时出去看看世界,就觉得挺好。
人要想要自由,金钱是必需品但非是100%的成分。毕竟我们要的并不是麻木地追逐一个既定数字,而是让身心拥有更广阔的自主空间。我们努力挣钱终究是为了站在金钱堆上握有更多的选择权。
人么,一旦有了选择,生活就变得美妙起来。
希望我们在漫长岁月中,通过不断付出,也同时不断收获,享受物质带来的便利和美好,也享受过程中内心燃起的鲜活和向往,愿面对的是一道道选择题,而不是让人蹙眉的问答题。
——END——
作者:柯临,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hi-lingongzi)。
Linkedin专栏作者,一枚喜欢理财、健身、不爱灌鸡汤喜欢喝咖啡的互联网产品汪。想在领英上读更多新闻?假期小感想:实现财务自由最靠谱的方法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假期小感想:实现财务自由最靠谱的方法
春节放假的时候跟两个朋友约吃饭。结果一个朋友出国旅游啦,另一个要加班,都没有约成。加班的那个朋友A,在工作上很努力,表现也很好,单位还不错,加班给三薪,所以朋友也没有什么怨言。多加几天班多拿点钱,还可以接受。另一个朋友B,原来在国企上班,后来辞职自己做了个小工作室,接活做设计。前几年他赚的钱买了几套商铺。所以现在接活盈利+商铺租金收益还不错,经常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他还打算学学投资,后面投资一些股票类品种。他们两个人赚的的钱目前差不多,但如果不考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比如说确实是喜欢自己的工作),很明显朋友B过的更潇洒自在一些。这是为啥呢?朋友A的收入主要来自出租自己的人力资产:通过把自己的劳动力出租给公司,公司支付工资收入。出租自己人力资产的这段时间就用来给公司创造价值啦,自然就干不了其他的事情。朋友B虽然也出租自己的人力资产,但他会把所得逐渐的买成资产:能收取租金的商铺。出租商铺也只需要定期收租就好。所以相对自由很多,越做越轻松。当然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有很多,不仅仅是商铺,持有大量的指数基金也可以收到很多现金流,道理是一样的。房子或者指数基金等都是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而且这种现金流的产生不需要占用我的时间。当这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能满足我所需的时候,我就不需要再出租自己的人力资产,腾出来的时间可以享受生活,或者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财务自由啦。想要变得富有,我们得攒资产;想要变的自由,我们也得攒资产。用你的劳动力,去换取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绝大多数上班族都可以实现财务自由:退休后不再工作,但是可以定期领取退休金。不上班还可以拿钱过生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虽然钱少了点,可不就是“财务自由”了么~为啥退休后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但仍然可以不工作获得现金流呢?我们来仔细想一下。因为在你工作的前几十年里,每个月你都拿出一小笔资金,定投到了养老保险上。养老保险收到这些资金,汇总在一起进行投资,把这些资金投资到各种资产上,例如债券、股票、房地产等等,以实现长期的增值。这样才能保证在你退休丧失劳动力之后还给你支付现金流。所以养老保险实质上,就是我们用我们的劳动力,去定期换取资产;拥有的资产多了,就可以依靠资产的现金流来实现财务自由。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每个月投到养老保险的资金也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与其去被动的等待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为何不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劳动力换成收益率高的资产呢?例如每个月拿出更多一些的钱,买成低估值的指数基金、能收取高租金收益的房地产等等。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达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时间。原本需要工作三四十年,这样就可以工作二十年甚至只工作十年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啦。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劳动力去换资产,做一个小“资本家”,这是大多数人实现财务自由最好的方式
最后一段很赞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