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异地考试试有什么说法吗

考上异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你,后悔了吗?
考上异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你,后悔了吗?请看网友现身说法:
A:我们这边很多考上公务员的都后悔了,又想着回去。
B:个人觉得只刚本地和邻县市最好,我那些去了新疆的同学,你懂的,要发芽了。
C:异地别出省,出省难回来。
D:考上事业单位,你一个人去办理录用手续连续跑来跑去,一个人在那边住,一个人煮饭吃饭你就知道了。
E:考有高铁的异地。女孩子还是不建议异地,我是男生,不喜欢在父母身边,约束得很,觉得一年回个5、6次看看亲人就可以了。
F:公务员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好我也不后悔。
G: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全省垫底的异地乡镇,镇上随时没得几个人,每天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压马路,有啥子好后悔的呢,都是经历嘛。
H:没有朋友没有亲戚,放假超级无聊。
I:一名老异地工作者说,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最好不要异地,没有朋友很难过,也很难升迁,没有背景。
J:乡镇不管异地不异地都慎重,县城异地慎重,异地市区,市我倒是觉得无所谓。
K:后悔,异地跨市乡镇公务员,五年服务限制。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滥用公车或者以公车为借口进行贪污腐败的事件常有发生
薪酬体系设计上的横向以及纵向上的 “同工不同酬”。编内人员的工资有时甚至
今日搜狐热点【北京】为什么有些异地考生觉得北京学生 400~500 就能上一本呢?_教育_易房网
为什么有些异地考生觉得北京学生 400~500 就能上一本呢?
作者:admin
本人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没有道理,江苏题目那么难,400多分也才上清华北大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 ----------------------------
本人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没有道理,江苏题目那么难,400多分也才上清华北大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单独把北大清华拎出来进行比较意义不大。可能更有意义的几个数据:985率:985高校在某地区招生计划人数/该地区参加高考人数211率:211高校在某地区招生计划总人数/该地区参加高考人数一本率:某地区一本招生计划人数(或一本线过线人数)/该地区参加高考人数未检索到系统的统计数据,仅以北京和河南的部分数据为例:河南——2011年,考生总数85.5万人,共计录取各类新生61.6万人,录取率72%,本科层次录取率34%,一本层次录取率不到5%,985+211院校录取率2%。北京——2011年,考生总数7.6万,共计录取各类新生58906人,录取率78%,本科层次计划录取率54.3%,一本层次计划录取率近24.4%,985+211院校录取率不详(各高校录取计划均可查到。粗略计算,仅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里、北师、农大、民大8所驻京985(原文错为211)高校在京计划录取人数即超过1600,占报考人数比例已突破2%)。————————直接回答问题———————2011年北清在京豫两地的招生情况:清华,在河南计划招生67人,在北京计划招生221人。北大,在河南计划招生60人,在北京计划招生248人。这意味着,每6732名河南考生中有一位可以成为清北学生,而每282位北京考生中就有一位能够被清北录取。河南考生毫无疑问处于HELL模式,但是北京考生也要在HARD模式中奋斗,都不容易。外地考生的认知小有偏差,但从大方向上是正确的。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虽然这个问题很早,但我上个星期才看到。为了这个问题我特地求证了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才来回答,我有个去年高考的学妹,是北京户口,但是在河北衡水中学念高中,在河北一模547,二模533,高考在北京考的,641,去上交大了,差10分上清华。河北那年一本理科是581,北京是484。虽然问题说的有点夸张,但是这个误解应该还是成立一半的。========================更新一下============================本来不想多说,看了某些回答的观点,觉得毛骨悚然。有些人说北京、上海的学生综合能力好,理应多招。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高考大省的学生,我们也想花更多的时间培养一下自己的情操,学学画画,学学种花种草。但没办法高考压力太大,每天16个小时学习都学不完,连吃饭的时间都想省下来,那里由得我们去培养别的。有些人说北京政府给了这些大学很多好处,所以理应招收更多当地的学生。那我建议北京所有公厕公路都对外来人收费,走路一步5块,撒尿一泡20,拉屎一坨50,拉多了钱不够就自己吃回去。一帮央企拿着全国人的钱交着税,养着那几所大学,结果外地的人还就上不了了。全国那几个高考大省,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几个也是人口大省,每个省几千万人口里能保证吃的起饭的也就那几所大城市的。其他的地方很穷,每次见人说国家现在多么富的时候我都恨不得给他两巴掌。如果你是北京人,周末上八达岭高速往上开,100多公里就到了张家口的赤城县,看看那里多穷,镇子里一年的人均收入还比不上你们一箱油钱,一天一顿饭一家一条棉裤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这么穷?不是懒,不是不上进。是因为北京要保证市区环境所以不让处在上风口的那里发展工业,为了保证北京用水所以把那里的水给截断了,眼睁睁看着自己水库里的水,自己喝不了,也种不了地。很多人看不起一些死学习的人,说这帮人没有前途。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你们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玩命学习吗?看过那些县里中学的学生么。不学习他们能干什么?回去种地,赶上一年大旱全家饿死了,赶上一年洪水全家淹死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只要能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他们每个学生身上背着的是一家人,然而他们为什么这么穷?因为他们笨?结果是什么?每年高考之后之前学生自杀的消息我已经听的习惯了。我全是赞同,因为教育和遗传好,北京很多顶尖学生的能力是外地比不了的,但是是现在这种分配差据能够解释的?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居然没有人说说我们广东学生的痛 其实说实话我们应该是介于Hell和hard之间吧 不说了 上图对了我记得上交每年招一个文科生 正面回答下问题。我觉得说400分 500分上清北应该还是搞笑的。但是我觉得在这种高考招生保护下, 真正受伤的是那些并不是最top的优等生们。我们不是真正的天子骄子, 我们不敢在70万人里面拼那120个清北的名额,因为我知道我们真的实力不够。 但是 我们真的也很努力啊 我们的爸妈为了也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啊我们的好成绩也是12年的坚持努力自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啊 我们也是你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就因为我们生在广东, 所以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到清华北大, 复旦交大, 甚至是浙大人大南大中科了吗 为什么啊 世界这么大,我们真的很想出去看看啊。 ——————高二的时候,我有个兄弟在广东的一所超级中学退学了。 去了加拿大读书他当时全年级大概理科20名左右, 他们高中全省大约top5我们当时问他妈妈,为啥送他出去“即使留在这边高考, 他拼了全力, 再加上不错的发挥,也才能勉强进上交吧。甚至还选不了一个像样子的专业。”我当时是不信的后来我们高考完报志愿,我看到上交全省招49个理科生,我终于信了。对了他出去的时候,雅思8分, 高二的时候。 他现在在滑铁卢读精算,好像全奖。 ——————高考完我们班的同学在填志愿的时候,有一幕让我至今想起来了都很心酸。我是广州最top学校之一的理科重点班学生, 我们当时回班报志愿,人与人见面打招呼都是: “中大吧, 啥专业呀?”几乎我们班所有人都在那张泛黄的模拟志愿表上的C志愿填了中山大学, 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都会去那里吧。 但是我们仍然不甘心啊, 感觉自己第一志愿不填个清华,填个复旦,填个浙大, 对不起自己小学年年考第一时的家里人和老师们的期望, 也对不起高三画在自己书桌上的那一个校徽啊。 最终我们还是去了中大。 也许有人会觉得朱门酒肉臭, 但是我们真的很不甘心啊。 我们不是70万人中的120名,但是我们也是70万人中的 1000名啊。 小时候我的成绩很好,我以为长大后成绩依然很好的的话就能去清北小时候爸妈总是告诉我在北京天子脚下有那么两所神一样的大学,努力就能考上小时候老师表扬我们那群尖子生,总是会开玩笑说未来的清北学子冬天飘落的雪花,再向往夏天,也不可能在夏日里飞舞啊。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李易之 《 关于高考:北京的孩子 你为什么不心虚》:
http://blog.renren.com/blog/2328409
颓废了两天,终于有力气来写点东西了。两天前我转了条状态,内容大概是我们北京人就是400来分上本科,500出头上武大,数学最后一题考勾股定理,你们怎么地吧(原状态已被删除,本人转的状态也莫名其妙的找不着了,400出头上武大肯定不可能,那是那北京孩子说着来炫耀下,刺激外地孩子的,楼主文章内容与此关系不大,只是个引子。高考分数毫无可比性,招生名额才是问题的关键,假如北大的名额在各省间分配的公正均衡,即使北京人真的400分上北大,外省人也不敢吐槽),我本以为是外地的孩子黑北京呢,出于新闻人一贯的谨慎原则,本人特意去状态发布者的主页上逛了下,显示是房山区,级别蛮高的,不是刚注册的,其不少好友标签都是北京市的某些高中,由上述信息本人可大致确认状态发布者确是北京的孩子,不是外省人黑北京。
话说本人转状态后,有三个北京的孩子跟我理论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还分享了另一个北京孩子对此事发布的日志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owner=,我也看了。纵观这三个跟我理论的孩子和这篇日志,恰好代表了三种北京孩子对高考地域间制度性歧视的态度。第一个北京孩子跟我说,我爸妈给北京市纳税了,所以我上北京的大学容易是理所当然的,你们别的省自己不投钱建自己的学校,还老想来北京占本地人的资源,还眼红北京人上大学容易,而她分享的那篇日志以告诫诸位认清现实为名,以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为理,观点就是我上大学容易是因为我爸妈努力,他们从外地人成功打入北京,为我创造了上大学的捷径,我凭什么不能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你们苦逼是因为你们的爸妈不努力。。。(此处省略一万字)。
对第一位北京孩子,来,我告诉你,你的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是多么不道德,你为什么要心虚。
首先,要理清一个大前提,就是北京和首都的关系,宏观上首都这个政治地位给北京带来了什么。我们且先假设,假如北京不是首都,北京还能不能那么火?能不能有发达的经济?能不能让你爸妈挣高工资纳税,养活那么多好大学?这个问题可以用民国时期的北京与天津对比,那时的北京不是首都,从经济水准和城市发展水平而言,天津远胜于北京,这个很容易理解,北京的经济区位毫无优势,脱离了政治中心的支持,与廊坊何异?所以,凭政治优势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是靠政治力量将全国的资源集于一身,一句话,北京就是条吸血的蚂蟥,花别处的资源、人才,建自己的城市,天津自建国后,经济地位远不如从前,与此关系绝大。既然是用全国人民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成果,凭什么一下就变成了北京人的私家菜。那些顶级的教育、医疗、交通,那花几块钱就能享受的专家诊治,那几毛钱的公交,那占中国四分之一的211大学(25所)、五分之一强的的985(8所)大学能是北京这弹丸之地凭一己之力建的?比经济区位,它不如天津上海,比人口、资源不如江浙广东,可以说成为首都逆袭之前,它毫无优势,而今通过损人利己(资源是定量,通过国家权力参与资源分配,调配和占用别的地区的资源就是损人利己)发了横财之后,能把成果都算成是北京人的?既然如此,那你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的底气从何而来?
好吧,你可能说,北京现在不但不要外地的资源,还给钱支援贫困省份,我想说的是,你从别的拿的远多于你流向别处的资源。真正有底气说自己给国家的多于从国家得到的,上海算一个,改革开放前甚至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上海为整个国家贡献六分之一的财税,但它的市政设施、大学数量和投入都远不如北京,不能因为北京是首都,就合理合法的享受全国的供养。
你还可能说,北京市政府给北京的大学大笔财政经费,作为对当地纳税人的回馈,在我们北京多招点人有什么不对?好,越过宏观问题,来谈谈具体的微观问题,北京的大学课分为部属和(省)市属两种,即使是部属大学也是与地方共建的,地方政府也得按照协议负责一部分教育经费,那么地方出了钱,钱是地方纳税人的,本地人当然要享受相应的服务,这当然没问题,但生源名额分配仅是这样决定的吗?首先,一般而言,本地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也就是说,地方的前期投资已从人才带来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回报,甚至超额回报,其次所有公正的制度都应尊重历史,举个例子,先让国家出钱出力,给江西建个最顶级的大学,请最牛逼的教授,建成后,江西跟国家商量,这个大学以后的办学经费由我们江西负责,然后把生源名额的百分之四十给江西,你说这样能合理吗?(为何能推出是百分之四十,数据来源:2011年,北京地区高考人数7.65万,北大招生名额350左右,约占总名额的九分之一,而江西考生人数是29万,同比折算,如果北大在江西,那么它至少要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名额给当地),是呀,江西地方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给大学经费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因为这样的做法没有考虑历史成本,没有尊重历史,所以不公正。
至于那篇日志里有新北京人叫嚣,因为我爸妈努力,他们成功的打进了北京城,所以我有权享受我爸妈给我挣来的这一切,我该怎么告诉你呢?对于你几乎动物性的崇尚弱肉强食,并肯定这样的自然法则,我不想告诉你现实事实与价值认同之间的区别,那太高尚了,估计你理解不了,我就跟你谈谈为什么你的想法图样图森破吧。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个人的努力可以换来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OK,这每错,教育资源在事实上的不均等性也没错,但是受教育权利是均等化的,你错在哪里呢?你把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存在作为受教育权利也应该不均等化的依据,你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清楚,知道这个对你来说,很难理解,来,我给你举例子,你要参加奥运的百米赛跑,因为你爸妈有钱,你可以享受最顶尖的营养师给你配备的最科学的营养搭配,能请最牛逼的教练来培训你,能使用最昂贵的训练设备,但你爸妈无论多么努力、混的多么成功、挣了多少钱,都不能给你挣来把你的赛道缩短的特权,不能在百米赛跑中,不管是非洲人还是欧洲人美洲人都得跑一百米,你说你爸妈是个很努力的新北京人,所以你有权只需跑五十米。个人努力能换来资源,但个人努力不能为你换来特权,假如有,那就是制度不公正,因为权利是均等化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特权的存在本身就是非法的,而你认为北京人享有合法的特权,并批判别人会别人的父母不够努力,所以无法享受这特权,这就等同于你认可高干子弟可以肆意的伤害你而不用承担责任,这也是特权,这是人家祖上出生入死努力挣来的特权,你不爽是吧,那只能怪你祖上怕死,怪你爸妈无能,怪你自己没血性不敢起义。这叫什么,这叫强盗逻辑和唯强权论,你在道德上跟非洲的狮子野猪没什么区别。
说完了第一个北京孩子,我来说说第二个北京孩子,她跟我说,其实北京人也是受害者,你们外省人只看见光鲜的特权,不见北京生存越来越大的压力,不见北京城埋葬了老北京人的故园梦,不见北京土著生活艰难,那些特努力向上的外省人,在挤压北京土著生存的空间,那些外省新贵来北京买房生活、生儿育女,抬高了北京的房价物价,推高了北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人越挤越多,拆了旧房盖新楼,老北京人的北京城没了,现在的北京,已经不是北京人的北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国各省贵族精英的北京,你们所渴望的那些,老北京人未必想要。我只能感叹,多好的北京城,都让首都给毁了。那些老北京人可能随着新贵(包括第一代打进北京城并建国立政的第一代红色新贵)的到来,一体均沾了那些给新贵们的特权,特权的存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贵和精英的到来,第一代的政治贵族留下了庞大的红色贵族二代、三代们,并越滚越大,外省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也在拼命的往里挤,成功了的就能自豪的让自己的子女发日志,嘲笑那些外省的穷丑搓,看吧,你爸妈无能,所以你享受不了这一切。北京城就这么大,再扩张也不好把天津变北京的外环吧,但北京人会越来越多,放心吧,只要在地域上设置了一个特权区域,那么它对全国有志青年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将最终引发内爆和内耗,除了当年打进城的那些人的子弟,别的精英们能在北京城挺多久?挺几代?(某王爷家的垮台证实了就是当朝权贵也不好混)外省精英不断逆袭,你确定能在北京城过好?所谓地域特权是对别的区域而言的,在区域内部,精英及精英后代对弱肉强食法则的运用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房子和幼儿园就这么多,总得有人上不起学住不起房吧?所以,在一个不公正的制度下,从长远来看,所有人都将是受害者,所有的优势和特权都是暂时的,北京人坑外省人,外省人怒了,努力逆袭成为新北京人,然后欺压老北京人。不公正的制度将人为的制造一个地域间和地域内的互害链条。
第三个跟我讨论的是个北京来的男生,很有责任感,也很有理想。他承认北京人享受了不该得到的东西,这确实需要改变,从这一点而言,我很佩服他,因为他目光不短视(短视是当前既得利益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可能有人说,这很容易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不好,我想说的是,你能看出来未必表示你会承认,你既能看出来,还肯承认,并且表示支持改变,那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不是北京人。我接着这位哥们的话说,说是制度的原因,其实还是人的原因,当所有的外省精英都在想着成为北京人、成为既得利益者集团中的一份子的时候,你就知道问题压根不在于制度,那么多的外省精英在改变现状上能有所作为,但为什么毫无动静呢?为什么明知不公正却一再让这个制度延续呢?因为他们的目标只在于成为不公正的制度中获益的一方,从未想过要去改变这个不公正的制度,即使想过,那也是他还是非北京户口时,当他有权力去做些改变时,他已经成为了获益的一方,他为什么要以现在的优势地位去冒险求来一个丧失未来继续获益的制度。
虽然前几段是批北京的某些孩子的,但我不想止于泛泛而谈,从某种程度而言,北京人对目前的状况是没有改变的责任的,至少从经济理性而言,是没有责任的,道义上就另当别论了。不公正的现状存在,并将延续,谁该为此负责?是那些外省人,那些在当前制度下处于劣势的人,难道将改变现状的责任寄希望于在现状中获益的人吗?太上皇会回答你,naive,too young, too simple.
最后将很久以前发的一段状态来作结:不公的体制得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允许它存在;比体制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个人。你可能明确反对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与低效,但当改革涉及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所有垄断企业时,你可能就沉默了,因为你或你的家人在中国电信上班,正从它获得的暴利中分得一杯羹。人们反对的很可能不是一种体制本身,而是体制中与你利益相冲突的某一个具体的个体。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抱怨政府的腐败和垄断企业的暴利低效,但又都毅然决然的挤向这些行业和部门,甚至使用他们曾鄙夷的各种门路和手段,各地子弟都在骂北京人的高考很无耻,但又争前恐后的以成为北京人为荣。难道他们反对的真的是这个体制本身吗?他们反对的只是自己不是体制中的获益者而已,当他们有机会成为其中之一时,他们会很自然的成为他们曾经痛恨过的那种人。只要有权力的试探,任何人都可以堕落,纯粹功利性的反对毫无意义,但功利性是我们在身边和网上获知的绝大多数不满言论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一上微博,你觉得中国明天就有可能发生起义,但逛一圈菜市场,你就能判断这个国家十年也别想有大的改革浪潮。
我现在在做的,就是网上彪悍的键盘革命党,其实现实中的我正在考研,未必想成为北京人,但也肯定不拒绝,你能指望我在某一天做出什么推动者一切的事情吗?naive,当我都能做到这个的时候,凭什么让你搭顺风车。
特此注明, 我对北京孩子的能力没有偏见,而且,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我觉得北京孩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有对学习的努力程度等确实高于一些苦逼省份的学生,但是,这不能成为北京人就应该享受特权的原因,是特权导致了北京孩子有时间做别的事儿,而别的省份为了上大学只能一头扎进书堆里,然后十几年后,高下立见,这正是不公正制度的后果,而非证明不公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的依据。楼主对于同样的问题,不想多做回应。对于北京孩子说是靠自己实力考上大学的,问心无愧,我就问了,你们敢和全国其他省份的考生做同样的卷子,凭同样的分数线上大学吗?04之前,是一卷考天下,全国都用同一张卷子,但是,清北在不同的省份录取线确实不一样的,在北大里,同一个班,北大的孩子跟外省的孩子相差过七十分是很正常的。后来,这样明显的歧视招致社会的不满太大,就换汤不换药的实行各省自主命题,然后以卷子不同,各省分数不具有对比性为名掩盖矛盾,你们还有话说?你们说现在清北在北京录取分数也很高,那根本不重要,分数和卷子难易度不能证明制度的公正与否,问题核心在于招生名额,不管北京卷子难易,北京考生分数高低,也不管你们的填报制度多坑爹,但每年在7.5万考生中一定有350人进入北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填报制度只是在涉及究竟是哪个北京孩子进入北大时增加了风险性,可能未必是那个成绩好的人如愿考上北大,但他阴差阳错失去的名额一定会被另一个北京孩子得到。同理,别的省份即使有29万人参加高考,北大只给31个名额,无论其省的卷子难易,如何填报,进北大的也只有31个。故问题核心在于名额。
推荐文章,刘瑜《谁有特权上大学
“无知之幕”的正义》 ,做个广告,她的《民主的细节》和《送你一颗子弹》都极好,前者是很好的公民教育读本,后者是闲时放松的佳作。至于有人不断攻击楼主是因为自己高考受打击了,心理有阴影才发这篇文章,那我想说,你们低估楼主了。不是每次有人站出来说有个东西不对就一定别有用心、动机可疑,楼主只是觉得现实不对,然后说出来了而已,别给每种坦率都预设不堪的动机,楼主出身江西,现在在南开念新闻,本身已经一定程度上战胜了高考的不公正。还有,相对那些骂我的人说,即使要骂,也请先看完文章,别一看标题就操家伙,交流可以,也无所谓谁说服谁,楼主未必对,但请勿出恶语。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这些说法基本都是在全国统考的年代产生的,现在除了老少边穷地区已经都是各省自主命题了,试卷不一样也就没什么可比性了。估计让这个说法广为人知的原因就是01年的青岛三考生状告教育部事件,当年北京地区的文科重点线为456分,而山东的文科重点线为575分,两地分数线差距为119分,而这时还是全国统考的年代。当然这个事件没有什么结果,也没有使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得到解决,反而催生了各省自主命题,现在各省的分数线终于差不多了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比招生名额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户籍制度。如果户籍制度得到改革,解决的将不只是高考不公平的问题。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2002年山东高考,理科,本人高考成绩530多分,距离二本线十几分,无奈上了个三本,年学费1万。同年,相同试卷(04年才开始各地自主命题),北京一本理科分数线,469分。MLGB—————————————————— 上面实事陈述或有误,似乎02年已经试卷不同了,于是查了今年的录取情况。2012年高考,北大清华各地录取人数:北京,报考7.3万,
录取449人, 录取比例6.15 ‰,每 162人录取1人;山东,报考55万,
录取167人 ,录取比例0.30 ‰,每3333人录取1人;四川,报考53.8万,录取266人 ,录取比例0.49 ‰,每2041人录取1人;江苏,报考47.5万,录取351人 ,录取比例0.74 ‰,每1351人录取1人;湖北,报考45.7万,录取269人 ,录取比例0.59 ‰,每1695人录取1人;河南,报考85万,
录取257人, 录取比例0.31 ‰,每3225人录取1人;…… (更新了录取比例,更直观,)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来答一发~鄙人来自那个衡水中学,典型的穷乡僻壤+玩命刷高考,当年也无数YY如果在北京我就可以上清华云云~(显然暴露了本人没能考上top2╰_╯)但毕竟是YY,最后上了一所还凑合的985~虽然上清华北大没戏了,但是我至少还可以想,哼哼,到了大学里北京的战五渣来老老实实给我垫底吧ㄟ( ̄▽ ̄ㄟ)但是,但是,但是!到了大学发现我完全是图样啊!北京的孩子和我们这些高考大省的孩子比起来完全不虚啊!我们班两个北京孩子专业前五无压力啊!就算平均来讲至少是不显劣势的!不仅专业成绩屌屌的还自带英语口语超强+没准哪方面特长光环…好了我真的不会YY了…不要跟我吐槽说我又不知道清华北大里什么样…据高中好基友清华工科男给我讲~北京上海的孩纸各种光环四射啊︽⊙_⊙︽北京的孩子乃们这样真的好嘛?要我们怎么继续YYo(︶︿︶)o难道乃们指责“北京孩子容易上清北”真的不心虚吗?难道伦家的实力匹配不上吗?好了,正经点。其实看录取率真的没啥意思,大学里的表现其实最能衡量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地区的学生配不配上这所大学…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没个啥数据,也不知道谁会做这么个调研。不过至少我拿这些跟我的高中同学交流基本大家都认同的。虽然出身穷乡僻壤但是衡中你懂的,80%的同班同学还都是能上985的,所以在好一点的高校里这个现象…还有一些代表性吧。事情就是这样,结论就是,北京的录取率高有合理性,因为从录取的结果来看,“录取”基本成功地把同一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了同一水平的高校。至于原因我也只是有过一点简单的想法…我觉得北京地区人口素质高可能是比较主要的…可能北京本地人并不能带来如此大的差异,但是能够在北京定居的外地人肯定是有相当的实力,他们自身的素质,对孩子的家教,掌握的资源,开阔的眼界,足以造成了上述平均水平上的差异。北京的孩子并不是仅仅因为父母优秀就可以有更大的机会,而是父母优秀导致他们的优秀,进而才有了更大的机会。而北京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与外地的差距更是一大原因(不展开,此处为想当然,没有切身体会)由此看来,北京录取率高不是录取制度不公,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人口素质本身的差异。当然以上也只是自己的看法,并无数据支持,如有硬伤欢迎指正…最后,我想对所有奋斗在高考大省的孩子们说,不要像我一样YY,这样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你无力改变,更没有资格抱怨你的父母为什么不是北京er。他们已经尽力将他们所能给予你的提供给你,你要好好努力,一定一定好好努力,为你的后代改变,或者,有可能的话,改变整个社会的不公。以上。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鄙人高中就读于本省最好的高中,同学们非富即贵,同学们的爹各有神通。年级里某成绩中游的同学,高考前其爹大显神通,将其转入人大附中就读,过去第一次考试(期末还是模拟,忘了),直接全班第四。当时年幼无知,深深为这种行为感到不齿,同时觉得虽然北京分低,但此同学转到一个如此水平不堪的学校,难免会反受其害。直到本科有了互联网之后,才知道人大附中是个何等档次的学校,不禁深深地为我朝的高考制度跪了。本科宿舍夜聊,有时大家感概为何北京籍的学生成绩如此平平?慢慢才明白,到外省上大学的北京籍学生,基本是北京同年高考中成绩比较差的一部分了。另一个原因是,江苏学生太他妈牛逼了。。。。。。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天 我们江苏考生400就可以去了哈哈哈哈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为什么北京生源四百分就上大学的言论和你的实际感受相差甚远?因为夸张的言论描述起来才痛快,不过北京生源确实享受到了某种特权。题外话: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周围一些同学抱怨唾弃这种特权,是基于自己没有享受到特权,而不是消灭这种不公平。如果怀抱这样的心态,很难在以后成为即得利益者的情况下消除这种人为设置的不平等。就像挤公交,没上车之前嚷嚷着让车上人挤一挤,让自己上去;上车以后就堵在车门吼着让司机快关门开车。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看到@金毓嫣的回答,想了想还是来这道题下说两句吧。我虽然点了赞,但是并不是说完全赞同你的回答。事实上你反驳错了地方,不应该论证诸如“我们北京考生也很辛苦啊”“我们北京考生不只是综合素质高哟我们成绩也很厉害的”这些点。啊其实以前我也经常和外省的小伙伴们论证这个,并且悲伤的表示来了北京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恐怖的人云云,并且觉得题目中所说的四五百上清北这类段子都太过了。后来跟一人聊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陈罐粥你吧…记错了也不要怪我←_←),谈及此事,他表示其实也不是黑进名校的北京学生比较弱或者是怎样,觉得不公平的只是教育资源的倾斜。……我竟无言以对。这里的教育资源是小初高大学的教育资源。先说一下,我认为这个问题最需要解决的症结是教育资源的倾斜而非高考。@金毓嫣答案里引用的文章里说了很多外省同学进入北大以后发现和大城市的同学差异巨大的事,然而造成这些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于北京占了太多小初高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是外省同学考上了北大也很难弥补的。所以真正值得批判的其实并不是高考,而是小初高大学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了北京。不小心写了不少= =,我先去读会儿书…想起来的话也许可能大概会再写点吧…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我不是清北的 但在我的大学所在的上海 上海本地学生确实比外地的强 真话 我不是上海人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题目问的是为什么有些异地考生觉得北京学生400-500就能上一本,然后作为一个异地考生,当时我就来答我为啥了呀,鉴于问题的性质,在答案的气氛上难免是对北京考生不利的。然后大家不要再开地图炮了好吧,我上次更新就说了,我也没骂人也没瞧不起人,为什么就要反过来骂我然后说我啥都不是呢。我从小经常搬个家什么的,我也不是山东土著,家里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我心里对家的地理属性没有太大的认识,北京我也住过不短的时间,曾经还有过转北京户口的打算,但是放不下当时的朋友,也不想从新学新的课本,所以这个打算并没有付诸实践。我答题的时候确实包庇了山东考生,因为我很烦别人仅凭我的生源地就给我扣个书呆子的帽子,但你们从哪能看出来我开地图炮了啊,我明明是借着答题让你们别冲我开地图炮了啊。再提醒一下评论区吧,别带着情绪说别人不理性,很蠢的,也别因为自己毁了一群人的形象。别开地图炮了,真是跪了。(重要的事情一共说了三遍=_=————————这个问题我答了好久了,今天突然这么多评论和赞,我就就评论里的问题解释一下吧。1、关于歧视或者说瞧不起。我并没有歧视北京考生啊,大家从我下面的原答案也可以看出来,我还在比较两地考生素质的时候默认了北京出厂默认高素质。停止在评论里地域攻击这种行为好吧。2、关于科目数量。我当年高考的时候还有基本能力的,但总分可不是750+100=850啊喂,考700分不低啊喂,理综240分,基本能力得分的六成计入总分也就是满分60分,所以总分还是750。现在取消了基本能力,总分也是750。3、关于基本能力。不要说正常人背一背书基本能力分分钟满分好吗,当时在山东要能让学生基本能力都能考个四十多五十多分的学校就是省重点的水平了,基本能力和理综一样都是要一本一本的刷题的,如果你觉着基本能力只是类似于太阳系有几颗行星这样的级别的话,去美术馆里随便找一幅画,说出这幅画的风格最像哪个画家的,这种风格叫什么,这是抽象画吗,冷抽还是热抽,这样的才是基本能力题的平均难度。4、关于我的分数。我说出分数只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当时没想别的,但在评论里表达我在装逼的话,我就不大舒服了,我已经说了我刚够线,我也没说北京考生考不上武大,比个人分数也没意思毕竟分数是有段的,我这651的上了武大,681的也上了武大,万一701的志愿报坑了也去了武大…所以这都是没法说的,讨论的时候就不要拿某个人的分数说事了。5、我说以上四条的时候是带有个人感情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要骂我的话我挺不爽的,所以啰啰嗦嗦加了这么多字。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一百块都不给我你就要骂我,就这一个你玩坏了配配配配都配不来的。————————我和女朋友都是山东人,高考都考了651,理科。舅妈是北京人,“哎哟清华北大啊”。爸妈山西的朋友,“这不想上哪上哪啊”。其他山东人,“哦”。我们上了武汉大学,还是勉强够了录取线。你知道在山东什么样的人才敢去报北大清华吗?750分的总分,不够700分就报心里还真就没底。五六十万的理科生,要的不到五十人。是,我们高考分高,但你们仗着低分上清华北大的人不要来说我们其它方面素质低。山东省重点中学联盟素质教育水平也不是随便就能被虐的。我们高素质的人一抓一大把,加起来不比你们少,我们还掌握了更扎实的知识。然后你们上了清北港,还要回过头来唾弃我们。说高考是公平的,没错。说录取是公平的,摔!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为什么其他省市的人觉得在北京上清华北大容易呢?简单说因为清北在北京招的人多。数字化一下,北京一年有七八万考生,清北大概得招700人吧,所以在北京,成绩位于前1%的考生是可以上北大清华的。而其他省份,比如湖北,一年40万+的考生,top2学校招生也就300,成绩位于前0.1%的人可以上清华北大。1%对0.1%,这种的差距放到湖北2010年理科数据里(我随手只能查到这个数),大概差30-40分的样子(前0.1%约655,前1%约620)。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黑首都是世界性的问题,大家还是抛弃成见讨论问题,北京人和北京户籍是两个概念,北京户口目前是有多大成分由各省市迁入的?每年所谓的“进京指标”把户口落在北京的其他省市的人有多少?如果按各省人口比例录取,最先跳出来的绝对是户口迁到北京的其他省市人。公平?各省分别招生就公平么?最公平的应该是全国大排队&……归根结底是户籍制度问题,户籍决定学籍,北京西城、海淀的高中整体水平略高,西城的学校西城户籍的人多,海淀同理,这和高考是一个道理。夸张一点说,中国学生考SAT,个个TOP7,那为什么美国学校美国人多?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高考是公平的。因为人人平等,而有些人更加平等。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用北京转移视线而已吧,让愚蠢的国民把不满意的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忽略本身存在的不公。举个例子,本人山西人,高中的时候有几个老家是山陕交界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家庭里山西陕西都有,全国一卷不够二本线的,全国二卷轻松超一本线。
后边的事情就和北京高考不一样了,陕西的觉得在山西上学的是异地高考,要求撤销成绩,于是成功了。在山西这边上学的也不满意,也去投诉我们自大清就住在陕西了,凭什么说是异地高考。一直扯皮,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这个问题我这么看。京沪高考比其它省份要容易很多,你们占了实实在在的便宜,闷声发大财就好。回过头非得说自己怎样怎样,没有比其它省份在高考上更轻松——这就叫得了便宜还卖乖。
http://www.easyfang.com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山东孩子,虽然没参加过高考,但是老爹是大学老师,来怒答一发。答案不会长。只想说两件事,剩下的麻烦各位自己脑补1.我忘记是2013还是2014年了,山东高考分数>700的人数突破了110,超过了清北在山东招理科生数量的总和。山东媒体打出标题,700也不能上清华北大。最后分数线证明了这个标题是正确的2.之前的一次回答中评论区有个江苏朋友,她说刷题的时候碰见山东的会放到最后(当然我碰到江苏的也会放到最后)。放到最后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吧好了不说了,就这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
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mnt/d/www/easyfang/templets/default/tupian.htm Not Found!
/mnt/d/www/easyfang/templets/default/hot.htm Not Found!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目三可以异地考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