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脚手架底座和垫板只是载体,没有分脚,对嘛?感谢大家了

哪些芯片焊接时需要加底座?ds12c887要加吗?_百度知道
哪些芯片焊接时需要加底座?ds12c887要加吗?
有什么规律可寻,还是全凭经验?是不是与具体芯片温度要求有关?比如我知道的单片机肯定是要底座的,一般ad,da也要加,,,,但ds12c887加不加就不知道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电路板上焊接芯片时,区分出芯片的第一管脚是哪一个,其他管脚是以这个管脚为基准,逆时针数过去对应的管脚数字标号,就能焊接好芯片。找芯片第一个管脚方法:1、如果芯片的正面有一个圆凹点,那么离凹点就近的那个管脚就是标号为1的管脚。2、如果芯片正面正中对称线有一个&U&型的凹槽,那么正对这个凹槽逆时针顺序的第一个就是第一管脚。3、对于没有凹的地方的芯片,通常情况下都会在第一个管脚那里打了个白点,以示意出第一个管脚的位置。 DS12C887中带有128字节RAM,其中11字节用来存储时间信息,4字节RAM用来存储DS12C887的控制信息,称为控制寄存器,113字节RAM供用户使用。作为时钟芯片,基本都是使用晶振来进行时间的计算,然后内部带有一个电池,所以不是断电之前保存当前日期时间,而是它芯片内部的始终在运行
采纳率:83%
来自团队:
看看你的需要了,如果做产品的的话就不要加底座了,如果是搞实验的换可以加底座,还有就是产品改型号,比如电脑的主板上的cpu底座,南北桥芯片,改功能,比如加上这个A芯片有A功能,加上B芯片有B功能,还有容易坏的的最好也要个底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ds12c887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本主题由
14:34:41 设为精华1,原因:给力原创 ]
17:02:23 修改
要参考本机的外观结构,请围观这个:10月19日再更新!感谢太平洋站长的加精!以后在太平洋发贴,不再伤心太平洋了!谈谈我为什么要买i5版本的。i5、i7有睿频加速,i3没有。我要更智能的,当然选i5以上了。i7很牛,四核八线程,和i5性能的差距比i3与i5的差距更大,但真正发挥性能,没8G内存不行,主要用来做图、玩游戏、耗电大户,虽然我也要做一下图和PR,但不是专业的那种,而且我要省电的,不适合我。所以我选i5!<font color="#ff日再更新!评论蓝牙插座找到配偶啦!TB上有卖,直接搜索“4750G&蓝牙”即可,70大洋,有点贵,如果觉得贵,建议买USB的好了,但会占用一个USB接口;或者买USB的,然后拆掉外壳和USB头,然后安装到机体内。关键是取电,这个请上网查询。另外有一种无线网卡与蓝牙一体的,也可选择,40元-75元左右,有二手有新的,也不错的选择,但有买了不能用的风险,小心选购!10月10日再更新!快来看看你的4750G主板芯片组到底是B2还是B3步进的,以下列表列出B2及B3对照的S-Spec&编号,需要你拆开机器看南桥芯片的S-Spec&编号哦!虽然B2的问题不是很严重,但不少朋友依然很关注,不如尽快了结这个心结,是B2的,趁还在包换期内赶快去换机吧!!过了就算了,没必要为这小小的缺憾继续纠结。注意:4750G的主板芯片组为H65的.评论4750G拆解分析好在备份常识好,不然此贴将与世长辞也!感谢太平洋版主的公正,不过也很烦,为何删此贴之前没提醒一句呢?重新整理后重发了!新机,过了一个多月,也就那样了,不出什么大问题,就是时候拆了。拆是为了让它更好使,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一定要胆大心细哦!步骤是不能不注意的。整机就不晒了,样子在全世界都差不多,没什么好看的,只看里面的东西才是我们想要做的。<font color="#ff日更新:拆机步骤:(不想设定什么回复可见了,让大家马上受益吧,但是大家一定顶起哦!好东西,不要让它沉到海里去了。)1.当然先下了电池、后盖三颗螺丝拆后下硬盘、无线网卡(先拆天线和一颗固定螺丝)、内存。2.拆光驱(先下机器后面中间位置的那颗螺丝后,用手抓住光驱面板往外一拉即可。)3.拆键盘(靠近扬声器的一边有六个扣子,先用一字螺丝刀一个个往内推,逐步弹出键盘底座。拆完后,左右两边有两个扣子,把键盘往左和往右侧推一下,就很容易把整个键盘下了。键盘下面排线不要扯断了,轻轻打开排线接口处扣具就拆下啦。注意的是,键盘拆走后,键盘槽左下处有一颗螺丝要拆的!请注意以上先后顺序哈,灰常重要!)4.拆C壳,即主机上盖(卸下背面的所有螺丝后,用你的指甲或跟指甲般的塑胶利器将C壳扣离D壳,D壳主机下盖,C、D壳分离后,将C壳移走,D壳跟显示屏靠转轴连一起的。注意C壳的扬声器排线和触摸板排线要在C壳移走前拆下)5.拆主板(移走C壳后,就会看到主板了,主板左上角处有一颗螺丝,拧下。卸下显示屏的数据线接头、USB3及声卡前置板排线,并将电源接头往上托起,然后就可以将整个主板与机体分离啦!)6.拆散热器(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只有五颗螺丝)7.拆CPU(用一字螺丝刀将CPU附近的开关上所示的箭头拧至OPEN位置即可)提醒几句:拆机有风险,出手须三思!特别注意稍须用力才能拆开处不能用蛮力。所拆螺丝须保存好,丢了难找的哦!应尽量避免主板及上面的元件接触硬的东西,以免伤了上面的元件整机报废,那就欲哭无泪了!反正就是要胆大心细!评论两颗非常值得注意优先拆除的螺丝:C壳键盘槽下的螺丝和主板左上角的螺丝评论评论我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南桥的S-SPEC编号了,SLJ4P,按intel官方给出的B2、B3与南桥S-SPEC编号的对照表,SLJ4P属B3步进。想必很多机器的南桥都是这个编号的。没买上召回机的童鞋们,开心吧!以下为intel官方给出的B2、B3与南桥S-SPEC编号的对照表,倒数第二个就是本机的S-SPEC编号,正是B3步进的。评论评论迷你PCIE插槽被偷工减料掉了!评论评论N卡GT540M的显存,1G,正面和背面共八颗hynix&DDR3芯片评论千兆网卡芯片,型号:博通BCM57785评论USB3(蓝色接口,听说3月份以后出的机器都没有USB3了,庆幸买到早期机器哦!)、耳机及麦克风接口评论Sunon散热风扇,电压5V&最大功率2瓦。评论光驱用的SATA3接口,好像有点浪费!多个这样的接口接硬盘多好!评论ACER在扬声器用料上也这么小气的!牌子是Y&G的,哪里出的呢?参考这个个链接就知道了:原来是台湾公司在东莞的工厂做的:台湾绩优电子零件厂商Y&G公司成立于1985年,为专业的喇叭制造工厂,于2000年为因业务的需要并成立东莞永富电子,2002年成立苏州永富电子,目前在东莞及苏州各拥有一贯作业流程的生产线,生产高品质迷你喇叭.多媒体喇叭等.,月产量可达300万个。Y&G公司主要业务含: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产品使用于:手提电脑,液晶电源,通讯及其它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目前并大量供应给世界出名的欧美,日本,台湾公司使用。近年来,为了供给液晶电视机市场的需要,Y&G也研发一系列的喇叭及音箱模组,产品稗性为:轻薄、高功率、宽频带、特别是低音的加强&。。。哎!仅1.5W的小喇叭,也没有腔体,真是个鸡肋!真是忽悠当今的学生们哦!与HP的这款的音箱相比,真是差远了:怎样改造一个呢?参考这位童鞋的作法吧:评论评论声卡芯片,好像是蟹仔的ALC271X评论散热器却值得一赞!评论光驱位和无线网卡的天线。评论电池的开关扣具,这个做得挺有特色的,弹力是靠中间的那个弹簧。评论显示屏数据线的接头评论这个空位本来是留给那个迷你PCIE插槽的,可惜迷你PCIE槽被减掉了。哎!想加个3G卡、SSD硬盘等扩展一下只有外置插USB接口了。评论拆机工具,双头螺丝刀。工具仅此足已,当然还要有你的指甲。评论散热风扇入风位和无线网卡的白色天线。评论无线网卡的黑色天线。评论全家合影评论全家合影评论评论评论一体化的铜管散热器,(CPU+nVidia&GPU+显存+南桥)压力不小哦,一旦风扇退休了,后果严重哦!评论三芯鼎立:显示芯片GT540M、CPU&i5&2410、南桥(带HD3000显示核心)。评论上面显示的字符好像看不明白,跟GT540M有关吗?评论CPU,上面好像标的是2415的,而不是2410.&S-SPEC编号为SR04B评论CPU插座,跟以前的478&P4插座差不多哦!为什么??评论CPU针脚,比478的CPU数量多了不少吧?!评论这就是4750G主板了评论主板背面评论GPU&GT540M及显存的散热器端,但另一面的四颗显存怎么办呢?自己动手想办法了,既然面对的是键盘的底座,不防加四个导热垫直接用金属底座散热!此大法适合玩游戏的发烧友。评论传说中的3G&SIM卡插槽就是这里了吧!上面写着“SIM1”。哎!该省的都省了,这个应该可以有哦。评论触摸板的控制板及芯片,Synaptics的专利,还是made&in&china了!评论评论这里值得讨论一下,整体主要芯片、内存槽、扩展槽等发热源是设计在面向D壳的,而不是朝向C壳,好处当然不用多说了,我们不用再饱受C壳的托手处及键盘处的芯片们发出热量的煎熬了!另外,有散热风扇的其中一面通过开孔直接抽风,键盘处就倍感清凉!再比较HP的这款相反的设计理念,真是庆幸哦!我的妈呀,这样的机器在北方寒冷的时候使用时好一个字,但在南方,我消受不了!评论普通的BIOS芯片的供电电池座,用CR2312电芯,宏基用白色胶布粘住,避免接触它物短路。还好,万一电池失效,拆换方便了!评论这个芯片NEC的,有八脚,请各位猜下是做什么用的。评论评论评论触摸板的左右键微动开关。评论那乳白色的接口是接蓝牙接收器的。请看更新说明。评论给触摸板芯片降温的纯铜散热片。这种做法在一些被动散热的松下笔记本里大量使用。这样好在冬天在打字时可以取暖,不好就是夏天打字时热得烦。评论C壳评论触摸板与主板连接排线评论敬请注意了!卖点的重点来了,双铜管散热器,牛哈!相比HP的这款G4&1017TX单管散热,宏碁在散热这方面做的真不马虎!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键盘及电源管理器芯片?参考这个吧:评论CPU锁,至“OPEN”处打开,螺丝要拧转180度,而不是90度,看箭头。评论D壳评论D壳,wifi天线就在CPU旁边,也许为防各大芯片干扰,可以考虑加套防干扰的电胶布屏蔽一下。本人另一被荐太平洋首页拆机贴:&(题目:&)欢迎围观!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0.png
B3-&-!现在很多把&B2应该绝种了把
喵的~签名都木有图片了
难道还有b2的???
看到最后直流汗
支持暴拆~!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b2640eff/7.png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softbbs//_0_.jpg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itbbs//_.gif
野牛不够牛X厉害...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jpg
使劲地拆吧,让我们有眼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有一点比较失望,没有加强底座【n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6,314贴子:
有一点比较失望,没有加强底座
有人说无所谓,我觉得很重要。这个加强底座直接决定ns能否成为掌主机中的主机部分。诚然,ns作为一台掌机绝对大大的合格。但是,作为主机,是绝对的不合格。马上,ps4pro 还有天蝎就要开始普及了。我只想说一句,这和ps4,可能还不如ps4,这样的机能怎么支持3厂的大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随时随地玩大作?看看ps4,跑个黑魂3还掉帧,大舅的帧数更是惨,战地1的帧数也不太及格,很多人都觉得机能太低,然后pro出了,就不说年末的天蝎。看到这里,大家或许把我当成黑子。但是,我是任粉,所以会思考老任的战略,只是希望他能走对,将辉煌继续。很抱歉,ns发布会的高兴日子给大家泼了冷水
不会买两台主机?
我都四台了
ns能有ps4的机能就够了
以后有,再买呗,何必纠结一时
ns怎么可能有ps4的机能
枪x剑…虽然多少有点失望,不过我觉得还不错了
能有ps3的机能就够了
那位FSK内部人士,原楼主的更新爆料(五):先发个普通版的参数普通版主机不含手柄净重302克每个小手柄50克今天看了增强版,不太清楚的地方还很多,先说几个确定的增强版的主芯片比本体的还大一倍,达到200m㎡尺寸目测是12?18, 和gp106相当有两个额外的内存( 基本可以确定是多了4GB内存,总数达到了8GB)通过类似PCI桥接于本体主板的后面有两个无线wifi,一个hdmi一个迷你dp,一个无线网口,两个不明的原型接口, 3个网口信号灯增强版主机比本体主机要复杂的多,还有额外的6 7个不明作用的储存增强版主机本体和普通版也不一样多了一部分主板上面包括桥接槽不确定的部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开发机,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官方发布,更不知道会不会发售增强版现在还没有底座增强版无需底座即可接入电视显示器设备,增强版有电源接口增强版的主芯片不知道包含 CPU部分没有。增强版主机要是不含CPU部分,那么也就能把普通版游戏4k化,并不能带来质变,孱弱的CPU可能会是增强版的瓶颈。若增强版主芯片只包含gpu那么他的图形性能会比PS4 pro还强目前我们车间只计划做2000台增强版( 我也觉得像开发机,等等老任爆料吧)增强版很好很强大,但是重量增加不少手感也不好了,纯粹是为了4k电视而加强来的,但是会不会发售我也很捉急主机本体芯片加增强芯片瞬间性能爆棚,我本人还未在移动设备上见过如此巨大的16nm芯片,何况还有一枚100m㎡的主芯片增强主板上的芯片瞬间把主芯片比下去了增强主板上没有额外的电池,估计得接电源玩了电源也变成了内置我也说过的,增强版说不定是开发机,我得把话说全,大家可以翻翻我开始说的话( 底座只有USB c 接口无法传输海量的数据)主机本体的重量在我意料之外很轻300克靠瞬间对普通版好感大增重量是我自己用电子秤测的高清猛汉可以实现了小手柄一个50克加上主机400克大家能接受吗增强版我也觉得是开发机,不过性能可以确实普通版无法通过底座增强性能,因为只有个type c,最多是个usb 3.0连接,数据传输明显不够说了很多大家开喷吧
这边说一下,ns我是肯定会买的,ps4pro也会买。我只是替老任有点小着急
卖的好会有new ns的
首發可能性太低,以後應該會有
这种无缝衔接的切换掌机主机模式,从原理上就很难做增强底座。另外自带屏幕 体积还小,这要是能达到ps4的性能,价格估计也得比ps4高很多,那消费者何必不买一台ps4 甚至pro呢... 所以说,决定了这种掌机主机合体的模式,就意味着放弃了纯机能的比拼,能不能成功就看消费者对这种模式买不买单了。
绝对的不合格吗那我买!
即使做,也不是现在公开。不然不是打自己脸吗
不会像我一样同时买一台PS4?
我有1060的PC感觉无所谓了
3月份还要买镇楼图的bd,Switch要么和马车一起买。
这个消息在哪里呢?我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官网什么也没说...(我就是想问一下,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贴吧里也有人说电视1080p...
我个人感觉
底座这东西好啊
说不定以后续命的时候
直接出个加强底座就ok了
反正我玩儿的都是传统日式rpg 能带得起atlus的游戏 对我来说就行了
有tm马里奥 塞尔达 就行了
实话实说,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现在都没有拿到手,到时候再看吧
我是来看温蒂的
任天堂不打算搞3a游戏的,应该还是走小品游戏路线
就是一掌机
其实老任的本意并不是想和主机正面肛,做好掌机部分就好了,因为做主机本就不是老任拿手的
移动版1080,吊打农企apu
我也觉得底座没有增强功能太忽悠人了,这不就是掌机吗
ns性能应该比wiiu还稍微低一点,u可以输出1080p加480p双画面,多人游戏至多分屏渲染5个玩家的画面,而ns极限只需要1080p单画面或分屏双画面,首发游戏来看最耗能的也就是赛尔达,这个其实是用艺术手法规避了建模复杂度,像魔兽世界那种偏卡通简模,这个优化到1080p60帧都是极限的话,机能绝对算不上多好。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请问在altium designer中,画芯片底座的PCB封装要怎么画啊?_百度知道
请问在altium designer中,画芯片底座的PCB封装要怎么画啊?
我画这样,实际情况本应为中间是空的,但软件一直识别为被器件占据,晶振一放进去就像这样提示错误
我有更好的答案
更改设计规则,将 Place 大类下面的 Component Clearance 规则关闭,这样软件就不会将器件重叠视为违规了。如果只想对芯片底座如此操作,则可以修改 Component Clearance 规则,将芯片底座封装添加为例外。
采纳率:66%
altium designer 当前的版本就这样了,等更新的版本出现吧
是的,不影响。 可用“工具”--〉复位错误标志 清除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altium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双叒叕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 - 蒸汽巴士电子烟
国内专业Vape蒸汽电子烟玩家部落!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双叒叕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
分类:作者: Mr.焦
7732个人喜欢
大家好,老焦很长时间没和大家聊产品了,这一次我们来一起聊一聊雾化器加热技术的“黑科技”——“芯片加热”。(采用了加热片技术的ALTUS RTA)2016年2月份,一款“ALTUS”RTA(储油雾化器)的上市引起了包括vaper、厂家、设计师、渠道商、零售商、测评人在内几乎整个电子烟领域的关注。因为这款雾化器采用了最新的“加热片”技术,用户在使用时几乎不用更换加热元件,只需定期更换棉花即可,既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又提升了口感体验。(采用了加热片技术的PARA RTA)同年11月份,时隔8个月的时间,另外一款采用了芯片加热技术的产品PARA RTA也登陆了市场,比ALTUS更加稳定,成本有所降低。不过这两款雾化器在市场中的实际销售表现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价格过高,笔者记不太清当时具体的价格了,只能依稀记得最初上市的时候售价过千元,后来国内上市的零售价近800多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已经把大部分的用户挡在了门外;2、技术不完善,当时的芯片加热虽然在味道方面表现优异但烟雾量偏小,虽然后来的MURDEX
“熔岩”RTA进行了改良,但始终不如普通线圈加热雾化器好用,而同样口感优异的“陶瓷导油”技术则要比芯片加热在实用性方面更好。除此之外,RTA储油结构与芯片加热技术的契合度并不完美,而且容易出现雾化器过热等现象。3、产品定位不清晰,芯片加热技术带来的是不用绕制线圈,雾化芯制作简单方便,但相较于成品雾化器来说不具有“秒杀”的优势,而对于玩家来说,芯片的阻值和形式都是固定的,玩家玩家,缺乏“玩”的元素在内。所以在当时,“芯片加热”这个“黑科技”就成了
“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大家都承认,技术是好技术,但新手和玩家都不买账,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也就逐渐被用户淡忘了。如今离上一款芯片加热雾化器发布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芯片加热又双叒叕(音:yòu,shuāng,ruò,zhuó)推出了1款RDA(滴油雾化器)产品,在结构上放弃了之前的储油而转战滴油,这也算是芯片加热的第三代技术了,难道这一次找到了最适合的结构载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第三代加热片技术“NCR”RDA 的表现如何。【包装及外观】NCR的包装较前两款产品缩小了很多,不再打造“高大上”的形象,走得是“正规路线”,笔者手中的测试样品外包装上均是英文,也许国内发售时会带有中文包装。包装上的内容也非常简洁,没有过多的介绍,雾化器名称NCR出自下面英文的缩写,NICOTINE REINFORCER 翻译成中文是尼古丁强化缓释器?侧面的英文翻译过来是“只取所需”。包装内带有NCR RDA 1个,带有密封圈、六角扳手、备用六角螺丝和2个不锈钢夹片的配件包1个以及中英双语说明书1份。说明书带有中文版,看来NCR在国内销售时可能会在外包装上采取帖中文标签的方式发售,国内电子烟产品的销售标准日益规范,不带有中文标签对于销售商来说会比较麻烦。NCR雾化器外仓为半透明“磨砂”效果的一体式外仓,采用了食品级PC材质,一侧带有NCR logo。外仓周围带有4组进气孔,每组有3个开孔。NCR雾化器直径为24mm,从吸嘴至510电极螺丝的整体长度为39mm。【内部结构】拔下外仓,雾化器内部的结构比较特殊,看不到常规RDA中的电极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布满了开槽的铝制部件,这个其实是雾化芯的“外罩”,负责定位棉花,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向上稍微用力可以将罩子取下,里面就是雾化器的核心元件“加热片”,由两颗六角螺丝固定在下方的“电极柱”卡槽中。雾化器底部雕刻着产品名称和产品编号。NCR雾化器整体的材质和做工都非常优秀,食品级不锈钢材料表面光洁度非常高,边缘处的圆角处理和雕刻都十分规范,看着很舒服。用配件包中的六角扳手拆下两颗固定螺丝可以将加热片取下,加热片底部带有两个金属触点,通过这里向内部供电。底座和电极台其实也是雾化器标准的结构,分为正负两极,负极与外壳连接,正极与底部510供电螺丝连接固定,中间使用绝缘材料分隔。也就是说,你也可以制作两个双发线圈针脚拧在一起,用六角螺丝固定在电极柱上,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底座部分的深度经过实际测量达到了5mm,意味着可以储存更多一些的烟油。NCR加热片的数据约为 8.5×12mm,在外观上看与前两代的加热片在颜色、材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根据官方的介绍,这颗加热片的寿命可达六十万次循环加热,材质采用了全真空熔钨发热晶片,阻值范围在0.4 ohm-0.5 ohm之内恒定。在外形上,第三代加热片的造型和尺寸都与前两代都有所区别,NCR的加热片与第二代很相似,底部触点之间取消了第二代的半圆。【制作雾化芯】NCR雾化器的结构上没有什么需要赘述的,因为非常简洁,所以直接制作雾化芯来尝试一下实际效果。对于NCR RDA来说,笔者和大家一样都是新手,所以测试过程基本上所见即所得。首先在棉花的选择上,有机棉片的形态和厚度更加适合NCR RDA,使用剪刀剪下1条,大致按照加热片的宽度略宽1些即可,不能太窄也不能过宽。关于棉花厚度,笔者也做了2次对比测试,第一次是1条有机棉撕去两侧的外皮,第二次是直接安装,实验效果显示不撕去外皮,或者说较厚的棉花烟雾表现更好一些。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将棉片对折后包裹在加热片上,可以用手指捏住固定,然后使用镊子将棉花的尾部塞入底座,任意形状都可以,扇形、S型、Z型随意。接下来将外罩套在棉花上,然后稍用力下压,外罩下方带有密封环,会卡住底座固定。然后要对加热片两侧的棉花进行调整,因为这里是主要的出烟部位,尽量不要有棉花遮挡,使用镊子等工具将棉花调整至两侧,留出烟雾通道。如果棉花尺寸裁剪得稍大了,这里也可以滴入烟油浸湿棉花再调整,会更容易定型。整体来看,制作雾化芯的过程其实只有上棉花这一个步骤,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影响着口感和烟雾量。棉花调整有2个标准:1、棉花尽量贴紧加热片,越紧效果越好。2、两侧烟道处要保持通畅,不要有棉花遮挡。操作2次后,笔者感觉还是挺容易上手的,几乎没有难度,熟悉了以后非常方便。【实际体验】上油通电,特斯拉 punk 220显示的电阻为0.37Ω,与官方标称的0.4-0.5Ω之间基本一致。笔者首先按照常规线圈的输出数据进行了测试,功率45W /电压 4.11V,结果可以看到,烟雾量很小,而且由于加热片面积很大,线圈预热较慢。有了前两代加热片产品的使用经验,笔者提高了输出功率至100W,输出电压也达到了6.14V,这在普通线圈或者花式线圈上来说,已经接近于极限了,但在NCR
RDA上虽然爆发力和烟雾量有了明显提升,但笔者个人感觉还是稍欠一些火候。于是笔者干脆“一脚油门到底”,调整到特斯拉 朋克 220的极限输出功率220W,电压高达7.5V,烟雾量有了显著的提升。笔者采用了同样的输出功率220W测试棉花对NCR RDA的影响,在阻值、输出电压功率都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较厚的棉花再烟雾表现上明显好于薄棉。也就是说,在NCR RDA上,剪下棉花后不用撕掉两侧,直接安装即可,这样的厚度正合适。通过烟雾形态实拍图可以看到,NCR
RDA的烟雾主要产生于加热片的两侧,所以笔者在前文中才做出提示,如果想获得比较大的烟雾量,加热片两侧一定不要被棉花遮挡住。加热片上方也有微量烟雾产生,不过和两侧的主通道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也许朋友们会有疑问,220W的功率推能入口吗?具有实用意义吗?笔者也特意做了一下测试,实际得到的体验是烟雾温热不烫,雾化器自身的温度并不高,比一些金属材质的RDA还要略低一些,即使是连续使用也不会出现高温和焦糊的味道。口感方面,220W下浓郁度达到了峰值,但在层次感上与100W左右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没有明显的提升。也就是说,如果不想要太大的烟雾,在70W功率下NCR的口感表现就已经很好了,如果想体验极致的口感或者增大NCR
RDA的烟雾量,那么无论你的主机最大功率或者最高档位是多少,直接一脚到底就好了。尽管笔者使用了常规设备的烟雾测试流程,但这并不是NCR设计者的本意,设计者的初衷是为新型“盐基尼古丁”烟油匹配一款更合适的雾化器,所以烟雾并不是NCR
RDA的特长,口感才是重点,尤其是搭配盐基尼古丁烟油使用效果更好。这一次NCR的加热片表现较前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棉花的状态就可以看出来,即使高压高温的使用环境下,棉花也没有烧焦,仅在顶部对着的位置稍有些变色,而且使用积碳率较低的烟油时,加热片表面也是很干净的。笔者又使用多款马来油和积碳现象较严重的烟油进行测试,高温高压高积碳的情况下使用1天后,加热片表面“积碳”现象比较严重,与传统的线圈积碳程度类似。根据官方的介绍,NCR
加热片正常情况下使用可以达到60万次的加热循环,并可以通过干烧来“自清净”,笔者测试了一下,干烧时随着加热片温度的提升,表面的污渍会逐渐消失,越来越淡,最后恢复本色,但要切记,千万不能像普通线圈那样烧红后放入水中淬火,剧烈的温差可能会导致芯片碎裂。说明书中对“自清净”干烧过程建议的功率是30-40W,者实测时发现功率稍高一些效果会更明显,有一次忘记更改功率,直接220W干烧也没有损坏芯片。但要注意的是,NCR官方在说明书中特别声明一点,任何不遵从使用说明而造成的产品问题不在质保范围内。也就是说,正常使用下NCR享有3个月的质保期,但如果不按规范操作造成的损坏无法享受质保,所以如果你购入这款NCR
RDA,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笔者为了测试产品实际效果,已经自愿放弃质保,切勿模仿。同时,再干烧自清净时,一定要注意手部的防护避免烫伤,因为加热片和传统的线圈不同,实际温度非常高,而且加热面积大,加热后自身并不会烧红,会给人以错觉。比如你肯定不会去摸一块烧红的金属,因为大脑会提示你很危险,你会特别注意,但你在吃“黄焖鸡”时,砂锅的温度非常高,看着却没有任何危害,所以你不会留意,很容易被烫伤。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笔者手臂内侧现在还有一条长10厘米的烫痕,就是被砂锅烫伤的,已经几个月过去了,现在依然没有完全消退……【点评】雾化芯是雾化器的关键所在,单发、双发、普通线圈、花式线圈,甚至多绕1圈少绕1圈都对雾化器的口感和烟雾量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谓的“数据”本质上就是对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加热面积进行调整。加热片与传统线圈比,发热面积增大了很多,随之而来的是口感和烟雾方面与传统线圈的区别。加热片口感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陶瓷技术类似,口感纯净、层次感丰富,但由于加热片的面积较大,对烟油的解析度更高,也就是说会放大烟油的细节,得到全新的体验。但由于面积增大了,加热片的升温速度较慢,相应的输出功率也要跟着调高,更适合大功率或者搭配自定义输出曲线使用,前期高功率加速升温,中后期加热片已经热起来了,可以逐渐减小输出功率,和做菜差不多,热锅冷油,温度上来了后就要减火。配件包中还带有一个PE材质的隔热垫片,可以安装在雾化器与主机之间,进一步降低热量的传导,但笔者实际测试时几乎用不到,NCR
RDA目前已经把热量控制得很好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不锈钢夹片,可以在安装好棉花之后加在加热片上,使棉花更加贴紧加热片,笔者实验对比后,觉得会对口感造成明显的影响,正常使用时也可以忽略。总体来看,NCR RDA应该定位于一款口感型的滴油雾化器,大尺寸的加热面积和片状的元件形状都对口感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烟雾其实并不是它的强项。【总结】NCR RDA是加热片技术问世以来,正式上市的第三代产品,摒弃了之前的RTA储油结构,以更加简单的RDA滴油结构取而代之,笔者认为还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加热片本身独特的加热方式已经决定了它优秀的口感,不需要再画蛇添足一般加上内仓进行调整,由之而来的高温、操作复杂等弱点也都迎刃而解,有的时候要学会舍弃,虽然据说爱迪生失败了101次才成功地发明出了灯泡,但一味地执着有时并不能一定就会有好的结果。就像陶瓷技术应用在成品雾化器中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在新一代替烟设备上却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所以新技术是需要依托与正确的结构与之匹配。很多电子烟用户、vaper们都说,最近的电子烟没啥新东西,除了底注、新电池之外,产品都在外观上下功夫。但笔者想说的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技术都是相关的。比如我们身边的手机,从屏幕到CPU,从内存到GPU,甚至电池方面,都需要互相的依托和匹配,整体才能有长足的提高。目前电子烟雾化器领域还使用传统的材质,无法拉动新功能和新性能的需求,NCR
RDA的诞生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能,但这种技术是否会普及,还需要vaper们的认可和时间来考证。目前这款NCR
RDA已经在国外发售,国内近期也会陆续放货,根据官方的消息,国内定价可能会在288元人民币左右,与前两代芯片雾化器比,价格相对亲民了不少。NCR RDA采用的加热片技术现阶段已经趋近成熟,不过最终是否会改变什么,还要看vaper们是否会认可。感谢观看,下次再见!温馨提示: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不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版权声明:本文作者“Mr.焦”,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原文出处及链接。如果您对文中还有哪些疑问,可以在本文后面留言。如果您也是电子烟玩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欢迎向蒸汽巴士投稿。稿件一经采用会给予相应设备的奖励。蒸汽巴士官方客服微信:vpbus2015蒸汽巴士微信公众号:vapebus
你会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NCR RDA 芯片加热滴油雾化器体验》相关文章
入手了一个NCR,体验一天下来发现个小问题,雾化器的开槽铝质外罩应该在底座做个限位口,不然这个外罩容易跑位旋转并有直接接触雾化芯的可能。
23456789101112
热门新闻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手架底座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