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症状怎么回事

1/4大学生患就业焦虑症 | 当我们担心就业的时候,到底是在担心什么?_凤凰资讯
1/4大学生患就业焦虑症 | 当我们担心就业的时候,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有1/4大学生在读书期间患有精神健康问题,其中39%的焦虑和压力都来自找工作,父母的期待和就业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压力。
当大学生焦虑就业的时候,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仅仅只是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那么简单吗?
好大学=好工作?
最近一项针对英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都患有精神健康问题,其中39%的焦虑和压力来自找工作,而父母的期望和越发严峻的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焦虑。
&“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内,都不应该担心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
面对这个吓人的数字,UCAS即将离任的负责人玛丽(Mary Curnock Cook)在采访中说出了上面的观(Ji)点(Tang)。没错,UCAS就是那个英国全国大学统一的学生申请机构,每个来英国读书的同学们应该都在这里提交过申请。
玛丽还表示,现在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和大学都太在意用一个学位来得到所谓的“好工作”,以至于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专业的时候,都是在用这样一种职业导向的思维。
然后她说出了一个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事实:其实现在雇主也不太能区分出申请者的成绩到底是什么水平,毕竟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去年都拿到了2:1(二等一)以上的学位(就是本科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上)。
Mary Curnock Cook表示:
“我认为大学最重要是开阔你的眼界,学一个你真正热爱、能全身心投入的学科,而不是为了找到工作而读大学。”
Mary Curnock Cook 是英国UCAS的主管,
今年4月退位
“你只有不到十年的读书时光,将来却可能要工作五十年,而且其实毕业以后学生在工作中是很容易上手的,更没必要这么早踏入职场。”
“当然了,在学习和写论文的间隙,找一些不那么固定的工作也是好的,比如兼职、实习、志愿者之类的。”
以上观点正不正确?道理见仁见智。
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没有用?那也真是太没用了……
担心就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担心什么?
古今中外,年轻人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无用的迷茫和纠结。(这个可能也不分年龄,不过年长了面皮薄,更不愿承认了。)
之前有两篇关于中国大学生压力和“自卑”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得很广,分别是复旦大学学生的《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和人大学生的《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都写出了不少中国大学生的心声,而这些焦虑和压力根本不是靠几句所谓“道理正确”的观点就能治愈或解决得了的。
刚进大学第一天,学校就统一安排了就业指导课,一位优秀毕业生师姐用简洁有力的PPT和本科四年训练有素的展示技巧,展示了她丰富精彩的大学生活,并告诉大家 “大学规划,要从第一天做起!”
紧接着辅导员上台进一步讲解大学规划公式:成绩+社团+实习+比赛+志愿者活动,并提出“大学就是一个不断填充简历的过程”,最终走向读研或者就业的康庄大道。
在这四年中,你可以尽可能地探索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现在大学生真的在乎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薪水高而体面的好工作?要是当真如此,也许反而是没什么好纠结和焦虑的了。
大学生在担心就业的时候,也许其实是在担心自己没能做到最想做的事情。
大学匆匆四年一晃就过,明白“试错”是一条不错的排除方法,但还是会担心万一自己走了弯路,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所以常常有一种心照不宣的竞争,叫做“比比看我们谁先找到了人生方向”。
读财管的同学又做了一个四大的实习,他应该会接着这条路走吧!
读市场的同学参加了好多商赛,成绩都很好,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真好!
读会计的同学却主持了很多活动,最后把兴趣变成专业,曲线救国也不错!
这种来自同辈的压力,有时候比父母的期待,和身在象牙塔里相对弱感的社会压力来得更真切。
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年轻”这个优势越来越弱,你感到一年比一年过得快,其实是因为一年比一年更重要。
而对于留学生来说,家庭在教育成本上的高额投入,会给越早出国留学的年轻人施加无形的压力,让他们越发迫切地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往往并不是父母期待给了大学生压力,很多父母其实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非常简单。现实是,很多大学生很难在同辈竞争的环境中安心和甘心地做一个“咸鱼”“废柴”。
&但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在苦苦苦苦苦苦苦苦苦中作乐吗?事情总会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一件做完的!就请你耐心地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下去吧!
(你看小编的鸡汤也是来得如此的无力……)
Reference:
1.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students-should-not-have-worry-graduate-employment-university/
凤凰卫视欧洲台综合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占乐融 &责任编辑:Yoyo&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5382
播放数:32187
播放数:157041
播放数:5808920什么是大学生焦虑症
来源:健康一线日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在承受着焦虑症的折磨。大学生患焦虑症已不是稀奇的事,那么什么是大学生焦虑症呢?大学生焦虑症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大学生焦虑症焦虑主要是受以下三个方面影响:
大学生患焦虑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未来失去信心的表现。现在工作不好找,有人选择继续读书,读完本科,读研究生,读完研究生,读博士等等,这些压力让一些人喘不过气来,而患上焦虑症。
坐在课堂里,担心下周的生活费,下学期的学费,这样读书谁都会感到绝望。虽然现在有奖学金,助学基金,援学贷款&&真正帮助到的人也不一定是贫困大学生,没钱读书是受罪,大学生贫穷到自杀,社会也应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昔人已乘宝马去,此地空闻旧人哭。这是大学爱情的真实写照,在校时恋爱,毕业就分手的情况很普遍,感情本来就是双方面的,不好预知结果。最后有的走的洒脱,有的却放不下,有些生活经历不够的大学生就钻了死胡同,患上了焦虑症。(实习编辑:王凌)
相关知识扩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大学生焦虑症大学生焦虑症的原因都有哪些_百度知道
大学生焦虑症的原因都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同的学生焦虑的原因不一样,比如找对象,找工作,别人的看法,考试等都可能导致焦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学生的焦虑症类型有几种_百度知道
大学生的焦虑症类型有几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 广泛性焦虑: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第二 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无法预知的。由于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第三 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有一位患者就是害怕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要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她就会焦虑发作,极其痛苦,为了避免焦虑发作,她就打出租车上下班,因为坐出租车她就没事。
寰泽教育顾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写给焦虑的大学生
我的图书馆
写给焦虑的大学生
和新朋友聚会的时候,以及从教十多年来,我经常会被问到类似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放弃原专业,放弃教职,选择了现在的人生道路。为了防止变成祥林嫂,我特花数天时间写作此文,供朋友们参考。本文约有六千字,阅读需十分钟左右。今年是2018年,我大学毕业已经26年了,然而就大学和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来说,以及现在所流行的成功的标准来说,我完全谈不上什么成就。我现在正孤独地坐在图书馆里,每天搬砖赚一点饭钱。我当年的同学们,现在很多都是银行和大公司的高管,薪水是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我对此并没有多少羡慕,相反,我很安于目前清贫的生活。这些年我一直在业余从事写作以及影像相关的艺术创作。我的大学专业是金融和企业管理,我现在做的这些事,不管是图书馆的工作,还是业余的创作,都和大学的专业基本没有关系。&最近这段时间经常收到学生朋友的咨询,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词:迷茫和焦虑。这不光是大学本科的同学们,从高中生到研究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同学都想让我给出出主意,关于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规划。我并不是辅导员,也不是算命的,不好乱掐。下面我简单说说个人经历,谈谈个人观点,供同学们参考。&(一)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而活?答案只有两个字:快乐。这个答案应该没人否定吧?为快乐而活,即便是自虐狂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获取快乐的方式比较特异。&(二)怎样才能快乐&终极的快乐不是来自索取,而是来自贡献。&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曾经使用过佳能最顶级的1ds系列单反,这些人类工程的精华当然让我十分快乐,听着那干脆利落的快门声就是一种享受。但是,在摄影方面最让我快乐的并不是拥有多少器材,而是贡献了多少作品。如果有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照片越来越多地被印刷发表出来,作为一个摄影师,这是我的终极快乐。上海的夏天。此图曾是国家地理杂志的跨页大图&为了得到快感,有人选择不停地购物。物质上的索取与获得当然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持久。买一个手机高兴两星期,买一辆新车开心两个月,买一套新房子开心一两年,这些快乐很快就会消逝。购物让人快乐,但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快乐。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习惯了快感就没有了。&那么接下来怎么办?继续追求更大的房子和汽车,更豪华的晚宴?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误区,或者说黑洞。别墅、豪车和私人飞机,永远有人比你更富有。欲望是无底的深渊,得不到的永远在呐喊。&索取的快乐有限,分享的快乐无穷。&&(三)分享是快乐之本&出门旅行回来,手机里装满了照片,如果只是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着乐,这不是真正的快乐。这一点大家都同意,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沉迷于朋友圈晒旅游。分享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大。&我以前在讲台上和同学们交流,这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课堂最多也就是几十个学生,如果通过写作和出版的形式,我很快就能和数千乃至数万的读者交流,这和课堂上的小范围分享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离开教学岗位对我并不是什么损失。作为一个作家,我的快乐其实更多。&我不但提倡精神上的分享,也提倡物质上的分享,因为它同样能带来快乐。搞摄影这么多年,我柜子里有一大堆相机和镜头,大多数都只是备用机。这些相机都是旧型号,卖掉也不值几个钱,我就专门留着借给朋友们,供大家旅游之用。很多朋友都是一年才出门旅游一次,完全没有必要花大钱去买微单和单反。&&(四)财富的原罪&一个东西,如果买来之后基本不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用途,这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好的。&我们目前的社会极度依赖于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宏观上来说,财富和能源是直接相关的。然而化石能源的使用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它产生有毒物质,带来温室气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财富(花了太多的钱)是一种原罪。住别墅、开豪车的人,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有毒物质的污染是可控的,但温室气体的累积基本是不可控的。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减少工业产出,减少整个社会对物质的需求,提倡共享。这就是我为什么忙不迭地把手头所有能借的东西都借给朋友使用,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制止他们买东西。&少买东西,省了钱,这对个人是有好处的,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好处的。我不停地出借东西。我把相机借给去旅游的朋友们,把闲置的山地车借给大学生骑去西藏,把户外和雪山装备借给攀登慕士塔格峰的朋友,上个月我还把闲置多年的电钢琴借给以前的一个学生,她想学琴很久了。我的汽车经常十天也没开动一次,我甚至想过共享汽车,但是考虑到某些女司机的恐怖,此事暂时作罢。&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我有时候也一时手贱买了一些东西,或者计划赶不上变化,买了东西回来没用到,或者用一次就进了仓库。我很高兴把这些东西分享出去,做到物尽其用。好东西和朋友们分享,减少闲置,帮助大家,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下一步有一个最大的分享计划,打算把闲置的一套房子改为书吧和茶室,分享我多年搜集的书籍、音响设备和影像资料。这个书吧是不收费的,如果你喜欢,看着给点就行,门口有二维码。虽然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也希望不要亏本,能够维持下去。这是我的分享大本营。点灯。摄于拉萨大昭寺&&(五)助人是快乐之源&分享是快乐之本,它的另外一个说法是:助人是快乐之源。我们从小念叨的“助人为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那么多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乃至财主富人都争着去做公益?答案只有一个:为了快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吃饱穿暖现在都问题不大。实现自我价值,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这才是终极快乐。这种快乐的大小,并不是看他拥有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他帮助了多少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六)物质助人与精神助人&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帮助别人,比如给饥饿者递上一个馒头;也可以在精神上帮助别人,比如给迷茫者递上一本《圣经》或者其他鸡汤。毫无疑问,精神上的帮助更为重要。现在吃不饱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精神助人,帮助的人同样越多越好。对一个写作人来说,没有比获得读者的反馈更开心的事了。看到文章的阅读量蹭蹭地超过十万加,看到读者留言说文章对他帮助很大,或者说希望看到更多的作品,这对我来说比赚到多少钱都开心。&所以,我现在一天到晚琢磨的就是怎样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至于能带来多少收入,我并没有考虑太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我更关心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将来的名声。如果百年之后还有很多人在图书馆里寻找杨飞的作品,那我在棺材里都会笑出声来。&&(七)适度的清贫&保持适度的清贫,对个人的成长,以及心境的平和,都是有好处的。&太贫穷,吃了上顿愁下顿,这当然是不快乐的。然而那些大财主们,他们的烦恼比一般人更多,有时候连家人都得当贼一样的防着。这是我在银行和公司工作多年和各种财主、企业家广泛接触后的结论。&即便你的主要追求是物质上的快乐,拥有太多钱之后,快乐反而可能减少。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边际效用递减”。对于上班族来说,买一个名牌包包或一个苹果手机,这是很快乐的事。但是对于超级财主来说,一顿饭钱都可以买十个苹果X,这个苹果手机就不能带来什么快乐了。&结论就是:中产阶级最快乐。上班族就是最快乐的人,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适度的清贫,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对我来说,在图书馆搬砖一年差不多有十万元收入,在长沙我已经很开心了,吃饭的问题解决了。我的汽车是一辆破旧的标致307,但是我并没有换车的欲望。这辆车很少使用,我一度想处理掉,因为我大多数时间都是走路、骑单车或者电动车。我穿的衣服都是淘宝的大路货,很便宜,我只求干净和温暖。出门旅行,我觉得青年旅馆和快捷酒店就很好。总之有度就好。中等就是最好。&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本人在物质上要求很低。既然已经基本满足,我赚钱的动力就不大。暹粒的孩子们。柬埔寨&&(八)没有必要的焦虑&我理解大学生们对未来的焦虑。但这种焦虑一般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身体没垮,又不是好吃懒做,在哪都能找个工作。混碗饭吃是很容易的。这是我以前在课堂上的口头禅。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班几年之后都能混个中等收入,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有时候想,他们更多的焦虑不是吃饭,而是吃好饭?比如事少钱多离家近?Well,那我就没有啥好说的了。。&&(九)专业的选择&1988年高中毕业的时候,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并不清楚以后应该从事什么工作。金融专业是随便填的,据说银行里钱多。没有人和钱有仇。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选专业的,听说的或随便选的。好吧,更正一下,我还填报过沈阳刑警学院,想除暴安良,但是因为右眼视力被刷。&专业随便选也不能怪大家,18岁的人,从来没有上过班,没有接触过任何行业,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结果就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满,进了大学后都是一混。学生混文凭,老师混薪水,这就是大多数大学现在的情况。文科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连工科生都是如此,十分令人震惊。父母的钱财以及自己的青春都被浪费在高校里,真是可惜。&这种情况的根源是教育制度和用工制度的问题。如果说乱买东西是一种浪费的话,乱读大学才是人生最大的浪费。总体来说,我觉得一个人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之后就不应该继续在学校里读书了,应该直接去上班,以后发现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再去读大学,有的放矢,凭兴趣读书,这是最好的情况。参阅本文附件,《教师节和记者的对话》。&&(十)行业的更换&专业的选择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后来放弃了本专业,干别的去了。我自己算是比较奇葩,可以说是干一行恨一行,换了很多行业。1992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建设银行上了五年班,后来实在不想干了,1997年来到新加坡,在国立大学读研,专业是工商管理。这个情况和现在很多读研读博的同学类似,我对这个专业并没有热情,继续读书主要是为了逃避不喜欢的工作。&1999年,我混到MBA文凭之后,在新加坡的电信公司干了三年财务,然后又不想干了。2002年我来到湖南大学,在工商管理学院教书,一直干到2013年,这期间有两年多,我半职业化地在从事旅行摄影工作。2013年我在管理学院又干不下去了,来到图书馆工作。目前为止这个工作还比较满意,除了每天要打卡之外。我可能最后会安定在图书管理员兼作家兼摄影师的角色上,我觉得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人。&如果你愿意换专业,转行当,任何时候都不晚。朝闻道夕死可矣。&当然,这个转变有时需要付出代价,因为你放弃了以前的经验值,重新从零开始。钱财上的损失是难免的。2002年我在新加坡的公司里月薪3000新元,来到湖南大学,月薪变成了3000人民币,但是我觉得在公司里是浪费生命,在想象中我觉得大学里教书会比较好,所以没有特别在乎钱的问题。当然,那个时候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有家小,决定可能会艰难一些。莲蓬女孩,摄于柬埔寨金边市场&&(十一)普通人的选择&有同学说,我并没有像你一样的写作或者摄影特长,怎么去帮助别人,怎么获得快乐?&其实快乐与否,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设立一个力所能及的标准。这个目标不是先小赚它一个亿,或者帮助一万人。我所谓的成功人生,就是首先保证自己衣食无忧,然后能对他人有所帮助。先不要谈他人吧,把自己照顾好,把孩子和家人照顾好,这就很不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都照顾好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照顾家人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单亲爸爸,我每天都被两岁多的儿子以及七十多岁的老妈折腾得半死。即便是这样,我依然对未来有信心。年轻的大学生们就更没有必要担心,上无老下无小,应该正是开心的时候。&保证自己衣食无忧并不难,大学生都是未来的中产者,真不用担心。对他人有所帮助这事,如果你没有什么才能,不能帮助很多人,那帮几个也好。比如一对一支持一个贫困孩子读完小学(钱物亲自交到手上,不可转交)。&卖明信片的孩子。摄于柬埔寨暹粒&(十二)小事的快乐&其实生活中一些小事都能让人快乐,我干过的事情有:帮盲人过马路、帮女司机倒车、和陌生人共享雨伞、顺风车免费搭人、铲雪、打扫公共走廊、帮人换轮胎或者推车,街头扶老人起来,捡到东西想办法找到失主,免费帮助孩子们学英语,免费教别人打羽毛球等等,总之很多小事我都干过。&我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如果没有一个业余爱好的话,人生是很难快乐的。既然都读到大学了,人肯定不蠢,那怎么的也得搞一样业余爱好,音乐和绘画难度太大的话,钻研厨艺也是好的。如果你实在没有任何爱好,在学习或工作上的某一方面做到与众不同也好。如果你是英文专业的,那就瞄准同声传译吧。人无癖不可交也,人生过于平淡也不好。&&(十三)怎样正确地耗掉大学时光&如果你不幸上了大学或者研究生的贼船,又很不满意,怎么办呢?其实读大学真是一件不错的事,吃喝有人供着,自由时间很多。如果没有考试,我愿意当一辈子大学生。简单想想,我觉得在大学里可以干这样一些事情:&& 1,学英文。雅思至少七分;& 2,读一些书,特别是禁书;& 3,搞一两样业余爱好;& 4,谈一两次恋爱;& 5,逃不喜欢的课,旁听有兴趣的课;& 6,打一点工,接触社会,赚点小钱;& 7,混到毕业文凭。&有了这些,你的大学时光就应该很忙了。接力。摄于昆明街头&&(十四)生涯规划?&读书的时候,我每个暑假都制定计划。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的暑假计划从来没有完成过。这还只是几十天,如果要计划几十年,简直不可想象。除了算命的大仙,一般人都不敢预测人生。以前听说大学里还有一门生涯规划课,我心的话要是二十岁的时候就把一辈子都规划好了,接下来几十年只是检验当年的计划是否准确,这辈子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但是又有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好吧,怎么说都是有理。据说太平盛世有一个特征:大多数人二十岁的时候就能预见五十岁甚至退休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应该说这个说法是基本准确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不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我觉得很多同学过于着急了,总想展望很远很远的未来。就我个人来说,大学时候我主要都在逃课看闲书、玩电游和谈恋爱。我的写作和摄影都是三十岁之后才开始。32岁的时候,我到西藏背包旅行了两个月,回来之后发表了第一组图片,随后开始进行创作的努力。这些都是很偶然的事情,我在大学里完全没法预测。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在银行里度过余生的。&当然,我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案例,不具备典型性。我的大学同学放弃本专业的并不多,大多数同学目前依然在金融圈里打拼。有少数同学转行,当老师或者家庭主妇,但是从事文艺创作的还真没有。作为一个特殊案例,我继续多嘴就意义不大。此文就到这里吧。&充实自己,帮助他人。有所期待,有所意外。希望大家都玩得开心。&杨飞,,长沙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焦虑症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