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准对p2p的影响影响p2p收益?

今天,央行出人意料开展265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于3.30%。

更关键的是,10天后,正是美联储9月份加息即将来临之际,央行此时意外放水,令市场颇感意外。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12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之后,连续3天净投放3300亿元,再加上今天的2650亿元,6天累计净投放达5950亿元。

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却逆向放水,这是什么神操作?放水时代,最受伤的是以余额宝为首的货基宝宝,收益率已经跌得让人麻木! 钱不敢进股市,不敢进P2P,难道现金只能等“死”?

对于此次央行放水,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这次央行明确了所提供的中期流动性的规模,这个数量的资金支持有替代降准作用的含义。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投资人的“钱袋子”来说有什么影响呢?本文蚂蚁打的理财师就来给大家整理分享下:

1、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会继续下降

央行开闸放水,市场上的钱就多了,用钱的成本也就跟着降低了,所以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包括你上手的各种“宝”)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下降。

未来央行继续放水的可能性很大,从此前的“降准降息”的模式上看,接下来的降息或许近在咫尺。所以,想买理财产品的话,优先选择期限长的,提早锁定一个较高的收益率。

毋庸置疑的是,降准对股市而言的确是重大利好。但是,降准这类利好经常被主力用作出货工具,再加上新股发行,市场的资金面又会处于偏紧的状态,股市继续上涨的压力不小。长期看,能否持续保持向上的态势,好规划理财师不敢妄下结论。

另外,考虑到2008年以来历次降准后上证指数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投资者还是要谨防“历史会重演”的悲剧。短期内有可能会出现震荡,所以建议股民们不要冲动入市。炒股是高风险投资,入市需谨慎!

3、债券市场或继续保持慢牛格局

降准为债券市场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这对债市形成利好,2014年的债券牛市行情并未走远,未来仍值得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投资债券市场呢?

4、基金的又一波“春风”扑面而来

此前市场的震荡,让很多基金净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而央行此番大幅降准,或将改变很多基金的命运。作为投资标的为股票的权益类基金,尤其是重仓大盘蓝筹股的基金,短期的收益可能会有明显的反弹。同样,债券基金,尤其是二级债基,依然可以长期布局。

5、P2P短期收益稳定,优选平台很重要

降准对P2P网贷的整体影响并不大,但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的货币成本进一步降低,P2P的收益率出现下滑也是可能的。

尽管未来P2P网贷的收益率会下降,但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资者应优选优质平台来投资,尽量避免选择收益率畸高的,比如在15%以上的平台。

6、有购房刚需的,可提上日程

降准后,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多了,这样对于购房刚需的老百姓来讲,贷款买房也更容易了。再加上国家不断出台针对楼市的“救市”政策,有购房刚需的小伙伴,可以尽早提上日程了。

7、国债的收益率是否会下降,有待未来验证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此前发行的国债,那么无论是今天开始的大幅降准,还是未来的降息,都跟你没关系。但是如果央妈继续降息,那么后期发行的国债,收益下调的几率很大。

4月17日晚,央行突然宣布降准!

降准范围: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大部份都降)

降准幅度:1个百分点,降准后准备金率为16%或14%

资金用途:主要用于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先借先还”。

释放资金规模:约13000亿元。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降准目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要求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具体操作:一是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二是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

大家关注降准,实际上不是关注降准本身,更多的是降准带来的信号意义。当下,俄罗斯遭遇股汇债三杀、香港打响“港币保卫战”、中美贸易战进入“比狠阶段”,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此次降准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降准对P2P的影响:P2P理财收益长期将走低

当前,P2P作为互联网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开始走进了百姓的“钱袋子”。而此次央行降准,会不会对P2P产生影响呢?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降准对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P2P行业基本没有影响。虽然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以及传导出的货币总量增加,或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也将对网贷平台收益率产生影响,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整体来看,虽然网贷行业收益率水平短期内不会明显下跌,但长期预计仍将走低。此外,降准之后宝宝收益继续下滑板上钉钉。

降准八大影响与你的钱有关

01.多数银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 少部分可能下降

降准对银行存款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大部分银行将维持不变。不过由于降准之后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少了,可以利用的资金变多,等于资金面变宽松。虽然存款基准利率不变,但是银行如果不差钱就可能将利率上浮幅度下调。

02.国债利率保持不变

国债的利率一般与存款利率密切相关,每次降息之后的新一轮国债利率都将随之下降,不过降准则对国债没有影响,利率将保持不变。

03.大额存单利率不受影响

大额存单与国债相同,利率都与存款利率挂钩,目前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40%,高起点、低利率早已遭受质疑,如果利率再下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会变得更小。本次降准之后大额存单利率预计不会受到影响。

04.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率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着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05.增加债券需求 债券利率将下行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肯定会去买债券,债券利率必然会大幅下降。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35%以内是非标资产,而65%以上是标准化资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场上的债券供给是有限的,因而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和利率都会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属股市重大利好,考虑到2008年以来历次降准后上证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投资者需提防重复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剧。例如2015年2月4日央行公布降准消息后,第二天沪深股市反而双双收跌。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准对于各个板块和概念的影响不一,如果从行业而言,金融、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都将获益。

对于购房者来说,近期层出不穷的刺激政策难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松动的信贷让购房者难以再期待价格下调回归合理。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有望继续宽松,购房者压力持续降低。所以购房者若继续观望可能会错过最佳购房时机、增加购房成本,积极入市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08.黄金市场无本质影响

降准对黄金的影响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降准之后市场上流动资金增加,将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居民消费,金价有望上涨;另一方面,降准之后银行可放贷资金增加,市场上资金量增加,人民币变得廉价了,美元则相对升值,而美元和黄金价格通常呈负相关关系。不过从整体来看黄金基本面持续偏弱,未来金价走势不容乐观,而降准对其则无本质影响。

消息一出,一大波自媒体号发了文,表了态:

一次降准真能让楼市行情复燃?!此次央行降准对楼市的真实意义几何?

一般意义上看,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将缓解地产商的压力,也有利于给银行的房贷业务松绑,所以对于楼市来说肯定是利好。此时,资金会选择先去炒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必须再次加强房地产业务资金流向的监管,如果监管松懈,那么楼市必然是报复性反弹。

但是要明白的是,当下的楼市,官方显然无意于让成交量快速入冬。但一二线城市房价的管制暂时不会放松。

公众号蔡照明帮买房指出,凭理性判断,一次降准不可能导致房价暴涨,持续不断地降准,特别是降息才是货币大规模宽松、市场流动性增强、楼市走热的信号。特别是“房住不炒”被广泛宣贯之后,更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所以,降准不会刺激大城市房价暴涨。

央行降准对于股市和楼市都构成利好,但利好首先是给股市的。

公众号刘晓博(liuxb929)认为,此次降准的首要目的,是拯救摇摇欲坠的股市。

上图是近期上证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在过去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跌了超过120点,目前为3066.8点。如果不出利好,不需要一个交易日就可以跌破3000点,砸破政策底。照此下去,中国刚刚宣布的BAT回归、独角兽上市,启动印股票的时代等等,都将泡汤。

更为要紧的是,到那时,俄罗斯被金融战“击倒”的情况就会出现在中国。

要知道,继上周末美国公布对俄罗斯的制裁,叙利亚又发生生化武器袭击后,俄罗斯股市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卢布汇率跌幅也是让人心惊肉跳。

从周一开市到周三,三天不到时间,卢布下跌超过8.8%,俄罗斯RTS指数下跌超过12.5%;在港股上市的俄铝股票周一单日跌幅超过50%,当天市值就蒸发300多亿港元。

中美贸易战,俄罗斯先倒下了,到目前为止还没站起来。中国可不想重蹈覆辙。

此次降准也有拯救银行的意味。

2018年是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2018年年底之前,各家银行都需达到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要求,即“系统重要性银行(工农中建交)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5%、9.5%和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他银行)不能低于7.5%、8.5%和10.5%”。

也就是说,今年银行很缺钱,很多银行都要补充资本金。此外,今年还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关键年份,大量的外资银行将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央行宣布降准,并置换9000亿的“中期借贷便利”,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

当前的全球债务水平和杠杆率远远高于2008年。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的季度报告,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债务总额达到237万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70万亿美元。仅2017年一年就增加了20万亿。目前成熟市场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382%,新兴市场的杠杆率也到了210%。

过去二十年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

随着全球步入加息周期,利率开始上涨,但国家的杠杆率持续攀升,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在这之中,中国债务扩张的步伐也迈得非常大,从2012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债务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

很显然,如果高息债务持续这样滚下去,会使得新增货币越来越多地用于偿还利息,使得中国很多企业无力新增投资,经济将趋于停滞。

说到底,此次央行降准,可以增加4000亿的流动性,还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其首要目的是拯救即将破位的股市,支撑银行的业绩,支撑实体经济。未来央行会继续降准,同时减少MLF。M2的同比增速,将很快重返两位数(上个月是8.2%)。 

当前各种事件集聚,错综复杂。港币持续贬值,香港金管局启动了保卫战,6天购买190亿港币;中美贸易战有升级和扩大迹象;国内防金融风险以及各方面改革处于关键时刻……

这些,都是重大的经济事件,如今聚在一起,是考验决策者智慧的时刻了!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上个周末,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除了对宏观经济、银行信贷的影响,降息降准跟普通市民的钱袋子关系有多大?有业内分析人士称,双降后,百万房贷将省下5.5万元。那么,除了房贷,还会对哪些方面造成影响?

提供房贷优惠利率的银行会增多

除了降息带来直接利好,降息降准还将给楼市带来哪些好处?

垂直搜索机构融360的最新报告指出,降息、降准增加了银行的可贷资金,可用于房贷业务的资本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银行可能会提供更优惠的房贷利率,全国范围内提供优惠利率的银行也会增多。

但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大多数银行并不会把降利率和降首付同时进行。在首付比例方面,银行可能不会再有更多优惠,因为降息已经下调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不过,融360理财师刘银平则认为,双降增加了降低二套房首付的可能性。“降准之前,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仍然相对较高,银行很难释放大规模贷款。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二套房房贷降首付的可能性增加,这对激活个人消费贷款市场也会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他预测,未来银行将有更多资金用于信贷投放,个人在办理房贷、消费贷款时也将比以往更容易。

据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部人士预测,各家银行会迅速跟进降息政策,在寒冬来临之前抓住今年房贷市场最后一把火。“随着银行房贷业务的优惠增加,首套房贷款利率可能继续下调,二套房贷款利率也有望松动。”

“宝宝类”、P2P收益也将走低

此次双降也是年内第五次降准和第五次降息。分析人士称,这对于原本收益就在持续下滑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收益将进一步降低。

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上缴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多了,市场上的钱多了,资金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而降息的作用更为明显,直接导致利率下降,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将不可避免地继续进一步走低。

数据显示,9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9%,较年初的5.03%下降了0.54个百分点,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下降趋势。本次降准之后,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很有可能持续下跌,年底之前或跌至4.3%下方。

双降对债券投资也有较大影响,未来债券需求增加,债券利率将下行。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6000亿元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多会去买债券,债券利率大幅下降成必然趋势。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35%以内是非标资产,而65%以上是标准化资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场上的债券供给是有限的,因而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和利率都会下降。

P2P作为互联网理财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开始走进了百姓的“钱袋子”。此次央行降准,会不会对P2P产生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看,降准对P2P行业影响甚小,网贷行业收益水平短期内不会明显下跌,但长期预计仍将走低。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不仅是银行理财和P2P,其它如余额宝、理财通等“宝宝类”产品、票据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下降,目前这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降到3%出头。

在各类投资收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如何应对?理财师刘银平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多元化投资来获取稳定的收益。

首先,对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宜长不宜短”。对于同一银行而言,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在收益下滑的背景下,购买长期产品有利于提前锁定当前相对较高的收益,不受后期收益继续下降的影响。此外,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募集期,一般为2―7天,遇到节假日会更长,募集期内的资金只能享受银行活期利息,也就是仅仅0.35%,如果频繁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募集期加起来会很长,会造成资金“站岗”问题。

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还建议“宜小不宜大”。大银行不差钱,没必要以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因此一般来说国有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很低,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不同银行之间的收益差距很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不妨“货比三家”。

再就是关注“另类”理财产品。比如夜市理财产品、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区域性理财产品等,这几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般要略高于日常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多加关注。

针对互联网理财,理财师建议,降息之后,余额宝、活期通等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定会进一步下降,工薪阶层不妨考虑选择互联网P2P理财产品等渠道来使资产保值增值,但前提是要选择合规的P2P平台,规避“跑路”风险。

对于股市投资者,建议短期内不妨重点关注银行股、地产股走势,此轮双降对这两类股票存在利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准对p2p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