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最好的治强迫症医院的医院

这医生的强迫症太严重了,但他成了外科泰斗
本文来自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 :hereinuk(本文个别图片或引起不适,慎点)
仁者无敌,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的顺天堂医院,拥有享誉世界的儿童外科,
很多在其他医院医治不好的、染上了疑难杂症的孩子,都会被送到这里治疗...
全因为,这所医院拥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儿童外科医生——山高笃行。
山高医生是个在外人看来有些古怪的人,
他每天上班都带着好几个大的行李箱,总是一副要搬家的样子,
其实,他的箱子里装的全是最近的病例文件,他习惯走到哪儿都带着...
走进他办公室,文件全部都摆在地上,
山高医生表示,自己习惯头一天把重要文件都摆在地上,每一个都贴好了易事贴,
他第二天一进来就能看见,知道要立刻开始做什么...
他办公室里,每一张纸都必须摆放得整整齐齐,
稍微搞乱一点就会惹他暴走....
随身携带的厚厚的记事本上,做完一件事就用黑笔仔细地涂掉....
这位看起来很龟毛,还有点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的山高医生,
却是拥有高超医术,号称日本儿童内窥镜手术开拓者的顶尖儿科医生。
和成年病人不同,儿童病人体格小,在他们身上做内窥镜手术宛如微雕艺术,需要极其精湛的技术,
另外,儿童身上的疑难杂症也非常多,
很多儿童生来就有内脏病变,在未发育之前,每个孩子体质也不一样,
甚至,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大不相同,
可以说,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需要为孩子量身定做,
山高医生行医十多年,病人群体涵盖了从新生儿到15岁的青少年,
他屡屡挑战高难度病例,经他手术医治成功的疑难杂症儿童超过1万例,在日本儿童外科领域独占鳌头。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的日本儿童外科泰斗,手术台上的战士,
曾经是个和自己的过度忧虑、强迫症做长期斗争的怯懦男孩,还差点为此放弃了当医生的梦想。
山高医生的故事,值得从头说起...
山高笃行出生在横滨一个医生世家,
小的时候,他常常在父亲的医院从手术室门上的圆窗往里面偷看父亲手术…
耳濡目染,他开始有了模糊的念头:追随父亲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然而,对这个念头,他也不是很坚定,
因为他本人从小就有个毛病,总是对事情过分担心,
山高也很讨厌自己这样的心理状态,却无能为力....
此外,他还有点强迫症,总是一边又一边,疯狂地检查各种东西。
父亲评价他年少时期表示:
“他永远也忘不了学生时代学到的东西,永远在忧心忡忡地做各种准备…
当然,好处就是,他从来没落过任何东西。”
山高还发现了自己成为医生的另一个障碍——胆怯:
“我胆小,害怕出错,非常非常害怕…”
这种害怕累计到了一定程度,内心就会开始退缩,
山高一度觉得,自己可能当不了医生。
想想看,每一次手术,都要承担一条生命的风险,责任太重大了!
而自己呢?连犯个小错都怕得要死....
好在,救死扶伤的雄心依然促使山高努力前行,他考进了医学院,并尝试改变自己的个性,
他开始勇敢挑战自己从来没尝试过的运动:橄榄球。
一次,他因为训练太拼命,磕掉了门牙,这样的磨砺也给了他成为外科医生的勇气:
原来,失败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恐惧,不去做,永远不知道结果...
那时候的山高并不知道,他的完美主义强迫症,对他的医生职业其实是有利的,
可是,他害怕犯错的个性,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刚做医生那会儿,他做了不少完美的手术,治好了不少病人,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大家公认他是下刀最准的医生,从不犯错。
但是,面对疑难病症的挑战,他竟然很快就退缩了。
那年,他诊治一名叫富冈托雅的小男孩,
富冈托雅很小的时候食管就断了,其他医院的医生从他的肠子上取了一段给他接在断裂处,
为了不在胸腔冒险,医生选择了把肠子放在胸腔外面,于是小朋友的胸口就有了一个难看的突起…
然而,托雅渐渐长大,他胸前突起的那一大坨遭受了其他孩子的百般嘲笑,
他为此无比郁闷,母亲不想托雅这么难受地过一辈子。
她带着托雅找到山高医生,希望他能做手术,把托雅的那段肠子装到他胸腔里。
把肠子封进胸腔内,并不是把封在外面的肠子剪下来,再换个位置接上去那么简单,
这需要打开胸腔腹腔和喉咙,这一大片地区有肺,心脏,颈部大动脉,涉及到的棘手问题实在太多了…
山高和同事讨论了很久,又翻阅了过去的病例,发现以前根本没人做过类似的手术,
他想来想去都觉得,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同事也劝他,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风险太大,万一失败,孩子的后半辈子可能都毁了....
于是,山高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自己熟识的一位教授,理由非常充分:
“我觉得就算做手术,也不一定帮得了托雅,不如不做...”
教授看着他,一针见血说到:
“不要说帮不到他,你就是想放弃,害怕失败,害怕毁了你的完美纪录….”
这番话彻底惊醒了山高,他开始深入内心,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我又害怕犯错了,又要逃避吗...
是治病救人重要,还是维护自己的完美纪录重要?!”
答案不言而喻,山高下定了决心,他拿出了大学攻克论文的精神,一头扎进图书馆,疯狂查阅海外医学文献…
最后,一个初步的治疗方案总算有了雏形,
之后山高发现,只要他像过去读书时一样,用尽全力去做准备,一遍又一遍检查,推演,就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检查和推演的次数越多,手术方案的潜在风险就越来越小,
最后,他终于有了90%的把握,勇敢地走上手术台,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一次手术....
这次手术中,山高打开托雅的胸腔,把胸肋骨外的肠子封到胸腔内,成为医学史上首例获得成功的这类手术!
手术后的托雅完全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了。
这一次手术,也成为山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畏惧疑难杂症,不畏惧从未遇到的病例,他对此感慨到:
“任何艰难的事,只要敢去做,一步步去准备,即使一开始看似不可能,最终都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渐渐地,你开始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个病例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之后,山高开启了自己不断挑战自我的职业生涯,他成为日本实施内窥镜手术最多的外科医生,包括在阻塞的胆管上进行的手术。
在行医中,他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缺陷,虽然因为强迫症经常容易暴走,
但他一丝不苟地每天在笔记本上记下“微笑”这个要点:
“我总是一转身就生气,所以得时刻提醒自己”。
这些年,他改不了的,依然是自己过分担心和害怕犯错的毛病,
“我很胆小,或者说我很紧张,只要有一台大手术要做,我就会很害怕…
因为害怕,我只有疯狂地努力学习。”
“每接到一个病人,一开始我都不确定能不能治好他,
经过仔细的诊断和充分的准备,我才会有一点能治愈他们的信心….”
然而,也因为这样的性格,山高会无比精心地准备一次手术,犹如规划一场大规模的战斗,
在手术时,他也会无比谨慎地操作...
他曾经需要给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做肠复位手术。
这个婴儿,肠子比正常位置低了很多,手术需要极高的精准度,手术难度非常大,
婴儿体型太小,他只能切开一个两厘米的小口..
任何稍微用力的触碰,都有可能撕裂婴儿细小的组织…
“这一块,只能用70%左右的力道。”
手术中,山高不停在重复的一个词是:“轻点,轻点!”
“虽然我性子急,但我做手术时从来不着急,因为我不想犯一丁点错误,
要知道,手术中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几乎是永久性的,而他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他还表示,手术的最后阶段尤为重要,
“人越接近终点,越容易着急,就越应该慢下来,以免功亏一篑!”
这是山高经历了一万次手术,总结出来的经验…
尽管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攻克了许多前无古人的病例,山高依然遇到过手术失败的时候....
2014年,山高诊治了一名叫里吉的小男孩,
三年来,他的肋部一直疼痛,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找到病因,很多医生都放弃了他,一家人只好慕名来找山高医生。
山高经过诊断,决定为他切除疼痛部位的神经,
这一次,尽管山高废寝忘食地做了精心的准备,结果却并不理想,
手术之后,里吉表示,做过手术的部位不痛了,另一边却开始疼得厉害...
得知这一结果的山高非常自责,
他认真地向里吉道歉:
“我真的非常抱歉!我以为我找到了病根...”
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山高下定决心:
“如果我像以前一样逃避,就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
他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为里吉注射局部麻醉,一处一处地试,想找出病灶所在位置。
经过两天的诊治,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条引发痛疼的,在腹部中埋藏很深的神经,最终为里吉治好了多年的疼痛。
山高医生的挑战还没有结束,
不久之后,他将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之战,
多年来,他为改进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
2014年冬天,一对夫妻带小女儿来见山高。
这位名叫桐山波琦的小女孩,之前断断续续肺炎发作过好多次,
原来,她的肺部生长了多处囊肿,因为这些囊肿,去年一场肺炎,差点要了她的命,因此,切除这些病变的部位刻不容缓…
可是,波琦只有3岁大,父母既不想女儿做开胸手术,让身体承担太大的伤害,
也不想在她胸前留下巨大的切口,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实施内窥镜手术,
而日本国内,能实施儿童内窥镜手术的最合适人选,非山高医生莫属。
然而,日本第一台肺部内窥镜手术是2009年做的,也就才五年前,可借鉴的病例非常有限,
如今的山高医生,面对这样的挑战,已经不会再退缩了,
他接下了这个艰巨任务,像久经沙场的老兵,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像往常一样,山高做了细致到极致的准备,设计出了手术方案...
这个手术需要切除波琦的右肺下叶(深色部分)…
但这附近有肺动脉和肺静脉经过,
手术中,必须先止住动脉和静脉的血流(结扎),然后才能顺利切走病变的部分...
这是要在一个3岁女孩的肺上,用内窥镜实施的手术,宛如微雕一般的精细操作,难度系数之高可想而知了…
山高和波琦的父母见面,表示肺部有囊肿的孩子,通常肺部很多地方都会有粘连,血管很可能藏起来找不到,
因此手术依然有不可预料的风险,但他会全力以赴确保成功。
手术前夜,
山高一边研究笔记,一边在脑海中进行模拟手术,他从各个角度一边又一边推演整个手术过程,直到确保手术最终成功为止…
尽管这个过程他已经在脑海中演绎了无数次,
但他依然表示:
“我还要再看一遍...”
到了第二天,真正的战斗打响了...
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开口,插管...
尽管在手术前,山高设想了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但是,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波琦的右肺下半叶组织粘连在一起,挡住了动脉和静脉....
凭着一万台手术积累的经验和勇气,他沉住气,
不断提醒手术室的人,也包括他自己:
“不要慌,慢慢来...”,
器具在波琦的肺泡丛林中艰难游弋,
一遍遍反复观察,寻找,
终于,他们找到了那根藏起来的肺动脉…
山高把动脉结扎,然后小心地剪断了它...
山高开始寻找静脉,过了很久,他又在粘合在一起的肺叶深处发现了一条4厘米长的静脉…
终于找到了,那么按部就班之前的操作就好了吧,结扎,剪断,然后切除肺叶?
然而,此时的山高却无比紧张,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为,就波琦的身体来说,这条静脉太细了(通常来说,肺静脉比肺动脉更粗..)。
看起来非常奇怪, 山高觉得异样,决定不贸然动手...
他仔细检查了周围组织,居然又发现了另一条静脉!
一般来说,这个位置,应该只有一条静脉…
而波琦的下肺叶这个位置有两条静脉的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山高猜测,可能下肺叶里第一条静脉太细的缘故,才又长出了第二条静脉(真正的肺静脉),
要知道,肺静脉可是向心脏输送含氧的动脉血的,是维持人呼吸最关键的一条静脉。
这真是千钧一发的一刻,山高后来回忆到:
“如果我没有找到真正的肺静脉止住血,而在切除下肺叶时意外割断了这条肺静脉,就会造成大出血,
那时,我就不得不打开孩子的胸腔了,孩子的心脏很可能随时停止跳动…..”
山高在最关键的一刻,因为自己长期以来过份担心,行事谨慎获得了回报,
他及时发现了波琦身体的异样之处,成功避免了一场手术事故!
最终,他剪掉了正确的静脉,切除了波琦病变的右下半肺叶…
下一步就是要观察剩下的肺叶能不能正常工作了,
手术之后,波琦的肺部开始充满空气并膨胀起来,这说明手术成功了…
得知手术成功,波琦的父母喜极而泣,
他们并不知道,不久之前的手术室里,山高医生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
手术五天以后,波琦已经可以活蹦乱跳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来检查,身体指标一切良好,肺部上的创口也只剩下两个小小的点...
对于这个结果,山高医生很满意,但也习以为常了...
从当初那个怯懦,逃避,害怕犯错的学生,
到如今的济世名医,手术台上的战士,山高医生走过了一条自我完善的路,
行医十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行事原则:
“永不妥协,准备充分,不断自我反省,不达完美永不罢休!”
所谓仁者无敌,说的大概就是山高笃行这样的人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d0OVf5-M
--------------------------------------
船长想要一朵花花:山高笃行,人如其名
猪蹄儿洗棉被:同为医学生,因为害怕上临床出错,转去了实验室
抬头丨丶看云娱情:我以前也很怕犯错,很怕遇到未知的问题,尽量避免犯错~但是最近一两年才渐渐明白,一味的畏惧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直面它们,找出解决之道,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Mrs_OToole:头发都白了啊!!
上海石库门长大的女生: 天哪~~~这不就是木村拓哉A Life里面扮演的外科医生的原型嘛!!帅呀~~~面相确实有点神经质类型,但是好酷!有点好奇他的发色是漂白还是愁白的很赞
lucida-__-:越来越懂得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明知道脚踝是自己的缺陷,也要带着它们全力奔跑。
LuckyluckyRui:真的感动到了 上帝会一直眷顾 努力的人的
BMO--:太帅了啊!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上海中山医院看13岁男孩强迫症,心理疏导心理科专家._百度知道
上海中山医院看13岁男孩强迫症,心理疏导心理科专家.
我有更好的答案
硬碰硬我们是干不过强迫症的,否则它就不叫强迫症了。对于是石头的强迫症,我们是鸡蛋,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
治疗强迫症千万不要控制与克制,那样只会更严重, 要允许自己的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出现。
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是没有效果的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可以理解为当强迫症来袭时对症状的不理不睬, 或者不抵抗不干涉,或者接纳,又或者不理不怕不对抗-------,而且一定同时要允许强迫症带来的焦虑不安恐惧的存在
在强迫症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接受症状产生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只有接纳了这种焦虑,焦虑才会正常的消退,如果对焦虑进行压制与控制,必然会加重焦虑对自己的影响,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试着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世界,用包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建议你区分对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对于强迫思维要顺其自然,采取接纳的态度,而强迫行为则采取控制不去做的态度。强迫症的复杂和反复就决定了康复之路的漫长,不过贵在坚持,相信一定会有回报的!
再举例说明: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出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究其原因,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会更难过。追求完美诚然是好事,但这世上有谁做事能达到绝对完美、丝毫不出错呢?答案是没有。只要是人,就没有谁能达到绝对完美的,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无法穷尽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不要被它占据了你的思绪,将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不要去触碰它,即使有时不小心又触碰了它,也不要担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个角落,慢慢的你会平息下来。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记住,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我就是这样治愈的。
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症状才会慢慢的消失.
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一点一点的把心放平,一开始会很痛苦,只要长久做下去,强迫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所以给你推荐三种疗法以供参考第一种疗法-------把心放平疗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当为这两项。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指心里方面,就是当一些想法出现的时候,让它自然出现,不强迫自己一定不要去想。自然一词,在这里是指自然出现的念头让它自然去想,不去控制和强迫它停止。   “为所当为&是指行为方面,是做现在该做的事。接着顺其自然这句话,意思是,当一些念头想法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行控制它停止,想一想也没什么,但是现在该做饭了,你要去做饭,该读书了,你要去读书,做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为所当为。就是不让大脑过多干预,不当一回事,然后努力做别的事,而不是努力控制或者忘掉现在的状态。
努力做事 + 平静的面对+ 顺其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才是真的治疗强迫症最好的心里面对的状态。再加上 有正常的生活规律 好的心情 自己的 意志力 。强迫症就能逐渐减轻,可以正常生活,再自己适应这个状态,就能逐渐治愈
不去排斥,不去分析,不去评判,就跟我们穿衣服一样,我们从来不觉得人类穿衣服有问题,为何?那是因为我们把衣服看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谓顺其自然嘛。比如说你家里有闹钟,时间长了你就注意不到闹钟滴滴答答声音。火车站的周围的居民,睡觉也可以很香喷喷,这就是接纳了对他们的影响,从来自然来,自然去,就好像我们拿筷子吃饭,用笔写字,走路,刷牙一样,都是很协调流淌一般。你去刻意改变了,反而显得不自然。
第二种疗法如下:
第一步:看清想法。学会辨别自己的强迫思维,离开想法,坚持不理不怕不对抗,想法只是想法。
第二步:停止所有的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
第三步:接纳情绪。在停止强迫行为的过程中,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只要你坚持不去做强迫行为,而是带着这些焦虑恐惧等不舒服的感受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绪会按其规律随时间逐步缓解。成千上万次的这样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强迫症最终会逐步淡出你的生活。
第三种疗法-----森田疗法
治疗原则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对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应当说&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   顺应自然地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不正恐怖的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冲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还需认识精神拮抗作用,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怖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以至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例如,站在高处时,想到可能摔下去,这本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想法。神经质症患者却认为这是异常现象而与之对抗,越对抗则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变这种症状,只有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才可能减轻以致消除精神内部冲突。
顺应自然地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例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认识症状的规律还包括要认识到症状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对症状视若平常,不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对症状的关注上,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工作和学习越无成效,患者的注意就越固着在其症状上,就越把症状当作必须排除的异物看待,从而加重其症状。  按照生的欲望所表现出的上进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会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第二,因为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使症状得到改善;第三,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但行动本身会带来两种收获,其一是该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不必等症状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有所收获。  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端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注意自己是否又恐惧了,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总之就是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治疗强迫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经历痛苦的过程是治不好强迫症的,最起码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会极不适应的,也是极痛苦的。正如我对很多迫友说的,当强迫症成为习惯时,要更正到正常人的思维是很痛苦的治疗强迫症好比开车,当你刹车时,总有一点惯性车才会停下来
还有一点就是强迫症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些人轻有些人明显一些.
所以强迫症只要不影响生活就是痊愈的.
你应该认真琢磨我给你的这些建议,刚开始做的时候会很痛苦,一般会有3---6个月的调整痛苦期。以上按我说的坚持两三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我15岁得强迫症,强迫症整整折磨我20几年,我的人生彻底毁了,痛不欲生,就是依靠上面的方法痊愈的,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有所借鉴。(以上为我个人治疗强迫症的心血,也借鉴复制了一些网友的治疗经验,欢迎看到以上文字的网友粘贴,复制,转载给有需要的人看,在下不胜感激。)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心理疏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治强迫症的中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