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驱动力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率发生共振

共振概念中的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是不是驱动力与物体振动的速度图像要完全重合啊_百度知道
共振概念中的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是不是驱动力与物体振动的速度图像要完全重合啊
不然如果两个图像刚好是反正,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那么驱动力岂不是每次都是对物体做负功,怎么还会振幅达到最大啊此外,为什么受迫振动中,物体做受迫振动总等于周期性驱动力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共振可以分成在激励与响应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时就会达到响应的最大峰值,而当两者的相位相反时,振动响应的幅值就是最小值了,就是共振的谷点了。
可是我看了好多参考书,都没有解释这种现象,课本也没说啊,都只说频率一样就最大
是的,书上说的共振通常是指响应出现最大峰值, 而一般就不说共振谷点了.振动信号的物理表示就幅值, 角速度和相位角了.两个振动量在频率相同时,当相位角相同是振动相加了, 而相位角相反时就是相互减小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固有频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计时仪器,在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图中,编号②的名称是线圈;&编号④的名称是永久磁铁,编号⑤的名称是振针.现在实验室多用电火花计时器,其电源电压是交流220V,我国常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2)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如下基本步骤,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BDCFE(只填字母).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低压交流电源E.取下纸带&&&&&&&&&&&&&&&&&&&&&&&&&&F.断开开关(3)该同学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并在这条纸带上取好了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的编号依次为:A、B、C、D、E,各点与A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判断小车与纸带的右(填“左”或“右”)端相连,计算可知D点对应小车的速度是2.16m/s,AE间的平均速度是2.3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4.02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大,形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CA.实验时电源的电压高于220VB.实验时打点计时器用的是直流电源C.实验时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小于50HzD.实验时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选考题 1.[物理——选修2-2] (1)常见的传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齿轮传动等。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主动轮与__________的转速之比,传动比等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齿数之比。(2)液压千斤顶是利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够把液体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原理制成的。图为一小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大活塞A的直径D1=20 cm,小活塞B的直径D2=5 cm,手柄的长度OC=50 cm,小活塞与手柄的连接点到转轴O的距离DO=10 cm。现用此千斤顶使质量m=4×103 kg的重物升高了h=10 cm。g取10 m/s2,求(i)若此千斤顶的效率为80%,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功为多少?(ii)若此千斤顶的效率为100%,当重物上升时,人对手柄的作用力F至少要多大?2.[物理——选修3-3](1)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___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pb>pc,Qab>Qac&&&&&&&&&&&&&&&&&&&&&&& B.pb>pc,Qab<QacC.pb<pc,Qab>Qac&&&&&&&&&&&&&&&&&&&&&&& D.pb<pc,Qab<Qac(2)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273 K,两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p0。系统平衡时,各气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i)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ii)水的温度。3.[物理——选修3-4](1)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B.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4.[物理——选修3-5](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2)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A.选修3-3(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D.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E.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F.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G.让一小球沿碗的圆弧型内壁来回滚动,小球的运动是可逆过程(2)如图甲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现对汽缸缓缓加热使汽缸内的空气温度从TI升高到T2,且空气柱的高度增加了△l,已知加热时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请在下面的图乙的V-T图上大致作出该过程的图象(包括在图象上标出过程的方向).(3)一只气球内气体的体积为2L,密度为3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15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这个气球内气体的分子个数.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D.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MN间沿光滑水平杆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平衡位置,MN=8cm.从小球经过图中N点时开始计时,到第一次经过O点的时间为0.2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为______s,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x=______cm;(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那么:①该波沿______(选填“+x”或“-x”)方向传播;②图中Q点(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y=______cm;③P点的横坐标为x=______m.C.选修3-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流向相同k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______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A.选修3-3(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EF.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D.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E.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F.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G.让一小球沿碗的圆弧型内壁来回滚动,小球的运动是可逆过程(2)如图甲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现对汽缸缓缓加热使汽缸内的空气温度从TI升高到T2,且空气柱的高度增加了△l,已知加热时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请在下面的图乙的V-T图上大致作出该过程的图象(包括在图象上标出过程的方向).(3)一只气球内气体的体积为2L,密度为3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15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这个气球内气体的分子个数.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D.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MN间沿光滑水平杆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平衡位置,MN=8cm.从小球经过图中N点时开始计时,到第一次经过O点的时间为0.2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为0.8s,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x=4coscm;(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那么:①该波沿-x(选填“+x”或“-x”)方向传播;②图中Q点(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y=5coscm;③P点的横坐标为x=2.5m.C.选修3-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流向相同k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BCD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利用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层油膜的实验,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有以下的实验步骤:A、在边长约40cm的浅盘里倒入自来水,深约2cm,将少许痱子粉均匀地轻轻撒在水面上;B、将5mL的油酸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杯中,盖上盖并摇动,使油酸均匀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读出该溶液的体积为V(mL)C、用滴管往盘中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由于酒精溶于水而油酸不溶于水,于是该滴中的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酸薄膜;D、用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空量杯中,记下当杯中溶液达到1 mL时的总滴数n;E、取下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量出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面积S(cm2).F、将平板玻璃放在浅方盘上,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可认为已形成单分子层油酸膜.用彩笔将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 &①完成该实验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 &.& &②在估算油酸分子直径大小时,可将分子看成球形.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和符号表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约为d=&& ▲&& cm.(2)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用盆口直径为0.4m的面盆盛水,要让油酸滴在水面上散成单分子的油酸膜,那么油酸体积不能大于多少 &&▲&& &m3,实验中可以先把油酸稀释成油酸溶液,再用特制滴管把这种油酸滴1滴到水面上.若测得1mL油酸溶液为120滴,那么1mL油酸至少应稀释成&& ▲&& mL的油酸溶液.&(3)质量为6.0kg、温度为-20oC的冰全部变成30oC的水,后在常温下(30oC)全部蒸发为水蒸气,整个过程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设水在常温下的汽化热为L =2.4×106J/kg,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o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oC,冰的熔化热为=3.34×105J/kg)B.(选修模块3—4)(12分)(1)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单摆做简谐运动,摆球的运动周期不随摆角和摆球质量的改变而改变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实际上,所有波动形式都可以发生偏振现象.C.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D.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E.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F.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G.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H.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2)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像,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
&&&&&&&(3)如图所示,一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棱镜,其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单色光射到它的一个侧面,经折射后与底边平行,再射向另一侧面后射出.试求&出射光线相对于第一次射向棱镜的入射光线偏离了多少角度?C.(选修模块3—5)(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E、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F、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发生正碰,已知甲的质量为1kg,乙的质量为3kg,碰前碰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碰后乙的图像没画,则碰后乙的速度大小为 &▲& m/s,碰撞前后乙的速度方向 &&▲& (填“变”、“不变”)(3)从某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是____▲____HZ;普朗克常量是&_▲___Js.&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固有频率fo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即:为什么共振时的振幅最大?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因为当两个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动刚好可以两个振动的振幅可以完全叠加,这时候的振幅是最大的,所以说共振时的振幅最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如图,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
如图,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 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 Hz,当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 Hz的驱动力作用做受迫振动时,则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 Hz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 Hz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 Hz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甲乙振动的频率等于9Hz,甲的频率接近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甲的振幅较大.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以及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共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主要考查你对&&共振,受迫振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振受迫振动
共振:1、定义: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物体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2、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3、共振曲线:受迫振动的振幅A与驱动频率f的关系,f固表示物体的固有频率,当f=f固时,振幅最大。 4、共振的防止和利用: ①共振的利用: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直至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如:转速计、共振筛; ②共振的防止: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5、功与能:发生共振时,驱动力对振动系统总是做正功,总是向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增加,振动物体的振幅增大。当驱动力对系统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和介质阻力做的功之和相等时,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不再增加,振幅不再增大6、共鸣:共鸣——声音的共振现象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声源,当一个声源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通过介质(空气)传播到另一声源,使另一声源受到周期性的驱动力而做受迫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这种现象称为共鸣受迫振动:
1.概念:振动系统在周期性的外力(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2.频率:如果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此时的振动叫做固有振动,其振动的频率称为固有频率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3.振幅:直观地反映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即当驱动力的频率f偏离固有频率f0较大时,受迫振动的振幅A较小;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A最大4.能量:受迫振动不是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是与外界时刻进行的能量交换,系统的机械能也时刻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2142346309433020368565407313369062关于受迫振动_百度知道
关于受迫振动
共振曲线是什么意思?驱动力的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什么意思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共振是受迫振动中的一个特例。在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增大,这是因为驱动力的“步调”与物体振动的“步调”接近,通俗地说就是合拍,这时驱动力在物体振动的每个周期内才能给物体做正功,使物体振动的能量增大,因此物体的振幅也就增大,这种现象就叫共振。
共振曲线是反映某个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其振幅随驱动力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关系曲线,当驱动力的频率由小于物体固有频率的某个值开始,改变驱动力的频率,观察物体的振幅,我们就会发现,在不同频率的驱动力作用下,物体有不同的振幅,而只有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增大得很快,甚至达到最大(就是曲线中间最高点,此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因此我们可以从共振曲线上读出物体的固有频率的值。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受迫振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振频率与固有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