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矫形器后,常用的有哪些矫形器可以帮助患者行走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 膀胱功能恢复是基础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正常进行生产生活,脊髓的损伤,动辄使人丧失基本行为能力,严重者危及生命。在脊髓损伤治疗过程中,康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膀胱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复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14楼康复科,显得比其他科室所在楼层更加拥挤一些,在这里,就连医生办公室门口都铺满了康复训练所需的厚垫子,与别科不同的是,这里除了医生、护士,就连患者家属都在忙着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这群忙碌的人中,记者见到了医生胡延峰,病人家属正拿着一瓶饮料非要让忙了一上午的他喝一口歇歇手。面对家属的热情胡延峰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笑笑便推辞了。
说到脊髓损伤,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就是三个字“不能动”,关于“不能动”胡延峰说,虽然脊髓损伤是一种具有严重致残性的创伤,但只要能够把握好时机,进行有针对性且系统的康复训练,将来恢复行走甚至能够正常生活都是有很大希望的。
洛阳新区医院胡延峰医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一个45岁的脊髓受伤病人就是通过两年的康复治疗顺利恢复行为能力的。两年前,这位患者遭重物砸中,被抬进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后,经检查他被砸伤了第十二节胸骨,之后两年中,经过医生和患者不断的努力,在下肢矫形器的帮助下,该患者已经可以正常生活了。
据胡延峰医生介绍,想要恢复身体功能首先必须恢复膀胱规律排尿。通常情况下,神经功能正常的人,在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可因为受伤,患者已经无法正常知晓自己何时需要进行排泄。如果不加紧治疗,不仅会使膀胱压力过大造成尿液反流损伤肾脏,严重者造成肾衰,而且也给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障碍。
胡延峰告诉记者,患者想要复原就必须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无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上厕所就会导致患者不愿走下床去接受治疗。试想,患者正在练习行走,排泄物就忽然弄脏了裤子,大庭广众下,没有人能够接受。膀胱的作用看似简单,却是生存之本,膀胱恢复不好,患者就寸步难行。所以为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就要进行膀胱康复训练,可以通过饮水计划、药物、清洁导尿等手段,使膀胱形成排泄规律,逐渐恢复机能。
6月27日下午,洛阳新区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迎来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许光旭教授以“康复未来发展方向、脊髓损伤的康复”为题的讲座,再次强调了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解决了膀胱的问题就是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治疗的一大阶段性胜利,接下来的就是常规的恢复性康复治疗了,双上肢力量、骨盆、坐位平衡的训练,这些机能的恢复可以使患者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然后就是双下肢的恢复,帮助患者再从轮椅“转移”到厕所,从床上坐起来、下地、走到厕所、自理清洁卫生,正常人完成一系列动作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可这对于一名脊髓损伤患者来讲,却可能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不过,一旦成功,那么患者就可以和从前一样进行正常生产和生活了。
同时,胡延峰医生提到,脊髓损伤虽然给身体到来不小的伤害,但只要能够积极面对进行治疗就能够得到恢复,同时,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属、医生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不放弃就有希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脊髓损伤后患者矫形器的应用
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是较为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能站立行走是他们的最大愿望,对腰部以下截瘫,根据瘫痪程度,配戴髋膝踝足矫形器或膝踝足矫形器,患者在矫形器的保护下进行站立平衡或移步训练,对下肢肌力和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通过体位改变及活动量的增加有效防止因久卧、久坐引起的诸多并发症。谢薇等[5]研究表明配戴一种根据钟摆原理设计的步行器,能帮助患者重建站立及行走功能。在互动式铰链装置的帮助下,当患者重心转移时,实现瘫痪肢体的被动移动,并防止行走时双下肢缠在一起。以右下肢迈步为例:患者重心左移,右下肢在步行矫形器的带动下离地,然后重心前移,使悬空的右下肢在重力作用下依靠互动式铰链装置跟着重心前移,并在惯性作用下向前摆腿,完成迈出右腿的动作。右腿着地后,利用相同原理将重心右移及前移,完成交替迈步动作。步行矫形器由两部分组成:①膝踝足矫形器:用于支持双下肢,为站立提供保证,此部分根据患者肢体取型,专门定制;②互动式铰链装置:连接双侧膝踝足矫形器,帮助双下肢交替移动,是步行矫形器的关键部分,由奥托博克公司提供成品。使用时将二者穿戴于双下肢,并锁定膝关节[6]。廖哲安等[7]根据患者的损伤平面、下肢功能丧失的程度,做如下选择:①L3
以下的损伤,多采用高温塑材踝足矫形器,如踝背屈、跖屈呈弛缓性,可采用静踝足矫形器,如踝跖屈痉挛可采用动踝足矫形器。②L1~3 损伤因为膝踝足功能障碍,患者应选用膝铰链带锁和踝铰链的膝踝足矫形器,可稳定关节、减少痉挛,便于迈步行走。③T8~L1
损伤者髋膝踝关节活动功能丧失,此时可装配复式步行矫形器,可扶双拐达功能性步行。④T7
以上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复式步行矫形器,其目的主要是治疗性步行。对于颈段损伤的患者装配复式步行矫形器,难于实现独立步行,装配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治疗性步行,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步行模式能力,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具体病例和矫形器的应用分析吗?急!!!!!!!!!!!!_百度知道
关于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具体病例和矫形器的应用分析吗?急!!!!!!!!!!!!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利用外回定束缚关节达到体外支架支配,以不完全截瘫有效,对完全性截瘫欠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脊髓损伤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和行走能力的影响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和行走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装配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19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应用下肢矫形器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并测定行走距离,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装配矫形器后ADL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移动和行走能力,装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19例患者中8例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6例达到家庭功能性步行,5例达到治疗性步行。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下肢矫形器可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51.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军发,吴毅,胡永善,白玉龙,李放;[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曾海辉,金冬梅,马超,黄利荣,陈建国;[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石芝喜;刘四文;唐丹;欧阳亚涛;刘海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石芝喜;刘四文;唐丹;欧阳亚涛;王俊;;[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冯珍;刘军仕;杨初燕;李颖;丁昌惠;;[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芝喜;刘四文;王俊;;[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丹,刘四文,刘海兵,孙天宝;[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曾海辉,金冬梅,马超,黄利荣,陈建国;[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李丽;[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4期
刘玲,张世强;[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10期
唐丹;刘四文;刘浩;欧阳亚涛;;[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4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坤嫦;彭惠芳;钟巧艺;李秀珍;何惠兰;黄雪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04期
吴海河,吕亮华;[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2期
张世民,顾玉东,侯春林;[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3年05期
高怀民;[J];现代康复;2000年07期
卓大宏;[J];现代康复;2000年08期
王凯,郭明,何国霞,李玮,顾亚萍,朱韫钰,胡永善;[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2期
谢薇,吴强,熊淑芳,熊恩富;[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0期
王萧枫,张鸿振;[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5期
郭志民,周军,郭延杰,林斌,练克俭,林坤山;[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8期
王凯,何国霞,朱韫钰,胡永善;[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8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银海;[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品梅;[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永成;王永堂;申毅;石建伟;孟二超;尚盈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年05期
甘鸿;尹晓明;;[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永豪;陆永生;;[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邓小倩;刘四文;杨幸华;;[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赵勇;;[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胥泽华;张驰;胥方元;;[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陈东;武继祥;林永辉;冯莉;张建峰;;[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毋巨龙;李世荣;;[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范佳进;梁鸿;;[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宋清涛;王瑞霞;;[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刘浩;刘四文;王俊;唐丹;解益;邓小倩;;[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刘浩;刘四文;唐丹;王俊;解益;邓小倩;;[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成;[N];保健时报;2005年
魏俊红;[N];石油管道报;2007年
张俊?衣晓峰;[N];家庭医生报;2008年
衣晓峰?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盛利;[N];科技日报;2011年
蔺津玲;[N];天津日报;2005年
北京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主任 秦泗河 李艳整理;[N];健康报;2009年
胡化冰;[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夏扬 吴叶青;[N];家庭医生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晶;[D];四川大学;2005年
骆苏红;[D];贵阳中医学院;2011年
姚晓克;[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北京香山医院截瘫知识 ― 截瘫、知道截瘫、治疗截瘫,使截瘫患者脱离病痛
网 站 导 航 :
特 色 科 室 :
典型病例 && 截瘫知识
1、什么是截瘫?
  截瘫,又叫下肢不遂,俗称瘫枯。是由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以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临床上截瘫主要分哪二类?
  根据病变性质的不同,截瘫可分为创伤性和炎症性病变二大类,创伤性的脊髓横贯性损伤主要由于意外事故引起,炎症性脊髓横贯性病变多由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等引起,二者均能引起截瘫,另有如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等亦可引起截瘫。
3、高位截瘫和下肢截瘫有何区别?
  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高位截瘫一般都会出现四肢瘫痪,预后多不良,其它如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都和下肢截瘫相同。
4、哪些因素可导致截瘫?
  急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灰质炎、脊柱病变(如脊柱结核、车祸、运动等引起的椎体骨折等)脊髓肿瘤、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5、截瘫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要明白截瘫的发病机理,首先要清楚神经冲动是如何传导的,人的大脑皮层是指挥全身肌肉进行随意运动的最高“司令部”。人的脊髓是把脑与躯体周围神经联系起来,使脑和躯体之间具有上传下达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细胞(又叫上运动神经元)不断发出神经冲动,经运动神经纤维传到颅神经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又叫下运动神经元),再经周围神经传至肌肉细胞,当肌肉细胞接到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信号时,即收缩,并带动关节活动,完成各式各样的动作。
  当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使脑与躯体之间的联系出现障碍就会发生瘫痪。
6、脊髓外伤性截瘫主要有以下几个临床表现:
  1、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级。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阻力;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除肌力外,判断下肢瘫痪程度还要看患者的步行能力,步行能力分七级:Ⅰ级:卧床;Ⅱ级: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Ⅲ级:自己站立但不能走;Ⅳ级:有人扶持下可以走;Ⅴ级:扶杖可独立行动;Ⅵ级:独立行走5米以上;Ⅶ级:正常行走。
  2、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3、废用性肌肉萎缩: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极少活动,使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明显减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4、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5、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其好发于坐骨、骶骨、踝部、大转子、肩胛、脊背、肘部、脚跟、肱骨头、腓骨头、髋、膝、骨盆前缘等。
截瘫的治疗方法:
  我院采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脉冲电、佩带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经过我们的治疗,病人基本可以生活自理。详细电话咨询:010-
7、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病人健康指导:
1.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及结石。早期多食活血祛瘀的食物,如骨碎补粥,后期予补肝、肾饮食。
2.为了避免脊柱扭曲,再度损伤,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卧木板床,翻身时保持肩、臀在同一条直线上。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鼓励病人咳嗽,防坠积性肺炎。
4.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有大便污染时要及时用消毒液清洗、擦干,防止感染。
5.肌肉功能锻炼:每天作1-2次踝、膝、髋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次50-100下,对大小腿肌肉作向心性按摩,避免肌肉萎缩,上肢可作拉簧、举哑铃的动作。
6.慎起居,避风寒,防感冒。
  康复治疗是外伤性截瘫功能重建和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它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包括康复治疗、功能锻炼、职业训练和心理护理等多方面。我所十几年来进行外伤性截瘫的临床研究,综合中西医有关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探索了一套以辩证循经取穴、局部取穴、解剖取穴的电针疗法,以经络脏腑推拿、局部推拿的按摩疗法,内服中药疗法,舒筋膏药的外敷疗法,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疗法等。专家收治800例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经治疗后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8、截瘫病理分类
临床上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脊髓休克(又名脊髓震荡);(二)脊髓挫裂伤;(三)脊髓压迫(包括水肿、血肿、骨质挤压、脊髓蛛网膜粘连等)。前两类为脊髓原发性损害。后者为继发性损害。
(1)脊髓休克
脊髓本身无解剖学显著变化,而有功能上的暂时性传导中断,临床上出现与脊髓横贯性损伤相类似的症状。多见于脊髓损伤的急性期、早期、一般数日或4-6周后全部恢复。个别病人恢复时间延长。
(2)脊髓挫裂伤
因暴力所致脊椎骨折、脱位,因而骨片或异物进入椎管,可使脊髓受到挤压、撕裂,引起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或断裂、液化、坏死。使脊髓实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脊髓压迫
为脊髓继发性损害。可因下述因素而造成对脊髓的物理性压迫。
1)脊髓消肿、受伤局部组织发生物理性炎症而引起水肿,或因骨折畸形,影响血运,使水肿加重。一般可持续1-2周。
2)椎管内出血;受伤后硬脊膜内之小血管或硬脊髓膜外静脉丛破裂出血。
9、哪些疾病引起脊髓损害致截瘫或不完全性
急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原发性侧索硬化、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外伤、髓内肿瘤等。
10、截瘫病人的家庭护理常识
1、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些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营养。
2、培养大便习惯,每日定时(如晚8点)用开塞露或按摩等促进排便,养成规律大便的习惯;插尿管者应每3――4小时放小便一次,以免膀胱挛缩,尿管应每周更换1次,预防尿路感染。
3、定时翻身、扣背,促进咳痰避免形成坠积性肺炎。床铺要平整、清洁、柔软,预防褥疮形成
4、瘫痪肢体给以被动活动、按摩或针灸治疗,预防肌肉萎缩,促进恢复,有部分自主活动者,加强自主功能锻炼。
11、截瘫 常见的并发症有那些?
常合并尿路感染、压疮、坠积性肺炎、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中压疮导致的败血症(
21% )、反复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尿毒症( 60% )和呼吸、心脏并发症是截瘫后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另有
6.3% 为心理障碍自杀致死。因此,截瘫给患者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12、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颈 6 损伤: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基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己开特殊改装的汽车。生活能力中度依赖。
胸 1~6 损伤:借助轮椅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短距离步行。生活大部分自理。
胸 12 损伤:用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生活基本自理
腰 4 损伤:带短腿支具扶拐步行,不需要轮椅,生活基本自理。
13、急性期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1 、保护关节和训练:直腿抬高、防止足下垂和跟腱挛缩
2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逐步从卧位到半卧位或坐位,下肢可用弹性绷带、起立床训练。
3 、膀胱和排便训练:脊髓损伤后直接的膀胱功能障碍主要有尿失禁和尿储留。早期主要为尿储留,一般采用留置导尿的方式,但要注意定期排放,每次尿量不宜超过
500 毫升,并要多饮水(
毫升 / 每天)。新的方法:间断清洁导尿,可自己操作,每次排尿时导尿管用等渗盐水冲洗后即可使用,这种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
   脊髓损伤后排便问题主要是便秘,可采用灌肠、肛门―直肠润滑剂、缓泻药等。
4 、压疮处理:
( 1 )预防要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长时间受压,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或防压疮坐垫等
( 2 )治疗:理疗、药物
5 、心理治疗
14、恢复期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1 、肌力训练:训练的强度和着重点取决于损伤的程度、时间和平面。从总体看,为了应用轮椅、拐杖或助行器,在卧位、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带肌和上肢肌力的练习;对使用低靠背轮椅者,还需要进行腰背肌的训练;为了步态练习,需进行腹肌、髂腰肌、腰背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的训练
2 、肌肉牵张训练:牵张 N绳肌:患腿直腿抬高大于 90度,为了实现独立坐位;
牵张 内收肌:为了避免患者内收肌痉挛而造成会阴部清洁困难;
牵张 跟腱:为了保证跟腱不发生挛缩,以进行步态训练。牵张训练是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进行的项目。
3、坐位训练:正确独立的坐姿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练的前提。床上坐姿可分为长坐(膝关节伸直):是进行床上转移训练和穿裤、袜和鞋训练的前提;短坐(膝关节屈曲);坐位练习还包括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平衡训练以及旋转活动的平衡。
4、转移训练:卧位―坐位,床上或垫上横向和纵向,床―轮椅,轮椅―板凳,轮椅―地等
5、步态训练:条件:上肢有足够的支撑力和控制力(即损伤平面在胸以下)。如果要具有实用步行能力,则平面一般在腰以下。同时需要借助适当的支具和辅助具(截瘫行走器等)。
6、轮椅训练:轮椅处方和轮椅操纵。
7、功能性电刺激
8、物理治疗
9、作业治疗
10、肌肉功能重建
15、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治疗?
1 、疼痛处理
2 、肌痉挛
3 、泌尿系统并发症
4 、性功能障碍
5 、心血管问题
6 、体温调节障碍
7 、异位骨化
8 、迟发性神经功能状态恶化
9 、脊髓损伤患者的老龄化问题
16、什么是截瘫行走器?
截瘫行走器是一种与标准长腿支具连接的辅助装置,用于帮助截瘫患者“重新行走”。从而使截瘫病人的心肺功能、消化系统、心态、心理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本质性的变化,尽可能的恢复到常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可提供使用者侧向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配合行走器的使用,使用者腿可以进行摆动并达到相应的灵活性。
使用者在走路时需使用肘拐来支撑身体,这样可以产生两点式步态。
目前,截瘫矫型器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和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形器。
1.1  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
  传统的截瘫矫型器是无助动功能的,多采用双侧髋膝踝足矫型器
(HKAFO) 或双侧膝踝足矫型器 (KAFO) 通过髋关节铰链与硬式腰骶椎矫型器相连接构成。患者应用时需将髋膝关节锁紧,踝关节采用固定方式。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主要依靠患者身体重心前倾及骨盆侧倾达到跨步,进行站立及行走功能训练时须使用双拐。
1.2  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
  近年来,以 ARGO(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 为代表的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应用于临床,使得
T4 以下的完全性胸髓损伤患者应用步行矫型器进行实用性步行成为可能。
ARGO 的结构设计特点使其不仅在步行中有助动功能,而且在患者站立与坐位姿势互换过程中有助动功能。临床对照研究〔
3 〕显示:患者应用 ARGO 较应用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步行时步幅略大,步速较快,双足触地期较短。应用
ARGO 坐位与站立姿势互换时,不需首先用手开关膝关节部的铰链锁即可直接起立或坐下,且因膝关节部支具的弹性装置使得姿势互换时得到助动,省力易行。研究结果〔
4 、 5 〕还显示,患者在应用 ARGO 站立时稳定性较好,手杖对地面的压力低,
T4 ~ T9 水平损伤的患者应用 ARGO 行走时的氧耗明显降低。
  脊髓损伤的水平与程度是确定应用步行矫型器的主要因素。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依据脊髓损伤的水平
( 主要依据运动水平 ) 可确定能否应用步行矫型器和应用步行矫型器的类型
( 附表 ) 。一般情况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不能应用步行矫型器,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主要应用于
T10 水平以下的脊髓损伤患者。 T12 水平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无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一般不能进行实用性步行。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因不同患者脊髓损伤水平以下残留的肌力情况不同,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应用步行矫型器。近年来,最新一代助动功能步行矫型器
ARGO 的临床应用,使得 T4 水平以下的完全性胸髓损伤患者应用步行矫型器进行实用性步行成为可能,为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行动能力和全面康复。
医 学 论 文
科 普 知 识
北京香山医院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font color="#06-120-908&&电话:010-&&咨询QQ:<font color="#728594
地址: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甲一号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损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