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预测美国对伊拉克伊朗战争的战争什么时候打

各种预言大盘点!全球媒体预测伊朗命运_网易新闻
各种预言大盘点!全球媒体预测伊朗命运(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正值美伊局势紧张之际,据伊朗政府网站报道,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定于2月15日宣布伊朗核计划的相关成果,这再次引起了世界对于伊朗局势的关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否会对伊朗动武?一旦开战前景如何?近来,全球媒体、各国军政专家对于伊朗问题都进行了一些预测。下面将这些言论进行汇总,以供参考。
一、何时打?美以各打一副算盘
12月27日,一架直升机和潜艇在安曼湾参加伊朗海军的军事演习。
以色列最早或在4月份打伊朗
之前对空袭伊朗并不十分积极的以色列新任空军司令阿米尔·艾歇尔,在近一时期“甚至比(前任空军司令)阿杜·耐胡施坦还觉得打击伊朗核设施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他看来,伊朗离跨进核门槛只有“半步之遥”,“必须在伊朗拥核之前拆除滴答作响的核配件”。
《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的分析称,以色列“很有可能”在6个月内袭击伊朗核项目,快的话可能在今年4月份。以色列其实一直都在制订应急计划,准备采取有关行动并防范伊朗可能的报复。只不过,有情报显示,以色列领导层迄今还未作出空袭伊朗的最后政治决定。
美短时期内不会对伊开战
《世界军事》总编、军事问题专家陈虎认为,由于面对许多难题,美国在决定用战争手段对付伊朗的时候,必然会三思而后行。
美国会首先使用经济、外交、政治等各方面的手段,在这些手段都用到了极致却依然无法达到它所希望的效果时,做为最后的王牌——战争,才会登上台面。而目前,美国的这些手段还并没有用尽。比如,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还没有达到一个极端的状态。而美国军事部署的准备也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情报搜集方面,在美国无人机被伊朗擒获之后,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换句话说,战争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绝不会轻易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双方关系在高度紧张之后,又各自展现出“柔软”之态的根本原因。
201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如果美伊之间没有重大事变发生的话,在半年甚至一年内,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大选影响动武时机
有媒体分析认为,从美国官员和奥巴马政府的声明看,白宫正致力于说服以色列不要采取行动,一旦劝说失败,美将与以色列打击行动拉开距离。对伊朗的打击,以及伊朗将做出的反应,包括关闭对石油运输至关重要的霍尔木兹海峡的企图,可能严重损害美国的经济,也破坏奥巴马总统连任的机会。奥巴马还将面临国内强大的压力,被迫支持以色列的行动。因此,有媒体认为,当前阶段在军事打击伊朗问题上,美国并不乐意与以色列绑在一起,或参与相关行动。
总而言之,在打击伊朗的时机问题上,以色列和美国有各自的盘算。对以色列来说,趁伊朗核计划尚未到不可逆转阶段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对美国而言,即使要打,最佳时机恐怕是在大选过后。因此,美国对以色列可能在近几个月采取行动的表态持保留态度。从逻辑上讲,奥巴马在任期内,竭力从伊拉克泥潭中脱身出来,并打算撤出阿富汗。在今年大选的关键当口,再让自己陷入伊朗战争泥沼,显然是不明智的。
《世界军事》总编、军事问题专家陈虎认为,如果在伊朗地区爆发一场以美国主导的大规模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绝不会低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有时,战争的规模、影响越大,主导者投入这场战争所需考虑的问题就越多,从而,领导者做出决策往往也会越谨慎。这与伊朗本身的力量是密切相关的。在美国整个的棋盘战略中,伊朗的战争潜力要远超伊拉克、阿富汗,甚至叙利亚等热点地区,美国的顾忌可能也会更多一些。
三、怎么打?伊朗、美国各有绝招
图表:美国国防部警告伊朗不要试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资料图:1月2日,伊朗海军在伊朗南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试射一枚射程可达200公里的“卡德尔”地对舰导弹。
伊朗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但不会长久
伊朗提出“较远海域防御”发展战略,从去年开始在霍尔木兹海峡北岸经营更多的港口,以利舰队机动部署,这被外界看作伊朗强化海峡封锁能力的步骤之一。
自从1980年遭到伊拉克突然入侵,进而被拖入八年两伊战争泥潭后,伊朗的作战思想逐渐演变为“进攻性防御”,即以积极进攻的姿态来扩大自己的防御纵深。但在反击时拿霍尔木兹海峡开刀,其实对自己也会产生巨大伤害。前任美国参联会主席马伦就说过,伊朗或有能力暂时破坏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活动。但其封锁和控制不会长久,况且封锁海峡本身就会让伊朗建立在石油出口基础上的经济濒于崩溃,这一点在两伊战争的“袭船战” 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伊拉克空军摧毁了伊朗石油出口重镇哈尔克岛后,伊朗维系战争的支柱之一——石油贸易宣告瘫痪。
更重要的是,西方绝不会允许伊朗完全封锁海峡。美国列克星敦研究院曾向军方提出过一个廉价有效的反制手段,即先发制人地启动“攻势水雷战”,封锁伊朗军港,让伊朗舰队坐以待毙。列克星敦研究院指出,生产和布设一颗水雷的成本不及扫除成本的0.5%,扫除一片水雷需要的时间是布设水雷的200倍。
伊朗将使用正规战+游击战模式对抗美国
伊朗军方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伊朗将用导弹进行还击。如果美国对伊朗实施“斩首”行动,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伊朗或许将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利用伊朗领土广阔和地形复杂的特点阻击入侵者。同时,火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海上石油通道,将战火烧到整个地区,使美国在军事和外交上陷于被动。伊朗人的种种表现说明,面对美国他们很自信,除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外,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伊朗导弹之上的。
“非对称作战”方式是对付强大敌人的“法宝”,也是战后伊拉克抵抗运动给伊朗人的一大启示。美国甚至认为,伊朗已经在伊拉克境内进行过实战演练,伊朗间谍参与组织了伊拉克境内抵抗力量的游击战和自杀式袭击。另有消息称,伊朗的“人弹”部队也已经形成,目前有近万人,愿意为保卫祖国向来犯的敌人发动自杀式袭击。
伊朗的作战环境既适合打正规战又适合打游击战,二者可以有依托地配合使用。
美国或采用三种模式打击伊朗
就目前情况看,美国对伊朗军事打击将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首先是“外科手术式”的有限打击,即出动战机进行空中打击或者发射远程导弹袭击伊朗核设施、军事基地以及生产导弹的工厂。从中东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迟滞并迫使伊朗核能力发展进程倒退应该是美国的首要目标。因此通过“外科手术”式的有限空袭行动将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从伊朗政府身上“切除”,将是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首选模式。
其次是“科索沃式”的全面空袭。即借助大规模、高密度的空中打击行动,摧毁伊朗基础设施、工业目标,以此打压伊朗政治领导的意志,引发伊朗社会内部分裂,迫使伊朗政府屈服。
第三是“伊拉克式”的精确打击。即通过“斩首领导人”、“清除核设施”和“推翻伊政权”三个阶段,对伊朗发动空袭与地面作战相结合的“空地一体战”。
观点1:美国对伊朗动武,无法迅速取胜
军事专家尹卓认为,美国如果对伊朗动武,那跟利比亚和伊拉克应该说这么迅速取胜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因为这次我们看美国现在没有资源、没有能力大规模的对伊朗进行陆上的进入,他要推翻一个政权,一般来说一定要陆上进入,仅仅从陆上如果有一些小规模的特种作战部队渗透,那他只是为精确打击指示目标,他对一个政权没有形成致命危险。而要进行陆上的大规模入侵,美国现在的军事部署完全没有到位。如果要是仅仅空中打击和导弹打击,精确打击,那它能够摧毁伊朗的核设施,能够摧毁伊朗的一些军工措施和现有的部队导弹发射架,如果持续的空中攻击能够持续比如说在两个月以上,那么他能达到目标。
观点2:美对伊有四大优势 将迅速赢得正面战
有网友提出伊朗军事力量有没有可能应对美军的进攻,著名国际政治及军事观察家刘临川认为,美军力量相比伊朗有几个大的优势:一是在使用太空进行全方位侦察监控和通信导航方面。这样美军有可能对伊朗占有一种“信息单向透明”优势。
二是美国在电子战方面的明显优势。刘临川说,很多人喜欢列举哪种防空导弹射程有多远,命中率是多少,但是如果在电子战方面被敌手压倒,那防空导弹就不能发挥作用。那时候防空导弹的射程和命中率就是纸面而已,命中率不要说90%,可能连10%都保证不了,防空作战会严重失效。
三是美国的航空力量占有明显优势,空中打击能力很强,在美国的信息侦察能力也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通过空中打击对伊朗进行一场精确打击的不对称战争,而不过早进入地面战,伊朗的地面部队使不上力气。这就是美国从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一直奉行的以空制敌非对称战争。这个威胁对伊朗是很严峻的。
四是网络战。网络攻击作为一种新式军事手段,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混乱,造成对手的经济损失,并可以在网络上故意散布各种谣言,给对手的民心士气造成巨大打击,从内部瓦解对手。
“一句话,如果美伊双方真的选择打一场正面对正面的正规战,那美国速战速胜的可能性很大。”刘临川说。
观点3:美伊开战后,将会引发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混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马慧祥、孙晔飞认为,最让世人担心的还是,真正打起来,战争将不再是简单的地区冲突。伊朗还可能会利用对所有什叶派穆斯林的影响,鼓动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发起反美浪潮,袭击驻伊拉克美军,同时利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发动攻击。这样,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和其他国家将会被卷入冲突,伊朗战争将可能会演变成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国家旷日持久的混战,后果不堪设想。
美联社援引一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驻巴基斯坦欧洲外交官报道,以色列开战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不仅可能触发地区混战,而且可能造成核对峙局面。
战局中,美国在中东仍是主导
中国前驻巴林、约旦、伊朗大使王世杰说,美国在中东的优势地位、霸权地位、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仅来自伊朗的挑战,不仅来自叙利亚的挑战,而且来自阿拉伯本身的挑战。但是美国现在之所以对伊朗、叙利亚采取当下这种政策,就是要保证它的主导地位。奥巴马讲到,变革的潮流席卷中东北非,这场变革的结果如何仍无法确定,但是这个结果跟美国尤其相关。
中国前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大使安惠侯说,美国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一方面,确确实实在某些方面是削弱了,另一方面,美国仍然是拥有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没有根本性的动摇,所以阿拉伯一些国家出现动荡或者变化,对美国来讲是有得有失,并不全都是失。美国和西方国家有强势的一面,把卡扎菲推翻就是美国和西方意志的体现。“阿拉伯之春”不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挑起的,但美国想通过这个来维护和加强其主导地位,这个意图并没有实现。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美国伊朗
点击:681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renren-inc.com&&&&&&&&&&&&&&&&[今日关注]美增兵海湾 战争真要向伊朗走去?()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美国向科威特秘密增派15000人作战部队,伊朗危局到底是战争危险增加还是露出和平曙光?美国联合盟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俄罗斯强硬反对对伊朗军事打击和石油禁运。牵动世界神经的伊朗危局是否会掀起全球石油恐慌?
&&&&主持人 鲁健: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日关注》正在直播。
&&&&美国和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陈兵对峙,并在国际舞台上继续着“石油禁运”和“反禁运”的斗争。今天关于伊朗局势又有新的消息传出:美国推动欧盟、韩国、日本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俄罗斯则强硬反对对伊朗军事打击及石油禁运。另据《洛杉矶时报》14号报道,美国五角大楼根据中东地区美军司令官的要求,秘密向科威特增派了约15000人的作战部队。美军向中东集结意味着什么?战争是否真的向伊朗走去?有关美伊叫板的相关话题,今天演播室请到了两位嘉宾进行分析评论:一位嘉宾是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先生;还有一位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本台特约评论员金灿荣先生。
&&&&在节目的开始,我们请两位嘉宾和观众朋友通过一个短片先来了解一下相关背景。
&&&&今日关注:美秘密增兵科威特 为美伊战争做准备?
&&&&解说:
&&&&美国《洛杉矶时报》14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透露:五角大楼已根据中东地区美军司令官的要求,秘密向科威特增派了约一点五万人的作战部队,其中包括两个陆军步兵旅和一支直升机分队,这是近十年来美军首次大规模向科威特增兵。据美国官员称,在中东地区美军司令官称其需要更多部队应对伊朗及其他潜在威胁后,五角大楼已秘密向中东地区增派了作战部队和战舰。事实上,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马蒂斯去年就从白宫获得了增兵许可,但五角大楼的行动直到现在才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美国官员14日表示,这种增兵之举并不意味着要发动战争,而是作为一支快速反应和应急部队,以防美国与伊朗因伊朗核问题的对峙局面导致军事冲突。
&&&&五角大楼早前决定在这一地区维持两艘航母及其航母战斗群。日前,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被派驻阿拉伯海,与“斯坦尼斯”号航母汇合,以防止伊朗真像它威胁的那样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主持人:
&&&&美国向科威特增兵15000人,这算是备战伊朗的一部分吗?
&&&&殷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应该是,伊朗问题是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如果说没有伊朗问题,美国在海湾地区也要保持相当的军事存在,但是目前来讲就是针对伊朗。
&&&&主持人:
&&&&也可能是从伊拉克撤出的军队?不一定会常驻在科威特,可能以后回到国内。
&&&&殷罡:
&&&&小片里表现的是做运输机,从伊拉克撤出的这些部队有两路,三个方向,一个是从空中运走,有些运回国内和其他的基地,另外两个方向是从陆路进入科威特,通过陆路进入约旦,通过陆路进入科威特的后来去向不明。这15000人我觉得大半就是从科威特直接撤出的,结果修整以后从新部署,让世界知道这件事情。
&&&&主持人:
&&&&备战伊朗的话,需要在科威特驻入15000人,甚至更多的士兵吗?
&&&&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本台特约评论员:
&&&&必须的,在美国这边它有几点肯定要防一防。一个就是霍尔木兹海峡,这是伊朗的杀手锏,美国得确保有这个能力打通这个航道。另外一个就是美国有它脆弱的地方,它在海湾六国有很多军事基地,如果伊朗奋起一搏要打击的话还是有点办法的,所以美国也欲为之谋,还有以色列。
&&&&上个月连搞了两场军演,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靠近阿拉伯的地方,也不排除伊朗还有一个杀手锏,派敢死队冲击阿富汗。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也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并不一定意味着它要开战,但是它要欲为之谋。
&&&&主持人:
&&&&美国今年对伊朗军事打击动手的这个可能性不大,留15000人在科威特要备战到什么时候?
&&&&殷罡:
&&&&15000人驻在伊拉克也是驻,驻在科威特也是驻,回到国内找个地驻下也是驻,驻在科威特作用最大。首先,如果伊拉克局势不稳定可以回去,应伊拉克政府的要求。防备伊朗也不是说这些人要跑到伊朗登录去找死,绝对不会,它不会跨越波斯湾。如果和伊朗的冲突打起来,伊朗势必要把伊拉克搅的内硬,会间接地参加和伊朗的战争,主要的还是防备伊拉克局势恢复混乱。
&&&&主持人:
&&&&伊朗现在也是有一些对应的活动,美国国防部说伊朗的快艇不断骚扰美国的舰艇。有消息传出来,美国的新奥尔良号的两起攻击健,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时候,当时有三艘伊朗的快艇迅速逼近,大约在400多米的范围内接近美国的舰艇,这意味着什么?
&&&&殷罡:
&&&&这种举进不会来自哈梅内伊最高层,下一层、中层的就会做出所谓的挑衅。
&&&&主持人:
&&&&这是一种明显的挑衅。
&&&&殷罡:
&&&&这是个对挑衅,对他们来讲就是逗着玩,这种事以前经常发生。这些小船本身没有攻击能力,它也知道这个时候非紧张状态,派几个小船围400、500米嚷嚷,拍个照片什么录个相,也知道美国人不会打,这个事情并不严重。而且伊朗海军分两部分,革命卫队、敢死队,那些人很厉害,还是就是国家海军。这个比较像革命卫队的海军干的事。
&&&&金灿荣:
&&&&美国的处理挺微妙,一方面国家告诉世界,而且把那个录像放出来。另一方面淡化它,看它的言词,这好像是两军例行的活动,而且已经也发生过。美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语论操作,万一以后出了事是它挑衅的,证据在这儿,你看我这么样,我还这么淡定,它有点在争取语论的主导权。
&&&&殷罡:
&&&&说挑衅还是有点严重。
&&&&主持人:
&&&&毕竟还离得400多米。
&&&&殷罡:
&&&&不是,就要船太小了,够不成什么挑衅。哪怕不打你,只要发现你上面没有装着大量的弹药,你往前冲,离得半米的时候这儿就撞上了。
&&&&主持人:
&&&&伊朗的快艇曾经演练过群狼战术,战争的时候大量的快艇携带炸药去炸。这个对于美国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威慑力?
&&&&殷罡:
&&&&有一定的威胁,如果这些小艇出动的话,在2、3公里的时候还没有冲进的时候,这个反导弹的密集阵火炮会逐一地把它们消灭,真正进入实战这些小艇没有什么影响。
&&&&主持人:
&&&&美伊在明面的叫板和交锋,其实在看不见的战线也在进行这样的交锋。伊朗方面,包括伊朗的国家电视台说,伊朗的五位核科学家被暗杀,伊朗的国家电视台说这个事情就是美国策划的。美国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予以了否则,这说明什么?说明双方在这种看不见的战线也在展开残酷的斗争吗?
&&&&殷罡:
&&&&从我们常人的角度看这肯定是不道德的。无论在政策组织上有什么不同,采取这样一个暗杀的办法总是不道德的,美国努力跟它保持距离,要是很光荣的话美国就认了。美国之所以不再摘清自己,它也不好意思,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伊朗、以色列、美国关系的复杂性,还有危险性。中国总是好人,我们是劝谈促和,我们是谴责这种行为的,希望这种行为应该制止。
&&&&主持人:
&&&&美国现在还在拉着盟友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石油禁运,俄罗斯已经表示了强烈的反对,那么到底能不能掐断伊朗的油路,美国能不能达到目的,我们接下来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
&&&&新闻背景:美推动盟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俄强烈反对
&&&&解说:
&&&&当天,正在韩国访问的美国国务院防扩散和军控事务特别顾问艾因霍恩与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金在信就制裁伊朗问题举行会谈。
&&&&据韩国媒体称,这是美国首次直接要求韩国政府减少进口伊朗石油。韩国政府决定接受美方要求,分阶段减少伊朗原油进口比重。但在减少规模问题上,双方存在意见分歧。韩国石油完全依赖进口,其中来自伊朗的石油接近其进口总量的10%。
&&&&金在信 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
&&&&实际上,很多韩国人都担心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会导致国际市场油价动荡,从而给韩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解说:
&&&&面对美国的动作,17日俄罗斯副外长加季洛夫在莫斯科说,俄罗斯不支持针对伊朗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和石油禁运都不可接受。他说,对伊朗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军事打击将加剧伊朗的紧张局势,俄罗斯不允许发动任何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主持人:
&&&&准备对伊朗石油禁运,印度、土耳其都已经表示反对,而且俄罗斯也说,不应该对伊朗军事打击,也不应该石油禁运,包括日本和韩国,美国的盟友好像也担心经济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对伊朗的石油禁运能够实施得了吗?
&&&&殷罡:
&&&&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可能有奏效一部分,仅仅应美国的要求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这样的政治妥协。对海湾地区,石油依赖比较强的国家,包括我们临近的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希腊、西班牙这几个国家,他们都必须从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考虑,一旦伊朗发生战争,伊朗停止石油,不管什么原因你有没有适当的替代渠道?仅仅是为了不听美国的,就是加强跟伊朗保持稳定,实际上也是断了自己的后路,这些国家它都理智考虑,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说一些好的话,非常好听的话,因为它的石油出口没有一滴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局势一定紧张,石油价格翻番的话,赚钱最多的恰恰是俄罗斯,俄罗斯的话千万别听。
&&&&金灿荣:
&&&&这个事应该两面看,美国现在尝到一点甜头了,自从美国决定扩大制裁,把制裁对准伊朗的核心,就是石油出口。伊朗反映是比较激烈的,这说明在美国的观点是打到伊朗的痛处了,既然它抓到你的痛处它就会继续做下去,美方压力是非常坚决的。但是它能不能做下去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它系统里面印度和土耳其已经坚决的拒绝了,韩国、日本还有欧洲国家,都在讨价还价。我们中国的态度现在不是很明了,从事态发展来讲中国也是拒绝的,中国应该跟印度、土耳其至少是一个类的,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制裁我们出海的阵容公司,盖特纳刚走,马上制裁,它的答案并不理想,它执行起来挺困难的。
&&&&主持人:
&&&&确实伊朗经济对石油的依赖非常大,伊朗现在可能也在和美国博弈,比如说它也想到了石油输入的国家会不会重新找到石油的来源地,伊朗也发出了警告,对它的阿拉伯另过说,你们谁要是说增加本国的原油产量来取代伊朗的原油,德黑兰将把这些阿拉伯邻国增加原油的行为视为不友好的行为,后果将是不可预测的。这个威胁是什么意思?伊朗真的有可能因为石油产量的变化采取什么敌意的行动吗?
&&&&殷罡:
&&&&这个威胁对伊朗来说是非常大的问题,伊朗非常关心担心,如果这种制裁抵制伊朗石油完全实施的话,伊朗停止石油出口,也就是说全世界都没有人敢买伊朗石油的时候,伊朗经济不出三个月会非常困难,一定要崩溃,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伊朗的石油供应在GDP占20%,这个似乎不算太过,扛得住,但是政府开支的80来自石油收入,政府没有钱的话,可以想象这个政治能不能稳定,而伊朗由于革命以后它不是很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现在生产能力勉强可以达到每天400万桶,出口能力是每天230-250万筒,而沙特阿拉伯它的富裕产能是伊朗的全部石油出口能力的200%,也就是说别人取代它非常容易,伊朗有时候它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像喝是一杯水那么容易。而沙特呢,沙特可以说来替补你被封锁的不产能等于喝半杯水的能力。
&&&&主持人:
&&&&对,因为沙特增加产量是随时可以。
&&&&殷罡:
&&&&潜力非常大。
&&&&主持人:
&&&&关键它现在面临伊朗的威胁,您觉得伊朗威胁阿拉伯邻国他们会在乎吗?
&&&&金灿荣:
&&&&不会完全的不在意,这就看后面的博弈了。美国的支持强度很大,刚才小片说15000人,历史上有逊尼派、什叶派等矛盾,现在又争夺地区领导领导权的现实利益,种种东西考虑到一起,取决于美国的支持力度,如果美国能够给它非常大的力度的支持,它可能真就敢干了。
&&&&主持人:
&&&&海湾国家也面临着站队的问题,在石油的产量的调节上,到底是屈从于伊朗的威胁,还是继续坚挺支持美国?我们接下来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稍候请两位嘉宾继续来分析。
&&&&新闻背景:盟友还是邻国 海湾国家难取舍
&&&&解说:
&&&&海湾地区最为富裕的产油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和巴林。美国与这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关系密切,在这些国家驻扎着海陆空三个兵种。六国也依赖美国的军事力量,在素有火药桶之称的中东地区寻求安宁。
&&&&海湾六国都是逊尼派穆斯林掌权,与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伊朗关系一直不佳。六国最顾忌的就是伊朗手中握有霍尔木兹海峡这张王牌。霍尔木兹海峡是六国石油出口的主要通道,一旦遭到封锁,这些国家的石油收入就会锐减。
&&&&1月15日,伊朗就警告海湾国家,如果它们同意增产补缺,将为相关后果负责。因此,六国并不愿意被绑上美国的战车,与伊朗公开叫板。如今,美国和伊朗对峙升级,海湾国家面临“站队”的选择。一边是军事盟友,一边是扼住了自己战略咽喉的地区邻国,如何选择,海湾国家左右为难。
&&&&主持人:
&&&&海湾六国会怎么站队,会配合美国的要求增加石油出口的举动吗?
&&&&殷罡:
&&&&肯定会配合,不光是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它们自己的利益地
&&&&主持人:
&&&&不惜得罪伊朗。
&&&&殷罡:
&&&&当然不愿意伊朗,但是伊朗被其他国家所抵制,别人用来买你的油它怎么可能不买。沙特近5、6年,甚至是10年以来,一直向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的消费国希望他们加强同沙特的能源合作,说明自己巨大的潜力,说明这个地区一旦发生战争,一旦伊朗跟美国打仗的话,出口不了石油,沙特如数补偿,这话说了很多年了。海湾这几个产油国它不会站在美国一边,或者站在伊朗这一边,它站在自己的一边,只不过它现在跟美国的利益接近一致,它绝对不会站在伊朗那边,那个事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主持人:
&&&&这会不会激化,因为石油的问题相关于伊朗的命脉,会不会激化海湾六国和伊朗的矛盾?
&&&&金灿荣:
&&&&矛盾一直有总后,最后选编的时候,这六个国家还是会比较暧昧,实质上是帮美国的,但是表面态度比较暧昧,让你摸不着头脑,因为它也有顾忌,比如说伊朗真跟你急了。
&&&&主持人:
&&&&伊朗现在已经放话了,后果很严重。
&&&&金灿荣:
&&&&对,伊朗自杀性的整你一下,你也是要付代价的。还有一个,它也考虑到伊斯兰世界的议论,阿拉伯是伊斯兰世界一个部分,整个伊斯兰世界,如果海湾六个君主国公开站在美国这一边,它在政治上也付代价,最有可能是实质性帮美国,但是表面上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主持人:
&&&&奥巴马今年忙着大选,还有十个月的时间,美国其实现在并没有真的在考虑对伊朗
&&&&动武的事情,两位是也同意这种看法?
&&&&殷罡:
&&&&大致是这样,矛盾还没激化到那种程度。对于美国来讲,即便能控制,如果能通过政治解决的最后通过政治解决,正是为了迫使伊朗真正意识到只有政治解决才行,军事解决对你没什么好处。美国最近又是写信,又是派航母,又是搞军演。
&&&&主持人:
&&&&美国可能想把弦调松一点,不要让局势太紧了。以色列可能不愿意了,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去以色列安抚,以色列在今年难道也会保持理性和克制吗?
&&&&金灿荣:
&&&&以色列对安全形式的评估,一般来讲对我们大国要严峻得多,我们肯定是不会不到它那个心情,美国的人也体会不到。所以它把问题看得非常严重,打伊朗这是一个太大的事情了,以色列能力也不够,它从常识上讲,要真是动手它太是依赖美国的,既然有这种依赖关系,以色列完美抛开美国单打,可能性也是不大。美国从主观上讲并不愿意动手,因为后果太难预测了,这个事太大了。对奥巴马选举选举是利是弊完全算清楚,要发现冲突更大可能是是擦枪走火,都想让对方让步,结果算错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以色列、甚至有海湾国家在后面。
&&&&主持人:
&&&&被动性的最后引发战争,以色列没有这样的主动性吗?
&&&&殷罡:
&&&&以色列又开始说,伊朗有能力造核武器,几个月之内造几个它们又重复了很多遍,现在又开始说伊朗还没有决定是否制造核武器,实际上也在找台阶,这是以色列说的。
&&&&主持人:
&&&&以色列情报部门曾经拿出一个评估报告,伊朗9个月之内就能够制造出核武器。
&&&&殷罡:
&&&&有能力是一回事,下令组装制造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是摆在两难的境地,以色列现在透露出没有迹象表明它们已经下令了,或者干脆说还没有作出决定制造原子弹。
&&&&主持人:
&&&&难道以色列也在找台阶?
&&&&殷罡:
&&&&也在找台阶,同时指出危险,同时把台阶摆在这儿。具体将来是顺着台阶往上爬,还是顺着台阶往下下,目前下台阶的可能性比较大,伊朗也意识到,如果真硬扛战争对他们来说绝对没有好处。
&&&&主持人:
&&&&两位的判断都认为今年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擦枪走火或者说被动性。美国还是极力的推动对石油的禁运,并没有把战争作为首选项,石油禁运使得军事非常的微妙,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石油的恐慌吗?使得石油价格产生大的变动?
&&&&殷罡:
&&&&这就像炒股似的,炒石油这帮人会拿来说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油涨呀跌呀什么的,会有很多人在这里赚钱,买家会赔钱,很多人赚钱。对伊朗石油的抵制,刚才在韩国在那儿说的半天,韩国对整个波斯湾石油的依赖是82%,非常多,日本是70%,我们比较好一些,40%-45%之间,韩国从伊朗 进口的石油只占它从整个波斯湾进口石油的八分之一,在这八分之一再减一半,跟美国达成协议根本就是不知不觉的事。人们可能把抵制伊朗原油进口的在技术上看得太重了,没有那么重,对伊朗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制片人:陶跃庆
&&&&策划:朱同合
&&&&编辑:王冬妮 高佳鑫 杨威
&&&&监制:包军昊
相关栏目:
【】【】【】【】【】【一键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朗和美国全面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