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都有什么工作岗位位最高逼格

开一家摄影工作室叫什么名字比较有逼格!? - 知乎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 个回答被折叠()怎样拍出高逼格的工作照(装X照)_核电那些事_传送门
怎样拍出高逼格的工作照(装X照)
核电那些事
上周,小编原本想通过这次活动,展示核饭的工作风采,后发现征集照片档次不均衡,故暂不进行推文。但作为自拍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照也是很出彩的装X内容,尤其我们身处核电这么高逼格的行业,没有拍出高逼格的照片实在可惜,所以拍好工作照,利己利民利行业。根据经验以及咨询业界大师,小编整理此文,希望能对各位今后生活工作和装X有所帮助。一、工作照,顾名思义,工作状态的照片这是前提,所以如上的“自拍”风格的照片就不符合要求,也不能体现工作的状态,更不能向领导展现自己英姿,嗯,你懂的。此外,经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没拍到脸,不知道主人公是谁,画面构图用光也没有什么讲究和主题,也是没有什么卵用的。如:so,一张及格的工作照,首先就不要像去风景区一样呆呆地站着到此一拍留念,眼睛不要看镜头,专心干(表演)你的工作即可。人+工作(或者工作的状态)是首要的哟~,比如: 福清核电 张殿元 摄二、做好人与核电特色的结合基本及格的拍摄方法讲完,现在开始进阶。如何能够让照片逼格高一点点?小编答曰:核电作为一个“神秘”的行业,拍好工作本身就让照片高了一个逼格档,有本事你亲戚朋友也进来拍呀~嗯哼~?比如:大亚湾核电 赵滢 摄秦山核电 邵帅 摄so,只要和工作尤其是核电特色(场景、服装等)相结合的工作照,逼格马上高。三、画面要有冲击感,主题要明确有工作感觉,有环境,有特色,拍出来感觉依旧平平,怎么破...?比如:这张是一张比较合格的工作照,但是想再突破一下,从拍照上升到摄影的境界,则需要具备两点:一、有视觉冲击力;二、有明确的主题比如:中广核工程 赖虔瑜 摄福清核电 张殿元 摄如上述通过黄金分割、对角线等构图,通过广角、长焦镜头营造一种视觉美感,是“摄影行家”的基本功。同时,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也会让照片逼格暴涨。这就是拍照和摄影的区别吧……四、简洁、再简洁掌握了上述基本和进阶知识,可以拿起手机相机去现场装逼了。但要避免出现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混乱,信息太多,不够简洁,使得主题不突出,视觉效果不佳。绘画是加法,摄影则是减法,要想办法让背景简洁,干净,有序。有两个方法:走的近一点,离的远一点。比如:宁德核电 周浩 摄秦山核电 邵帅 摄五、如果以上都做不到怎么办但就是有逗逼跑来说,以上我就是特么学不会,做不到,咋办吧!至少你能做到:拍出自然、动情的笑容方法是:抓拍(或瞎拍..>_<)比如:福清核电 张殿元 摄李浩川 摄自然皆美好,尽量不要摆拍,尤其是看上去就是摆拍,那会极低的拉低逼格,犹如530,727,818暴跌一样……比如:请容小编吐一会儿……陈冠希老师说过,哥的摄影境界,不是你们这些长枪短炮能理解的。所以,上述所讲并不限制于摄影器材,用手机基本上同样可以拍出上述照片。所以不要抱怨硬件,要思考和寻找角度、地点、主题等。下次你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拍几组照片,才能真实地反映帅呆酷毙眼睛会放电迷倒一大片的你,对吧?嗯?--------极丑的分割线--------番外篇,嗯,还有一种摄影境界,叫做逗逼...请看来自征集的核饭照片吧: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核电那些事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8月27日 13:32
核电那些事 最新文章【西部区】西部高校“高逼格”工作证设计大赛【燃梦计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西部区】西部高校“高逼格”工作证设计大赛收藏
都来说说工作证哪家协会好?争吵是没有用滴!没有用!没有用!虽说自恋是好事,但是咱们还是更看重实(逼)力(格)!听说你满脑子才华没处放?what!别憋着,西部区的舞台让你尽情释放!西部区第一届高校工作证设计大赛如约而至啦,给你一个释(撩)放(汉)才(撩)华(妹)的机会!你的才华我来收何况还有这么丰厚的奖品!一等奖(1名):罗技鼠标二等奖(2名):毛巾套装三等奖(3名):熊孩子马克杯参与方式:本帖下按照高校~姓名~工作牌正反面照片提交回复即可截止日期:日24点
一楼是我的
二楼玉萍姐姐
我突然想起我做的社团的工作证,貌似不是原创
我擦,竟然没人
宁夏师范学院
四川大学 高梅林
还带二维码
原图找不见了,今天晚上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的,虽然设计的很丑(技术渣不是我的错),但是也陪伴了俱乐部一年,见证了俱乐部的成长,记得是根据@姚启辰的工作证的图改的
你们这样秀就不好啦哦,我有图有真相??
可以借用吗???
登录百度帐号在郑州,有份”高逼格“的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小伙伴们毕业以后
都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是不是想位高权重责任轻,
钱多事少离家近,
每天睡到自然醒,
钞票领到手抽筋?
然而现实是什么?
如今郑州高楼林立,高端场所逐年增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高端写字楼、酒店、奢侈品店,从事着他们养家糊口的工作。
那么,光鲜亮丽的楼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会看到很多明星
讲述人:Amy
职业:五星级酒店市场经理
工作地点:郑州东区
“客人就是上帝”,五星级酒店是最好的执行者,除了我们能看到的种种表象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Amy在酒店行业混迹5年,目前任职郑州东区一家五星级酒店。
“经常有客人各种莫名其妙的投诉。”Amy说,五星级酒店里经常接到客人投诉,即便服务很好也会被客人投诉,尤其是一些外国人,看似很绅士,但多看他一眼,再或者他觉得哪里不舒服,就会投诉。
这曾让Amy很抓狂,目前她已经适应了很多,即使面对“很多附近的居民来店里乘凉,也要很好地服务”,她也能微笑面对。
在五星级酒店的好处就是可以见到很多名人,比如说香港小天后XX很喜欢喝酒和泡吧,曾经晚上在庆功宴后,在酒吧酗酒到凌晨才回到酒店;台湾某姓天王,黑人保镖的阵势吓死人,到店里还是里三层外三层;还有见过香港国际巨星X大哥,对待酒店里的工作人员也很平易近人。
除此之外,星级酒店光鲜背后,其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内斗也很厉害,“因为个人恩怨在背后捅刀告状都是常事,同事之间没有友谊的小船,都是在太平洋里裸泳。”
接触到的都是有钱人
讲述人:Rhea
职业:买手店销售顾问
工作地点:农业东路与地德街交叉口
所谓“买手店”,其实就是各大品牌奢侈品和设计师品牌的代购店,在北上广买手店很普遍了,前不久郑州也有了第一家所谓的买手店,位于农业东路与地德街交叉口。
“不亚于奢侈品的直营店,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淘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Rhea毕业后的首份工作,她十分看重。店内有从一线米兰时装周常驻品牌,Fendi、Valentino、Burberry等到大有来头设计师品牌,例如东田maggie,据说连周杰伦和范冰冰等大牌明星追捧的牌子,这里应有尽有。
“前段时间翻杂志,看到我们店在北京是排名前10名的买手店。”作为全国连锁买手店,已经在一线城市有近七八家连锁店,面向比较高端的客户,可以说Rhea接触到的都是有钱人,动辄一件上万的单品买单毫不眨眼。
“郑州很多客人来,但每天都次跟他们解释,我们不是高仿。”目前很多人并不知道“买手店”是做什么的,每次Rhea都会耐心跟客人解释一遍又一遍。
Rhea的老板如何,并不像《穿prada的女魔头》中“女魔头”一样严苛,而是一位标准的90后白富美,工作虽然严谨,但出差意大利带回来送女员工都是YSL口红,送男员工的是Burberry香水。
“在这种高端场所上班的背后是需要更多的付出。”当然,看起来美好的背后,往往并不美好。Rhea说,有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龟毛”工作要求,好像必须变成“处女座”一样,内部管理非常严格,严格到一点小错误都处罚得比较严重。
“每件衣服都按照固定样式折好,衣服的间距,撑子和撑子的间距一样,标签一定要塞在衣服中,客人经常翻的衣服容易皱,要定期去熨。”Rhea记得有一次遇到难缠的客人,即使如此还要一直保持微笑,“我们代表着店里的形象。”
“1万块的巴尔曼女裤,因为不合身,老板拿到专业的‘GRACE’裁缝店,修改到客人满意为止。”买奢侈品的人都是对品质有要求的,细节丝毫不能马虎,就连裤子改线也要专门的高级裁缝店。
虽然每天接触不少有钱人,但Rhea并没有和他们成为要好的朋友,她尴尬地笑着说:“我们跟客户私下都没有来往。”
穿拖鞋和牛仔裤会拉低大厦颜值
讲述人:Camilla(化名)
职业:文职
工作地点:曼哈顿周边
“外企就是有这样的毛病,每个人都必须有个英文名,刚开始那会,人家在背后叫我的名字,我常常回不过神来。”用Camilla自己的话来说,上班千万别穿拖拉板儿(拖鞋)和牛仔裤,否则一定会被楼下保安拦住。“可能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座大厦的颜值吧。”
关于吃,Camilla说他们在负一层设有员工餐厅。“这就和大学时候的学生食堂一样,一到饭点就人满为患,偶尔遇上朋友来访,还会带他吃个员工餐厅,就像上学请朋友吃食堂是一个德行,既不便宜,也不好吃。”大多情况下,Camilla每天还是会选择吃十几块的盖饭,二十块以上的饭还要迟疑一二。周边的高大上和他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喝的还是速溶咖啡,尽管星巴克就在楼下。楼下停车场豪车扎堆,可没有一辆是他的。
Camilla说,在这里上班必须靠脸吃饭,因为不刷脸连门都进不去,更算不了考勤。“通常意义上的高端场所,一般楼层都不低,当然,层数越高、视野越好,你绝对不会轻易看到对面楼里的人,因为你是这片商圈里的高大上,与其他建筑物保持距离是起码的要求。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不能影响了你的视野,和大厦门前的广场。”在这座5A的写字楼里,Camilla说他们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是一个工位、一台电脑、一张门卡和一部分机。
而真正雇佣他们在这里上班的人,往往常年在外面,他们不会坐在办公室。“这些人的办公室可能是飞机上的头等舱,或是各大会议场所。反正不在你这里就是了。” Camilla说,其实在哪里上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赚多少钱。“只要给的钱足够,让我去撒哈拉上班我都愿意。”
总要打起12分精神,痛并快乐着
讲述人:阿才(化名)
职业:大厨
工作地点:CBD
阿才曾在米其林星级餐厅有过一年半的工作经历。“在高档酒店工作,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回忆起国外的经历,他坦言,那时简直是神经衰弱,只要晚上睡觉前有人在说话,他绝对能失眠一整晚。
如今,回到郑州的他依旧戴着高帽,系着围裙,安安静静地做着主厨。“在高档酒店的厨房工作,有好处,每当有大型宴会,你都有机会品尝到各种美食,毕竟有些还是你亲手做的。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忙的时候忙到死,闲的时候啃手指。”
阿才说,在高档酒店工作,必须要打起12分的精神,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也接触过很多地方的厨师,大多来自潮州、浙江、常德。他们普遍反映,做主厨是个辛苦活,忙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在高档酒店里,一旦出差错,总会被厨房经理臭骂到死,主厨也不例外。但是,外国主厨似乎有着一定的优待。”阿才说,虽然在高档酒店,但忙起来的时候,厨师们的脾气总是暴躁得很。
在高档酒店厨房里工作,一定要有灵活的脑子和融洽的关系,这可以让你如鱼得水。“辛苦是难免的,有谁敢说自己的工作不累呢?总是痛并快乐着。”阿才说。
坐在弧形窗旁边自我感觉总是良好
讲述人:欧阳(化名)
职业:销售
工作地点:郑东新区
从瑞典到国内,欧阳前前后后在不少五星级酒店工作过。“工作体验和品牌其实没什么关系,最主要的是看你有一个怎样的上司 ,工作流程总是大同小异的。”
每换一个工作,朋友都觉得欧阳只在高档场所里打转。“兴许在国外郊区工作惯了,习惯了平时出门进门都是大荒地的生活,突然来到‘集市’中心,还真感受到了点人情味。”地铁贯穿东西,欧阳说自己上班第一天挤地铁就被早高峰的人们挤得瘦了一圈。
“高档写字楼和酒店最舒服的一点就是干净。”欧阳喜欢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最主要的是,比起市中心的人群,这里内部其实人很好,坐在弧形窗旁边的他,自我感觉总是良好。
经常出入高档写字楼和酒店,欧阳觉得其实没那么神秘。“只要工作环境好,对我来说都不成问题。”可即便在高档写字楼工作,也难免会遇上工作环境让人难以呼吸的例子。
“拿老板的问题来说,我以前待过一个酒店,新老板来了之后,整个部门的人从上到下几乎全部离职,这明显和写字楼、酒店以及品牌都没什么关系。”欧阳认为,无论是高档酒店还是写字楼,各个部门都是普通人,不会和其他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只要有好的同事,工作就会很快乐;有好的老板,工作就会很顺利。”
你怎么看待那些经常出入、甚至在高端场所上班的人们?
是嗤之以鼻,还是静默旁观?
是心向往之,还是退避三舍?
@大愚Jason:夹英文真的不是病
在上海上学的日子绝对是煎熬。无论到哪里都能看见各类高端写字楼。比如有学长前辈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旁边租了一整幢(9层楼)高的企业天地2号楼。湖景房,与翠湖天地对望。该楼租金号称全上海最贵的。
因为对高端场所了解一二,所以回到郑州也并没觉得这些高端场所有多高端。真正高端的公司,牛B的是他们的客户。我相信,多数人对这些高端场所嗤之以鼻,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语言。
夹英文真的不是病,是一种基本的习惯。当你第一次接触某些专业词汇就是英语的时候,你真的找不到翻译。当所有人都用简单的英语来代替某些词语的时候,你突然说出中文翻译大家很难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当然更多时候是整篇邮件写英文,整个memo写英文,整个底稿写英文,整份报告及附注写英文。外行人一眼看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时候,就自然觉得你高大上了。
@无名诗:工资高端才是硬道理
我有一个朋友刚入职一家公司,地处高端写字楼内,入眼全是海龟、硕士、四大券商跳槽的。他也觉得大家各种牛B闪闪,甚至觉得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即将实现财富自由。
一问起前辈工资的事情,支支吾吾不说,最后说税后2500元左右吧。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2500元真的没法生活啊,后来一了解,那些海龟、牛人都是本地人,父母已经给买了房车,朋友简直要哭死。所以,工作地点高端又如何,工资高端才是硬道理。
@桃之夭夭:“高逼格”其实是一种做事待人的态度
“装逼”大部分时候只是为了炫耀,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一种行为。而“高逼格”很多时候则是一种做事待人的态度,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
我在做设计提案的时候,就会为了设计提案的排版,字体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去多花一些时间,尽量使我的PPT看上去,更漂亮、更简洁大方、设计思路更明确,更显“高大上”。这样在跟甲方汇报方案时,会让整个设计方案的“逼格”略显高一点。虽说不上为整个设计方案加分,但至少我觉得这样,会给甲方一种你是在认真做事的印象。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总结下来,在高端场所上班,不代表他们在装逼,而那些真正装逼的人,往往一点逼格都没有。
@高傲的牛:高逼格不是老虎
在高逼格地方工作,不代表自己逼格就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伪逼格,装出来的!by the way,姐最讨厌装,会浑身不舒服。
首先,有很多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字,然而很可能昨天还在老家喂猪呢,今天摇身一变成了各种“优雅”、“气质”的代名词,真的有点让人“不寒而栗”。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城市里也有土的,毕竟大多数人的高逼格工作其实都在学习如何变得高逼格而已。
因此,我的观点就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在高逼格的地方工作,也无非是一份工作,so what?!高逼格不是老虎,不会吃人,下次再遇到LV啊,PRADA啊,小伙伴们不要害怕自己的钱包根本装不下,勇敢进去,做一回上帝,哈哈!
@我痴故我在:上班就是一种荣耀
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在如此高大上的地方上班,肯定是一种享受。
外观看起来必须有逼格,赏心悦目,也有了跟小伙伴炫耀的资本。“你在哪上班?”“什么?好土,我在XXX。”众人羡慕眼神就看出别人是多么认可你,这简直就是毒药,让你无时无刻不想着炫一把。与此同时,逼格越高,似乎品质就越好,比如老板动辄就送奢侈品礼物,比如谷歌餐厅一言不合就自助餐等,这些何止是羡慕,简直羡慕嫉妒恨。因此,在高逼格的地方工作,必须是荣耀、享受!
@娘娘娘来啦:高逼格要有优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
在一般的地方工作不容易,不都是朝九晚五,经常加班不说,还要面对各种压力,在高逼格的地方工作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这么说吧,姐也换了四五份工作了,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能幸免,高逼格的地方斗得更激烈,看看《纸牌屋》里面白宫有多“污”,就知道这些人一定更复杂!所以,要在高逼格的地方立足,一定要有优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倒是真的,一般人还真是玩不进去,还是趁早回家种地的好!
总结来说:
高端地点没所谓 高点工资才可贵
(本文为中原地铁报独家稿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p&第一部分:竞聘演讲方面(工作思路)&/p&
&p&1.竞聘岗位工作内容和对该岗位的理解&/p&
&p&2.该岗位现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p&
&p&3 如果你竞聘上岗成功,请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及今后的工作目标。&/p&
&p&4、如果你来管理你竞聘的这个部门,你将会有哪些提高部门整体工作绩效的举措? &/p&
&p&5、你能给这个职位带来别的人选所不能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吗?
&p&6、针对你竞聘岗位未来三年的工作目标,你认为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p&
&p&7.未来在团队管理时,你将采取哪些方式,鼓励下属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p&
&p&8.你预测竞聘岗位未来各项工作开展时,会遇到哪些风险?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规避风险? &/p&
&p&9.你所竞聘岗位未来工作的开展,需要公司提供哪些资源和支持? &/p&
&p&10.对于未来你所带领的团队的人员结构和人员类型,你有何要求?在团队人员搭配时,你有何想法?&/p&
&p&11.针对自身竞聘岗位的劣势,如何弥补不足,将采取怎样的措施?&/p&
&p&第二部分:竞聘演讲与答辩提问参考&/p&
请谈谈您对竞聘岗位的主要职责和素质要求的理解?并以事实证明您符合岗位要求。&/p&
到公司工作以来的实际工作中,您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您现在应聘的岗位有什么帮助?&/p&
您觉得您竞聘该岗位比别人有优势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优点?请说服考评小组您是最胜任这个岗位的人。&/p&
在你过去的工作经验中,曾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您如何克服它的?&/p&
如果两个以上岗位都被选中,您将如何选择?为什么?&/p&
您对待岗培训怎么看?如果您落选了,您有什么打算?&/p&
您认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再加强?或者哪些方面需要加强?&/p&
&p&&b&第三部分:竞聘结构化面试问题答案(各能力素质考核&/b&&b&84&/b&&b&问)&/b&&/p&
&p&一,假如你因工作原因批评下属时,他感到委屈并产生抵触情绪,并当场顶撞你,你将如何处理?&/p&
&p&二,你上任后,在布置工作时遇到下级反对,将如何处理?&/p&
&p&三,如果你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员工积极性不高,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你竞聘成功后,怎 样解决这个问题?&/p&
&p&四,如果你有一位固执武断的领导,你会经常提合理化建议吗?请简要阐述。&/p&
&p&五,如有一个同事在领导那里告了你的状,你怎么处理?&/p&
&p&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你遇到别人把意见强加于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p&
&p&七,领导交给你一件急事,需要你 1 个小时完成,但你再怎么努力也要 2 个小时,这时候你会怎么办?&/p&
&p&八,能否举一个您曾经失信于他人的事例? &/p&
&p&九,你经常对工作做改进或向领导提建议吗?举例说明&/p&
&p&十,你认为公司管得松一些好还是紧一点好?&/p&
&p&十一,你认为制定制度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性?&/p&
&p&十二,你如何看待超时和周末、休息日加班?&/p&
&p&十三,你在工作中喜欢经常与主管沟通、汇报工作,还是最终才做一次汇报?&/p&
&p&十中,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一职位,您从事这项工作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对于这些不足,您
怎么认识?&/p&
&p&十五,您在原来的岗位上曾经有过什么较大的失误,您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p&
&p&十六,在工作中看见别人违反规定和制度,你怎么办?&/p&
&p&十七,“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
之间的辩证关系。&/p&
&p&十八.多洗碗的打碗多,不洗碗的不打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打碗挨批评,不打碗的受表演. 请从领导的角度谈谈你对以上两种人和事的认识和处理.&/p&
&p&十九,工作中您发现上司的管理方式有些不妥,并有了自己的想法,您此时如何去做? (领导与指挥能力)&/p&
&p&二十,古人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用人观,你是否同意并运用这种“用人不疑”观?&/p&
&p&二十一,你认为外行如何管内行?(具体管理问题) 解答:&/p&
&p&二十二,你认为在你的组织中权力来自哪里?为什么?(管理能力)&/p&
&p&二十三,你认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困难的决策是哪一类决策?这类决策对领导者有哪 些最基本的要求?请详细说明你曾经经历过的最困难的一次决策。&/p&
&p&二十中,你认为在一个单位里,领导应该如何留住哪些业务骨干和人才?&/p&
&p&二十四,你怎样确保目标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呢?(目标管理) &/p&
&p&二十五,齐鲁石化公司是一个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由于这种行业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公司一
开始就实行从严从实管理,制定岗位操作要求,实行公司、厂两级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990
年 7 月,公司所属的一个技术班工人提出“自我管理,让领导放心”的口号,并提出“免检” 申请。公司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
这就是(1)工作职责标准化;(2)专业管理制度化;(3)现场管理定量化;(4)岗位培训 星级化;(5)工作安排定期化;(6)工作过程程序化;(7)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契约化;(8)
考核奖惩定量化;(9)台帐资料规格化;(10)管理手段现代化。公司开展的“信得过”活 动,使企业基层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p&
&p&问题:&/p&
&p&(1)齐鲁石化的“信得过”管理采用了哪些管理的基本方法?&/p&
&p&(2)从齐鲁石化例子,分析企业应如何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p&
&p&二十六,说说您在完成上司布置的任务时,在时间方面是如何要求自己的?(计划与控制 能力)&/p&
&p&二十七,为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制度,有些单位针对年度考核的排名顺序,实行领导干
部“末位淘汰制”。请你谈谈在干部管理中实行末位淘汰有哪些好处?&/p&
&p&二十八,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什么?&/p&
&p&二十九,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p&
&p&三十,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p&
&p&三十二,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设想,经过你的实际调查,你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 可你的领导和同事却不同意采纳你的设想。你将如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p&
&p&三十三,请详细说明你曾经做出的你认为最出色的一次决策。当时的情景和结果怎样,你 为什么认为它是最出色的?&/p&
&p&三十四,有一位总经理名下有一个子公司,去年的业绩非常突出,总经理表扬了他们。今年上半年以
来,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反映该子公司的领导态度骄横,出言不逊。总经理经调查核实后,撤 了其中几个人的职,并说:“在效益和稳定中我取稳定。”请问,您对总经理的做法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如果您是总经理,您将采取何种方法解决骄兵悍将的问题?&/p&
&p&三十五,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妒贤的领导是“武大郎开店,一个比一个矮。”,后来有
一位学者说:“武大郎开店有道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定。”请您说说您的看法。并说说 您自己是如何识才、用才的&/p&
&p&三十六,假如你竞聘成功,如何处理领导与员工的关系?&/p&
&p&三十七,假若单位正副领导关系不和,你作为下级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p&
&p&三十八,你果你新到一个科室或单位担任领导,发现那里同事们人际关系很差, 你会做哪些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p&
&p&三十九,如果发现你的同事有某种“短处”,你将如何对待?&/p&
&p&四十,如果你竞聘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处理与挂职单位副职领导的关系?&/p&
&p&四十一,如果你竞争成功,在选择副职时,一位是你非常信任且能力较强者,但在群众中威信一般,
人际关系紧张;另一位工作认真负责,能力一般,但群众呼声很高,人缘较好。如果二者选 一,你将如何决策?为什么?&/p&
&p&四十二,在工作中,假如遇到主要领导对你工作不支持,该怎么办?&/p&
&p&四十三,领导交给你一个很重要又很艰难的工作,你怎么处理?&/p&
&p&四十四,你的职业发展计划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计划?&/p&
&p&四十五,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要求?&/p&
&p&四十六,你认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p&
&p&四十六,你怎样看待你部门中应付工作、混日子的现象
&p&四十七,假如你通过这次竞争上岗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怎样设计新的工作目
&p&四十九,加强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你如果竞聘成功,对搞好本部门团结有什么想法和打
&p&五十,你如何凝聚你的员工和团队?&/p&
&p&五十一,你作为室负责人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p&
&p&五十二,在以往的工作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对自己打击很大的失败?当时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您是怎么
应对的?现在回想起来,您对这次失败有什么感想?&/p&
&p&五十三,请描述一下这样一个经历:你使别人参与、支持你的工作,并最终达到了预期目 的。(影响他人的能力)&/p&
&p&五十四,假如某外著名公司的总裁到你单位洽谈合作项目,你作为主管副总,对谈判过程 进行了紧张的准备。但在谈判开始前半小时,你获知你的技术翻译在赴谈判途中
出了车祸,相关技术资料也丢失。此时,外方总裁已到场,你又根本不能失去这 个难得的机会。你该怎么办?&/p&
&p&五十五,在一次接待重要外宾时,你发现领导的讲话与你先前的讲话精神不仅不一致,而 且在某一关键的地方还出了错误,你怎么办?&/p&
&p&五十六,您的一个下级工作很不认真,有一次因为疏忽激怒了客户,客户到您这里兴师问罪,非要您给
一个说法,您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p&
&p&五十七,一项事情本来不属于您的职责范畴,但被您发现了问题,您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p&
&p&五十七,在工作中您是否经常针对工作职责提出好的建议,上级有什么反应,举例说明。&/p&
&p&五十八,当您的上级给您下了一个指令,但是您觉得上级的决策不正确,对这项指令有怀疑?您会怎么做?&/p&
&p&五十九,如果公司严格进行军事化管理,追求在执行工作任务中令行禁止,您认为会有那些缺点和优点?&/p&
&p&六十,在原来的工作中,您是否会主动对同事或下级进行工作指导?对于从来不问问题的员工,您是
怎么对待的?您怎么判断每个员工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您通常都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指导?效果 怎么样?请举例说明。&/p&
&p&六十一,当你的价值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或得不到别的人理解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办?&/p&
&p&六十二,面对工作的压力,如何使自己始终充满激情?&/p&
&p&六十三,你工作中压力最大的是哪一方面,为什么?你的反应如何?(忍耐力)&/p&
&p&六十四,你认为你担当应聘的职务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p&
&p&六十五,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拥护?&/p&
&p&六十六,你为什么报名参加公开选拔考试?对于你准备竞争的职位,你有哪些优势和劣势?&/p&
&p&六十七,如果你通过这次竞争走上 xx 岗位,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如果竞
争不上,将如何对待?&/p&
&p&六十八,如果你这次竞争选拔成功,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甚至不能胜任新的
领导岗位的工作,身边的同志也对你有些看法,你如何办?你面对这种情况,以后将如 何打开工作局面。&/p&
&p&六十九,一个单位内部有执行岗位、协调岗位、监督岗位、决策岗位。你喜欢并适合什么岗位?为什么?&/p&
&p&七十,有四个词:责任、忠诚、爱护、悍卫,请各挑一个词表示你对工作、家庭的态度。&/p&
&p&七十一,《荀子o劝学篇》中有这样一段话:“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p&
&p&七十二,假设你要交异性朋友(一般的),有四种人:(1)野心勃勃的; (2)淡泊 与世无争的;(3)温柔体贴的;(4)刚毅而好为人师的;你会首先选择哪
&p&七十三,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 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p&
&p&七十四,有人说:以成败论英雄,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p&
&p&七十五,作为领导,你对“无为而治”和“有所不为”是如何理解的?&/p&
&p&七十六,办公室是连接领导和各部门的中枢,也是协调各科室的纽带,如何围绕中心搞好协调工
作?以保证渠道畅通,工作到位。&/p&
&p&七十七,单位安排你负责一次外出活动,而另一位协作的同事与你有矛盾,你怎样处理?&/p&
&p&七十八,假如你是公司副总,你分管的市场部新任经理很有开拓创新能力,上任三个月就 使销售额直线上升。但他与长期在市场部工作的副经理之间产生了矛盾,而且有
激化趋势。这个副经理业务也相当娴熟,你该怎么做?&/p&
&p&七十九,某单位有位同志很有工作能干,但由于心高气傲,人们在对他是否重用 提拔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如果你到该单位担任领导,将怎么做?&/p&
&p&八十,任何大型活动都需要组织和透策划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请你谈谈假
如让你组织一次大型活动,你准备怎么样做?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你谈谈你的做 法?&/p&
&p&八十一,如果你竞聘成功,你单位一位员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他的不公正待遇是你的上一
级领导所造成的。对这个问题你怎么办?&/p&
&p&八十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即使工作负担很重,也不会告诉领导,而有些人没干多少工作,却经
常牢骚满腹。对此,你怎样认识?打算如何处理?&/p&
&p&八十三,作为部门领导,不少成员出现松懈、情绪低落,你如何去调节?&/p&
&p&八十四,你是否曾经把工作带回家去做?对这种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p&&br&&br&&p&答案见:&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ks006.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鸿鹄网-面试技巧|面试问题|国企面试|事业单位面试|公务员面试|求职面试技巧|面试问题及答案&/a&&/p&
第一部分:竞聘演讲方面(工作思路)
1.竞聘岗位工作内容和对该岗位的理解
2.该岗位现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3 如果你竞聘上岗成功,请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及今后的工作目标。
4、如果你来管理你竞聘的这个部门,你将会有哪些提高部门整体…
以前看过一篇某台湾教授写的文章,隐约记得里面扯淡了整个金融业金字塔最顶端的三种公司,分别是: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再保险公司。&br&&br&投行大家都很熟悉了,trading floor的照片在知乎里已经有了不少,贴了就吸粉,男女都吸。威尔史密斯老师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真&b&·&/b&屌丝励志片里也为我们侧面详细描写过资产管理公司了(除了资管公司,国内的基金公司也好像应归这类?)。&br&&br&那再保险公司是什么?&br&&br&在说再保险公司前,大家先花10秒阅读一下这张图,看看里有没有比较熟悉的地方。这张排名虽然是2012年的数字,但是长期以来出现的都是这几张老脸。我直接提示看看第四名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6be23e8df87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6be23e8df871_r.jpg&&&/figure&&br&对的,排在第四的是股神的伯克夏海瑟薇。当然业内使用的是对于我们来说更有名的称呼&b&通用再保险GenRe&/b&。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科隆再保险也是被巴菲特老师买下后整合到了通用再保险下面了。&br&&br&曾经有个匿名投票,精算师们选出的best dream job第一名就是GenRe,紧接着是其它再保险公司。&br&&br&再看一下财富杂志网站上对于全球前两大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和瑞士再保险与高盛2013年营收的简单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慕尼黑再保险的营收数据合并了旗下直保公司的业务,所以看起来很高,如果只是纯粹的再保险业务我估计和瑞士再保险的数字差不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9e5455abda659b20cffd2da3809621f_b.jpg& data-rawwidth=&611&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9e5455abda659b20cffd2da3809621f_r.jpg&&&/figure&&br&你肯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你要知道高盛全球雇员可是有30000+人,而即使一贯被业内讥讽机构过于臃肿的慕尼黑再保险和瑞士再保险每家也就大约10000多人,排名第三第四的汉诺威再保险和通用再保险全球范围内更是只有名员工。&br&&br&也就是瑞再的人均营收接近高盛三倍呢。对了,肯定有人会和我说营收的性质不一样,不能这样比,你这就不对了,营收数字是任何行业老板们第一要炫耀的,不管用什么口径。可惜的是再保的工资不可能是高盛三倍的,三分之一已经谢天谢地了。&br&&br&伦敦金融城著名地标,Norman Foster老师设计的小黄瓜(个人觉得更像马应龙痔疮栓)前身就是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虽然现在瑞再已经将小黄瓜出售,但是仍然返租这里办公。图的正中间是保险业里的“超级奇葩”所在地:中国平安保险大厦(大误,还是得称为劳合社大楼)。这两栋大楼都是伦敦金融城的超级象征,只要两塔在,伦敦作为唯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不可能倒。&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bb5ea306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bb5ea306a_r.jpg&&&/figure&&br&&b&那到底什么是再保险呢?&/b&&br&&br&以专(闲钱)业(太多)著称的瑞再在它专门制作的一份再保险出版物里提到:&br&&blockquote&Reinsurance is insurance for insurance companies. &br&再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保险&/blockquote&但我个人的定义是:再保险是分出公司(一般就是直保公司,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新华保险这些)和分入公司(一般就是再保险公司)对于某项风险预期不一致而进行交易的保险活动。&br&&br&&b&再保险的种类?先说说传统再保险。&/b&&br&&br&&u&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来承保经验的大幅波动,以及潜在的巨灾风险,这些是再保险的传统用途。&/u&&br&&br&为了更好的说明传统再保险的方式,现在假设我们现在有两个业务:&br&&br&业务A:大型国企5000人,每人身故保额20万元,总保额10亿元&br&业务B:壕5人,每人身故保额2亿元,总保额同样也是10亿元&br&&br&参加过初级精算考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因为前者的预期方差更小,也就是承保经验波动远远小于后者,同样承保费率保险公司肯定更愿意承保前者。但是实务中保险公司希望生意多多益善,当然都要吃下来。为了避免经验波动,一个合格的直保公司需要接下来做好合理再保险安排:&br&&br&对于业务A,我们可以才用&b&成数再保险&/b&,比如50%自留50%分出这种分保方案,也就是只要出现一起身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赔款各出10万元;对于业务B,我们可以采用&b&溢额再保险&/b&,比如500万元自留,500万以上分出的方案。只要一个壕身故,保险公司只需自负500万元,再保险公司承担1亿9千5百万元。&br&&br&相应分出的风险,直保公司需向再保险公司支付再保险费,这就是再保险公司其中一个主要收入来源。&br&&br&成数和溢额再保险通称为比例再保险,即根据保险金额按比例进行风险分摊的再保险,保险金额越高,再保险保费也越高。&br&&br&有比例再保险,当然还有非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根据赔款为基础约定责任。继续上面那两个团体的例子,比如业务A的企业所在地大地震,所有人不幸都挂了怎么办?虽然保险公司已经通过成数比例再保险进行了50%/50%的分保,一半已经由再保险公司承担了,但是剩下一半5亿元赔款咋办呢?&br&&br&如果安排了非比例再保险中的巨灾再保险,再保险公司将会承担这5亿元赔款中的,比方说3000万元,直保公司因而进一步减少损失。巨灾再保险可以购买多层保障,但是一般保险公司通常只购买第1层即可抵御100年一遇的灾难,但我会说国内某大保险公司在汶川地震中的赔款曾经击穿3层巨灾保障么。&br&&br&有时候如果连再保险公司都觉得分保出来的保额很高了,自己也承受不起的时候咋办?这时可以找多家再保险公司共同承接这些风险,其中份额最大的那家再保险公司叫做主再保险人(leader),其余叫做从再保险人或次保险人(follower)。&br&&br&作为进一步风险管理,再保险人还可以进行转分保或者再再分保再次分散风险,甚至将风险负债证券化导入资本市场。比如1994年汉诺威再保险首次发行的巨灾债券就是通过将票面利率与巨灾理赔经验挂钩给投资人一类与传统债券不同风险的投资品,由于巨灾债券与资本市场多数投资品相关性很低,投资人通过购买巨灾债券可以降低自己组合的BETA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br&&br&&b&非传统再保险是什么?&/b&&br&&br&&u&除了传统的以风险转移为目的的再保险,还有一种”非传统的“资本操作型业务就是财务再保险,直保公司使用财务再保险提高偿付能力水平以满足监管要求。&/u&&br&&br&我在另外的问题里曾经做过相关回答&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保险公司可以把自己的未来保费收入做成 CDS 之类的金融产品销售吗? - 李元霸的回答&/a&&br&&br&&blockquote&保险公司使用财务再保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解决偿付能力问题(资产负债比)以避免可能的监管干预。&br&&br&大家可能都知道,保险公司在开卖保单初期会产生包括销售费用和法定准备金在内的大量初始成本。而保单利润要在未来几年甚至数十年中才能逐渐显现。通过财务再保险可以将某个业务未来预期收入的保费(实际是未来的预期业务利润)作为“抵押”换取再保险公司通过财务再保险提供的一笔再保险佣金作为“贷款”,这笔“贷款”由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业务未来有保费收入(利润)的前提下才需要偿还,所以它不需要被列为负债项,因此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得到改善。&br&&br&一般保险公司通过财务再保险把它未来保费收入“卖”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它的偿付能力得到改善,都会选择赎回这笔业务。这个赎回条件一般都会在财务再保险开始初就会约定好。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保险公司卖了之后还要买回来呢?这是因为中国保险产品定价&u&相对&/u&来说都非常保守,那么好利润的业务怎么能不要回来呢?&br&&br&财务再保险非常非常非常灵活,并且套路和细节非常多,以上只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其实也可以体现一个优势,财务再保险能为每个保险公司提供度身订制的服务,非常能因地制宜。&/blockquote&&br&保监会最新的偿二代监管规则已于日正式实施,对财务再保险的影响比较大,这个由于过于专业在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br&&br&&b&再保险的方式?&/b&&br&&br&根据业务承受方式,再保险可以分为:合同分保、临时分保和预约分保,其中预约分保在财产险再保险中使用较多,人寿再保险比较少用。多数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都需要和再保险公司建立合同分保(签订某个业务的再保险合同)才能继续进一步业务联系,比如风险更高的临时分保。&br&&br&有趣的是合同分保的英文是treaty,treaty用在外交上经常翻译成条约,比如凡尔赛和约,很多再保险合同的封面行文确实和这些条约很像(相似度90%,再次大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97a1688bfb84beea59de_b.png& data-rawwidth=&393&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figure&&br&&b&再保险公司的核心评价指标?&/b&&br&&br&去年中国再保险集团香港上市以及国内批筹多家民资再保险公司后(包括史玉柱老师不知道被谁忽悠也来筹建一家),大量证券分析师又来跨界写再保险公司和行业的分析了。算我求你们了,你们写的上市保险公司的分析报告在专业人士眼中已经够糟糕透顶了,就请不要再到再保险行业献丑了。就算你们拿了新财富前几名也只能代表你们会扯蛋,不代表你们真的懂啊。让专业回归专业,看再保险公司首要关注的是:&b&评级!评级!评级!&/b&&br&&br&无论在中国偿付能力二代还是欧盟的Solvency II,交易对手的评级对选择哪家再保险公司是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国内由于有政策关照,中再长期处于特别照顾之列,这算特例。但是中再如果要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再保险公司,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11f929fbabd3c_b.pn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1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figure&&br&特别提一点,熟悉评级标准的都知道通用再保险的标普AA+不是那么好拿的,Apple和Google这种也就AA。当然金融危机之前通用再拿的甚至是最高等级的AAA,长期以来能拿到标普满分AAA的公司极其罕见(现在只有4家还是5家),只是之后受到巴菲特老师主营业务的影响还是被降了一级。&br&&br&我不看好民资再保险,就是因为他们不可能拿到好的评级。没有优秀的评级加持,开展再保险业务寸步难行。这也是我说史玉柱老师被忽悠的原因。&br&&br&&b&再保险公司如何盈利?&/b&&br&&br&上面说过,再保险是由于交易双方对风险未来预期不一致而产生的。直保公司觉得接一单1亿元保额的业务风险很大,因为它的波动肯定很大。但是再保险公司接的是不同直保公司分出来的这些1亿元保额的保单,把这样的风险攒在一起后,风险性质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了,发生率也会发生很大变化。&br&&br&直保公司会为这种高波动风险付比较高的再保险费,再保险公司因为收集同类风险多了,波动性降低了,实际风险成本反而低了,这种风险性质差异带来的溢价就是其中一种利润来源。&br&&br&更广的来说,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产品定价时会对事故发生率、投资回报(在财产险中不重要)和费用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定价假设进而得到保费。当承保实际经验不同于这些定价过程中制定的假设时,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死差、利差和费差这三个利润源。同理,再保险公司的承保经验也会产生三差,这就是再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br&&br&还有一点,再保险公司是极端高效的团队,还记不记得我回答开头比较的再保险人均营收和投行人均营收的对比?这种对比如果拿去和直保公司人均营收对比更加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再保险公司在费用成本上尤其有优势。&br&&br&&b&再保险在中国&/b&&br&&br&除了国有的中国再保险集团,全球最大那几家再保险公司全数已经在北京或上海开设分公司展开中国业务竞争。这是整个中国金融业里唯一几乎没有天朝隐性羁绊的行业,银行业不是,保险业不是,证券业不是,只有再保险业是!好吧,监管还是有“优待”中再一点,但和其它金融业比,算很少了。&br&&br&为方便起见,以上回答仅讨论再保险中的专业再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角色和业务,不讨论国家和保险行业的共保机制(如核共体、海员保险等),也不讨论再保险中介和直保集团中主要从事关联交易再保险业务的子公司。&br&&br&参考资料:&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edia.cgd.swissre.com/documents/pub_intro_reinsurance_en.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a.cgd.swissre.com/d&/span&&span class=&invisible&&ocuments/pub_intro_reinsurance_en.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以前看过一篇某台湾教授写的文章,隐约记得里面扯淡了整个金融业金字塔最顶端的三种公司,分别是: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投行大家都很熟悉了,trading floor的照片在知乎里已经有了不少,贴了就吸粉,男女都吸。威尔史密斯老师在《当幸福来敲门…
&p&&b&本人相关背景:精算师
&/b&&/p&&p&&br&&/p&&p&&b&前言&/b&:我写这回答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钟尽量一字不拉地读完本回答。这30分钟也就是一局LOL或者一集电视剧的时间,但你可以读到一位有n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专门写给知乎里绝大多数不太懂保险的朋友的回答。&/p&&p&&br&&/p&&p&这篇文章尽量不使用网上你能搜到的已经被复制粘贴了几万遍的信息,而是用我的专业知识换一个角度为大家诠释。我并不是第一个回答本问题的精算师,只是我角度和他不一样。&/p&&p&&br&&/p&&p&现在老百姓对商业保险乃至保险公司的怨气非常大,用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的话解释就是:&b&保险最大的风险是你购买的保障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b&我本来只打算买个西瓜结果最后发现买回来一个篮球。篮球也许比西瓜贵,但这并不是我需要的东西,我不需要的东西对我来说再贵也没有意义。&/p&&p&&br&&/p&&p&因此我专门写了以下回答内容,我希望这篇回答能是一站式的商业保险回答贴,一篇就能解决普通人乃至初级保险从业人员所有关于保险的问题。&/p&&p&&br&&/p&&p&所以请您尽量每个字都要看哦!&/p&&p&&br&&/p&&p&&b&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保险,特别是对商业保险,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可以产生动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自己及家人购买最好的商业保险。&/b&&/p&&p&&br&&/p&&p&如果有政府和企业的决策人员能读到本文,也希望你们可以积极考虑为你们的员工乃至他们的家属购买保险。保险真的能为你们省不少心!我后面也会为大家介绍如何为自己配置保险并且为什么这样配置。&/p&&p&&br&&/p&&p&保险这方面,特别是商业人寿保险,别说知乎,整个中国能像我这样从渠道、各种基本法、产品模型、偿付能力、核心系统、各种运营、再到监管乃至外部再保险管理能如此全面了解保险业的真没几个。好吧严谨点,最多也就几百号人。&/p&&p&&br&&/p&&p&反正我的意思就是保险这方面我真的很牛逼就是了。&br&&/p&&p&&b&&u&还有,我这篇回答虽然起笔于2016年,但即使你在2017年、2018年乃至东京奥运会时候才读到我这篇回答,我说的内容仍然管用!!!&/u&&/b&&/p&&p&&b&&u&我也会偶尔更新一下本文的内容,但无论怎么更新,本文的主基调是一直管用的。&/u&&/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ec4eeeabd5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4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figure&&p&&b&以下是正文:&/b& &/p&&p&-------------------------------------------------------------------------------------------------------------&/p&&p&&br&&/p&&p&我知乎第一个赞同过千的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购买一份合适的重疾险组合? - 李元霸的回答&/a&里曾经明确推荐过哪些重疾产品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最好的,但还是源源不断收到私信问我某某保险方案是否更好。&/p&&p&&br&&/p&&p&我实在诧异地很,我不都告诉你们哪个最好了,你们照买不就是了,为啥还问那么多问题?但我想了想,即使在保险公司,很多员工甚至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买保险。&/p&&p&&br&&/p&&p&还真别笑,你如果有亲戚朋友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可以问他们一个人身保险里最简单的问题:&/p&&p&&br&&/p&&p&保险中的“身故责任”分几种?&/p&&p&&br&&/p&&p&我猜很多人是回答不出来的。&/p&&p&&br&&/p&&p&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保险,除了知其然还要让你们知其所以然。对于本题回答我决定换了个演绎方法。我要从知乎保险问题里最少人说的,最少人懂的,也是最基础的开始:&/p&&p&&br&&/p&&p&&u&&b&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保险监管&/b&。&/u&&/p&&p&&br&&/p&&p&你们看到这里,心情肯定和下面这样图一样,尼玛你们这些安利保险的现在都走这种套路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d33b23ee4aebdbc486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d33b23ee4aebdbc486bc_r.jpg&&&/figure&&p&&br&&/p&&p&不不,后面很快你就知道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了。来,我们先耐心一点,不然这文章后面还有更长更臭的怎么办。&/p&&p&&br&&/p&&p&我们都严肃点,耐心点。&/p&&p&&br&&/p&&p&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国务院通过“一行三会”,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央行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证监会一年365天被全国人民问候全家,其知名度也不必多说;银监会作为闷声发大财的最典型机构,四大行也得听它司令,牛逼地位我也不多说。但你们知道保监会是干啥的么?&/p&&p&&br&&/p&&p&保监会的实际知名度我先给你们看一个官微阅读量对比图。这是前阵子同一种类型的新闻:证监会/保监会完成2016年两会建议提案工作(截图时间有点久,这篇文章其实动笔于很早之前,原谅我的拖延症...)。&/p&&p&这只是一条很普通的日常工作新闻,一般人根本不会有兴趣看这种新闻,产生的阅读数可能就是因为两个微信号的处女座关注者为了消掉未读提示而产生的点击。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种新闻证监会官微里的浏览量可是保监会官微的20倍!从大概率上甚至可以间接推定每20个知道证监会存在的人里面才相应有1人知道还有保监会这种机构存在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24ccfcaa5a13dab0e808f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24ccfcaa5a13dab0e808f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baf7285c0adbcb1235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baf7285c0adbcb1235c_r.jpg&&&/figure&&p&&br&&/p&&p&(题外话:我这里故意“黑”了一下保监会的官微,实际保监会还有一个公众教育微信号叫“&b&保监微课堂&/b&”,专门用来向大众普及保险知识,做得非常好,甚至比很多商业保险公司的微信号都做得好,这在政府机构的微信号里是比较少见的,我建议大家都去关注,真能涨不少保险知识)&/p&&p&&br&&/p&&p&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b&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b&”,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虽然是正部级单位,但实质是副国级部门)。&/p&&p&&br&&/p&&p&&b&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b&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购买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p&&p&&br&&/p&&p&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在国内开展的每一项保险活动我们都是有法可依的。&/p&&p&&br&&/p&&p&&b&即使在2018年决策层正式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银保监会了,保险监管毫无疑问仍会是一个单立的监管职能。&/b&&/p&&p&&br&&/p&&p&而我为什么要先谈保险监管?&/p&&p&&br&&/p&&p&&b&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b&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p&&p&&br&&/p&&p&本来可以把上面那段第一句话中的“之一”去掉的,但采用相似监管原理的欧盟Solvency II经过多年扯皮后眼看就要被天朝的偿二代后发制人超车,吓得赶紧和我们同时在日实施,免得被我们抢去全球第一的美誉。&/p&&p&&br&&/p&&p&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注:不读克洛斯,读c罗斯,官方发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b&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b&。&/p&&p&&br&&/p&&p&换句更直白的话说,天朝的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p&&p&&br&&/p&&p&如果把中国的C-ROSS或欧盟的Solvency II比作Windows 10(当然Solvency II允许欧洲保险公司使用监管批准的内部模型而非标准模型以更好的反映自身风险,这也许再”高级“一点),那么目前美国使用的RBC保险监管架构差不多就是Windows 2000最多带个SP4,采用RBC类似架构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也正在根据自身市场情况准备监管更新中,但从安装进度条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咱们啦!&/p&&p&&br&&/p&&p&&b&所以,不要提到中国金融业总觉得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在什么纽约伦敦面前我们抬不起头,我们金融业也是有领先全球的时候!&/b&(此处应给中国保监会掌声)&/p&&p&&br&&/p&&p&对了,全球银行业最新的监管架构巴塞尔3协议,即使在监管如此强势的中国,也得到2018年才能全面实施。我们的C-ROSS和Solvency II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保险业版本的巴塞尔2.9,可是早整整两年哦。&/p&&p&&br&&/p&&p&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150%,这里每个项目都会牵扯复杂的算法。如果计算结果低于150%,保险公司就要开始紧张了,因为贵司已经唤醒保监会的盯梢属性,自己要赶紧想办法把偿付能力弄回150%以上。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创业板股票等等等等等。&/p&&p&&br&&/p&&p&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信息可以通过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p&&p&&br&&/p&&p&看到这里,你肯定要说:贵国这种官僚机构,尼玛吹的都好听,实际执行起来还不是一坨屎。&/p&&p&&br&&/p&&p&那我还要告诉你,执行起来也不会是屎。&b&因为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由精算人员专门负责,这就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合规性和专业性。&/b&&/p&&p&&br&&/p&&p&在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工作及其他精算相关工作(如产品定价等)全部由精算人员执行,相关工作报告得到总精算师审阅并签名同意后还需要按期上报监管。这些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保监会相关规定中法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不是随便张三李四都能去干的(其他金融机构倒是可以)。&/p&&p&&br&&/p&&p&为了保证专业性,包括总精算师在内的精算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考试并力求获得精算师认证。就专业认证难度来说,你们可要知道考出一个FSA(北美精算师认证)的时间平均是考出CFA时间的三倍。而精算师认证中的神经病,FIA(英国精算师认证)更是普遍认为难度是FSA的两倍!如此艰难的精算师考试就是为了确保精算人员能具备合格充足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即使考试通过,每年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继续教育以保证精算师紧跟最新的精算技术和保险监管发展。&/p&&p&&br&&/p&&p&你这时又嘀咕了,不就考试难一点么,高分低能的人多得是。不、不、不,你们太小看精算师的工作了,一个精算工作者接受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和公司管理层三重监督三重压力不说。&b&在中国,总精算师是一个如此变态的职业,监管机构有权力是可以终身追究你曾经的工作错误的!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 &/b&&/p&&p&对的,精算师中的佼佼者,各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是有可能被终身找茬的。要是你知道你有可能快退休了竟然还要为某一份20年前在某个老东家签的精算报告挨处罚,你想想平时该有多大压力啊。老板都有如此压力了,下面做小的还不加倍奉还么?&/p&&p&&br&&/p&&p&因此,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中国保险公司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p&&p&&br&&/p&&p&甚至,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今年更新此文时发生的一个新闻:保监会前主席因为某些问题被撤下。但是,即使这样之后,保险监管仍然在有效运行。这就一定程度再次证明这个监管体制是可以独立于任何人可靠运行的。&/p&&p&&br&&/p&&p&但我知道你们肯定不想听这些有的没的,你们就是想知道,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p&&p&&br&&/p&&p&这里需要重点澄清,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些保险代理人常说的中国保险公司不会破产这其实是错的。&b&因为根据我国保险法,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b&&/p&&p&&br&&/p&&p&&u&&b&但如果真有保险公司破产,我们还有保险保障基金来保证保险你的保单安全!&/b&&/u&&/p&&p&&br&&/p&&p&这里还要特别特别提醒一句,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起稿写这篇文章的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远了。因为能开保险公司的股东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保险公司牌照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p&&p&&br&&/p&&p&说回万一保险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怎么办。汇金公司你们肯定知道,牛逼吧?证金公司你们肯定也知道,虽然傻逼但还是牛逼吧?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这个中保基金或保险保障基金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p&&p&&br&&/p&&p&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b&保监会可以指定已经破产的保险公司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b&。同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p&&blockquote& 第二十一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br&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br&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blockquote&&p&&br&&/p&&p&这个救助标准你们满意吗?我觉得太仁慈了,就像菩萨一样。&/p&&p&&br&&/p&&p&而且,你可是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 - 存款保险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请不要和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混淆,不是一样东西),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我个人觉得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像内地这种保险公司破产消费者经济救助体系的。&/p&&p&&br&&/p&&p&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p&&blockquote&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br&(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br&(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blockquote&&p&&br&&/p&&p&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这个经营乱状主要是因为这两公司实际控制人各种作死。一次是为了新华保险,另一次是为了中华保险。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A股仅有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之一。&/p&&p&&br&&/p&&p&所以有人说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其实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才是。&/p&&p&&br&&/p&&p&现在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将近700亿了(16年首次撰写本回答时),主要来源于各位购买商业保险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别觉得700亿少,其实非常多了!新华保险就是一个巨无霸,保金当年照样能救。再多说一句,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觉得现在自己的钱足够罩你们了,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p&&p&&br&&/p&&p&说到现在,你们对你们买的保单感到放心了么?&/p&&p&&br&&/p&&p&然而,然而,偿付能力的先进性、精算师的专业性还有保险保障基金都不是我要放的终极大招。我先卖个关子,你们现在应该对于“我买的保单安不安全,最后能不能赔”这个话题有点认知疲劳了,我后面再放终极大招。&/p&&p&&br&&/p&&p&我现在先切换一下,&b&&u&我们来谈谈中国的保险公司。&/u&&/b&&/p&&p&&br&&/p&&p&什么?卖保单给你的就是保险公司?&/p&&p&&br&&/p&&p&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要经营保险业务,你如果要卖保单给自然人或企业,根据保险法,&b&你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b&&/p&&p&&br&&/p&&p&&b&再跟我念一遍,在中国不是阿猫阿狗可以卖保险的,你必须有牌照!牌照!牌照!而且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b&&/p&&p&&br&&/p&&p&大家如果在携程买过机票,也许买过那些搭售航意险的机票套餐,这些航意险背后就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携程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p&&p&&br&&/p&&p&大家如果在淘宝买过东西,付款的时候有个选项是问你要不要退运险,那么这个退运险背后也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淘宝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p&&p&&br&&/p&&p&国外保险公司来到国内想卖保险也得拿牌照,比如英国保诚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各出50%股份成立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的保险牌照才被允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p&&p&&br&&/p&&p&国内根据保险业务类别一共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b&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b&&/p&&p&&br&&/p&&p&精算实际也对应分为寿险精算和财险精算。保监会也分别有人身险监管处和财产险监管处监管这两种市场。&/p&&p&&br&&/p&&p&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旗下有非常多的业务,其中由“平安保险”负责集团的保险业务,而平安保险实际再分为: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子公司负责。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中国平安一共有持有4块牌照经营保险业务。每家子公司都需单独接受偿付能力监管,集团还有总的偿付能力监管。&/p&&p&&br&&/p&&p&如果你买了平安的车险,那一定是“平安财险”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财产险牌照,你保险合同上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u&财产险&/u&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果你买了平安的重疾险保单,那一定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主要是团险业务,为方便讨论这里暂时忽略它俩,后面会说什么是团险业务)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人身险牌照,你保险合同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u&人寿保险&/u&股份有限公司”。&/p&&p&&br&&/p&&p&所以你买了车险要理赔,冤有头债有主,肯定是找“平安财险”索赔,即使你找“平安人寿”,虽然他们都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但肯定是不会理你的。&/p&&p&&br&&/p&&p&但是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有一个特例,就是允许经营短期(即保险期间为一年期及以下)人身险业务,这是和人寿保险公司经营范围重叠的,但一般来说财险公司因为管理因素很少会把这种短期人身险业务作为自己的业务主力,所以大家购买人身险还是会去寿险公司。&/p&&p&&br&&/p&&p&当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只有一块保险业务牌照,要么经营人身险,要么经营财产险。&/p&&p&&br&&/p&&p&我还特别提到了&b&保险公司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b&,这是因为受益于目前什么都要互联网一把,网上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互助保险、众筹保险、抱团保险等等,打的都是更便宜跟方便的保险的口号。&/p&&p&&br&&/p&&p&然而,网上互助保险很多都是冒名相互保险,这些组织全部都不接受偿付能力监督,差不多是野鸡P2P之于银行的区别。他们不接受偿付能力督导意味着如果你上错了类似e租宝这类型的坑,或者到最后发生理赔他们没钱赔给你,我上面和你们说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保障基金还有那些精算师们都不能在你被坑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能找个地方拉横幅申冤去了。需要注意保监会是允许设立相互保险的,截至2018年3月,保监会也只是批筹了三家相互保险,包括马云的信美相互,但是这些相互保险是必须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p&&p&&br&&/p&&p&&b&&u&保险公司牌照是稀缺资源&/u&&/b&&/p&&p&&br&&/p&&p&我意思就是想说保险公司牌照可值钱了!特别是寿险公司的。&/p&&p&&br&&/p&&p&尤其多得安邦保险、前海人寿等在二级市场和海外并购上屡屡弄个大新闻,让大家知道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各种妙用。据说各种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过了100家!(2017年更新:安邦和前海弄出的大新闻实在有点大,所以现在牌照更不好批了)&/p&&p&&br&&/p&&p&但是,保监会对新保险公司批筹一直持非常审慎态度。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虽然保险法规定至少要有2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但现实中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即使这20亿元不是问题,如果出资股东背景鱼龙混杂,那拿牌照一样不会是容易事。&/p&&p&&br&&/p&&p&&b&&u&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什么?&/u&&/b&&/p&&p&&br&&/p&&p&赚钱,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掏钱出来开保险公司都是为了要赚钱的!&/p&&p&&br&&/p&&p&&b&&u&为什么要买保险?&/u&&/b&&/p&&p&&br&&/p&&p&购买保险是为了减少预期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也就是,&b&&u&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就是被保险人通过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u&&/b&&/p&&p&&br&&/p&&p&打个比方,没买保险前,你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是 [-50万元, 200万元],有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各种财富损失,比如家里大火,比如治病过程中支付的高额医疗费用;而通过购买保险,你的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变成[80万, 190万],虽然最大值因为要交保费而变小了,但是更加确定了(这个例子中波动范围从250万缩小到110万,所以未来更确定了,当然我这里举例简化了很多统计学上的东西,大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p&&p&&br&&/p&&p&&b&&u&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和社保有什么区别?&/u&&/b&&/p&&p&&br&&/p&&p&虽然都有保险两字,但压根是两个世界的东西。&/p&&p&&br&&/p&&p&社会保险包括常说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自于政府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和参保人的社保缴费。社保当年即使有结余,也会滚存到下年继续使用。&/p&&p&&br&&/p&&p&广义的社保还包括新农合、大病医保、个别地方政府特有的公共保险项目、部分政企合作的保险项目,如目前深圳社保委托平安养老承保的全市居民重疾保险等等。&/p&&p&&br&&/p&&p&而保险公司同样能提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障,并且还能提供更广的保险项目。&/p&&p&&br&&/p&&p&保险公司的收入来自于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的保费和相关保费产生的投资收入。还有,上面说了,保险公司要赚钱,今年赚到的钱是不会送给投保人的(各年度间利润平滑或留作他用除外)都要当年瓜分掉的。&/p&&p&&br&&/p&&p&举个例子:社保中的医疗保险目标是尽可能让所有老百姓获得平均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从成本考虑肯定不能做到对任何病都用最好的医疗方法最好的药去治疗,这样高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是能负担的起的;而购买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被保险人还能进一步享受社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报销甚至私立昂贵医院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社保无法提供的。&/p&&p&&br&&/p&&p&&b&&u&那么中国现在有哪些保险公司呢?保险公司是如何命名的?&/u&&/b&&/p&&p&&br&&/p&&p&截至2016年4月,中国实际有7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含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合法经营。因为每家公司必须定时向保监会报送统计数据,具体名录可以侧面通过保费收入统计表来了解:&/p&&p&&br&&/p&&p&人身险公司名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irc.gov.cn/web/site0/tab5179/info402408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a&&/p&&p&财产险公司名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irc.gov.cn/web/site0/tab5179/info402408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月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a&&/p&&p&&br&&/p&&p&这个“名录”是一直更新的,有兴趣可以点上面链接进去换个最新时间统计看看。&/p&&p&&br&&/p&&p&上面名录里随便找几个名字,比如:泰康&b&人寿保险&/b&股份有限公司,比如天安&b&财产保险&/b&股份有限公司。我们业内一般会简称为XX&b&人寿&/b&或者YY&b&财险&/b&,但偶尔有些特别的比如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只卖寿险,但根据传统更喜欢简称新华保险,即ZZ&b&保险&/b&。&/p&&p&&br&&/p&&p&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些都是大公司,营销员众多,要么请姚明葛优做广告,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会听过名字,但是更多的公司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从未听闻。&/p&&p&&br&&/p&&p&只要在上述网页中搜索相关名字(Ctrl+F即可),能搜到的都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险公司,他们卖给你的保单也就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单。&/p&&p&&br&&/p&&p&再看看网销保险平台做的比较好的马首富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很多保险销售网站连寿险和财产险都没区分清楚就来卖保险了。我尤其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图最下面的“代理经纪”(不过这张图也是我16年起笔写本文时候截的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88405fba435a89d5ce2fe1b3a7a033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6&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88405fba435a89d5ce2fe1b3a7a0337_r.jpg&&&/figure&&p&&br&&/p&&p&代理经纪即保险经纪,他们其实是一个中介,只是保险公司众多销售渠道的一种,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是没有承保资格也不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的差异,差不多就和链家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区别一样,虽然品牌里面都有地产两字,但是链家地产只是中介。&/p&&p&&br&&/p&&p&很多时候宣传上他们经常“故意”省略“经纪”两字,让投保人误以为他们也是保险公司。但是他们以中介销售费用为生,不承保你的风险。&/p&&p&&br&&/p&&p&&b&&u&这里我们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保险的销售渠道&/u&&/b&&/p&&p&&br&&/p&&p&(为了方便讨论,我的这篇回答从现在开始会集中讨论和自然人更相关的人身险产品。财产险由于国内主要与个人相关的就是车险为主,车险除了保障更是买服务,而车险价格有监管指导价格而且已经竞争白热化了,没啥好说的了。不过我会在后文中为大家介绍一款必买的除了车险以外的财产险产品)&/p&&p&&br&&/p&&p&刚才说了保险经纪其实是销售渠道的一种,其他销售渠道常见的还包括:&/p&&p&&br&&/p&&p&保险代理人(阿姨,这里有份儿童教育金非常适合你小孩)&/p&&p&银行柜台(您存这个利率更高)&/p&&p&电话销售(您好,我工号是,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p&&p&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p&&p&团体保险(各个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保险福利计划)&/p&&p&保险公司官网销售(比如平安的官网)等等。&/p&&p&&br&&/p&&p&某些公司会侧重某种渠道,如友邦保险的代理人;某些公司会在所有渠道尝试开展业务。这取决于公司的销售策略,但并不是说某个渠道卖的保险一定会比另外一个渠道的更好。&/p&&p&&br&&/p&&p&而对于保监会分类或者精算人员设计产品来说,&b&大渠道只有两种: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b&。&/p&&p&&br&&/p&&p&团体保险理论上只能销售给三个人或以上的团体,所有团险以外的业务都是个险业务,也就是你刚才看了那么多代理人、银行、电销、网销渠道其实卖的都是个险产品。&/p&&p&&br&&/p&&p&&b&&u&说完保险渠道,我们再说说保险产品&/u&&/b&&/p&&p&&br&&/p&&p&我把上面马云家保险频道的贴图裁一下再贴一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2cb993686bfdffa5c2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3&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3&&&/figure&&p&对的,在专业人员眼里,&b&人身险产品按照保险责任只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b&。&/p&&p&&br&&/p&&p&再按上一节说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区分就一共有6种大类的保险:团体寿险、团体健康险、团体意外险、个人寿险、个人健康险和个人意外险。&/p&&p&&br&&/p&&p&比如:&/p&&p&&br&&/p&&p&你们工作单位帮你们买了航空意外保障属于:团体意外险中的交通意外保险&/p&&p&你帮你的小孩买了重大疾病保障属于: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p&&p&你帮你太太买的身故保障:个人寿险中的定期寿险、两全保险或终身寿险等(这三种都能提供身故保障)&/p&&p&&br&&/p&&p&保险责任还有很多很多类型,但是都能分到上述三种保险责任类型和两大渠道当中。有些产品可以同时提供多项责任,比如不少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同时提供身故和重疾责任。但是通常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产品管理,多数保险产品只会包含一种类型的保险责任。&/p&&p&&br&&/p&&p&再说到某个具体产品,&b&我国保险产品是有命名规则的,大致为:保险公司名称 + 可选的吉庆名字 + 具体保险类型。&/b&&/p&&p&&br&&/p&&p&请注意吉庆名字纯粹就是为了产品叫起来好听,没有其他用途。&/p&&p&&br&&/p&&p&下面以平安人寿这几年卖的最火的平安福来给大家进一步说明(注意我不是安利你们平安福...这里只是用来说明保险产品命名问题)。(图片来源百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07d43c360d51eb4e118d20c7a64650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07d43c360d51eb4e118d20c7a64650d_r.jpg&&&/figure&&p&&br&&/p&&p&上面这个平安福保险计划由:&/p&&p&&br&&/p&&p&(1)平安平安福终身寿险(主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终身寿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寿险中的终身寿险)&/p&&p&&br&&/p&&p&(2)平安附加平安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2014)(附加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附加”代表是附加险、“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给付形式是提前给付、“2014”代表2014年开发版本,2014也不代表啥,不一定保障内容就没有2016的新,也纯粹就是个命名后缀)&/p&&p&&br&&/p&&p&除了了平安福主险和附加重疾险外还有6个附加险,从名字大致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保障内容是什么,不再赘述。&/p&&p&&br&&/p&&p&所以当大家购买什么什么保险计划时,请记住所有保险计划都是有不同保险产品组成的,无论如何设计搭配,他们的最基本的组成就是各个保险产品。&/p&&p&&br&&/p&&p&&u&&b&主险和附加险有什么区别?&/b&&/u&&/p&&p&&br&&/p&&p&在个险产品范畴,主险通常单件保费较高,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保费中所含的费用可以打的比较高,可以单独销售。附加险保费通常比较低,如果单独销售不太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因此通常采用与主险搭售的形式。&/p&&p&&br&&/p&&p&&b&&u&那么保险产品到底是如何定价的呢?精算师们是如何计算保费的呢?保险公司如何赚钱的呢?&/u&&/b&&/p&&p&&br&&/p&&p&所谓保险产品定价就是如何计算保费的,但是这行当光精算师考试就要花大概2门大科目去测试掌握情况,再加上实务工作中还有无数种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教到的情况,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在一篇短短的知乎回答中和你们说清楚的。&/p&&p&&br&&/p&&p&但是我可以从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你们间接地说说保险公司的定价原理。&b&保险公司有三个利润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差:死差(发生率差)、利差、费差。&/b&&/p&&p&&br&&/p&&p&用一些极其简化的例子和你们说一下三差,请注意我们实际工作中定价产品会远复杂于这些例子,千万不要说是精算师随便拍脑袋就能算出来的...&/p&&p&&br&&/p&&p&&b&死差:&/b&比如保险公司设计某款寿险产品的时候预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谓的预定发生率),但是最后只有7人死亡,那么少发生的3个人死亡带来的死亡成本减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损。&/p&&p&&br&&/p&&p&根据产品不同,目前国内人身险产品常用的定价参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最新的版生命表预计将会在今年(2016年)下半年应用)、《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也包括再保险公司提供的发生率和保险公司的自身承保经验。&/p&&p&&br&&/p&&p&&b&利差&/b&:保险产品的保费都有一个定价利率,打个比方是3.5%(所谓的预定利率),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那么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p&&p&&br&&/p&&p&这里特别插一句,由于财险公司多数都是短期险产品(保险期间1年期或以下),利差影响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寿险公司动辄数十年的保单,利差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影响会非常大。学过一些基本金融知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每年只相差0.5%的复利,在几十年的跨度下差别也是惊人的。&/p&&p&&br&&/p&&p&&b&费差&/b&:如果保险公司运营一个保险产品预计发生100万的费用(所谓的预定费用率),但是最后只付出了80万费用,那么这20万块省下来的钱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p&&p&&br&&/p&&p&&b&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当然,如果这个产品是分红险,那么这些利润的一定比例也会作为红利支付给保单持有人,这也是你们买分红险时看到所谓红利演示里面的最后真正能到手的红利实际来源)。&/b&&/p&&p&&br&&/p&&p&你们读到这里,我提个问题,你们猜猜目前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三差中的哪差呢?(请再次注意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寿险公司了)&/p&&p&&br&&/p&&p&你肯定会说,保险公司嘛,肯定是赚保险事故发生的比预期少咯。&/p&&p&&br&&/p&&p&错!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且是大头!!!其次是死差!最后才是费差,而且很多公司其实是费差损!&/p&&p&&br&&/p&&p&这是因为目前死差的根源,比如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而且,保险公司经常会把这些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安排(&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再保险是怎样的业务? 靠什么盈利?&/a&)转移给再保险公司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p&&p&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投资收益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p&&p&&br&&/p&&p&而现在市场实际又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因此利差对保险公司利润的贡献非常大。&/p&&p&&br&&/p&&p&&u&&b&我其实想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带出的一个话题,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b&&/u&&/p&&p&&br&&/p&&p&&b&我这里先要抛出一个观点: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b&&/p&&p&&br&&/p&&p&看到这里,你们心情肯定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6bc1b20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8&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6bc1b20d9_r.jpg&&&/figure&&p&&br&&/p&&p&有道是“一人卖保险,全家是骗子”(又经评论中读者指正,可能是“全家不要脸”),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也知道。&/p&&p&&br&&/p&&p&翻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其他回答,有不少也是埋怨中国保险公司理赔太差,甚至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岗位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