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小儿推拿的上课做笔记笔记可以自学吗

去年参加的一个小儿推拿讲座,笔记分享下
来自妈妈帮社区: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微专题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切换城市]
1共8页8) ? 8 :
location='read.php?tid=7743376&page='+page+'';}">8) ? 8 :
location='read.php?tid=7743376&page='+page+'';">Go
[11-25]宝宝咳嗽,妈妈学小儿推拿来帮忙——讲座后记
小儿咳嗽的推拿与调护我以为我很困,可是今天5点半就醒来了。。。昨天给大家分享了小儿咳嗽的按摩和调护,回来内心很难平静,也很兴奋,大家真是很认真很认真在听豆妈“胡扯”!很高兴这么多的关注小儿推拿,高兴之余,也有担忧!用我同学姚医生的话说,我们更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课堂给大家传达的是理念,帮大家建立的是概念和轮廓,可是大家往往把太多的关注力放在最末端的一个环节——“吃什么和按哪里”!中医讲究理、法、方、药,先要讲理,再懂得基本的道理基础上,求得正确的方法,方法里面就很多了,只要方向和路子对头,问题都会得到疏理和解决,最后才是具体采取什么药、按摩哪里的问题。就好像我们一开始学中医,刚开始跟临床都会犯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埋着头苦抄方子,老师会说,不要抄,不要抄,多看病人!以下给“不幸”被小编觉得比较需要而“传唤”来的,以及没有参加上的妈妈们做一个总结和整理。有点长,我其实是很罗嗦,太罗嗦了,可是我为什么这么罗嗦,就是因为觉得实在是要说清楚,没有说清楚,大家不理解,不能互相信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有很多的说,文字太长,听课又会塞车——前天跟赖老师去上幼儿园育儿课时园长说到有位家长请假的原因是会塞车。。。大家都笑。。。其实,这不是塞车的问题,塞车也不是老师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是,我们只能做我们的部分,至于大家来不来,大家读不读,这恐怕只能用佛家“缘分具足”与否来解释了!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内容的整理:
[ 此帖被鱼薇薇在 15:5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3 条评分
人气值 +13
今天参加了豆豆妈的咳嗽按摩分享,受益匪浅!
我 家女宝,5岁半了,经常咳嗽,中药、西药喝了一堆,针也打过,断断续续的,好烦燥的,看来要好好学习堆拿
很不错的贴子,先收藏再慢慢看
豆妈的个人经历,自我介绍和讲座缘起
可能是想太多的缘故吧,哈哈,昨天给大家分享咳嗽的小儿推拿和调护,回来以后觉得“意犹未尽”——还是没有讲完,讲到按摩的手法的时候,才发现在场只有一位妈妈是前两期都有参加的,只有5位妈妈是有参加过其中一期的~~~以下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我是一位亲身经历过太多场咳嗽、哮喘、过敏鼻炎等等这类现在很多宝宝正在经历的病苦的“孩子”,我用过无数的药,吃过无数的偏方,几乎和大家一样,尝试过所有道听途说的办法,然后直到我自己学习了中医~~然后我成了一位母亲,我用我自己的所学,亲手处理自己宝宝的每一次生病,我说服了我的家人(我们家主要是爷爷奶奶,豆爸比我更是激进派),终于他们不会再在宝宝感冒、发烧、咳嗽这些时候慌张得不得了,急着要上医院,他们学会了安心地等待儿媳妇下班回来,然后才告知“病情”,然后顺口说一句,“妈妈要给她按一下”,他们从一开始和你们的家人一样,会给孩子很多很多不合适的饮食,并以此为乐,但终于在几次看到宝宝生病、我给他们一次一次用“土的不能再土”的话给他们分析以后,他们觉得有道理,基本现在可以达成一致,可以“听从医嘱”了。 &&&&忌口的问题,在咳嗽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在场的妈妈,在听完我说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要吃,都拿出笔来做了笔记,然后,我心里知道,这些回去,不仅自己可能会很纠结,然后可能要要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沟通障碍。。。 &&&&不过没关系,我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体会,在保健这条路上,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这样是对的就要坚持,再难也要一次一次去尝试和突破,因为我们都不想孩子多咳一天,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不想我们的孩子走豆妈的老路,从咳到喘,到哮喘,到过敏性体质,到激素脸。。。所以为什么要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样的分享,为什么不是从开始就写几个文章放到论坛就好,我想听过我真诚分享的妈妈回忆一下我在给大家分享时那样激动的心情,那样肯定的神态和语气,以及我给大家传达的信息的整体。。。文章已经很多,书也已经很多,方法也已经太多太多,问题是我们已经有太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让我们实在是迷失! 以下是我谨作为自我介绍的一篇随笔:请喊我豆妈今天腾讯首页有条“杨千嬅拒绝代言奶粉”,大赞!
我们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称呼,但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称号比“母亲”更隆重。 当我们已身为人母,母性的驱使,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生,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 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最好,是每位母亲内心不可动摇的爱~ 我的朋友经常问我,是不是当了母亲以后才关注小儿推拿的,我说不是,只是当了母亲以后才有了这份决心。 明星妈妈,因为自己提倡母乳,给宝宝母乳,所以拒绝做奶粉的广告,这里面的诱惑,这里面的思考,这里面的决心,只有当了母亲的人深深可以体会是怎样的心路。 爱孩子,每个妈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爱自己的孩子,也就更学着去爱别人的孩子; 我们要给孩子最好的,怎么会忍心反辙自己内心的方向,去误导别人的选择呢?也有人喊我“医生”,医生,本也是一个十分高尚的称号,可如今,我知道,这一声“医生” 里面含有太多的情感,是我无法承受之责。 我想,如果大家喊我豆妈,是因为,知道,信任,我是一个母亲, 一个“学东学西”的母亲,在保健的路上,走过了比你们更多历练,做过更多思考的妈妈,谨此而已。 我爱我的孩子,我怎么忍心,如果我所做的事是一个迷局,我怎么忍心,这样富有激情?我怎么敢,这样无所惭愧。 我只是一个母亲,希望可以给自己孩子最好的。 有人疑问我,是不是因为选择做小儿推拿,所以才总是说小儿推拿好?难道其他方法都不好吗?我说不是。不论什么方法,可以给孩子健康,快乐,我都愿意学习,我都愿意尝试,这和大家有何距离与差别呢?在这条路上,我是一位中医妈妈,走过了更多的路,趟过了更多的水,背负过,过多的伤。 所以,我今天站在一个小山丘,做出了我的呐喊,希望有些许人可以听见,希望有些许人可以看见,希望有些许人,免走那些我曾经历经过的崎岖坎坷,直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这条路很悠远,而我坚信,这条路,可以带我,带我们到生命至臻至善的地方! 如今,我走了这一路,很感谢有这么多的姐妹的陪伴、支持和鼓励,就让我们这群妈妈们,沿着曙光的方向一起走下去吧,我跟你们在一起,我叫豆妈。 我愿,我年轻,但不轻浮,年轻,但不幼稚。 我希望,十年以后的今天,也许我已经是不可回避的“吕医生”,但我可以依然保有今天的天真和热情,我依然是豆妈。 所以,请了解的朋友,轻轻地喊我一声“豆妈”,我的id是“纯中医豆豆妈”! 谨以此,献给我今天的热情和感动,献给这位明星妈妈,更献给今天刚入行列的亲爱的小碧妈妈!
游戏的好处不仅在笑笑而已——到场的妈妈们了解我说的
还记得我们做的小游戏吗?我是一位新妈妈,我宝宝咳嗽了,请妈妈们支招~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两排妈妈“被迫”向我分享了“咳嗽了怎么办?吃什么?”——结果12个人9个答案,幸好里面有两位妈妈很明确地提到了要“辨证”的问题——没有误导一位新妈妈~~通过这个小互动,我无非只是希望告诉在场没有任何基础的妈妈,中医是要“辨证”的,我们在寒热虚实表里状况不明的情况下,只一个“咳嗽怎么办?吃什么?”是很不科学的,违背中医本身的道理,说轻了,就是大家所理解的,用了这么多方法,“也不见好”,只是没搞好而已吧,但说严重了,大家不信,这可能会犯“南辕北辙”的原则性错误, 可能应该散寒的却用了泄热,可能痰饮壅实的却用了补,可能需要解表的却只一直在清里。我们就是经常或者说一直,处在这种盲目当中,当妈妈、奶奶们凑在一块,话题就无外乎健康和教育,而我们常常差不多糊里糊涂,然后互相“指导”,然后变成更糊涂,12个人给了9个方法,结果真的不知道哪个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方向感,建立一个基本的理念;今天我们来学习,就是为了获得一点“专业”的素质;今天我们来学习,就是为了可以有天能领取一本“合格父母毕业证”或者叫“父母执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span class="s2" id="pingNum_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支持,顶一个!!
怎么辨证?
1.风寒咳嗽:咳嗽声紧,痰白稀薄,流清鼻涕,恶寒无汗,头疼,舌淡,苔薄白。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稠,咽喉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流浊涕,舌尖边红,苔薄黄。 3.痰热咳嗽:咳嗽声高有力,痰多黄稠,难以咯出,喉间痰鸣,发热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 4.痰湿咳嗽: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胸中痰声辘辘,胸闷,食欲不佳,舌苔白腻。 5.气虚咳嗽:咳嗽日久,咳嗽声低无力,反复感冒,痰白清稀,面色苍白,自汗肤冷,舌淡嫩,苔薄,或微腻。 6.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带血丝,声音嘶哑,小儿瘦弱,盗汗,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舌瘦小,苔少,口干。 大家一看这个就会晕,因为太难了,尤其对于初学者——很多鱼麻麻是第一次关注小儿推拿,第一次听说中医的“行话”,当然很难,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细致地去观察和总结过,咳嗽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痰是什么性状,还配合了哪些全身症状,等等,有或者,其实是妈妈们很细心,都看到了,都记下了,结果到医生那里,医生还是开了一样的药水回来,就好像没听见你说的一样,(因为西医的理论和中医不一样,你咳痰怎么样,到了西医这一套里面,那就说明你感染的“菌”啊“毒”啊不一样,医生会根据经验做一个判断,但最终要做细菌检测,可是抗生素的用药,又都发展高级的、广谱的,什么菌都杀,什么痰都管,所以也就基本不用了)问了也没人知道!!问谁呢?!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咳过绿痰、黄痰、白痰、胶冻状痰、有泡泡痰,都有过,出于好奇心,我幼小的心灵,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病不一样了,我的身体不一样了,我还问过医生,在每次去医院之前跟我母亲说得很清楚,但我都得不到答案,我只看到我的家人很积极、很焦虑地送我去医生那里,医生很简便地打发我们回来,然后全家更焦虑、更无助,更加病急乱投医,但从来没有机会这样,去总结和学习,所以如果我妈妈当时有人愿意教他,我想她一定第一个报名!我也是!从这个角度讲,中医科学不科学?!太科学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都能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总之,我信服!因为我在我20年的生病生涯中,就是有这样的疑问,而只有学了中医以后,这个疑问解开了,事实是这个病治好了,这个已经退化到基本“残废”的身体,又重新恢复了她20几岁年轻生命应有的朝气。我很庆幸!学习的决心和方法:所以,再难,也要学,我从7岁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到我20岁学中医,我疑惑了13年,举步维艰在迷惘的泥沼中挣扎了13年,我都学了,妈妈们,今天孩子还小,一切都还不算晚,我们一定要学。因为看得少,所以就很难把这么多症状一时总结到一个“证”里面来,这是学习层次的问题,可能一开始,只会套,就是看那几个症状跟自己的孩子比较像,这也是学,然后是有机会去看别人的孩子,试着对一下,慢慢地就懂得多了,就清晰了。[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40重新编辑 ]
舌象的分享——每位妈妈都要学看宝宝的舌头!(待传)
我很遗憾,我还没有学习怎么在小鱼上传照片,所以待传!同一个宝宝舌象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五张舌象,分别代表了咳嗽不同阶段的特征,有舌边尖红苔薄白的,有舌红苔黄的,有舌红苔黄厚腻的,有舌淡红苔黄腻的,有舌淡少苔水滑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看宝宝的舌头,每天看,天天看,看到你能够感觉到这舌头上的变化了,看到你能够根据这个变化来调整你相应的方案了——包括按摩、饮食和护理的细节!你就可以颁发“合格中医妈妈”的毕业证书了。所以,大家对我们身体的了解,其实真的是茫然不知的,大概在幼儿园小小班,学了一点的有基础的妈妈可能在中班或者大班,学得好些的大概在学前班,像我们这样系统学过,临床上练过的有一点专业思考能力的,也就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吧。。。所以任何的东西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不要因为不会就放弃,那太可惜了,人的一生只要你还活着,健康就是一个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所以我们放弃学习对生命的关注简直就是放弃对自己的爱护!舌诊是近现代的一大经典,是中医目前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最多的一个项目,因为可以用拍照来保存记录,可以用互联网来传播,更多舌诊的学习,请大家移步我老师主办的“中医舌诊网”,或者买书《临床实用舌象图谱》,每次课都是时间不够,下次有机会,可以给做一次舌诊与保健的分享,恐怕也会十分生动!希望有这个机会吧![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41重新编辑 ]
经络客观存在,小儿常见病实在应该首先想到按摩
采访了“喜来乐”。。。哈哈,每次用心给大家准备分享的内容,我都会有一些“鬼点子”,虽说,辨证一时学不完,咳嗽又很烦人,很多宝宝已经咳了好几个月了,但没关系,只要妈妈们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宝宝的咳嗽,不再会“被处理”错误,有合适的调护,做一些简单的按摩即可,我说到有两类型的妈妈学得非常好,一类是搞怕了,估计像我妈以前带我那样,各种药吃怕了,点滴打怕了, 各种偏方吃到自己都觉得奇怪了,然后死心蹋地就整小儿推拿了,一天半夜全家睡了,自己起来折腾,早上一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按摩,傍晚回到家又忍不住再按按,不懂的再问,再学,因为反正都已经累趴下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拼掉老命的决心,这样的妈妈很多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甚至有的妈妈最后就觉得原来自己这么伟大,能顶上一个儿科了。。。然后有一类,孩子小,想给孩子最最最上乘好的,本身接受了中医的理念,对现代医疗环境又认识比较深的妈妈,比如说我和我的同学们,比如我有位同届毕业的医学院西医临床的同学——她自己也在医院里,就在儿科里,但是我们还是学了,我们心安是因为我们看得太多了!! 所以,不管你是哪一种,就安心地学一些按摩吧,其实站在我学了东又学了西的角度客观来说,按摩都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应该首选按摩,因为实在是太方便太环保了!不对我们身体造成任何的污染,只启用了键盘上几个按键而已!这就是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过去几十年,太多人在思考经络存不存在的事情,太多人去考察经络是个解剖的啥通道,可是,作为妈妈来说,我们只要了解,经络像什么?就像我在写这个文章,敲这个按键,屏幕就显示了我想要的字——操作的结果,这就是经络,我们懂电脑吗?不懂!你知道这一个按键按下去,都经过了哪些程序跑到屏幕的吗?不知道!但它客观存在嘛!所以这不是我们需要懂得问题,现在基本上的房子都是找专业公司装修的,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家里的电线是怎么排布的——都走暗线嘛,但我们知道按哪个开关,对应哪个灯会亮就可以了!经络、穴位就这么理解就行了!
=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27f76f485ca75b0.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第五楼,小儿推拿,也就是按摩,妈妈给宝宝伺候伺候,就会缓解宝宝的痛苦,减轻病情,所以无论外感内伤都通用的一组穴位:1.推揉膻中=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0d52aba30123f9a.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4ba97.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9ba953a58a65a83.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按以上图的顺序,先揉,再分推,再推下。叫推揉膻中。可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无论有痰无痰,外感内伤咳,妈妈都可以经常给宝宝做,一天2~3次,3~4次,都没问题。每次做200次。2.分推八道从锁骨下开始,第一肋间,一直到分推膻中的第四肋间,一边四道,两边八道,分推法,上课演示过两种还记得吗?效果跟推揉膻中类似,很舒服的,咳嗽的爸爸麻麻自己也可以做做看,什么感觉?痒痒的~~·妈妈自己如果生气了也要记得按这里哦,膻中是八会穴的气会,所有气机不通畅的都可以取这个穴位,妈妈如果因近期生气郁闷,发生乳腺堵塞,膻中一定是通乳的必用穴位哦。。。3.揉乳根、乳旁就是宝宝乳头的乳晕边缘出来一点点点,正下方叫乳根,左乳左边和右乳右边叫乳旁穴,同样也是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一组穴位,可以用揉法,也可以用轻拿法,效果很不错。4.分推肩胛骨=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f1551611adab2de.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沿着肩胛骨内侧八字形分推。上课给大家演示了两个方向的不同手势哦,要做起来自己轻松,宝宝舒服,时间可以长长的,不要顾虑。有的宝宝会推出痧来(红点点,皮下出血),不要怕,有类似刮痧的效果,有的宝宝经常咳嗽,咳得很久,会有小疙瘩或是条索状,也不要认为是劳损哦,继续推啊推,推到有一天没有了。。。。5.揉肺俞=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27f76f485ca75b0.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肺俞穴很多妈妈会说找不到,那就暂用分推肩胛骨和捏脊的拿法提法吧,上课给大家说过诀窍机关对不对~~~咳嗽痰多厉害的宝宝,就在肩胛骨内侧这个部位多提拿。6.运内八卦=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be978.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按以上圆圈。。。哈哈,左手,顺时针,运法,就是运八卦了,轻轻的轻轻地,好像挠痒痒那样,只在皮肤表面轻轻运。 有些麻麻问到介质的问题,以上胸背穴位在冬天大家可以隔着秋衣推、揉,以免着凉,所以不用介质。捏脊不用介质,其他推法、运法需要用到介质,我自己的体会是茶油最好,大家可以试试,没有茶油就用食用油,一般来说,我们内部粘膜(胃肠道)都能接受的油脂,对宝宝来说是最安全的,茶油也是我们民间非常受欢迎的“万金油”,所以推荐给大家。 [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5:05重新编辑 ]
有一组穴位,叫经验效穴,妈妈们只要对症状就可以。都是学科传承过程中,堪称“经验效穴”的穴位,经验效穴就是指,凭经验就可以了,有这个症状就按这个穴位,这是按摩和开药不同地方,我们也听说很多“验方”,结果一拿来用,都不太灵验,因为吃药这条走内治的路子,还是比较讲究水平的,说是验方,是给内行的人看的,一看就知道这个验方用在哪种类型,所以很多民间流传的验方确实非常好,但那是因为我们的前辈们其实妇女老人皆有几分中医的基础,寒热虚实表里大抵都能分清楚的,但现在的我们则不行,所以很多验方,用了也不验!但我们讨论的这组穴位不在这个范畴,不需辨证:1.揉小横纹(痰多,喘,湿罗音)——下图中的掌小横纹,痰多宝宝的穴位反应是颗粒感。。。以下楼下已经有宝妈分享。多揉多多揉,等咳嗽好了看还在不在?!2.推四横纹(干罗音、哮)——是指下图的小横纹,就是四个排排手指的掌指关节,合成四横纹。有的版本是把上一节称四横纹,但我习惯称他们四缝,这个叫四横纹,有些版本叫小横纹,所以有点乱,大家不要管。按照这个地方就是这个作用就可以。=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ab158f.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3.推天柱骨(咳,吐)——一般小宝宝200~300次效果就不错了,但如果还不验效,多些也无妨。此处除了降逆止呕的作用,大家想——还有我们成人刮痧的类似作用——发散风寒。所以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呕吐,都可以用。=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fc170edd9b336ea.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4.揉天突(喉间痰鸣)——痰在喉咙的人,揉揉也有点痒痒的,不要太大力压到气管,宝宝会反抗哦。。。揉完轻松很多,很多妈妈也有痰卡在喉咙的感觉,试试看。喘,哮喘的宝宝都可以用到。=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3f4ade.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5.逆运八卦(喘、吐)上一楼八卦穴,逆时针运即是,顺运理气化痰消食,逆运主降气。喘的宝宝用这个。6.按弦走搓摩(痰多,喘,或兼大便不畅)=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ba215.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就按这个图,从上(腋下)往下搓到肚脐水平,宝宝像个面团一样,哈哈,得心应手的感觉,大家试着体会下,好像自己是个很高明的面点师一样。。。嘎嘎凡是积食、积气(胸闷、气喘)、痰多壅肺的宝宝,用这招,爸爸妈妈一起上,一次20、30次,手会更搓面团一样酸撒~~但是很舒服,舌苔厚的宝宝更要坚持一天1 2 3次,效果十分好哦。。。古代这些手法都是秘传,现在都是传也没人学,这是咋回事。。。。公开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但大家要去用哦。。。
[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04重新编辑 ]
小儿咳嗽,千万不要错过边境线的防御——外感四大手法小儿咳嗽,纵然也有很多的类型,也需要辨证处理,但大家的经验自己看一看,是不是都无一不是起于感冒,所以刚感冒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处理,就好像敌人(外邪)刚侵犯我们的边境线,(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怕冷、起鸡皮疙瘩)这个时候就打起来了,那就减轻了玉门关以内的压力哦~~~所以不要小看感冒的治疗,有大的战略含义哦。。。。而且很多宝宝首都(肺腑)已经陷入混战,可是敌军还在不断增援(外感仍然在,流鼻涕、打喷嚏),又或者战是打完了(某一次咳嗽终于基本好了),但有些不甘投降的敌军,看你国力还比较弱(病后正气受损),又来侵犯,这时候也不能放松,就是我们叫复感,刚打完战的一个国家是不能再经受多一场战争了!所以按摩也同样,既要守内,又要尽量多地在边界上驱逐敌人。因此,妈妈们,无论小孩刚开始咳嗽,还是咳了三五个月,还是不停反复地感冒咳嗽,还是干脆就被诊断为过敏性体质的,只要有感冒症状就一定给宝宝按摩这个外感四大手法组合哦。。。1.开天门=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a848f8ef66c27f8.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自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推法,两拇指从眉心交替推向发际。次数:50~100.2.推坎宫=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4dd.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定位: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操作:分推法,用两拇指自眉心沿两侧眉梢作分推,余四指放在头部两侧固定。次数:50~100次。3.揉太阳=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b4f.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凹陷中。操作:揉。向前为补,向后泄,外感多用泄法。次数:50~100次。4.运耳后高骨=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cc69205.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定位: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操作:运法,揉法。次数:50~100次。5.捏脊,拿肩井=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5d3cf.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600) window.open('http://img.xmfish.com/attachment/Mon_498_4fbad.jpg');" style="max-width:600"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我一般都会做完头面,加上这两个,效果很不错,在外感阶段可以帮助发汗,驱寒气。各做三3~5遍。大家可以在自己宝宝身上试试,全没任何坏处![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4:36重新编辑 ]
小儿咳嗽的其他方法简单介绍
小儿咳嗽的其他方法简单介绍 1. 艾灸:风寒初起可用,体质虚寒,反复复感的感冒后期增加用艾灸可以加快恢复,预防复感。痰湿较多,稀白痰的可以用,艾灸中脘、足三里,哮喘的孩子也要用,艾灸关元和命门可助肾纳气,降气平喘。关于艾灸,我会另外起帖子分享。2. 吮痧:扁桃体红肿痛的,可以用吮痧的方法,位置:扁桃体外方,大椎。有的寒重,邪气深的孩子在肩胛骨中间都可以吮出痧来,喉咙痛兼痰声重的孩子,可以在天突抓痧。3. 艾叶(或紫苏)洗澡和泡脚:风寒感冒初起,十分管用。4. 其他按摩:拍背、足底按摩,都可以采用,简单易行。肺热重的孩子,少商、大椎放血也可以尝试。5. 中药内服:一定要找医术合格、医德高尚的专业中医看,辨证不明,不要随意擅用偏方, 服药期间如想加入特殊食疗应与医生沟通,征得医生的专业意见。建议不要一直频繁地更改医生,在寻医问药之前,先了解清情况,选择信任的医生,要做充分的沟通,努力为自己争取较好的就医环境。以上中成药指导适合一般原则,但如果医生在处方配伍中,与家长的认识不相符合的,以医生当下考虑为准,中药的配伍还有很多的讲究,如“去性取用”,家长切不可自学一二,不仅自己会当医生,还会指导医生当医生了,如果这样真是豆妈的过错。[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1:23重新编辑 ]
小儿咳嗽的调护
小儿咳嗽的调护(1)感冒初期及时尽早介入,按摩、药浴、艾灸等帮助康复,看起来是大张旗鼓,小题大做,可是问题在这个时候解决是事半功倍的,一般首程外感咳嗽第二、三天比较厉害,4~5天后缓解,一周左右痊愈。&&有积食内热或者脾胃素虚寒的宝宝都会相应慢一些,但妈妈们可以做到的是,保证基本的吃、睡、拉、玩正常运行,(我有很深的体会,平时工作做好,没有积食,体质改善,真正感冒、咳嗽并不严重,而且精神状态好,胃口好,睡眠也可以,大小便正常,这样的情况很单纯,父母也无须忧心)待机体自动恢复。按摩可以缓解痛苦,对证按摩能起到辅助治疗乃至治疗的作用。(2)注意不要复感:复感以后的咳嗽会比原来来的拖延、讨厌一点,就好像士兵刚打完战又接着打,战斗力肯定是下降的一样。不要捂着出汗,爱出汗的孩子注意避风,或者正常出汗后擦干,换衣服,天气变化一定要注意温度。秋冬睡觉要关窗户。咳嗽基本好了以后,如果残留外感,继续按外感按摩和调护,逐渐过渡到健脾保健操,重捏脊和补脾经,保健至少一个礼拜以上。(3)情志调护:咳嗽较剧烈的宝宝,情志的调护很重要。尤其是平时肝旺脾虚的宝宝,平时就要多培养良好的习惯,陶冶情操,生病的时候则顺其所意,投其所好,父母多为陪伴和关怀,使肝气条达,肝气郁滞或激惹(怒则气上)容易加重咳嗽,有些咳嗽太过剧烈时间长的宝宝,就因此得了疝气,需要提起注意。(4)食疗是疗,平时饮食也关系着病情的康复或者迁延、加重,学会辨证地食疗,辨证不明,不随意用食疗,不随意选用偏方妙方,是家长应该首先明确的原则,做好基本的忌口——&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能助湿生痰,有的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无论外感、内伤、寒热,服药与否,咳嗽小儿均应该减少荤腥、油腻、生冷之品。如果内热较盛,确实可以用蔬果导热者(如萝卜及一些水果),或者确实正气不足需要食物药物充养的(如党参、黄芪等),应问过专业的中医,有帮助的才吃,没帮助的尽量减免,以平淡饮食为主。风寒或素体虚寒者,尤其忌食绿豆、螃蟹、蚌肉、田 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 地瓜等。 (5)喝水也是一个问题:我们这代人或者说这个社会有个“共识”就是生病多喝水,大大犯错,热病多喝水是对的,热病的人本来自己也想喝水,这是正常的,也是好事,是人体的自我觉知和自救,除非热到不省人事才会不懂喝水,才要“被喝水”(笑。。。)但这种阶段,喝水恐怕也无济于事。另外,病快好的时候人也会比较喜欢喝水,这是病快好的征兆。我以前一直把“多喝水”这个误区归罪于我们学习的现代医学给大家宣传这样的理念,可是后来我在读中医经典《伤寒论》读到相关这一段心里百感交集,原来2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犯同一个错误: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热在上焦,上焦干燥而生渴,但中焦热并不多,强与饮水变成水饮停留,变为诸病)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无极意也。言欲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水饮内停而不散)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凡得病,反能饮水者,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这就回答了,很多妈妈问,小孩不爱喝水怎么办,小小孩一喝水就咳嗽是什么情况?那小孩体内痰湿、痰饮、水湿都很多的,是个偏虚冷的体质,他的水液代谢本来就比人家慢,需要的少,我们如何还要一直“强与饮之”而成“其祸”呢? [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9:37重新编辑 ]
11楼,小儿咳嗽中成药的选择和慎用、禁忌上课时给大家讲了十几个中成药的一般选用原则,请大家记得哦,还记得我们说的秘密开会吗?哈哈,嘘~ 1.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葵花牌)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葵花牌)3.小儿清肺口服液4.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北京同仁堂,山东鲁南厚普制药)5.川贝枇杷类:都含有川贝、枇杷叶,川贝、枇杷叶分析:外感咳嗽初期,非专业中医配伍需要,家长均不适合采用润肺、泻肺、降肺之物。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枇杷露 川贝清肺糖浆蛇胆川贝口服液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6急支糖浆7.肺力咳合剂(处方药)8.“含汞类”(冰片、朱砂、雄黄等)参看这个帖子保婴丹珠珀猴枣散(香港保和堂)八宝惊风散9.鲜竹沥以上只做复习提纲用,说明不再附上,我只想说,大家都说中药好,中药没有副作用,殊不知,这种错误观念的流传给中医的发展和传播带来很多负面效应,美国人吃龙胆泻肝丸减肥,吃到肾损害,最终导致大西洋这头的我们中医老师连关木通 现在也开不了;大家不晓医理药理盲目用药,导致懂的人没办法正常开药,这真是怎么了!还有更多涉及专业,这里就不给大家增加负担了,懂得中医需要辨证的道理即可。其他详看药品说明书!每个中成药都会写适应症,也会写禁忌症,两边要相互参照,寒热不要搞错。看到西医病名要参照前面中医思路整理的证候群,比如说,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母流浸膏 45ml 桔梗 45g 枇杷叶 300g 薄荷脑 0.34g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 感冒咳嗽及见上述证候者。(所有中成药后面都有这句,****西医诊断病名,见上述症状者)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好,此贴到这里。[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2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span class="s2" id="pingNum_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最后有几个妈妈把宝宝留下来看了,有三个宝宝我印象很深刻,可惜没请这三个宝宝伸着舌头排排站来拍个合影,要不肯定是个很好的学习资料!第一,脸的口鼻周围都带青色,而且轻中重,刚好分三个级别;第二,舌头上都有很多的红点点,而且根据病程长短,病情深浅、用药多少相应刚好呈现不同的情态;第三,舌苔都很厚,妈妈们问我这个有没有积食,我一时情境很难回答,其实这就要回到第二节的内容了,肯定有伤食——吃多,或者吃错东西,不懂忌口,当然其中一位宝宝恐怕是平时脾胃的运转功能就不佳,吃得不多也可能不消化,否则痰从哪里来呢?中医不认为外邪会导致这么多痰,外邪只“风寒暑湿燥火”嘛,即使闽南地区湿气会重一点,但外湿之邪所致,不是这种情况。因此我看完这三个宝宝以后,终于更没有后悔,给大家唠唠叨叨讲了那么忌口,饮食的问题,甚至连喝水都讲了,真的很希望大家除了学到按摩的基本手法以外,更多地关注平时的细节!另外,我却不知道这几位一直留下来等到问问题的妈妈和宝宝的名字,那位扎着两个小辫,勇敢地被我捏脊的小姑娘的妈妈,如果你上小鱼了的话,我再找你,我实在觉得她太像20年前的我了,建议这位妈妈,应该找一个医术合格,医德高尚的中医生,给宝宝做一个周期性的治疗和体质调理,当然,也包括我希望这位妈妈可以多加学习一些中医的道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身体这样“复杂”,我们身为父母,在平时的调护上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改进,理念还需要一些更正,我看到很多的妈妈还有很多的疑问。 [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45重新编辑 ]
13楼,过敏的问题。
14楼,哮喘的个人经验。 想说的比较多,纯属个人经历和心得,哮喘宝妈有兴趣可以移步新帖[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6:16重新编辑 ]
豆妈,辛苦您了,昨天站在讲台上不辞疲劳的讲了几个小时,一大早又帮妈妈们整理些课后大纲.非常有幸能听到你的讲座,对我这个妈妈而言受益很多.想表达的感谢的话很多但不知道要怎么说.最后还是只能用两个字表达&谢谢&,希望以后还能听到你的讲座
辛苦了,豆妈!
&&&&&& 辛苦了,豆妈老师。我还喜欢,真诚地在豆妈后面加上老师两字!虽然我推拿的手法学得不咋的,也较少实践,除了摩腹。和公公两人带着俩宝,每天累得着床就睡了。抽空去听讲座,更主要的是为了就是更新自己的育儿理念!就像每天关注孩子饮水,时刻关注孩子手脚一样,我这节课认识到关注孩子的舌头很重要。这样可以和大便一起指导我如何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高兴地告诉豆妈,我们娃现在八点睡觉,最后一餐迷糊奶9点半,而后孩子就睡到走上7点半。每天早上起床固定程序:喝水、大便,喝奶。我的夜奶纠结总算告个段落!学习看舌头,指导自己调护孩子,是我接下来需要做的!&&&&&&&&有个新问题与豆妈老探讨,喝水,早上起床空腹喝水有必要么?好么?我家以前都个习惯,然后我也让我们宝也这样,但不知道这样的习惯好不好?上课这第三期的课后,我以后不会再不断逼迫孩子喝水了。。我们家这点很厉害,我侄女每天都被逼迫喝水。我妈妈常动之以武。老人家被她三天两头发烧咳嗽折腾怕了。。。。。&&&& 娃最近比之前瘦了,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烦!不知道是不是奶粉现在只吃两顿的原因!肚子不会圆鼓鼓的了,嘴巴也没有酸臭了。我一直非常非常遗憾,自己没能母乳(因为身边没有人照顾我的一日三擦,身体不好,又拖着带俩宝)因而,我总希望弄好辅食,做好其他调护来尽力弥补宝宝早产和缺母乳的遗憾。现在想,学着推拿,或许更能弥补!笨妈妈要开始慢慢学了~~~(我的妈妈心情与你分享)&&&&&&&&有缘!我娃有幸!平时少上网,一上网赶上报名末班车,幸运被选中!感谢这一切!加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span class="s2" id="pingNum_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http://www.xmfish.com/thread--1.html到舞者沙龙起舞吧,朋友们,快乐其实就是可以很简单!o╀人鱼の伤╃o,深海中,尘世中若有泪水,微笑也在的!http://blog.sina.com.cn/small2030
&&&&&& 辛苦了,豆妈老师。我还喜欢,真诚地在豆妈后面加上老师两字!虽然我推拿的手法学得不咋的,也较少实践,除了摩腹。和公公两人带着俩宝,每天累得着床就睡了。抽空去听讲座,更主要的是为了就是更新自己的育儿理念!就像每天关注孩子饮水,时刻关注孩子手脚一样,我这节课认识到关注孩子的舌头很重要。这样可以和大便一起指导我如何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高兴地告诉豆妈,我们娃现在八点睡觉,最后一餐迷糊奶9点半,而后孩子就睡到走上7点半。每天早上起床固定程序:喝水、大便,喝奶。我的夜奶纠结总算告个段落!学习看舌头,指导自己调护孩子,是我接下来需要做的!&&&&&&&&有个新问题与豆妈老探讨,喝水,早上起床空腹喝水有必要么?好么?我家以前都个习惯,然后我也让我们宝也这样,但不知道这样的习惯好不好?上课这第三期的课后,我以后不会再不断逼迫孩子喝水了。。我们家这点很厉害,我侄女每天都被逼迫喝水。我妈妈常动之以武。老人家被她三天两头发烧咳嗽折腾怕了。。。。。&&&& 娃最近比之前瘦了,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忧烦!不知道是不是奶粉现在只吃两顿的原因!肚子不会圆鼓鼓的了,嘴巴也没有酸臭了。我一直非常非常遗憾,自己没能母乳(因为身边没有人照顾我的一日三擦,身体不好,又拖着带俩宝)因而,我总希望弄好辅食,做好其他调护来尽力弥补宝宝早产和缺母乳的遗憾。现在想,学着推拿,或许更能弥补!笨妈妈要开始慢慢学了~~~(我的妈妈心情与你分享)&&&&&&&&有缘!我娃有幸!平时少上网,一上网赶上报名末班车,幸运被选中!感谢这一切!加油!
http://www.xmfish.com/thread--1.html到舞者沙龙起舞吧,朋友们,快乐其实就是可以很简单!o╀人鱼の伤╃o,深海中,尘世中若有泪水,微笑也在的!http://blog.sina.com.cn/small2030
虽然很遗憾,没能去参加讲座,但看得出你真诚的付出。辛苦了,豆妈!舌相一直知道很重要,但还是不会看。希望以后能开这样的讲座。
刚才用百度搜 ”中医舌诊网“,出来了很多网站,但看起来都不太专业的,应该不是您老师的网站豆妈,能不能麻烦你有空的时候帮我们把网址贴出来?非常感谢!
豆妈,你真是太辛苦了,还帮我们分享了上课的内容,带我又回忆一遍上课的情景,真是太好了,因为对于没有任何推拿基础的我来说,这次课内容太多了,我的感觉就是上课的时候很兴奋,下课回家就忘了好多,后悔自己没有记下更多的笔记呢!这下好了,谢谢豆妈!
我找到网站了,应该是这个:
太好了,辛苦您整理了,第一次上课,我又怕记不清,怕听完忘记,还拿着手机录,可惜手机不给力,录了半小时宣告没电,这会搜索到这笔记,高兴的发给我老公一同回顾上那天的听课内容,真好
回 14楼(纯中医豆豆妈) 的帖子
辛苦了,豆妈了,学习了.期待你的更新.
辛苦了,豆妈。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听你的课
占个位置等着看。
&&&&&&谢谢豆妈,辛苦了,在休息日,还赶过来给我们上那么好的一堂课,站了4个小时,讲了4个小时,还把豆爸也拉来当模特,非常感谢!
豆妈,辛苦了!汇报这两天的实践结果,还望你抽空看看,给点意见,谢谢!周六回家就兴致勃勃的要在大展身手一番,按豆妈的先在宝爸身上试试。外感四大手法先上,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耳后高骨,还算顺利,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按到位.接着捏脊,谁知刚捏上,宝爸就喊痛,坚持捏几下,宝爸就不干了,逃了。天啦,这样我可怎么敢在宝宝身上试啊?还是下决心试试。我宝宝4周半的男孩,经常性感冒,一感冒就先咳嗽,头孢拉定+地塞米松+止咳祛痰吃了很多,明明知道头孢是抗生素,还是得给他吃。 早早跟宝宝上床,妈妈今天学了按摩,来给宝宝按摩了。外感四大手法只做了一点,宝宝动来动去不配合,那就捏脊吧,捏到一半就扭身子了,只能算勉强完成,头天只捏了3次,第二天5次,都是只捏没提。请问豆妈像我宝宝的情况,每天多少次合适,还有力度怎么把握? 我捏的时候只是把皮肉捏起来一些,感觉拇指没有在脊柱上用力,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挲腹也有做,之前宝宝晚上满床滚,挲腹的两天晚上都没有再乱滚了,不错哦。我宝宝从小感觉都吃得多一些,他的肚子都圆圆的,我担心积食是肯定的,昨晚上6点吃晚饭,8点多按摩完睡觉的时候,他喊饿,呵呵,效果好明显啊!饿了也不给吃的,嘿嘿。 [ 此帖被kiklee在 15:39重新编辑 ]
引用 引用第28楼kiklee于 15:32发表的&&:豆妈,辛苦了!汇报这两天的实践结果,还望你抽空看看,给点意见,谢谢!周六回家就兴致勃勃的要在大展身手一番,按豆妈的先在宝爸身上试试。外感四大手法先上,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耳后高骨,还算顺利,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按到位.接着捏脊,谁知刚捏上,宝爸就喊痛,坚持捏几下,宝爸就不干了,逃了。天啦,这样我可怎么敢在宝宝身上试啊?还是下决心试试。我宝宝4周半的男孩,经常性感冒,一感冒就先咳嗽,头孢拉定+地塞米松+止咳祛痰吃了很多,明明知道头孢是抗生素,还是得给他吃。 .......
嗯,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哈哈!你做的很好。继续学习和实践就好。关于老生病,常感冒、咳嗽和吃药的问题,我们课上也都讨论了,希望可以记得!其中除了头孢是抗生素,地塞米松是一个激素,豆妈小时候就经常用,希望你宝宝从此以后可以少用到不用了,都会好起来的! 捏脊一开始疼痛,后面就适应到喜欢了。。。爸爸比宝宝更痛。。。哈哈,所以逃了,再抓回来按。。。[ 此帖被纯中医豆豆妈在 19:10重新编辑 ]
1共8页8) ? 8 :
location='read.php?tid=7743376&page='+page+'';}">8) ? 8 :
location='read.php?tid=7743376&page='+page+'';">Go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端午节吃粽子喽!老家风俗吃“乖粽”,形状尖尖的!
听说爱生活的妹子运气不会太差。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叫一种本事,我一直在努力
集美多了一处网红拍照圣地,还上过央视直播,你们知道吗?
还没有账号?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关注小鱼微信帐号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学小儿推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