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闪电雷声过来后会有雷声

→ 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雷声和闪电?
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雷声和闪电?
悬赏10个健康币
来自黑龙江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我就很害怕,不知道有什么真实可行的好办法没有?发病时间:好多年前就这样
第一次补充提问
关键是我特别害怕,害怕时就想起以前的男朋友,想找他陪我,可是又不应该找他.我再找他,我的一生就毁在他身上了.我该怎么面对雷声和闪电?有没有什么办法战胜这样的恐惧?告诉我啊,心理专家应该懂这些啊????让我坚强起来.
发表于 0:27:39
第二次补充提问
我就是在突然发生的大的声音时会吓一跳,而每当这时我身边的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让我很疑惑.比如有一次,我身后有一个杯子打了,我当时吓得好象差点跳起来似的.而身边的其它人一点反应也没有.有好多次这样类似的情况.可能和我一样也是天生的吧,或者小时候发生过类似的什么事?所以才这样?我也弄不清楚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住平房,听家人说邻居总被偷,而且一到过年过节的小偷更多.而且还是半夜翻墙偷的,所以有时到半夜睡不着时,总注意听外面是不是有小偷来了.每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时就很害怕.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我现在一听到突然大点的声音就害怕的不得了.有时会想要蹦起来似的.
发表于 9:56:55
第三次补充提问
就是现在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啊,所以就更加的害怕.哎!如果有个好男朋友我就不会害怕了.以前的男朋友就是,只要我和他在一起碰到这样的天气我就会让他在我身边,我就不会害怕了.可惜现在身边没有男朋友啊,所以要自已想办法了.
发表于 19:34:51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国家二级营养师
擅长: 阴道炎,宫颈糜烂,早早孕,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子宫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您这种情况完全属于心理原因造成的,我觉得您很没有安全感,建议忘记过去,找个爱你的男朋友相爱,您现在的情况需要到当地正规心理门诊进行治疗比较妥当!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医师
擅长: 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阴道炎,宫颈霉烂,子宫肌瘤,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因为人都有恐惧心理
打雷容易给人一种天塌的感觉 使人恐惧&&&&&&女人的承受能力比较小 所以比男人更害怕雷声&&&&&&这是正常的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一般害怕是人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如果特别,极度害怕,超出正常,多是病理性的,可能是恐怖症.这种情况没什么特殊治疗方法,建议找心理医生治疗 &&&&&&以上是对“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雷声和闪电?”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内科、儿科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你说的情况考虑是心理缺乏寄托才导致的情况,导致恐惧感和不安的感觉逐渐加重的情况,你现在最好是找心理医生做一下心里辅导,那样会舒服很多的.
擅长: 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属于病理性的恐惧感,建议您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交谈,相信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好男人!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 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详细的看了你的描述 根据经验 你这个不是心理问题 是自我保护的意识 风雨雷电的 谁不害怕呀 建议你在打雷的时候要关好门窗 关闭所有的家用电器 如果实在害怕 建议找个家人或者朋友来陪你 避免 惊吓过度 休克 在外面时候遇到打雷 千万别在树下避雨 或者触摸避雷设施
很高兴为你解答
参考价格:33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54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
参考价格:¥18.5
本品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
参考价格:¥10.6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日期: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了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每秒钟传播0.344千米。声带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概判断云层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零,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的相关内容日期:仰卧,孕妈妈千万不要这么睡 妊娠期间,孕妈妈简直成了个“玻璃人”,一切的一切都要小心翼翼,稍有不当,就可能出现怪问题,就拿睡姿来说,平常人怎么睡都可以,可孕妈妈不...日期:驱虫,不是单吃药这么简单 日期:我也是这么想的 在阿凡提那个年代,家家有果园,户户有菜地,基本上自给自足,大部分人把自己 剩余的蔬菜水果分给他人。也有一些人十分吝啬,哪怕蔬菜水果烂在地里,也舍不得给 人,而且眼睛老是盯在他人的蔬菜和果实上。 一天,阿凡提正好来到这么一个吝啬鬼的菜园子里。他日期:相差最少 小明夹着奖品回家来,妈妈问道:“亲爱的, 学校里为什么要给你奖品null” 小明说:“上自然课,老师问鸵鸟有几条腿, 我说有3条腿......” “可鸵鸟只有两条腿啊!” “现在我知道了.可班上其他同学都说有4条腿,我的答案相差的最少, 所以得了奖!” 日期:就是这么打碎的 一天,给一个伯克当佣人的阿凡提不留神打碎了一个碗。伯克知道后,把阿凡提臭 骂了一顿,并质问道:“阿凡提,你是怎么把碗打碎的?” 阿凡提佯装着很害怕,来到桌子跟前,把桌上的一个碗用胳膊肘子一推,推到地上 打碎后,说道:“伯克老爷,碗就是这么打碎日期:孕前三个月,您该这么做 ◎生育年龄: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30岁。这时期生育力最旺盛,精子和卵子质量好,下一代体质也最好。妇女生育年龄最好不要超过30岁,尤其不要超过35岁。 ◎女方流产满6个...日期:仰卧,孕妈妈千万不要这么睡 妊娠期间,孕妈妈简直成了个“玻璃人”,一切的一切都要小心翼翼,稍有不当,就可能出现怪问题,就拿睡姿来说,平常人怎么睡都可以,可孕妈妈不行。 那些习惯于仰睡的孕妈妈可要注意了,...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www.wangchao.net.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angchao.net.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b843fa56fc4ce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为什么有闪电和雷声?
为什么有闪电和雷声?
08-12-01 &
从科学角度讲:云层中的正负电荷发生的中和现象 从文学上讲:天有不测风云 从神学上讲:有人在祈祷和忏悔 从心理学上讲:心情不好表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2)由地面向上的多个连接先导过程。Hill(1977)曾经从Remillard( 1960)总结出的有关雷的十二条事实中选择了其中 最主要的七个: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雷的音调变深沉。 众所周知,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m/s,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通道发展速度在105m/s以上。因此,利用声音与光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可以大致估算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例如,如果到达观测者的声光差为10s,则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为330m/s×10s=3.3km。这种方法在野外观测中是经常使用的。 那么,雷是如何形成的呢:普遍接受的雷声成因理论认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雷声起源于闪电通道的初始迅速膨胀引发的高压冲击波,它在远距离上退化成为声波。对回击通道的光谱分析认为,在不到10μs的时间内回击通道温度将达到30000K。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通道的粒子浓度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通道的压力将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前5μs内平均的通道压力可以达到10个巴。这样一个通道过压将会导致强烈的冲击波使得通道迅速膨胀。 Abramson等(1947)最先从理论上指出,当气体中发生火花击穿和增温时,则会出现等离子体的突然膨胀,并伴有冲击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解析方法来解这种沿无限窄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理想情况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这种解析方法随后又被Drabkina(1951)推广到在击穿通道中逐渐聚集能量的情况。以后这一理论又被Braginskii( 1958)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闪电的情况。Sakurai(1953)和Lin( 1954)给出了沿无限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类似的解析解。 完善描述闪电通道的增长要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辐射传输、主回击电流前通道中的初始条件、输人电流的时间分布、通道等离子体中电能向热能的转换、通道的耗损等物理特性以及通道的长度和弯曲情况等几何特性。虽然Troutman(1969),Colgate 和McKee(1969),Hill(1971),Plooster(1971a)以及Few(1969,1981)都曾尝试着论述了更接近闪电通道情况的通道增长问题,但是至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只考虑初始能量在圆柱体中对称分布的情况,还没有模拟真实的弯曲闪电通道的尝试。不过,对有限大小的线源,所有的结果都证实了当闪电通道每单位长度中聚集极高的能量时,要产生过压强冲击波。 Few()提出,雷的功率谱具有球对称的膨胀冲击波特征。假定行为如同“点源”的一小段通道的平均长度等于3/4倍通道的特征半径R0,则R0=(En/πP0)1/2,这里En是每单位长度通道中的能量耗散,P0是环境压力。功率谱极大值的频率fm=0.63C0(P0/E),这里C0是声速。 虽然对闪电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尚未进行足够的实验,但Holmes et al.(1971a), Dawson et al.(1968)以及Uman et al.(1970)对实验室长火花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基本上证实了上述Few的冲击波理论。 与产生上述可听见雷声的热通道机制不同,次声可能与闪电使云电荷的分布改变后引起的云内静电场的张弛有关(Few, 1985)。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对这两种过程的产生机理有物理模式进行描述,但是这两类机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这两类机制对观测到的雷的压力变化的贡献如何等等,仍然没有解决。 利用雷声对闪电通道的重构 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话筒同时记录到了一次雷声的主要特征,则可以利用到达每一个话筒的声光差来确定声源的位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线状跟踪法(ray tracing),它可以给出一次雷声事件中的多个声源点,从而可对闪电的放电通道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中,话筒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为几十米。利用声波的主要特征到达每一个话筒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入射声波的方向,再利用闪电到达话筒阵的声光差对方向射线进行数学回归则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使用这一方法对闪电放电通道的重构技术可以参看Few and Teer(1974), Nakano(1976)和MacGoman et al.(1981)的文章。 声定位的另一种方法被称为雷测距(thunder ranging),这种方法中三个话筒相距较远,一般在公里量级,测得的位置一般误差较大。按照Few(1981)的理论,声信号到达相距100m以上距离的两个话筒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将变为不相关的,但是一些粗略的特征在相距公里量级的两个话筒上仍然具有相关性。对于炸雷而言,到达一个测站的声光差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可能源位置的球面。三个话筒得到的三个球面相交的点则是炸雷发生位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雷公和电母 kiss一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因为光不仅比声音跑得快,而且比声音跑得远。一般地说,雷声只能走二三十公里。如果打雷的地方离我们太远。我们就只能看见闪电,听不到雷声了。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云层里的正负电荷相撞产生了巨大的响声(雷)和发出耀眼的火花(闪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2)由地面向上的多个连接先导过程。Hill(1977)曾经从Remillard( 1960)总结出的有关雷的十二条事实中选择了其中 最主要的七个: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雷的音调变深沉。 众所周知,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m/s,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通道发展速度在105m/s以上。因此,利用声音与光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可以大致估算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例如,如果到达观测者的声光差为10s,则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为330m/s×10s=3.3km。这种方法在野外观测中是经常使用的。 那么,雷是如何形成的呢:普遍接受的雷声成因理论认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雷声起源于闪电通道的初始迅速膨胀引发的高压冲击波,它在远距离上退化成为声波。对回击通道的光谱分析认为,在不到10μs的时间内回击通道温度将达到30000K。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通道的粒子浓度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通道的压力将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前5μs内平均的通道压力可以达到10个巴。这样一个通道过压将会导致强烈的冲击波使得通道迅速膨胀。 Abramson等(1947)最先从理论上指出,当气体中发生火花击穿和增温时,则会出现等离子体的突然膨胀,并伴有冲击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解析方法来解这种沿无限窄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理想情况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这种解析方法随后又被Drabkina(1951)推广到在击穿通道中逐渐聚集能量的情况。以后这一理论又被Braginskii( 1958)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闪电的情况。Sakurai(1953)和Lin( 1954)给出了沿无限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类似的解析解。 完善描述闪电通道的增长要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辐射传输、主回击电流前通道中的初始条件、输人电流的时间分布、通道等离子体中电能向热能的转换、通道的耗损等物理特性以及通道的长度和弯曲情况等几何特性。虽然Troutman(1969),Colgate 和McKee(1969),Hill(1971),Plooster(1971a)以及Few(1969,1981)都曾尝试着论述了更接近闪电通道情况的通道增长问题,但是至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只考虑初始能量在圆柱体中对称分布的情况,还没有模拟真实的弯曲闪电通道的尝试。不过,对有限大小的线源,所有的结果都证实了当闪电通道每单位长度中聚集极高的能量时,要产生过压强冲击波。 Few()提出,雷的功率谱具有球对称的膨胀冲击波特征。假定行为如同“点源”的一小段通道的平均长度等于3/4倍通道的特征半径R0,则R0=(En/πP0)1/2,这里En是每单位长度通道中的能量耗散,P0是环境压力。功率谱极大值的频率fm=0.63C0(P0/E),这里C0是声速。 虽然对闪电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尚未进行足够的实验,但Holmes et al.(1971a), Dawson et al.(1968)以及Uman et al.(1970)对实验室长火花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基本上证实了上述Few的冲击波理论。 与产生上述可听见雷声的热通道机制不同,次声可能与闪电使云电荷的分布改变后引起的云内静电场的张弛有关(Few, 1985)。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对这两种过程的产生机理有物理模式进行描述,但是这两类机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这两类机制对观测到的雷的压力变化的贡献如何等等,仍然没有解决。 利用雷声对闪电通道的重构 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话筒同时记录到了一次雷声的主要特征,则可以利用到达每一个话筒的声光差来确定声源的位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线状跟踪法(ray tracing),它可以给出一次雷声事件中的多个声源点,从而可对闪电的放电通道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中,话筒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为几十米。利用声波的主要特征到达每一个话筒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入射声波的方向,再利用闪电到达话筒阵的声光差对方向射线进行数学回归则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使用这一方法对闪电放电通道的重构技术可以参看Few and Teer(1974), Nakano(1976)和MacGoman et al.(1981)的文章。 声定位的另一种方法被称为雷测距(thunder ranging),这种方法中三个话筒相距较远,一般在公里量级,测得的位置一般误差较大。按照Few(1981)的理论,声信号到达相距100m以上距离的两个话筒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将变为不相关的,但是一些粗略的特征在相距公里量级的两个话筒上仍然具有相关性。对于炸雷而言,到达一个测站的声光差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可能源位置的球面。三个话筒得到的三个球面相交的点则是炸雷发生位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2)由地面向上的多个连接先导过程。Hill(1977)曾经从Remillard( 1960)总结出的有关雷的十二条事实中选择了其中 最主要的七个: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雷的音调变深沉。 众所周知,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m/s,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通道发展速度在105m/s以上。因此,利用声音与光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可以大致估算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例如,如果到达观测者的声光差为10s,则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为330m/s×10s=3.3km。这种方法在野外观测中是经常使用的。 那么,雷是如何形成的呢:普遍接受的雷声成因理论认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雷声起源于闪电通道的初始迅速膨胀引发的高压冲击波,它在远距离上退化成为声波。对回击通道的光谱分析认为,在不到10μs的时间内回击通道温度将达到30000K。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通道的粒子浓度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通道的压力将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前5μs内平均的通道压力可以达到10个巴。这样一个通道过压将会导致强烈的冲击波使得通道迅速膨胀。 Abramson等(1947)最先从理论上指出,当气体中发生火花击穿和增温时,则会出现等离子体的突然膨胀,并伴有冲击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解析方法来解这种沿无限窄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理想情况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这种解析方法随后又被Drabkina(1951)推广到在击穿通道中逐渐聚集能量的情况。以后这一理论又被Braginskii( 1958)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闪电的情况。Sakurai(1953)和Lin( 1954)给出了沿无限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类似的解析解。 完善描述闪电通道的增长要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辐射传输、主回击电流前通道中的初始条件、输人电流的时间分布、通道等离子体中电能向热能的转换、通道的耗损等物理特性以及通道的长度和弯曲情况等几何特性。虽然Troutman(1969),Colgate 和McKee(1969),Hill(1971),Plooster(1971a)以及Few(1969,1981)都曾尝试着论述了更接近闪电通道情况的通道增长问题,但是至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只考虑初始能量在圆柱体中对称分布的情况,还没有模拟真实的弯曲闪电通道的尝试。不过,对有限大小的线源,所有的结果都证实了当闪电通道每单位长度中聚集极高的能量时,要产生过压强冲击波。 Few()提出,雷的功率谱具有球对称的膨胀冲击波特征。假定行为如同“点源”的一小段通道的平均长度等于3/4倍通道的特征半径R0,则R0=(En/πP0)1/2,这里En是每单位长度通道中的能量耗散,P0是环境压力。功率谱极大值的频率fm=0.63C0(P0/E),这里C0是声速。 虽然对闪电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尚未进行足够的实验,但Holmes et al.(1971a), Dawson et al.(1968)以及Uman et al.(1970)对实验室长火花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基本上证实了上述Few的冲击波理论。 与产生上述可听见雷声的热通道机制不同,次声可能与闪电使云电荷的分布改变后引起的云内静电场的张弛有关(Few, 1985)。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对这两种过程的产生机理有物理模式进行描述,但是这两类机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这两类机制对观测到的雷的压力变化的贡献如何等等,仍然没有解决。 利用雷声对闪电通道的重构 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话筒同时记录到了一次雷声的主要特征,则可以利用到达每一个话筒的声光差来确定声源的位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线状跟踪法(ray tracing),它可以给出一次雷声事件中的多个声源点,从而可对闪电的放电通道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中,话筒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为几十米。利用声波的主要特征到达每一个话筒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入射声波的方向,再利用闪电到达话筒阵的声光差对方向射线进行数学回归则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使用这一方法对闪电放电通道的重构技术可以参看Few and Teer(1974), Nakano(1976)和MacGoman et al.(1981)的文章。 声定位的另一种方法被称为雷测距(thunder ranging),这种方法中三个话筒相距较远,一般在公里量级,测得的位置一般误差较大。按照Few(1981)的理论,声信号到达相距100m以上距离的两个话筒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将变为不相关的,但是一些粗略的特征在相距公里量级的两个话筒上仍然具有相关性。对于炸雷而言,到达一个测站的声光差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可能源位置的球面。三个话筒得到的三个球面相交的点则是炸雷发生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对闪电通道的重构可以参看Uman et al.(1978)的文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2)由地面向上的多个连接先导过程。Hill(1977)曾经从Remillard( 1960)总结出的有关雷的十二条事实中选择了其中 最主要的七个: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雷的音调变深沉。 众所周知,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m/s,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通道发展速度在105m/s以上。因此,利用声音与光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可以大致估算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例如,如果到达观测者的声光差为10s,则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为330m/s×10s=3.3km。这种方法在野外观测中是经常使用的。 那么,雷是如何形成的呢:普遍接受的雷声成因理论认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雷声起源于闪电通道的初始迅速膨胀引发的高压冲击波,它在远距离上退化成为声波。对回击通道的光谱分析认为,在不到10μs的时间内回击通道温度将达到30000K。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通道的粒子浓度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通道的压力将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前5μs内平均的通道压力可以达到10个巴。这样一个通道过压将会导致强烈的冲击波使得通道迅速膨胀。 Abramson等(1947)最先从理论上指出,当气体中发生火花击穿和增温时,则会出现等离子体的突然膨胀,并伴有冲击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解析方法来解这种沿无限窄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理想情况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这种解析方法随后又被Drabkina(1951)推广到在击穿通道中逐渐聚集能量的情况。以后这一理论又被Braginskii( 1958)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闪电的情况。Sakurai(1953)和Lin( 1954)给出了沿无限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类似的解析解。 完善描述闪电通道的增长要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辐射传输、主回击电流前通道中的初始条件、输人电流的时间分布、通道等离子体中电能向热能的转换、通道的耗损等物理特性以及通道的长度和弯曲情况等几何特性。虽然Troutman(1969),Colgate 和McKee(1969),Hill(1971),Plooster(1971a)以及Few(1969,1981)都曾尝试着论述了更接近闪电通道情况的通道增长问题,但是至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只考虑初始能量在圆柱体中对称分布的情况,还没有模拟真实的弯曲闪电通道的尝试。不过,对有限大小的线源,所有的结果都证实了当闪电通道每单位长度中聚集极高的能量时,要产生过压强冲击波。 Few()提出,雷的功率谱具有球对称的膨胀冲击波特征。假定行为如同“点源”的一小段通道的平均长度等于3/4倍通道的特征半径R0,则R0=(En/πP0)1/2,这里En是每单位长度通道中的能量耗散,P0是环境压力。功率谱极大值的频率fm=0.63C0(P0/E),这里C0是声速。 虽然对闪电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尚未进行足够的实验,但Holmes et al.(1971a), Dawson et al.(1968)以及Uman et al.(1970)对实验室长火花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基本上证实了上述Few的冲击波理论。 与产生上述可听见雷声的热通道机制不同,次声可能与闪电使云电荷的分布改变后引起的云内静电场的张弛有关(Few, 1985)。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对这两种过程的产生机理有物理模式进行描述,但是这两类机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这两类机制对观测到的雷的压力变化的贡献如何等等,仍然没有解决。 利用雷声对闪电通道的重构 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话筒同时记录到了一次雷声的主要特征,则可以利用到达每一个话筒的声光差来确定声源的位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线状跟踪法(ray tracing),它可以给出一次雷声事件中的多个声源点,从而可对闪电的放电通道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中,话筒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为几十米。利用声波的主要特征到达每一个话筒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入射声波的方向,再利用闪电到达话筒阵的声光差对方向射线进行数学回归则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使用这一方法对闪电放电通道的重构技术可以参看Few and Teer(1974), Nakano(1976)和MacGoman et al.(1981)的文章。 声定位的另一种方法被称为雷测距(thunder ranging),这种方法中三个话筒相距较远,一般在公里量级,测得的位置一般误差较大。按照Few(1981)的理论,声信号到达相距100m以上距离的两个话筒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将变为不相关的,但是一些粗略的特征在相距公里量级的两个话筒上仍然具有相关性。对于炸雷而言,到达一个测站的声光差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可能源位置的球面。三个话筒得到的三个球面相交的点则是炸雷发生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对闪电通道的重构可以参看Uman et al.(1978)的文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天还是好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闪电、雷声是大气运动摩擦产生的能量剧烈释放的一种方式,大气是不断运动的,只要有大气的运动存在就有闪电和雷声存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个说的很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雷定义为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广义而言,雷与雷暴周围大气的所有流体动力学性质有关。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称为雷声,二是次声,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一般认为这两种雷所对应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听到的雷声被认为是加热的闪电通道的迅速扩张而引起的,而次声则被认为是当闪电使云中的电场迅速减少时储存在雷暴云静电场中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 实际上有关雷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早期的工作,有关的评述可以参考Uman(1987),Hill(1977,1979),Few(,1981)的有关著作。本书只给出较粗略的描述。 雷声及其产生机制 对于雷的描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1963年Malan(1963)才第一次使用现代术语描述了近处雷电发出的声音。之后Latham(1964), Nakano and Takeuti(1970)以及Uman and Evans(1977)都对雷声进行了实际测量。对雷声的普遍描述是: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接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这种撕布的声音起源于(1)垂直的放电通道,其长度与距观测者距离相仿。(2)由地面向上的多个连接先导过程。Hill(1977)曾经从Remillard( 1960)总结出的有关雷的十二条事实中选择了其中 最主要的七个: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雷的音调变深沉。 众所周知,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0m/s,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通道发展速度在105m/s以上。因此,利用声音与光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可以大致估算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例如,如果到达观测者的声光差为10s,则距观测者最近的闪电通道离开观测者的距离为330m/s×10s=3.3km。这种方法在野外观测中是经常使用的。 那么,雷是如何形成的呢:普遍接受的雷声成因理论认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雷声起源于闪电通道的初始迅速膨胀引发的高压冲击波,它在远距离上退化成为声波。对回击通道的光谱分析认为,在不到10μs的时间内回击通道温度将达到30000K。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通道的粒子浓度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通道的压力将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前5μs内平均的通道压力可以达到10个巴。这样一个通道过压将会导致强烈的冲击波使得通道迅速膨胀。 Abramson等(1947)最先从理论上指出,当气体中发生火花击穿和增温时,则会出现等离子体的突然膨胀,并伴有冲击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解析方法来解这种沿无限窄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理想情况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这种解析方法随后又被Drabkina(1951)推广到在击穿通道中逐渐聚集能量的情况。以后这一理论又被Braginskii( 1958)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闪电的情况。Sakurai(1953)和Lin( 1954)给出了沿无限窄线源瞬时释放能量的类似的解析解。 完善描述闪电通道的增长要涉及许多因素,例如辐射传输、主回击电流前通道中的初始条件、输人电流的时间分布、通道等离子体中电能向热能的转换、通道的耗损等物理特性以及通道的长度和弯曲情况等几何特性。虽然Troutman(1969),Colgate 和McKee(1969),Hill(1971),Plooster(1971a)以及Few(1969,1981)都曾尝试着论述了更接近闪电通道情况的通道增长问题,但是至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只考虑初始能量在圆柱体中对称分布的情况,还没有模拟真实的弯曲闪电通道的尝试。不过,对有限大小的线源,所有的结果都证实了当闪电通道每单位长度中聚集极高的能量时,要产生过压强冲击波。 Few()提出,雷的功率谱具有球对称的膨胀冲击波特征。假定行为如同“点源”的一小段通道的平均长度等于3/4倍通道的特征半径R0,则R0=(En/πP0)1/2,这里En是每单位长度通道中的能量耗散,P0是环境压力。功率谱极大值的频率fm=0.63C0(P0/E),这里C0是声速。 虽然对闪电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尚未进行足够的实验,但Holmes et al.(1971a), Dawson et al.(1968)以及Uman et al.(1970)对实验室长火花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基本上证实了上述Few的冲击波理论。 与产生上述可听见雷声的热通道机制不同,次声可能与闪电使云电荷的分布改变后引起的云内静电场的张弛有关(Few, 1985)。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对这两种过程的产生机理有物理模式进行描述,但是这两类机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这两类机制对观测到的雷的压力变化的贡献如何等等,仍然没有解决。 利用雷声对闪电通道的重构 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话筒同时记录到了一次雷声的主要特征,则可以利用到达每一个话筒的声光差来确定声源的位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线状跟踪法(ray tracing),它可以给出一次雷声事件中的多个声源点,从而可对闪电的放电通道进行重构。这种方法中,话筒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一般为几十米。利用声波的主要特征到达每一个话筒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入射声波的方向,再利用闪电到达话筒阵的声光差对方向射线进行数学回归则可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使用这一方法对闪电放电通道的重构技术可以参看Few and Teer(1974), Nakano(1976)和MacGoman et al.(1981)的文章。 声定位的另一种方法被称为雷测距(thunder ranging),这种方法中三个话筒相距较远,一般在公里量级,测得的位置一般误差较大。按照Few(1981)的理论,声信号到达相距100m以上距离的两个话筒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将变为不相关的,但是一些粗略的特征在相距公里量级的两个话筒上仍然具有相关性。对于炸雷而言,到达一个测站的声光差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可能源位置的球面。三个话筒得到的三个球面相交的点则是炸雷发生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对闪电通道的重构可以参看Uman et al.(1978)的文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电后3秒听到雷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